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诗十中级班第十五讲梅组作业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5 20:48
标题: 古典诗十中级班第十五讲梅组作业贴

作业:
以“高考”为题,七律一首,平水韵。
要求:
(1)交作业前敬请检测格律,斟酌后再发,争取一次定稿,不经常更改。
(2)作业要求七律,平水韵。
(3)作业格式:
学号+网名
正文……
作者: 安静 时间: 2018-6-6 08:50
本帖最后由 安静 于 2018-6-11 10:46 编辑
梅01-安静
七律·高考之失眠
七月七日苦炎蒸,斗室幽闷睡不能。
回想旧题判对错,旋思新卷几翻腾。
三更如昼怨明月,只手摇风驱恶蝇。
辗转千般昏欲梦,晨钟何急复相仍。
注:当年高考是七月七八九日
作者: 杜不甫2018 时间: 2018-6-6 13:32
本帖最后由 杜不甫2018 于 2018-6-13 21:14 编辑
七律 高考
文/梅15-杜不甫
麦收六月炽炎阳,学子覃思奋笔忙。
四卷①从容非简易,十年辛苦不寻常。
山重水复须机智,柳暗花明莫漫狂。
待到归仓金粒满,飞来捷报慰爹娘。
注:①四卷,指四张试卷,语数外,理综或文综。
七律 高考
学委-杜不甫
麦收六月炽炎阳,学子覃思奋笔忙。
四卷从容非简易,十年辛苦不寻常。
山重水复须机智,柳暗花明莫漫狂。
待到归仓金粒满,飞来捷报慰爹娘。
~~木犹:“炽炎阳”三字落俗。
“覃思,奋笔”为二动作,总言以忙则语病。
“非简易”者,谓其难乎?“从容”则不合。
“山水柳花”两句写覃思过程,却是用得刻意至极。
金粒归仓言收获,以喻录取,也是极不合理。
诗忌生硬,下字遣句以自然而然为要,虚情则状之以实象,实意则散之以虚发,虚实之间,所喻者当自然贴切才是,否则痕迹太重,便过犹不及了。
作者: @不可思议 时间: 2018-6-6 16:51
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 于 2018-6-6 17:04 编辑
七律.高考
梅21-不可思议
熏风拂绿遍河川,又到开闱六月天。
学子十年磨利剑,黉门今日举才贤。
额头汗浸芳华梦,笔底情牵家国篇。
莫叹千军穿独木,由来秀色在山巅。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6 20:55
本帖最后由 倚楼听风雨 于 2018-6-8 12:11 编辑
梅-倚楼听风雨
七律 高考
柳色门前几度黄,经年苦读试锋芒。
芸窗学业心怀远,黉校攻书宿志长。
我用青春磨利剑,师将白发换文章。
明朝金榜题名后,海阔天高展翅翔。
作者: 睡梦浮萍 时间: 2018-6-7 09:51
见高考有忆/浮萍
酷暑炎炎六月天,莘莘学子盼如年。
此时今已成追忆,对景犹回数载前。
应是纯心生好梦,却何皎月照无眠。
脑中过尽常同耍,只剩相来几日缘。
作者: 梧桐学书法 时间: 2018-6-7 11:58
本帖最后由 梧桐学书法 于 2018-6-7 12:10 编辑
七律:高考
赤日炎炎六月天,神州学子试云笺。
十年苦读磨新剑,一旦功成奏管弦。
考室答题挥汗雨。妈妈祈盼大名前。
独桥夺冠全家喜,各路亲戚摆盛筵。
作者: 梅37-傍晚的朝阳 时间: 2018-6-7 19:32
七律 赠考生
梅17-傍晚的朝阳
小麦经冬复历春,收仓在望粒如珍。
十年辛苦寒窗下,欲跃龙门换锦鳞。
幸运长偏勤奋者, 成功往爱细心人。
芳名可期题金榜,不负韶华不负亲。
作者: 清幽@ 时间: 2018-6-8 21:19
本帖最后由 清幽@ 于 2018-6-9 08:30 编辑
七律*高考
梅10-清幽
十载寒窗历苦辛,一朝得令展经论。
沉思觅就灵犀句,下笔裁成绝妙春。
将相从来皆出此,诗书自古不耽身。
待吾金榜题名后,返梓告知霜鬓人。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6-8 21:55
浅夏淡雅代交
七律 高考
秀儿 一东
门前栀子清香远,城里正临考试中。
云赏学心深敝日,天怜莘子久撩风。
十年苦乐寒窗伴,满腹才华试卷通。
但待金蟾折桂日,可将喜讯慰家翁。
作者: 沉默 时间: 2018-6-8 22:00
七律 高考
梅25~沉默
莘莘学子进科场,几许欢心几许慌。
伏案十年寻远梦,腾空万里向前方。
今朝势必龙门跃,来日名来鹏路翔。
报效国家和父母,云天义薄栋才梁。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6-9 15:58
本帖最后由 浅夏淡雅 于 2018-6-10 07:43 编辑
七律.致高考学子
文-浅夏淡雅
十载光阴汗水倾,为登金榜奋力争。
深知瀚海扬帆苦,勤读诗书伴月明。
振羽凌云怀远志,挥毫贯斗显微名。
莘莘学子皆同愿,欲跃龙门做隽英。
作者: 思念东北 时间: 2018-6-9 19:48
高考感怀
文/05-思念东北
数载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
书中且咏豪情意,月下还温励志章。
笔走龙飞挥翰墨,胸吞鹄志冠群芳。
唯求榜上得名次,不负初心梦得偿。
作者: @寒月 时间: 2018-6-10 09:06
七律.高考寄语
文/寒月
十载寒窗苦读书,今朝试剑步征途。
心中二老殷勤盼,眼底家山格外疏。
手握生花之妙笔,胸怀宽广的红渠。
龙门一跃何时待,折桂还乡慰草庐。
作者: 劲草 时间: 2018-6-10 14:13
儿在考场母在外
文/梅07--劲草
十年学子寒窗苦,
沥血呕心追梦匆。
朝入书山荆棘踏,
暮游题海浪尖冲。
儿来考地奋书疾,
母顶骄阳祷绩丰。
妙笔生花试卷处,
题名金榜才归终。
作者: 浅尝由之 时间: 2018-6-12 00:10
本帖最后由 浅尝由之 于 2018-6-12 00:13 编辑
梅23-浅尝由之
诗十中十五讲作业:
《七律·高考》
举人才秀状元郎,千载隋朝天子堂。
礼易诗书行后世,文韬武略耀华章。
墨儒释道敬天地,篆隶甲金更弱强。
西学东融凌壮志,扬帆四海续辉煌。
作者: 柳如烟 时间: 2018-6-12 00:12
本帖最后由 柳如烟 于 2018-6-12 08:37 编辑
回思高考(柳嫣儿)
回忆当初高考日,至今仍觉隐阴霾。
不愁烈日凌空照,唯愿文星著我怀。
为望荣登龙虎榜,总将期待许神台。
亲人切盼成重担,鱼跃龙门真异才?
作者: 碧海蓝天 时间: 2018-6-12 01:51
《七律·高考》
文/梅06碧海蓝天
青涩少年齐赶考,经论满腹展才思。
晚休曾在虫声后,早读常同星落时。
磨剑书山明月懂,求贤学海细毫知。
坚持奋斗今朝试,捷报传来舍我谁。
作者: @雪凝@ 时间: 2018-6-12 09:08
寄莘莘学子【雪凝】
十载东西负笈行,何辞辛苦作儒生。
寒窗夜静开书卷,寂月春阑近路程。
奋笔今宵先苦战,振飞他日待惊鸣。
龙泉不用悲埋地,紫气冲天掘古城。
作者: 花木兰 时间: 2018-6-12 12:24
【七律*高考】
文/花木兰
十年苦读守寒窗,
六月欣然进考场。
妙笔生花酬夙愿,
真情逐梦著华章。
潜龙奋起风云助,
雏凤高飞事业香。
待到功成名就日,
频传捷报慰春光。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6-12 16:11
七言律诗 高考
梅-20 清扬
六月荷花送暗芳,莘莘学子战科场。
雏鹰展翅迎风起,舟疾张帆映日光。
十载寒窗书读苦,一朝龙阙笔蕴香。
失时得意平常事,不负苍天爱栋梁。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6-26 05:16
梧桐学书法 发表于 2018-6-7 11:58
七律:高考
赤日炎炎六月天,神州学子试云笺。
十年苦读磨新剑,一旦功成奏管弦。
1,七律.高考
梅27-梧桐学书法
赤日炎炎六月天,神州学子试云笺。
十年苦读磨新剑,一旦功成奏管弦。
考室答题挥汗雨。妈妈祈盼大名前。
独桥夺冠全家喜,各路亲戚摆盛筵。
简评:首联“云笺”多用于寄托情感,此指试卷不恰,“试”作动词亦不恰,再斟。
颔、颈联不工,对仗问题很严重。。。
尾联“独桥”臆造,且此联完全就是随口而出。
建议四联重构,且必须熟悉章法(起承转合)及了解对仗。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6-26 05:17
梅37-傍晚的朝阳 发表于 2018-6-7 19:32
七律 赠考生
梅17-傍晚的朝阳
小麦经冬复历春,收仓在望粒如珍。
2,
七律赠考生
梅17-傍晚的朝阳
小麦经冬复历春,收仓在望粒如珍。
十年辛苦寒窗下,欲跃龙门换锦鳞。
幸运长偏勤奋者,成功往爱细心人。
芳名可期题金榜,不负韶华不负亲。
简评:虽说高考与小麦收仓时间接近,但起承两句根本就没一点关联,强拼凑一起。
颈联前四与后三之间因果关系也不成立,且“长偏-往爱”总有臆造之嫌。
纵观全诗,意脉混乱,“赠”给考生什么?联与联之间没交代。
建议四联重构,在熟悉章法(起承转合)的同时,还应虚实相间,情景兼融。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6-26 05:27
本帖最后由 浅夏淡雅 于 2018-6-26 05:29 编辑
七律.高考
梅21-不可思议
熏风拂绿遍河川,又到开闱六月天。
学子十年磨利剑,黉门今日举才贤。
额头汗浸芳华梦,笔底情牵家国篇。
莫叹千军穿独木,由来秀色在山巅。
~~木犹:这个起得比较合理,以物状时带出所言事,顺畅。
颔联前取学子后取黉门,上下相合,合理。
唯“利剑”之“利”太过,虽十年磨剑功在今朝,但若之以言其”利”,考场岂非屠魔场?
颈联一言个人一言家国,可取,“额头”一词略俗。
尾联“莫叹”一句凭空,前三联俱写奋发,这声叹又何来?莫道,或许好些。
“千军穿独木”,穿字下错,且过了独木,只在彼岸,如何又在山巔?这是基本逻辑。整体合理,须于细节处作斟酌。
评阅-木忧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6-26 05:42
安静 发表于 2018-6-6 08:50
梅01-安静
七律·高考之失眠
七月七日苦炎蒸,斗室幽闷睡不能。
1.梅01-安静
七律·高考之失眠
七月七日苦炎蒸,斗室幽闷睡不能
回想旧题判对错,旋思新卷几翻腾
三更如昼怨明月,只手摇风驱恶蝇
辗转千般昏欲梦,晨钟何急复相仍
~~木犹:这首目测取少陵《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笔法,杜诗中全用抝语,更有“束带发狂欲大叫”之类,大体以极俗极抝句表达烦燥之极无可排遣的情绪,以此而言,这首中出律的问题想来是可以接受的。“三更如昼怨明月”一句,别出机杼,差可一赞。“幽闷”大体指人的心情,而“斗室幽闷”的话,不太适合。“睡不能”与“辗转千般”相应,所以“几翻腾”便略嫌赘述的。另外,怨明月一句起得极好,以至于驱恶蝇一句承托不足,这个“驱”字极弱。整体合理,颇有即视感。另及:关于抝体,杜律中多见,视情绪表达而用,大体在块垒难平郁结不抒。练笔中间或用之自然可以,但也只限特定情感表达。
另外,杜诗中言“七月六日苦炎蒸”,这是初秋,用的是农历,其实建议写时间也这样。至于以前高考特定时间须用西历,小注便是。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3
问好同学,起句入题,承句倒叙为梦想而苦读,转句临考的踌躇满志,结句写为家为国的志向,正规正矩。问题是,承,转,合句,太类同了,意境没拉开,所以缺少了一点味道。
评阅老师-友人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4
问好同学,起句后分句失替,“力”字,仄,此处应平。承句“瀚海”不如用“墨海”合意,还有,深知……句,对句建议用流水对。颈联,都贯斗了,还显微名呀?用意不对称。
评阅老师-友人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4
点评:物非
这首七律《高考》,诗中未见考试之意,前四句普及科举知识,后四句抒发了西学东渐的感慨,未独高考不沾边。三联下句意不明。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5
思念东北这首七律不错,首联点题。
各联目标明确,人生中的高考都表现出来了。
格律无误,基本功没问题了。
胸吞可否换成“胸怀”?更好体现“胸怀大志”。和大家一起学习
梅组长-风流岁月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5
点评:物非
前四句不错,先点题后回望,紧扣高考之题旨。后四句需要修改加强,颔联又强调了颈联之意,实无必要。尾联表现了舍我其谁的勇敢精神,只是诗句毫无诗味。另,求贤学海不通,学海求知才对。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6
劲草同学好!
高考很重要,有时可以改变人生。十年寒窗可以说符合事实,可是用“呕心沥血”形容不太准确。
同样最后“才归终”这个结论也是用词不当。其实是学子人生的开始
格律方面“才归终”三平尾了
梅组长-风流岁月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6
——文轩试评:首联上句用景语栀子香带出下句高考,想法不错。但所描之景应当与高考有关联,或者有烘托考场气氛之作用。可惜!沒有。于是,显的上下句不搭。且下句犯孤平,第三字“正”是仄声,平仄仄平仄仄平。又,下句大白话,非诗语。
颌联对首联考试的承接很有趣。云,因为欣赏考生们的学心而把太阳遮住,以便凉爽;天,因为可怜学子们的辛苦而把风撩起来,也是给予凉爽。用这种别开生面的反衬手法,反衬出学子们十年苦读的不易和考场的紧张。手法不错,赞!只是“莘子”一词查无出处,是否生造词汇?莘莘乃众多之意,莘莘学子乃众多学子,不可简说莘子。此处“莘子”可改为“学子”,上句“学心”可改为“文心”,“久”字再酌。
颈联下句“满腹才华试卷通”语句不通,“通” 有凑韵之嫌,再酌。
尾联上句“折桂日” 三仄尾。在检测格律时,注意可平可仄和多音字的用法,以避免格律检测有误,尤其是避免孤平和三仄尾、三平尾。
整体看,除首联上下句衔接有问题外,基本上脉络是清晰的,起承转合也合理,中二联对仗也工整,不错。 提醒注意不必要的重复字,如“日、试”。当然,必要的或者无法替换的重复字也是允许的,如“栀子、学子”。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7
——文轩试评:整体看,布局基本合理,起承转合还好,语句还算通顺。但有个别处可予商榷:
首联“得令”也说的通,只是觉得莫如“考场”更贴切。
颔联应该是对首联下句“展经论”的拓展,当实写。上句还可以,下句“絕妙春”太虚。
颈联“皆”用字不切历史事实。隋唐以来虽然施行了科考制度,但真正入朝作官的是极少数,更谈不上委任将相如此重任。除战争年代沙场征战出来的将相外,和平年代的将相大多还是任用皇亲国戚。.下句可以,诗书不耽身就是不误身。
尾联平平,意境不高。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8
按照平水韵“途”出韵了(新韵例外)
全诗虽然也在表现高考,但是用词不太理想。
比如:颔联上分句,我个见:心中就不如“家中”;
殷勤盼不如“心祈盼”。
颈联中“的红渠”?的字入诗不易出彩。
所以我认为以上都是需要静心修改。
梅组长:风流岁月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9
评语
问好清扬,这首七律是以一年一度的高考为题材,题目是高考,首联前分句和后分句没啥联系,也与高考没关系,如果前分句只想点明时间,哪就太浪费,颔联承首联后分句,可以,但颔联后分句与前分句意思太近,没有拓展,颈联,前分句,好多人都这么写,没新意,后分句,蕴,在这里读仄声,出律了,尾联,前分句意思模糊,突兀,
说的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评阅老师-海纳百川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29
点评:物非
嫣儿这首七律紧扣回思,由此展开抒发并引发对高考的思索,值得点赞!有两处字词我觉得还可以商榷,一处隐阴霾,隐字的含义在此不知当作何解?按句意阴霾前应缀以有,布,遗等之类的字词。另一处许神台,按上句龙虎榜对仗此处应为三字句式,另许神台已经函盖了前面的期待之意。许神台应为许愿台吧。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30
评语
问好雪凝,首联写学子求学辛苦,但东西一词略感别扭,再炼炼,颔联,后分句,意思模糊,凑了,颈联,惊字不好,作者想说的是一鸣惊人吧,但惊鸣,是受惊而鸣的意思,尾联,结的突兀,悲埋地前面没有做合理铺垫,与前面断了。全诗脉络也不够清析,
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评阅老师-海纳百川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6-26 15:30
评语
问好花木兰,首联点题,但后分句直白,口语化了,颈联和尾联离主题有点远,题目高考,但看后二联,都事业有成了,也就是高考多少年以后的事了,说与主题有关,有点牵强,功成名就是成语,成语尽量别入诗,
说的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评阅老师-海纳百川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