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三期聆雨组第二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4-4-26 21:01
标题: 古典词研三期聆雨组第二讲作业帖
古典词研三期聆雨组第二讲作业帖
作业:
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清商怨》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二讲评阅老师安排:
评阅:老师12人
学员:37人

评阅-梁迪庄(8-10)
评阅-清风秋月(11-13)
评阅-厦霜雪(14-16)
评阅-小小草(17-19)
评阅-风泠(20-22)
评阅-红姗惠美(23-25)
评阅-满天星(26-28)
评阅-秦岭(29-31)
评阅-秋水伊人(32-34)
评阅-十七(35-37)
评阅-小雪(38)
评阅-水榭听香(轮休)

————————————

作者: 子晨。    时间: 2024-4-27 15:19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讲作业
聆雨组10—子晨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浣溪沙
宋/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翻译
小楼重重门帘外面有燕子飞过。晚开的红花花瓣落在了亭子里。独自一人在栏杆边而感到寒冷。因一阵轻风才看到那碧绿帘幕。几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叶上。酒醒来人都走了又有了忧愁。

解析: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还有落寞孤单的情绪。开篇点出了时令与环境,看似寻常,其实是传神一笔。燕子是春的使者,给作者带来了春的消息。作者随着燕影看到了落花、庭莎、曲栏、凉波,这都为下片的抒情打实了基础。下片从听觉着墨,“一霎”“几回”为互文手法 ,表达了环境非常安静,人何等孤独,对仗工整。末句以情语做结,收束全篇,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复制楼上学员原玉


清商怨     
文/聆雨-新境界   
垂杨堤上春又暮。渐落红无数。袅袅余香,熏风吹乱絮。  
布谷声声声促。奈愁多、不知归处。怕是相逢,相逢犹陌路。

翻译:垂杨绿满长堤,又到了春暮的时节,渐渐看到无数落红。余香袅袅,熏风吹动纷飞的柳絮。布谷鸟一声声很急促。怎奈愁绪颇多,不知去往何处,恐怕和友人相逢也是形同陌路。

子晨学评:问好界界!小词没有标题,但脉络清晰,表意完整,一看就是伤春怀人之作。上片首拍兴起,春暮,落花铺垫的非常到位。只有“熏风”两字待酌。熏风一般是指夏天的风,暮春还不能用熏风。不如改为随风,也好和前一句自然衔接。“乱”字用的非常好。
过片“促”字落韵。“奈愁多”不如“念如今”在时间上和上片呼应。两处“相逢”像是堆絮体,个人感觉有些费字。
作者: 莫沽愁    时间: 2024-4-27 19:57
本帖最后由 莫沽愁 于 2024-4-28 12:57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讲作业
聆雨01-莫沽愁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解译: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生死一别,对你的思念从来不会随时间而遗忘。想起千里以外的坟茔里住着孤独的你,说不尽的凄凉,即使你死而复生或许也认不出来现在的我,尘垢满面,白鬓如霜。
      晚上忽然在梦境中又回到了家乡,只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默默相望,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无言的泪水落下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

     赏析:苏轼此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清商怨聆雨09-南浔
空中飘絮倦舞,却不知归处。宿酒初醒,又添愁几许。
墙边红杏最苦。蝶未临,春日将去。忍看阶前,残花深覆路。

  解读:空中飘絮,当是晚春时节,飘飘荡荡的柳絮只能随风而逝,不知何处为家。或许作者也是个游子,漂泊在外只能借酒抒怀,但是宿酒初醒,一看落花天气自然更惹离愁。

   红杏开过,春去难留,世间仿佛一下子冷落了起来,往常飞来飞去的蝴蝶再也没有了踪影,留给人无尽惆怅的无非是阶前一地的残花。

  简评:此作以景入词,用柳絮,红杏等景物作衬,充分烘托了作者孤零无助的情绪,春去花落也可以指代人的青春易老,蜂蝶无踪亦可理解成情怀无以寄托,想起一首歌词《暗香》,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这种隐藏的笔法是难能可贵的,可圈可点。尤其是煞尾句用景收非常的有镜像感,那种萧瑟之意意犹未尽,不为俗笔所绊。

     如是粗粗看来会觉得整首词略显跳脱,景像似乎用得过于重复和繁密。但各花入各眼,我倒觉得并列排比是一种非常值得学习的手法,几乎无一句明言情怀,但无一处不见情怀,景为情用自然情跃纸上,见情见真才会引人触动,品之若己亲临,余味悠长。


作者: 斜阳微笑    时间: 2024-4-27 20:26
古典词研三第二讲作业
聆雨27-斜阳微笑
1.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垂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翻译:远隔天涯旧恨难消,凄凉度日没有人关心。要想知道我的愁肠百结,就像金炉中燃尽的篆香。
愁眉常常紧锁,任凭春风吹也不能舒展。懒懒的依偎在高楼上,看那远飞的大雁都带着愁。

解析:这首词主要描写女子怀念远方的情郎。上片写独处时的凄凉,愁肠百转。下片写寂寞中的女主人整天站在高楼上盼望着能有鸿雁带来书信。通篇所写都是愁苦,哀伤,凄凉的情感。

2.互评
清商怨·离思
文/雨菡
廉纤如织湿春暮,更楝花满路。倚遍栏干,销凝谁相顾。
浓愁清风怎度,叹青遥、故人何处。望断云山,鹃声啼不住。

翻译:暮春时节细雨如织,楝花铺满了道路。我倚着栏干,长时间伫立有谁来呢。
清凉的风吹不走我的愁,我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难挨的时光,遥远的天边,心上那个人在哪,我望断千山,只听到杜鹃一声声的鸣叫。

斜阳微笑学评:问好菡菡,初次学互评有不到之处,望见谅。小词句子很美,韵选的也比较好,主要写离别后的相思,就是首句廉纤如织湿春暮觉得有点欠妥,是什么湿了春,前面似乎没有表明。
作者: 九妹    时间: 2024-4-28 04:26
本帖最后由 九妹 于 2024-4-28 04:32 编辑

词研三第二讲作业 聆雨组06号玲苒
作业一 临江仙   北宋 ·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翻译
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穿着绣有两重心字的小衣衫。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解析
此词写作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蘋的挚爱之情。上片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春伤别的凄凉怀抱。“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见出色。下片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诗句,另造新境,表现作者对往日情事的回忆及明月依旧、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全词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堪称佳作。  作业二  《清商怨》思夫 聆雨37隐香雪 阳春三月吴楚暖。渐燕巢几返。塞上檀郎,客居信难断。 夜来心思错乱。梦不得,重温谴绻。细数离愁,都言清泪浅浅流。

问好诗友,🙏🏻☕️练评之中,如有不对请多多包涵。
  词中有借典故词汇“吴楚”“客居”“塞上”“燕巢”“檀郎” 词中作者提到阳春三月时候正是暖和时期。也是燕子归巢的时候。 看到燕子回巢不免想起在塞外居住在别人家里的檀郎,家书又难解,细数着离愁,夜来又心乱。想梦见檀郎又梦不见,不成温馨。这对人提起来却又都说清泪浅浅。  此词属于闺怨词。词口清晰。词眼分明,词骨未曾分离。是篇佳作。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4-4-28 09:35
清商怨   和欧公词  王士禄  清代

银床梧叶落渐满。怅流光欲晚。平楚高楼,连朝劳望眼。
画屏潇湘漫展。怅梦破、雁和人远。心上秋来,问秋秋不管。

解析:井边围栏旁落满了梧桐叶,秋天又要过去了心中满是惆怅。连续几天从和树梢齐平的高楼朝远处看,眼睛都酸涩不堪了。
画屏上潇湘仙子翩翩起舞,而我美梦破灭,雁和人都离我远去,愁上心头,确是没人管。
通读全篇,应是伤秋怀人之作。景起。上阕写叶落,秋晚。下阕写睹物思人,美梦难成,愁上心头的无奈。
清商怨
聆雨30心柔
残花苔上渐堆满。看斜阳渐晚。归雁云边,依依牵望眼。
眉眼春来不展。怕两地、山高水远。又恨春归,清愁混不管。

境界学评
问好心柔同学
小词没有标题,通读全阕,依稀是伤春怀人之作。脉络基本清晰,重字有三处。可能与交的仓促有关。其中几处细节愿共同探讨。
1残花苔上渐堆满句,渐字与看斜阳渐晚句重字,且转折较突兀。
2归雁云边句雁字应该是古诗词中秋天特有气象,燕子才是春天特有气象。而燕子很少飞高,一般飞远。故这里换做燕子天边可否?
3眉眼句和上句重字。需要调整一下。
4怕两地句这是实实在在的,不需要怕,想必是真的。想表达一种别离的情绪,不若换做别离久。
5清愁混不管句,春归清愁自然管不了,不若东风。
整体改后如下
清商怨
残花苔上将堆满。渐斜阳向晚。燕子天边,依依牵望眼。
犹自愁眉不展。别离久、山长水远。又恼春归,东风浑不管。

解析
院落台阶青苔上铺满了落花,已经好久没有人来了。太阳不知不觉要落山了。两只燕子飞向了天边,也牵动着我的思念。
老是紧皱着眉头,这次分别已太久,离得也太远了。这春天又要过去了人还没回来,都怪这恼人的东风,咋就不能让春天多停留一段。这样就显得那人回来的早一点。

才疏学浅,胡言乱语,心柔莫怪!不以我说的为准,静待老师点评!
作者: 非鱼-    时间: 2024-4-28 12:33
1.解析古人词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 宋 ] 苏轼
原文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解析:波声拍枕,是寓意被干扰,有心事,晓是天亮,说明一夜没睡好,看到缝隙里的月牙,这些奠定了伤感的基调。让后写汴水无情的自东流去。以情喻情。载着离恨西去。片通过对景物描写,进行情感的铺垫。下片,交代了事件,在风景美丽的竹溪花浦边一起同醉。开心的心情多余难过的时候。谁让你的风度见识在芸芸众生中让我结识呢,制造了一场烦恼的离别给自己呢,结尾发出感叹。

2.点评同学作业
古典词研三第一讲作业
聆雨组10—子晨
词牌分析:
1、清商怨,词牌名,又名“关河令”“伤情怨”“东阳叹”“要销凝”“望西飞”“尔汝歌”。
2、此词调以晏殊《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为正体,双调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3、词调韵字较密,而且为仄韵 ,所以声情比较哀怨。
4、上片承句有领字。
5、下片承句为三字领式断句。
6、无对偶,无叠韵。

清商怨~春暮
清商怨~春暮
流莺声老东墙柳,看绿肥红瘦。飘絮纷纷,惹来娥眉皱。
谁把芳华偷走。叹流光、白云苍狗。旧日情怀,依稀还在否?

非鱼学评:问好学友,这是一首描写春暮的小词,上景下情,有张有弛,语言流畅,立意布局都超赞。灵活化用句子也是化句于无形,可见功底不一般哦,学习了!上片通过绿肥红瘦,柳絮,把暮春的景象晕染的很形象。下片抒情,两个问句,更让情感有起伏和延伸,都超赞。非要挑点毛病的话我觉得上片一句,流莺声老,换成流莺啼老,如何呢,可以讨论哈,你原来的也没啥问题,再就是流重字了。
作者: 诗梦    时间: 2024-4-29 06:24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讲作业
聆雨-诗梦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清平乐·烟轻雨小
晏几道【宋代】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这首词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春天烟雨蒙蒙、花香草绿的景象,并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

译文:

轻烟伴着细雨,紫陌上的香尘稀少。池塘边的绿草茂盛生长,一夜之间红梅便先行凋零老去。

我即刻在罗带上题写新诗,重寻我们当初约定的杨柳依依的佳期。待春寒消去大半之后,便是几次花信风到来的时节。

赏析:

这首词开篇便以“烟轻雨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春天景象,接着“紫陌香尘少”则暗示了春日的寂静与清新,少了平日的喧嚣与繁华。这样的开头不仅设定了全词的基调,也让人感受到了词人内心的平静与闲适。

“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两句,词人借用了谢灵运的典故,用池塘边的绿草和一夜凋零的红梅,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红梅的凋零更是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受到词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感慨。

下片“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两句,词人转而写到自己,在罗带上题写新诗,重寻当初约定的杨柳依依的佳期。这里的“罗带新诗”不仅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结尾“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两句,词人用春寒的退去和花信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真正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词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春天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复制楼上学员原玉:

清商怨   缘分唯待卜
文/聆雨组06玲苒
情空情满情又复。渐睡心向目。泪过三旬。无人呵郁蹙。  
分鸾衾上苦宿。爱又渡、宅空人俗。梦未成归,缘分唯待卜。

翻译:情感时而空虚,时而盈满,反复无常。我渐渐入睡,心中却仍向着你。泪水已经流了很久却无人安慰,无人理解我的忧伤。
在别后的床上,我独自承受着痛苦的夜晚。爱情再次降临,然而住所却空荡无人,只剩下世俗的纷扰。梦中的相聚尚未实现,我们的缘分,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


诗梦学评:问好玲苒!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深刻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主要围绕对某人的深情思念和无法释怀的痛苦展开。总体写得很好了,向玲苒学友学习,点赞!
上片中的“情空情满”等,虽然能够表达情感,但如果换成景语,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否会更好?
下片“爱又渡、宅空人俗。”中的“人俗”字我其实没有理解具体的意思,这还得请原词作者来解释一下吧。
诗梦不会评,如有不妥,玲苒勿怪*^_^*
作者: 云兮~    时间: 2024-4-29 08:10
词研三聆雨组38-云兮第二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鹊桥仙·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阅读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渔父的生活环境和避开争利市场的行为;下片继写其生活,他的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无分外之求。
此词借一位弃绝红尘、隐居江湖、不求名利,惟日日捕鱼为生的渔父形象,来表达词人英雄失路,不得不退居江湖的感慨和无奈,有别于一般的追求闲情逸致的隐士情怀。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复制楼上学员原玉:

清商怨 有怀
文/春衫
江风吹袂江云涨。更水翻新浪。立尽黄昏,遍看舟来往。
行客生涯回望。认经年、飘蓬无状。况味谁明,冰轮初又上。
理解:
黄昏伫立江边,江风吹衣袂,看江云水涨 ,浪花滚滚,江上往来行舟。
回想过往行客。许多年来,身如飘蓬,这其中的滋味有谁清楚呢,此时月亮缓缓升起。
简析:这是一篇江边感怀之作。由眼前景联系到自身,表达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无限感慨。
立意清晰,布局合理,只是遣词造句上还有待凝练。
作者: 笑眉    时间: 2024-4-29 11:21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讲作业
聆雨组26—笑眉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
宋代 秦观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
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翻译
在夜里酒醒了无梦境,周围一片清静,起来因忧愁而倚靠栏杆。夜深天寒,晶莹的露珠不断滴落,冰冷的秋雨落到荷塘的芙蓉花上,就像清泪未曾干过。
想起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信全无,虽然身体不断地消瘦下去,但还是难以放弃思念。夜已更深,高悬的明月不知不觉地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

解析: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还有落寞孤单的情绪。开篇点出了时令与环境,看似寻常,其实是传神一笔。燕子是春的使者,给作者带来了春的消息。作者随着燕影看到了落花、庭莎、曲栏、凉波,这都为下片的抒情打实了基础。下片从听觉着墨,“一霎”“几回”为互文手法 ,表达了环境非常安静,人何等孤独,对仗工整。末句以情语做结,收束全篇,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复制楼上学员原玉
清商怨•春书梦里
文/潇湘梦竹
春书无信更杳远。触絮生愁眼。手指微凉,冰弦难拂怨。
都云仙缘浪漫。咋一展、竟烟花绽。梦里三千,笙歌箫羽恋。

简评:清商怨词牌,一般多用于怨叹,此作用字讲究,格调轻灵,哀怨中带有一点浪漫的感觉,也算符合词牌原意。总体来说,作者有相当不错的功力,值得欣赏学习一翻。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前段第二句领格字处处理得不太完美,未能充分显示出领格字的特征。
以上纯属个见,仅供参考,谢谢!
作者: 春衫    时间: 2024-4-29 12:43
词研三聆雨19—春衫第二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阅读理解: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人世间的繁华如大梦一场,得失荣辱,盛衰兴亡,也如过眼云烟留不住的。我已历经此间各种酸甜苦辣,很疲惫了。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这些都具体印证了世事沧桑,即使如孔子这般圣儒,吴王一样的霸气君主,楚庙一般的江山社稷,都成了荒凉如烟的所在。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看透这些,还不如老了以后择一处地方,建几间茅舍,以书为伴。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在幽静古朴的山中,自娱自乐,读不尽的诗书,用不完的松花来酿酒,潺潺流淌的春水煮成茶来细细品味。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当时寓居西湖山下而作。通过感慨历史的盛衰兴亡,表达作者厌倦世情,隐居深山,放纵山水的态度。
上片首二句总写兴亡,大气虚幻。用诗人之眼,从历史的盛衰兴亡和现实的切身体验,即时间与空间、纵向与横向这样两个角度,似乎悟出了社会人生的哲理:一切朝代的兴亡盛衰,英雄的得失荣辱,都不过像一场梦幻,转瞬即逝。
后三句具体的描述千古繁华如梦的事实。这些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不在,只留下苍翠的乔木,荒芜的蔓草,栖息的寒鸦而已。

过片几句都是用来描述归隐山中的淡泊生活和诗酒自娱的乐趣。“投老”:即到老、临老。“松花”:即松木花,可以酿酒。“茅舍”、“村家”、“山中”,既缴足题面《山中书事》,又突出隐居环境的幽静古朴,恬淡安宁:这里没有车马红尘的喧扰,而有青山白云、沟壑林泉的景致,正是“倦天涯”之后的宜人归宿。“藏书”、“酿酒”、“煎茶”,则写其诗酒自娱,旷放自由的生活乐趣。“万卷”书读之不尽,“松花”“春水”取之不竭;饮酒作诗,读书品茶,足慰晚年。表面恬静的诗酒自娱中,又隐藏着一股愤世嫉俗。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复制楼上学员原玉:

清商怨•相思
文/言虑所终
轻沾飞泪满襟袖。恨天涯人瘦。梦断江南,西窗风雨透。
此际谁堪病酒。这相思、问君知否。一壳空空,心随人去后。

这是一首相思怀人之作。全词情调低沉缠绵,有无限伤感之意。也符合本次词牌的写作特点。
语句流畅,立意明晰。微瑕处:上片的天涯二字可斟酌。从下结来读,是心中所怀之人离开,“我”为留守方,那对方是自己望不尽的天涯。瘦字下的就不大妥当。你怎么知道天涯的那个人瘦呢?如果我为在天涯那头的人,那下结的情境又不符合了。建议这两处语境统一。学识有限,解读不一定到位,错的地方还请同学海涵。

作者: 雪若肩上蝶.    时间: 2024-4-29 15:36
本帖最后由 雪若肩上蝶. 于 2024-4-29 21:32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聆雨组第二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答题人:聆雨12-雪若肩上蝶

清商怨·亭皋霜重飞叶满
宋·赵师狭

亭皋霜重飞叶满。听西风断雁。闲凭危阑,斜阳红欲敛。
行人归期太晚。误仿佛、征帆几点。水远连天,愁云遮望眼。

译文

秋深之即,亭皋霜重,潇潇的落叶铺满了水边平地。听到萧瑟秋风吹送一只南归的离群孤雁。衬托出思人的寂寞孤独。闲倚高栏,一抹余晖渐渐隐退。
行人迟迟还没有回来,朦胧中水面的远处,好似有几点船影,误以为是行人的归船。水天相连纵成一色。天色暗淡,愁云遮住了凭栏人的望眼。

赏析
本词是一首借景思人之作。

上片
①“亭皋霜重飞叶满。听西风断雁”。
通过“亭皋、霜、飞叶、西风、断雁”几个意象描写。点出时间、地点,是一副萧瑟深秋的景象。奠定出该词的冷色基调。
②“闲凭危阑,斜阳红欲敛”。
开始入情,闲凭高栏遥望,首先看到一抹斜阳渐渐的落去。更增添了一份寂寞和孤独的之感。

下片
③“行人归期太晚。误仿佛、征帆几点”。
这两句的描写出忧伤的缘由,是思念远行的人,惆怅此人迟迟未回。归期太晚。朦胧中仿佛看见远处几点船影。误以为是行人的归船。便点出了该词的主旨。暗示出凭阑人的思心之切。
④“水远天连,愁云遮望眼”。
水天相连,浑然一色,遥望无际,天色暗淡,愁云遮住了遥望的视线。更加突出了思念行人的伤情之感。
本词通过白描手法,层层递进,脉络连贯,情景交融,是一阙很好的悲秋思人的小词。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清商怨-记桃花节落幕
文/风小暖
爬山过水图一面,终人间向晚。风里桃林,纷纷扬一片。 繁华似真似幻,争相见,莫如不见  怅立黄昏,渐浮尘落眼。

译文
不辞辛劳的爬山过水,呈现眼前的一面,终是繁华落幕,时光一瞬即逝。似人间的迟暮年华。风吹着桃林,花凋儿落,一片片落下。
以往的繁华似真又似梦幻,独对眼前的凄凉衰落之景,思绪万千,见了还不不如不见,怅立黄昏,风吹浮沉落入眼底。

简评:
问好学友该词脉络也清晰,主题明确。开篇陡起,然后层层递进,描写桃林的花纷纷凋落。
下片主要是通过心里描写,来进一步感叹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无情,惆怅往日繁华落尽。点名主旨。人立黄昏,风吹浮尘落入眼底,隐约中有啼痕可见。
本词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悲慨情绪,感叹人生如梦,时光似水,繁华落尽的悲秋之感。

美中不足:
结句的五字句的句式应该是上二下三,或者是上三下二的五言律句。学友这句“渐浮沉落眼”貌似是上一下四的结构。个见啊,说的不对之处,请多包涵!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 墨缘    时间: 2024-4-29 21:02
古典词研三期聆雨组第二讲作业帖
作业:墨缘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回沙湖的路上,下起了大雨,带雨具的人在前,所以一同人都被雨淋的很惨,但我却没有感觉到。
不去听雨打树叶声音,何不边大声吼边慢慢前行。拄着根竹子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轻便,这算啥,我的一生中任凭烟雨随便来吧。
初春微凉的风把我的酒意吹去,西边山头已经露出了太阳,回头望望挨雨淋的路上,虽没有晴朗天空,但一切风雨都过去了。
赏析:这是一首酒后归途中遇雨,即景抒怀之作。作者一二句,通过“莫听”“何妨”四个字,巧妙显示对人生境遇的态度和应对。在狂风骤雨中,那么淡定自如。竹杖芒鞋的轻便,喻示他被贬黄州要比骑马似官任上轻松自由的多。上片煞尾“一蓑烟雨任平生”语句虽然通俗无奇,却诠释很深的人生哲理。下片通过初春微凉的风,吹醒作者有生的认知,虽然人生过半,心里充满着阳光,回首过来的坎坷路,一切归于平静。充分显示作者淡泊名利的宽广情怀。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阅读,然后作出简评。
聆雨23-修竹
天涯一别成过客
残花离乱跌小陌,更情疏天默。袅绕霏烟,湮蹊行逼仄。
昨日盟言更易,与谁说,耽延日昃。渐老相思,天涯成迥隔。
译文:零乱的落花随风摔到小路上,何况无情的天都静了荡荡的烟雾都泯灭在蹊径。
昨天的誓言都变了,去向谁倾诉,都延误到了日落,慢慢老的思念,最后让天涯隔阻了。
学友此作,韵律正确,语句略显不大通顺,须多阅读古人的词,丰富自己,继续努力,逐步提高。
作者: 南浔    时间: 2024-4-30 04:39
本帖最后由 南浔 于 2024-4-30 04:40 编辑

第二讲作业:南浔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解译:昨夜雨虽沥沥淅淅但是风急,我睡了一夜感觉酒劲没过 ,想着外面的海棠花,应当让打落不少吧 。就问正在卷帘的人花落多不多,他答应没落,和以前一样。于是她自言自语道你可知道,现在这个季节应是绿叶茂盛红花稀疏哒时候。

赏析:这是一首闺词,写作于醉酒后醒来看到景色引起的伤感。解景抒情。
首句景起,交代时间地点,而后步入正题引出内在感情。看景伤情。

2、互评上一讲作业《清商怨》相互解读,然后做出简评。

2.清商怨:晚春
荼蘼枝上红粉满。渐三春向晚。杜宇悲啼,声声肠欲断。
韶光流水行远。恨木帝、浑然不管。伫立花墙,斜阳霜鬓绾。

解读:荼蘼花有红哒粉哒,争相开满晚春哒枝头。还能听到杜宇啼,声声含伤,让听的人不觉跟着它的啼声心肠具断。

不知不觉春天渐去渐远。可恨那掌管春的神呀!你也不去管一管。长时间站在花墙下 ,直到夕阳移斜到我银白的边。

简评:开局点题,首句用荼蘼点明了是晚春景了,后面跟个渐三春向晚就浪费了。因为开局就交代时间了呀  不用反复说。杜宇这句转情了,不错,给下片留了很大的空间。承句,另起一行,感叹时光流逝了,接着下一句突兀了。前面没铺。上片还好,下片由春去引起哒感叹时光流逝挺好哈个见,以老师评阅为准。
作者: 轩辕剑谱    时间: 2024-4-30 12:06
关河令·疏花和人坐到暝
清代 陈洵
疏花和人坐到暝。印一分苔冷。户淡无声,行云消倩影。
茶烟供睡目静。但烧叶、霜红交映。怎忍孤醒。沉沉更漏永。
简析:词句精美,物象空灵,心态超然,境界出尘!

清商怨.相逢曾许深深愿
聆雨组-江南倦客
相逢曾许深深愿。也柔情无限。只是今宵,天涯明月远。
流年逝水偷换。到此际、方知缘浅。旧梦无痕,新愁谁个管。
简析:相思题材,情感主题,时光变换,新愁旧恨交替,很好的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境!
作者: 言虑所终    时间: 2024-4-30 18:41
古典词研三第二讲作业
聆雨02-言虑所终
一.诗词阅读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微波荡漾、舒缓扑退滩岸的隐约轻叹声。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诗词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二.清商怨 有怀
聆雨19-春衫
江风吹袂江云涨。更水翻新浪。立尽黄昏,遍看舟来往。
行客生涯回望。认经年、飘蓬无状。况味谁明,冰轮初又上。
互评:此词描写了一位旅人站在江边,看舟来舟往,自己却未能归家的思乡之情,取景得当,上景下情,最后景结,点赞。
作者: 风小暖    时间: 2024-5-1 21:34
1,选一首古人作品解析  踏莎行 【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在这首词中,词人借晚春郊游所见,抒发了哀伤怅惘之情。第一句的“红稀”就点出时间,而花谢之时也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接着描写杨花随风飞舞、炉香萦绕,都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直到最后两句,词人笔锋一转,寓情于景,应合“愁梦”这一主题。  2,简评楼上作品 楼上原玉 清商怨·惜春 文/非鱼 谁人能让春留住。把花枝守护。莫到如今,繁华皆已去。 未敢阶前移步。不忍看、残红无数。惨惨凄凄,全无安放处。  解析:小词写哒简朴自然,普普通通的文字里藏着无可安放的惜春恋春之情。首句“谁能让春留住”直入主题,浓浓的迫切的情感扑面而来。 下片,“未敢阶前移步,不忍看,”让人想起那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可怜的是,作者没能深闭门,一步阶前,落入眼帘的是残红无数凄凄惨惨。全无安放的是落花,也是作者的心情。  这首作品,写作手法比较独特,以谒问起句,情绪表达直接饱满激昂,后渐入沉闷,那种情绪恰如生活本身,从激烈到无可奈何。似繁华落幕,任谁,也不可能一直拥有。忧郁的文字忧郁的心,写哒超美,赞赞赞
作者: 雨菡    时间: 2024-5-2 07:58
古典词研三期聆雨组第二讲作业

聆雨35-雨菡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 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解译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杜鹃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赏析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关河令,清明
文/墨缘
声声心碎闻杜宇,又清明时许。百里风驰,纷飞零乱雨。
年年三月约赴。缅先人,妣考怀顾。万语泉台,殷殷茔上土。

解译
杜宇声声的悲鸣,令人闻之心碎,又到了清明时节,漫天风雨纷纷。年年三月,如约而赴,缅怀先人,祭奠父母,千言万语,化作一捧新土,殷殷添上坟茔。

简评
雨菡学评:问好墨缘学友,词牌名采用了别名关河令,不过我觉得,写清明悼念,还是用本名清商怨,更能体现清明哀思。
词作格律无误。小词上阕用杜宇悲鸣,风雨纷纷渲染了清明时节的凄愁氛围,为下阕的哀思作了铺垫。下阕承接上阕的哀景,抒发了清明节对先人的哀悼和无比的怀念。整首词情景交融,不错的一首作品。若说不足,就是下阕的细节描写不足,不够细腻动情,像是喊口号一样,无法让人共情。还有就是,下阕的七字句,上三下四,前三字是用顿号隔开不是逗号。
以上纯属个见,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海涵。
作者: 诗梦    时间: 2024-5-3 10:41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讲作业:
聆雨-隐香雪

1.赏析一首古人的词:

柳梢青·芳草閒门
蒋春霖【清代】
芳草閒门,清明过了,酒带香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译文:译文
门前芳草丛生,清明时节已过去了,在院内飘散花香的地上,我醒醒醉醉衔杯独饮。白楝花儿开了,海棠花儿落了,不知不觉已是黄昏。
夕阳斜照,东风阵阵,任凭我把红漆栏杆倚遍,冰凉的栏杆仍未温。我心中的一片春愁,被风渐渐吹起,恰好像暮春的云。

赏析:
词一开始就直写人的孤单寂寥,愁闷无绪。春天本是勃勃生机的季节,然而芳草侵阶,透出的却是门庭冷落、人迹稀疏的凄清场景,门闲且杂草丛生。“清明过了”,点明时节。时已暮春,大好春光转眼即逝,孤寂潦倒,黯然神伤,唯以举杯独饮,借酒浇愁;闷酒伤人,醉酒中滞留不醒,自然也就不能和别人一样共踏落花的香尘,享受残春的温馨。寥寥几笔,写透了词人的处境及心境的凄苦之态。“白楝花开,海棠花落”,补足“清明过了”时节的景物描写。见楝花开而直接意识到春将逝去,词人因之产生“容易黄昏”的凄怆之感。以一日之黄昏喻指春日之暮,相当巧妙且自然妥贴,因为在这里“黄昏”又是实写当时的具体时间以带出下片。

  过片“斜曛”谓夕阳的余辉,结构上承上接下,转合自如。黄昏时分,人更有悲凉垂暮之感,庭台徘徊,无助于苦闷的排解,尽管春寒已过,东风送暖,夕阳残照,主人公却倍感冷清,心底深处凉意袭来,栏干何以能温?由上片“酒滞”的烦闷、对“黄昏”的敏感,到这里写心境的凄凉而触栏干即觉其冷,层层渲染,都是出于愁,皆为愁态的反映,以下揭出“一片春愁”,就十分顺理成章了。这“愁”是如此难以排解,天上的片片浮云勾起了词人的联想,心中的愁思恰似这春云。
​2互评:原玉
清商怨 遣怀
文/轩辕剑谱

梅亭春日阑花事,又骞期误矣。落尽芳蕤,教人心悱悱。
潭湫塍陌叠绮,褪臙脂、绛英湮坠。片片凄妍,回风频顾盻。​

​翻译:
暮春的梅亭花事尽了,感叹又误了春约。芳菲落尽怎不叫人悲悯。
​深池中阡陌处层层散落着腿败的残蕊,腿去的胭脂色、红英飞舞。片片透着凄凉,在风中摇曳更是对春的眷恋。
​浅评:
​问好词友,首先肯定你对词汇的掌握程度犹为敬佩,以及 储存量的饱满。说明看的学的多技能的牢靠。整篇文字华丽,古韵味特浓,学习了。个人认为,芳蕤尽、降英坠、塍陌叠绮、又花事阑,是否锦绣词汇堆积过于太稠了?显得突兀。反而把回风频顾这种生动的画面当成配角了。乱评不当之处见谅,仍在学习中。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4-5-3 16:44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讲作业
清商怨  春思
聆雨15-蓦然云归
残阳西下天色暖。望碧波柳软。云漫苍天,枝头双飞燕。
奈何春至庭院。却已是、故人音断。泪侵衣衫,情丝凝作茧。


聆雨25-一一浅评
残阳西下与天色暖联系不密切,望碧波柳软,云漫苍天,枝头
双飞燕前后空间联系似有不妥。奈何二字可换成任教、纵然一类的词。
作者: 锦瑟离歌    时间: 2024-5-3 19:13
聆雨11-离歌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清商怨·葭萌驿作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译文
黄昏时分,独坐江边痛饮。初雪放晴,仍是寒意阵阵。山中驿站显得格外凄凉冷清,烛光昏暗,一人独睡进梦境。
心爱的人又寄来新的书信,哪里忍心再回顾往日相聚时的美好时光?当年同卧南楼,梦醒时见身边的她黑发似云。


这首词当写羁旅愁思,将艳情打并进去,正显出愁思的深切温厚。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复制楼上学员原玉


清商怨*与风
聆雨18-云若
层林成碧落花歇,见纷飞如蝶。几点粘衣,清香侵病骨。
风去兮心如铁。拂残酒、疏花和月。对影三人,回眸飘一叶。


离歌浅评:完全符合作业要求,为学友点赞!
上阕从落花的“飞如蝶、几点沾衣、清香”描写花的陨落,“侵病骨”由花及人,同病相怜之情油然而生。
下阕“心如铁、残酒、疏月”用周围景物作为烘托,引出“对影三人”的孤单寂寞,“回眸飘一叶”,让人遐想回味无穷。
这首词充满画面感,让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欣赏了!


作者: 古典灵儿    时间: 2024-5-3 22:40
词研三第二讲作业
聆雨23-修竹

渔家傲·霅溪湾里钓鱼翁
唐  张志和
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赏析:渔家傲又名渔父,渔歌子等。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他作此词牌多描写渔人生活之乐。张曾在朝廷委以重任,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便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这首词也暗示了他意欲远离纷争,向往自由的隐者生活。
一个渔翁生活在霅溪湾里。每天摆渡着他的蚱蜢小舟,在水面上往来,以垂钓为乐。一人一舟,小舟也成了他生活中唯一归属。江上雪,搜了一下,译文直译江上雪,我感觉是江面上翻起的浪花。作者临风欣赏着被江风卷起的浪花,穿着用荷叶做的衣服,虽然简朴,寒酸,却也怡然自得。

清商怨:残春
文/丑女
枝头风扰落英乱,且莺儿声倦。独倚芸窗。思心飞涯畔。
归期何因迟缓。枉薛笺、叠柔千万。试赋残春,残春惆怅挽。

按我的理解译文:
枝头无数落花在风中纷纷落下,红粉交织,是那么的凌乱不堪。此时,莺声也是倦怠了。我孤独的依靠在窗前,忧思已经飞向那人所在城市。那人为何迟迟不归呢?枉我为你写了那么多信札,却也只能作罢。转题残春吧,却和残春一道惆怅不已。

我理解的不知对不对,如果有异议一同探讨哈。第一意群扣题,写残春的表象,作者用了通感手法,表达自然而有感染力。此处倦怠的何止是莺声,更是听莺声的人儿呢。第二意群即歇拍从景物过度到人的活动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承上启下,为下片做足了铺垫。过片以反问起笔,给与读者思考的空间。“叠柔”句应该是这个“揉”吧。如果这个“柔”解释有点牵强。结片这个点又落回到残春上,拓展不够。以上个见,如有误还请勿怪哦!


作者: 蓦然云归    时间: 2024-5-4 16:11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讲作业
聆雨15-蓦然云归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你喜欢这首词吗?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复制楼上学员原玉
研三第一讲作业聆雨08梅心沁雪
【清商怨:春愁】晏殊格
纷纷红萼沾袖满。正菲微香暗。暮雨飞烟,恼人情绪乱。
底事兜兜转转。到身前、恁多酸眼。又忍春衰,韶光轻似箭。
试评:问好梅心沁雪友友
词中通过“纷纷红萼”“暮雨飞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忧愁的氛围。
细腻地表达了春愁的情绪,如“恼人情绪乱”“恁多酸眼”“又忍春衰”等词句,真实地展现了内心的烦乱与无奈。
注意一下,菲微这个词意思是菲薄卑微。常用于形容人的地位、身份或事物的价值等较低、不重要。
作者: 梅心沁雪    时间: 2024-5-4 17:31
本帖最后由 梅心沁雪 于 2024-5-4 17:37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二讲作业
聆雨08梅心沁雪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她手捧着精美珍贵的酒杯,不断深情恳切地向我劝酒。当时我开怀畅饮,不惜一醉,回报她的盛情。酒筵上,大家纵情狂欢。她翩跹曼舞,婉转清歌,直到高挂柳稍、朗照高楼的明月西沉,方才缓缓地停下了摇动的桃花团扇,结束了悠扬的歌声。 自从那次分别以后,总是渴盼着重逢,有多少次在睡梦里梦见与你欢会。今天真的重逢了,我反倒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举着银灯照了又照,端详了又端详,唯恐这又是在梦里相见。
  这首词最大的特色是回忆实写,现实虚写。即上半阙似实而虚,下半阙似虚而实。虚虚实实中,回忆与现实、悲伤与喜悦,相互错杂。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几何? 一个是殷勤地劝酒,一个是拼命地喝,为伊消得人憔悴。当年一夕初逢的倾心难忘,别后梦中的飘忽难寻,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难信,景境几转,人事剧变,一切都“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而重逢时的惊疑和惊喜之状也就自然而然,毫无忸怩作态。
2、互评 复制楼上同学作品:
清商怨 聆雨27斜阳微笑 声声莺语催春老,渐枝头红少。只剩杨花,余情还未了。 春归不载烦恼,让他在、心底悄悄。不惯黄昏,窥人新月早。
梅心沁雪学评,问好斜阳徽笑同学,这首词描写的是暮春,“杨花”指柳絮,莺语,红少,三种物像都是暮春的景像。下片转入抒情,意思大概是,努力让自己平静地面对春归的愁绪,不表现的很明显,或者受到太大的影响。然用尾句后一转,但是结尾两句表达不够深刻。不惯,用在此处不恰当。不惯黄昏,这个不惯,比较让人费解,也难以找到古人用的惯例佐证。第一次学评不到之处还请同学多多包涵。 不惯(不惯) 1.未经驯顺。     唐 杜甫 《瘦马行》: “去岁奔波逐余寇, 骅骝不惯不得将。”     仇兆鰲 注引 张远 曰: “不惯不将, 未调习者不得用。”

作者: 诗梦    时间: 2024-5-4 19:20

第二讲作业:
聆雨组-江南倦客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南宋)
淝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叫岁岁红莲夜,两地沉吟各自知。

倦客浅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据说重过合肥,怀念20年前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而作。通篇融情于景,融情于情,清丽隽永,让人读来口齿生香。 该词首句入景:“肥水东流无尽期,”看似简单,寻常的取景,却蕴藏了一种缠绵的怅惘。第二句入情,“当初不合种相思”,词人后悔了当初种下的一往情深,为什么后悔呢?因为相思太深,做梦了,而梦里伊人却模糊不清,还不如画像真切。“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依稀仿佛中忽然被山鸟的啼叫声惊醒,元夕即农历正月十五,何来山鸟啼声?这句植景入情,暗示梦境短暂。上阙循回往返,水流无尽期,梦断无痕迹。互相映衬,格调悲凉。 下阕移步换景,“春未绿,鬓先丝”这两句写出了岁月蹉跎之叹。春天都还没有染上绿色,而两鬓却先白了;“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句应为词的主旨句。它概括了整首词的臆象。人间的离别久了,就慢慢的不伤悲了。但是多久才是久呢?二十几年的离别,犹然如此深情。“谁叫岁岁红莲夜,两地沉吟各自知”是谁让人在每年元宵夜放红莲灯的时侯,在天涯两端互相思念呢?这只有两个人自己知道罢了。纵观全词,清浅婉转,入情入景。哀而不怨,韵味悠长。

2.互评作业。
《清商怨》美人吟
文/聆雨26笑眉

芭蕉夜雨支帘听,奈吴山楚水。遐隔千千,灯前徒吊影。
何事愁成老病。最难堪,双鱼不应。易了青丝,闺人空对镜。

倦客试评:格律无误。基调相合。上阙首拍布景成功,然则次拍令人费解。既是“美人吟”,何妨在这拍考虑弄个美人的具体形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下阙过渡转拍自然,次拍加以说明原来是伊人渺无音讯,“易了青丝”,是不是说青丝变成了白发?在这里不如用“白”,或者“老”,但是“老”涉及重字,可以不考虑。最后一句没有表达出情感。有凑韵之嫌。个见勿怪。
作者: 云若    时间: 2024-5-4 19:55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讲作业
聆雨18-云若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浣溪沙/秦观-北宋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一女子淡淡的忧伤和寂寞。

上片首先写室内的清冷和孤寂,不言愁而愁自知。
漠漠轻寒上小楼,有那么一丢丢的寒冷吹上了小楼,轻寒,乍暖还寒,说明是初春天气。下句
“无赖”二字指女主人公因为天气变化而生出丝丝愁绪。似穷秋,让人以为好像是深秋了,进一步说明主人公的忧愁。淡烟流水画屏幽,视角从室外转到室内,画屏之上,淡烟流水,让读者心里也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哀愁。

下片“”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犹喜这两句。不说梦似飞花,愁如细雨,反说飞花似梦,细雨如愁,用语新奇,特别有一种诗意美和画面美。宝帘闲挂小银钩。
一个“闲”字,表达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情感,淡淡的闲愁贯穿着全词。
总之秦观词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空蒙隽远的感觉。词人比较喜欢用轻柔的语言来表达他细腻的情感,烘托出轻柔迷离的景象,将要表达的情、愁、思、恋深刻描述出来,给人纤柔、委婉、含蓄、缠绵的感受。

2:
清商怨  落叶

身于风里难自主,似飘蓬来去。驿外荒林,餐霜和冷露。
纵欲翻腾逾矩,却片片、被天辜负。簌簌声中,谁吟幽愤赋

初评:这是一阙不错的小词,上景下情式。上片写到落叶身体在风中飘来飘去,难以自己做主。就像飞篷一样,在风中凌乱,处处无家处处家,风吹那就飘到那里。被吹散在荒郊野外,还饱受冷风和寒霜欺凌。字字不提落叶,句句没离开落叶,作者笔下娴熟,用词达意皆是高手。

下片开始带入自己的情感,这些不甘的落叶,也想努力摆脱,走出原本的命运,却奈何天不如愿,辜负了它们对老天的信任和依赖,偏偏让它们落下来,一片片簌簌叶落声里,是谁在诉说心中的不甘和怨愤,又有谁来理解他们,就像那些游子,到处漂泊受近了委屈,又有谁为他们发声呢
此词以物喻世,生动贴切
,点赞。惟有换头处“纵欲翻腾逾矩”,稍微有点跳脱,且有点绕口,建议修改。总的来说是篇佳作,向老师学习。
作者: 潇湘梦竹    时间: 2024-5-5 06:00
聆雨21-潇湘梦竹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译解:
春日暖暖的阳光,轻抚在花园的小径上,到处涌动着浓浓的香气。此时清明节已过,为何往事,就不堪回首,像乌云锁住了我多情的红楼。
午睡醒来又听到莺儿美妙的鸣叫,突然就唤起了我的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我要去哪里寻这鸟鸣的声呢!

互评:
2.清商怨
聆雨25一一散步跑的新境界
衾香难以消夜永,更孤灯怯影。小院幽庭,一钩蟾月冷。
高唐云雨梦醒,念重逢、阳台路迥。别久情深,啼珠罗带凝。
译文:一座小院孤寂幽冷,特别是夜半时分,一个人的孤灯寂寞影,即使抱紧厚沉的被子,也难以入睡,抬头望弯月,月宫里的嫦娥也与我一样。
想着与你初见的情丝万缕,为何就成了一场梦幻,我知道我太深情,昏泪多少次可还是忍不住的思念,哪怕隔着千万里早已陌路。
词牌分解:小词婉约忧伤,符合清商怨要求,上片景幽孤冷,写出了一个人在寂寞空庭残月冷的景中的无比孤独,下片回忆思念更深刻,景情也是万缕依,非常好看。用韵正确领字准,学习啦!组长,俺不会评,请多包涵。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4-5-6 15:00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聆雨15-蓦然云归
清商怨 春思
残阳西下天色暖,望碧波柳软。云漫苍天,枝头双飞燕。
奈何春至庭院,却已是,故人音断。泪浸衣衫,情丝凝作茧

一一浅评
残阳西下与天色暖联系不密切,望碧波柳软,云漫苍天,枝头双飞燕。云漫苍天与前后空间联系似有不妥。奈何二字可换成——任教,纵然一类的词。
作者: 风雨无阻    时间: 2024-5-7 16:07
聆雨17-风雨无阻的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关河令/清商怨 北宋 · 周邦彦
秋阴时晴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首先以秋天的天气阴冷变化,抹上凄冷的底色。然后由雁声却不见雁影,暗示别离而无音信,渐入主题。上片看似全是景语描写,实含情语。
下片先写人的环境,夜深、寂静、孤灯,这些意群给人孤独寂寞之感,又与上片的别离无音信暗合。最后结句的感叹:酒醒后,如何度过漫漫长夜,将别离后的孤独之感、思念之情推到高潮。
总之,景中含情的表达方法,由景到情的布局安排,前后照应的暗环相扣,意群的营造,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清商怨
文/云兮
平生厌却花时节,对斜阳巷陌。芳意春深,遗簪愁沁碧。
梦断江南江北。更难禁、残茸雨湿。老去春心,重来谁为客。
风雨无阻应付作业,胡乱点评,请海涵。
上片:对着斜阳巷陌,平生很讨厌春天(开花的时节)。随着春天的花开,失落簪子的愁也深入到春天的绿色之中。
上片的疑惑:由于后面没有补充说明,起句的讨厌春天、斜阳巷陌两者之间难以找到关联之处。另外遗簪可比喻旧物或旧情,还可以表示挂冠辞官。前后联系,似乎应该理解成挂冠辞官的意思。
下片:在江南江北未能实现梦想,不忍春雨后的残景。我的春心已经老去,重来之时,谁是客呢?
下片的疑惑:梦指的是遗簪吗?最后一句的客,尤难理解。
总之,这是一首隐晦,过于含蓄的小词,由于没有题目,再加上不了解写作背景,所以词句的理解上,对于我来说,很困难。建议加个题目,或者加个序,以便读者理解赏析。
作者: 丑女@    时间: 2024-5-7 22:39
一分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析赏: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独上兰舟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雁来无书,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水流东那样出之自然来说明此情无由消除,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全词不饰雕饰,明白如话,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

二复制同学作业并学评:
清商怨.哭笑春风
文/聆雨16-云呆
青山望里春风满,更丽阳缓缓。自在流云,漫听黄鸟啭。
有个盈盈执扇。半遮面、来看意远。一梦初醒,花飞珠泪叹。
译文:踏春青山春意盎然,而且阳光明媚,悠云淡淡,还时伴着鸟鸣声,
在这好春里,倩影盈盈,扇儿半遮美女面,却心绪飞远,感觉这美好的一天像梦一样,突然梦醒了,留却的是啼痕。
学评:此阙词营造了一幅春日里清晰而雅致又约带忧伤的画面,开篇既以开阔的景,静动相益增添春美,也暗示了时光荏苒。情感的传换,由物写人,一个春思的美人儿跃然纸上,“执扇”意寓尤长,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信物与思想寄托。煞尾把所有情愫都付之一梦中。醒后的现实,让人九曲回肠。伤感失落。很好的一阙词,唯一不足之处,这小标题太随意了。学习了。
作者: 墨玄枫    时间: 2024-5-21 08:05
一、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翻译: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赏析: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他用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豁达但又带有忧伤的情感态度。通过这首词,苏轼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看法和哲学思考。


二、互评

清商怨
文/聆雨-新境界
垂杨堤上春又暮。渐落红无数。袅袅余香,熏风吹乱絮。
布谷声声声促。奈愁多、不知归处。怕是相逢,相逢犹陌路。

翻译:种植着杨柳的堤岸春意迟暮,慢慢的落下很多花。弥漫着花的余香,风又吹乱了柳絮。
布谷鸟的啼声紧促。奈何愁苦多多,不知道该归往何处。只怕及时相逢,也只能形同陌路。

分析:诗中,“垂杨堤上春又暮”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透露出自己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落红无数”则进一步以具象的画面表现了春天的凋零,暗喻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后文通过“袅袅余香”、“熏风吹乱絮”等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暮春图景,其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作者: 云呆    时间: 2024-5-28 10:38
本帖最后由 云呆 于 2024-5-28 10:49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二讲作业:
聆雨16-云呆

选一首古人的词阅读并分析。
好事近
宋  吕渭老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为报布帆无恙,着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发自此时白。一咏一筋谁共?负平生书册。

分析:
这是一首抒情小词。写作者冒着漫天大雪渡过长江回到南方来,在赤栏桥边船刚停稳,就匆匆地给关心他的友人写封短信,报告自己安全过江的消息。下片接着说,自己从此将永远困居江南,寂寞忧愁,一日之间,头发白了许多。再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共同吟诗喝酒。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自己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真是事负了读一辈子的书。玩其词意,应是作者南渡后的作品。清商怨•池塘冰水融尚浅
   
互评作业复制上一讲楼上
清商怨
文/离歌
池塘冰水融尚浅,待东风回暖。冷梦闲屏,鱼书依旧断。
长日诗词排遣。又箫声、隔墙缱绻。若诉离情,千言犹觉短。

云呆浅评:问好同学!上片开头交代时间点,接着写现在的境况。下片主要抒情,但结构混乱一味说愁读来不免觉得啰嗦。
作者: 禅心如月    时间: 2024-5-31 18:41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讲作业
聆雨33-禅心如月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

绿树环绕村庄,春水涨满池塘。背倚春风,来回漫步,兴致正浓。你看,小园收尽多少春光。有桃花粉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围墙外,隐约有几间茅房。溪水桥边,青色酒幌子随风飞扬。偶然乘兴而来,走过东面山冈。正是莺儿啼叫,燕儿飞舞,蝶儿忙碌的好春光。


注释

陂(bēi)塘:池塘。

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飏(yáng):飞扬,飘扬。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赏析

这是宋代大词人秦少游的一首乡村田园词。

秦少游以写爱情词闻名于世,殊不知其田园词亦是如此之好。

这首词紧紧围绕村庄的田园风光,写得是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上阕一二句,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是说,绿树环绕村庄,春水涨满池塘。背倚春风,来回漫步,兴致正浓。

这两句通过虚笔,远写村庄的美,绿树春水。

一个“绕”,一个“满”,一个“倚”,一个“徜徉”,通过四个动词,将田园春天之美的饱满惬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上阕三四句,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是说,你看,小园收尽多少春光。有桃花粉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这两句是通过实笔近写小园之美。

特别是一个收尽春光,通过排比手法写出“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的热闹春景。与下阕三四句“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形成呼应,妙不可言。

下阕一二句,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是说,远远围墙外,隐约有几间茅房。溪水桥边,青色酒幌子随风飞扬。

这两句依然通过虚笔远写乡村之景。

“围墙”“茅堂”“青旗”“溪桥”,四个名词连续使用,不但使得句式整齐,并将一幅乡村田园风光勾勒出来。

下阕三四句,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是说,偶然乘兴而来,走过东面山冈。正是莺儿啼叫,燕儿飞舞,蝶儿忙碌的好春光。

这两句与上阕三四句一样,仍通过实笔近写春光明媚,万物萌动。

词人步过东冈,看到了“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这样忙碌的景象,正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描绘得无比生动。

整首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语言朴素自然,结构巧妙,移步换景,春光无限,确属妙手偶得的春日田园佳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清商怨·鹤鸣
聆雨29墨玄枫
温汾丰草心犹漫,驻鸣蝉夜半。纵起南风,何时归离岸。
昔日巢云不满,雨轻落、竹矩惜叹。且振长啼,惊观星浩瀚。

译文:

在温汾的丰饶草地之上,鹤的心意依旧悠远。它停留在那里,直到夜半时分,鸣蝉开始歌唱。即使南风乍起,也吹不走它心中何时能归去的离愁。

回想昔日,那云朵筑成的巢穴似乎还不够满足,细雨轻轻落下,竹林中传来阵阵叹息。鹤儿振翅长鸣,声音惊动了观星的人,他们抬头望去,只见星空浩瀚无垠。

简评:

上片以“温汾丰草心犹漫”开篇,描绘了一幅鹤儿在温汾的丰饶草地上自由漫步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接着,“驻鸣蝉夜半”一句,以夜半时分鸣蝉的叫声为背景,衬托出鹤儿的孤独和寂静。这里的“驻”字用得尤为巧妙,既表达了鹤儿停留在那里的状态,又隐含了它内心的坚定和执着。

“纵起南风,何时归离岸”一句,通过南风这一自然元素的引入,增强了词作的动态感和时间感。南风虽起,但鹤儿归去的时刻却遥遥无期,表达了一种对归途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下片“昔日巢云不满,雨轻落、竹矩惜叹”两句,通过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昔日云巢虽好,但已不再满足;细雨轻落,竹林中传来的是惜叹之声,似乎在诉说着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

最后一句“且振长啼,惊观星浩瀚”是全词的点睛之笔。鹤儿振翅长啼,声音响彻夜空,惊醒了观星的人。他们抬头望去,只见星空浩瀚无垠,仿佛也在诉说着宇宙的广袤和人生的渺小。这里,作者借鹤儿的鸣叫和星空的浩瀚,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整首词格律正确,意境优美,过片自然。学习欣赏了。如在遣词造句上再精进些,会更好。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