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诗十中级班第二十讲梅组作业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10 21:03
标题: 古典诗十中级班第二十讲梅组作业贴

作业:请同学以本次讲义中修辞方法互文、双关,选择其一种,写一首七律,注明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题目内容韵部不限。
(1)交作业前敬请检测格律,斟酌后再发,一次定稿,一经收录,不得再次更改。
(2)凡作业格律错误的生搬硬凑的不予点评!
(3)作业格式如下:
例:
某组某号+网名
七律《题目》
正文
备注:双关中的()方法 或 互文中的()方法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7-11 16:19
本帖最后由 浅夏淡雅 于 2018-7-18 20:49 编辑
七律.忆童年(双关)
文/梅-浅夏淡雅
春满人间四月天,百花烂漫忆童年。
纯真欲捉斜阳影,自在时闻笑语连。
林里放歌云共醉,梦中寻蝶手相牵。
时光飞逝难回首,尚有儿心老泪涟。
七律.忆童年(双关)
梅副组-浅夏淡雅
春满人间四月天,百花烂漫忆童年。
纯真欲捉斜阳影,自在时闻笑语连。
林里放歌云共醉,梦中寻蝶手相牵。
时光飞逝难回首,尚有儿心老泪涟。
百年孤独点评:
1.对于初学而言,算是规规矩矩了。结构、造句等都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有更高的追求了,在意境、意趣、炼字用词上多下功夫。有些用的很顺口的词需要多想一想,看是不是用的太多、用的太俗了,这样的要避免,比如人间几月天这种的。忆童年、笑语连、手相牵这样的口语词更要避免,多注意一下诗家语的使用。
2.意境的营造,不要直言,而是用物、用动作等暗示影射,使读者感知,而不是被告知。比如纯真的使用就直白而失去了诗意。本题就是“忆童年”,纯真也是表达的内涵之一,这样的意象应该是含蓄在内令读者自感的,不宜这样直挺挺的搁在纸面上。类似的情况以此为例就不多说了。
3.时,重字,这种基本要求要多注意。
谢谢老师精彩点评,老师辛苦了!
作者: 杜不甫2018 时间: 2018-7-11 23:02
本帖最后由 杜不甫2018 于 2018-7-11 23:04 编辑
七律 暑旱
梅15-杜不甫
弥旬未雨感忡忡,溽气难消更热风。
春麦欠收忧谷贱,秋粮何计盼年丰?
不仁天地憎刍狗,有恨民氓崇木龙。
隐隐雷声云四涌,转头又见晚霞红。
春麦,秋粮句互文。
作者: 秀儿 时间: 2018-7-12 16:42
本帖最后由 秀儿 于 2018-7-12 17:20 编辑
七律 琴
秀儿 一先
指落音飞魂魄牵,清新淡雅醉神仙。
如闻风起松涛涌,似见云飞峻岭绵。
拨出花香暖浮世,引来鸟语忘流年。
且抛俗念青霄外,一曲悠哉山水间。
【互文:花香,鸟语】
作者: 睡梦浮萍 时间: 2018-7-13 14:21
小视频有感
文/浮萍
幼鸟怎堪连雨扰,陋巢难抵恶风欺。
护家替换应需早,打食轮番还恐迟。
未羡旁人居大厦,由来独自筑高枝。
莫言我是空无寄,碌碌忙忙你不知。
作者: 梧桐学书法 时间: 2018-7-14 12:45
七律:春节喜相逢
巡天晀望绿微贫,落地方知雪野真。
静察红尘三载走,闲观青黛梦来频。
喜聊桑梓话新变,悦听笙歌醉几人。
亲友相见喜何尽,举杯同庆盛年春。
{互文:绿微,雪野}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14 18:09
本帖最后由 倚楼听风雨 于 2018-7-21 20:17 编辑
梅26-倚楼听风雨
七律 野塘
晨旭初辉洒野塘,岸花青草卷莲张。
金蝉不惧暑天酷,白鹭有心清韵香。
入水小舟歌自得,向空荷盖乱何妨。
东边摘蕊西边语,惊散池鱼四下藏。
~~~互文
——榕树下:简评:首句破题,点明时间、地点。
“岸花”句写野塘之景。
中二联分写野塘之景,动静结合,一上一下,一近一远。不惧--有心,不工。
尾联转结写野塘之远景(东西边),视听相兼。
全诗围绕野塘而写,勾画了一幅以景为主,情景相融,趣味盎然的图画。
作者: 心淡薄冰 时间: 2018-7-15 00:12
梅16心淡薄冰
七律 问荷
心淡薄冰
遥看莹镜罗裙翠,久坐长亭香气浓。
两岸飘飞花蛱蝶,一池开遍玉芙蓉。
天边夕照今时去,客里故人何日逢。
归梦由来心切切,离怀无寄意重重。
互文
作者: @沉默 时间: 2018-7-15 18:32
梅25~沉默
七律 水灾
接连数日雨倾盆,川蜀人民几失魂。
风卷浪涛摧县市,水冲泥石没山村。
禾苗倒地无收入,果实随流四处奔。
幸有官兵齐奋战,排除险患扭乾坤。
作者: 凤儿呢喃 时间: 2018-7-16 05:56
本帖最后由 凤儿呢喃 于 2018-7-16 05:58 编辑
古典诗十中级班第二十讲作业
春(对句互文)
梅-02凤儿呢喃
向暖坡前现草芽,数枝春色出篱笆。
东风唤醒千株柳,细雨催开万朵花。
燕语村居寻旧舍,莺飞檐下筑新家。
芳菲田里人勤动,落日晖中唱晚霞。
作者: 梅37-傍晚的朝阳 时间: 2018-7-16 22:08
本帖最后由 梅37-傍晚的朝阳 于 2018-7-17 14:47 编辑
七律 清洁工(双关)
梅17傍晚的朝阳
何分百业谁良莠,我辈荣光可自夸。
惯日服裳黄马褂,经时坐骑敞篷车。
晨星集起扫残月,枯叶收完葬落花。
不许浊污污世目,甘呈洁净净千家。
作者: 清幽@ 时间: 2018-7-17 00:25
七律*雨夜
梅10-清幽
小楼昨夜风吹雨,窗下孤听到几时。
心事番番谁与顾,人情渺渺我犹痴。
三千缱绻为文字,一种缠绵化鬓丝。
个里诸多伤绝意,无心点滴岂能知。
(谐音双关:丝–思)
作者: 碧海蓝天 时间: 2018-7-17 01:01
本帖最后由 碧海蓝天 于 2018-7-17 01:04 编辑
七律《浮生感怀》
文/梅06-碧海蓝天
飞逝流年弹指间,芳华如梦老容颜。
功名不得终贻误,壮志未酬空赋闲。
爱过方知情义重,窘时才懂世人艰。
且将衰朽寄遐野,坐看浮云听水湲。
(互文:功名-壮志)
作者: 思念东北 时间: 2018-7-17 06:41
登高有感
文-梅05-思念东北(双关)
山江婉如掩蒹葭,徒步登高望彩霞。
可记当年留誓语,何来今日做农家?
村墟暮野经风雨,草木霜丛缀散花。
对酒停杯犹抿笑,挥挥一去向天涯。
作者: @不可思议 时间: 2018-7-17 10:39
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 于 2018-7-17 14:29 编辑
七律.题献县单桥
梅21-不可思议
乐城十里南行处,杨柳阴中橫古桥。
飞拱高低循势起 ,青栏次第取材雕。
缝间苔迹沧桑远,石上车痕岁月迢。
往昔繁华随水逝,凌波蒲苇自潇潇。
用的修辞互文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7-17 15:16
浅夏淡雅代交
【七言律诗】牡丹
梅-20 清扬
落尽群芳始色新,深情几许伴残春。
绮霞裁取应倾国,宫蕊香分合袭人。
天宠红英多得艳,露滋翠叶不沾尘。
相看怎忍闲抛却?醉把银灯阑绕频。
~双关~
作者: 劲草 时间: 2018-7-17 15:54
七律.山中岁月
文/梅07-劲草
高山流水似琴音,枕下松涛枕上云。
朝扯霓虹留做客,夜观星月寄尘心。
吟诗不敢高声语,索句忧惊上界人。
孤寂相思诗作伴,不知夜半已更深。
作者: 浅尝由之 时间: 2018-7-17 17:52
本帖最后由 浅尝由之 于 2018-7-17 17:59 编辑
梅23-浅尝由之
诗十中二十讲作业:
《七律·遐想》(互文)
三千若水一瓢饮, 浩瀚星空静夜思。
画卷飘飘窥管内, 歌声阵阵动心眉。
天堂未见嫦娥舞, 美梦犹存曼妙姿。
缈缈情丝无止尽, 翩翩踏雪落痕时。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18 21:02
点评:
题目中的旱体现的不够。十天不下雨应该也算正常吧?粮食的丰欠也不是仅旱一种影响因素吧?天地不仁也不仅仅是旱一种表现吧?木龙,现在恐怕也是用来娱乐而非祈雨了。当然还是有象征意义的,但是有恨民氓就用的太刻意了,可以再炼。
互文句,春麦或欠或丰,均已成实;秋粮或丰或欠,尚有余地。这个文似可商榷。
尾联不错,一点希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更见旱中绝望,曲笔之妙。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18 21:02
点评:
题目是琴,但写的是弹琴,实际是表现的琴师的技法娴熟。尾联结到了听琴者的愿望,既没扣到琴上,也没扣到弹琴上。
造句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用词显空洞,魂魄牵、醉神仙、松涛涌。。。。这些类似口号的,也是常见问题。前面说过不再重复,多读书提高审美、提高表达能力。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20 20:13
~~木犹:从四联八句中,却是脑补不出是什么样一个小视频。
想来这个描述便稍有问题了,这样的话,至少题中不能只“小视频”了事,而要稍表达内容才是,诗题永远是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就结构而言,颔联承不住首联了,首联写的是幼鸟陋巢,从文字逻辑上来说,颔联应承以具体应对才是,而“护家,打食”未免勾联不够。
颈联的问题在下字,“未羡”来得过于勉强,有强加之嫌,而“独自高枝”,这是不合于俗的表达,与首联的窘境已是大相径庭。
尾联接住颈联,但与首二联也是离得远了。
这个问题在首联“怎堪,难抵”二词中便落下了,首联即下了这二词,便已是窘迫,而到后二联强欲向上振起,便不合节奏了。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21 20:18
简评:前四联写眼前景,后四联写思乡情。从内容上看,前、后四联互不相关。
(前四联)好端端的心情突然看到日落,而感怀客里故人何时相逢。
终究原因不该在转(颈联)“感怀故人何日相逢”,而应承前四看到如此美景,联想故乡荷池而感怀离乡之情。
这样还能与主题《问荷》相应。
不然真不知道此“问”是何解?
另颔联“飘飞蝶”不如“翻飞蝶”形象生动。
评阅:榕树下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25 21:03
——文轩粗评:欣赏此诗后的第一感觉是主题明确、脉络清晰,章法合理,语言流畅,可赞。第二感觉是诗味不足、直白有余,好像是记叙文说明文。另外,对灾情的地域范围描写得似乎太广(川蜀)太过(风卷浪涛等),无非是局部受灾嘛。还有,颈联“无收入——四处奔”在对仗上有争议,问题在于“无收入”的音节划分上。“无收”,单独用是可以与“四处”相对的,但是具体到“无收入”这个词组,音节只能是“无--收入”,不能是“无收--入”。修辞手法没有标注,按互文——勉强,按双关——不存在。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25 21:08
雨,溜溜下了一天,傍晚的时候终于晴了。吃过晚饭,我靠在沙发上,忽然发现,一轮新月刚爬过树梢。蝉还在尽情的唱着,难得有这样清闲的时候,我走出房门,月光柔和的撒下来,风轻轻的牵动着衣角,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湿润清新,夹着茉莉花的香味。这半年下来,天天忙忙碌碌,很少静下来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满脑子都是钱钱钱,忽然想起了老爸老妈,又半个多月没回去了,“忙”好像成了理所当然的理由。脑子里天马行空的东想西想,蝉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歌唱……此刻,有一张竹床该多好。评阅-文轩大哥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25 21:10
点评:蓝天同学好!
全文流畅,合律。
颔联“爱过方知”符合题意“通感修辞手法”,爱是典型的动作,知道是“感觉”的结果。看来“通感”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罢了。
常说:诗言志!蓝天这首诗我感觉“尾联”在“诗言志”这方面缺少力度。“颔联”
既然指出了症结所在,那就要有进一步的措施。
希望再接再厉
梅组长-风流岁月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25 21:10
东北好!
我们常说要注意多音字。第一句“如”,我们一般都读音是“平声”,在此我也认为如此。如果这样,平仄就错了。
开局就来了“蒹葭”,我有点不解?为啥没有好点的词语?
个人感觉颔联和颈联有点矛盾,因为颔联有了豪言壮语(或者目标),但颈联没有跟上。
最后为何“对酒停杯”?稍不合常理,何不“对酒畅饮”呢?
最后一句倒是潇洒走一回了
兄弟加油!
梅组长-风流岁月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25 21:10
点评:物非
所谓修辞互文最简洁的解释就是互补见义,其表现形式很多,有本句互文,双句互文等等,像大家熟悉的回文诗就是整首诗互文,也叫回文诗。
再看本诗,前四句与互文无关,后四句两两互文,但颔联有合掌之嫌。诗意很顺畅,首联交待地点环境,颈联造型材质(材质交待含糊),颔联历史久远(有点空泛),尾联感叹昔繁华今潇条!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25 21:11
点评:物非
双关修辞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谐音双关,一个意义双关。读了好几遍实在没读出双关语意,可能是悟性太差了吧。反到读出三个可斟酌的地方(就词语而言,纯属个见),1.深情几许,深和几许都是程度词,深可以理解成多,几许却是多少的意思。2.分合,是分是合呢?3.裁是动词,香这里是名词,那么裁取香分是不是词性结构不同呢?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7-25 21:11
评语
问好浅尝由之,题目遐想,就是悠远地想像,无拘无束的联想,
首联,前后分句缺少联系,前分句,本是佛教一个典故,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意思是说人生美好的东西有很多,但只要用心把握好一样就行了,也用来比喻对爱情的专一,但这句是三千若水一瓢饮,是想把所有的都拘为己有吗?还是只取一瓢饮,如果是后者,这么写不可以,意思变了。
颔联,来得突兀,和首联断裂,前分句意思不明,飘飘形容画卷也不合适,后分句动心眉别扭,凑韵了。
颈联,来的突兀,后三对仗不工,
尾联,后分句意思模糊,和前分句无联系,
全诗有点乱,虽然题目是遐想,但也不能乱想,也要有个脉络
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评阅-海纳百川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