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六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4-5-31 20:27
标题: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六讲作业帖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六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乐淘组论坛评阅安排:
评阅:10人
学员:25人
大群点评-(2-7)
乐淘评阅-去疾(8-10)
乐淘评阅-雨蒙蒙(11-13)
乐淘评阅-云儿依旧(14-16)
乐淘评阅-新月(17-19)
乐淘评阅-一脉荷香(20-22)
乐淘评阅-小步(23-25)
乐淘评阅-君雨墨(26-)
乐淘评阅-梅朵儿(轮休)
乐淘评阅-山谷幽兰(轮休)
乐淘评阅-潇湘雨(轮休)
作者:
鱼儿
时间:
2024-5-31 22:48
本帖最后由 鱼儿 于 2024-5-31 23:12 编辑
古典词研三作业乐淘组20-鱼儿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解析:
虽然出身在官宦之家,朱淑真的婚姻却并不幸福。
父母将她嫁给一个小吏,丈夫不理解她,甚至在外狎妓,还暴力对待朱淑真。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精神上,朱淑真都是非常孤独的。
词一开头“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连用五个独字,将自己的孤独写得深入骨髓。
不论是走还是坐,是唱还是卧,全都是一个人。一个人面对着生活的波澜,一个人承受着白天和黑夜。
成婚之后,朱淑真亦没有摆脱孤独。两个人的寂寞比一个人的孤独更可悲、更无助。
翻译:
无论行走还是静坐,无论独自吟咏还是互相唱和,乃至卧倒床榻,我都独自一人;久久的站着凝望让我倍加伤神,更无奈这春寒招惹我的愁绪。
这份愁情有谁曾见到,让我眼泪滚滚,把自己原先的粉妆冲洗得一丝不留;愁病交加,把灯芯挑了又挑,终究难以入眠。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旧忆
文/冷若 原玉
若远避尘嚣,因何又忆娇,那一年、同望云宵。
一诺囚心深执念,期何日、再相邀。
云阁景如雕,故人万里遥,旧青山、浑是悲寥。
画栋凄凄烟雨渺,终不似、昔时桥。
你好冷若有幸点评到你的作业
这首词是一首忆旧人之作。如果远离尘世的嘈杂,为何又想起来了妩媚动人的你。记得那一年昂首云霞外。当初的承诺一直深深埋在心里,期待什么时候再相互约定。云阁的景物依然完美,故人却远隔万里。旧时的居所,都是悲伤寂寥。楼阁笼罩在雨中都显得那么凄凉,终不是旧时的拱桥。
这首词情景交融,给读者凄凄惨惨戚戚的感觉。
也说一下不足之处,由于才疏学浅说的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1.读了几首唐多令,起拍一二句,然后句号隔开。
2.一二句要求对仗,这首词对仗不工。
3.下阕旧和昔时,悲寥和凄凄,云阁和画栋,重复。
4.物象太多显得凌乱。
5.这样的小令里字数少,每个字都惜字如金。尽量避免重字,比如一字用了两次。
整首词个人觉得上片好于下片。上片回眸里、雨潇潇。给下片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但是下片没有拓展开。不过结的很好留有余味!!整体不错稍加修改会更好!学习了!!
作者:
有梦梅雪
时间:
2024-6-1 09:43
本帖最后由 有梦梅雪 于 2024-6-1 20:55 编辑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六讲作业
乐淘28有梦梅雪
一,赏析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此词用细节写出趣味,使画面完整,让人如临其境。
二,试评
唐多令 雨夜有思
乐淘宛儿
宿雨总生成,何堪愁里听?许情思,缱绻相应。画蹙眉弯新渐瘦,风寂寂,落花轻。
星暗两三更,蛙鸣四五声。弄朱弦,断续天明。潜入南风幽梦里,心切切,唤卿卿。
试解读:
连续的雨总是不知觉间形成,怎麼承受得了在忧愁中聆听这(雨)呢?它总是和愁思绵绵缠缠的纠结在一起相呼应。我画着紧蹙的眉头,弯弯的眉毛渐渐显瘦,周围的风寂寥无声,只有轻轻落下的花瓣。
夜已深,星星也暗淡下来,只听到几声蛙鸣。我拨弄着琴弦,断断续续地弹奏,直到天明。南风潜入我的幽梦,我心中切切地呼唤着你,我的爱人。
试点评
1,宿雨总生成,何堪愁里听?诗友的前一个分句写出环境,以下行为都在这个环境中进行。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感觉应该有递进,可能是诗友第一个分句写的浅淡了,对于下个分句的生发力度稍不够。
2,许情思,缱绻相应。感觉这个“许”字是“与”的意思。相应,应是个多音字,看诗友的意思是相互呼应(雨有多少,情有多少),意思很好,化虚为实。只是如果是呼应,应该是读仄。
3,画蹙眉弯新渐瘦,风寂寂,落花轻。这个七字句诗友写出了复合句,句内意思读来不流畅。可能是我理解有问题,画蹙眉弯这是有意妆愁吗?为什么要用画字呢?而且新渐痩,新是个时间点,渐是个时间段,它们放一起有点别扭。
我理解为作者是在室内,所以如果风寂寂,是如何知道有风呢?是因为听见落花轻了吗?在落雨的时候如何分辨落花?
如果没有雨,可以想象用落花的无主代指情感的无着落。但是雨夜轻这个韵字下的不好。
4,星暗两三更,蛙鸣四五声。这两句造境不错,但是对主题情感的加持作用不太大。
5,弄朱弦,断续天明。这两句没啥可说的。
6,潜入南风幽梦里,心切切,唤卿卿。七字句诗友所化“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只是倒装易弄混行为主体。
诗友底蕴很好,以上观点仅我个人浅见,说的不对的地方,多多谅解。
作者:
静姝@
时间:
2024-6-1 11:01
本帖最后由 静姝@ 于 2024-6-2 08:11 编辑
第6讲作业
乐陶16~静姝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惜别
宋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答①解读 愁绪在哪里呢?原来是别后的秋天。即使雨停了,吹过一芭蕉的风也冷飕飕的。都说晚秋好,而我却不敢在明月之夜,(独自)上楼。往事如梦,落花流水。燕子已回去了,而我还淹留他乡。垂柳啊没把裙带(心上人)留住,却把行舟系在异乡。
赏析:1)结构 ①上片实写。后以冷风、明月、怕登楼描写凄凉孤寂的心情。②下片拓开一笔,回忆虚写。往事如梦,韶华已逝。但仍苦于淹留,人各一方。离情别绪表现的淋漓尽致。感情真挚,语言隽永。
2)写作特色①巧用设问。词作以“愁=心上愁”的组字方式,巧妙地以设问开篇,在一问一答中点明了时间在秋天,秋多悲,同时也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文中多处对比,上片人道晚秋好→我怕独登楼;下片燕归→我客居在外;下片柳丝不留心上人→而将行舟系在外。步步推进,层层渲染。
③此谋篇布局巧夺天工,自然合成。实在妙哉。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楼上原玉
唐多令 端午节近
文/江小鱼
莲叶枕江流。荷花醉眼眸。盼端阳、争赛龙舟。鼓点激昂人振奋,欢呼叠、竞方遒。
谁念晚登楼。堪嗟记旧游。数十年、碌碌何求。愧对衰颜悲白发,空怅悒、举金瓯。
1)解读:莲叶飘在水面上,荷花娉婷袅娜惹人醉。盼着端午节,划龙舟比赛,鼓点喧天,热闹非凡。还记得那天晚上登楼游玩的情景吗?转眼间十年过去了,碌碌无为。很惭愧虚度了好时光,只能借酒消愁了。
2)赏析①问好小鱼学友!词作起拍兴起,思路不错,只是荷景与端午赛龙舟关系不是很密切。物象稍欠妥贴。若选艾草、菖蒲之类的可能更合适一些。从字面看,莲叶枕江流,这里江字可能笔误。莲叶枕江或者莲叶流,逻辑上都有点牵强。莲一般在小池,江水可流,莲叶似乎不可流。
②下片转回忆 登楼和旧游 前两拍不明晰。第三拍也没承接住。而第三拍与结拍逗句意重。整理一下思路:前两拍回忆人物+事情,或者时间+地点,第三拍写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结拍抒情升华。个见,仅供参考。
③审词牌仔细,上下片首两拍有想用对偶句的痕迹。上片“方遒”,用了一个典,出自《庄子·田子方》。自然贴切,不错,赞一个。学习了!
作者:
冷若
时间:
2024-6-1 11:07
本帖最后由 冷若 于 2024-6-1 11:15 编辑
陶乐组_26冷若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译文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此词反映了词人羁旅飘泊生涯中的失意情怀。上阕就眼前之景抒发离别之愁;下阕拓宽一步,展示词人的心灵背景和深层意绪,把与恋人的惜别赋予了更深层的内涵,显露出其命笔时的复杂心情和离别之际的纷杂意绪。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堪为别调。
1:一和二句下片一和二对仗,
2句式58766
3有领字
4上片下片第三句不同。
5无不规则重字,
7情景相融
8立意明确
唐多令•离别《原玉》
文/紫玉
绿树水边荣,芳丛天际生。就今天,相遇卿卿。万语千言曾欲诉,竟不晓,从何倾?
今日你东征,天涯类转萍。话别离,不舍君行。料得将来难再见,怎不教,意难平!
试平:本词以离别为主题,意脉可以,立意明确。
不好的地方:1绿树,芳草,这二个物像太近,建议换个更好。
2:即是离别,为什么用相遇,感觉不合适,
3:情语太多,最好能景情相融更好。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2024-6-1 11:57
作业:
乐淘组——宛儿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作品原文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翻译:薄薄春寒无声息地侵入小楼,拂晓阴云惨淡像荒凉的暮秋,彩色的屏风画着淡烟笼罩流水。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万般无奈我把精美的帘幕挂起
简析:此词上片写晨起之感和室内之景,语言幽婉而含意深邃。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状漫弥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与“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意蕴相似,而情调之婉妙幽微过之。不说人愁,但云“漠漠轻寒上小楼”。回味“上”字,那淡淡愁思,正随这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仅词的首句,就为全词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紧接着加上“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凄清的背景上涂抹一层暗淡的色彩。时届暮春,却感到竟像深秋那样的寒冷,原来这是一个春阴的早晨。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闷无聊,然而词人不说心情之无聊,却咒晓阴之无赖,进一层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主人公也许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惺忪,室内画屏闲展: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在周围阴氛的罩笼下,幽迷淡远。凝神恍惚中,他仿佛消失在清迷幽幽的画景之中,又仿佛还依回于渺茫、流动的梦境之中。这种主观幻觉,正是由于幽迷宁静的氛围与主人公此时此刻心境的浑然一体所致。是情与景融、意与境浑的佳句。
下片写倚窗所见,转入对春愁的正面描写。不期然而然中,主人公的视线移向了窗外: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透过窗户摄景着笔于远处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飘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是“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晁无咎语)的佳例。词人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这种现象,约翰·鲁斯金称为“感情误置”,而这在中国诗词中则为司空见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诗人们心中存有一种感情,移情入景,便往往设想自然也带着这份感情。“以我观物,而物皆著我之色彩”。“自在飞花”,无情无思,格外惹人恼恨,而反衬梦之有情有思。最后,词以“宝帘闲挂小银钩”作结,尤觉摇曳多姿。细推词脉,此句应为过片之倒装句。沉迷于一时之幻境,不经意中瞥向已经挂起的窗帘外面,飞花丝雨映入眼帘,这便引出“自在”二句之文。而在结构艺术上,词人作如是倒装,使得词之上、下片对称工整,显得精巧别致,极富回环变化的结构之美。同时,也进一步唤醒全篇,使帘外的种种愁境,帘内的愁人更为分明,不言愁而愁自现。《续编草堂诗余》曰:“后叠精研,夺南唐席。”正是对此章法技巧的高度评赞。句中“闲”字,本是形容物态,而返观全篇,知此正是全词感情基调——百无聊赖的情感意绪,作为红线贯串打通全词,一气运转,跌宕昭彰。张炎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词源》卷下)试观此作,正是如此。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词人们总是能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并流诸笔底,而此时,又必然会渗透进他们对时世人生的独特感受。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的这般闲情,却也包蕴着一种由时代氛围所酿成的说不清、排不开的愁绪。“古之伤心人也”的秦观,年少丧父,仕途抑塞,于新旧党迭为消长之际,一再受到排抑,满腹满腔人生的遭际感慨,泛化为一种凄怨感伤的心境意绪而弥漫于词作之中,呈现出含蓄蕴藉、窈深幽约之美。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荷花
文/醉舞可乐
荷叶绿田田,荷花映日鲜。立婷婷、摇曳湖间。风起香来清肺腑,淤泥出、洁如莲。
碧水照娇颜,红蜓翩舞跹。韵悠长、墨客留篇。不染尘嚣心自静,婀姿美、醉流年。
解读:碧绿的荷叶是这样的繁盛茂密,粉色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是这样的鲜艳夺目。娉娉婷婷,在湖光中摇曳。轻风送来阵阵清香弥漫肺腑,在这淤泥之中,更衬托出它高尚纯洁的灵魂。
碧绿的湖水倒映着它娇丽的容颜,红色的蜻蜓在它身边翩翩起舞。这韵味十足,引得才子留下宝贵的墨章。它却有一颗远离俗世声嚣的沉静的心灵,那美丽婀娜的身姿,醉了多少斑驳流离的时光。
简析:
这首词题目荷花
上片,首句荷叶绿田田,田田就是指的就是荷叶郁郁葱葱茂盛的样子,绿字多余了。荷叶绿田田,荷花映日鲜。没对仗。立婷婷感觉别扭,有凑韵嫌疑。煞尾洁如莲,有个问题荷花是不是就是莲花。
下片借景抒情。总之这首词立意咏荷花,用词还需要斟酌,比如下片三字句的婀姿美。
学友此篇立意清新,一股小田园之风铺人心脾,沁入心扉,向学友学习了。
作者:
稻花
时间:
2024-6-1 14:46
本帖最后由 稻花 于 2024-6-1 21:18 编辑
古典词研三作业
乐淘11~悠悠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忆王孙•夏词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翻译:
小池塘中,风中的水草烈烈有声,雨后的荷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弥漫整个庭院。这时候,又享用着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镇的李子和瓜,像冰雪一样清凉舒爽!躺在竹制的方床上,谁还有心思去拿针线做女工呢?只想美美的睡一个午觉啊!
简析:
《忆王孙·夏词》是一首以女子口吻述说夏景的小词。起句便绘制出一个清凉的世界;继而,词人巧妙地捕捉到了雨后荷花的芬芳;接着用“沉李浮瓜”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描写夏日里冰凉的瓜果;末二句将笔触转向自己,写出悠长而美好的夏日午后梦境。小令虽短,却勾画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别有情趣。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瞻仰毛主席故居
乐淘08~翠花
韶乐鸟和鸣。层峦紫气腾。圣地游、肃穆虔诚。迎面荷塘新叶碧,心潮起、忆峥嵘。
挥手气恢宏。开天世界惊。逐乌云、指引前程。全意为民谋幸福,看华夏、日东升。
解:在韶乐与鸟儿相和声中,层层叠叠的山峦雾云缭绕,宛如紫气飞腾。在毛主席故居游览瞻仰着,气氛肃穆而虔诚。迎面而来有一处荷塘,正长着青绿的新叶,让人心潮起伏,不禁想起毛主席往昔的峥嵘岁月。
毛主席挥斥方遒,气势恢宏,开天辟地让世界为之震惊。且扫去一切的乌云障碍,指引着中国前进的行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让华夏大地如旭日东升。
悠悠妄评:
(1)这首词格律正确,上片由远及近,描述毛主席故居所在及环境,手法尚可。第四拍“迎面荷塘新叶碧”出现的突兀,而且与“心潮起,忆峥嵘”感觉关联不大,前后意断了。但歇拍过渡,过片衔接还是相对顺畅。
(2)下片歌颂赞扬毛主席,皆为虚写,平铺直叙,读来纯属喊口号,且表达过于直白,少了词味。缺乏新意,缺乏感情的融入,难以打动读者,引发共鸣。
(3)对于写这一类的诗词,个人总感到鸡肋,这首词整篇来说,老干体的感觉。
作者:
小西
时间:
2024-6-1 16:51
古典词研三期第六讲作业
乐淘组长-小西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清代: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译文:
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简析:
小令一般用作抒情,用作描写人物则是少见,且是极为困难的。而这首词,却以精炼的笔触,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爱的少女的形象。
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
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紧扣心弦,相爱者偶然相遇,心事却难以诉说, 只能四目交投,默默远走的场景。这种神态,恰是人物内心矛盾的真切表达,尽见苦闷之状。
第二句通过细节描写写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间脸飞红晕,抖动的玉钗泄露了心事。恰是一幅静态人物素描。
下阕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难见面,“待将低唤”,可是声音还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只因“恐人见”。可如此分开又心存不甘,于是抓紧时间,转过回廊,在不显眼的地方轻叩玉钗。潜伏似的暗号。现在恐怕找不到这种画面了。这首和清照那首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异曲同工。这暗示的举动,在满是温情的心中又深蕴着万般无奈的凄苦,那是心上不变的暗号,容若知道,她也知道。其实有时候,绝了心念,也不是坏事。比如容如果绝了心念,不至于英年早逝。
这首词在艺术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塑造了一个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写肖像,她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就更加妩媚迷人。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不是轻佻,而是少女内心复杂活动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即情定终生。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感秋
文/乐淘17-安若渔
细雨湿枫林。寒烟笼远岑。望天涯、暮色沉沉。落叶飘零何处去,风不语、更欺心。
踪迹不堪寻。幽怀时复深。又几回、照影孤吟。偏是愁来无一字,只落得、泪沾襟。
小西学评:问好学友,这是一首伤秋感怀之作。格律用韵无误,上景下情布局合理,脉络清晰。
上下片,两个五字句对偶,第一个七字句上三下四句式,两个六字句三三句式,均符合词牌要求。词中所选物象色调一致,符合声情。
上片先景起,从近处的细雨枫林,到远处的山,再到天涯。然后镜头一转回到飘零的落叶,视角的变化有层次感。点明时间地点,从听觉和视觉去创设情境。准备过片“落叶飘零何处去,风不语、更欺心。”运用拟人修饰手法入情,并启下。
过片与准备过片衔接自然,接着虚笔描写心绪,煞尾回扣题目。整首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一气呵成,学习了,点赞。若非要找不足,煞尾再留白些就更好了。
作者:
翠花
时间:
2024-6-1 17:04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乐淘组08一翠花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暗香》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赏析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全词可分为六层。
上片,“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这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那时,作者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赠,赋诗言情,境界何等幽雅,生活何等美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两句,笔锋陡转,境界突变,作者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红梅,再难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正如作者所说:“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蓦山溪》)。与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飒。这是第二层。“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这里是第三层。这两句点题,写花木无知,多情依旧,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词人的室内,浸透着周围的一切,尽管你“忘却春风词笔”,却仍免不了撩起深长的情思,引起词人的诗兴。
下片承此申写身世之感。“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这几句是第四层,感情曲折细腻而又富于变化。换头,叙写独处异乡,空前冷清寂寞,内心情感波澜起伏:先是想折梅投赠,却又怕水远山遥,风雪隔阻,难以寄到;次想借酒浇愁,但面对盈盈翠盏,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泪”;最后,作者想从窗外红梅身上来寻求寄托并据以排遣胸中的别恨,然而引起的却是更加使人难以忘情的回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两句,是第五层,其中“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词语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这是前句“忆”字的具体发挥。这两句说明词人最难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红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袭人,压倒了凛冽的冬寒,似乎带来了春天的信息。携手共游,何等惬意!词脉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结尾两句又是一层,词笔顿时跌落,终于又出现了万花纷谢的肃杀景象。“几时见得”一句埋伏下许多情思,引起无限悬念。
这首词构思绵密,自出机抒。词的创作虽与林逋《山园小梅》有关,但其境界却远远超林逋的诗作,与陆游的《卜操作数·咏梅》也不相类。陆词借梅比喻诗人的品德,姜夔这首词却织进了个人身世盛衰之感。但写法上却“不即不离”,看上去,似咏梅而实际并非咏梅,非咏梅而又句句与梅密切相关。正如张炎《词源》所说:“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姜夔词的“清空”也正表现在这里。其次是,对比照应,似纵旋收。作者本来以梅花为线索来抒写个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对比中交替进行,给人以强烈印象。如第一层写的是昔盛,第二层便接写今衰;第五层写昔盛,六层又以今衰作结。这二者形成强烈对照,境况十分鲜明。再次是,抒情写意,曲折尽致。这是一首抒情词,侧重于叙写词人激烈起伏的内心活动。以第四层为例,短短六句,却有三次转折,感情上的波澜回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是音节谐婉,字句精工。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 荷塘重游
乐淘28有梦梅雪
摇橹入荷塘,分花动晚香。执手看、月影流光。蛙鼓蝉鸣时合乐,如我意,喜成章。
醒醉旧篷窗,凄风裹雨凉。对秋宵、只影彷徨。电母不谙情事了,撕云裂,照鸳鸯。
翠花简评:问好有梦梅雪学友,此词格律正确,句式流畅,语意清新,蕴有词味,先点个赞。
摇撸入荷塘,分花动晚香。起句对仗漂亮,执手看、月影流光。顺势起句而下,描写两恋人傍晚在荷塘里摇着小船,在芳香的荷花中,执手仰望星空。蛙鼓蝉鸣时合乐,如我意,喜成章。蛙鼓蝉鸣合奏欢乐的乐曲,我意飞扬,欣喜成章。结束上阙,引出下阙。在篷窗酒后醒来,凄风裹着冰凉的雨水。下阙起句开始转意了。在秋天的晚上,孤影彷徨。雷电也不谙人情,撕裂云层,闪电照映着鸳鸯。结束全文。上阙是回忆从前相聚时的喜乐,下阙回到现今孤零地面对秋风秋雨的凄态。情景交融,感人动心,实为佳作。若要找出点瘕次,醒醉旧篷窗有点不通,可否改为醉醒旧篷窗。评得不对,请多包涵。
作者:
风若兮
时间:
2024-6-1 21:38
1、《望江南. 梳洗罢》
温庭筠(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试译:
清晨流洗好后,一个人在望江楼上凭栏眺望,过尽千帆都未看见等待的那个人。太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江水缓缓地流淌,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赏析:词写出了思妇苦候情人归来的失望神情,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
2、唐多令·游船上
碧天云外月
击水荡湖波,浮烟点芰荷。逐风流,此刻花多。回看岸边垂柳下,人妩媚,燕穿梭。
日暝落霞多,清凉泛棹歌。好时光,只恐蹉跎。摒弃闲愁心不老,终日里,笑呵呵。
风若兮浅评:
格律无误。击水荡起层层波浪,层波更恰当,点动词,没看懂什么意思?此刻花多直白且与下阙过片重韵,下阚继续写景,上下阙缺少变化,景语没能很好地为情语服务,导致情感流于肤浅。个见,不当之处请见谅!
作者:
桃乡蓝天
时间:
2024-6-1 23:16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乐淘21-红叶
①阅读
唐多令·秋暮有感
陈允平 宋代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译文:
不要去采芙蓉花,秋天的江面烟水空漾。夕阳下,一群大雁正在回家。引起闲愁,想安顿却安顿不好。全都堆在眉间。
满腹的心事写在红叶上,让它随着流水飘向东。秋意越浓,人越伤心。回望高楼,迟迟才回去。此时,一轮新月已早早挂在梧桐上。
赏析:
这首词是写秋季女子怀念远方的人的词,“斜阳”、“新月”指出时间是在傍晚时分,“秋江”“画桥”“层楼”则指出此诗的地点,
全词流畅、疏朗跌宕起伏,发端以祈使句式领起,劝人不要去采莲,这里有难言之隐。次句切题之“秋”,说的是萧条旷阔的江面上,别无所有,只有一片茫茫烟水流淌着,它补充说明“休去”的原因。
三、四句写夕阳、鸿雁。这是望中所见。“斜阳”点明时间,切“暮”,递进说明“休去”之原因,雁切入秋,这些触发许多感慨。梁江淹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思妇也盼望远人随着秋雁而南归。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接写“闲愁”。欲顿”两句,贴切形象,富有情致,使不可探寻的心理状态的“愁”有了安置,愁锁双眉,形迹可见。
断肠人心事重重,面对夕阳西下、烟水空蒙的深秋景象,更是叫人肝肠寸断。“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懒”字,就把“断肠人”的情态和精神面貌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这首词在表现主题思想时采取事事关联,环环相扣,层层深化的写法,内容联系密切。上片写“因触景所致的闲愁,
②互评
唐多令】常忆少时光
文/穆小兮
常忆少时光,曾经粉面郎。踏风来、轻舞飞扬。不晓世间多疾苦,逢棘事、有爹娘。
云梦在他乡,十年游四方。几蹉跎、惟鬓添霜。道说少时书壮志,皆叹笑、太疏狂。
红叶翻译:
经常回忆起少年时光。也曾经是惹人喜爱的阳光帅哥,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像风儿一样无拘无束来去自由。不谙世事。反正一切都有父母呵护。
长大后,远离故土,为事业为理想奔波四方,几经蹉跎双鬓染霜,不再年少,事实和当年的梦乡差距太大了,回头看,曾经的壮志都显得轻狂。
红叶简评:
问好学友!
格律正确,立意不错,读来流畅,脉络清晰,本词牌基本掌握了。
发端应该是情起吧,这点弄不太准,还是听评阅老师的吧!
上片回忆从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活在父母呵护下。
下片写背井离乡,数载奔波,鬓已染霜,事实和理想还是有距离的。壮志难酬,也感到作者淡淡的苍桑感,这点感同身受,有共鸣。上下连接紧凑,过度自然。
挑不出大毛病,也没有很出彩的地方,我认为:“几蹉跎、惟鬓添霜。”这个“惟”字不用做衬字处理。初学点评,不妥处请谅解。
作者:
绮玉
时间:
2024-6-1 23:21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六讲作业帖
乐淘醉舞可乐作业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刘过 宋代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 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白话:
清秋时节,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后,“我”重新登上了南楼。再过几日,便是中秋,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自己就又得匆匆忙忙离开这里了。
望着这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不知昔日老友,是否有再来过?眼前满是这苍凉的旧日江山,为我添却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与好友再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却终于不再有年少时的豪迈意气,徒增萧索。
上阕前三句是说,清秋时节,沙洲上到处都是摇曳的渐黄的芦叶,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后,“我”重新登上了南楼。在一片秋景中,词人登高望远,抚今追昔,思绪万千。二十年,仿佛弹指一挥间,初来还是少年,再来已是中年。用蒋捷的一句词来表达刘过此时的心境,也许更为合适,那就是“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柳下系船犹未稳”,言离别。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自己就又得匆匆忙忙离开这里了。“能几日,又中秋”,言具体时间,即小序中交代的“八月五日”。并与芦叶、寒沙等秋景相呼应。
上阕写秋景叙别事。下阕抒情。抒的是什么情?是“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的“故人之思”;是“旧江山浑是新愁”的“家国之思”;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年华之思”。
“黄鹤断矶”,即黄鹤矶,位于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故人曾到否?有没有老朋友曾经在此期间登临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情愁依旧在黄鹤楼的天空飘荡。
“旧江山浑是新愁”中有一份故国之思。当时,北宋灭亡,刘过主张北伐,却与辛弃疾一样得不到重用,报国无门亦是登楼之一痛。
但最打动人的,仍是最后这三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他道出了饮酒的主题,饮酒的心境,饮酒的凄凉心事,成为众多饮酒词中的名句。人已不是当年的人,酒也不是当年的酒,黄鹤楼也不是从前的黄鹤楼,江山也不是从前的江山,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与好友再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却终于不再有年少时的豪迈意气,徒增萧索罢了。
综览全词,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借酒言情,借酒言志,一吐心中之块垒,将故人之思、家国之思、年华之思融于一体,感慨系之,一气呵成,是为饮酒词中的绝妙佳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二、唐多令
乐淘12-风若兮
何处水云间?妾身似鹤闲。柳子湖,静赏红莲。偶有渔歌偎小棹。更惊起、鹭鸥翩。
名利懒相关,妾心磐石坚。纵繁华,过眼云烟。所好惟余三尺半。一枝笔、许诗仙。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水云之间,如鹤般清闲自在的生活。她在柳子湖畔静静地欣赏着红莲,偶尔还能听到渔歌和看到鹭鸥翩翩起舞。她不追逐名利,心境坚定如磐石,将繁华视为过眼云烟。她唯一的爱好就是拿着一枝笔,像诗仙一样写诗。
解析:
上阙:
何处水云间?妾身似鹤闲。”:表达了女子生活在如仙境般的环境中,像鹤一样自由自在。
柳子湖,静赏红莲。偶有渔歌偎小棹。更惊起、鹭鸥翩。”:描绘了女子在湖边欣赏红莲,享受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展现了湖边的宁静和生态。
下阙:
名利懒相关,妾心磐石坚。”:说明女子不追求名利,心境坚定。
纵繁华,过眼云烟。”:表示她对繁华世界的淡泊态度。
所好惟余三尺半。一枝笔、许诗仙。”:强调女子唯一的爱好是用笔写诗,追求诗仙般的境界。
这首词通过对环境和女子内心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和艺术的生活态度。
有一点点小问题:何处水云间?妾身似鹤闲 这没有对仗。其他都很好 立意主题明确,上下片脉络清晰。学习了
作者:
云若
时间:
2024-6-2 10:57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六讲作业
乐淘25-临风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简析:这词写的是男女约会的情景,形象逼真,引人遐思。在一个繁花盛开,月色朦胧且轻雾弥漫的夜晚,女子去画堂约会。出来的时候有些急,绣着金丝线的鞋子都没来得及穿,用手提着鞋只穿袜子就跑来,可见佳人心里是多么高兴,是多么的想见到意中人。
下片主要写相会的情景。刚看到就扑到了那人的怀里,还不停的喃喃自语,我出来是多么的难啊,你可要好好怜惜我啊。
作者把约会的场景写的是惟妙惟肖,女子的形态,心态都刻画的细致入微。
2.唐多令·述怀
文/小西
细雨漫幽花,疏风扣碧纱。惹离思、坐冷谁家。犹记当年诗酒外,月楼上、听琵琶。
心事锁年华,浮生任叹嗟。盼归舟、共品香茶。惟有江天南去雁,声声里、远天涯。
临风简评:双起之调,从容整练。上片以细雨疏风偶句起笔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引出下面离思。继而写忆,回忆当年的种种 。过片点题述怀,承接上片结忆而来,再写盼,显得顺理成章。结句以雁南飞之景更将这种惆怅之情渲染到极致。
如果说细雨疏风的景象可春可秋不确定的话,那下片雁南飞的点出可以给出答案了,即是秋天,秋风秋雨愁煞人,紧扣主题意象。
小词对仗工稳,上片景起情结,下片情起景收。章法有度,意境旷远,又不失轻灵蕴藉,确实好词!学习了!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24-6-2 12:37
本帖最后由 潇湘妃子 于 2024-6-2 12:39 编辑
古典学院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乐淘29 -潇湘妃子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
深夜梦后楼台朱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身着两重心字的罗衣。琵琶轻弹诉说缕缕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简析:
这首词含蓄真挚,情景交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苹深切的怀念之情。
第一层“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梦后与酒醒是互文。两个6言句用赋的手法平起叙事。两个场景梦醒酒醒后看到紧锁的楼台门窗,低垂的帘幕。
第二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去年”二字承上启下。春恨,伤春怀人的离愁别恨。落花中独立的人儿,被微雨中双飞的燕子反衬的更加孤独,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致在梦后酒醒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
第三层“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依然是赋的手法缓缓叙事。“记得”与“去年”遥遥呼应。“心字罗衣”不仅是表象,更有情感色彩的注入。词人有意借用小苹穿的“心字罗衣”来渲染他和小苹之间倾心相爱的情谊。“琵琶弦上说相思”,“相思”点题,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诗句来,给词的意境增添了不少光彩。
第四层“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末两句是说,当时明月如今又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当时、曾”这是过去的场景,用反衬的手法,衬托而今的无尽孤烛与思念。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 独坐所思
悠悠
柳絮漫如愁。杜鹃泣未休。更哪堪、独上江楼。深坐窗前频问酒,空思忆,旧时游。
无计蹙眉头。当年离别秋。奈风前、却是难留。争有相思千万缕,浑付与,水中流。
潇湘妃子简评:问好学友!
(1)诗词解读:
唐多令 独坐有思 漫天飘飞的柳絮以如我的愁绪,杜鹃声声啼血,更那堪独上望江楼。久坐窗前频把盏,怀念那曾经一起游玩的人。
(愁思)无计可消除,紧锁双眉。记得当年(我们)是秋天离别的,奈何留不住你。(而今)纵有千万缕相思,全都像这水一样东流。
(2)简析:
一阕忧思怀人的作品,读起来不禁令人伤感。
上片:一二句“柳絮漫如愁。杜鹃泣未休”,选用柳絮,杜鹃两个意象,为整阕词定下离愁悲思的场景。第三句“更哪堪、独上江楼。”独上江楼,并表明情态。第四句“深坐窗前频问酒,空思忆,旧时游。”深,频,表示坐之久及饮酒之多,表达思之深念之长。整个上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
下片:“无计/蹙/眉头。当年/离别/秋”,注意偶句结构。“奈风前、却是难留。”“风”可以再推敲。“争有相思千万缕,浑付与,水中流。”“争”可以再推敲,达意不明确。
不到之处,请海涵!
作者:
碧天云外月
时间:
2024-6-2 13:23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六讲作业
乐淘组15碧天云外月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天香·烟络横林
贺铸〔宋代〕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赏析:
原野烟雾笼罩着,横向延展的树林,天边远山的夕阳,正在缓缓落沉,日暮黄昏传来声声钟鼓。烛光摇曳,映着寂寞的窗帘,蟋蟀鸣声急,催人忙夜织,皆大苦度这清秋风露。不眠思妇思夫归,辛劳砧杵缝制衣服,风声、蛩声、捣声,声声齐应和。感动了我这天涯倦宦,蓦然间岁华飞驰,行将岁暮。
想当年酒狂自负,自以为东君之神,与我特别眷顾,司三春美景交付。谁料结局竟如此这般,长年累月车马船舟,北道南水四处流浪。我满腹的怨恨,无人可以面晤倾诉。幸喜月亮代表我的心,知道我旧游处,将如行云的爱侣引来这里叙旧,再把我的梦魂带去与她亲近。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原玉:
乐淘21-红叶
唐多令 · 夏日情怀
藤蔓绕篱笆。高槐着翠纱。小庭幽、绿漫阴遮。道是熏风吹未觉。夏时节、有清嘉。
向晚一瓯茶。茗香兑落霞。俗世间、看淡些些。惯已温凉成四季,终皆是、好年华。
浅评:
1、词意通畅,格律正确。
2、上片写景,下片写景,情景过渡自然。
3、起句得当,尾句更佳,学习了!
作者:
清秋
时间:
2024-6-2 15:34
本帖最后由 清秋 于 2024-6-2 15:36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乐淘33-清影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秋暮有感
宋·陈允平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翻译:不要去采芙蓉花,秋天的江面烟水空漾。夕阳下,一群大雁正在回家。想把心中的闲愁安顿好,却无处安顿。它们全都堆积在紧锁的眉峰之间。
满腹的心事写在红叶上,让它随着流水向东流去。这秋意越浓,人越是伤心。回望高楼,迟迟不想回去。但是,一轮新月已早早挂在梧桐上了。
简评:此词开篇即规劝人们别去采撷芙蓉花,就有一种难言苦衷和一种特别的忧怨之情。次句切题之“秋”,说的是萧条旷阔的江面上,别无所有,只有一片茫茫烟水流淌着,它补充说明“休去”的原因。三、四句写夕阳、鸿雁。这是望中所见。“斜阳”点明时间,切“暮”,递进说明“休去”之原因:“带斜阳,一片征鸿”中的“征鸿”指的是远飞的大雁,切中词的时节“秋季”。思妇也盼望远人随着秋雁而南归。因此仰见征鸿,触发思念远人的情感。“欲顿”两句,与“愁著两眉峰”句贴切形象,富有情致,使不可探寻的心理状态的“愁”有了安置,愁锁双眉,形迹可见。
下片“心事寄题红”由叙闲愁转入抒心事。“题红”两句,用孟棨《本事诗》红叶题诗典故表达题诗寄情有意,无情之水东流去,可见心事重重。由是引出“断肠人”。“秋浓”指的是深秋,仍照应“秋暮”题意。后世骚人墨客多做悲秋、叹秋、感秋的文章,秋天秋景简直成了“悲”的代名词。断肠人心事重重,面对夕阳西下、烟水空蒙的深秋景象,更是叫人肝肠寸断。“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从户外进入室内,其中“懒”字,就把“断肠人”的情态和精神面貌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早新月、挂梧桐”,这是在“层楼”中看到的,写得空灵透剔,意象鲜明。一轮新月高悬在稀稀落落衰败凋谢的梧桐树梢上,更增加了心烦意乱的愁思。结尾以景结情,戛然而止,给人无穷的回味。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流年
文/羽君
星卧月眉弯,桃嗔柳笼烟。
小香风,卷染衣沿。
静倚芸窗凝夜色,些许事,问红笺。
回首已经年,遣情诉两宽。
怕回翻,怕泪潸然。
满纸落荒逃难语,无只字,己相关。
问好羽君同学,以后注意排版哈。实在不好意思,水平有限,这首词我读了几遍,有些词句我真的没有真正的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只好按照自己对字面理解解读如下了,如有误解望谅:
星星都睡了一弯新月如眉挂在天上,桃花怒放(嗔,其实是生气,我就解释为怒放了)绿柳笼罩着薄薄的烟雾。带着香气的微风吹过来卷起了衣服的边沿。我静静地倚靠在书房的窗户边凝望着这夜色。有些事情,得问问红色笺纸。
回过去已经过了很多年,排遣离别之后的情思我们两个人都得到解脱。但是又怕再回去翻看那些笺纸,又会忍不住潸然流泪。看到满纸的情意我只好落荒而逃无以言语,没有你的只言片语,已经能想到与你相关事了。
简评:一首相思怀人之作,立意明确、今-夕-今布局合理、脉络清晰,只是对我来说,用语感觉晦涩难懂,也许是我没有理解同学想表达的深层次意思了。
第一拍“星卧月眉弯”景起,点明时间是月夜但是这个“星卧”有待商榷。第二拍“桃嗔柳笼烟”景承,“嗔”来表示怒放感觉也不妥。第一二拍都为所见之景,但是新月如弯能看清“桃嗔柳笼烟”吗?这个有疑问。第三拍“小香风,卷染衣沿”转入嗅觉和感觉,外面有桃花,这里有香风拂袖,但是“卷染衣沿”不太理解。准备过片“静倚芸窗凝夜色,些许事,问红笺。”交代地点和状态是“静倚芸窗凝夜色”这与前拍的“小香风,卷染衣沿”不协,要就是窗户是开着的倒也可能。“些许事,问红笺”站在窗前看着夜色,想起一些事却要“问红笺”感觉有点突兀哈。
过片“回首已经年”转入回忆。第六拍“遣情诉两宽”这里用《敦煌山洞出土的唐朝人“放妻协议”》的典,表示离别之后两个人都得到解脱,那就是对之前的感情已经放下了。
第七拍“怕回翻,怕泪潸然”这么复杂的心理,上面有些事情要问红笺,现在又怕回翻,说明这感情还是没有放下。
结拍“满纸落荒逃难语,无只字,己相关”说明自己还是不能逃脱情网的束缚,即使没有只言片语,事事都与她相关。但是这句子实在难以读懂,哈哈,就算我胡言乱语了吧。如有误解,请复评老师指正。
作者:
凡川
时间:
2024-6-2 16:29
本帖最后由 凡川 于 2024-6-2 16:51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
乐淘组01-[size=1em]凡川
一、阅读古人词翻译并解析
唐多令·惜别
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翻译: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解析:吴文英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在吴词中为别调。就内容而论分为两段,第一段“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作者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两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唱叹,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里是写作者愁生何处。“却道天凉好个秋”可谓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作者的心理写照。这三句没有直接写愁。却被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的表现了。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句对照,可见人不如候鸟。此下“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为第二段,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暗示对方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漫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不能随去。
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
第二段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
二、互评
唐多令 •周六偶遇旧同事感怀乐陶16~静姝
粤地水云悠。长街车马流。五年前、职海同舟。锦上添花无一朵,雪中碳、暖心头。
弹指数春秋。丁香空结愁。再相逢、红瘦荫稠。浮世半生些子事,只可遇、岂能求?
评:粤地水云悠。长街车马流。眼前景。五年前、职海同舟。锦上添花无一朵,雪中碳、暖心头。感旧时情怀,锦上添花,雪中碳。好同事。
弹指数春秋。丁香空结愁。再相逢、红瘦荫稠。回到眼前景,感情伤。浮世半生些子事,只可遇、岂能求?感叹,一切随缘。
写的好!只是觉得没有写到遇到同事呢?只是最后感怀,还有就是与同事以往的交情。说的不对莫怪啊。
作者:
穆小兮
时间:
2024-6-3 00:48
古典词研三班第六讲作业
乐淘22-穆小兮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答:唐多令为重头曲,前后段前两句都为五字句,第三句为上三下四之七字句法,第五句为三字读之六字句,词中的音节字平仄组合和长短豆读句式形成此调流畅劲健又抑扬顿挫的声情特点。此调可对仗处多,写作要求较为严谨。但是,句法与格律相对稳定,最适合中级诗词爱好者练习之用。此调为重头曲,上下两片句式一致。起首两个五字句一般要求对仗。第三句是带逗七字句,结句两个三字句实为六字句三三逗读,也可对仗,慎用。
总结:这首词共有五个要点:
1)领字、此凋没有领字。
2)上下片第三句的第三字处有顿,上三下四的句式。不是韵字,不是领字,也不断句。要做到句顿意不断。
3)换头,这个是重头曲,也叫吕调,上下片句式一样。在双调词中,这种在起拍过片一致的,叫做重头。而吕调是指双调词上下片结构相同的词牌。包括句数、每句字数、句式和押韵。
4)要注意两结为六字句三三顿逗,要做到句顿意不断。
5)内容特征,此调上下片第三句为上三下四的七字句,第五句为三三读的六字句。从而形成了此调流畅又略为停顿的特点。比较适合抒发轻快之情调中又流露感怀的情绪。
总结:格式:本调共60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句式:55776,557763.领字:此调无领字
4.用韵:共十句八平韵,一韵到底。
5.豆读:此调上下片第三句为上三下四的七字句,两结为六字句三三顿逗,要做到句顿意不断。
6.对偶:此词牌上下片起首两句宜对偶。
7.换头:吕调,为重头曲。
8.重字:不允许没规律的重字。
9.声情:中性,可喜可忧。脉络需要清晰。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南宋: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译文:
同一帮友人在安远楼聚会,酒席上一位姓黄的歌女请我作一首词,我便当场创作此篇。时为八月五日。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这是一首登临名作。作者借重过武昌南楼之机,感慨时事,抒写昔是今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一名南楼。建于1186年(淳熙十三年)。姜夔曾自度《翠楼吟》词纪之。其小序云“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具载其事。
刘过重访南楼,距上次登览几二十年。当时韩侂胄掌握实权,轻举妄动,意欲伐金以成就自己的“功名”。而当时南宋朝廷军备废驰,国库空虚,将才难觅,一旦挑起战争,就会兵连祸连,生灵涂炭。词人刘过以垂暮之身,逢此乱局,虽风景不殊,却触目有忧国伤时之恸。这种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词中。
词一起用了两个偶句,略点景物,写登楼之所见。
但既无金碧楼台,也没写清嘉的山水。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而已。这里的“满”字和“寒”字下得好,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画面,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底色”。细味这残芦满目、浅流如带的词境,不止气象萧瑟,而且写出了居高临下的眺望之感来,是统摄全篇的传神之笔。接下去,作者以时空交错的技法把词笔从空间的凭眺折入时间的溯洄,以虚间实,别起波澜。“二十年重过南楼”,一句里包含了多少感慨!二十年前,也就是安远楼落成不久,刘过离家赴试,曾在这里过了一段狂放不羁的生活。所谓“醉槌黄鹤楼,一掷赌百万。”(《湖学别苏召叟》)以及“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浣溪沙。赠妓徐楚楚》),这就是他当年游踪的剪影。二十年过去了,可是以身许国的刘过却“四举无成,十年不调”,仍然一袭布衣。此时故地重经,而且是在这个危机四伏祸乱不远的时候,怎不令人凄然以悲呢?句中的“过”字点明此行不过是“解鞍少驻初程”的暂歇而已,并为下文伏线。“柳下”三句,一波三折,文随意转,极见工力。“未稳”上承“过”字,说明行色匆匆,钩锁紧密,见出文心之细。“能几日,又中秋”,意谓不消几天,中秋又来到了。一种时序催人的忧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无可奈何的叹喟都从这一个“又”字里泄露出来。三句迭用“犹”、“能”、“又”等虚字呼应提携,真能将词人灵魂的皱折淋漓尽致地揭示无余。
过片以后纯乎写情,都从“重过”一义生发。曰“故人”,曰“旧江山”,曰“新愁”,曰“不似”,莫不如此。章法之精严,风格之浑成,堪称《龙洲词》中上上之作。“黄鹤”二句从设问提起,妙处在能从虚际转身。“矶头”上缀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意味,不是泛泛之笔。“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前此种种灰黯的心绪,所为伊何?
难道仅仅是怀人、病酒、叹老、悲秋么?被宋子虚誉为“天下奇男子,平生以气义撼当世”(《龙洲词跋》)的刘过是不会自溺于此的,刘过此词的忧国伤时之感无疑要高于宋玉《九辨》单纯的寒土悲秋之感。他此刻所感受的巨大的愁苦,就是对韩侂胄引火的冒险政策的担忧,就是对江河日下的南宋政局的悲痛。
旧日的壮丽江山笼罩着战争的阴影,而他对于这场可怕的灾难竟然无能为力,这怎么不教人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呢?“浑是新愁”,四字包括三层含义。本有旧愁,是一层;添了新愁,是第二层。愁到了“浑是”的程度,极言分量之重,是第三层。旧愁为何?就是他《忆鄂渚》诗所云“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之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卒章三句买花载酒,本想苦中求乐,来驱散一下心头的愁绪。可是这家国恨、身世愁又岂是些许花酒所冲淡得了的!先用“欲”字一顿,提出游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则纵去也无复当年乐趣,表示了否定的态度。“少年”,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相对而言。刘过初到南楼,年方三十,故可称为少年。且可与上片之“二十年重过南楼”相绾合,论其章法,确有草灰蛇线之妙。如此结尾,既沉郁又浑成,令人读之有无穷哀感。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与表姐同回老家
乐淘01/凡川
黄菊绽清秋,芦花笑水幽。想当年、总抢鱼钩。阔别十年归故里,相约又、却犹柔。
闲步鹭鸥游,重寻童趣收。旧渡边、清渚滩头。共数星星同赏月,风筝放、忘尘忧。
问好凡川友友,这应该是一首怀旧词吧。怎么说呢,主题很好,透过现在重返童年。但布局似乎不太好,有点凌乱,要么你先写现在,两人在一起的状况,少了些什么东西,然后下片想起你们童年在一起的那份纯真跟美好。要么先写童年,再转折到现在的相对虽谈笑风生,却少了儿时的真诚。注意谋篇...(个见,勿怪)
作者:
江小鱼
时间:
2024-6-3 11:43
本帖最后由 江小鱼 于 2024-6-3 15:42 编辑
古典词研三班第六讲作业
乐淘06-江小鱼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唐多令·惜别
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吴文英这首唐多令,上片首拍自问自答,由一个“愁”字拆解开来,漂亮。第二拍写了“芭蕉”这个意象,大家熟知的是“雨打芭蕉”,作者反向用之,写道“不雨也飕飕”,力道足。第三拍,晚凉,明月,登楼,这三个意象一气呵成。古人有云:无事不登楼,在一个明月夜独自登楼,定然是有不便言明的心事。
下片起拍,由景入情,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半,转眼一年就过去了。古代人们喜欢中秋结婚,取“花好月圆”之意。而作者又反弹琵琶,偏写道“花空烟水流”,将一种落寞、无可奈何的心思写得细腻、生动。下片第二拍,秋天来了,连燕子往南方去了,我却不得不留在这里。结句,写了垂柳,扣题了,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这垂柳啊,它不去绊住伊人归去的脚步,却系住了我归去的小舟。
吴文英的这首词,上片写愁,下片道明为什么愁。作者不愧是高手,几个意象用得精巧。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望月怀远
文/川兮
玉魄照汀洲,寒霜空里流。夜微澜、谁倚西楼。细细蛩声闻又断,西风瘦,入穷秋。
何处是边头,流光曾到不。望云山、千里萦愁。欲向婵娟捎一问,蝴蝶梦、拟双游。
问好川兮友友,斗胆评了哈,不当之处多多谅解。
首句点题,“玉魄”二字典雅,有古意。第一拍描写的是大场景,大气。第二拍写到“谁倚西楼”,这里是近景。个人觉得第一拍与第二拍之间场景切换跨度有些大。第三拍,由视觉转入听觉,由蛩声带出些些感伤,西风后面紧跟的“廋”字给人痛感,秋字前的“穷”字给人伤感。
下片第一拍是一个问句,承上。个人觉个“边头”不够雅致,可斟酌。下片第二句“望云山,千里萦愁”,这个又是宏阔的场景,这种大跨度的空间腾挪让人有些不适应。下片结句又扣回主题,形成一个闭环式的结构。
可能我的点评有些纠结细节,这首词乍看时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的,作者功底不错,学习了。
作者:
安若渔
时间:
2024-6-3 21:30
标题:
问号学友,客串一下,互评的很到位,补充就是,上楼望湖上秋,是不是跨度有些大了.
本帖最后由 .追梦 于 2024-6-18 16:13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六讲作业乐淘17一安若渔: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答:
例词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风停了,花儿纷纷凋落,尘土里弥漫着花香。太阳已高,女主人公却无心梳妆。以前的那些事物仍在,人却不似往昔,一切都已经结束。想要倾诉,还未开口,眼泪却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女主人公本想泛舟而去。却又怕双溪蚱的小船,载不动内心沉重的忧愁!
简析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塑造了一个孤苦女子形象。简炼含蓄,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欲语泪先流”,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这里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答:
原玉
唐多令
文/豆包
落拓上层楼,空望湖上秋。暮色凝,残月如钩。萧瑟寒风吹去处,孤帆外,白沙洲。
向晚正余愁,独斟盏未休!叹此生,几度春秋。灯影酒痕摇夜梦,愁难寄,有谁收。
译文
寂寞冷落的夜晚,我登上高楼远望湖面的秋色。一轮残月悬挂在夜空中,深秋萧瑟的寒风吹过的地方,是孤帆外的白沙洲。
天色渐晚,正是余愁肆虐的时候,我独自斟酒,一杯杯,无法停歇。可叹今生,春秋几度,想到这些,真是愁闷难当。摇曳的灯影,重重的酒痕,我半梦半醒,却更加愁闷,这一腔愁绪难以寄托,有谁能明白,有谁能懂得!
简评
问好学友!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词作,格律无误,立意明确,脉络清晰,布局合理。整首词词采和景物运用恰当,环环相扣,有呼应,感情的表达流畅真挚,通篇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孤独、冷寂、苍凉的情绪。
这里提几点小问题。一是既然上阕有“暮色凝”,那下阕过片的“向晚”就相互矛盾了。二是"吹去处”、“孤帆外”等用词可再酌。三是有不规则重字现象。依学友的笔力,应该能写得更好的。以上个见,如有误评之处学友请见谅!
作者:
羽君
时间:
2024-6-4 00:09
本帖最后由 羽君 于 2024-6-4 09:34 编辑
古典词研三作业
乐淘组30~羽君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赏读解析
槐树枝繁叶茂,柳树高大,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和暖的风微微吹起,绿色的纱窗下,香炉中升腾著沉香的袅袅轻烟;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细雨过后,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更是红得像火焰。纤手拨动清池泉水,溅起的水滴落在荷叶中,就像晶莹的珍珠,换岫扑橐换岫衷病�
薰风: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水沉:即“水沈”,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玉盆:指荷叶。
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生日思母》
文/乐淘-13静�
雨霁远山明,流深浊浪生。正春残、落瓣无声。右岸孤汀休只鹭,抬望眼、尽凄清。
眉皱黛峰横,魂伤滴泪凝。算今来、廿载天经。音貌不曾衰俗世,每念起、痛心旌。
首问同学好,有幸你成为我的上楼。羽君学识浅薄,说得不当之处,谅解!
1、阅读品赏:
雨后的山峦,空气清新明净,听得浊浪行走声。看到飘落的花瓣,春已经去了。而停留在右岸那只鹭,正孤零零的凝视远方,徒感一阵凄凉。
深蹙的两眉,紧紧的伸展不开,伤心的泪,不由自主的,含满眼眶,失魂落魄的。到如今算来,已经二十年了。你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每个人心上,不曾淡忘。每每想起,念起,都痛彻心扉。
2、简评:
雨后的深山里,空气清新。山青水秀。起句不错。二小句。流深?是山洪吗?要山洪才产生浊浪。有些拗口。三四小句,一片落瓣,就描得花殒春残。此处理不够好。接下来的两小句,不错。为下片的景语作了起势铺垫。
下片开端两小句。把怀念的心思与情感浓墨重彩的写了一笔。然后道出,已经二十年的情结与念想。俗世,这两个字代表着斯人与世时,是何等的受人尊重。才会引出末句的结拍。
整首格律无误,脉络清晰,主题明确,布局合理。创作不易,努力同学。共勉!
作者:
川兮
时间:
2024-6-4 04:15
乐淘32-川兮第六讲作业
1.解析一首古人作品
唐多令 触事感怀
明 ·董纪
举眼便凄凉。寒鸦噪夕阳。二十年、多少兴亡。花榭柳台无片瓦,歌舞地、放牛羊。
往事莫思量。说来愁断肠。旧时人、都在他乡。但得酒杯长在手,终日醉何妨。
解析:眼睛所望之处,全是一片凄凉景象,傍晚时分,只听见乌鸦的叫声。二十年来,多少政权刚刚兴起又消亡,以前的豪华地方现在没有片瓦,长出野草,被放牛羊。
不要在回想往事了,说出来令人悲伤了,所有以前认识的人都到他乡去了,还是借酒浇愁吧,每天麻最自己。
这首感叹时局动荡不安,纷争破坏了繁华,老百姓流离失所,自己很无奈痛苦的心情。上片主要写景,描写眼前的荒凉之景,兼感兴废。下片则主要抒怀。抒发对百姓流离失所的悲痛。
2.评阅一首同学习作
唐多令-沐雨栉风谁与共
文/鱼儿
垂柳钓轻舟,残花入浅流。鬓如霜、不忍回眸。听彻琴声萧瑟处,明月夜、独依楼。
犹记去年秋,成欢共白头。叹如今、覆水难收。沐雨栉风谁与共,轻声问、可知否?
川兮试评:这首作品主要是写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描写月夜依楼所见所闻之景,下片写对爱人的回忆和思念。结尾写的比较含蓄感人。
不足之处,上片一二句的写景,感觉是白天的景,与后面明月夜有点远,还有下片犹记去年秋与叹如今接的有点太快。内容单薄了点。个见。整体不错。
作者:
恋曲一九九零
时间:
2024-6-4 11:39
本帖最后由 恋曲一九九零 于 2024-6-6 20:07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03--恋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秋蕊香 秋怨
某友人词
皎月照还清浅。怜意和风相看。
静轩是处寒光满。吟得丝丝幽怨。
西楼一曲愁心乱,梦难遣。
流年不奈霜飞雁。楚水连秋思远。
夫作词者,必先有其触,复有其思,先有其意,复有其章。先有其风骨,复有其枝叶,入境者不知情之所在,入情者不知境之若终。夫至性之人也。
此一篇,首二句平起,前句用意若轻若无,用笔似无甚着力处,实则其境已成,其势已足。后句微入情绪,亦是顺笔牵出,若有所思,此二句看似轻盈,一“怜”字风情始现。月白风轻,幽光斑斓,便是混浊草莽之辈,心思愚鲁之人,亦有叹嗟幽独之意,此处怜字,倘易作别字,恐作者不许,读者亦不许焉。
过片二句,前句一改前句之境,作曲折之笔,旁处着墨,而以后句承之,复入其境,即是流转起伏之正法,整片读之,已有一咏三叹之意韵,委婉缓冲之声情。试想霜掩阁楼,亭台清寂,幽阶虫碎,良宵无寐,斯景斯情,四顾清幽,宁无感耶。斯处寒光,何异于斯人其心之色耶,斯时吟声,亦即是斯人其心声矣。 末句幽怨二字,逗出整篇之声色。
至换头二拍,已拓开前阙之境,笔势转换。用酣畅淋漓之笔,泄戚幽哀苦之意,正是整篇之高处。西楼一曲,无端翻惊,其声若悲焉,其心则乱矣,此曲几如可触之愁,斯情已成难遣之梦,夫一曲之韵,竟致于斯矣。作者之不堪,恐读者亦不堪也。
煞拍两句,乃情景交融之句。笔势有回旋之力,声情有曲婉之韵,流光渐逝,岁华迟暮,秋去秋来,旋成伤戚,雁声雁影,遂做销魂。此二句欲收欲发,有不可绝收之意。悠悠回荡之音。至此,已不知何者为情,何者为物焉。不知作者之意,如何排遣,先教读者之心,不知所在矣!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唐多令·
文/潇湘妃子
雨过白萍州,风回燕子楼。又重来、往事心头。曾是花前鸳侣影,更月下,语无休。
一去几回秋,花飞烟水流。独凭栏、一晌凝眸。纵使山盟依旧在,终不见,旧时游。
起拍二句:雨过白萍州,风回燕子楼。以风雨分叙,势成对偶,不失行文正法,此二句之妙处,在于前后映衬,声拍自然,起辞不可谓高古,而独具韵致,意境不可谓深幽,而别有风情。风雨之色,隐隐然即是整篇之色,雨过风回,以即是作者心怀,一场风雨,几番肠回,使人读之,庶几同慨焉!白萍州者,此处当是泛指,然亦有未妥焉,不然,于斯处则谬也,盖因燕子楼,乃建封当日,与关氏于其府邸所建也,试问邸第之间,无非池榭坞亭,轩阁林舍,倘以州置其中,诚恐不能容其阔也。燕子楼关氏,其人其事,毋须赘述。
“又重来、往事心头”。此一句做转换之笔,至此处,始逗处前二句之因,此等笔法,力浅者断不能为,重来旧处,物是人非,游目四顾,风僝雨僽,其辞若恍恍焉,其心实戚戚也。燕子楼之喻,乩凑咧椋缬昶≈剩ツ砍畛χ洌渲凶涛叮ㄗ灾性疲荷钊胝撸鲇谖扌危橙胝撸鲇谖蘧常某鲇爰娜胫洌士嘧灾印4艘痪溆āS删扯椋倨坛拢髡咧猓严萜渲小H绺枵甙兄恚咂嗤裰冢杂汕熬湟⒍觯劝创始抑澹谡路ū适浦剩附凳煲樱�
曾是花前鸳侣影,更月下,语无休。
此一拍,由前句乘势而下,在人意料之中,略作逗转,亦乘势而出,于词之法度,写得极好!词意与读者,毋须多叙,所瑕者,唯用字稍有不妥,以至前后有重复、粘滞之处。尤其“语无休”三字作煞,竟使意韵倾覆,良可惜也!(此时著一“曾”字,尤为多余,盖因此际“曾”字,已在前拍”重来之境,)其后更月下、语无休一句,略作转出,而其势已竭矣!唯可虑者,恐过片句起于勉强,而此际与过片之间,痕迹已显。
换头句:一去几回秋,花飞烟水流。
此二句之意态,既在前境之内,共以下“独凭栏、一晌凝眸”。作反复徘徊之势,一咏三叹之声,非长调此,不宜用此等笔法。夫小词之难,如诗之绝句,束之于腾挪,缚之于缓冲,困顿于方寸之间,突触于跳丸之境,然于声情、意境、魂骨,气脉等仍须俱全。煞拍句做感慨语,流于平淡。
夫小词之煞拍,多苦于词病,倘煞拍句不能以力胜,以境胜,以理胜,以意胜,则全篇尽覆矣。
此一篇作业,整篇法度极好,下片微弱,唯不足者,个别处用词未妥,行文流畅,笔法娴熟,向同学学习!
又:某于文字,不能自己,冒昧指摘,不知高低,倘有言辞荒谬,冲突孟浪之处,尚请同学体谅!
作者:
映雪评阅静思
时间:
2024-6-4 14:28
作业:第六讲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答:唐多令 惜别 南宋 ·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①心上秋:合起来成一“愁”字。两句点明“愁”字来自惜别伤离。
②飕飕:风雨声。这句是说即使不下雨,芭蕉仍然发出飕飕的秋声。
③年事:往事。这两句是说往事如梦,似花落水流。
④燕辞归: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 客:作者自称。淹留:停留。
⑤萦:旋绕。 裙带:指别去的女子。
【简析】
本词就眼前之景,抒离别之情。上片写离愁。诗人满怀愁绪,怕在月明之夜,登楼眺望。下片抒发别情。燕已归来,人却淹留他方。上阙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 ,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下阕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毫无拖沓之感。全词构思新颖别致,写得细腻入微。语言通俗浅近,颇似民歌小调。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答:唐多令 令狐冲之 竹巷 ·倾心
烟竹遮闲窗,徽弦操雅章。遽相逢、倾尽衷肠,转瞬天涯难再问,闻一曲,动清狂。
前世觉凄凉,幽情酬醉乡。对丝弦、欲解宫商。他日萍踪回洛水,能见否,紫罗裳。
解读:
这是羽君学友的作品,我的理解首先是从标题开始的,这应该是作者的一首读书笔记,是节选了文中的一个场景,人物都是他非常喜欢的,而且是一对生生不息的恋人。上阙开篇描述了两人相见的地点和当时情态。描述了两人相见后的倾心交谈。也感叹转瞬就要各自天涯时内心掀起的狂澜。
下阕的前世一词,令我想到这或许是作者故意而为之,反而为本篇的布局增色不少。继续写因为有前世的幽情不得相顾借酒消愁,借清弦寄托情思。进而设想如果他日能再回洛水,还能不能看到那个穿紫衣的你呢?
简评:
按照我的理解,感觉这篇作品有三个地方待和作者商榷。一是立意:标题是“竹巷·倾心”,这里不管是上下阕都没有体现出倾心的意思,反而突出的是别离。二是脉络,本篇上下阙没有顺承清晰明确的线路,似乎上下阕都在说着同样的相聚和离别。三是用词上,比方说“前世”一词就容易给人误解。如果我的解读是对的,那么过片之前缺乏铺垫。如果是另一种解读,则这个词显得突兀。
对《笑傲江湖》这部作品知之不多,偏颇之处请评阅老师和羽君学友批评指正。
作者:
豆包砸
时间:
2024-6-5 07:19
作业一:
苏东坡《行香子·述怀》的原文如下: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首词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环境描写:开篇“清夜无尘,月色如银”两句,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夜晚,月光皎洁如银,为全词营造了一个清雅的背景。
生活态度:“酒斟时、须满十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他倡导尽情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人生感慨:“浮名浮利,虚苦劳神”两句,抒发了作者对名利双收的淡泊与超脱,认为追求名利只会让人徒劳无功,劳神费力。
时间流逝:“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句,运用了丰富的典故,感叹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击石迸出的火花,以及梦境中的短暂经历,都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知音难觅:“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两句,表达了作者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的感慨,以及知音难觅的无奈与感伤。
退隐之意:“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四句,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困扰的退隐、出世之意,他期待归隐田园,过一种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生活。
生活愿景:“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三句,具体描绘了作者理想中的归隐生活,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与美好。
作业二:
唐多令·童年忆
文/清影
绿水漾清波,香风曳碧荷。向郊原、燕舞莺歌。还记儿时悲喜事,恍如昨、感怀多。
砍树斗陀螺,拉弓射鸟窝。兴浓时、敢捅蜂窠。岁月犹如驹过隙,今再忆、似南柯。
这首《唐多令·童年忆》极具画面感。
首先,词的上阕“绿水漾清波,香风曳碧荷。向郊原、燕舞莺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郊外春色:绿水荡漾,碧荷摇曳,鸟儿们欢快地歌唱。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回想起童年时无忧无虑的日子。
接下来,“还记儿时悲喜事,恍如昨、感怀多。”这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回忆童年。作者回忆起儿时的悲喜往事,感觉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心中充满了感慨。
下阕的“砍树斗陀螺,拉弓射鸟窝。兴浓时、敢捅蜂窠。”则更加生动地描绘了童年时的趣事。砍树斗陀螺、拉弓射鸟窝、捅蜂窠,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可能做过的调皮捣蛋的事情,充满了童真和乐趣。
最后,“岁月犹如驹过隙,今再忆、似南柯。”这两句用“驹过隙”和“南柯一梦”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岁月匆匆,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童年的回忆却永远珍藏在心中。
整体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童年时的景象和趣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读起来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和纯真。
作者:
紫玉学词
时间:
2024-6-6 20:00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六讲作业
乐淘10-紫玉
原玉:唐多令·打工人
乐淘25-吟风
展眼望斜阳,高天雁几行。忆家山,烟树陂塘。瑟瑟西风吹面冷,心难静,路犹长。
竞日为谁忙,艰难自己尝。道无非,子女车房。每伴灯光归半夜,梦醒处,是他乡。
紫玉点评:
1.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转结自然,娓娓道来。
2.缺点:语句较直白,词味不足。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