#心雨# 发表于 2021-10-20 00:02:45

古典十四七绝第一讲作业:春12-心雨
七绝•冰血长津湖
文/心雨
长津征战启寒冬,抗美军兵苦万重。
坚守冰川赢阵地,成雕忠骨塑苍松。

汉辰 发表于 2021-10-20 10:12:04

本帖最后由 汉辰 于 2021-10-21 20:14 编辑

一散人老师点评古典诗十四期七绝第一讲春组作业:

以“冰雪长津湖”起意,七绝一首,题目自拟。

1.《七绝》泪洒长津湖
               文/晚霞映红天
英魂泣泪锁长津,雕像硝烟立雪仁。
战火忠心何处祭,山河七秩永封神。
意有,转句不通畅,有点老干体那种味道了。

2.观《长津湖》一幕
                文/无香
雪掩长枪气势存,水门桥可比昆仑。
寒潮难阻英雄志,铸就铮铮卫国魂。
意脉通畅,转结不错,

3.《长津湖》观影有感
               春48-千阕低吟
长津一战镇群妖,卧雪英魂胆气骄。
千古朔风吹不动,满腔碧血化冰雕。
转不流畅,有点打油诗那种味道


4. 七绝.长津湖
          文/雨后彩虹
血战长津载史章,援朝抗美誉名扬。
四千烈士英魂铸,永屹冰雕卫国强。
转不流畅,诗味不足,有点老干体味道


5.七绝 观《冰雪长津湖》有感
               春09-疏影清浅
白雪皑皑彻骨寒,长津夜伏若龙盘。
英魂卫国死无惧,化作冰雕一寸丹。
起承可以,转不流畅,结不通畅


6.【长津湖感怀】
               春08-澜儿
严酷长津风雪昏,赴朝东线敌侵门。
男儿何惜保家死,冻铸冰雕忠骨魂。
转不错,承诗家语不足


7.七绝•冰雪长津湖
            文/三军元帅
冰雪封江风刺骨,长津湖畔卧沙场。
舍生赴死何如故,冰塑丰碑万代扬。
承不足,转句不通畅,结口号了

8.七绝•观《冰雪长津湖》有感
                        文/金珠一枚
英雄儿女助邻疆,炮火硝烟斗志昂。
鲜血铸成钢铁壁,列强击退国威扬。
看不出长津湖哦,没抓住特色,喊口号了,没自己的感情。
拾得老师点评


七绝•冰血长津湖
文/心雨
长津征战启寒冬,抗美军兵苦万重。
坚守冰川赢阵地,成雕忠骨塑苍松。
拾得点评:通篇太过注重写实,这样就造成整体毫无动感可言,死趴趴的没了诗意。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写得更加生动,使人可以有很好的想象空间。在诗歌中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以让诗歌风韵俱佳,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本句说白了就是用二十八个字在讲述一个战斗过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可品之处了。合句成雕就已经把战士有了可塑之处了,又何必再弄出个苍松来画蛇添足呢?因为冰雕连的来历,雕便是一个极好的主旨,围绕这个来做就已经到位。最大问题是以后记得虚实结合起来写,会有更好的效果。

《长津湖》有感
   文/阳春白雪
援朝抗美在长津,遁迹荒原雪裹身。
刺骨寒风悲壮士,冰雕犹自撼人神。
拾得点评:起句前四典型的为了凑平仄而倒装,虽意义不变,喊起来也是如鲠在喉的难受。且本句把抗美援朝的大事件写的过于狭义,长津湖战役只是抗美援朝中的一个战役,上甘岭战役就不是了么?白马山战役呢?金城战役呢?起句要是说抗美援朝在朝鲜,这个没话说,如果说在长津,那就要用词用字上下点功夫阐明。承句遁迹一词单纯这样用是有些不太妥贴,单独这二字来讲是多用于隐居避世之意,有个成语叫遁迹潜形是有隐藏之意的,单纯遁迹用在这里并不合适。转句起调过高,导致合句无力。合句人神凑韵而生,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霞儿霏 发表于 2021-10-21 23:36:24

本帖最后由 霞儿霏 于 2021-10-21 23:40 编辑

古典诗十四期七绝第一讲作业
七绝•观《冰雪长津湖》有感
文/卿云
长津湖畔锁寒烟,夜袭凶顽遇雪绵。
军魂铸就铮铮骨,誓守冰雕退敌坚。

汉辰 发表于 2022-1-6 09:01:14

【补交】古典诗十四期七绝第一讲作业:
春06-孤独者
以“冰雪长津湖”起意,七绝一首,题目自拟。

冰雕连
积雪齐腰暴雪天,逃亡唯有向山巅。
自知绝地无狙击,却看冰雕有一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诗十四期七绝第一讲春组作业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