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4-5-31 20:14
标题: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评阅老师安排:
评阅:老师12人
学员:29人

评阅-秋水伊人(8-10楼)
评阅-小小草(11-13楼)
评阅-香荃(14-16楼)
评阅-满天星(17-19楼)
评阅-无言(20-22楼)
评阅-十七(23-25楼)
评阅-小雪(26-28楼)
评阅-水榭听香(29)
评阅-风泠(轮休)
评阅-梁迪庄(轮休)
评阅-清风秋月(轮休)
评阅-厦霜雪(轮休)

作者: 九妹    时间: 2024-6-1 10:31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组06号玲苒
一、阅读古人词翻译并解析

唐多令·惜别
   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翻译: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解析:吴文英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在吴词中为别调。就内容而论分为两段,第一段“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作者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两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唱叹,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里是写作者愁生何处。“却道天凉好个秋”可谓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作者的心理写照。这三句没有直接写愁。却被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的表现了。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句对照,可见人不如候鸟。此下“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为第二段,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暗示对方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漫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不能随去。
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
第二段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


二、互评

唐多令*山居有感
/云若
溪水绕烟村,桐花迷古津。麦浪翻,香沁衣裙。柳下蓬松垂钓客,撑不起,一竿云。
风去自由身,江湖不染尘。恋虚空,负了三春。偶得偷闲情未老,悲白发,夜行人。

问好云若8
下面由聆雨组06号玲苒粗略点评。
词题“山居有感”。
上片“溪水”“桐花”“麦浪”写山村之景,是景起,这一意群交代了山村之景色,“柳下蓬松垂钓客,撑不起,一竿云”交代了地点人物和心理动态。
下片“风去自由身,江湖不染尘”这句是写风是自由无拘无束的。它处于俗世红尘之中没有被污染。
“恋虚空,负了三春”这句是说作者喜欢这样的村庄的这样的天空,喜欢不被俗世污染的境界,却辜负了三年之春景。
“偶得偷闲情未老,悲白发,夜行人”
这句是写作者偶得清闲时感慨自己未老先悲,悲自己满头白发。“夜行人”这句结句,我个人觉得与前文有点断裂,前面是写白天,这又提到了夜行,感觉不是很融合。个见啊。
这首词应该是写作者见景生情,见景偶思,笔法娴熟。学习了,谢谢。
作者: 子晨。    时间: 2024-6-1 11:19
本帖最后由 子晨。 于 2024-6-1 11:21 编辑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聆雨10—子晨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译文:淡淡的秋风,将梧桐的叶子吹落了,新酿的美酒容易使人沉醉,在温馨的小窗里睡了很久。醒来时紫薇花和朱瑾花都已经掉谢了 ,斜阳静静地照在栏杆上。这是燕子欲回南方的时节,镶了银光的屏风昨夜里已经有微微的凉意。

简析:晏殊的词一向有着闲雅的风格,华贵的气象。这首《清平乐》也不例外。上片通过金风,梧桐,绿酒,小窗等意象,交代了时间,地点,并营造了一个淡淡的清愁场景。
下片接着说目之所及,朱瑾紫薇都落了,只有斜阳照在栏杆上,这里暗示了繁华的逝去,斜阳也有曲尽怀人的含义。紧接着说燕子欲归,银屏微凉都映衬着岁月更迭,时光流逝,作者运用精细的笔触和娴雅的情调,写出了一个富贵文人在秋天到来时的淡淡忧伤。没有深愁疾苦,却是牵动人心。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步韵斜阳微笑
聆雨25-一一
新月已沉钩,云堆翡翠楼。二十年、岁又经秋。帘外飞红争知我,襟上泪、鬓间愁。
此去怨无休,双瞳似水流。任相思、空白人头。纵把栏桥重倚遍,仍不见,旧行舟。

翻译:新月已经落去,云影笼罩着翡翠楼。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又到了秋天。帘外的飞花怎么知道我,衣襟上的泪,眉鬓间的愁。你此去经年,我的幽怨无止无休,双眸的泪花像水一样流淌。任凭相思 染白了头发。纵然把桥栏倚遍,仍然不见旧日的行舟。

子晨学评:问好一一诗友!小词满满的闺怨情节,行文流畅,情深义重。上今下惜,结构布局合理,用词典雅,词味浓。
鸡蛋里挑几处小骨头:
1、开篇的“新月”待酌。新月本是象征希望的,说已沉钩似乎不妥。
2、“飞红”应该是春天的意象 ,前面明明说“岁已经秋”了 ,所以这里不如用“天际飞鸿”。
3、“栏桥”与翡翠楼有隔景之感,不如用栏杆,小令倡导一时一景。
4、建议标题重拟 ,“步韵……”只能做副标题,不能统领全篇。
学识不深,说错之处 一一师勿怪!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4-6-1 14:13
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阅读并解析一首古人词
唐多令  柳絮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柳絮诗会,是大观园最后一次诗会。对四大家族来说,历史时光的向前推移,和它衰败命运的急转直下是成正比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愈演愈烈,派系之间、嫡庶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上层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局面难撑;生活上的挥霍无度,造成了经济上的入不敷出。这一切都标志着“声威赫赫”的贾府,已是江河日下,濒临崩溃。这首词正是封建贵族阶级没落时期的生活在曹雪芹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过片将愁生白发的郁闷移注给柳絮。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我”的哀愁。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两句均非实指其事,而是即景吟咏,但已将眼前的景和心中的情融合在一起了。《大清一统志》称:“百花洲在姑苏山上”,黛玉正是姑苏人。而燕子楼的典故又常被前代文人用来泛说女子的孤独悲愁,与黛玉以泪洗面的心境相合。因而这两句的自况之意十分明显,她 以“粉”、“香”暗指自己人格品质的洁白与芬芳,而以“坠”、“残”隐喻自己任凭命运簸弄的不幸。

  “一团团,逐对成球”,既是写眼前柳絮粘连飘飞的实景,又语带双关,暗示出自己渴求和珍视的爱情。宝、黛二人情投意合,以心相知的爱情给黛玉以慰藉,但也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家庭统治者的认可,缺乏稳固的现实基础,随时都有被牺牲的可能。这与漂泊无定的柳絮多么相似。想到这些, 黛玉不禁发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叹。这表面上象是说柳絮命薄,随风飘流,实际上却是自叹命薄,担心情好虽难分,心事总成空。

  下片的自伤之意就更浓了。黛玉曾自称“草木之人”,而此处则承接上片嗟叹命薄的愁苦之情径说:“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看似写杨柳草木之质也知愁,当美好春光即将结束的时候,白茫茫的柳絮挂满树冠,犹如愁白了头;而诗行后面却透露出自伤青春终将逝去的哀怨之情。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样无法逆料最终的结局,因而“叹今生、谁舍谁收!”柳絮飘坠, 无人收拾自比。如果说飘流无依的不幸已经苦不堪言,那么,与知己的生离死别则将更会令人心碎。

  “嫁与东风春不管”,既是说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光不管;更是担忧自己将来不知被命运抛向何处,而知己无法过问。试想其时其境,相知无力保护所爱,也只能“凭尔去,忍淹留”而已。这种被强逼着割舍所爱的悲剧该是很凄惨的。

  雪芹为黛玉拟的这首词以物我合一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又浑然无迹,表现出精美的艺术技巧。无怪乎“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果然好的。”

第二题,填一阙唐多令。
唐多令:小满勾思
聆雨36/丑女
翠绿染清池,熏风舞细枝。柳阴浓、堤岸依依。萍草轻盈流水去,此好景、却勾思。
犹忆喜逢时,倾心桃坞西。醉方樽、月影相携。小满节来人远别,怎忍负、这佳期。

境界学评
问好甜甜同学!通读全篇,脉络清晰,应是睹景怀人之作。其中几处愿与同学探讨
1 副标题与篇中“小满”“勾思”类同,似乎有些费墨。
2堤岸依依处似乎有些出新。
3萍草句是好景吗?有待商榷。“却”字似乎不妥。
4整体下阕好于上阕。不过小满似乎赋予了新时代的含义,有拔高之嫌。
水平有限,胡言乱语,莫怪!具体以老师评阅为准!
作者: 墨缘    时间: 2024-6-1 18:20
研三第六讲聆雨组作业
聆雨墨缘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秋暮有感》
南宋  陈允平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译文,不要去采撷荷花了,秋天的江面上都是空茫茫。斜阳下,一排排南归鸿雁。想把心里的闲愁放下,但没有放处,却落在两个眉头上。
心事寄托写在红红的枫叶上,小桥下的流水依旧向东流去,这难过的心情,又遇到深秋的凄冷。回头望望那清寂小楼不情愿回归,弯弯新月,早已挂在梧桐上了。
浅析:这是一首闲情思人之作,作者通过,“秋江”“征鸿”“斜阳”道出所在的时令,通过秋深斜阳和征鸿加重作者情绪的渲染,同时也营造出思人,祈盼归来的物像衬托。又通过红叶,寄托着作者深深的思念着远方的离人,一个懒登楼,加重作者那种寂寥无奈的情绪。全篇遣词灵动,巧妙,给人以清新流畅的感觉。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旅愁
聆雨01-莫沽愁
叶落水沉浮。雁徊云去留。惹无端、旅客闲愁。日暮乡关肠断处,穷望眼、醉高楼。
年少越山丘。壮怀作远投。笑如今、寸志难酬。万事不禁双鬓改,休莫问、几春秋。
浅评:问好莫沽愁学友,此作韵律无误。是一首羁旅添愁之作。
上片“叶落水沉浮,燕徊云去留“这是写秋深叶落雁归的季节,时令交代清楚,很不错,通过物像衬托,羁旅思乡,看这句“日暮乡关断肠处”似乎有些不大通顺,乡关怎么断肠呢,再酌!“穷望眼,醉高楼”,既然日暮了,不能看多远吧!为啥醉的高楼。下片写自己奋斗半生,壮志未酬身先老,已经脱离主题。
全词语句基本通顺,脉络上下片有些不清,既然写了主题,要围绕主题去写。水平所限,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作者: 江南倦客    时间: 2024-6-2 11:05
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3-江南倦客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南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7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翻译: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第二题:互评
唐多令.感怀
聆雨33-禅心如月
何处浣离忧?萍身逐水流。二十年、怕上江楼。折尽芦花聊寄远,雁吹落、翠蘋州。
木叶一江秋。云烟半袖收。旧家山、魂梦心头。别有心伤翻曲碎,鬓如雪、酒添愁。
问好诗友:该词无论布局还是意境都非常好。词韵悠长,词风淡雅。上片兴起,植景入情,抒发了一种浅浅的离情别绪,淡淡的伤感惆怅。"翠蘋州”一词是否再酌?芦花似雪,应该是秋天的景了,不知道那时候的蘋草是不是"翠”绿色的。个见勿怪。
下片衔接自然,由景入情,怀念故园,魂牵梦绕,离歌曲翻碎,青丝染秋霜,浊酒更添愁。全词拓展开来,更能引起读者的共情。非常不错!学习了。
作者: 轩辕剑谱    时间: 2024-6-2 14:06
本帖最后由 轩辕剑谱 于 2024-6-2 14:12 编辑

唐多令
宋.邓剡

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赏析:
      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昔日豪华之地今天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又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雨后彩霞,大浪淘沙,声声落叶,绘就一幅凄凉的秋江彩霞图。西风吹过四季,也吹得作者流落天涯。斜阳映照着曾经的繁华,乌衣巷诉说着今日的衰败,燕落新家,不过是朝代更迭的感伤与无奈。唯有明月下的南雁,和着明月宿落芦花丛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诉说着家国的兴衰。
      作者邓剡,是南宋末年诗人,这首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这首词借物抒情,借古事抒发感慨,围绕爱国主题,感情真挚,婉约中具有一种不折之气,值得反复品味。


唐多令·夏夜怀远
文/雨菡
月色满虚庭,荷香透画棂。卷湘帘、细听蝉声。万种思量无处寄,风拂面、似曾经。
村畔悄寻萤,篱边嘻数星。两无猜、水静山明。一别廿年音信杳,人窈窕、影伶仃。
简析:格律正确,词句流畅,写了月色、荷香、蝉声、风、流萤、星这些夏季比较常见的物象,所表达的情感落在相思上,是睹物思人的题材,从章年趣事到现在的音信杳,从回忆到心境描写,全词情感比较柔和、婉约。


作者: 墨玄枫    时间: 2024-6-2 21:07
1.《扬州慢》 南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翻译: 扬州是淮河以东的名城,这里有游览胜地竹西亭,初次到达扬州我解鞍下马稍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独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怕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赞美你,现在如果再次来访一定会为你的衰败而惊讶。即使有豆蔻年华的才华,即使有青楼一梦的美妙,也难以表达出此刻深沉的哀伤。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无损,桥下波光粼粼,冷月无声。想念桥边的红芍药,每年都知道它为谁而开放。  简析: 词中通过对比扬州曾经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突出了战争的破坏力。例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与“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扬州的历史地位和美景,后者则揭示了战后的惨状。姜夔的词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音韵和谐。他善于运用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如“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中的“渐”字和“清角吹寒”的重复,增强了词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2.唐多令寄情 聆雨组06号玲苒 榴树立庭园,新花落树边。燕归时、又遇花残。当日春光无处觅,能几度、再逢缘。 行雨过高天,鸣蜂藏叶间。念家山、何日能还。欲助我心同载梦,终不在、旧年前。  翻译: 石榴树矗立在庭院之中,新绽放的花朵轻轻飘落在树旁。燕子归来的时候,又见到了花儿的凋零。那些美好的春光已经无处寻觅,不知还能有多少次,再次遇到这样的缘分。 雨水从高高的天空落下,嗡嗡作响的蜜蜂躲藏在叶子之间。我思念着故乡的山川,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去。我渴望我的心情能够与梦想一同启航,但终究不再是过去的岁月了。  简评: 这首词通过对石榴花、燕子、雨水和蜜蜂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怀旧和思乡的氛围。词中“当日春光无处觅”和“念家山、何日能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而“欲助我心同载梦,终不在、旧年前”则透露出对现实与梦想差距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 非鱼-    时间: 2024-6-2 22:06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非鱼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风停了,花儿已凋落殆尽,只有尘土还带有花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一  分析唐多令
唐多令
《太和正音谱》:越调,亦入高平调。一作《糖多令》。周密因刘过词有“二十年重过南楼”句,名《南楼令》。张翥词有“花下钿箜篌”句,名《箜篌曲》。
系统共收录 3 体:刘过 吴文英 周密
唐多令(钦定词谱)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不。旧江山、浑是新愁。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宋元人俱如此填,若吴词、周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按刘词别首首段起句“解缆蓼花湾”,“解”字仄声。第二句“好风吹去帆”, “好”字仄声。第四句“洛浦凌波人去后”,“凌”字平声。周密词后段起句“水调夜凄清”,“水”字仄声。尹焕词第三句“怅绿阴青子成双”,“绿”字仄声。第四句“说著前欢佯不采”,“前”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吴词、周词。

二  根据分析结果试填一首   
唐多令
南浔
春色满楼台,晴光任剪裁。紫燕儿、深院低徘。或恐韶华溜指隙,凭记取,怎安排?
最忆两相谐,低眸花已开。垂柳边、霞惹桃腮。曾祈光阴能止步,君和我,不须猜。

非鱼学评:问好同学。这首词格律有三处错误。溜,垂,祈,溜是仄。作业必须得检测哈。上片开篇,两首很好。下面写燕,前两拍都不错。感觉后面入情有点早,或者再写一点春景,来呼应首拍两句。下片呢感觉和上片联系不大,结尾有点突然,从景入情不连接。整体上片好于下片。评的不当之处请见谅。
作者: 雪若肩上蝶.    时间: 2024-6-3 06:28
本帖最后由 雪若肩上蝶. 于 2024-6-3 09:31 编辑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
聆雨12-雪若肩上蝶.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宋·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译文:
长长的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般,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让人称心如意。喝醉了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

简析:

 《蝶恋花》是一首六十字的词,这首词题是“上巳召亲族”,带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情绪,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写出作者的国破家亡之恨,寄寓词人对国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聆雨-37隐香雪
《唐多令》约定旅游

​翘首盼年休,约心去畅游。此生余、溜遍神州。镇日熏风收热汗,衫未朗,惹蚍蜉。
风雨几重秋,叠加无尽愁。苦晨昏、富禄难酬。逆旅人生终不歇,天涯路、只行赳。

译文:
翘首期盼着早点休年假,与心约好去尽情的游览。余生中,游遍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可现在炎炎夏日里,从早到晚熏风都带着热气,汗水侵衫,好似蚍蜉在肌肤间,令人不爽朗。
风风雨雨几度春秋,叠了无尽的愁。苦辛的晨昏,俸禄优厚的富裕难以实现,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却终日不歇休,遥远的征途,只有雄赳赳的走下去。

简评:

问好隐香雪同学,通读全词,开篇点题,虚实结合。
上片开篇两个五言句,通过内心描写,(期盼休假,心想着去畅游),引起下文。
下片转笔时光荏苒,几度春秋,风雨人生,世事无常,富禄难酬。便堆叠无数忧愁。
结句宕开一笔,尽管人生多如此,但只能坚强勇敢的走下去,词里有一种感发的力量。不错的一首词,点赞学习了!

该词存在的问题:
①.按着《唐多令》词牌要求上下段起拍五字句对偶,此词并没有对偶。
②.起句“翘首”的意思表示抬头望,多用于描写思念远方。此二字用在这里待斟酌。
③.尾拍“只行赳”这句读着有点生硬。
纯属个人观点,说错了望学友莫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作者: 云若    时间: 2024-6-3 06:51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
聆雨18-云若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简析:这词写的是男女约会的情景,形象逼真,引人遐思。在一个繁花盛开,月色朦胧且轻雾弥漫的夜晚,女子去画堂约会。出来的时候有些急,绣着金丝线的鞋子都没来得及穿,用手提着鞋只穿袜子就跑来,可见佳人心里是多么高兴,是多么的想见到意中人。
下片主要写相会的情景。刚看到就扑到了那人的怀里,还不停的喃喃自语,我出来是多么的难啊,你可要好好怜惜我啊。
作者把约会的场景写的是惟妙惟肖,女子的形态,心态都刻画的细致入微。

2:唐多令·秋绪
聆雨15-蓦然云归
枫叶舞汀洲,金风暗涌流。对云天、独倚南楼。孤雁唳鸣催日暮,斜阳瘦,近残秋。

岁月染霜头,前情可念否?黯伤神、无尽离愁。长夜抚弦弹别绪,心沉醉,梦重游。
云若简评:问好云归,此词格律正确,句式流畅,词味颇浓,向你学习了。
开头景起,点出了秋天,枫叶飘落的时节,一般枫叶落了是晚秋了,后面跟了金风感觉不太妥,金风感觉秋天正当时候吹来的风。暗涌流,有点小晦涩,秋风在不被人发现的时候一股脑的吹过来,表达不太好。意思接住了,上句枫叶飞舞,下句风吹过来。
接着作者独自倚在小楼,怅望着云天浩渺,一只孤雁长叫着催太阳落山,感叹着近晚秋了。上片景色渲染到位,为下片入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下片入情。岁月流失,青丝霜染,原来的情感还记得么?暗自伤神,眉眼间都是无尽的忧愁和思念,在漫漫长夜里抚着琴弦抒发着自己的情感,沉醉其中,仿佛置身在梦中一样。
小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一气呵成,学习了。评的不对地方,可以交流哈。
作者: 春衫    时间: 2024-6-4 08:35
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19春衫

忆王孙  宋.谢克家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译文:
春天来了,柳丝轻轻抚着宫墙,画楼里寂静无人。归来的燕子还在忙来忙去,经营旧巢,一派繁忙。回想起君王来,国破家亡,连昏黄的月亮下,人们想起来就会难过的不得了。

赏析:
词人通过柳,楼殿,燕子,月亮等一系列物象,营造出一种低沉凄迷的意境。那种国破家亡无处派遣的愁闷,通过这些表达了出来。缠绵悱恻溢于字里行间。这首词抒发深沉的感慨,不着一句实语,而是把山河破碎、君王被虏的残酷现实写进了宫柳依依、楼殿寂寂中.以物事人非的沧桑变换把往事堪哀的失国之痛表达得真切动人。


【唐多令•春尽】
文/聆雨21-潇湘梦竹
春尽又零烟。烦来弄管弦。幻影前、情切绵千。柳絮晨飞亭送远,忧眉蹙、甚无言。
低燕柳林穿。故人何不还。久沉音、谁负情缘。欲买行舟寻万里,不信你、隐松山。

问好诗友: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首句的零烟,指被烽火熏染后的残迹。与整体句子读来不甚妥帖。幻影前,来的比较快,前边铺垫不够,绵千一词,第一次见,如无出处,有自造嫌。过片首句和后边故人不还,衔接上不紧密。下结的隐松山,是一派归隐之境,有凑韵嫌疑。整首词读来,还需要细细打磨,句与句间的衔接上可以再斟酌一下。学识有限,有不当处海涵。

作者: 诗梦    时间: 2024-6-4 10:35
研三第六讲聆雨组作业
聆雨-诗梦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野花芳草
韦庄【唐代】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译文:
野花和芳草遍布,点缀着那寂静的关山之道。柳树抽出金色的枝条,黄莺也早早地啼鸣起来,然而在这美景之中,我却感到深深的惆怅,因为那香闺中的女子在寂寞中慢慢老去。

我后悔曾经与你结下同心之约,如今只能独自倚靠在朱红色的栏杆上,陷入深深的思念。从梦中醒来,只见半床斜月,小窗之外,微风轻拂,吹动了鸣琴的琴弦。

简析:
《清平乐·野花芳草》是唐末五代时期词人韦庄的作品。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惆怅。

首句“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以景起兴,描绘了野花芳草蔓延在寂寞无人的关山道上,营造出一种孤寂苍凉的氛围。接着,“柳吐金丝莺语早”一句,通过描写春天景象,以乐景衬哀情,进一步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

“惆怅香闺暗老”一句,直接点出了词人的情感核心——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和担忧。她独自在香闺中老去,无人陪伴,这不禁让词人感到无比惆怅。

下阕“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悔恨和思念。他后悔当初与所爱之人结下同心之约,如今却只能独自凭栏深思,无法相见。这种悔恨和思念之情,通过“独凭朱栏”的描写,更加显得深沉而真切。

最后一句“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以景结情,通过描写梦醒后看到的半床斜月和小窗外风吹动鸣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孤独和惆怅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惆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
文/聆雨-新境界
过往苦淹留。湖堤一片愁。适五更、旧地重游。柳亦成荫人亦惯,犹几度、把心囚。
诸事莫强求。此身难自由。叹奈何、欲语还休。回望当年疑是昨,花又落、鬓成秋。


译文:过去的痛苦与困顿依旧留在心头,湖边的堤岸上充满了忧愁。我恰巧在五更时分,再次来到这片曾经熟悉的地方。柳树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而我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风景,但心中仍然被过去的回忆所困,几次三番地将自己囚禁在那一片心牢之中。
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我们都无法强求,就像我这身无法自由的心一样。叹息着命运的无奈,有时想要倾诉却又难以开口。当我回望过去,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但花已凋落,岁月已在鬓角留下了秋的痕迹。

简析:这首《唐多令》词作,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过往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首句“过往苦淹留”直接点出了主题,即作者对过去痛苦的难以忘怀。紧接着的“湖堤一片愁”,用湖堤的景象来喻指作者内心的愁绪,既富有画面感,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适五更、旧地重游”则揭示了作者此刻的处境,他选择在五更时分,独自来到曾经熟悉的地方,重温旧梦。这里的“五更”不仅是时间的标志,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柳亦成荫人亦惯,犹几度、把心囚”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状态。柳树已经成荫,而人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风景,但作者的心却仍被过去的回忆所困,就像被囚禁在心中的囚徒一样。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下阕“诸事莫强求”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他明白,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是无法强求的,就像他的内心一样,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情感。这种对人生无奈的接受,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深沉与成熟。

“此身难自由”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这种感受。他感叹自己的身体也无法自由,就像他的内心一样,被过去的回忆所束缚。这种对自我束缚的感慨,既表达了作者的痛苦,也展示了他对自我认知的深刻。

“叹奈何、欲语还休”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挣扎。他想要倾诉自己的痛苦,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能将这种情绪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最后一句“回望当年疑是昨,花又落、鬓成秋”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作者回望过去,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但现实却是花已凋落,岁月已在鬓角留下了秋的痕迹。这种对比既强烈又鲜明,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唐多令》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梦试评:
问好境界诗友!这首《唐多令》在布局上稍显紧凑,缺少一些情感铺垫和层次感的营造,使得整首词的情感表达略显直接。在用词上,虽然表达了作者的深沉情感,但部分词汇的重复使用,如“苦淹留”与“一片愁”,略显单调,影响了意境的丰富性。意境上,虽然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但缺乏一些新颖独特的意象来进一步加深和拓宽意境的深度和广度。
以上是我的浅评,学识有限,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作者: 风雨无阻    时间: 2024-6-4 15:49
聆雨17-风雨无阻的作业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 惜别 南宋 ·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翻译:
上片:怎么合成愁字呢?把愁字拆分看,无非就是离人的心,上面加一个秋字。现在正值秋天,即使不下雨,芭蕉也有飕飕之声,让人伤感。都说晚凉的天气很好,有明月,值得出去乘凉,但是我却怕登上楼,惹出愁思。
下片:过去的事情止于梦中,花落空了,只剩下烟水东去。燕子辞别归去了,我却只能客居淹留。柳丝牵不住她,她去了,却总是牵住我的舟,让我不能随她而去。

赏析:
上片起拍,由拆字谜语,引入惜别的愁绪,铺下底色。然后芭蕉、晚凉、明月写景,最后以怕登楼,暗含愁思。
下片起拍感叹过去的往事,露出无可奈何之感,接着借燕归,反衬自己客居的伤感,最后,以柳留不住她,却只是牵绊住行舟,点明主题,与佳人的离别之愁。
总之,拆字句的引入,整体布局的方法,含蓄的语言, 借景抒情,都值得学习。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少年游
文/聆雨16-云呆
微露滴梢头,旭辉转溪流。那盈盈、走马南楼。柳下微风连袂起,等闲日、等闲休。
水阔水平悠,香莲香暗浮。喜听他、鸟雀啁啾?且载莲花同载酒,莫相负、少年游。

翻译:
上片:树枝的梢头滴下露水,夕阳的辉光随着溪水流转。一个美女骑马走过南楼。一阵微风,把柳丝和美女的衣袂一起吹动,多么惬意的日子。
下片:水面宽阔,悠悠的流动,莲花的暗香浮动。还有我最喜欢听的鸟雀也在鸣叫。载着莲花载着酒,不要辜负这少年时光。

整体写景,通过美景描写,来抒发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如果在个别字句的表达上,再精炼一些,就更好了。
作者: 隐香雪    时间: 2024-6-5 02:35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组37-隐香雪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词并解析
如梦令·燕子未随春去
吴藻【清代】
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延伫,延伫。含笑回他不许。

译文:
燕子没有随春天归去,却穿过绣花帘幕,飞到屋子里。它呢呢喃喃,语音柔和地说了多时,莫非要和我住在一起?我久久地站立,久久地站立,含笑回答它:“不许!”

简析:

词人抓住生活中一个细节——燕子飞入帘幕,巧妙地加以生发,用人禽对话的生动形式,抒发其春闺寂寞的心情,读来别有情趣。

首句“燕子未随春去”,出语平淡而意蕴深曲。燕子是一种候鸟,春社来,秋社去。在百花争妍、百鸟和鸣的春天,她伴随春光一起来到江南,穿帘过户,栖梁而宿;而当雨狂风斜、众芳凋零的暮春,她仍留在梁间,给爱春惜春的人以心理上的慰藉。本词开头这句略去对繁华春景的铺写,也不说春事消歇、春意已尽,单说“燕子未随春去”,则爱春、惜春之意已明。这种手法词家称之“扫处即生法”。次句“飞到绣帘深处”承接上句而补足语意。词人独处深闺,忽见一双燕子穿入绣帘,心中又是惊讶,又是欣喜,又是疑惑。惊的是燕子闯进闺房,可谓不速之客;喜的是燕子未随春去,说明春意尚留驻人间,何况闺中寂寞,这自天而降的小生物正好作伴; 疑的是小燕子绕梁而飞,口中呢喃不停,它究竟在商量什么呢?词人不免定下神来注视片刻:“啊! 莫非是想搬来和我同住吧! ”(侬,吴地方言,即我)燕子没有回答,可是女主人却迟疑了——“延伫,延伫”两句重言把人物恍然大悟、惊定还疑的神色活灵活现地刻划了出来: 有燕子同住,固然可聊解寂寞,但终究排遣不了心头的怨愁,所以又含笑带趣加以回绝说:“不许!”

一首短短的小令出现了两个富有个性的形象: 活泼多情的燕子和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前者是后者的陪衬。自从燕子入帘,女主人的心理活动一下就活跃起来:时惊时喜,似痴似顽,自猜自疑,自问自答,嬉笑打趣的背后隐藏着春闺独处的郁闷。词中用语浅近而活泼,对话生动,纯以口语入律,“莫是要和侬住”、“含笑回他: ‘不许’ ”这类句子与李清照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辛弃疾《西江月》“却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都是词中口语化、散文化的佳句。

二、互评上一讲作业

​唐多令~春愁
文/子晨
香蕊别枝头,依稀春事休。绿荫浓、却被风揉。清晓掀帘闻燕语,声断续,却娇羞。
独自倚妆楼,浮云眼底收。叹华年、似水东流。绿鬓稀疏心亦老,装不下、许多愁。
​翻泽:
​花蕊纷纷辞树,仿佛春天就要离去了。狂风抽打着肥绿。清晨掀开窗帘听着燕子的唧唧声,似乎略带羞涩的模样。
​独自倚妆楼,远眺满天浮云。叹年华飞逝。看看稀疏的白发更添加了几许愁怅。
​简析:
​整篇语句流畅明朗。上景下情合理运用。提几点个人的看法。
​①风揉绿荫似乎不妥,主语应该是花蕊被风揉是不是合理些?
​②娇羞用在写春愁是否不太严谨。
​③尾句装不下许多愁整篇看不到愁在哪里?前面铺 垫的太少。
作者: 莫沽愁    时间: 2024-6-5 10:16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钗头凤.红酥手
作者: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
一双手还是那样的柔润漂亮,为我捧上了坛装的酒浆。满城的春色尽可纵情欣赏,你却如杨柳栽入了宫墙。东风铁硬了心肠,欢乐太容易受伤。自从悲愁占据了心房,几年来在离散中忍受着孤凉。不该这样,不该这样,不该这样!
春天也许年年相仿,人却越来越消瘦,不似往常。手帕拭不干血泪汪汪。桃花一瓣瓣落光,池塘和楼阁更显得空空荡荡。海誓山盟虽留在我们心上,却永远断绝了音书来往。再也莫讲,再也莫讲,再也莫讲!
赏析: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夏初黄昏感怀
文/聆雨-诗梦
斜日照吾家,黄昏披落霞。起南风,吹过杨花。借问烟芜苍莽处,星河杳,夜垂纱。
杯盏煮香芽,凝心修岁华。且忘机,澹泊生涯。世事无常当下住,听禅意,涤疵瑕。

莫沽愁简评:
问梦梦好,本词整体是表达澹泊情怀的,颇有飘然出尘之态。景物描写也很优雅,脉络通顺,层次分明。明词达意,就不用过多解读了。但个人觉得有两处值得探讨。
其一:借问烟芜苍莽处这句是否出现得太过于突兀,因为前面没有做够铺垫,所以问的无理,或许换两个字好些。
其二:作者通篇用词都很优美,但是结尾这个涤疵瑕有些坏味,就像一副唯美的画卷不注意染了一个墨痕。而且前面已经有了凝心修岁华,忘机什么的了已经足够,没必要再重复叙述这个情感线,以至于太过厚实而缺少留白之美。

作者: 斜阳微笑    时间: 2024-6-5 14:40
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25-一一
1.《行香子》·张先
张先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这首词写一位美丽女子的孤独寂寞。上阕铺写她的外貌美与精神美。首句“舞雪歌云”便总括了她能歌善舞的超群才艺。“蓝溪水,深染轻裙”是一个巧妙的比喻,不仅由蓝蓝的水波想见她衣裙轻轻飘曳的美,而且也点染了她所居环境的美,为下阕“江空”、“凌波”、“月桥”埋下了伏笔,“酒香醺脸,粉色生春”进一步形容她的面容美;她的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就如酒香微醉;她粉嫩的肌肤莹洁照人,就像透射着春的光辉。

下阕着重写美人的孤寂与悲凄。前三句描写美人娉婷款动的步履。词人通过比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创造出一个诗意浓郁的境界,而“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个“中”字句排比,浓缩了丰富的意蕴,使人窥见她纷乱如麻、不胜愁苦的内心世界。

2.聆雨27-斜阳微笑
缺月上帘钩。庭空独倚楼。袖生寒、已觉深秋。惆怅鸣蛩兼落叶,又做弄、许多愁。
欢事竟成休。恩情付水流。永日闲、白了人头。别后池塘常望眼,望不见、载君舟。

个见:缺月挂帘钩。庭空花倚楼。袖生寒、刚近中秋。惆怅鸣蛩兼落叶,又做弄、许多愁。
欢事已成休。恩情付水流。永日闲、半白人头。别浦登临常望眼,独不见、是归舟。
作者: 潇湘梦竹    时间: 2024-6-5 22:20

唐多令 其四
刘辰翁[宋代]
日落紫霞洲。兰舟稳放流。玉虹仙、如在黄楼。何必锦袍吹玉笛,听欸乃、数声秋。赤壁舞涛头。周郎还到不。倚西风、袅袅余愁。唤起横江飞道士,来伴我、月中游。

译文:太阳落在紫霞洲,有光影交相映。我的小船稳稳地在水流中飘游着。那遥远仙境般的人似乎就在那黄色的楼宇之中。何必锦衣棉袍吹玉笛,去听那几声秋的欸乃之声呢?你看水波摇动的赤壁舞,应该是周瑜又来到这里了吧!西风夕阳下,此景让我多少有了些淡淡的忧愁。安静一下又想唤起横渡长江的道士们,来陪我在月亮之下尽情的遨游。

赏析
《唐多令·其四》这首词作者的一首抒怀之作,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往日英雄豪杰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感伤。

上阕以“日落紫霞洲”开篇,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景色。
下阕对古代英雄豪杰的回忆。
最后小三句,反映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唐多令 出郊
文/轩辕剑谱
花落子规啼,泥香莺咔催。嫩晴天,蹀踥平畦。浓绮轻明无限意,图好景、正当时。
稆麦垄头稀,茝兰林下肥。踏青莎,乍起螽斯。采蕨搴芳归朗夕,都付与、碧桐杯。

友的这首小词节奏明快挺好看的,用韵正确
翻译如下:
花朵飘落杜鹃啼鸣,泥土的芳香中黄莺婉转催促。晴朗柔和的天气,步行看到彩蝶在平坦的菜畦上飞舞。浓艳绚丽又轻盈明快蕴含着无尽的意趣,描绘这美好景色,正是时候。
野生的麦子在田垄上显得稀少,白芷和兰花在树林下长得繁茂。在青青的莎草上踏青,忽然惊起了螽斯。采摘蕨菜拔取芳草归来直到明朗的傍晚,把这一切都交付给碧绿的桐木酒杯。

以下是对友这首《唐多令》的一些点评,
意境营造:词中通过对花落、子规啼、泥香、莺啭、嫩晴天、平畦、稆麦、茝兰等诸多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图,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用词特点:用词较为精巧,如“蹀踥”“浓绮”“轻明”“稆麦”“茝兰”等,增添了文字的典雅和古意,也准确地传达出了特定的情境和氛围。
情感表达:整体上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陶醉之情,以及在这样的美景中自在惬意的心境,情感表达较为含蓄。
不过,这首词可能并非出自大家手笔,在整体的意境深度和情感感染力方面,与一些经典词作相比可能会稍显逊色,但仍不失为一首有一定韵味的作品。当然,诗词的欣赏具有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说的有不到之处,请多包涵,还是以老师们的点评为主,谢谢!

作者: 雨菡    时间: 2024-6-5 23:12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

聆雨35-雨菡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简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
风小暖
斜倚女儿墙,春花淡淡香。有清风,擦过眉凉,倦看晴空双紫燕,应笑我,影孤长。
回首旧时光,行来共一双。却忽寻,甚个金场。轻举柔荑遮望眼 ,犹假寐 ,不思量。

释义:斜倚于墙边,春花飘香,清风拂过,吹凉眉弯。庸倦的看见晴朗的天空一双紫燕,于飞缱绻,像是在嘲笑我,一个人孤影幽长。想起往日时光,与恋人一起到此处。而今只有一个人,徒留凄惶。轻轻的举起手,遮住眼睛,佯装睡去不再去想。

简评
问好暖暖学友,雨菡学评:小词没有题目,从内容来看,应是春日怀人的相思之作。词风婉约清丽,用词古雅娟秀,读来娓娓动情,很是好看。
鸡蛋里挑骨头,说说我个人的一点建议哈。从字数上来看,词作是用的刘过的正体,本体是没有领字,而上阕的第三句七字句的上三下四的顿读句,“有清风”的有字,感觉读来像是领字。擦过眉凉,擦字,感觉有点儿不太合适,拂字,会不会好一点呢,拂过眉凉。下阕的“金场”二字,查了一下百度,“金场 摘自:出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 (杂名)金刚场之略。即金刚座,如来正觉之处。”貌似与词意不太契合,可能是我才疏学浅,未能理解是何意,还请学友不吝赐教。另本词的上下阕的两个五字句,最好做对偶比较好看。还有就是,本词的上下阕的第三句上三下四,和最后一句的三三句,顿读最好是用顿号隔开,不要用逗号。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妥之处,万望海涵,作品整体流畅自然,古朴含蓄,细腻动情,很棒的一首作品,学习了!
作者: 风小暖    时间: 2024-6-6 05:27
1.赏析
唐多令
宋.邓剡

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赏析:
      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昔日豪华之地今天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又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雨后彩霞,大浪淘沙,声声落叶,绘就一幅凄凉的秋江彩霞图。西风吹过四季,也吹得作者流落天涯。斜阳映照着曾经的繁华,乌衣巷诉说着今日的衰败,燕落新家,不过是朝代更迭的感伤与无奈。唯有明月下的南雁,和着明月宿落芦花丛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诉说着家国的兴衰。
      作者邓剡,是南宋末年诗人,这首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这首词借物抒情,借古事抒发感慨,围绕爱国主题,感情真挚,婉约中具有一种不折之气,值得反复品味。

2,互评
.唐多令·旅意
聆雨23-修竹
翠盖飐清风,柳绵团软篷。步池边,日静波融。句里缠绵频即景,言不尽,此情浓。
旅泛亦从容,皖苏遗我踪。一行囊,何必随从。买断清欢乘古意,凝眸处,绿千重。
作者你好,您哒这首作品,是由碧院口评,小暖整理。
这首唐多令,通篇用句古香古色,章法有序,首尾呼应。但个别字,下字不准确。
翠盖飐清风,柳绵团软蓬。飐,是微微颤动,和盖,不相融。蓬,形容柳绵,也不够准确。日静波融,这里波融,和上面的翠盖,也是不协调哒。句里缠绵频即景,言不尽,此情浓。这句呐,看得出作者心情不错,问题就来了,上面用了柳绵,一切景语皆情语,柳絮,自带淡淡漂泊哒哀愁,与整个上片表现出来的意境是不相符哒。
旅泛亦从容,皖苏遗我踪。这里泛,是乏?旅游即使乏累也很从容,这样还可以理解,旅泛,就读不懂。皖苏,这里是扣题旅了,但通篇除了这两个字,是看不出旅意的,旅,写的过少,一个小池即景,是不足以体现出来的。
尾拍非常不错,首尾呼应。
作者: 丑女@    时间: 2024-6-6 06:48

西江月·黄州中秋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新凉:一作“秋凉”。
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贱:便宜。
妨:遮蔽。
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琖:同“盏”,酒杯。
赏析: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几度秋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秋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二​:互评作业
唐多令.寄情
聆雨06/玲苒
榴树立庭园,新花落树边。燕归时、又遇花残。当日春光无处觅,能几度、再逢缘。


行雨过高天,鸣蜂藏叶间。念家山、何日能还。欲助我心同载梦,终不在、旧年前。

丑女拙评:这首词描绘了庭院中榴树、落花、归燕等景象,表达了时光流逝、春光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上阕通过榴树、新花、燕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氛围。“当日春光无处觅,能几度、再逢缘”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缘分的期待。
下阕则通过行雨、鸣蜂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念家山、何日能还”一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欲助我心同载梦,终不在、旧年前”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家乡、过去的思念之情。
提点小意见:榴花是初夏景,燕子是仲春景,燕子回时,正是春色满园风景,榴花是不会有的。下片抒情与上面的铺景脉络不太连贯。下片抒情模糊,“欲助我心同载梦”来得唐兀,没有上下过渡词或句。其他不错,学习了。
作者: 锦瑟离歌    时间: 2024-6-6 08:02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组11-离歌
一、阅读古人词翻译并解析


唐多令·惜别
   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翻译: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解析:吴文英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在吴词中为别调。就内容而论分为两段,第一段“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作者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两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唱叹,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里是写作者愁生何处。“却道天凉好个秋”可谓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作者的心理写照。这三句没有直接写愁。却被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的表现了。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句对照,可见人不如候鸟。此下“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为第二段,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暗示对方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漫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不能随去。
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
第二段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




二、互评


唐多令 过故居
春衫
黛瓦露痕轻,石阶草色盈。越经年、故里重行。老树门前风叶动,婆娑起、未能停。
思绪亦难平,光阴唤不能。又遗他、多少曾经。立久恍然归稚气,阿谁唤、一声声。


离歌浅评:问好学友。上片“黛瓦、石阶草色、老树”写出故里景色,又重新回去,“婆娑起”既是叶动,也是心动。
下片入情,至“阿谁唤、一声声”留下余味,让人遐想。
“唤、经、能”不规则重字了。“未能停、唤不能”有些直白了。


作者: 云呆    时间: 2024-6-6 09:45
本帖最后由 云呆 于 2024-6-6 10:07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聆雨16-云呆
选一首古人作品阅读并分析

生查子.药名闺情
北宋 陈亚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宇宇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分析:陈亚少孤,由舅父养大。他的舅父是位医工,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各种药名烂熟于胸。这首词写的是闺情,因以药名入词,故题为“药名闺情”词的上片是写闺中人因日夜思念客居在外的丈夫,便把自己深深的相思写入信中,希望丈夫读了能知道自己的离愁之苦,但却怎么也写不尽。下片以埋怨的口吻,进一步抒发对丈夫的思念。结尾以反问出之,更见思念之切。当初分手时闺中人曾再三叮嘱,最晚不要超过樱桃熟时的夏季,左等右盼,至今仍不见心上人回转。于是闺中人禁不住问道:“现在秋天的菊花都开放,你为什么还不回来?”这一问有爱也有怨,无限情意尽在这一问之中。药名词是词苑中的一朵异花。它要求每句中至少要有一个药名。药名可借用同音字。这首词中的“相思”、“苦参”“当归”“樱桃”、“菊花”是药名的本字。“意已”、“白纸”“郎读”“远至”、“回乡”等,则是同音借用而成药名的。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用药名而不着痕迹,实属药名词中的佳作。值得注意的是,常见《生查子》均为五字句,这首词在“记得约当归»一句前添上“分明”二字,变为七字句,属别体。作者这样处理为了强调闺中人与丈夫当初分手时的印象至今仍记得十分清楚。宋人吴处厚称道此词:虽一时俳谐之词,然所寄兴,亦有深意。”近人俞陛云也极称賞这首词,认为它“写国情有乐府遗意”

互评上一讲楼上作业:
唐多令·早春
聆雨   言虑
细雨正空濛。拆黄草未葱。正荒疏、野雀林丛。杨柳萦丝多少恨,舞不断、灞桥东。
山影曳杯中。新愁伴酒浓。客天涯,皆过匆匆。入骨春寒犹扑面,苦未到、杏花风。

云呆浅评:问好同学!题目早春。上片开头写早春出现的景象,突然写到愁有点突然!并且用舞动的柳丝来寄托愁情一点也不形象。下片主要是接着抒发愁绪,难以排遣借酒浇愁愁更愁。整首词题目写《早春》并没有围绕早春来写,写愁缺少过度读来不免有觉突兀。词文没有铺排且文不对题,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作者: 古典灵儿    时间: 2024-6-6 14:33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聆雨23-修竹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明月可中庭
宋 陈允平
明月可中庭。萧萧络纬声。画阑秋、千树吹香。玉宇无尘凉似水,销不尽、许多清。
欲醉醉还醒。欲吟吟未成。拈金英、三嗅微馨。应有乘鸾天上女,随风露、下青冥。
译文:明亮的月光正好映照在小院中,络纬的鸣叫声,不时地传入耳边。画阑间,千树飘香,满眼的秋意。怎样打发这明净的天空所给予的像水一样的清冷和寒凉呢?
或许喝醉了之后才可忘记世间许多的无奈,但是醉了之后还会醒来。想借着吟咏来宽慰一下自己,却又因为个中原因,未能如愿。罢了,折来桂花,深嗅它的香气。此刻,应该有乘驾鸾鸟的仙女,随着风露,离开仙境来此。


简析:
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虽然词作没有交代具体事件,但是从词中,“萧萧,秋,凉,清,这些句子,便可读出个中的无奈。或仕途的不顺,亦或是生活的的不如意…。词作采用上景下情的描写,情景交融,代入感非常强。一篇很不错的词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  春雨
聆雨17-风雨无阻
巷陌洗烟尘,空天绝世氛。把古城、一换清新。润得路边杨柳碧,花竞发、现缤纷。
悄悄过东津,阴阴随暮云。昨夜应、无意留痕。怎奈潺潺流潦语,说春雨、暗行巡。




解读:一场春雨,洗去街巷的烟雾和尘埃。世界没有了喧嚣,归于平静。这一场春雨,让古城换上了新颜。在雨水的滋润下,杨柳翠绿,百花争艳。作者随着夜晚的阴云,悄悄的渡过东津。昨夜的雨该是无意留下痕迹。奈何流水潺潺,一边暗中巡视,一边诉说着春雨。


浅评:雨水洗涤尘埃,润物这点没错,但是说绝世间喧嚣,这个有待考证。因为雨原本就是有喧嚣的。上片雨水带来古城新貌,有理有据。下片说无意留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另外从怎奈潺潺句到结尾没有明白作者的意思。以上个见,不对还请见谅。


作者: 南浔    时间: 2024-6-6 15:11
聆雨09-南浔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刘过
芦叶满汀洲6,寒沙7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8。柳下系船9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10断矶11头,故人曾到否12?旧江山浑是13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14,少年游15。

这是一首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词
浅析:芦叶满汀州,溪水浅浅流过,时光过去20多年的一个中秋,我再一次登上了此楼,可我那些朋友已不在,国家也是破碎哒,就是买来桂花酒像从前一样喝,也没有那种少年人的豪迈了。

二大题互评
唐多令·午梦
文\雪若肩上蝶.
池上碧荷浮。桥边红药柔。小亭旁、相倚稍休。笑靥如花
眉叶展,呢喃语、半含羞。
如约旧园游,故人醉枕留。料谁知、骤雨敲楼。一霎千里清梦断、帘衣卷、郁云愁。

解析:池塘里有青绿的荷花清香浮动,桥边有丛丛芍药,你在小亭中午休。做了个美梦,梦中和谁在说悄悄话,眉眼都是开心的舒展开来,还有点小小的娇羞。梦回故地和老朋友开心的玩呢,这时一声炸雷接着下起了雨,也惊醒了你的美梦。带着遗憾醒来。

简评:前面景起,交代时间地点很好。下面有点不妥了笑面如花眉叶展,到半含羞。是没睡着的你,还是梦中的人。没交代清楚。结尾看似合理,细敲还是有点不对,下着大雨,咋会把帘子卷起来看云呢。瞎说的别怪。
作者: 言虑所终    时间: 2024-6-6 16:17
本帖最后由 言虑所终 于 2024-6-6 16:26 编辑

一.赏析
《唐多令·秋暮有感》
陈允平〔宋代〕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
带斜阳、一片征鸿。
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
断肠人、无奈秋浓。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译文
休要再去涉江采芙蓉。秋江之上,烟水空流。远山带斜阳、一片征鸿,惹人思念。闲愁想停也停不下来,都著在眉头之间。
心事重重,写诗寄题红叶。画桥之畔,流水之东,站着“我”这位天涯断肠人、令人无可奈何的是,秋意正浓,更惹人思念。回首高高的层楼,懒归去,因为一弯新月早早地挂在梧桐枝头。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一首秋暮感怀词。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此一句反用《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之意。为何“休去采芙蓉”,因为“兰泽多枯草。”采也采不到了。即便采到了,又要采给谁呢?“所思在远道”,这句才是陈允平想说的话。因为心中有思念的人,所以整篇词作的氛围感才出来了,也更情深意切了。
你看那远山“带斜阳、一片征鸿。”“斜阳”是什么?是黄昏,是容易让人引起思念的时间节点。“征鸿”是什么?是书信,是“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惆怅。“斜阳”与“征鸿”更渲染了这份思念背后的氛围感。
“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这一句点题“闲愁”,残阳下、征鸿下的女子,眉头紧锁,仿佛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愁色,想停也停不下来。这句无疑让人想起李清照的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心事”二字与“闲愁”呼应,也越加坐实了“所思在远道”这一背后主旨。“题红”,即“题红叶”。典故出自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有一日,他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后人遂以红叶借代题诗传情。


“断肠人、无奈秋浓。”“断肠人”三字下笔很重,也意味着思念之人很难再见。而竟然又怪“无奈秋浓”,倍添了思念之情。所思之人离开后的心情——孤寂无奈,苦楚凄清,也就刻画出来了。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与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同,词境著一“懒”字,而思念意境全出。为何“懒”归去,因为所思之人在远道。留给词人的只能是“早新月、挂梧桐”的秋浓之景,再一次增加词人的思念。


二.互评
原文,二、
唐多令·求学有感
文/非鱼
学海苦行舟,熊心拨逆流。困境中、莫拢眉头。停滞当前身即退,拼尽力、不曾休。
准备跨鸿沟,亦当争上游。饮雨风、全作消愁。一跃龙门高步步,从无惧、是缘由。
言虑评:词作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直抒胸臆。不足之处,一些词语偏口语化,可再斟酌一下。
作者: 禅心如月    时间: 2024-6-6 18:06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聆雨33禅心如月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译文:淡淡的秋风,将梧桐的叶子吹落了,新酿的美酒容易使人沉醉,在温馨的小窗里睡了很久。醒来时紫薇花和朱瑾花都已经掉谢了 ,斜阳静静地照在栏杆上。这是燕子欲回南方的时节,镶了银光的屏风昨夜里已经有微微的凉意。

简析:晏殊的词一向有着闲雅的风格,华贵的气象。这首《清平乐》也不例外。上片通过金风,梧桐,绿酒,小窗等意象,交代了时间,地点,并营造了一个淡淡的清愁场景。
下片接着说目之所及,朱瑾紫薇都落了,只有斜阳照在栏杆上,这里暗示了繁华的逝去,斜阳也有曲尽怀人的含义。紧接着说燕子欲归,银屏微凉都映衬着岁月更迭,时光流逝,作者运用精细的笔触和娴雅的情调,写出了一个富贵文人在秋天到来时的淡淡忧伤。没有深愁疾苦,却是牵动人心。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暮春
   离歌
花落任风吹。青春无不回。纵黄昏、独立倚斜晖。心事如烟随絮去,只余恨、泪空垂。
深院影徘徊。相思原自知。忆当时、笑语凄迷。收梦一帘情绪乱。蘸浓墨、写新悲。

翻译:落花任风吹去,青春再也找不回来。独自立在黄昏的夕照下,感慨万千,任心事随烟而去,只留下余恨,空把泪弹。
在深深庭院里孤影俳徊,相思只有自己知道。忆当年的笑语凄迷,而今只有一帘乱绪,提笔蘸取浓墨,写下的只是新的悲伤。

简评:问好友友。学评-下。这首词上景下情,格律正确。上片景起,以落花,黄昏,叹青春流逝,往事如烟。下片孤影徘徊,忆昔抚今,相思自知,徒添伤悲。整首词脉络清晰,是-首好的闺怨词。值得学习。略有不足之处,独立倚斜晖,独立与倚可再酌。笑语凄迷,不搭。对偶句需再下功夫,遣词造句可再精琢。总之学习了。
作者: 蓦然云归    时间: 2024-6-6 18:46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六讲作业帖
聆雨15-蓦然云归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
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南宋吴文英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冷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乍青红。移酒小垂虹。贞元供奉梨园曲,称十香、深蘸琼钟。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
译文
炎夏过后,秋凉已生,雨打荷池,洗净一池艳红。耳闻单调乏味的辘轳声,眼见井台四周铺满了枯黄的梧桐叶,不禁哀叹秋已深矣。麓翁之宴既是欢宴,又逢良辰美景,在皎洁的月光下,清风习习,园中修竹摇曳,堂内佳人起舞,呈现出一幅富贵夜宴图。
麓翁先把酒宴摆放在园中堂内,园堂面水开窗,使客人可以边饮酒边观望在月色朦胧中隐约显现在荷池中的红花绿叶。然而园堂宴饮还不能尽兴,所以大家又携酒至园中的“小垂虹”桥上,再次自在畅饮。宴席中自有乐工们为大家弹奏升平盛世中流行的乐曲,并且还拿出来醇酒斟满在玉杯中招待客人。我受到主人如此盛情款待,当然是高兴得乐而忘返了。所以不觉沉醉入梦,好梦至晓,并且梦中似乎还觉得自己飘飘然地身处在一派笙歌声中。[1]
作品简介
《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以词人的哀愁悲秋衬托麓翁的欢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从雨打荷花着笔,使全词笼罩在秋声秋韵之中,在“梨园”“笙歌”之外,另拓一个艺术空间;下片赞颂主人好客,盛情招饮的情景。拈出“临池飞阁”扣紧题中之“园堂”,足见构思之精到绵密。全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构思巧妙,生动再现了一番雨打池荷的精彩情景,令人不忍释卷。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月色染云窗
聆雨3/江南倦客
月色染云窗,清辉铺玉床。夜微阑、小袖生凉。细语低徊犹在耳,思往事,动人肠。
青眼恋红妆。长歌醉酒香。但如今,音讯茫茫。若是情深真不寿,休问责、且相忘。
点评:意境清幽,借月色等景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上阕通过描写月色、夜阑等景与回忆交织,情感真挚;下阕“青眼恋红妆”“长歌醉酒香”展现出往昔的美好与眷恋,对比如今的“音讯茫茫”,更显无奈与惆怅,最后一句“若是情深真不寿,休问责、且相忘”则饱含深深的哀怨与感慨,整首词情感细腻,韵味十足。
“青眼恋红妆”这句相对来说在表意上略微有些直接。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