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4-7-26 20:18
标题: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帖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帖: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左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全体成员 古典词研三浥尘组第十四讲评阅帖
老师名字后面戴🌹证明楼层已满,给/鼓掌证明评阅任务已完成。🍎🍎🍎🍎🍎🍎/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
老师:10人
学员:24人
大群点评:(2-7)

评阅—侠骨柔情(8—10)
评阅—一片天空(11—13)
评阅—新新(14—16)
评阅—瓶子(17—19)
评阅—散人(20—22)
评阅—微笑(23—25)
评阅—云燕(轮休)
评阅—风中雨荷(轮休)
评阅—天空(轮休)
评阅—文斌(请假)

作者: 秋月华    时间: 2024-7-27 20:45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29——秋月
1、阅读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宋代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懔,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译文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还很寒冷,美丽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盖着。不光春天来得迟,它托东风带来的消息也被人们疏忽了,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不过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毕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

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 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春天已到,人们开始计划着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经争相开放了。我因为生病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懒散的躺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简析:这首词描写初春病好后即高兴又疏懒的情绪。首拍写点题写初春的特色。二拍接接着刻画春来的迟,而且有信也也无人知道。也说明了尽春的异常也暗示了词人微细喜心情。歇拍
直疏感受和喜悦心情。
下片首拍写初夏晨景描绘,写所见所感。二拍眼前景转到游人做联想。三拍用实虚写词人病起的遣性心情。结拍回扣主题抓住了病起这个点写出词人的心绪


二、对上讲作业进行阅读简评

词牌《一丛花》久病思亲

风起的地方

腿弓腰曲发霜欺。含笑倚门扉。邻家叩叩频回首,怎不是、梦里娇儿。椿树森森,萱花蔼蔼,山水隔庭帏。年来底事总相违。久病皱双眉。流连病榻人慵起,怕相见、徒惹亲疑。待得明朝,斑衣戏彩,妙语解亲思。


解析:病得久了,把我折磨得腰也弯了,腿也弯了,头发也花白了,我含笑倚在门框,频繁回顾,原来是邻居家女儿,殷勤真挚。这么好的孩子怎不是我梦中想的,心里念的娇儿。父亲年龄已高,思而心切,母爱浓浓。无奈山水相隔,离家甚远,这些年来,生活总是不顺心。因病痛折磨而紧皱双眉。身子慵懒,舍不得离开这个病榻,又怕孩子回来看见,招亲人怀疑。等到明天,我身体好了,一定要穿着五彩衣服,像老莱子那样,用有趣的话逗亲人发笑以免亲人牵挂。


互评:这首层次清晰,以虚实体现出思亲心切,但又怕女儿牵挂的心里。体现出一位母亲的伟大 。但个别字词须斟酌,如含笑倚门扉,流连病榻,正常情况下,不太好笑,也不会流连病榻。下片四字句没有对偶,应该要对偶。

作者: 轻风呢喃    时间: 2024-7-28 00:26
本帖最后由 轻风呢喃 于 2024-7-28 07:06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06-轻风呢喃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南宋  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解读:
圆月在长空斜转,月下江水波明如镜,倒影长天如白练,隐映明月的寒光。醉酒的人倚在高楼的栏杆旁,一如入画。隔着水雾的渔村,不知什么地方传来木板敲击船舷发出的根根声。乌鹊倦而栖息于林木,鱼儿惊而从水中跃起,满天的繁星静静无声地挂在柳树梢头。
放眼望去,芦花与水面迷茫一片,广阔缥缈,秋色笼罩着渺无涯际的江南水乡。在楼台上欣赏着这秋江月夜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还像是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江之畔。夜风清露广大壮阔,山河随着月影推移而变化。明月普照下,想到古往今来世事沧桑,联想到南北分疆,江山易主,心境感到无比悲怆凄凉。

赏析:
该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词人以“玩月”为主线,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月下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色。上片写秋江月色,首二句写月光斜射江面,泛出一片寒光,给人以凄清之感;接着写自己陶醉于这如画般的迷人的月色中,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下片紧承上片,写芦花飘荡,烟水苍茫之景,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结尾笔调陡转,景象实变,情调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该词写景如画,静中有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由于十三讲作业请假,补交作业,今作自评:
一丛花·七夕作
浥尘06-轻风呢喃
年年七夕看双星。都总到三更。伤离自古寻常事,相逢后、复又伶仃。醉倚楼台,梦回烟景,花月正芳馨。
三生石上刻深盟。仿若蝶花情。焉知人算输天算,奈何作、浮梗漂萍。小月微寒,秋风乍起,梧叶又凋零。

解读:
我于每年七夕夜晚遥看牛郎织女星,一直都看到三更天。伤感于离别总是古往今来很平常的事,短暂的重逢后,又分离,变成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就像七夕双星一样周而复始。我喝醉了倚靠在楼台上沉沉睡去,梦回到过去的良辰美景,当时花正好,月正圆,人温馨。
在三生石上刻下了海誓山盟,彷如蝴蝶与鲜花之情。怎么知道世事难料,明明计划好的一切都赶不上变化,因生活无奈四处奔波漂泊。天边的缺月正透着微微的寒意,秋风忽起,又是一年秋天到,梧桐的叶子又再一次在秋风中飘零落下。

简评:梦里过渡到眼前,没有明显的过渡语言,不知道这样可行否?不足之处很多,期待老师板砖。
作者: 风霜红叶    时间: 2024-7-28 09:44
古典词研三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12-风霜红叶
一、分析一首古诗词
女冠子·元夕
宋    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解析  
一二拍,写曾经的元夕。极写奢华!三拍,拉回现实。写如今,灯都懶挂。四拍,写此时心境,交代 “谩挂”的原因:心灰意懒。
过片以时间为序,自然过渡。写没有办法再回到从前。二拍,以梦境又一次拉回从前。三拍,又一次回归现实。写展纸写记当年 元夕 情形。结拍,赋结:听邻奴唱  夕阳西下。

读后心得
一、长调漫词,最要注意时空转换。本词,写曾经有两处。一处是开篇两拍;一处是下片的梦境。然后拉回现实。经此对比,昨是今非。表达作者不满现实之苦痛。
二、虚实交替。曾经是虚,而今是实,眼前为实,梦境为虚,写景为实,议论为虚。虚实相生,笔法灵巧多变,可避免板滞。
三、提前孕伏。前后照应,首拍,“雪晴”是孕伏,结拍“夕阳”是呼应。如是,可避免突兀!



二、习作互评
一丛花·夏日愁雨
  文/夜雨
梧桐暮院尽暝迷。阴霭负佳期。平常酌酒酣飞镜,变天后、风卷罗衣。双蝶无踪,阻鱼羁影,池涨雨荷时。
西窗灯暗幕低垂。枕与梦偏宜。门前稚口飘仙曲,隔帘听、昔日歌词。锦字不来,小屏懒顾,憔损有谁知。

风霜红叶学评解析:
首拍,萧瑟暮景。虽未着愁字,愁已在其中。起拍定调。极好!二拍进入主题:“误佳期”。三拍,看似荡开一笔,实则游离。四拍。写蝶,鱼困雨。(侧面写愁)此拍,例词是大长调,当一气贯之。然,因用倒装句式,似觉气息受阻。

过片     按时间过渡。空间由外入内。接写因愁入梦。三拍写窗前闻歌。进入愁思主题。结拍,写别后情况:音信全无,憔损不已!留有余味。
总之
1、词的主题是有的,但表现不够集中。
2气脉不够顺畅。
3、可能是太在意,用词深沉,厚重。流畅性不好。比如,“浊酒酣飞镜”  “阻鱼羁影”  “枕与梦偏宜”几句,似觉用词密度大了。都知道,浮滑和直白要不得,可,浓缩有时不一定是精华。碍读。
各人思路不一,以偏概全是有的。理解吧。
好在有行家定评。共同期待!
作者: 春留余韵    时间: 2024-7-28 10:10
逸尘21-春留余韵
第一题
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译文
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
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望着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赏析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此词写一位女子她的恋人离开后独处深闺的相思和愁恨。词的结尾两句,通过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对青春的珍惜、对幸福的向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以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感情的倾泻。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时穷”的一种回答,合起来的意思是伤高怀远之情之所以无穷无尽,是因为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比真挚的爱情更为浓烈的缘故。这是对“情”的一种带哲理性的思索与概括。这是挟带着强烈深切感情的议论。以上两句,点明了词旨为伤高怀远,又显示了这种感情的深度与强度。

接下来三句,写伤离的女主人公对随风飘拂的柳丝飞絮的特殊感受。“离愁”,承上“伤高怀远”。本来是乱拂的千万条柳丝引动了胸中的离思,使自己的心绪纷乱不宁,这里却反过来说自己的离愁引动得柳丝纷乱。这一句貌似无理的话,却更深切地表现了愁之“浓”,浓到使外物随着它的节奏活动,成为主观感情的象征。这里用的是移情手法。而那蒙蒙飞絮,也仿佛成了女主人公烦乱、郁闷心情的一种外化。“千丝”谐“千思”。 上片末三句写别后登高忆旧。犹言:想当时郎骑着嘶鸣着的马儿逐渐远去,消逝尘土飞扬之中,今日登高远望,茫茫天涯,又要到哪里去辩认郎的踪影呢?“何处认”与上“伤高怀远”相呼应。

过片上承伤高怀远之意,续写登楼所见。“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说不远处有座宽广的池塘,池水溶溶,鸳鸯成双成对地池中戏水,小船来往于池塘南北两岸。这两句看似闲笔,但“双鸳”二字既点出对往昔欢聚时爱情生活的联想又见出今日触景伤怀、自怜孤寂之情。说“南北小桡通”,则往日莲塘相约、彼此往来的情事也约略可想。

下片三、四、五句写时间已经逐渐推移到黄昏,女主人公的目光也由远而近,收归到自己所住的楼阁。只见梯子横斜着,整个楼阁被黄昏的暮色所笼罩,一弯斜月低照着帘子和窗棂。这虽是景语,却隐隐传出一种孤寂感。“又还是”三字,暗示这斜月照映画阁帘栊的景象犹是往日与情人相约黄昏后时的美好景象,如今景象依旧,而自从与对方离别后,孑然孤处,已经无数次领略过斜月空照楼阁的凄清况味了。这三个字,有追怀,有伤感,使女主人公由伤高怀远转入对自身命运的沉思默想。

结拍三句化用李贺《南园》诗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之句,说怀着深深的怨恨,细细地想想自己的身世,甚至还不如嫣香飘零的桃花杏花,她们自己青春快要凋谢的时候还懂得嫁给东风,有所归宿,自己却只能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说“桃杏犹解”,言外之意是怨嗟自己未能抓住“嫁东风”的时机,以致无所归宿。而从深一层看,这是由于无法掌握自己命运而造成的,从中显出“沉恨细思”四个字的分量。这几句重笔收束,与一开头的重笔抒慨铢两相称。

词从一个闺阁思妇的角度进行构思。上阕写情郎远去、自己伤别的情景;下阕写别后的寂寥处境及怨恨心态。写景和抒情不像常用的明分前后两截的结构,而是交替使用,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彼此渗透,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题:互评

一丛花      望月


         一轮明月挂中天。清气满人间。长山远水苍茫处,梦中人、可已酣眠。无边思绪,十年离别,渐老旧时颜。
         当年初识正翩翩。举止胜青莲。思来欲把情怀诉。叹天意、错失良缘。疏影悠悠,轩窗寂寂,四下悄无言。

春留余韵试译: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一轮明月高悬,人间清气满满,在那山水苍茫的地方,我的梦中人,你是否已经酣眠?
而我,却是思绪万千,无法入睡,离别十年,容颜已老。
当时与君初识,您像清莲一样高洁,翩翩起舞。现在想来,想把思念告诉您,只叹天意难违,错失了良缘。唉,窗外疏影悠悠,寂寂无人,我的心事向谁诉说。

春留余韵试评:问好秋月华:小词格律正确,韵步无误,语言纯朴,读来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美。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而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长。
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词是一首望月怀人之词。上阕写怀人之人,下阕写所怀之人。从整体来看,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今昔的对比把一个孤独的人的深情写的淋漓尽致。学习了。不足之处我也看不出来,请老师们补刀[抱拳][抱拳][抱拳]
作者: 夜雨    时间: 2024-7-28 17:44
浥尘-07夜雨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丛花 暮春送别 宋 · 赵长卿
阶前春草乱愁芽。尘暗绿窗纱。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夜来魂梦到侬家。一笑脸如霞。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解读:台阶前的春草已经长的很高很乱,新抽出的嫩芽就像愁一样又窜了出来。当时相互爱慕的盟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兑现。最让人断肠的是听到了湓水的声音,就像送行的琵琶声一样哀愁。南面岸边送人船只,西城旁边折柳送行的人们,他们分别时的遗憾之情都跟随远行的人到了天边。夜晚时分,我的梦悄悄地来到了你家里。你笑起来脸上就像彩霞一样好看。西窗下黄莺啼叫、燕子埋怨。问什么事情让人头发已经先变白了。梦里相会的时间过的真过,一会儿就到了五更时分,我的魂从梦里又回到了千里之外,残破的角落,梅花只在怨愁呢。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暮春送别时的小词,作者是赵长卿。上片写送别时的场景;下片写分别后远行人晚上梦到情侣,对情侣深深的思念之情。上片首拍兴起,第二拍接着从声音入手,暗含分别时的难舍,准备过片写分别时的场景。过片写晚上做梦到情侣家,接着互诉相思之苦以及分别后的际遇,最后煞尾写梦醒后,自己还在原来的地方,怨梅象征着情侣分别后双方的思念。
       作者在表现手现上采用上下片虚实对比,让读者感同深受,颇为感人。在语言上清丽淡雅,注重氛围烘托。在风格上极尽婉约之能事,实为我辈学习之范本。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丛花
浥尘倾城
绵蛮鸟语语花晨。窗外转三春。清风窈窕翻书卷,一行字、一抹香痕。纸短情长,鱼沉雁杳,平昔渐蒙尘。
曾邀煮雪论诗文。梅蕊溢柔温。分杯并影云庐下,举拳拳、佯作娇嗔。细细难寻,幽幽难醒,起坐又黄昏。

    解读:早上小鸟在花枝上鸣叫,我来到窗外,天气已经到了暮春时分(或者是已经过了三年)。清风吹着淑女,她翻开了书卷,每一行字上面都留下了香味的痕迹。想给远方的人写封信,可惜纸太短,装不下她的深情,看不到鱼雁,一直以来信件就慢慢地沾染了灰尘。以前相约他来用雪煮茶,共同交流诗文方面的事情,那个时候梅蕊般的脸庞洋溢着温柔。在云庐下与他一人一杯,影子都靠在一起,举起了小粉拳假装着很生气的样子。这么细微的场景再也找不到了,这样幽暗的天气,真不想睡起,起来后又快要天黑了,怎不让人忧愁。

    简评:倾城师这首习作描写的是怀念、思念之情,与上面赵长卿送别所作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表现手现上采用上下片虚实对比,上片现在,下片回忆往昔。在语言上清丽淡雅,同样注重氛围烘托及细节描写。可惜起句显重复,“绵蛮”出自诗经,意思是小鸟鸣叫的意思,后面再接“鸟语”、“语花晨”不妥。“三春”有歧义,指暮春或三年,在这首词里,两种意思均可,做暮春更合理些,能起来环境的烘托。其余俱好,点赞学习啦!
作者: (清风)    时间: 2024-7-29 15:50
本帖最后由 (清风) 于 2024-7-29 15:57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30--清风

第一题
浣溪沙
宋  孙光宪
轻打银筝坠燕泥,断丝高罥画搂西,花冠闲上午墙啼。
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

译文
她轻轻拨动着银筝,梁上的燕泥闻声坠落。断了的游丝高挂在画楼的西面。公鸡闲来无事,跳上中墙啼鸣。
在新载竹丛的小道上,笋子一只只皮壳半开。在早已栽植的桃树下的小路上,桃花开始凋谢。真是难以忍受终日空闺幽禁的寂寞生活了。

简析:
这首词写闺情。上片写女主人公在画楼弹奏着动听的银筝,时而也传来鸡啼声。虽有声响,但仍有寂寞之感。下片写竹皮半开,红苞尽落,俱是万物生长之状,对此景,她不禁叹息起来,她已难以忍受终日空闺幽禁的寂寞生活了。

第二题.互评部分
一丛花  纳凉
文/清心
初逢溽暑热犹狂,湖畔觅清凉。重来此地人踪少,且独坐、静享时光。老柳垂弦,娇荷擎伞,鱼懒水中藏。
深深夏木四围妆,荒逃选R?刺旒矢≡瓢祝贸了肌⑿魅腭凡浴2醺栌希鞠ネ挥熊梁上恪�

问好学友
①清风解读:暑天刚刚到来就热的发狂,(我来到)湖畔寻找清凉。重新来到这里,人迹稀少了,(我)独自坐着,安静的享受着时光。老柳垂着丝弦,美丽的荷花擎着绿伞,鱼儿慵懒的藏在水底。
浓密的树木把装点了四周,有一抹绿意映在衣服上。远远的看天上浮动的白云,(我的)情绪也都散入天空。蝉声要停了,(我)忘了时间的喧嚣纷扰,这时候飘来的荷花的香味。

②清风试评,这一首小词写的悠闲惬意,遣词古雅,行文流畅,值得我学习,但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要鸡蛋里挑骨头了!

起拍事起,(初逢溽暑)(溽暑)我查了一下,指盛夏,那么这个(初)字就下笔刻意了一些。次拍(重来此地人踪少)这一句,似乎对上下文的关联不是很大,不如继续铺景。歇拍句(娇荷擎伞)此句,我个人觉得应把荷叶称作伞盖,荷花在荷叶上面,只能是绿叶擎花,所以还可斟酌。

下片首句(深深夏木)这句缺少词味,不必强调(夏木)了。下片第二拍虽然(苍穹)可以倒装成词语(穹苍),但是有凑韵的感觉。煞尾句很不错,景结有余味,表达了一种悠闲洒脱的情怀。
这首词写的很好,妄评之处还请包涵,有请老师补刀润色!

作者: 轩辕剑谱    时间: 2024-7-29 16:19
本帖最后由 轩辕剑谱 于 2024-7-29 16:50 编辑

一丛花 溪堂玩月
宋 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根。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顶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的作品,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全词结构严谨,加之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上片起首两句为第一部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观。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这两句的江月传神写照,境界阔大,景象宛然。从危阑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鸣木桹也作鸣榔,渔人捕鱼时用长木板敲打船舷,发出桹桹的声音,使鱼惊而入网。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下片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仅突出了江乡之美,给词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同时也强化了词人的览物之情,流露出词人对江乡的热爱之忱。结拍三句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总观结拍三句,气象恢宏,意境雄浑,声情悲壮,含义深远。

一丛花·无缘
文/霖兮
依稀别梦故园天。雷电裂心肝。扶墙恐惑无人唤,奈何是、情走他山。冷暖由风,晨昏独语,孤影自相怜。
曾经尺素托风传。也托雁鸿缘。夕辉散尽离歌断,那堪泪、冷落腮边。梦里花开,霎时凋败,醒后放空眠。
简析:
      这首词是情感之作,起句是故园,应该是回忆以前的情感历程。既是对故园的眷恋,更是对情人的回忆与离愁别绪的相思之情,彼此雁鸿传书书信来往寄托相思之苦,可能情感最终无疾而终,结局归于无缘。上篇主要写孤独寂寞的状态,下篇以回忆为主,情感经历,全词感情格调凄凉、婉约。


作者: 馨怡    时间: 2024-7-29 22:58
1.对古人的词作进行分析
一丛花令
北宋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译文: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
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望着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作品赏析:词的起首一句,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时穷”的一种回答,以上两句,点明了词旨为伤高怀远,又显示了这种感情的深度与强度。接下来三句,写伤离的女主人公对随风飘拂的柳丝飞絮的特殊感受。上片末三句写别后登高忆旧。过片上承伤高怀远之意,续写登楼所见。下片三、四、五句写时间已经逐渐推移到黄昏,女主人公的目光也由远而近,收归到自己所住的楼阁。结拍三句化用李贺《南园》诗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之句,说怀着深深的怨恨,细细地想想自己的身世,这几句重笔收束,与一开头的重笔抒慨铢两相称。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一丛花》
一丛花
浥尘22-飘零叶
无边烟雨似愁浓,谁解夜来风。梅花一剪应纷乱,竟当庭,藏了行踪。影瘦灯昏,孤衾不暖,呵手挑帘栊 。
那年那日那芳丛,此刻正相同。摐摐流水檐前落,怨声声,枉自西东。暂泯余情,明朝当是,满园敛残红。
译文:本身无边的烟雨,和离愁一样多。夜里不知何意,又吹起了风。梅花经风一吹,明天又是遍地纷乱,不见踪迹。昏暗的灯光,孤独的身影,衣衫单薄,冷气袭人,挑起帘栊,准备入睡。突然想起那年那日,此景正相同。任听檐水滴嗒,满含幽怨,不问归路。已断余情,明天应是满地残红。
试评:问好诗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上阙第一句定下基调,愁若烟雨,无边无际,接着对愁更进一步,风落梅花,满地残红。最后一句引出我,孑然一身,孤灯清影,更显凄清。下阙第一句转入回忆,此情此景正如那年那日。而后又回到现实,照应首句。结构紧凑,脉络清晰,不失为一首佳作。只是觉得那芳丛,在上阙中似乎没有特别说明,而风吹梅落只是人在室内的一种猜测,并非就在花下,可斟酌一下!
作者: 清心雨    时间: 2024-7-30 12:10


古典词研三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20清心
一、分析一首古诗词
破阵子    菩萨丛中慧眼
宋    辛弃疾
菩萨丛中慧眼,硕人诗里峨眉。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行时娇更迟。
劝酒偏他最劣,笑时犹有些痴。更著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
译文:菩萨丛中有眼如慧,美人的美貌如画,无论在天上还是人间,都是真正的幸福形象,能够化成美好的靥儿。走动时娇柔婉转,劝酒时他特别差劲,笑起来还有些痴傻。再过十年,你会看到更多,两国夫人又是谁呢?深情款款如秋水的词句。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她的眼睛如同菩萨一般宽容而智慧,她的眉毛峨媚动人,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他都展现出真正的幸福相貌,画成画像也能表现出他美好的容颜。诗中还表述了他行动时柔婉姿态,以及再劝酒和笑时的可爱与天真。最后,诗人暗示未来十年将带来更多的惊喜,同时引发读者思考两国夫人的身份之谜。整首诗以申请以深情的词句描绘了这位女子的魅力和神秘感。


二:互评
一丛花令~游丰宁坝上
浥尘25~清平乐
人于丘野白云间,天地任心宽。才将俗事清风远,有牛羊、行到身前。回头俯望,农田村舍,晴雨绕纱烟。
红尘一梦境如仙。乐此隐余年。或留小住居三五,又偏偏、少许闲闲。唐山故里,丰宁坝上,何处是归还。
解读:游走在旷野中,看白云悠悠,广阔的天地让人心情放松,凡尘俗事随风走远。有牛羊自在行于身边。回头远眺,有农田村舍,雨雾缭绕似烟。走在此处像梦境似的,我乐于在此安渡余生或者小住几年,可惜没有空闲时间。我的故乡,还有丰宁坝,何时才能再见。
简评:问好清平乐同学,小词跟你的名字一样,很清新。写的是去丰宁坝游玩,而生的一些感慨。上阕主要写景,下阕抒情,以人于丘野白云间生发,何处是归还结尾,上下阕连接顺畅,布局可,反复读了好几遍,写的挺好的。就是觉得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比如,晴雨绕纱烟,红尘一梦镜如仙,其它也看不出来大毛病,让老师点评吧。


作者: 梅欣    时间: 2024-7-30 16:54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18-梅欣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     宋代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译文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还很寒冷,美丽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盖着。不光春天来得迟,它托东风带来的消息也被人们疏忽了,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不过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毕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
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春天已到,人们开始计划着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经争相开放了。我因为生病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懒散的躺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解析
此词抓住“初春”的景象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景象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有输慵的情绪。这首词从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词人的个性、襟怀和心绪,将情感表现得婉转细腻、真切动人,颇具淡逸之怀。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丛花     闲步河堤
浥尘-慕容瑞西
落霞夕照运河边。知了正声喧。长堤柳色参差起,雨季过、水漫雕阑。一缕清风,半轮淡月,云去也团团。
逍遥独步忘尘烦。目尽送游船。江南暑热频挥汗,忍不住、冷饮摊前。淘气三分,柔心几许,减瘦怎加餐。


梅欣评阅:
这首词整体上是一首描写夏日黄昏运河边景色的作品,同时也抒发了词人的个人情感。
开篇“落霞夕照运河边”,落霞与夕照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知了正声喧”,知了的鸣叫是夏日特有的声音,增添了场景的真实感和生动性。“长堤柳色参差起”,通过对柳树的描写,展现了运河边的自然美。
“逍遥独步忘尘烦”,词人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似乎找到了一种超然和放松,忘记了尘世的烦恼。“江南暑热频挥汗”,通过对江南夏季炎热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环境的感受。“淘气三分,柔心几许”,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微妙变化,既有调皮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
上片主要描绘了运河边的景色,下片则转为抒发个人情感,这种结构上的转换使得整首词既有景又有情,层次分明。词中运用了一些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如“减瘦怎加餐”,增加了词句的深度和趣味性。
语言上,这首词较为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直接。风格上,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整体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都做得很好,点赞学习!
作者: 飘零叶    时间: 2024-7-30 17:06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22-飘零叶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丛花·咏并蒂莲
纳兰性德    清代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沉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译文
那并蒂莲好像歪斜带着玉佩的美女刚刚跳完霓裳羽衣舞,相对而视,各自梳妆。一阵微风吹过,它们又低下头来,好像在柔声地商量着什么。它们有一样的忧伤和思念,舍情脉脉,背对着夕阳。
花朵娇艳的色泽褪去,但香味却更加浓郁。在银色月光的照耀下,池塘里的并蒂莲如同桃根、桃叶姐妹一样相依相守,陪伴着双宿双栖的鸳鸯。残余的菰米漂在水中,低沉的乌云渐浓,它们把同样的情寄托在一个人身上。


解析
《一丛花·咏并蒂莲》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描绘物形,下片揭示物理,形神兼备。全词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生动地刻画了并蒂莲的形貌色泽,不粘不脱、不离不即、饶富情致,并使诗人之性情深蕴其中,意含要眇,耐人寻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丛花    梅雨
浥尘12-风霜红叶
屏传日日雨潇潇。惊报水平桥。沙洲涝患当年事,动魂魄、浪卷重茅。十里田原,万倾稻黍,回眼已滔滔。      
归思片片绕江皋,何日晒龙袍。有兴送得除梅去,恨关帝、复又磨刀。汛涨不跌,洪峰又到,心绪几时消。


飘零叶解析:
从手机中看到(家乡)连日的大雨。(一些地方)洪水都和桥齐平了。想起沙洲当年的洪涝灾害,大浪席卷着重重茅草,当真是惊心动魄。十几里的田原,几万顷的稻米,转眼都淹没在了滔滔洪水中。

只身在外,回家到江边抗洪的想法一直都在。什么时候才会洪水退去,把衣服晒干呢?
有心将  出梅  送走,又恨关帝磨刀霍霍,挑起了和龙王的争斗。洪水越发的凶猛了!心中的担忧几时才能平静呢?


飘零叶互评:问好同学。
小词脉络清晰,大气磅礴,文笔流畅,非常不错的一首作品!吾不及也!
然有以下几处愿与同学探讨。
1 日日有些虚了,换做连日可好?
2  “惊报”句亦如此,换做“数度”如何?
3 当年事似乎不妥,结合下句都是刚刚发生的才对,故“当年”宜换做“非常”。
4 既然是灾情,“十里”不妨再放大一些,好与万顷匹配。
5 这正在看屏呢?哪来的回眼,只能是转眼。
6 晒龙袍有些夸大。
7 有兴是有心吧?
8 既然是送,“除梅”二字是不是换做梅雨季节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出梅”更好一些。
9关帝磨刀典故寓意风调雨顺,这里是不是做了曲折的延伸呢?
10 既然前面有“心”了,后面换做“堆”“积”…可否?
胡言乱语,说错勿怪!
作者: 慕容瑞西    时间: 2024-7-30 18:27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慕容瑞西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宋代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译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云簇疏棂,雾迷高阁,春天总是迟迟不来。玉颜憔悴、芳姿瘦损,但是这番惦念、这番折磨又有谁知道呢?只有在夜晚的梦中才能相聚,向阳的梅枝也到了发芽的时节。
梅花风姿清瘦,南楼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调。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


简析
这首词以咏梅为题,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闺人幽独的离思与韶华易逝的怅惘,极其高华而深至地表现了出来。词人把未出场的男子比做春天的和煦东风,而担心自己将成为芳姿憔悴、浓香吹尽的落梅。全词以清词写苦思,倍增凄苦。其比拟极生动形象,而意折层探,令人回味不尽。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丛花·小宝丫
浥尘09-伊水
门前桐树已巍峨。书岁月如梭。闲花淡淡亭亭立,秉医德、去病除疴。软语温温,笑颜常带,相看不厌多。
清欢拾取入诗河。快乐被吟哦。花儿解语宽眉眼 ,反哺鸦、竭用心呵。今生缘结,流年惬度,风雨又如何。


解析
门前的梧桐树已经高耸入云了。见证了岁月的流逝。亭亭玉立的桐花散发淡淡的香气。坚持高尚的品格,有许多医疗上的功效。带着笑容,说着吴侬软语,总是看不够。
拾些淡淡的欣喜融入诗词中。快乐的吟读。如同花儿一般的宽慰人心。犹乌鸦反哺一样,自是得用心呵护。今生有缘相伴,日子当然过的畅快惬意。哪怕有风雨也不怕。

点评
问好同学!通读全篇,感觉有些晦涩难懂。意脉断裂严重,是一篇不太成功的作品。
上阕三四句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亦与主题无关。下阕三四句转化亦有偏差。还须在炼字炼句上多多斟酌。点评不当处可指正。
作者: 舞倾城    时间: 2024-7-30 22:30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15倾城第十四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暗香
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倾城赏析:
词首拍就进入回忆之中,也是在晚上,也是在月色之中,月光几次三番的照着我,对着梅花吹着优美的笛声,姜夔精通音律,其作品格律严密,对书法 ,音乐,诗词,散文无一不精通,作品以空灵含蓄著称。可谓是全才。在梅花飘舞的时节,作者和着月色与笛,大概吹的是梅花落,李白有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里吹笛为下片结拍起了铺垫作用。如果没有美人在侧,那么就写不下去了。
下片,直逼眼前,该是踏雪赏梅了,从室内到室外,空间陡然放大,江南的水乡,正是一片空旷和孤寂,作者走在开满梅花的路上,幽冷而有一种凄清,内心如这寂寞的江南,想起了一首梅花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这首诗是陆凯赠范晔的,这里作者引用来也是有赠之意。想折一枝梅花寄给佳人,无奈路途遥远,况且晚上的雪堆积,无法前行,这里夜雪回应上片的月色,时间上安排始终在一个层面。寄不了佳人,只能借酒浇愁,手捧着绿色酒杯,却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红梅也默默无言,悲伤的回忆,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析到这里,觉得作者有一种自做多情的想法,下片说梅花也是说美人,每一句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想寄给美人,叹雪夜路遥,美人就和梅花一样,只能隔着千山万水思念自己。

这首词意境之幽远,深情之热切,相思之刻骨,期盼之渺茫。无一不让人为之牵动。一位垂垂老者,忘却了春风词笔,在雪夜里,对着梅花,不知是在回忆还是在现实,不知梅花是美人,还是美人是梅花,借酒浇愁,何等的情深意重。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丛花

霞儿霏
登轩望月夜犹凉。孤影自彷徨。三千底事萦心上,向谁诉、满腹愁肠。问蛩无声,问星无语,惟酒任疏狂。
斟来落寞笔端藏。总是忆昭光。人生难得回头博,又怎知、前路迷茫?云中有鹤,书中有玉,何日笑容扬。
倾城赏评:
在小轩里看着月亮觉得夜晚有些凉意,一个人孤独的走来走去。心事重重,不知道和谁说,只有酒陪着,然而依然只有寂寞陪着,写在字里行间,而且也总是回忆从前。可惜光阴不会回来,不知道前程路当如何走,羡慕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鹤,书中的颜如玉,什么时候笑容能够重新灿烂。
这首词立意可以,也有比较深沉的思想感情,但通篇来说,重复的比较多,彷徨,迷茫,萦心上,满腹愁肠, 意思虽好,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维系,全篇虚笔过多,实笔欠缺,下片昭?韶?是否笔误?五六句有点强拉来,和前面关联不是很紧凑。其它不错。


作者: 山水一壶    时间: 2024-7-31 08:50
舞倾城 发表于 2024-7-30 22:30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15倾城第十四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暗香
姜夔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26-山水一壶
1、阅读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宋)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试译:
夜空里明月斜转,月下的溪水,波明如镜,映入长天,仿佛被辗成一匹白练,隐映着一片寒光。酒醉的我倚在高楼的栏杆旁,欣赏这如画般的风景。隔着水雾的渔村,不知什么时候传来渔舟捕鱼时木板敲击船舷发出的根根声。乌鹊累了栖息于林木,鱼儿从水中跃起,唯见满天的繁星静静无声地挂在柳树梢头。
水面茫茫一片,隐约可见水边芦苇的灰白花序,秋色笼罩着渺无涯际的江南水乡。在楼台上欣赏着这秋江月夜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还像是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江之畔。夜风清露广大壮阔,山河在时空里随着月影推移而变化。古往今来世事沧桑,夜空是美轮美奂,世事太多的惆怅,心境就感到无比悲怆凄凉。
试析:
这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厚重了。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所以,全词结构十分严谨。

上片首二句写,月夜澄江,如镜如练。境界阔大。“碾,隐,寒”字,传神又伏笔(凄凉)。

次写月夜的江乡:从“危栏醉依”…到“洛浦潇湘”。
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危阑”句承上启下,顺笔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词人完全陶醉在这画图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阑”,照应了题面中的“溪堂”二字,说明“玩月”的所在是临江的楼台。“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接下来“隔烟村”数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人如画”的“画”作了具体的描绘。“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词人只是凭栏所闻,而且又因隔着烟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渔舟从何而来,归向何处,故云“何处鸣榔”。“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至于乌鹊何以“倦栖”,鱼龙又何以“惊起”,是因为月光明亮,还是因为渔舟鸣桹,词人没说,也不必说,何况“倦”、“惊”云云,本来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过片继续写景。换头两句又从整体上勾勒一笔,为上片所写之景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瑰伟壮丽:芦花千顷,江水迷茫,渺无天际的秋色笼罩着整个江乡。芦花是江乡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写芦花便突出了江乡的特点。而云“千顷”,则极言辽阔无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这一则是月光水色交相辉映,二则也因为芦花纷纷扬扬,所以远远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觉。
结拍三句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让小词的格局立意一下子更突出了。

这首词通篇描绘秋江月夜的瑰丽景象,只在词的结尾处才透露出作者感时伤怀的悲凉情怀。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是一首玩赏风景的作品,词人以“玩月”为主线,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月下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色。上片写秋江月色,首二句写月光斜射江面,泛出一片寒光,给人以凄清之感;接着写自己陶醉于这如画般的迷人的月色中,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下片紧承上片,写芦花飘荡,烟水苍茫之景,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结尾笔调陡转,景象实变,情调悲凉,寄寓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该词写景如画、静中有动、虚实结合,构思颇为巧妙。


二、对上讲作业进行阅读简评
一丛花  遣怀
文/清风
秋风彻夜叩窗轩,欹枕未成眠。泠泠月色银屏上,唯有那、戏水双鸳。长亭吟别,枫笺不达,思绪总绵绵。
曾经携手石桥边,笛曲醉婵娟。柔波浅黛盈盈笑,更夸我、貌比潘安。好梦难寻,酒樽空倚,恍恍不知年。
试译:秋风整夜敲打着窗户,斜躺着不能入睡。幽幽的月光照着荧屏上只看到一双戏水鸳鸯。自从长亭吟别后,思念总是那么绵长。
我们曾经拉着手儿在石桥边,在优美的琴曲里,似乎月儿也醉了。柔柔的眼波,浅浅的眉,轻轻的笑。更是说我和长得和潘安一样。美好的梦无法找寻,握着的只有空空的酒杯,恍恍惚惚都忘了时间。
试析:问候清风师!
小词语句自然流畅,工于布篇谋局。技法熟练,可谓花间老手矣。
时空线索:眼前…梦…现实
情感线索:无眠…追忆…难眠
上片:由难眠到看见鸳鸯。“鸳鸯”这个物像极佳。上结也是非常精彩的伏笔。只是承前稍弱点。
下片:完美。
学习了。
作者: 霖兮    时间: 2024-7-31 10:06
古典词研三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31-霖兮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佳人醉》【宋•柳永】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
        临轩砌。素光遥指。因念翠娥,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解读赏析:
        傍晚雨过天晴,庭院里一片寂静。天高云淡,微风细细。在这如水月华中,星光与之交相辉映,仿佛没有边际一般。书房中的冷气将梦打断,只好披上衣服又一次起来。
        来到月光高照的台阶前,想念远方没有音讯的佳人。她也在千里外对月牵挂音程何处吧。凝视着天上的明月,寂寞无法入睡。天色将明,仍独自倚着阑干。
        上片“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等描景句,以“冷浸书帷梦断”,“披衣重起”入情句,引出下片念远怀人之意。下片“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道出了上片词人梦断重起的真正原因是所思的女子远在千里,音讯难通。全词以明月为主线贯穿情思,虽叙相思,却逸怀超尘,语言清雅,伤情动人。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互评凝思的《一丛花·》
一丛花·
文/凝思
       一壶浊酒月初升,魂伴影同行。花前细蝶双双舞,竹林醉、素手银筝。晨醒鸟啼,南柯梦破,孤燕怎言情。
        兰香水岸对禅灯,屋老故人倾。娇颜万里巫山远,藕丝断、别泪难停。珠碎玉沉,天涯海角,相忘不相争。


解读互评:
        对月酌酒,相伴的是自己的魂和影。梦里花前蝶双舞,竹林醉弹筝。醒后这空梦一场,无人言说,使人更加伤悲。在那种有香草的岸边旧屋,我们倾酒尽觞脉脉告别(对禅灯~理解非是真对寺庙灯火,而是比喻那时分别相对是一次还未引起心情掀巨浪的正常离别)从此人和情都远远失去,恩断义绝,音信杳无,只剩天涯海角相忘无须相怨相恨。
        组座这首一丛花,因没有词题,从字面去理解,应是抒发与爱人莫名长久分离后失意哀愁之情的闺怨词,但娇颜一词,又让人感觉远去的负心人是女子~这闺怨是出自男子。此词遣词组句不失词味。声情婉约。比喻修辞运用得当。对《一丛花》词牌的基本写作手法了然,如肩头句首字应为仄,上下片最后三句意应连贯。感觉是首不错的抒情词,布局立意章法脉络等方面似乎无须非去过度挑剔。


作者: 伊水~    时间: 2024-7-31 15:36
慕容瑞西 发表于 2024-7-30 18:27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慕容瑞西
临江仙·梅

先看题目,写的是小宝丫,就是写自己的女儿。闲花淡淡,是形容一个女孩子的恬静美丽,秉医德,是指这女孩是一医生
作者: 伊水~    时间: 2024-7-31 15:37
本帖最后由 伊水~ 于 2024-7-31 15:55 编辑

古典研三第十四讲作业贴1⃣️:赏析一首词
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文/晏几道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这是一首感秋怀人的离别相思之词。黄菊开时,是双方离别之时,也是相约重逢之时,故而黄菊成为了他们离合聚散的标志,每见黄菊,格外动情。前三句描写一年之前的离别情景,那是“黄菊开时”,彼此都为离别而悲伤,并且“共说深深愿”,许下心愿,立下誓言,其内容当包括下文所说的“重见金英”时节必定回来团聚。可是,等待了一年,菊花又开了,人却没回来,于是,“相思一夜天涯远”。这一句,非常真实,非常细致,也非常深刻。“相思”二字显然是点题之笔,但在此前,女主人并没有把这个两个字放在心上,因为她虽然身处相思之境地,而她的心却只是等候在企盼之中。屈指记日,待到菊花重开,离人便可团聚,因为这是约定好的,发过愿、立过誓的,故而她对团聚重逢深信不疑,这之前,只不过是等待罢了。然而,期限到了,意外的情况出现了,以前的期待竟然化作了泡影。于是,女主人一下子陷入了相思的痛苦之中,一夜之间才感觉到了离人是在遥远的天涯。相见有期一下子变成了相见无期,希望一下子变成了失望,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女主人能承受得住,已经很不简单了。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真正的相思之苦和离别之怨,词的下片写的就是此苦此怨无法排除的情况了。“罗带同心闲结遍”,“闲”字,只能是故作轻松的口头话,而女主人的心何曾闲过?说这里面还寄托着她内心深处的一线希望和竭诚祝愿,倒是符合实情的。最后两句,“别怨”二字又是点题,泪洒彩笺而写不成书信,也是相思和别怨无法排除的一种表示。


二:互评作业 ——一丛花


  一丛花.青乡
文/荷月
  青山垂吻落英江,流水满秋光。花魂缕缕留人醉,似煎酒,历久弥香。小屋静默,独怜照影,偏爱此青乡。
  旅人独步画中堂,步步惹情长。观心品意幽幽絮,自飘飞,堪染寒凉。余霞依依,山头举月,应待夜思量。


荷月你好!
现在我试着对你作品进行分析,不妥之处请指正。
    本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情感细腻而深远,既有对美景的陶醉,也有对孤独旅人心境的同情。


词句分析:


“青山垂吻落英江,流水满秋光。”通过“垂吻”和“满秋光”两个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秋天景色的宁静与美丽。
“花魂缕缕留人醉,似煎酒,历久弥香。”运用比喻手法,将花香比作煎酒的香味,既形象又生动,传达出花香持久迷人之感。
“小屋静默,独怜照影,偏爱此青乡。”通过小屋的静默和倒影的细节描写,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偏爱。“旅人独步画中堂,步步惹情长。”描绘了旅人独自行走在如画般的风景中,内心充满深情。


结构与技巧


1:这首词遵循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从描绘景色到表达情感,层次分明。
2: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意象丰富,情感饱满。
总之:
《一丛花·青乡》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乡村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技巧和紧凑的结构安排,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深情的氛围。


作者: 雲海    时间: 2024-7-31 16:30
古典词研三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03-雲海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苏轼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一、译文
夜空圆月斜转,月下的溪水波明如镜,映入长天,仿佛被辗成一匹白练,隐映着一片寒光。酒醉的我倚在高楼的栏杆旁,欣赏这如画般的风景。隔着水雾的渔村,不知什么时候传来渔舟捕鱼时木板敲击船舷发出的根根声。乌鹊倦而栖息于林木,鱼儿惊而从水中跃起,唯见满天的繁星静静无声地挂在柳树梢头。
广阔的水面迷茫一片,隐约可见水边芦苇的灰白花序,秋色笼罩着渺无涯际的江南水乡。在楼台上欣赏着这秋江月夜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还像是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江之畔。夜风清露广大壮阔,山河的空间随着月影推移的时间而变化。明月普照下,想到古往今来世事沧桑,联想到南北分疆,江山易主,心境感到无比悲怆凄凉。
二、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所以,全词结构仍显得很严谨。
  全词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两句为第一部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观。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用“辗”字而不用“照”字,是因为“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轮,正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隐”字可谓一字传神,写出了月光无声地射照江水的韵致。而“寒”字,既与上句的“冰轮”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这两句的江月传神写照,境界阔大,景象宛然。
  从“危阑”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危阑”句承上启下,顺笔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词人完全陶醉在这画图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阑”,照应了题面中的“溪堂”二字,说明“玩月”的所在是临江的楼台。“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接下来“隔烟村”数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人如画”的“画”作了具体的描绘。“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词人只是凭栏所闻,而且又因隔着烟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渔舟从何而来,归向何处,故云“何处鸣榔”。“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至于乌鹊何以“倦栖”,鱼龙又何以“惊起”,是因为月光明亮,还是因为渔舟鸣桹,词人没说,也不必说,何况“倦”、“惊”云云,本来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过片继续写景。换头两句又从整体上勾勒一笔,为上片所写之景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瑰伟壮丽:芦花千顷,江水迷茫,渺无天际的秋色笼罩着整个江乡。芦花是江乡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写芦花便突出了江乡的特点。而云“千顷”,则极言辽阔无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这一则是月光水色交相辉映,二则也因为芦花纷纷扬扬,所以远远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觉。
  下片“楼台”两句与上片“危阑”句遥相呼应,把镜头拉到自己的身边来,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词人伫立江楼,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水之畔。这里“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仅突出了江乡之美,给词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同时也强化了词人的览物之情,流露出词人对江乡的热爱之忱。
 此时,词人登上江楼,看到雄伟壮丽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无限感慨。词人还想到了“古”,想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南北分裂局面,故云“今古照凄凉”。“山河影转”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后再以“今古”句一结,就和盘托出了作者感时伤景的悲凉情怀,使全词意韵和格调为之一变,带上一层浓重的悲古伤今、感叹兴亡的色彩。这样就使词从词人赏玩风景的情事范围开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内涵。总观结拍三句,气象恢宏,意境雄浑,声情悲壮,含义深远。
二、互评
 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一丛花》
一丛花·夏夜:
浥尘18-梅欣
熏风轻拂枕微凉。窗隙透幽香。蝉声起伏愁心乱,意难平,君在何方。时光远去,难投尺素,无处诉衷肠。
这般如此梦还乡。渴盼见爹娘。经年苦闷求宽慰,泪潸然,老屋空堂。故人远逝,谁能相伴,清酒独来尝。
1、互评
词分二个层次,前句写夏景,薰风轻拂微凉,作者思念爹娘,老屋空堂,第二个层次,君在何方,,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寄托词人的思想感情,作者把自己的感触或情绪,全部隐藏到景物背后,由此而产生的怨恨情绪,跃然纸上。是何等的凄凉。
作者: 清平乐    时间: 2024-7-31 20:41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25~清平乐第十四讲作业

1.对古人的词作进行分析
一丛花令
北宋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译文: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
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望着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作品赏析:词的起首一句,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时穷”的一种回答,以上两句,点明了词旨为伤高怀远,又显示了这种感情的深度与强度。接下来三句,写伤离的女主人公对随风飘拂的柳丝飞絮的特殊感受。上片末三句写别后登高忆旧。过片上承伤高怀远之意,续写登楼所见。下片三、四、五句写时间已经逐渐推移到黄昏,女主人公的目光也由远而近,收归到自己所住的楼阁。结拍三句化用李贺《南园》诗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之句,说怀着深深的怨恨,细细地想想自己的身世,这几句重笔收束,与一开头的重笔抒慨铢两相称。

2.评阅作业

一丛花
春留余韵
绿杨荫里小农庄,正静沐斜阳。炊烟袅袅升腾处,是老妈,忙碌厨房。煎炸烹调,锅盘交响,莼菜正飘香。
疏帘半卷忽生凉,又梦断他乡。一轮明月轩窗挂,倚栏杆,翘首凝望。切切寒蛩,萧萧桐叶,不见我亲娘。

清平乐说:问好诗友,联系例词,本词无领字,上下片第二句诗友均做了领字处理。思亲之作,感情真挚,上片写了回忆,下片梦醒,上片美好,下片凄凉,不似普通离别,布局问题,待听取老师意见,不做处理。




作者: 霞儿霏    时间: 2024-8-1 00:37
本帖最后由 霞儿霏 于 2024-8-1 01:08 编辑

浥尘-02霞儿霏
作业: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蝶恋花•春景
北宋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释义
杏花凋谢未尽,枝头初结青杏。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赏析
这首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人们仍用“何处无芳草”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这首词下阕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


上阕“花褪残红青杏小”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这是说,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竟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工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对此,他并没回答。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二、互评
一丛花•枕梦
文/耕梦
鹊来鹊去几时穷,银汉又西东。秋风不解离人苦,更吹得、叶落梧桐。独酌红酒,醉眠青石,浮梦觅郎踪。
半篙星雨月溶溶,依约藕池中。舟横浅水黄昏后,卧听那、蛙鼓荷风。醒起唯见,斜阳枝杪,相倚白头翁。
简评
问好耕梦同学。上片有秋风,叶落梧桐,秋景。下片,藕池,蛙鼓荷风,夏景。上下片无从连贯,隔景隔意了。还有下片,半蒿星雨月溶溶,斜阳枝杪,不是一般的矛盾。言尽于此。


作者: 荷月    时间: 2024-8-1 03:10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
浥尘28~荷月
1、阅读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宋代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懔,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译文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还很寒冷,美丽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盖着。不光春天来得迟,它托东风带来的消息也被人们疏忽了,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不过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毕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

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 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春天已到,人们开始计划着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经争相开放了。我因为生病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懒散的躺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简析:这首词描写初春病好后即高兴又疏懒的情绪。首拍写点题写初春的特色。二拍接接着刻画春来的迟,而且有信也也无人知道。也说明了尽春的异常也暗示了词人微细喜心情。歇拍
直疏感受和喜悦心情。
下片首拍写初夏晨景描绘,写所见所感。二拍眼前景转到游人做联想。三拍用实虚写词人病起的遣性心情。结拍回扣主题抓住了病起这个点写出词人的心绪。

浥尘26-山水一壶
无由陌上踏清风。
辜负了春红。思来许是身心懒,也想看、闲鹤青丛。流水落花,白云苍狗,乡梦太匆匆。
斜阳山外路千重。不见小桥东。门前知了添新曲,也多想、枝上听梦。锦字不来,小屏长顾,憔损与谁同?

互评:上片句子之间似乎没有关联,辜负春红、看闲鹤、乡梦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而且跳跃得太快了。上下片情感也有脱节,上片思乡、下片怀人。场景也有点混乱,不见小桥东,地点应该不在故乡了,门前知了又似在故乡,枝上听梦让人有点不知所云,结句抒发的情感在内容上也没有支撑。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2024-8-1 14:29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帖:
浥尘风起的地方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丛花·咏并蒂莲
清 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沉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译文
那并蒂莲好像歪斜带着玉佩的美女刚刚跳完霓裳羽衣舞,相对而视,各自梳妆。一阵微风吹过,它们又低下头来,好像在柔声地商量着什么。它们有一样的忧伤和思念,舍情脉脉,背对着夕阳。
花朵娇艳的色泽褪去,但香味却更加浓郁。在银色月光的照耀下,池塘里的并蒂莲如同桃根、桃叶姐妹一样相依相守,陪伴着双宿双栖的鸳鸯。残余的菰米漂在水中,低沉的乌云渐浓,它们把同样的情寄托在一个人身上。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歌咏对象是并蒂莲。
上片描绘物形。谓茎杆一枝,花开两朵,花盘连结在一起。好像是舞罢霓裳、玉佩阑珊的仙子。这时候,正面对着面,梳理红妆。荷花香里,藕丝飘风。仿佛处身干水晶宫殿。微风过处,花枝有如仙子,步履轻盈,踏水而来。间或低下头,则喃喃细语,好像正商量些什么。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荷花的根长在水底,藕丝漫长;花里的莲心却将所有的苦深深蕴藏,脉脉不语,背向着斜阳。
下片揭示物理。谓蓬生并蒂,尽管也将叶残、香销,但她的姿态却永远令人难忘。明月东升,小荷塘披上银装。阵阵清香,仍旧在月色中弥漫。并蒂莲花,既是桃根、桃叶,姊妹双双,又像是桃树的根和叶,连在一起,终生相守。而月色之下,殷勤相伴的,还有双宿鸳鸯。这时候,夜已深,阴云忽然聚拢,月儿如同残留水中的菰米一般,时隐时现。多么希望能够像娥皇、女英,追随舜帝,寄梦潇湘。
全篇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不唯勾画出并蒂莲之神韵,并使诗人之性情深蕴其中,意含要眇,耐人寻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丛花.秋思
浥尘10—馨怡
时光清浅不经留,蝉绝近深秋。
西风有信谁能见,叶飞落,雁过高楼。
寒夜裹心,相思满腹,犹恨水东流。

梧桐树下忆同游。谈笑带娇羞。
低眉为掩多情目,月华正,皆为情柔。
人不当年,霜先染发,惟有意难酬。
简译:时光清浅留不住,蝉声断绝已近深秋了。西风传来了消息谁能看见呢,落叶纷飞,大雁飞过高楼。寒夜将心包裹起来,相思填满了胸腹,还是怨恨水无情的东流去。
在梧桐树下回忆起曾经的同游,谈笑还带着娇羞。低眉是为了遮掩那多情的目光,月光朗朗,也因为多情而温柔。人已不是当年的俏佳人,青丝已被霜染,只有情意难以实现。
试评:问好馨怡同学,全词格律无误。起拍时光清浅不经留,引出二拍蝉绝的意象以及时间节点深秋,三拍选取了西风,落叶,雁过三个秋天的物象为歇拍入情作好了铺垫。
下片以“忆”字落笔回首往事,有了空间的转换,感觉上下片连接不是太紧密。词的主题为秋思,脉络也还清晰流畅其实上下片各自都很好,语言流畅自然,就是感觉有点隔开了一样。我就胡乱说说,等老师补刀润色。还有一个就是词的排版不要一句一排。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2024-8-1 15:26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十四讲作业帖:
浥尘凝思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虞美人·寄公度
宋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译文
荷花都已凋落,天连着水,苍茫一片,黄昏时秋风阵阵,涌起波澜。我独自在小楼东边倚栏观看,分飞的双燕各自东西,远远向寒云飞去。
短暂浮生真应该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又盖满京城道。远方友人也定会时时登台把我怀想,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简析:此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下片抒情,集中写事,用陆凯赠梅典故,从词人自身和友人双方入手,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全词借景寓情,情感真挚深厚,格调悲凉深沉,语言清婉雅丽。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丛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丛花·漫桥
浥尘03—雲海
白鹭兜外坝上溪。一碧圣琉璃。寒塘水鸡如相识,泛涟漪、漫桥流彩。飘柳炊烟,丛芦吹雪,风物异年时。
眼中四水是耶非。何处访天随。扁舟作计回天地,几年恨、心事都违。且暂为住,闻听渐净,祊水谁人知。
简译:白鹭兜外面坝上的溪流一湾碧水好像琉璃一样。寒塘里的水鸡好像是旧相识,塘水泛起涟漪漫过小桥。炊烟袅袅飘过柳梢,芦花开始飞絮。
眼中的四水是耶非耶,到哪里去找天然自在呢?计划着驾着一叶扁舟回归天地。几年离恨心事都没有达成。暂且停下脚步……
试评:问好雲海同学。全词格律有误,一处落韵,漫桥流彩处“彩”不在第三部韵,鹭,上,一,鸡,桥,谁处出律了,可能是同学没有注意检测,下次注意哦。
起拍白鹭兜应该是一个地点吧。二拍一碧圣琉璃不太明白圣字在此是什么意思,可试改为涵碧似琉璃。水鸡是什么呀,能否用野鸭呢?下片“四水,天随”可能是用典了吧。全词因为我不是作者,可能体会不到作者的写作思想,解读,试评可能都不能说清楚作者的思路,抱歉啦。还是等老师补刀润色一下啦。
作者: 耘梦    时间: 2024-8-2 10:50
本帖最后由 耘梦 于 2024-8-2 11:08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14讲作业

浥尘01一耘梦
《一丛花·咏并蒂莲》赏析


一丛花·咏并蒂莲
作者: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品赏:


《一丛花·咏并蒂莲》是咏物之作,贵在形神俱见,本篇即是形神兼备之佳构。词中生动地刻画了并蒂莲的形貌色泽,不粘不脱,不离不即,饶富情致,且以人拟物。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不唯勾画出并蒂莲之神韵,并使人之性情深蕴其中,意含要眇,耐人寻味。

互评:

一丛花 山兰
文/轩辕剑谱
岩溪螺径小壶天,青室雀篱喧。骎寻采药林深处,拨芊蔚、隐现崇兰。裛裛亭亭,幽幽翦翦,清气袭人颜。
云阿霞壁伴狙猿,隈隩寄蓁菅。山渊自有猗猗草,继落梅、馨烈龙涎。纫佩行莎,濯缨骑竹,谢屐访潜仙。



耘梦试评:轩辕剑谱词友这首《一丛花·山兰》是首咏物词。韵雅律正,词风古朴,遣辞造句典雅,颇见古文功底,赏学了!
咏物词,一绘形态,二言品性,且可寄情。来看词文。
上阕
起拍交待山兰生长地,继拍写寻芳过程。歇拍则描绘山兰的形态和香气。
下阕
过片,详细描写山兰生长地的环境,以环境之险峻衬托山兰,柔中带刚的品质。继拍则写山兰是继落梅的香草。煞尾用典,突出山兰之超凡高洁的品质。濯缨出自《孟子·离娄上》,骑竹,喻仙人行(耘梦典故知识贫乏,也许介读有误。若无其他寓意,窃以为还是换一个典故为宜),而谢履,则引用宋诗家谢灵运的典故谢公屐。好词,賞赞不已。拙评纯属亇人浅见,不当之处海涵!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