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二栖云组第九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白苏    时间: 2023-10-9 21:24
标题: 古典词研二栖云组第九讲作业帖
第九讲作业: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作者: 碧波涟漪情。    时间: 2023-10-11 02:47
古典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栖云-碧波涟漪情
一、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我手举金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仙宫宝殿,今天晚上可是哪一年。我真想驾长风归回月宫,又怕那碧玉楼阁太高,耐不得那里的严寒。还不如在月下起舞和影子嬉戏,天上宫殿怎能比得上人间。

看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又轻轻洒落在雕花的门窗上,照得窗内人彻夜无眠。月儿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人别离时才圆?人生一世多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在所难免,两全之事自古以来就少见。但愿人能健康长寿,千里之外共赏明月婵娟。

简析
本篇为中秋节咏月抒怀之词。上片写把酒问天,发欲升天之奇想,但又恐高处奇寒不如人间,一波三折,抒写词人由于政治失意想要超脱尘世但又热爱人间、眷恋人生的矛盾心态。下片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慨叹人生好事难全,古今一样,进而表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词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开阔洒落的胸襟和积极达观的品格。构思奇特,蕴含深广,是宋词的名作。

二、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人月圆 中秋
桂香淡淡纱窗透,兰室笑声喧。佳肴美味,芳尊绿蚁,共庆团圆。
夜深人静,灯花轻挑,执笔几前。丛丛篱菊,溶溶月色,悄入诗篇。

解读:上片写的是中秋佳节,院子里的桂花都开放了,淡淡的清香透过纱窗。屋子里说笑声一片,其乐融融。我做了很多好吃的饭菜,和家人们一起推杯换盏,共庆团圆。

下片是说夜深人静,家人们都进入了梦乡,只有我一个人还久久不能入睡。怎么也睡不着了,怎么办呢?干脆在茶几前写一首清新的小词吧。一丛丛篱菊,浓浓的月色都悄悄地走进了我的诗篇。

简评:我觉得上片写的还可以,写出了家人团聚的快乐之情。下片转的不好,与上片衔接不紧密。“灯花轻挑”正如评阅老师猪猪说的,有点不合时宜,应该换成别的词,转到自己夜不成寐,独自赋诗上面来。最后的结再好好看看,应该写什么内容,才能与上片景情融合在一起,不至于上片、下片基调不一致,自说自话。

作者: 霖兮    时间: 2023-10-11 13:14
本帖最后由 霖兮 于 2023-10-11 15:06 编辑

古典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栖云25-霖兮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苏轼·减字木兰花·莺解初语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解读: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春去时才触目伤怀,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词中,上片写初春美好时光。通过“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句,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尤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观察细致,描写逼真。将景物在远近距离中呈献的视觉状态以极简文字表达的十分贴切。
人生易老天难老。下片,劝人尽赏春光:“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春去时才感慨。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踏莎行·故人生日快乐
雁夜轻寒,花笺细点,陈年小照黄斑染。月华如洗漫廊间,香槟频举伤怀敛。
遥祝生辰,休提怅念。纵然悱恻流光减。曾经过往驻心田,天难遂愿何须憾。
解读:在这稍弥寒意的秋夜,清点着以往故友寄来的华美信笺。那张染有些许存放经年淡黄斑渍的故友小照权当作伴。流连在月光斜洒的廊间,频频举杯温言真挚祝友生日幸福开颜。
相知相惜多年却没能携手,在为友庆生的时候真的不想去伤感。虽然当初的痛彻心肺已随时光流逝减轻减淡,但曾经的美好总有些仍存放记忆驻守心间,如今只要一想起除了淡淡忧伤便只剩下怀念不再抱憾。
这是个老套的失意故事:曾经海盟山誓一生相守的人儿,终被现实永隔异邦此生不再有相遇牵连。

作者: 翠花    时间: 2023-10-12 08:44
古典词研二学习班第九讲作业
栖云组10一翠花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翻译:常羡慕人世间那些温润如玉般的男子,上天垂怜给予他们肌肤如凝脂般美丽的女子相伴左右;都说那些清雅动听的歌曲出自她的皓齿。风吹来,(顿时感到)炎热的天空仿佛飘着飞雪那般清凉。
从万里之外的岭南回来后,(她)笑容少了,但微笑起来,却像带了岭南梅子的芳香。试着问了问她,岭南应该不好吧?她却说:让我心安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简析:苏轼写这首词,是通过赞美友人的爱妾,从侧面赞美友人王定国,慧眼识珠,且才貌兼备。“此心安处是吾乡”正是这一句,既有文采更有哲理。触动的不仅有苏轼,还有千百年来,许许多多客居他乡的游子。每个人都在寻到那个让你心安的所在。苏轼因为这句话,更加安心地生活在贬谪的地方,而不至于心无所住,总有漂泊他乡的孤寂感,使生命更加坚强,那怕是被贬谪在更偏远的地方,苏轼依然乐观、正直。心怀用世,并写出了许多感人的诗词。我想“此心安处是吾家”也正是苏轼内心的写照。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人月圆.中秋
当空玉镜柔如水,桂子霰金黄。凝望穹宇,嫦娥起舞,广袖飞香。
月圆花好,万家灯耀,游子归乡。喜盈庭院,擎杯把盏,曲乐悠扬。
读解:天空中月光如水一样轻柔。桂花撒地上一片金黄。凝望天空,仿佛看见嫦娥在跳舞,宽松的衣袖飞撒清香。
正是花好月圆,万家灯火。游子回家团聚。喜气盈门,高高举起手中的杯子,唱起悠扬的歌曲。
简评:这首词写的是中秋的夜晚。月光如水,先写天上。桂子霰金黄,再写人间。然后凝望天空,引出遥想。上片写景,基本已铺垫开来。再看下片,便是抒情了。花好月圆,万家灯火,有节日的气氛。游子回家,喜盈庭院,擎杯把盏,曲乐悠长。写的是人物的喜欢。把中秋团圆,万家欢喜写出来了。算一首合格的词。缺点就是词汇不够出新,没有出彩的地方。继续努力!
作者: 小步    时间: 2023-10-12 14:19
第九讲作业:
栖云05-小步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简析:这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
第一拍景色描写,缺月、漏断、静,表达一个静寂。歇拍带出人物,幽、独、飘渺、孤,表达一个孤独,把人物的孤独付诸于孤鸿身上,比喻贴切。整个上片没有一个孤寂的字,却把孤寂氛围描写淋漓。
整个下片似写孤鸿,又似写人,物我合一,诠释了上片的孤寂。孤独的时候容易心惊,自己的遭遇,心里的孤寂,却无人理解。煞尾写孤鸿遭遇不幸,孤寂,惊恐,在寒枝间飞来飞去却不肯栖息,宁可宿在寒冷的沙洲。写鸿?写人?都有,把自己孤高不随波逐流的品格表达的淋漓尽致。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人月圆·中秋
栖云05-小步
慵拖疲倦秋风晚,皓月冷中天。又逢佳节,清辉直泄,照尽团圆。
沿街一路,推杯换盏,欢笑连连。谁人知我,孤身客舍,彻夜无眠。

解读:下班路上,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对着寒冷的秋风,边走边看着天上的月亮,今天又是中秋佳节,看着天上的月亮,所照之处都应是团团圆圆,因为中秋本就是团圆节嘛。团圆也是为下片留下伏笔。
沿街一路饭店酒店里,都是推杯换盏一派欢乐融融景象,有谁知道我回去之后,一个人在他乡,就那么看着天上的月亮彻夜无眠,每逢佳节倍思亲嘛,所以睡不着。

自评:起拍尚通顺,歇拍用清辉代表月亮牵强,过片沿街一路和后边衔接是不是不太好,主语不明,煞尾老师说和前边场景断裂,我个人觉得,时间推移也可以吧。老师说上下片后边四字句应有对仗,这个我疏忽了。
作者: 幽兰---    时间: 2023-10-13 14:54
古典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栖云01-山谷幽兰
一、        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满江红·翠幕深庭
吴文英〔宋代〕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翻译:上片,茂密的树枝掩映着深深的庭院,还有一部分晚开的花漏出红艳艳的色彩,悠闲自得的开着,春的气息源源不断,与院中的亭台混为一体,。雏燕学飞,竹帘上的燕窠空荡荡的一片寂静;帘外宽阔的水池中金鱼游动的影儿转来转去。鼻中不断地涌进来满园的花香,花香竹韵引起人们的闲情逸致,供我们欣赏美景吟唱和写诗。
下片,空闲时和友人互相请教学问,时而评风论月,时而又用冰雪水调制了冰酒,边饮酒边谈论。晚春夜凉也那初秋相似,即使人身上穿着葛衣,身上也会感到有一些凉飕飕的难受。虽在尘世却让车马不得靠近。频传佳酿,又有笙歌燕舞,倩影成双,高唱一曲《紫云回》,使池中的红莲亦为之倾倒、佩服。
简析:该词主要是上片描写春的美好景色,下片,主要是写作者与朋友聚会快乐的情景,上片由远到近,语言清丽,引入入胜,善用典故,上下片的一个闲字,更是一词之骨。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作业请假)

作者: 莲心儿儿    时间: 2023-10-13 20:37
本帖最后由 莲心儿儿 于 2023-10-13 20:38 编辑

第九讲作业
栖云21莲心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奔流而去,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滔滔巨浪淘尽尽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
旧日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儿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只见陡峭纷乱的岩壁耸入云霄,汹涌澎湃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无数堆雪白的浪花。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画,一时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我不禁遥想起当年的周公瑾,美丽的小乔刚嫁给他,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将曹军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应笑我多愁善感,以至于过早生出了白发。
人生在世犹如大梦一场,还是洒一杯酒祭献给江中伴我的明月吧!

赏析:《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阙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人月圆·中秋遣怀
栖云21莲心儿
小楼阑夜凉如水,廊外月华浓。年年佳境,良宵夜永,人月难同。
无眠问酒,千愁何解,又忆音容。此情此景,芳心无处,零乱风中。

译文:上片写景,中秋月夜,下片转情,月圆人不圆

赏析:个人觉得自己是堆砌出来的,写不好,没有感觉,上片景起,月夜如水,良宵美景,年年此情此景,可却月圆人不圆。下片转情,月也无眠,良宵问酒,轻愁难解,心归何处,只因为心中那个人,不知何日回还。
作者: 慕容瑞西    时间: 2023-10-14 10:39
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栖云组-慕容瑞西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蝶恋花·春景
苏轼〔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简析:
这首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人们仍用“何处无芳草”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这首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人月圆·中秋抒怀
他乡圆月杯中酒,不尽又乡愁。少时此夜,亲人团聚,喜庆中秋。
今宵浅醉,千千情结,弥漫心头。蛩声细细,连番似诉,归去扬州。

解读:
月到中秋,在他乡的人不禁又想起了故乡。想起小时候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月饼,欢天喜地的庆祝中秋。
可是今朝中秋只有我一人,诸多情结涌上心头。墙角的蛩声也很体谅游子的心情,细细地诉说着,回去家乡,回去扬州。

简析:
上片作者写了中秋佳节在他乡的乡愁,以及回忆小时候过节的气氛,两相对比,今宵佳节更愁闷。下片借酒消愁,醉意朦胧,心里一直有个念想,回去家乡扬州。
纵观全词,对中秋的描述不详细,未能突出中秋主题,抒怀主题偏重,语句可再凝练,突显词味。

作者: 小兮@    时间: 2023-10-14 10:57
第九讲作业:
栖云15—小兮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译:
远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处竹林围绕着院墙。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声声乱成一团。空中不时有白鸟翻飞,池中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旁边,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到夕阳西下。昨天夜里,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及时雨”,今天又能让无事的我,享受一日的清凉。
简析:
词中作者由远及近的描绘了一份佳景,并在此感受到的闲适时光。可这份闲,不一定适啊。贬官游宦不得志,即使有如此景致,又岂能真的奈得住这般清凉。作者有心报国而无奈之情,尽含字里行间。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踏莎行.入画
栖云15—小兮
黄菊成妆,金风为鉴。篱边秋色随心染。莫疑当面是丹青,丹青之上无其艳。
回首南山,萦怀旧念。尘嚣绝处何须槛。如今身置此山中,焉能再被繁华占。

解读:
秋风吹拂着菊花绽开的篱笆小院。似乎是随意画得的一幅大自然的画卷。可画出来的还真没有这么自然明艳。
看着院外对着的小山,想起往事成旧。置身事外何必有个界限来区别。何况真的在这与世无争之地长住,岂能会被外面的纷纷扰扰给影响。
——引申:
世间事,谁能真的置的世外。向往一片世外桃源,又能向哪里追寻。一幅丹青也只能展现些许意愿和向往。
简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经被用得很老套了,可世人仍然乐此不疲,吾亦难免俗。便借此情境来言志,却是真正的心声。唯萦怀旧念句,来得稍显突兀。
作者: 稻花    时间: 2023-10-14 11:33
古典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栖云11-悠悠

一、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轻便更胜过骑马。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把酒意吹醒,感觉到些些冷,山头上斜阳却早已带着温暖相迎。回头看一眼走过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简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由此生发。“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东坡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
下阙转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在有希望,在忧患中喜悦。“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东坡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二、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松梢月村行
栖云11~悠悠
枕石酣眠。谁知道、小鸟呼醒篱轩。芳草幽径,携蝶直到河边。有个渔舟乘风去,向远岸、棹曲声传。鹜鸟惊起烟波处,逐斜日长天。
步履蔬畦水畔,看取好画境,堪忘尘寰。纵有幽绪,都已吹散眉弯。漫惹行吟清风里,且拾得、几许轻闲。便念余日,修庐舍、在云间。
解读:
我正于篱下枕石酣睡,好梦正浓时,谁知道被小鸟的叫声吵醒了。小鸟把我带到幽幽草径上,相逢并携上蝴蝶一起到了河边。恰好看到有人摇舟而去,棹歌声隐约传来。惊起了烟波中的野鹜,向长天斜阳飞去。
我漫步在水畔的蔬畦处,看着如此美好的画境,忘却了红尘。纵然有万般尘事千般愁绪,都已随风散去。在乡野的清风里边行边吟着清诗,偷得了浮生一日轻闲。这样的生活犹是羡慕,便希望余世,告别红尘纷扰,隐居在这样的水云间里。


简评:故事适合此词牌,词味尚可。上景下情,上片营造出一个悠然、闲适之境,歇拍并有化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宣染了些许唯美的画面感。境造好了,情就出来了,自然过渡,引出过片我生发流露的真实情感,煞尾三字句步调一致,情由心而发,期望隐居在此水云间里,留有余味,让人遐想向往。不足之处,移步换景略过于频繁,下片稍有杂乱。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3-10-14 12:14
本帖最后由 燕燕于飞 于 2023-10-14 12:28 编辑

古典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栖云06-燕燕于飞
一、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下片前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此时东坡才三十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军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东坡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了。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一个文人要求带兵打仗,并不奇怪,宋代诗人多有此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踏莎行·中秋(依词林第十四部韵)
文/燕燕于飞
月姊盈盈,桂香冉冉,醉人夜色浮杯酽。天涯不觉是天涯,江南塞北清辉揽。
一种相思,一分灵感,欲书心事冰轮探。樽前独对惹乡愁,慈亲千里多牵念。
解读:在夜色醉人的中秋之夜,月光盈盈如水,桂花的香气冉冉升起,把盏对月思绪千里,人在天涯也如一抹清辉送去我的思乡之情,借着今晚的月光,忽发灵感,写下我对家乡父母牵念一如远在家乡的父母同样对我的牵挂。
简评:
上景下情的布局,通篇围绕中秋月进行抒发,构思成篇,格律无误。表达了中秋之夜思乡怀人之情。不足之处过片偶句处理的不够精彩,煞尾句用语缺乏一些含蓄与余味。  
作者: 一池清碧    时间: 2023-10-14 15:25

词研第九讲作业:
栖云22-云水无心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白话翻译:夜晚独自一人饮酒,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回家的时候好像都已经三更,家童已经睡着,敲门都不答应,只好侧听江声。经常也恨自己的身体自己说不得算,本不想营营,却难忘却营营,此时夜深人静,风静波平,真想驾一小舟,悄然归去。
解析:作品写出了作者想成就功名又想逃离世事的心情,世事大抵混浊,不想同流合污,献媚奉承,又想成就功名。矛盾,苦闷,饮酒,求醉,一家童,一江声,亦如一花一草,不知功名,便无有苦闷,。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人月圆
云水无心
只身惯对清凉月,欲近上高楼。谁家屋舍,窗明烛火,偏惹回头。
年来遥望,何时聚首,今日中秋。恼人生计,常需羁旅,怎的堪留。

自评:先白话解释一下哈,一人日久,惯对清凉明月,想离它近一点,便欲上高楼,(月,这里可做自己,清凉如水,惺惺相惜,亦可做思念之人 ,天之一角,相我遥望,然终究是虚幻)身旁温馨灯火,终究惹人回头。年来分别,一直思念何时重聚,今天已经中秋,可为了生计,两处漂泊,又怎么能够时常在一起。
中秋之作,大抵思人,
欲近上高楼。”这句不是很通顺。结拍收得直白,不够深远,稍欠耐品。窗明,与烛火,有意重之嫌。词家语上,略显直白。
下片前半可能表达略有不清。
作者: 云燕    时间: 2023-10-14 16:30
第九讲作业:栖云02云燕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西江月 北宋·苏轼
  顷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简析鉴赏】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渳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词人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通过描写杜鹃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晴的提示。这一结尾,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人月圆】中秋
栖云02云燕
重开人月圆时酒,未饮已蒙头。轩窗望断,阑珊灯火,诺个中秋。
闲心以默,坐沉清夜,不敢登楼。如何承受,去年相伴,此刻成丘。

【解读和简析】

这是一首中秋怀人之作。中秋本是团员的节日,而我唯一的妹妹却永远的离开了我,那夜坐在窗前,看着万家灯火,回忆着以往相依相伴,泪湿襟了……
首拍破题重开人月圆时酒,中秋,未饮已经蒙了,东北话,不清醒了。评阅老师说蒙头不好。那就改上头吧。二拍,写我的中秋,望断轩窗,看尽阑珊灯火……
过片,我已经没有闲心的坐在清夜里,不敢上楼。下一拍写原因,我承受不了,去年的中秋还相伴,而现在却成塚了,,,,整体写的是心痛,无奈。
作者: 月舞楼心    时间: 2023-10-14 19:19
词研二栖云组作业:

栖云08-楼心



一,找一首苏轼词,翻译并简析: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
不必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若一边吟咏放声喊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比骑马方便多了,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不也是可以过一生么。
凉凉的初春之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感觉有点冷,山头初晴的斜阳正好照过来。回头望向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往回走是晴时,这条路,晴又如何,雨又如何,我走过来了。
简析:
苏轼贬黄州,心有戚戚,这个世道,想为国为民出力真的太难了。重重阻碍中,又岂能让自己为之卑躬屈膝。词中以风雨之路暗喻世途,也是无奈之中,淡然一笑晴雨无关我。而“一蓑烟雨任平生”则道出了心中的洒脱淡然。

二,解读并简评上一讲作业。
踏莎行
楼心
断雁无踪,层林遍染。行人皆盼西风敛。斜阳尽处是家山,归心却被山岚掩。
乱绪千丝,寒鸦万点。谁怜驿馆孤灯黯。情知易去是芳华,幽幽往事芳华蘸。

解读:
孤雁徘徊,在这个层林尽染的秋天。旅人都希望,时间不要过得那么快。离家的日子又到了秋天,遥望着故乡的方向,却只是云山重叠,不见归途。
多少心绪,鸦鸣中更加繁乱。有谁能感受到,客居之人,连灯都感觉没有家中那么明亮的感觉?明知年华虚度,却难掩曾经的美好回忆。令我更思乡。

简评:
首句无踪,可用长鸣。以铺垫思乡情绪。准备过片句,归心,可用归途,提升准确性。蘸,凑韵。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2023-10-14 23:07
古典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栖云风起的地方
一、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简译: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已经三年了,你远涉天涯辗转奔波在这人世间。相逢时一笑依然像春天般温暖。你的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
我的心因为你要连夜扬孤帆起航而惆怅,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送行的宴席上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过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舍一般,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简析:此词的上片写与友人分别三年以后再次重逢,友情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反而历久弥坚相见时犹如春日之和煦更可喜的是两个人志同道合,都能保持高风亮节的作风。下片写了刚刚重逢,转眼又要分别,在月下送别友人,孤帆,淡月微云烘托出了比较凄清的气氛,接着用第三者的表情来衬托自己与友人的豁达,一个不用用的极好,结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写出了自己忘情于得失之间,无论何种境地都能安之若素了。
二、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人月圆. 小月渐清圆
风起的地方
鹧鸪声里寒花发,小月渐清圆。金风细细,蟾光皎皎,客子思还。
归鸿千里,行云停处,谁弄笙弦。食调五味,茶烹玉井,喜气当筵。
简译:鹧鸪声里桂花开了,月儿渐渐的圆啦。金风细细的吹拂,月光是那么的皎洁,客子不由得起了思乡之情。鸿归千里,漂浮的云也停下了脚步,是谁在拨弄笙弦,中秋夜的宴席上珍馐美味,用玉井水烹煮了新茶,大家都因为合家团聚而喜气洋洋的。
自评:作业要求主题是中秋,通篇看下来对“中秋”二字体现不足。  “鹧鸪”古人多借此抒发离愁别绪及思乡怀人之情 ,感觉与主题不太接洽。上片触景生情引出客子思还之情。 下片写怀人之情,只是煞尾三个四言句的表意与前文有明显断痕。四言句对偶还需要提炼。总体来说这首词不算成功,还需要多多润色。
作者: 倚云    时间: 2023-10-15 09:25
[size=10.5000pt]古典词研二栖云组第九讲作业
[size=10.5000pt]栖云26-倚云
[size=10.5000pt]
[size=10.5000pt]一、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西江月   中秋和子由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白话简译:
世间人事原是梦一场,匆匆又到了秋凉时节。夜深处风吹落叶之声在长廊回响,看看自己白发悄然在鬓边滋生。独自一人品尝浊酒,恰如明月常被云儿遮挡。在这中秋之夜,有谁能与我共赏月色,只能无语北望。
赏析:
上片以秋凉时节,落叶纷纷,而生发时光流逝的感伤。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作者用一场梦,来唤醒自己需对生命的珍惜。“秋凉、叶鸣廊”则是借助一种萧瑟的气氛来烘托情感的哀愁。
下片由景转而入情。一贱一少,一明一妨,非常巧妙的表达出了人生的无奈与孤独。“谁与共、凄然”则是点明了心中愁绪的由来,不能和兄弟共赏,唯能将一份兄弟间的真挚之情融于浊酒。全词融景入情,景情结合,含意幽深,极富人生哲理。
二、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踏莎行   望月
栖云26-倚云
天镜澄明,碧空高澹。广寒摇落千千点。朦胧桂影上栏干,半窗凉浸秋声惨。
胜会无期,幽情顿减。怅惆此夕谁同感。伤怀不忍赋长河,任它两鬓清霜染。
解读:
秋夜,明月当空,脉脉悠悠倚槛独立,清冷的月光洒落庭院,栏杆上一片桂树斑驳迷离之影,一分秋意几许秋声透过窗隙,回旋于心头,情思顿生。然世事无常,佳期无会,惆怅之情谁还能明白。纵然佳景眼前亦是难以赋消伤怀,任由时光消磨此生此情。
上片以景入词,因景触绪而引发心中之感。本是佳时望月,却因身孤而觉淡淡愁绪相侵,即便一派清音亦转化而成凄凉之意。下片承上而入情,以简笔谁同感来呼应。结拍以鬓染霜既关联了秋之气息亦点明了无奈尘世中岁月的流逝。


作者: 竹雨心情    时间: 2023-10-15 11:11
本帖最后由 竹雨心情 于 2023-10-15 12:50 编辑

第九讲作业:
栖云27-竹雨心情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简析:游览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兰花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一尘不染。黄昏下着小雨,寺外松林中传出杜鹃鸟的叫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流淌呢!所以,不要在年老时感叹时光的流逝。
上片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美景铺垫触发感慨,下片很自然的迸发出词人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凭空而来的,而是即景取喻,借景抒情,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字,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总所周知,流水都是向东而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反面敷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时光流逝。这里借白发黄鸡生发感吟,抒发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喻人亦是喻己,莫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达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生活保持执着、旷达乐观态度。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踏莎行
碧水盈盈,轻欧点点。高天一抹微云淡。秋声撩得动游情,欣然著个轻舟泛。
人事先抛,风光胜览。浮生谁又无灰暗。当应惜取好时光,流年莫使青春欠。

简评:碧水清澈盈盈,水面鸥鸟悠闲自在,秋高气爽,天空有淡淡的流云舒卷,秋天的风光如画,惹得我动了游玩的兴趣,欣然泛舟踏秋而去。把恼人的俗事都抛开,且欣赏陶醉眼前美景,人生在世,谁又能没有起伏浮沉,悲欢离合,苦乐哀愁,不要沉迷于这些,应当惜取眼前好景,不要让青春留下遗憾。
上片秋天美景,碧水,轻鸥,蓝天,白云,清雅恬淡,从而引发游兴,下片借景抒发感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全词表达一种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不拘泥于小节,挫折,有积极向上之意。不足之处:欧错字,灰暗用词欠佳。
修改版:
踏莎行
碧水盈盈,轻鸥点点。高天一抹微云淡。秋声撩得动游情,欣然著个轻舟泛。
人事先抛,风光胜览。浮生谁又无坑坎。当应惜取好时光,流年莫使青春欠。


作者: 风中雨荷    时间: 2023-10-15 21:24
古典词研二第九讲作业
栖云16风中雨荷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答:
水龙吟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
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梦里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鉴赏:
苏词以豪放著称,但亦不失婉约,这首水龙吟就是明证。
这首词不仅仅是咏物,还是一首次韵之作。次韵局限很多,难于变化生新。何况章氏原作刻画传神。但是苏轼更是高于一筹,赋予杨花更多生命意识感情色彩。将章氏“以形写神”提升到“不粘不脱,不即不离”。
首句“似花还是非花”,奠定意脉。作者从
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饰春光,又一 起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碎小,隐身枝头,向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然细加品味,亦反衬法,词人用笔之妙,正是于“无人惜”处,暗暗逗出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紧承“有思”而来,咏物而“不滞于物”,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的“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的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赋杨花,花人合一,无疑是苏词有别于章词的一种新的艺术创造。
        以下“梦随”数句妙笔天成,既摄思妇之神,又摄杨花之魂,二者正在“不即不离”之间。从思妇来说,那是由怀人不至而牵引起的一场恼人春梦。她神魂飘扬,万里寻郎;但这里未至郎边,那边却早已啼莺惊梦。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词人在这里是以落红陪衬杨花,无论万红凋零,或杨花飞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逝。
情不足,恨未尽,于是继之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春色”居然可以“分”,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总之,花尽难觅,春归无迹。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
煞拍不愧为“点睛”之笔:“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情中景,景中情,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的离人之泪?看其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相间、似与不似之间。通过杨花形象从而达到写花兼而写人,咏物兼抒情。难怪前人推尊之至。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
答:
人月圆·中秋
栖云16风中雨荷
金风四处传佳讯,喜获一年秋。携来星斗,撩开月镜,辉映层楼。
良宵齐聚,佳肴共赏,俚语相酬。人间天上,花灯夜永,桂酒香留。

解读:
人月圆这个词牌我可能是第二次写了。以前用这个词牌填过元宵节。人月圆虽然是一首小令。但是这个词牌偶句多。真正把几组四言句做成偶句写灵动,工整,也是很不容易。作业限定了主题中秋。中秋很广泛的一个题目。本来想以点带面来写。又不想把中秋写的悲凉,所以放弃望月思乡哪方面思路。笼统的概括了中秋之喜庆祥和,月圆之夜同乡共聚,桂酒飘香的欢乐气氛。

简评:
起拍“金风四处传佳讯,喜获一年秋。”景起写秋风吹拂传递好消息,一年又是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第二拍“携来星斗,撩开月镜,辉映层楼。”运用拟人手法描述秋风晚上邀来满天星斗,撩开皓月,月亮的光芒映满了庭楼。前两个四言句采用了对偶。第三个四言句写月映庭楼,这句引出下片庭楼中“良宵齐聚,佳肴共赏,俚语相酬”乡人同聚,品佳肴,诉衷肠,热闹的场面。结拍“人间天上,花灯夜永,桂酒香留。”后两个四言采用对偶,描述人间灯火通明,桂酒飘香,欢乐的气氛,和谐的画面。
整阕词由于都是概括,没有具体的描绘,所以显得空乏。




作者: 旭日苍海#    时间: 2023-10-15 21:54
蝶恋花   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解读:′
花褪尽残红的时候,枝上刚长出不久的青杏还很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嬉戏飞舞,清清的小溪环绕着人家流淌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得越来越少了,不过不用担心,到处都可以看到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在荡秋千,时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让墙外的行人时有住足观望,渐渐的笑声停了也听到玩耍的声音,不由让人心中生出默默的失落感。我这多情的思绪被无情的少女伤害了
作者: 凝思    时间: 2023-10-15 22:10
本帖最后由 凝思 于 2023-10-16 05:58 编辑

第九讲作业:
栖云组-凝思
(1)自选一首苏轼的作品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200字以上)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翻译:凭高望远万里长空一点云彩都没有。月亮的光辉洒下来,把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月宫中到处是琼楼玉宇,仙子们乘着鸾凤飞来飞去,那里的环境清静舒爽。望去月色笼罩下的树木枝叶婆娑,秀美的江山如同图画一样美丽。
我喝醉了拍着手唱歌,举杯邀月同饮,把月亮和地上自己的影子,当成了知心好友。在风露下徘徊起舞忘了时间。我想乘着风飘然飞去皎洁的月亮中,根本不需要借助大鹏的翅膀。在明净的月宫里把笛子吹得响彻云霄。
简析:这是一首由中秋抒怀之作。想到了他的另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开头写凭高望远下的长空万里;视野开阔格调舒朗,接着由晴空写到月光照耀下的秋夜,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这引起了作者无限的幻想,同样也寄托着他的精神世界:洁净自由。侧面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理想的世界越美他心中的苦闷越深。
过片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做知心朋友,一起欢乐,赋予了词作了浓厚的浪漫色彩,同时又展现出他的孤单、凄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充斥在字里行间。“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表面是说快乐的忘了时间,实则是强颜欢笑。因此结尾才有了遨游月宫的幻想,在皎洁明亮的月宫里,把笛子吹得响彻云霄,抒发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这首和明月几时有一样洒脱飘逸浪漫唯美,非常喜欢!
(2)对上一讲的自己的作品进行读解和简评(200字以上)松梢月 秋意
栖云组-凝思


雁卷秋云。风摇木叶坠,霜塞篱门。垂阴深处,桥畔露浥苔茵。极目残荷听蛩泣,更忍奈、断笛吹尘。柳岸徐步,空明里、恁愁赏秋人。
树寒烟不破,露冷蝉半咽,何处桃津。薄暮缠袖,离续浸染青蘋。别浦相思频相绕,势破竹、恁不收军。独个深坐,愁长夜,又黄昏。




修改后


雁卷秋云。风摇木叶坠,霜渐铺匀。蹊径黄彻,桥畔露浥苔痕。极目残荷听蛩泣,更忍奈、断笛吹尘。野岸徐步,平明里,恁愁赏秋人。
树寒烟水阔,露冷蝉哽咽,空惹秋村。薄暮缠袖,离续浸染青蘋。别浦相思频相绕,势破竹、恁不收军。独个深坐,攒离绪,又黄昏。


作者: 旭日苍海#    时间: 2023-10-15 23:56
蝶恋花   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解读:′
|花褪尽残红的时候,枝上刚长出不久的青杏还很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嬉戏飞舞,清清的小溪环绕着人家流淌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得越来越少了,不过不用担心,到处都可以看到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在荡秋千,时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让墙外的行人时有住足观望,渐渐的笑声停了也听不到玩耍的声音,不由让人心中生出默默的失落感。我这多情的思绪被无情的少女伤害了
简评:这首苏轼的蝶恋花,上片写景以一句″花褪残红青杏小″道出暮春之景象,继以紫燕飞舞,绿水环绕人家,点出了舒适的田园生活暗示自己受难心有不甘之情!如,天涯何处无芳草句更是让心中隐恨与不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以墙里秋千少女嬉笑打闹反衬自己向往自由,以及追求佳人相伴而不得,自作多情满怀期侍彼少女的无情所伤的无奈!

2 人月圆   中秋
文   旭日苍海

凉凉风里中秋月,光明岁岁同,横桥残叶,斜亭弱柳,荒草鸣虫。

一盒酥饼,两杯茶淡,三声笑语,桂花香暗,凭栏轻数,情与谁浓。

简译:
凉凉的秋风里中秋月圆,皎洁的月光年年相同。站在桥边看满塘残破的荷叶、小亭子旁垂柳无力飘动,荒草丛中夜虫鸣叫让人有点触景伤情。
一盒月饼几杯淡茶回想刚与家人的团圆中时有说有笑的情景!桂花树下暗香沁脾凭栏仰观′′天空的星星,情不自禁的数星星,这种幸福之情谁又能比呢?

简评,上片写景通过凉风,秋月,弱柳,鸣虫描述中秋之夜的秋景!衬托自己感慨秋残秋跟之意:描写一段!
下片,写回想与家人吃月饼品茶聊天之场景,满心的幸福之感谁又可比!行文浅显,无闯味!结句有些牵强!
作者: 梅欣    时间: 2023-10-16 12:20
第九次作业
栖云12-梅欣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不妨放开嗓门一边走一边大声歌唱。拄着竹杖草鞋走了,轻便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就能自在的活一辈子。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感到一些寒冷,山头的斜阳已经出来了,回首看来时的路,往前走,不管它是雨天还是晴天,我都无所谓。

苏轼《定风波》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上阕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阕由雨中情怀的抒发转入对雨后放晴的描述。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人月圆·中秋(杨无咎体)

栖云12-梅欣

月宫纱映凄凉影。聊慰凡尘等。
菊香枫染,深盟不负,鸿雁驰骋。
素书难寄,天涯执守,花落心冷。
岁华如箭酒樽满,又中秋悲哽。

自我简评:
中秋月儿圆,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时候。但是几家欢乐几家忧。忆往昔,兄弟姐妹情深父母在,满院笑声曾经也飞过墙头。如今父母都不在了,曾经的老屋已经入目疮痍。残垣断壁,荒草萋萋。兄弟姐妹都各奔他乡,好多年聚不到一起。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没有毛病。本人这首作品基调有点悲凉。写了月宫中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无人陪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想说的话不知道寄给谁。越是月儿圆,越能突出这样的感伤。随着岁月的流逝,季节的更替,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影一人。这其中的苦楚无人能解,即便是杜康也不能解其中的哀伤。在这样的情怀里,写了这首作品!还期待老师们指点!

作者: 落地窗    时间: 2023-10-17 11:56
本帖最后由 落地窗 于 2023-10-17 13:53 编辑

落地窗九讲作业

临江仙 送钱穆父
宋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同:樽)


京城别过就是三年未见,天涯漫漫红尘滚滚。相逢温暖一笑。虽心无波澜如古井水,但高风亮节却似秋天的竹从未曾改变。
惆怅你又连夜扬帆出发,只有淡月微云为你送行。樽前的人啊,莫为离愁别恨而哀怨。人生不过寄居旅居哈,(你)我也是都是匆匆行客。


人生路就是一段不断告别重逢又告别的过程。能掌控自己的心境已是不易,能在浮沉中保持气节尤其难。上片赞赏朋友也是肯定自己。正因为我们都是这样的人,分别,当没有那么悲伤。孤独是人生最终归宿。我们就继续行行且行行吧。在看透与不透之间,无奈与洒脱并存。世人莫不如此,一边抱怨一边左突右冲,一边想放弃一边纠结中前行。

踏莎行 舟山夜咏
/落地窗
烟月如常,涛声随性。海风吹帽消秋病。一番潮信动舟山,居然或可浮生永。
尘客驰怀,王孙即景。归航灯火洇名姓。水流沙细恁清凉,憨憨欢入无人境。

琢磨来琢磨去 忘记限韵了。重捯饬下—

烟月如常,涛声冲淡。海风吹帽无拘检。一番潮信动舟山,居然或可云同泛。
尘客驰怀,王孙还剡。归航灯火凌波飐。水流沙细恁清凉,憨憨若有生霞脸。

解读并析
这阕由于思来想去忽略了限韵要求,临时把韵字修改了,确实如老师的评语,韵字处成了死穴。初衷就是在大海包容的怀抱里,得见人的赤子本真,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却有可能于其中迷失自我。

作者: 梁迪庄    时间: 2023-10-22 12:12
本帖最后由 梁迪庄 于 2023-10-22 15:31 编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
     涛波汹涌的长江水向东流去,消逝了无数风流千古的英雄人物。那古旧的营垒西边,曾经是三国东吴统兵都督周瑜大败曹军的赤壁。那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鸣般的涛波拍击着江岸,溅起一堆堆如雪的浪花。雄浑壮丽的江山呵,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年少得志的周瑜,把绝代佳人揽入怀中,真是春风得意,豪气满怀。而在他羽扇轻摇,纶巾轻摆,从容不迫的笑闲之间,就把强敌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真是快意。我今日神游其当年战地,可笑多情善感,过早生出满头银发。可叹人生如梦,且举起酒杯遥祭这千古明月,释放我这忧愤的情绪。

简析:
     苏东坡此词怀古抒情,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古战场赤壁的吊,和对历史风流人物的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忧愤之情,表达了作者关注历史的发展和人生走向的旷达之心。全词雄浊苍凉,大气磅磗,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交融一体,给人震憾的艺术力量。
     上片景入,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走笔凌云健举。下阙铺述,从周郎引发牵出一场战争,赞叹周瑜儒雅淡定,举重若轻,少年有成。牵出一则千古佳话,美女嫁才郎,烘托周郎之才华。同时感叹周郎年轻有为,而作者自已却坎坷不遇。到最后自已也释然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当年周郎的潇洒从容、声名盖世,今又如何,依然淹没在历史的涛波中……

梁迪庄
人月圆.中秋

一轮明月斜窗探,默默静无言。长宵难寐,双双凝视,浮想联翩。
洞庭秋水,芦花散尽,北雁归还。十年客旅,忧忧喜喜,怎不萦牵。

       年年中秋,情牵父母儿女。在如此快节奏却又充满生活压力的时代,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即不能盼回在外打工的子女,又不能顾及家中老父母,因为自已也在拼博,故每逢中秋佳节,很少团圆赏月。
       中秋夜,多少思念与牵挂让人心海难平,通宵难以入睡,只好斜窗对月,默然相视,但愿各安好,千里共婵娟。而想到洞庭湖的芦花散尽,北雁来归,想到子女在外打拼十年,却未同度一次中秋,共赏一次满月,真是百感交集。
         本阙词,立意虽一般,但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词脉连贯。首片首拍景入点题,二拍抒发情感。过片景承,融情于景,结拍情语收束。象这样的小令,一般不适宜过多的景语,故读来少一些意象美。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