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浣花草舍二期第二十讲练习。b组。
[打印本页]
作者:
逍遥客
时间:
2021-5-17 14:45
标题:
浣花草舍二期第二十讲练习。b组。
赏析:兰陵王·柳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作者:
#心雨#
时间:
2021-5-17 15:54
本帖最后由 #心雨# 于 2021-5-17 16:17 编辑
第二十讲作业:心雨
赏析:兰陵王·柳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简译(按自己的理解+百度)
上片:
翠绿的柳荫直直地铺在地面上,烟雾中,柔柔的柳枝随风摆动。在隋堤上,曾经多少次看到几番飞絮,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每次都登上高台向故乡瞭望,谁理解,远离家乡漂泊的我,心中的隐痛吗?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条无数。
中片:
我趁着闲暇到来寻找旧的踪迹,又遇上筵席给朋友饯行。华灯照耀,我举起了酒杯,对着哀怨的音乐在空中飘动。驿站旁的梨花已经盛开,想到寒食节就要到了,满怀愁绪看着船像箭一样离开,船上的客人回头相看,驿站远远地抛在后面,真是的离开了让人愁烦的京城。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哟,却发现已经是一片蒙胧。
下片:
我孤零零地十分凄惨,堆积的愁恨有千万重。送别的河岸迂回曲折,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静。春色一天天浓了,斜阳挂在半空。我不禁想起那次携手,在水榭游玩,月光溶溶。我们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桥头,听人吹笛到曲终……唉,回忆往事,如同是一场大梦。我暗中不断垂泪。
注释:(百度和搜韵)
柳阴直:长堤之柳,排列整齐,其阴影连缀成直线。烟:薄雾。
丝丝弄碧:细长轻柔的柳条随风飞舞,舞弄其嫩绿的姿色。
弄:飘拂。
隋堤:汴京附近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建,故称。是北宋是来往京城的必经之路。拂水飘绵:柳枝轻拂水面,柳絮在空中飞扬。
行色:行人出发前的景象、情状。
故国:指故乡。
凄恻:悲痛、哀伤之意。
京华倦客:作者自谓。京华,指京城,作者久客京师,有厌倦之感,故云。
长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人休息,又是送别的地方。
柔条:柳枝。
过千尺:形容折柳之多。
鉴赏:(百度参考)
这首词题目是“柳”,作者借柳阴、柳丝、 柳絮、柳条来抒发离别愁绪的,并没有用状物来写柳。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中片便抒写自己的别情。“闲寻旧踪迹”这一句读时容易忽略。那“寻”字,并不是在隋堤上走来走去地寻找。“踪迹”,也不是自己到过的地方。“寻”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词人忙着和人告别,不得闲静;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这就是“闲寻”二字的意味。这是告别前的一些细节。此时周邦彦想起了:“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有的注释说这是写眼前的送别,恐不妥。眼前如是“灯照离席”,已到夜晚,后面又说“斜阳冉冉”,时间就接不上。所以这应是船开以后寻思旧事。回忆在送别的宴席上灯烛闪烁,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此情此景难以忘怀。这里的“又”字说明,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词人已不止一次地回忆,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起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写明那次饯别的时间,“催寒食”的“催”字有岁月匆匆之感。
中片写刚刚离别之际,感情的悲苦却难以排遣:“凄恻,恨堆积!”离别只恨一层一层堆积在心上,是矛盾的。“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从词开头的“柳阴直”看来,启程在中午,而这时已到傍晚。“渐”字也表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这时望中之人早已不见,所见只有沿途风光。因为已是傍晚,所以用“望人在天北。”留下作者无限的伤感。
下片:
在离别愁绪的悲伤痛苦中,所看到的是斜阳冉冉西下,空阔的背景越发衬出自身的孤单。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月榭之中,露桥之上,度过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宛如梦境似的,一一浮现在眼前。想到这里,不知不觉滴下了泪水。“暗滴”是背着人独自滴泪,自己的心事和
情无法使旁人理解,也不愿让旁人知道,只好暗息悲伤。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