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4-9-6 20:03
标题: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论坛评阅安排
乐淘评阅-山谷幽兰(8-10)
乐淘评阅-潇湘雨((11-13)
乐淘评阅-晒月亮(14-16)
乐淘评阅-去疾(17-19)
乐淘评阅-雨蒙蒙(20-22)
乐淘评阅-云儿依旧(23-以后)
乐淘评阅-君雨墨(轮休)
乐淘评阅-梅朵儿(轮休)
作者: 有梦梅雪 时间: 2024-9-7 21:33
本帖最后由 有梦梅雪 于 2024-9-8 12:08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28-有梦梅雪一,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北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赏析:
这首词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
这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的特征,使梦境显得更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上片后两句是说,梦境里黯然销魂何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在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层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晏几道词喜用这种句法。
上片写梦中无法找到离人,下片改变念头,想到写信。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下片前三句是说,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寄出。
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末两句是说,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由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只用“缓弦”、“移柱”来表达难写的幽怀,行动的描写比言辞的表白更为鲜明有力。
这首词语言清疏明畅,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更有一股郁积、盘旋的力量。
二,
满江红. 忆柳宗元
乐陶12-风若兮
古郡零陵,经多少,凄风冷雨。长街望,寺园仍在,斯人已去。半世飘零形影只,一生澹泊书鸿句。叹穷乡,天上降英才,谁无慕?
南蛮地,民生苦,苛捐税,凶于虎。纵位卑权失,撰文陈诉。贬谪生涯成底事,万千孤独清樽付。看今朝,河柳尚依依,东山路。
试翻译:
这古老的零陵郡,经历了多少凄风冷雨的洗礼。站在长街上望去,寺庙和园林依旧在那里,但那位伟大的人物已经离我们而去。他半生飘零,形影孤单,一生淡泊名利,只留下一行行鸿文佳句。感叹在这穷乡僻壤,天降英才,谁不仰慕呢?
在这南方的边远之地,百姓生活困苦,沉重的苛捐杂税比猛虎还要凶残。尽管他地位卑微,权力丧失,仍撰文为民陈情。被贬谪的生活成就了什么?无数孤独的夜晚,只能将忧愁寄托于酒杯。看看如今,河边的柳树依然枝丫柔美,在东山路这里。
试点评,全文围绕题目层层展开,语言流畅,主题分明。各种手法运用纯熟,很赞的一篇词作。好的文字可说的不多。
有两点探讨,1,忆柳宗元,应该有忆有“我”,不然就流于叙述。
2,煞尾意思跟第二拍重复,显意弱。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2024-9-8 09:08
乐淘组01——乐川
满江红·贺毕业四十年视频同学会
乐淘15——碧云天外月
时至初秋,逢三伏,炎蒸似火。幽径里,花间徐步,枝头堆果。朗朗书声听老院,依依笔影临新课。重回首,情景若同窗,谁和我。
心中盼,屏前坐。传笑语,看群播。许凝眸细认,发丝霜裹。泛海无涯曾展翅,裁笺有梦留佳作。百岁时,践约校园中,齐声贺!
凡川学评词:时至初秋,逢三伏,炎蒸似火。时间
幽径里,花间徐步,枝头堆果。转入时间与人事,入题。0K
朗朗书声听老院,依依笔影临新课。重回首,情景若同窗,谁和我。回忆美好过往。
心中盼,屏前坐。过拍转回现在
传笑语,看群播。许凝眸细认,发丝霜裹。视频场面描述。
泛海无涯曾展翅,裁笺有梦留佳作。回忆美好过去。
百岁时,践约校园中,齐声贺!相约未来作结。
总评:格律自检(出门在外没电脑不方便)。整体脉络清晰,现在一过去一现在一过去一未来。
感情真挚,好词欣赏学习,问好诗友。
作者: 鱼儿 时间: 2024-9-8 16:14
本帖最后由 鱼儿 于 2024-9-8 16:20 编辑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组20-鱼儿
一、古诗词赏析
落梅风·斜阳外
李致远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赏这首小令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致远曾滞留在楚地寄居在僧寺里,离乡多年,又是一位失意的文人,而古人在古典诗词常常通过春愁秋恨写离情别绪,思归念远。李致远也不例外,正值春天,诗人思念远人,于是写下这首小令排遣春愁。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小令。此曲,句依定格,首句不押韵。后四句押“鱼模”韵,其中“足”以入声作上声,“玉”以入声作去声。“苦”为上声,“去”为去声。北曲无入声,而上去声通押,故也无不合律全曲五句,前三句写外景,后二句由外入内,写画楼中的人。小令借景抒情,描写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表达企盼离人早归的殷切之意。小令用语含蓄,使相思的凄苦表达得更为深沉。
开始两句写外景。从闺中人眼光望去,此时只见斜阳西下,由于春日雨多,水平堤岸。第三句继上文写景而又暗融抒情,句中“寒玉”一词是对清凉晶莹的溪水的一种比拟。如李群玉《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曲中“寒玉”就是她见到的溪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虽也在写景,但它仿佛一面在比喻离别前生活的平静,一面在描写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离愁别恨似乎经风吹起了,写来情景交融,不露痕迹。第四句写闺中人,但它把楼上人的一切外部表象都略去了,而是在有限的文字内集中表达她为离别而痛苦的感情。“画楼”这个不定人物更能引起想象,通过她而反映了所有闺中人对离人的共同情绪。末句表达了她最后的一点希望。楼中人与离人正天各一方,而“催归”鸟的啼声更易引起她对远方人的思念。所以她要杜宇“莫啼归去”然而,从她对“催归”鸟声的敏感,正反衬其心中盼望离人归来的殷切之意。结尾情意惨切,而用语含蓄,仔细体味,必将引起内心强烈的震动。
二、试点评学友作业
满江红·缅北遗恨
乐淘13-静思 原玉
南眺高天,金秋爱、乡山硕果。浮想是、毗邻缅北,又燃烽火。恨不须眉巾帼换,金戈铁马东风破。洒热血、出塞斩戗徒,消灾祸。
悲无计,霜侵鬌。伤尤怨,蛇交和。豆与萁相煎,家慈疼裹。仓廪恐遭虫鼠齿,堤坚尤怕昆蜉坷。莫忘记、环伺有群狼,奸心裸。
试解读:向南方眺望高天,金色的秋天最喜欢的就是家山的累累硕果。可是也想到了南国毗邻的缅北,又燃起了战火。恨不得自己是个男儿,拿起刀枪跨上战马去打一场胜仗。(像古代英雄一样)出塞斩杀罪犯,消除灾祸。
悲哀的是没有办法呀,头发已经白了。伤感又怨恨的是蛇蝎一样的人集合在一起。豆与萁相煎,母亲(的心)被痛苦包裹了。盛稻谷的仓库怕的是虫鼠咬,坚实的河堤也怕蚂蚁(打洞)【这里有点凑韵哈亲】。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周边有一群狼在伺机而动,他们的奸邪之心是赤裸裸的。
静思这首词,大气豪放,把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寄托与词中。作业帖强调了不能竟说好听的,挑一些毛病呢就是这首词用词方面还需要学友斟酌,比如 疼裹,奸心裸等等。
由于初学点评,这么深奥的词,只能说这么多了,还请评阅老师指点!!
作者: 冷若 时间: 2024-9-8 21:22
乐淘组26冷若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译: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
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满江红·小住京华》作于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瑾十八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光绪二十四年(1898)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光绪二十九年,秋瑾与王廷钧矛盾激化,写了这首总结婚后及北京生活的词。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词的上片写与王廷均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作者平日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紧接着表明她是一个“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的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偏遇着这么一个庸夫俗子的丈夫,因她穿着男装独自去看了一次戏,竟遭丈夫的辱打,不由她不发出“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样的浩叹。
满江红 八一颂歌
有梦梅雪
兵起南昌,枪声震、军旗猎猎。思往昔、国危民难,九州喋血。万里长征书壮志,八年抗战驱倭孽。有今朝、华夏展新颜,东方崛。
神舟舞,天筑阙。航母弋,歼空阅。有诸多神器,护瓯无缺。谁敢侵凌吾领土,必将直捣其巢穴。此应是、先辈梦圆时,繁华叠。
冷若试评:本首词写的挺好,就是下片写的像喊口号一样。
译:的时候在南昌。枪声震耳,军旗烈烈,思往日那时候国家危难民苦。九州都喋血。万里长征书壮志。八年抗战倭寇的时候,有今朝,华夏展新颜,东方崛起了。
神舟舞,天筑阙,航母飞,歼空阅,有很多的神器,护殴无缺,谁敢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必将直接倒到他的巢穴。此因是先辈圆梦的时候,繁华叠。
1,万里长征书壮志。个人觉得可以改一下更好。
立意明确
作者: 江小鱼 时间: 2024-9-8 21:29
本帖最后由 江小鱼 于 2024-9-9 11:09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乐淘06-江小鱼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
鹿虔(qián)扆(yǐ )〔五代〕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赏读:黄铜锁挂在大门上,寂静的宫苑里草木荒芜,华美的窗子对着秋空,笼着一段愁绪。碧叶凋零,繁花落尽,美好的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玉楼里的歌声与管弦声,也随风而散了。
明月似乎不知人事更改,夜深时犹自照着深宫。藕花立在野塘里,暗自为亡国伤感,那花瓣上的露珠像拭不尽的眼泪。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作者原玉:满江红 ·咏竹
文/潇湘妃子
不喜闲花,心仪那、淇园修竹。清风过、千枝一韵,盈眸幽绿。雨洗娟娟千叶净,风吹细细竿竿馥。美姿态、高节与虚心,温如玉。
东坡寓,何须肉,板桥画,长青竺。看文人墨客,将君追逐。坐荫抚琴尘不染,清心吟啸情尤笃。傲霜雪、百折不弯腰,凌云矗。
赏读:不喜欢那些普普通通的花,只心仪淇园的竹子。微风吹过,绿意盈眸,意韵清新。细雨娟娟,一片一片的叶子干干净净,风吹过,发出细碎的声响,空气中有竹子特有的香味。它的姿态是那样的美,它高节与虚心的品质,与温润如玉的君子一样。
东坡先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板桥先生爱竹更甚,他画里的竹子千姿百态。文人雅士都是爱竹子的呀,坐在竹林下抚琴或是吟啸,是一件多么快意的事情。我爱竹子,更爱它傲霜雪、不折不挠的精神,更爱它凌云之志。
试评:1.格律上,板桥的板应为“平”。
2、文字与主题吻合,立意鲜明。
3、声情慷慨而激昂,与词牌的声情相谐。
4、上片,首拍点题,写一种偏爱。第二拍写其韵,携清风尤其雅致。第三拍写其形态。第四拍写其品质。层层递进,安排合理。
下片,由景转到情,写东坡和板桥这些文人墨客对竹子的喜爱。在下片的第三拍,将喜爱的情形具象化,既高雅又出尘。结拍写了竹子的精神内核——傲霜凌云。 5、挑刺环节:下片第一拍和第二拍之间的层次没有拉开,稍稍意重。结拍中的“百折不弯腰”这一句有些牵强,竹子也会弯腰的,弯腰是为了卸下负重,不至于折断。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2024-9-9 00:41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乐淘组——宛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读: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简析:《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 中秋感怀
乐淘21-红叶
独自登楼,看天放、一轮皓月。光如水、洗秋容净,十分清绝。幻似广寒凉世界,堪怜
桂影秋时节。念嫦娥、可有乱愁生,心千结。
杯斟满,休停歇。襟袖薄,虫声咽。叹浮生羁旅,些许凉热。但愿长圆如此夜,人间不在伤离别。待归来、把些许情怀,从头说。
试解析:独自登上高楼,看天气初放晴、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月光如水、秋雨洗净了秋天的容颜,在月光的陪衬下十分清丽亮绝。如梦似幻好像冰凉的广寒宫阙,堪堪爱怜桂花影魄这秋天的时节。想念嫦娥仙子、不知她可有忧愁乱生,心絮千千结。
酒杯斟满,休要停歇。衣衫凉薄,虫声呜咽。可叹浮生多被旅途羁绊,些许人情的凉热。但愿月儿长圆像今天夜晚,人间再没有悲伤的离别。等待归来,就把这些许的热烈情怀,从头来说。
试点评:格律无误,此文行文流畅,一气呵成,写出了中秋月圆之夜也希望人团圆的美好憧憬。上片独自登上高楼,一轮明月而生发,问嫦娥一个人孤单在广寒宫,可有思念家人的忧愁而点开下片。下片,浊酒一杯,秋虫声声,来感叹人生在旅途,些许凉热,感觉有点断片,没有把感叹宕开。接着写愿望人生不再有离别,尾拍情结,在把情怀拔高,做个总结。此文一唱三叹,引人陶醉,像同学学习了。
作者: 桃乡蓝天 时间: 2024-9-9 11:03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阅读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萨都剌 元代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译文: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中书省,常与朋友们宴请酬唱,秉烛促谈,弹和推盏。沉香已经燃尽,香气飘洒了,深院乡帘垂,清消永夜,无穷趣,无穷意。
今年的这个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在江南这月下之夜,心情几个能知?杨柳青青,习习柔风,细细的柳条在清柔的风下,徐徐的摇曳。淡淡月光下海棠花儿清香扑鼻,孤独地倚于阑干。
二,互评
文/乐淘组08一翠花
气爽秋高,与驴友、武功登极。丛林掩、蜿蜓苔径,依稀禽迹。泉漱险崖飞瀑急,鸟鸣深壑回音褶。策杖行、栈道绕危岩,桥悬壁。
群峰小,金顶立。云中甸,青如碧。丹台存遗址,仙境谁忆。闪烁繁星纤手摘,玲珑蓬帐祥云入。晨雾破、冉冉日东升,惊心魄。
译文:
秋风习习,邀友登山,好不惬意。丛林掩映下的蜿蜒小径,能辨认出好多鸟迹。瀑飞悬崖,鸟鸣深谷,景色宜人。栈道绕岩,横桥绝壁。
站在霞光道道的峰顶,一览众山小,碧绿的草甸与白云相连。丹台上还留着遗址,曾经的仙境谁还记得。到了夜晚满天星辰,举手可摘。云雾萦绕着帐篷,好似人间仙境。东放渐晓,旭日在仙雾中冉冉升起,堪称奇观。
简评:问好友友!这属于游记之作吧,脉络清晰,画面感很强,让人亲临其境的感觉。铺排有序,框架稳妥,景多而不乱。
不足之处:
①“晨雾破”这一句中的“破”字可在换一字,与后面的韵字“魄”离得太近,读起来感觉不美。
②若多带些个人感情进去就更好了,我这水平挑不出大毛病,等老师补刀吧!
评的不对的地方请谅解!
作者: 静姝@ 时间: 2024-9-9 12:48
乐淘16~静姝
一、自选词一首赏析
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宋 贺铸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这首小令是一幅初春夕照图,并以轻淡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傍晚到入夜时的生活片断。全词以写景为主,把美人和月摘梅也作为月夜美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气,美丽迷人,体现出潇洒脱尘的风致。
开头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用“初”就是说那一缕霞光,眼看着正在消失,从时间说有个变化的进程,但它是那样快。不过人却是看得见,感觉得出来的。总之,这一句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它给人以动感。“淡黄杨柳暗栖鸦”。杨柳淡黄,知是初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看尽鹅黄嫩绿”(姜夔),指的都是初春。在淡黄杨柳之中,有乌鸦栖息其中。这里用了一“暗”字,就更给人以景物清幽之感。但下句境地更美:玉人,本来是美的;月下玉人,更美;月下的梅花,那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吧。正是“以境衬人”,则月美。花美,人更美了。上阕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澹雅的图画,有超尘绝俗之感。
下阕紧承人在月下摘花,轻轻启开她的心扉。“笑捻粉香归洞户”,她要回到房间里去了,手里捻着梅花,脸上笑盈盈的。作品像密封的罐头,未透出一点味儿,没有说明这个“笑”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令人高兴而笑,还是想起了旁的什么事情来。
她回到闺房以后,只做了一件事:“更垂帘幕护窗纱”。放下帘幕,使它挡住纱窗,因为东风吹来,比入夜时又冷了一些,为的是使屋子里暖和点。这“寒”的程度的加深,她在室外时就已感觉到,所以才归户,垂帘。这缘故移到末句点明,是《浣溪沙》作法上的需要。此调下片首两句大都用对偶句,末句单承作结,极不易写好。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举擅于此道的词人中就有贺铸。贺词小令的结尾确是不凡,其手法是多样的。这里“东风寒似夜来些”一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带上片从霞消到月上这段时间历程,可称妙笔。
全词意境清幽淡雅,朦胧优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楼上原玉:满江红 秋伤
宛儿
荻草含愁,长亭外、鬓丝如雪。凭远眺、蒹葭影瘦,霜风残月。鸿雁成双人独个,离歌一遍词三阙。更堪怜、恰是落花时,清秋节。
书故事,来化蝶。蛛丝网,千千结。消尽杯中酒,与君长绝。问夜赊情终是恨,凭窗织梦偏成缺。就抹却、昨日这伤痕,轻翻页。
1、解读:(秋天来了),芦花一季心事,全写在脸上。长亭外、鬓丝如雪。此句没读懂。远远望去,蒹葭落寞在霜风残月里。鸿雁成双结对,而我却孤苦伶仃,只好吟歌赋词(来排遣清冷和孤寂)。偏又赶上这寂寥的清秋节。就象梁祝一样,故事凄美,也象(檐角)的蜘蛛网,终究是化不开的千千结。喝了这杯酒,你我就此别过吧。漫漫的长夜,都给了恨。清梦难成,唉,算了吧,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翻过这篇,收拾收拾心情,去迎接一个崭新的黎明!
2、赏析:问好美组!
1)词作格律无误。上片眼里的景,下片心里的情,上景下情,立体,情感细腻饱满,布局收放自如。
2)上片以荻草、蒹葭、霜风残月、鸿雁双飞为背景,渲染了一个清冷孤寂的秋天,奠定了感情基调。起拍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荻草人的愁绪。为什么愁呢,下一拍给了交待,鬓丝如雪,大好青春已走远了。蒹葭瘦影,实则写人香消玉损。第3拍对比手法,把鸿雁成双结队与孤身孑影作对比,衬托出孤独落寞的心绪。
3)过片用典无痕,借梁祝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忠贞不渝的愛情的向往。但回到现实,却象蜘蛛结网一样,心有千千结。三拍借酒说。事。四拍“向夜赊情”一个赊字,炼字见功底。既然赊不来,梦也不成,那就释怀放下吧。结拍水到渠成。全篇一气呵成。学习了。
4)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
①上片“长亭外,鬓丝如雪”是远景,接下来凭远眺,也是远景,这里可以再商榷。
②鬓丝如雪的主语模糊。
③在“霜风残月”下,可以看见“鸿雁成双”吗?时间逻辑稍有不足。个见,评错勿怪。
作者: 翠花 时间: 2024-9-9 15:56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组08一翠花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东风第一枝 . 咏春雪
杨焕亭
逐梦君来,飘然玉甲,前庭巧点素桠。长安道上难留,只缘早春檐下。消溶润土,却道是,轻催苗稼。问故园,父老扶楹,笑看舍前鸿爪。
临案忆,几回梅室。思欲放,吟盈艺苑。翰丹纷绽纸上,且忘鬓头雪发。蓦然回首,但放下流光嗟讶。举目望,远步归来,一川渭流潇洒。
译文:
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雪花在碧瓦上很快融化,我知道昏暮时的寒意还很浅。桥面上行走,像漫步白云浮天。池沼澄净如明镜一般,雪花把万物打扮得轻柔细软。我想故乡必是落雪天寒,那里的层层帘幕四垂未卷,阻误了初归的双燕。
杨柳才染上青色,初生的柳叶都变成千万只白眼,刚开的杏花也由红脸变成粉妆素面。当年的王徽之雪夜间去访旧友,到门口却又不见而返,因他根本不在乎见与不见。雪路难行,司马相如迟赴了兔园的高宴。深闺中又把熏炉点燃,赶制春衫的针线也开始放慢。只怕那穿凤纹绣鞋的佳人挑菜回来时,在灞上再与你相见。
词句注释
东风第一枝:词牌名。据传为唐人吕谓老所首创,原为咏梅而作。又名《琼林第一枝》。用“黄钟商”。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五十字。仄韵格。一般为前段九句押四仄韵,后段八句押五仄韵;亦有前段十句﹑后段八句者。用韵亦略有别。共有四体。
甲:草木萌芽的外皮。
碧瓦:青绿色的琉璃瓦。
信知:深知,确知
行天入境:唐韩愈《春雪》“入镜鸾窥诏,行天马度桥”,以镜和天来喻地面、桥面积雪的明净。
重帘:一层层帘幕。
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然美颜。
“旧游”句:晋王子猷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安道,至其门,未人即返,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
“后盟”句:司马相如参加梁王兔园之宴,因下雪而迟到。上苑即兔园。
挑菜:挖菜。多指挖野菜。
灞桥:桥名。本作霸桥 。据《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到南宋时,咏物词已进入成熟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美。史达祖的这首咏物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此词大概作于词人独处异乡时的某年初春。
词的开头便紧扣节令,写春雪沁入兰心,沾上草叶,用兰吐花、草萌芽来照应“新暖”。春风怡怡,花香草绿,但不期而至的春雪却伴来春寒,“东风”、“新暖”一齐被挡住了。“巧沁”、“偷粘”,写的是在无风状况下静态的雪景。“谩凝”二句引申前意。春雪落在碧瓦之上,只是留下了薄薄的一层,“难留”二字更进而写出薄薄的积雪也顷刻消融,由此透出了春意。唐代祖咏《终南望馀雪》诗曾云:“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傍晚,又值下雪,理当寒冷,而暮寒“较浅”,更可见出确乎是春天即将要来临了。“行天入镜”二句,是全词中唯独正面描写春雪的。韩愈《春雪》诗云:“入镜鸾窥沼,行天马渡桥。”意谓雪后,鸾窥沼则如入镜,马度桥则如行天。以镜与天,喻池面、桥面积雪之明净,这里即借以写雪。“轻轻纤软”四字,写出了春雪之柔软细腻。天气并不严寒,又无风,雪花不易凝为大朵。因此,它才能沁入兰心,粘上草甲。
前结两句,宕开一笔,以“料”字领起,展开想象。史达祖生于高宗绍兴末年,其祖籍是汴京,无缘省视家乡。此处“故园”当指他在临安西湖边的家。其《贺新郎·西湖月下》词有“同住西山下”之句,西山即灵隐山。这里用双燕传书抒发念故园、思亲人之意。重帘不卷乃“春雪”、“暮寒”所致,春社已过,已是春燕来归的季节,而重帘将阻住传书之燕。睹物伤情,异乡沦落之感溢于言表。
过片续写春雪中的景物。柳眼方青,蒙雪而白;杏花本红,以雪见素,状物拟人,笔意精细。接着笔意一转,连用两典写人。“旧游忆着山阴”,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至门而返的典故:“后盟遂妨上苑”,用司马相如雪天赴梁王兔园之宴迟到的故事。梅溪颇具浪漫气质,面对一派雪景,不由想起古之文人雅士踏雪清游的情景,不禁心向往之。“熏炉”二句,上承“障新暖”及“暮寒较浅”之意。春天已来临,春雪却意外降临,使闲置不用的“熏炉”重又点起;春雪推迟了季节,冬装还得穿些时候,做春衫的针线且可放慢。
后结二句补足前两句。“凤鞋”系妇人饰以凤纹之鞋。“挑菜”指挑菜节。唐代风俗,二月初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游观其间,谓之挑菜节。宋代沿袭了这种风俗。“灞桥”句又用一雪典。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郑綮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这里扩展开来说,暗示即使到了挑菜节,仍是寒气未褪,人心倦出的因素仍在,暗示出词人心境在这大地复苏时节的凄凉仍旧。江浙一带有民谚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挑菜节下雪不足为怪。
这首咏雪词立意上虽无特别令人称道之处,却给人以美感,而成为梅溪咏物词中又一名篇,其妙处全在于其精工刻划。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着“雪”字,但又无一字不在写雪。且全词始终紧扣春雪纤细的特点来写,“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之春雪,决不同于“战罢玉龙三百万,败残鳞甲满天飞”之冬雪,“碧瓦难留”、“轻松纤软”均准确把握了春雪的特征。
这首词咏物又不滞于物,前结及下片“旧游”以下六句,均不乏想象与议论。虚笔传神,极有韵味。梅溪精于锻句炼字,如“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这一联,以柳芽被雪掩而泛白称之“白眼”,又以杏花沾雪若女子涂上铅粉,而谓之“素面”。在不经意中用了拟人手法。“青未了”、“红欲断”,准确地把握了分寸,笔致细腻,空灵而不质实。后结二句,《花庵词选》谓其“尤为姜尧章拈出”,陆辅之《词旨》也将其录为警句,其长处也在于含蓄蕴藉。“凤鞋”借指红妆仕女,“挑菜”点明节令,“灞桥”隐含风雪。用一“恐”字领起,显得情致婉约,清空脱俗。姜夔评梅溪词“奇透清逸”,此词可为代表。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
满江红-春去秋来愁痕满
文/鱼儿
一水天涯,斜阳暮、江帆渐远。又风起,芦花曼舞,云烟舒卷。三两渔船横柳下,稀疏灯火斜桥畔。念离人、那日燕归时,春衫挽。
潇潇雨,油纸伞。双影并,青丝绾。坐秋千架上,闲看飞瓣。记忆懒翻题锦字,偏偏花事迷人眼。诸多事、都不似从前,秋痕满。
解读:
碧水连天,斜阳下,船帆渐渐远去。起风了,只见芦花飞舞,云烟舒卷。三两只渔船横泊在柳荫下。几点灯火映照着桥岸。思念离别的人,等待哪天燕子归来时,再挽手同行。
雨潇潇地打在油纸伞上,双影并肩徐行,绾起秀发。坐在秋千架下,闲看花瓣飞扬,回首往事,无聊地翻看情书,偏偏花事迷住了双眼。很多的事,都不像从前了,己是满目秋瑟的痕迹。
简评:问好鱼儿学友,经检测,格律正确,意脉流畅,主旨清晰,学习了。提出点个人的观点,供学友参考。
1.第二拍,又风起,芦花曼舞,云烟舒卷。既然是风起,就不存在云烟舒卷,此处还应推敲。
2.记忆懒翻题锦字,偏偏花事迷人眼,似乎逻辑上有点不通。
3.下片是婉约的写法。
个人水平有限,评得不对,见谅。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24-9-9 16:52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29 -潇湘妃子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念奴娇·闹红一舸
宋 姜𧃍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简析:
这是一首咏荷词,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词人身世之感。词中先是对荷塘景色进行描绘,创造出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使人感到词人心情之依恋,胸襟之旷荡,他借写荷花寄托了对自己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全词咏物形神兼备,风格高雅清丽。
上片写荷塘景色,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丛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这里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荡漾,荷叶翻飞。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艳的荷花,好像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微红。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惹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优美的诗句。
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凌波用曹植《洛神赋》之典故。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还有那高高柳树垂下绿阴,肥大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都要挽留他住在荷花中间。词人说:田田的荷叶呵,您多得难以计算,可曾记得我多少回在沙堤旁边的归路上依恋徘徊?“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
2.互评:原玉
满江红:勿忘国耻
文/羽君
风雨飘摇,又忆起,胡倭覆灭。全世界,寇酋授首,九州欣悦。野鬼孤坟生死劫,山疮民脊苍烟血。海棠泪,看我辈男儿,英雄烈。
思伪恨,心悲切。明耻辱,驱妖孽。愚和平演变,天遣诛杀。小丑跳梁家训示,军威护国三魂摄。期未来,喜卸甲归田,长安捷。
解读:
满江红 · 勿忘国耻
风雨飘摇(时局动荡),又回忆起倭寇灭亡。全世界,寇首投降,华夏欢欣。孤魂野鬼生死劫,山河疮痍苍烟含血。历史的血泪,看我辈男儿,英雄壮烈。
思尤恨,心悲切。明耻辱,驱妖孽。看中华军威护国。将来我卸却军装,回家耕田,在长安过着快乐的日子。
互评:
羽君学友,抱歉!因我没有读懂你的满江红,所以,也就谈不上点评了。
先看一下:1、格律:韵脚“切”押三部仄声,“杀”押十部仄声,其余韵脚押的是十八部入声韵,所以,格律有误。
2、声情:声情激越,符合满江红声情。
3、上片,“风雨飘摇,又忆起”与后面没有什么关系。应接着忆我华夏曾经的血与泪才好。(作品是直接来了一个倭寇投降。)可以考虑,把先有孤坟再到投降,句子前后做一个调整。
下阙入情也是主题的回扣,思起这些,我恨,希望儿孙应该记住这些耻辱。奋发图强,爱我中华来收尾。
通篇来看,脉络欠清晰,行文欠流畅。个别字还需再酌。比如,“伪”“愚”用在此处的含义?可以考虑将上下阙换一下重新组句,先有耻辱,后有勿忘。这样脉络顺畅一些。
说的不妥之处,请海涵。
作者: 羽君 时间: 2024-9-9 18:10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组30-羽君
一、古典诗词赏析
满江红:建党节
文/林登会
引墨铺笺,家国美,东方屹立。瞻历史,弄潮风雨,六 摇寂。
遥赏山河如画卷,近签青史成追忆。
拭目今,拥幸福和谐,心珍惜。
东流水,穿若息,炎黄子,争朝夕。
愿千年梦想,马良神笔。
十二神舟翱浩宇,新冠抗疫风云敌。
赞中华,撰世界传奇,谁能匹。
赏读解析:
上阕:“引墨铺笺,家国美,东方屹立”,开篇点明主题,以“引墨铺笺”这种富有诗意的方式,引出对家国之美的赞颂,强调了中国在东方屹立不倒的地位。“瞻历史,弄潮风雨,几摇寂”,回顾历史,中国经历了风雨浪潮,也有过艰难和沉寂的时刻。“遥赏山河如画卷,近签青史成追忆”,远看祖国山河如同美丽的画卷,近看历史则成为珍贵的回忆。“拭目今,拥幸福和谐,心珍惜”,着眼当下,拥有幸福和谐的生活,应当倍加珍惜。
下阕:“东流水,穿若息,炎黄子,争朝夕”,以流水不停息比喻时间匆匆,炎黄子孙们争分夺秒地努力奋斗。“愿千年梦想,马良神笔”,表达了对实现千年梦想的美好期望,如同拥有马良的神笔般能够梦想成真。“十二神舟翱浩宇,新冠抗疫风云敌”,列举了神舟十二号遨游宇宙和成功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成就。“赞中华,撰世界传奇,谁能匹”,最后赞美中华创造了世界传奇,无人能比。
整首词通过回顾历史、描绘当下成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二、试简评一下同学作业:
满江红•游昆仑山(原玉)
文/悠悠
遣得长风,凿混沌、地辽天阔。好一幅、浮云调画,顶峰凝雪。漫漫白沙神岳下,闲闲策马蓝湖涉。浑不顾、落日送苍烟,风无歇。
山静默,歌未绝。探好景,思传说。叹仙家无数,涛声烟灭。看罢冰川流水处,尘埃涤尽心澄澈。归途上、更有影相随,昆仑月。
a、阅读解析
上阕开篇“遣得长风,凿混沌、地辽天阔”,以长风破混沌开篇,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展现出昆仑山的广袤与辽阔。“浮云调画,顶峰凝雪”描绘出昆仑山浮云缭绕、顶峰积雪的美妙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漫漫白沙神岳下,闲闲策马蓝湖涉”,通过描写白沙、神岳、策马涉湖等场景,展现出昆仑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悠然自得。“浑不顾、落日送苍烟,风无歇”,进一步强调了作者沉浸在美景之中,不顾落日苍烟,任凭风声不止。
下阕“山静默,歌未绝”,在山的静默与歌声的未绝之间形成对比,增添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探好景,思传说”,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古老的传说,丰富了词作的内涵。“叹仙家无数,涛声烟灭”,感慨仙家的传说已随时间消逝,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思索。“看罢冰川流水处,尘埃涤尽心澄澈”,观赏完冰川流水,心灵仿佛得到了洗礼,变得澄澈纯净,体现出作者在自然中的感悟与升华。“归途上、更有影相随,昆仑月”,以归途上的昆仑月相伴收尾,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余味悠长。
b、筒评:
问好同学,首先你的词合格合律。在次,你用词精准,意境高远,通过对昆仑山景色的描绘以及内心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颇具韵味的佳作。意境雄浑壮阔,极具感染力。
作者: 风若兮 时间: 2024-9-9 22:06
1、词翻译赏析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填一阙新词喝一杯酒,还是去年天气的旧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重回?
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了,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赏析:
一首伤春词作。这首词流露出词人的伤春惜时之意,也有诸多感慨抒怀之情。词人怜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隐含着怀人之感。上片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时空交错,思绪万千,重在追忆昔日的美好;下片则借眼前景物,抒发对现今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词中对宇宙和人生的深沉思考,不仅能带来哲理性的启迪,也让人在美的艺术享受中领略生活真谛。
2、满江红.盼仲秋(柳永体)
文/凡川
独自凭窗,灯昏暗、疏星淡月。吟怀处、西楼旧忆,茶杯难歇。泼墨赌书犹记否,深情往事愁肠结。美良宵 、共度舞欢欣,中秋节。
丹桂又,浓香烈。谁共我,笺盈叠。任风流逐水,纷飞如蝶。玉兔吴刚斟桂酒,人间天上同歌阙。续前缘、同醉赏婵娟,初心切。
风若兮试译:
昏暗灯光下,独自靠窗,夜空中星星稀疏、月光淡淡。抒发心情之地,西楼过去的回忆,慢品茶。还记得赌书泼墨吗?你浓我浓的日子如今凭添愁绪。中秋佳节共度良宵。
丹桂又浓香阵阵,谁共我叠书笺?任风流逐流水,似蝶一般纷飞。玉兔吴刚月中共饮桂花酒,天上人间同欢乐。再续前缘、同醉赏月,不改初心。
浅评:
1、首拍,凭窗向外看,灯昏暗室内,建议舍掉。
2、二拍,回忆过往(发生在室内),凭窗铺垫不成功。遣词有提升空间。
3、三拍,泼墨赌书化用李三瘦赌书泼茶,墨泼身上麻烦,深情往事愁肠结直白。
4、四拍,“中秋共度良宵”六个字能表达,拉长、拼凑组合显累赘。
5、下阙丹桂浓香烈不恰当。题目盼仲秋不太妥,仲秋不如中秋。笺盈叠不好理解。其它用词组句有较大提升空间。
整体各意群之间跳跃、气脉不畅。
作者: 穆小兮 时间: 2024-9-10 07:23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22-穆小兮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
宋代 · 吴激
南边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译 历经千古的北宋已成为伤心的地方,还唱着那《后庭花》曲。昔日的辉煌与显赫早已不复存在。过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导、谢安等豪华宅第人家,而如今却已不知道飞到了哪户人家中。
于异国重见故国宫姬,世事如梦呀,肌肤胜过白雪,见其昔日豪贵,发式如旧。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啊!
诗词赏析
吴激的这首词,通篇借用唐人诗句借景抒情,笔姿盘旋空灵、唱叹有情。当然也必须有一两句实写,才不致使人感到扑朔迷离。因此,过片几句推出前面对暗示的”商女“形象:“仙肌胜雪,宫髻堆鸦。”这两句描写不只是单纯写这位歌姬之美貌,而是从她的容颜梳妆,勾起了词人对北宋故国旧事的回忆和怀念。所以词人抚今追昔,而有“恍然一梦”之感。
昔日皇家女子,今朝却是市井歌妓,这个反差太强烈了,不禁又触发了词人故国之身悲,身世之同感。吴激想自己如今羁身北国,“十年风雪老穷边”(刘迎《题吴激诗集后》),自己和这位歌女不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么?这自然使他想起当年白居易于浔阳江头夜遇琵琶女的情景,想起白居易的悲叹:“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吴激在《人月圆》的结尾三句融合白居易的诗意境,借意抒怀,把自己和这位歌姬,比作白居易之于琵琶女了。
北宋中叶以后,填词渐趋工巧,隐括前人诗句填词蔚为风气。贺铸、周邦彦、陆游、吴文英等人都擅长此道。而其中吴激这首词将古人诗句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如自其口出,能以人巧与天工相吻合,不愧是一首成功的“隐括体”。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梅花
乐淘17-安若渔
雪覆千山,红梅绽、非与众娇。临风立、暗香浮动,玉蕊冰雕。不畏严寒侵傲骨,只将春色报春朝。叹群芳、能与几分同,添寂寥。
情缱绻,意难消。思前路,更迢迢。又几多情意、难复心潮。一缕芳香人世度,此程百转不辞劳。愿长存、此意度余生,休寂寥。
问好友友,咏物最难下笔,一不小心就偏离主题。友友的上片跟好,写了雪中红梅的芳姿,也咏诵了梅花的品质。然后,下片就跟梅花没啥关系了,下片写到个人情感去了。其实可以换个方式写。上片可以通过雪景来来称托梅花的清冷和娇艳。下片咏诵梅花的品质,再感叹个人,然后告诉自己应学习梅花的风骨(这样字数就好凑了)个人意见,勿怪!
作者: 云若 时间: 2024-9-10 08:29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作业
乐淘25~临风
一:解析古人词。
南歌子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译文
稀疏的雨点落在池塘里,水面上泛起了涟漪。轻风拂来,吹动了衣袖。夏天的树长满了浓密的叶子,树荫中响起黄鹂婉转的啼叫声。一只白鹭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独立池塘,已经很久很久。
喝扶头酒很容易让人醉,可下棋时却难逢对手。这长长的白日,用来睡觉是最合适的了。我睡醒后,一个人在芭蕉叶子上百无聊赖地写着诗。
解析:这是一首夏日即景之作。
开篇以常见的写景起手。“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见”、知,觉的意思,可与第二句的“知”字互证。疏雨飘洒,微风轻拂,一派清爽宁静。这景致并无多少新奇,到是“见”“知”二字颇见功力。作者让大自然中的池塘观物,池塘感到了疏雨的轻柔缠绵,于是池塘也有了生命力。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似乎在说:“什么地方飞来的白鹭哟,怎么刚呆了一会儿就走了?”这 “何”字,这“移时”,似乎透露着主人公的一种心境,他似乎在埋怨什么,在追寻什么,在挽留什么……字里行间飘溢出的是一种孤寂和无奈。而且这上片结句不仅写景,在结构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上下片之间暗脉相接。
下片进入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贺铸的“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化用唐代姚合《答友人招游》诗意写自己饮酒下棋的生活。喝酒易醉;下棋,对手难逢,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于是便有结句。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于睡觉。睡起之后,只管在芭蕉叶上自题诗,自取其乐。这之中透露着的是一种自我嘲解,自我调侃。
全词笔调疏快,风光如画,闲适之情见于笔端纸上,又有清幽静谧之感。
二:评词
满江红·大同有怀
文/乐淘10-紫玉
福地名城,何有幸,向来繁盛。看远处,柳烟桥畔,桃花山岭。十里长街商业兴,万窗灯火家家宁。客来此、看此景于前,争相咏。
何时起,开发劲。城墙挡,平城冷。忘三山绿植,满园桃杏。幸得耿公重擘划,云中重现前时景。到如今,各地涌同来,闲游竞。
注:同,云中,平城,均指大同
临风评:起笔点题,总述大同概况。二拍起开始细数大同人文和自然美景,三拍写经济和人民,条理清晰,有层次感。
下片写大同城现状及发展势头,颇有天下大同之象。
需要注意的是:
1、《满江红》上片第五、六句和下片第六、七句通常需要对仗。这首上片对上了,但“兴”为多音字,但此处按律应为仄,这里成了平声。“家家”二字也显得口语化,直白少了词味。
2、《满江红》词牌,声情激越,适合表达豪壮情感和开阔胸怀。通常使用入声韵,本首仅用了上声。
作者: 稻花 时间: 2024-9-10 11:07
本帖最后由 稻花 于 2024-9-10 15:17 编辑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11-悠悠
一、古诗词赏析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解释: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你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我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室的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长满矮松的山冈上。
简析:
表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深沉思念和无尽哀伤。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词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是写实的笔法;下阕则通过记述梦境,抒发了词人对亡妻的执着不舍之情,为写虚的笔法。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更加强化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使得全词的悲伤氛围更加浓厚。整首词采用了朴素自然的白描手法,语言质朴如话家常,但字字深入肺腑,情感真挚而深刻。全词于平淡言语中寄寓真淳,思致委婉,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路见绿化有感(原玉)
乐淘16~静姝
接木移花,无非为、人间春色。新路旁、吊车卸下,挖机扶植。棵棵根连营养钵,尽将绿化新标格。一番后,君若再回眸,疑南北。
生态美,安居逸。枝上月,花间日。树大好乘凉,叟童群集。有氧瑶吧随处是,广场曲径无留白。有道是、滤却厚尘埃,丝丝碧。
悠悠解释:
栽花植树,只是为人间增添春天般的美好景色。在新路旁,吊车卸下了新的绿植,挖机来扶助挖坑种植。每一棵绿植都是带着钵壁和营养土,尽显新的绿化风格。经过一番种植后,再看看路旁的风景,已分不清是南方还是北方。
在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下,安居闲逸。晚上枝头的明月,白天花间明媚的太阳,都是那么的美好。夏天,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在这样的大树下乘凉。这般天然的大氧吧,随处可见,就连广场的曲径两旁也栽满了绿植。常言道,过滤了人间厚厚尘埃的,正是这丝丝的翠绿。
悠悠试评:
静姝老师这一首词比较接地气,素材取于生活中的平常所见,诗词本来就源于生活。
上片阐述路旁所见,语句顺畅,条理清晰。起拍直接指明栽花植树的原因。接拍道出与寻常不同的植树方式,出动了吊车,挖机,只是用语稍见直白。第三拍说出绿植的包装,新的绿化风格。歇拍总结植树后的风貌,变化太大,一时间分不清是南方还是北方。
下片将绿植的各种好处娓娓道来。过片衔接顺畅,植树后创造了一片让人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接拍“枝上月,花间日”,对偶句很漂亮,只是与第三拍有些断痕,感觉各说各的。第三拍“树大好乘凉”,有点口语化,用语不够诗意。煞尾很好看,道出绿植的另一个优秀品质,还可以过滤了人间厚厚的尘埃。
总结:感觉静姝老师的诗心无处不在,俯拾即是,一处绿植,一处花开,皆可成诗词,让人点赞学习!只是这一首词略欠词味,所表达的内容情感比较平淡,个人认为不太适合《满江红》的风格,《满江红》这个词牌特点是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以上有说的不对之处,请海涵!
作者: 清秋 时间: 2024-9-10 11:37
古典词研三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33-清影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五代·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简析:这⾸词作于李煜被俘之后的⼏年⾥,上阕极写南唐故国的繁华富丽,下阕则写国家覆亡的惨状。可谓⼀盛⼀衰,⼀喜⼀悲。
“四⼗年来家国,三千⾥地⼭河”⼆句,以纵向的时间、横向的距离来写南唐的繁华,字⾥⾏间流露出⽆限的⾃豪与留恋。“凤阁龙楼连霄汉”,宫内还有各种奇珍植物——“⽟树琼枝作烟萝”,真如天上⼀样美丽。⽣活在这样的国家⾥,李煜只想做⼀个太平君主,哪⾥想到有⼀天这⾥会成为战场?“⼏曾识⼲⼽”的反问,寄寓了多少悔恨与⽆奈。
过⽚承“⼲⼽”写来,⾔经过⼏场战争,⾃⼰终于被俘⽽成为阶下囚。从⼀国之主沦为“⾂虏”,⽆异于从天堂跌落到地狱,这种⼈⽣落差世上有⼏⼈能承受得住?对李煜这种纯真任纵之⼈来说,更是如此。他像沈约⼀样变得憔悴,像潘岳⼀样年纪轻轻就⽣⽩发,这所有的变化,均源于亡国之痛。最让⼈悲痛的是什么?“最是仓皇辞庙⽇,教坊犹奏别离歌”,尤其是在拜别祖先的那天,本就羞愧难当伤⼼欲绝,偏偏⼜听到教坊⾥演奏别离的曲⼦。词⼈再难以承受,不禁“垂
泪对宫娥”。
全词言浅情深,⼀字⼀泪,是⼀个丧国之君的痛苦⾃⽩。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 秋日感伤
文/江小鱼
柳寂荷残,中秋近、朱炎犹烈。逢憾事、怅怀幽绪,与谁人说。卅载奔波谋福禄,一朝醒悟徒烦郁。恨空老、暗自惜流年,浮生阅。
曾留梦,奇亦绝。心似网,千千结。念少时寄傲,命途关切。临职艰辛消锐气,沉浮苦海窥圆缺。功与名、料定已难求,愚情灭。
试解读:中秋将近,酷暑尚未消退,杨柳寂寞荷叶凋残。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满怀愁绪不知道与谁人诉说。三十年来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今天突然醒悟徒增烦郁。廉颇老矣,暗自痛惜流年已去,兀自经历了一场空虚不实的人生。
曾经留下新奇又独一无二的梦想。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想起年少时曾经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可惜命运多变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和挫折。工作的艰辛消除了曾经的锐气,苦海沉浮看惯了人生悲欢离合。功名利禄料定已难求,我对生活的激情已经消灭殆尽了。
简析:问好小鱼,词题“秋日感伤”。“自古逢秋悲寂寥”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秋天总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苍凉。
上片触景生情,看到秋天残荷败柳而感叹自己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而今老了遇到困难又无人诉说的无奈。
下片回忆年轻时,身怀梦想,桀骜不驯,勇闯天涯的豪情壮志。反观现在看尽世态苍凉,锐气全消,已经没有激情的感慨。
整体布局:今-夕-今,布局合理,脉络清晰,立意明确,语言自然流畅。
有待商榷之处:一是点少染多,显得空泛;二是第一拍的“中秋近、朱炎犹烈”对主题的渲染没有多大作业,第一句已经点明秋天了;三是内容稍微消极了些。其他很好,学习了。
作者: 安若渔 时间: 2024-9-10 22:14
本帖最后由 安若渔 于 2024-9-10 22:24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17-安若渔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宋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年轻的时候我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忧愁却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愁却说不出愁。明明想说却说不出,却只能说道:“好凉爽的秋天!”
简析
这首词,作者通篇渲染了一个“愁”字,感情真挚,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尤其叠句的运用,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完整出彩。“天凉好个秋”,结尾十分含蓄,不经意的口吻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愁”。浅显简单的语句,表现了作者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满江红·述怀
文/小西
萧瑟西风,层林染、叶飘似蝶。秋已暮、雁鸿归去,柳蝉声歇。羁旅天涯多少恨,寸功未建悲思切。久渴望、似展翼苍鹰,千山越。
华年逝,双鬓雪。儿时志,犹难灭。几回清朗夜,案前书叠。报国丹心仍未泯,高歌一曲雄怀烈。且举头、含笑望长空,休悲咽。
试解读
萧瑟的西风染红了一川枫叶,满天飘飞的叶子好像一只只蝴蝶。又到了深秋时候,大雁南飞,蝉声断续。这半生漂泊天涯,有多少遗憾。想起到今天碌碌无为,这是多么令人悲哀。我一直渴望,像展翅的雄鹰,飞越千山,翱翔远方。
然而,花一样的年华已经流逝,两鬓已是丝丝白发。但少年时的梦想,如今却并没有消磨殆尽。多少个夜里,我书写自己的心情以致堆满了桌案。报国之心未曾泯灭,我忍不住高歌一曲抒发情怀。与其悲悲切切,我不如抬起头,含笑仰望长空。
试评
问好小西诗友。这首词主旨是感叹年华易逝,壮志未酬,立意明确。总体脉络是清晰的,且语句通顺,有词味,诗友的语言功底很棒。尾拍留有余味,有意犹未尽的心酸感,为诗友的情怀点赞,学习了。
这里依旧提点个见作为探讨。一是第二拍,秋已暮,前面已经有具体景色描述,这里有点费字,雁鸿和柳蝉是否在同框且不说,都是动物,这一拍建议可以用人的因素代入。二是上片第三拍入情较早,且前面没有过渡,有点突兀,这一句建议换到下拍。三是清朗夜表意不太清晰。四是案前书叠,和总的布局有什么关系?以上个见,如有误评诗友请见谅!
作者: 小西 时间: 2024-9-11 11:39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十讲作业
乐器组长-小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西江月•丹阳湖
宋代•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译文:问候这湖中的春水,岸上的春花,林间的春鸟,你们太美了,这次的到来距前次已是三年了。东风顺吹,我驾船驶过湖面,杨柳丝丝拂面,似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沉浮我已习惯,无论到哪里,我的心一片悠然。寒光亭下,湖水映照天空,真是天水一色,水面上飞起一群沙鸥。
简析:此词上片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词人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三四两句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画出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就这样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现。
下片前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末二句紧承“悠然”二字宕开一笔,着力描写来到湖中寒光亭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全词层次丰富,情感真挚,意境旷远,余音袅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满江红
文/豆包
初上华灯,暮色处,薄云掩月。青冥远,雁痕疏淡,山形渐没。萧瑟山前云去远,寂然楼后秋方歇。恰羁旅,临晚又风寒,吹残叶。
浮生志,消磨彻。倾浊酒,杯中烈。醉眼复酩酊,何必醒脱。余岁徒然闻烂斧,此生恰自迷庄蝶。此身事,恍惚幻梦中,和谁说。
小西学评:豆包学友这首词是对羁旅生活的感怀之作。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引入,即而展现了羁旅之人的奋斗历程和复杂情感,涂一醉,此生如蝶梦般,无人去诉说。整体意境与主题表达成功。立意明确、上景下情布局合理、行文顺畅、用词美、有词味、用韵无误、格律“梦”字处应“平”。
上片:“初上华灯,暮色处,薄云掩月。”点明时间。然后视角由“苍天、雁痕、山、楼后”进行有规律的转换。“恰羁旅,临晚又风寒,吹残叶。”上结入情,揭开主题。整个上片用不同意像,通过视觉和触觉来营造氛围,为下片铺垫。
下片:基本上述怀,同时用典来比自己。整首词色调统一。
提几点个人想法:格律在词研阶段不该出现问题。上下片七字句,上三下四顿读处不能用“,”号。无规则重字多。“寂然楼后秋方歇。恰羁旅,临晚又风寒,吹残叶。”这里“寂然楼后秋方歇”可酌。学评中,说错也不能生气打我,切记。
作者: 映雪评阅静思 时间: 2024-9-11 16:39
本帖最后由 映雪评阅静思 于 2024-9-11 16:40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13-静思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词作】
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中吕 北宋 ·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翻译】
暖风中黄莺渐渐长成,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正午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人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久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像泛舟在九江边。
年复一年,我就像春来秋去的社燕,在荒漠的远方漂流,暂时寄身在人家的屋檐。还是别再去思虑身外的功名业绩,不如常常把美酒畅饮,可我这憔悴的江南倦客,受不了宴会上激越的管弦,它使人愁绪更添。最好在歌筵旁边,预先安置好枕席,让我喝醉时就地闲眠。
【简析】
这首词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词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失意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他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评解】
周邦彦为北宋末期词学大家。由于他深通音律,创制慢词很多,无论写景抒情,都能刻画入微,形容尽致。章法变化多端,疏密相间,笔力奇横。王国维推尊为词中老杜,确非溢美之词。兹分析一下他的《满庭芳》一首词,即可见一斑:
周邦彦于公元1093年(哲宗元祐八年)任溧水(今江苏溧水县)令,时年三十七岁。无想山在溧水县南十八里,山上无想寺(一名禅寂院),中有韩熙载读书堂。韩曾有赠寺僧诗云:“无想景幽远,山屏四面开。凭师领鹤去,待我桂冠来。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由此可见无想山之幽僻。
上片写足江南初夏景色,极其细密;下片即景抒情,曲折回环,章法完全从柳词化出。“风老”三句,是说莺雏已经长成,梅子亦均结实。杜牧有“风蒲燕雏老”之句,杜甫有“红绽雨肥梅”之句,皆含风雨滋长万物之意。两句对仗工整,老字、肥字皆以形容词作动词用,极其生动。时值中午,阳光直射,树荫亭亭如幄,正如刘禹锡所云:“日午树荫正,独吟池上亭。”“圆”字绘出绿树葱茏的形象。此词正是写作者在无想山写所闻所见的景物之美。
“地卑”两句承上而来,写溧水地低而近山的特殊环境,雨多树密,此时又正值黄梅季节,所谓“梅子黄时雨”,使得处处湿重而衣物潮润,炉香熏衣,需时较久,“费”字道出衣服之润湿,则地卑久雨的景象不言自明,湿越重,衣越润,费炉烟愈多,一“费”字既具体又概括,形象袅袅,精炼异常。
“人静”句据陈元龙注云:“杜甫诗人静乌鸢乐’。”今本杜集无此语。正因为空山人寂,所以才能领略乌鸢逍遥情态。“自”字极灵动传神,画出鸟儿之无拘无束,令人生羡,但也反映出自己的心情苦闷。周词《琐窗寒》云:“想东园桃李自春”,用“自”字同样有无穷韵味。“小桥”句仍写静境,水色澄清,水声溅溅,说明雨多,这又与上文“地卑”、“衣润”等相互关联。邦彦治溧水时有新绿池、姑射亭、待月轩、萧闲堂诸名胜。
“凭栏久”承上,意谓上述景物,均是凭栏眺望时所见。词意至此,进一步联系到自身。“黄芦苦竹”,用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点出自己的处境与被贬谪的白居易相类。“疑”字别本作“拟”,当以“疑”字为胜。
换头“年年”,为句中韵。《乐府指迷》云: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又如《满庭芳》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三句自叹身世,曲折道来。作者在此以社燕自比,社燕每年春社时来,秋社时去,从漠北瀚海飘流来此,于人家屋椽之间暂时栖身,这里暗示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
“且莫思”两句,劝人一齐放下,开怀行乐,词意从杜甫诗“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中化出。“憔悴”两句,又作一转,飘泊不定的江南倦客,虽然强抑悲怀,不思种种烦恼的身外事,但盛宴当前,丝竹纷陈,又令人难以为情而徒增伤感,这种深刻而沉痛的拙笔、重笔、大笔,正是周词的特色。“歌筵畔”句再转作收。“容我醉时眠”,用陶潜语:“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南史·陶潜传》)李白亦有“我醉欲眠卿且去”之句,这里用其意而又有所不同,歌筵弦管,客之所乐,而醉眠忘忧,为己之所欲,两者尽可各择所好。“容我”两字,极其婉转,暗示作者愁思无已,惟有借醉眠以了之。
周邦彦自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离开汴京,先后流宦于庐州、荆南、溧水等僻远之地,故多自伤身世之叹,这种思想在此词中也有所反映。但此词的特色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亦多隐约不露。例如上片细写静景,说明作者对四周景物的感受细微,又似极其客观,纯属欣赏;但“凭栏久”三句,以贬居江州的白居易自比,则其内心之矛盾苦痛,亦可概见。不过其表现方式却是与《琵琶行》不同。陈廷焯说:“但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白雨斋词话》)说明两者风格之不同。下片笔锋一转再转,曲折传出作者流宦他乡的苦况,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社燕,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宁静。
《蓼园词选》指出:“且莫思’至句末,写其心之难遣也,末句妙于语言。”这“妙于语言”亦指含蓄而言。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清真词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这话是对的。即如这首词就用了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诸人的诗,而结合真景真情,炼字琢句,运化无痕,气脉不断,实为难能可贵的佳作。
王国维推尊邦彦为词中老杜,确非溢美之词。此词即突出地体现了清真词章法变化多端 。疏密相间,笔力奇横,写景抒情刻画入微,形容尽致的特点。词中“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尤善铺叙,富艳精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堪称匠心独运的成功之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长城
文/冷若
横贯东西,长龙起、盘山向海。观台下、断垣残壁,白烟消罢。仰望千峰如虎卧,俯看深涧留霞彩。抚阶叹、竞几百年飞,容难改。
思往昔,烽火骇。胡马悍,民无奈。看烽烟漫漫,人心犹在。古迹幽幽名不碍,曾经战事成于败。怎能忘、历史旧篇章,依然在。
【读解】
(长城)像一条长龙一样横贯东西,盘绕山峰奔向东海。再看(烽火)台下,残垣断壁,那烽火的烟雾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仰望群峰如卧虎,俯瞰深涧像霞彩(一样的红叶),抚摸着砖阶不由感叹:几百年飞逝而过了,长城依然存在。
回忆往昔,烽火狼烟骇人听闻,(长城外的)胡族兵强马壮,(对他们的掠夺?)老百姓很无奈呀。看漫漫烽烟(几百年),老百姓依然存在于中华大地。曾经的成败胜负都成了幽幽的古迹(“名不碍”?实在解读不出来)。怎么能忘了历史中的那些篇章?他们依然存在(于神州大地)。
【简评】
本篇作品算是历史题材的借助长城的咏史之作,难度有点大。
1.作者主题很鲜明。也很有该词牌的个性特征,大气磅礴的气势。
2.脉络上感觉个别地方有些不顺畅(在读解里我点问号的三个地方)。
3.用词上感觉“盘山”不太准确,长城是串联起群山吧,盘山应该指的是沿上下山的路走。“飞”的意思也令人费解。
4.整体上来看,上阙的视角安排有点乱,是一个整体到局部又到整体又回到局部的描述,看起来感觉可能不太顺畅。而下阙重点是感慨,意思明了,个别用词如“骇”“成于败”等费解。其他方面写的挺好,解读不到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作者: 豆包砸 时间: 2024-9-11 19:03
本帖最后由 豆包砸 于 2024-9-11 19:24 编辑
作业一:
刘过《唐多令》原文及解析
原文
《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解析
《唐多令》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过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全词通过描绘秋日江边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家国的深深忧虑。
上片写景抒情:
开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以秋日江边的芦叶满汀、寒沙浅流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二十年重过南楼”,点明时间跨度,引出词人的重游之感,同时也隐含了对往事的追忆。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以行色匆匆和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下片怀古伤今: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以设问的形式,引出词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英雄往事的追思,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旧江山浑是新愁”,以“旧”与“新”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江山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深深忧虑。这里的“新愁”既指个人身世之愁,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词人试图通过赏桂载酒来排遣愁绪,却发现已无法再找回少年时的那份豪情与快乐。这不仅是对个人青春逝去的感慨,也是对国家复兴无望的无奈。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刘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将个人的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复杂的人生体验。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风云的深刻反映。
作业二:
《满江红·看建昌水灾有感》作者:清秋
触目惊心,凝眸处、一番狼藉。风雨里、山洪肆虐,桥梁危芨。浊浪滔天吞树木,泥沙卷地淹芒稷。更凄然、线断信难通,徒焦急。
军民起,群策力。清管线,移舟楫。幸八方支援,补足供给。兴建家园多绿化,勤栽植被添颜色。愿人间、水净草青芜,瑶天碧。
这段文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自然灾害后的凄凉景象,以及军民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的壮志豪情。开篇“触目惊心,凝眸处、一番狼藉”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灾难的惨重,令人心痛。随后通过“风雨里、山洪肆虐”等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与破坏之严重。然而,文字并未止步于此,转而展现了军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积极面貌,以及八方支援的温暖情怀。最后,以“愿人间、水净草青芜,瑶天碧”作结,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许,整段文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
作者: 碧天云外月 时间: 2024-9-11 20:29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15~碧天云外月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鹧鸪天·送人
宋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赏读:
流着泪唱完阳关曲,再三的叮咛:除了功名外,要多多保重身体,按时进餐。迷蒙泪眼中,水天一色,树影重重,冷雨潇潇,远山云雾缭绕,若隐若现。
离愁别绪,古往今来不尽相同。人间悲欢,难以言说。况当下时局动荡,大宋国运式微,前途未卜。我空有一腔报国的赤诚,也徒然感慨行路难。
作者这首词写得含蓄、内敛,情感全程压抑。古人说:景语即情语,上片第三四句是两个七字句,且对偶,景色萧瑟、冷峻、苍茫,不愧是高手。这首词情起,景承,情转,情结,整首给人言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二、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满江红·佳节游湖叹未归
文/临风
雨霁云轻,荷风过,单衣照水。拂袖底,双鱼追逐,兴波追尾。雁引秋声霜欲结,谁裁红叶书难寄。怅然叹,把酒向家山,惟于此。
眉愁结,图一醉。歌半阙,思乡泪。问山南山北,可还青翠?桂子添香香不断,天涯漂泊浑无计。未觉间,明月下西桥,人无寐。
浅评:
1、经检测格律正确。
2、上片景起,且情景杂糅,意蕴深远。
下片抒情,情中有景,意脉相连。余味无穷。学习了!
3、感觉上下片第三韵两个七字句对仗略有不工。下片开头四个三字句应该是扇面对,也就是隔句对,感觉欠佳。不会评阅!说错勿怪。
作者: 紫玉学词 时间: 2024-9-12 19:49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10-紫玉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高阳台》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79【六州歌头·桃花】韩元吉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语译】
东风有心,先上了小桃的枝头,让它绽露出花朵来。这花儿似红粉佳人般的细腻,娇艳得好比醉酒的脸颊,它倚着朱红色的门站立着。记得当年,桃花曾隐隐地映着她刚刚化好妆的面庞,临近水边的岸上,春天已将过半,云和日暖,转过斜桥,便是夹城西头。那里,莎草平铺柔软,我驰马来到种植着垂柳的渡口,套着玉勒的马儿不断地嘶鸣。我认出她来,只见她收敛笑容,微蹙双眉,羞赧地飞红了双颊,仿佛抹上了一层胭脂。我也曾窥见她在绣房之中,因不得与她亲近而恨恨不已。
重来我俩曾手拉手度过愉快时光的地方,已是香气如雾,落红随着脚步,我怨恨寻春已太迟了。我日见消瘦,又能仗谁来过问呢?眼泪也只是白流。从前堂前的燕子,又在烟雨中双双飞来。原是人老了,春天倒是永远美好的,我梦到了佳期。像前番到过玄都观的刘禹锡重游故地,这里也曾有过多少风流繁华的回忆啊!花也该为此而悲哀了罢!如今只见茫茫一片暮霭,我这个想重返桃源的人,怅然地望着武陵溪而迷了方向,往事一去,再也难以追寻了。
【赏析】
一谈到《六州歌头》,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李冠(一作刘潜)那首“秦亡草昧”,贺铸那首“少年侠气”,以及张孝祥那首“长淮望断”。这个词调 大多是与悲壮激越的声情联系在一起的。宋人程大昌早就说过:《六州歌头》本是鼓吹曲,音调悲壮,不与艳词同科。但是,韩元吉的这首《六州歌头》,恰与常情相反,偏偏就是一首不折不扣的艳词!这就像古时布阵打仗那样,虽有“常法”,然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用兵者别具“运用变化”之良才,是能收到“出奇制胜”的妙效的。试读韩词,那缠绵悱恻、低回往复之情,不就借助此调之短声促节、繁句密韵,表达得十分熨帖、十分酣畅吗?
词题是“桃花”,但实际内容却是借桃花以诉说一段香艳而哀怨的爱情故事。唐人崔护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再加上其他一些有关桃花的典故、成句,它们就构成了这首词的“骨架”。作者在这个骨架上加以渲染、变化、展衍、引申,添上了茂枝繁花,使它形成了现在这样娉娉袅袅的特有风姿。
开头先以春风骀荡、红桃初绽起兴。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意可两解。一说,桃花中有一种“小桃”的特殊品种,它在正月即行开放,因此这里就可释为春天刚刚来临,小桃就独得东风之惠而先行开放。另一说则作一般性的理解,“先上”云云意在突出桃花形象之鲜妍,谓其占尽一时之春光。二说可以并存,并不妨碍对于词意的理解。
“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三句则进一步佳人比花,且渐从花而引向人。李白《清平调词》云“云想衣裳花想容”,那是以花来比人;这儿却是以人比花,——你看这朵朵桃花,岂非活像那浓施红粉、娇痴似醉、斜倚朱扉的佳人?这样的写法,不仅使静物富有了人的丽质和生气,更为下文的由花及人作了铺垫。于是乃引出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式的回忆:“记年时,隐映新妆面。”
“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两句,就是前两句唐诗的“翻版”。不过作者在此之后又作了大段的渲染:“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这里就交代了会面的时间、地点、所见佳人之面容,但比前面两句唐诗更显得具体和细腻;而这后一点正就体现了宋词(长调)“铺叙展衍”的特长,以及《六州歌头》短句促节的“优越性”。读到此处,我们似乎见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那风和日丽、草软莎平的天气里,作者骑马赏花,忽于斜桥路转的垂杨渡口,遇到了“她”!她嫣然一笑,脸上顿时泛出了一阵艳如桃花的红晕。这或许就是他俩第一次的邂逅,这次“惊艳”给作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终生印象”。所以尽管事已过去,作者现在一见“娇如醉”的红桃,当年的种种情景(乃至细节!)就都一一展现在眼前。这就难怪作者在描绘这一段情节时,要花费那么详细的笔墨,——而从这么细致委婉的笔触中,我们也就不难感到作者的钟情之深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词情忽生转折:“绣户曾窥,恨依依”。
“绣户曾窥,恨依依”,这两句中所包含的内容,或许比上面一大段所写还要来得丰富。它实际上概括了两人之间的爱情曲折(或波折):“绣户曾窥”写他寻访、追求佳人的过程,“恨依依”则写他寻人不遇或未能如愿的惆怅失意。作者在此一笔带过,不去为它多花笔墨。这是因为,这一段情节不是本词的重点,它只在上文的“初遇惊艳”和下文的“别后相思”中占着一个“过渡”的地位。所以下片就转入第二次详细的描写——对于今日此地睹花而不见伊人之懊恼情绪的尽情描绘。
下片以一“共”字转接后文。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仍在当年“共携手处”(这就暗示他在“窥户不遇”之后终于与她会面、结合了。这中间省去许多情节,细心的读者自不难体会出来)徘徊,可现今所见之桃花却已非往日的艳桃娇花可比,它早变得落红随步、香薄似雾,因而作者不由得要埋怨起春光的迟暮了。
接下去四句则继言自身面对落花而垂泪的相思苦痛:“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由于伊人已不复可见,所以自己因别离的折磨所致的消瘦、憔悴,只有桃花可以作证,而她则或不知闻,这就更添了一层愁闷。这上面六句,又是从花写到人,以落花的凋谢来映衬自身的伤逝心情。行文至此,心绪益发紊乱,故下文就错杂写来,越见其触物伤情、哀绪纷呈:“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这是由“旧日堂前”的双燕所对照引起的“孤栖”心绪(其中暗用了刘禹锡《乌衣巷》诗句);
“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又一次扣住桃花,抒发了自己“刘郎重到”(暗用刘禹锡“桃花尽净菜花开”、“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意,又兼用刘晨、阮肇于天台逢仙女的典故)的伤逝心情。经过这一番缠绵往复的咏叹,最后结以“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点明了感伤往事、旧梦难续的主题。因为“武陵”一语中暗藏着“桃花源”典故,所以仍与题面“桃花”关合。武陵:典出《桃花源记》。谓有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出境之后已无法重觅。
“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则从上文的“人不如燕”再次引出“春好人老”的悲感,且又以“梦佳期”三字绾合、呼应前面的“共携手”;
总体来看,此词借着“桃花”这条咏物的线索,或明或暗地叙述了一段恋爱的故事:先在桃花似锦的良辰相遇,后在桃花陌上携手同游,再后来则旧地重来,只见桃花飘零而不见如花人的踪影,于是只能踯躅徘徊于花径,欷歔生悲。而在诉说这段爱情的故事时,作者又始终紧扣着“桃花”这个题面,曲折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愁绪。所以确切说来,这首词是“咏物”与“咏怀”的集合体,它是借物以抒情,借物以怀人。比之崔护那首结构较简单的七绝诗来,别有一种委婉的风情和绮丽的文采。而这,又是与作者活用《六州歌头》长调的特有声情分不开的。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满江红】高温不止
乐淘22-穆小兮
已是清秋,却依旧,艳阳如炙。望帘外、西风未到,暮蝉声息。老柳萧条无力钓,残荷凋谢无人惜。问苍天,何故总炎炎,休何日。
三更盼,梧桐滴。清凉意,何从觅。叹声声不止,问谁能射。天上金乌如火焰,人间万物愁阳焱。怎奈何,惹得万家怨,皆无策。
【读解】
已经是清秋了,却依然是艳阳如炙烤一样。望着帘外,西外没有来,暮蝉声已经没有了。老枊无力地垂在水面上,残荷凋谢了也没有人可惜。想问问苍天,为什么总是这么炎热,什么时候能停止呢。
夜里三更盼望着,能落下梧桐雨滴。能从什么地方觅得清凉之意。叹息声不止,谁能把天上那个太阳射下来呢。天上的太阳如火焰一般,人间万物都在愁太阳的炎热。怎奈何呢,虽然惹得万家抱怨,都没有办法。
紫玉试评:问好穆小兮同学,格律无误。
此阙词通顺易懂,上景下情,情景交融,意脉顺畅,是一阙不错的作品。
以下几点与穆小兮同学共同商榷:
1、上片写艳阳如炙,下片写天上金乌如火焰;上片何故总炎炎,下片问谁能射,意思基本上差不多,感觉比较意重,拖沓累赘,不精练。
2、下片,到结句,一直描述的是太阳的炙烤,天气的炎热,这个和前面描述的是一种延续,结句也平铺直叙,出有出彩的地方,没有得到升华。
以上个见。能力有限,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同学多多谅解!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