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诗十七·七绝第4讲晴组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淘淘    时间: 2023-11-7 18:35
标题: 古典诗十七·七绝第4讲晴组作业帖
本帖最后由 淘淘 于 2023-11-8 13:02 编辑



古典诗十七·七绝第4讲作业:
西游记里的人物(包括唐僧师徒和白龙马)和众妖怪,任选两个,参照渔阳绝句三四法写七绝两首,平水韵。
作者: 如歌    时间: 2023-11-8 06:37
七绝·     唐僧自白书(渔阳第三法)
文/如歌

苦雨凄风助别情,回身蹀躞向西行。
缘何难觅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七绝·   孙悟空(五行山下)
文/如歌

身埋乱石草窠间,雨雪风霜若等闲。
犹忆当年玩耍地,果儿香脆水湲潺。
作者: 小芳    时间: 2023-11-8 13:28
唐僧
晴小芳
手难提物眼蒙尘,常把妖精作好人。
团队缘何成领导,金禅子是我前身。

猴哥
晴小芳
西行路上历霜风,收敛恚嗔知悟空。
犹忆当年凭意气,金箍一棒闹天宫。
作者: 未来    时间: 2023-11-8 17:51
古典诗十七期七绝第四讲作业
孙悟空
晴组~027赵黄娥

百世悟空苦取经,妖魔当道总休停。
僧人最忆如来处,宝卷求来佛祖临。

猪八戒

天篷下界落尘埃,师父跟随取事陪。
借问何谁寻佛祖,观音指点远逢菜。
作者: 骄龙    时间: 2023-11-8 21:18
(一)
七绝*见唐僧像
文/骄龙
生来本是佛中灵,曾别唐宗远取经。
今日缘何人事改,空留遗像在青冥。
(二)
七绝*孙悟空
文/骄龙l
猴王悟空花果山,白云深处自禅关。
缘来犹是取经路,守护唐僧万里还。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23-11-9 11:50
七绝四讲作业
晴天马行空
白龙马(渔阳法三)
观音点化去龙鳞,助师西行隐此身。
若问当年何兴事,天龙八部赏勋珍。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渔阳法四)
无奈乔妆三变名,千钧棒打识妖精。
至今提起快哉事,咒语驱除愤不平。
作者: 水中看月    时间: 2023-11-10 18:20
古典十七绝句第四讲作业:晴16-水中看月
    猴哥(渔阳三法)
西天一路斩妖魔,历尽艰辛有几多。
敢问谁能蒙骗我,管他棒下见阎罗。

    二师兄(渔阳四法)
天蓬元帅下天庭,转世投胎猪得形。
难忘当年风月事,广寒宫里是曾经。

作者: 春意盎然。    时间: 2023-11-10 21:39
古典诗十七期七绝第四讲作业:
晴12—春意盎然
猪八戒(渔洋三法)
因戏嫦娥悔此生,取经路上捉妖精。
缘何不缺丰虞体,一笑愁空胃气清。

白龙马(渔洋四法)
成规一犯悔终生,鞍辔加身赴远征。
只忆当年苍海上,驱云布雨自由行。

作者: 小步    时间: 2023-11-11 11:53
本帖最后由 小步 于 2023-11-11 12:04 编辑

第四讲作业

晴-小步
沙僧
自碎琉璃贬玉霄,流沙河内叹朝朝。
常思手握兵权日,脚步生风意气骄。

女儿国国王
湛湛秋波流转深,深宫直欲觅知音。
缘何上国清修客,缺少人间爱美心。

作者: 莫莫1    时间: 2023-11-11 18:25
本帖最后由 莫莫1 于 2023-11-11 23:06 编辑

第四讲作业
晴07-莫莫

渔洋绝句第三法
白龙马
无言负重向西行,万里危途蹄下平。
若问功成何所得,尽销罪业一身轻。

渔洋绝句第四法
孙悟空
九九功成透佛光,年深性敛自端庄。
犹忆洞天闲岁月,儿孙围绕笑声长。
作者: 未来    时间: 2023-11-13 22:43
渔阳第三法:

巡山那俩货的疑惑
未来
山形崎岖步来难,吹面啥风这样寒。
何故喽兵三百个,大王派我去巡山。

渔阳第四法:
白骨精
未来
为食唐僧愁断肠,几番试探枉思量。
忆中长恨孙猴子,总使金箍砸老娘。
作者: 简一    时间: 2023-11-13 23:22
悟空
晴10–遥远
苍茫山下历风雨,凄苦石猴心念愁。
为等取经过路者,来人只问远方游。
悟净
晴10—遥远
高庄大院倚花窗,池上鸳鸯尽作双。
忽忆昔时来帐下,洞房花烛乐如江。
作者: 破名想半天    时间: 2023-11-19 22:17
渔阳四法  白骨精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积得无边前世怨,千年不肯入轮回。

渔阳三法  白骨精
勾魂一笑实风骚,腰上长悬夺命刀,
若是天庭有金主,何须棒下死三遭。
作者: 三少    时间: 2023-12-10 17:05
七绝·唐僧(渔洋三法)
文/三少
缘结山门浴佛光,取经西去历风霜。
为何万里不辞远,普渡苍生正气扬。

七绝·孙悟空(渔洋四法)
文/三少
五行山下又逢春,大闹天宫不作臣。
犹忆水帘洞福地,逍遥快活比仙神。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