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5-3-1 21:20
标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帖
作业:
1.分析词牌《品令》,(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品令》
题一:词牌本意
题二: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题三: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题四: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其一者视为旧作,评阅老师可拒评。
作者: 小妮妮 时间: 2025-3-2 10:46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妮妮作业帖
词牌分析:
《品令》分析词作的结构和节奏,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以总结出该词牌的特点和适用的主题。
1. 格律: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 句式:多为五言和七言句的组合,如“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间”“玉指翦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
3. 押韵:前段用仄韵,后段平仄韵转换,韵脚较为严格。
4. 节奏:整体节奏有一定的起伏变化,前段节奏稍快,后段趋于舒缓。
5. 情感表达:适合表达细腻、含蓄或略带幽怨的情感。
试填的一首《品令》,题目为“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品令·春暮》
文/妮妮
燕归迟暮,貌渐老、花零舞。东风无力,绿阴深处,乱红飞絮。烟雨汀江如诉,杏花含苦。
依阑干伫,望云路、思千缕。锦书难付,旧盟空许,梦残谁语。寂寞沿街朱户,月斜庭树。
作者: 山里红@ 时间: 2025-3-2 15:35
古典词研四第五次作业:
风荷33-山里红
一.分析词牌《品令》,(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宋人填《品令》者,类作俳语,其句读亦不一,即前段起句或三字、或四字、或五字不同。
2,《品令》一共有12种格式,各有千秋。
3,我写作业用的是曹组格,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品令》
品令*燕子不归春事晚 (曹组格)
杏花晚。只缘是、料峭春寒雪霰。近春分、未见归来燕。画梁空、生郁怨。
无绪寻春沙渚,难觅芦蒿芽短。烟雨中、瘦柳风凌乱,叹今年、农事缓。
作者: 竹林疏影 时间: 2025-3-2 17:14
本帖最后由 竹林疏影 于 2025-3-3 21:48 编辑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06竹林疏影第五讲作业
一、分析词牌:品令.商调梅花(周彦邦)
这首词以梅花为媒介,寄托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之痛的深深感伤。通过描绘月夜下的梅花和旧日携手之处,词人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柔情与哀愁的世界。
写作手法:
1. 借景抒情:词人借助月夜、梅花等景象,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2. 托物言志: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坚韧不拔、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离别之痛的感伤。
3.本词特点:上下阕都有领字句,但无对偶对仗句式。
二、按作业要求试填一首本词牌
品令☆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自选格式三)文/竹林疏影
桃花开了。蜂蝶舞、香风袅袅。浑如陶潜诗中妙。醉 红粉面,妩媚千般好。
更有伊人争拍照。弄 妖姿嫣笑。纵然风华年正少。媲于花貌。还逊三分俏。
作者: 独钓寒江雪 时间: 2025-3-2 19:28
风荷27-独钓寒江雪作业:
风荷27-独钓寒江雪
试解〈品令〉
品令,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两仄韵。品令此格多三字句,并句读而成一体。这种句,注意句间连贯,词属俚语性偏多并宜诵读且尽量避免生僻字句。
以题四:”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为意填词一首:
品令.看桃花
竹外有。东风驻、问那香熏清秀。忽然见、三两枝红透。有人来、思已久。
山下春江先暖,浪小红绡难绣。许多人、步快心更快,也寻思、牵红袖。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5-3-3 09:18
古典词研四第五讲作业
风荷新境界
1分析词牌品令
品令 以曹组为正体(钦定词谱) 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宋人填《品令》者,类作俳语,其句读亦不一,即前段起句或三字、或四字、或五字不同,今择其尤雅者,各以类列。 此词前段起句三字,有秦观“掉又惧”词、颜博文“夜萧索”词、辛弃疾“更休说” 词可校。惟秦词别首“幸自得”词、石孝友“困无力”词前段第二、三句作四字两句,而秦词前后段第三句又各押韵,因词俚不录。 颜词前段起句“夜萧索”,“萧”字平声。第二句“侧耳听、青海楼头吹角”,“侧”、“耳”二字俱仄声,“青”字平声,秦词“天然箇、品格于中压一”,“压” 字仄声。辛词第三句“甚今年、容貌八十岁”,“甚”字仄声,“年”字、“容”字俱平声,“八”、“十”二字俱仄声。秦词结句“语低低、笑咭咭”, “低低”二字俱平声,辛词“见底道、纔十八”,“纔”字平声。秦词后段起句“每每秦楼相见”,“相” 字平声;颜词“偷想红啼深怨”,“偷”字平声;辛词“莫献寿星香烛”,“寿”字仄声。秦词第二句“见了无限怜惜”,“限”字仄声。颜词第三句“纱窗外、恹恹新月上”,“纱”、“窗”二字俱平声,“外”字仄声;辛词“只消得、把笔轻轻去”,“把”字仄声,“轻”字平声。秦词结句“把不定、脸儿赤”,“不定”二字俱仄声,“儿”字平声;颜词“应也则、睡不著”,“应”字平声。辛词“十字上、添一笔”,“添”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2试填一首
品令
风荷新境界
正起兴。大雪夜、小火炉旁品令。吟千遍、还细细回味,溯当年,犹入胜。
似饮两杯醇酒,且放三分天性。醉醒间、睁一双睡眼,锅中煮,浑不剩。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5-3-3 09:23
本帖最后由 散步跑的新境界 于 2025-3-4 10:14 编辑
品令风荷02-往事随风
乍春煦。便教那、多少芳心暗吐。劳相问、怎得桃腮破?一些儿、昨夜雨。
新绿风中不定,细蕊朝来安否。我思花、花也应思我,便为他、携香去。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5-3-3 19:20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
19磐石
1分析词牌《品令》结果
词牌双调52字,上片四句三仄韵后片四句两仄韵
2.句式:多为五言和七言句的组合
3.没有对偶
4.节奏:整体节奏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前段节奏稍快,后段趋于舒缓。
5.情感表达:适合表达细腻、含蓄或略带幽怨的情感。
二品令一首
品令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曾纡体)
雨丝如雾,行悠缓、桃争诉。杨枝渐绿,随风摇曳,四方凝顾,渔父提竿,独倚小舟凝住。浮标微露,面欣色、篓丰裕。湖波平处,似绸光滑,鹭鸶停驻。画舫微吟,听雨醉时诗赋。
作者: 花妖 时间: 2025-3-3 19:59
本帖最后由 花妖 于 2025-3-3 20:47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五次作业:
风荷31-花妖
一.分析词牌“品令”
《品令》一共有12种格式,各有不同。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句式多为五言七言,前段节奏较快,后段趋于平缓。适合表达细腻含蓄外加些许幽怨。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品令》
品令 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为意
文/花妖絮零风浅。又重至、昭明院。湿云黏树,冷香吹断,画梁尘满。阵阵轻寒、笼上旧巢空殿。
青盈红倦。怅远别、怜初见。凭栏独望,春山隐隐,鹧鸪啼唤。念念随心,再把归期推算。
作者: 闲雲 时间: 2025-3-3 20:45
本帖最后由 闲雲 于 2025-3-5 07:33 编辑
1、词牌解读:品令
品: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有大品、小品之别。大品类似于法曲中的“散序”,无拍,故未被用作词调;小品短于大品,有拍,可用作词调。令:亦为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源自“酒令” ,多以流行小曲充之。品令:意为有拍的小品所演绎的令曲。此为调名源自音乐的解释。又: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云:“引见群臣于光极堂,宣示品令,为大选之始。”此则指选拔官吏的格令。清陈廷敬、王奕清等《钦定词谱》云: “宋人填《品令》者,类作俳语。”调见北宋欧阳修《醉翁琴趣外编》。此调又名‘品字令’‘思越人’‘海月谣’。”等。
2、填词《品令》一首
品令
荷风03~闲雲
风和日霭。
北苑里、郊亭外。
陇头阡陌,林荫回晚,槐花如海。
多少风流,恰是草霏野稗。
余生不待。
去日老、何时在,
菱花宝镜,为伊重画,旧时眉黛。
无处安排,不了滴多情债。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5-3-4 16:21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
风荷组-16 书香
1分析词牌《品令》结果
词牌双调52字,上片四句三仄韵后片四句两仄韵
2.句式:多为五言和七言句的组合
3.四字可对偶
4.节奏:整体节奏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前段节奏稍快,后段趋于舒缓。
5.情感表达:适合表达细腻、含蓄或略带幽怨的情感。
二品令一首
品令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品令
书香
芳亭空籁,但目送、斜阳外。风凄弱柳,难逢飞燕,云粘竹霭。几抹青红,叹望远山含黛。
重归何待。更谁记、华英彩。一汀冷雨,半帘杏雪,孤寒如海。溪水悠悠,镜里岁华难再。
作者: 墨玄枫 时间: 2025-3-5 08:00
1.分析词牌《品令》,先溯源,其最早见于北宋曹组词,或源自民间曲调。再通过搜韵等网站分析格律,有多种变体,多为仄韵格,句式长短错落、节奏多变。研读作品总结风格,常抒发幽情、相思等,细腻婉约。以曹组作品为例,双调七十二字,上片七句五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平仄灵活,押仄声韵,节奏紧凑,擅表细微感触。
2.品令·春
风荷13/墨玄枫
春水碧于天,画船静、听微雨。柳丝袅袅,燕归时候,暖风吹缕。忆里江南,多少旧欢曾遇。
如今别处,叹羁旅、愁无数。梦魂常绕,那方烟景,故园心许。待得归期,重把绮怀再叙。
作者: 阿杏 时间: 2025-3-5 16:54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
风荷组23-阿杏
“品令”是宋代词牌名之一,其名称可能与音乐曲调或特定情境相关。以下是对该词牌的详细解析:
一、起源与背景
1. 音乐渊源:源于宋代教坊曲或民间乐曲,作为固定曲调供词人填词。具体起源尚无确考,但多见于北宋中后期词作。
2. 名称含义:“品”或指品评、品味,“令”为短小词调,可能用于宴饮、游戏等场合的即兴品题。
二、格律特点
1. 字数与结构:
- 常见体式为双调,52字,上片五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如曹组《品令·乍寂寞》)。
- 另有变体如66字(《钦定词谱》录有不同体式),句式灵活,但以仄韵为主。
2. 用韵:多押仄声韵,一韵到底,声情较为急促。
三、代表词人与作品
1. 黄庭坚《品令·茶词》:咏茶名篇,“凤舞团团饼”开篇,通篇用比,以茶喻人,语言诙谐。
2. 周邦彦《品令·商调》:“夜阑人静,月痕寄、梅梢疏影”,婉约含蓄,借景抒情。
3. 李清照亦有类似风格之作,展现女性细腻情感。
四、艺术特色
1. 主题:多用于咏物(如茶、梅)、抒怀,风格或诙谐或含蓄。
2. 手法:善用比喻、白描,结构紧凑,符合“令”体短小精悍的特点。
五、变体与流变
《词律》收录多体,如52字、55字、64字等,体现宋词依乐填词的灵活性。后世如清人陈维崧亦用此调抒怀,延续其抒情传统。
六、例词简析
以曹组《品令·乍寂寞》为例:
> 乍寂寞。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
> 窗儿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
> 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著。
- 结构:上片写秋夜孤寂,下片状无眠之苦,层次分明。
- 用韵:押“寞”“幕”“落”“鹊”“著”等仄韵,声调低沉。
- 手法:以梧桐叶落、乌鹊惊飞、促织鸣叫烘托愁绪,白描传神。
二 学习填写品令
品令 (格三)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为生发
杏花开遍,柳初绿,莺声婉转。
堤草密密如青毯。
去年此景,亭外相依看。
应怪客身如断雁。作迟归燕。
谁解蹙眉桃花面,
对春无限,总是心凌乱。
作者: 清心雨 时间: 2025-3-5 20:45
本帖最后由 清心雨 于 2025-3-6 19:43 编辑
词研四第五讲作业
风荷22清心
分析词牌品令
以曹组为正体(钦定词谱 , 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句式:多为五言和七言句的组合。
没有对偶。
节奏:整体节奏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前段节奏稍快,后段趋于舒缓。
情感表达:适合表达细腻、含蓄或略带幽怨的情感。
二 学填品令,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为生发
品令
忽觉闷。檐前看、未有归家燕讯 。缠绵雨、摧得杏花落,苑铺满,更惹恨。
一片闲愁未解,却把清词填尽。春渐远、人若残红老。这心情,休要问。
作者: 小鼹鼠-薇儿 时间: 2025-3-5 23:33
本帖最后由 小鼹鼠-薇儿 于 2025-3-5 23:37 编辑
品令,词牌名,又名“品字令”“思越人”“海月谣”。此词调以曹组《品令·乍寂寞》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另有双调五十一字,前段五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等十一种变体。代表作品有《品令·茶词》等。
风荷36-小鼹鼠
品令•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春风回暖,倚栏望、杏花开晚。 微雨寒翠疏烟散,柳飞轻絮,燕语双双唤。
更与谁言愁绪满,纵相逢难算。老侵潘鬓斜阳看,草花香软,系得兰舟岸。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5-3-6 04:52
第五讲作业
风荷26~星语
品令·踏春
地犹暖。叶儿绿,半数花儿开眼。堤边柳,藏着黄莺俏。一声声、近亦远。
旭日熏风正好,力软偏嫌杯浅。千盅去,诗话堪抛尽,醉斜阳、神仙半。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5-3-6 07:53
作业1.词牌《品令》深度解析
幽兰梦蝶
一、词牌源流与音乐属性
1. 起源争议
- 一说源于唐代酒令“品评令词”,后脱离酒宴娱乐独立成调。
- 另说因欧阳修《品令·天外一仙娥》“天外一仙娥”句得名,凸显其神仙意象特质。
2. 音乐形态
- 双调结构:前段五句四仄韵(欧阳正体),后段四句三平韵,形成“仄起平收”的音韵跌宕。
- 节拍特点:末句常用七言长句收束(如“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如钟磬余音,契合宴饮场合的雅乐功能。
二、格律规范与变体
正体格式(欧阳修体) 例句(欧阳修《品令·天外一仙娥》)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天外一仙娥,云裳曳罗带。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皓齿微启,笑靥如花绽。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金杯满酌,醉倚阑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归去来,莫教人空叹。
关键特征:
- 三叠仄韵:前段连续三句押仄韵,增强节奏紧迫感(如“仙娥—罗带—花绽”层层递进)。
- 虚实转换:前段写神仙意象(虚),后段转人间情思(实),如“醉倚阑干”到“莫教人空叹”。
三、艺术特色与经典技法
1. 意象建构策略
- 神仙意象:欧阳修以“仙娥”“月宫”起兴,奠定超现实基调。
- 虚实对照:如李清照《品令·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以梅花喻身世,虚实交织深化主题。
2. 时空蒙太奇
- 前段横向铺陈空间(如“天外—云裳—金杯”),后段纵向延伸时间(如“归去来—空叹”),形成立体意境。
3. 女性视角强化
- 多为闺怨题材,以女性口吻抒发等待之苦(如晏几道“绿酒初尝人易醉”暗含相思)。
四、经典作品对比分析
作者 作品 核心差异
欧阳修 《品令·天外一仙娥》 神仙宴饮的豪放,结尾“莫教人空叹”转折深沉
李清照 《品令·咏梅》 借梅喻己,虚实结合更具哲理性
周邦彦 《品令·秋思》 融入羁旅愁思,音律更显凝练
五、现代创作启示
1. 避免意象同质化
2. 强化哲学维度
3. 音乐性创新
- 在保留七言长句余韵感的同时,可尝试加入口语化短句,增强当代传播力。
总结
《品令》以其独特的“三叠仄韵+平收”结构,成为宋词雅化的重要载体。
作业2.试填一首《品令》
品令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文/幽兰梦蝶
厌恨风无赖,拂千缕,尘粘带,草芽乱滩,燕儿隔地,倚阑干外,暮雨纤纤飞乱,雕梁画彩。
千般怜爱,釆娇杏,鬓边戴。
一时情重,锦书渐杳,怀人意态,怕上眉梢,寒汀那人可在?
作者: 闲得慌 时间: 2025-3-6 12:45
词研四第五讲作业:
风荷08-闲得慌
1.分析词牌《品令》,(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品令》
题一:词牌本意
题二: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题三: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题四: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1.分析词牌《品令》
品令,又名“品字令”“思越人”“海月谣”。此词调以曹组《品令•乍寂寞》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品: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有大品、小品之别。大品类似于法曲中的“散序”,无拍,故未被用作词调;小品短于大品,有拍,可用作词调。
令:亦为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源自“酒令”,多以流行小曲充之。
品令:调名源自音乐,意为有拍的小品所演绎的令曲。王行詞注“夷則商”。夷则是十二律之一。音节闲雅,。
乍寂寞。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窗儿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著。
小结:
1、句式:分为上下两片,前后段各4句,上下不一致。下片首句结合上片首句与二句前三字,结合成6字句。上片二句,三句,四句,下片三句,四句均为三字逗句式,依次为39(36)8(35)6(33);668(35)6(33)。
2.、押韵:前段三仄韵,后段两仄韵,一韵到底。
3、对仗:过片一二句可对仗。
4、意境:闲雅轻愁,以咏物怀故为主调,营造深远的意境,表达丰富的情感。
5、韵律:平仄可根据词谱灵活调整,保持平仄相间,保证词的韵律感。
品令•杏花雨
闲得慌
杏花雨。长汀外、淡柳轻烟寒渚。凭望去、隔岸江南树,半沉波、半迭雾。
芳蕊飘零谁念,紫燕归来何处。几回任、摇落沾衣袂,也留得、春心顾。
作者: 水木生 时间: 2025-3-6 18:04
风荷组水木生作业
分析词牌六十二字品令
1,双调,仄韵,无重韵叠韵。
2,连续四字句处宜有对偶。
品令
湖风悄暖,又吹乱、青清浅。兰舟行处,燕儿时转,杏英初现。独倚雕舷,望断岫云舒卷。
幽怀何遣,总飞向、江南远。素笺封愿,梦魂频绕,新愁频换。孤影黄昏,杜宇几声啼怨。
作者: 秋窗雨 时间: 2025-3-6 19:24
风荷01~秋窗雨
品令·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雨消云定,乍一夜、桃开两径。东风犹唤枝头醒。粉团簇簇,誓比樱花盛。
嫩蕊芬芳人愈静,欲怜轻红影。任谁不喜春前景。此番乘兴。题笔开诗境。
作者: 竺子小溪 时间: 2025-3-6 19:45
古典词研四第五讲作业:
风荷组07—风雨兼程
一、词牌分析:
1、品令,词牌名,共十二种体,今拟无名氏‘山重云起’格练习。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韵。
二,作业:
以词牌本意,结合初来学习,以春来发几枝生发寄语古典班为题,习作一篇。
品令· 由春来发几枝生发寄语古典班
文/风雨兼程
东风恰采。点柳眼、明波载。
棹飞江左,云寻松梦,梅依瑞霭。
多少诗情,系在竹西云外。
春莺何在。弄轻软、芳情解。
几番流转,相扶青翰,香飘罗带。
古典山前,今夕坐聆玉籁。
格依无名氏‘山重云起’。
作者: 真诚思风@ 时间: 2025-3-6 21:16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
风荷17-真诚思风
一.分析词牌《品令》
1.词牌双调52字,上片四句三仄韵后片四句两仄韵
2.句式:多为五言和七言句的组合
3.没有对偶
4.情感表达:适合表达细腻、含蓄或略带幽怨的情感。
二.写词牌
品令.舟宿春湖
蠢湖晏。看碧水、澄如天半。系兰舟、静卧听微霰,点滴韵、敲帐慢。
忘却人间忧怨。此身闲散。任思绪、飘向云涯畔,梦渐起、时光缓 。
作者: 兔狼。 时间: 2025-3-6 21:30
古典词研四第五讲作业
风荷-35兔狼
1. 品令 词牌名又名 品字令、思越人、海月谣,此词调有多种变体,以曹组.乍寂寞 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品令格律要求严谨,不同变体在数字,句数押韵上有着不同的差异,有的变体五十一字,前段五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2 品令
滴檐溅,压阶外,冷浸疏枝香瓣。小花绽,朵朵春痕浅。漫倚阑,听笛远。
凭醉更思人儿,惆怅此愁何剪?渐凝作,空照菱花面,憔悴损,眉积怨。
作者: 人间天使 时间: 2025-3-7 06:34
古典词研四第五讲作业:
人间天使 作业
1.分析词牌《品令》,(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品令》
题一:词牌本意
题二: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题三: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题四: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其一者视为旧作,评阅老师可拒评。
《品令》词谱:
乍寂寞 帘栊静 夜久寒生罗幕 窗儿外 有个梧桐树 早一叶 两叶落
仄中仄韵中中仄读中仄平平中仄韵中平中读中仄中中仄句仄中中读中仄仄韵
独倚屏山欲寐 月转惊飞乌鹊 促织儿 声响虽不大 敢教贤 睡不著
中仄中平中仄句仄仄平中平仄韵中中中读中仄平中仄句中中中读中中仄韵
格二:
情难托 离愁重 悄愁没处安著 那堪更一叶知秋 天色儿 渐冷落
平平仄韵平平仄句仄平仄仄平仄韵仄平仄仄仄平平句平仄平读仄仄仄韵
马上征衫频揾泪 一半斑斑污却 别来为忆叮咛语 空赢得 瘦如削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仄平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读仄平仄韵
格三:
夜阑人静 月痕寄 梅梢疏影 帘外曲角阑干近 旧携手处 花雾寒成阵
中平平仄韵中中仄读中平中仄韵平中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仄韵
应是不禁愁与恨 纵相逢难问 黛眉曾把春山印 后期无定 肠断香销尽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仄平平平仄韵仄中中中平中仄韵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一、分析词牌:品令.商调梅花(周彦邦)
这首词以梅花为媒介,寄托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之痛的深深感伤。通过描绘月夜下的梅花和旧日携手之处,词人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柔情与哀愁的世界。
写作手法:
1. 借景抒情:词人借助月夜、梅花等景象,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2. 托物言志: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坚韧不拔、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离别之痛的感伤。
3.本词特点:上下阕都有领字句,但无对偶对仗句式。
二;按作业要求试填一首本词牌
品令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格三)
文/人间天使
春桃花俏,红透粉,蜂缠蝶绕。枝枝楚楚香风袅。若诗若画,满眼春光妙。
此刻都如花月貌,镜前皆年少。偶尔花中传嬉闹。共同留照,荡起声声笑。
作者: 蓦然云归 时间: 2025-3-7 10:23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
词牌分析:
品令,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两仄韵。品令此格多三字句,并句读而成一体。这种句,注意句间连贯,尽量避免生僻字句。
格律: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品令》
品令*燕子不归春事晚 (曹组格)
蓦然云归
杏落瓣。春将换,冷落汀州芳甸。愁眸里、烟雨遮归路,望云影、不见燕。
旧梦萦怀未远。别后离情难遣。盼君至、再踏香泥处,赏秀色、同把盏
作者: 紫玉学词 时间: 2025-3-7 15:40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
风荷组29号~紫玉
1、词牌解读:品令
品: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有大品、小品之别。大品类似于法曲中的“散序”,无拍,故未被用作词调;小品短于大品,有拍,可用作词调。令:亦为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源自“酒令” ,多以流行小曲充之。品令:意为有拍的小品所演绎的令曲。此为调名源自音乐的解释。又: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云:“引见群臣于光极堂,宣示品令,为大选之始。”此则指选拔官吏的格令。清陈廷敬、王奕清等《钦定词谱》云: “宋人填《品令》者,类作俳语。”调见北宋欧阳修《醉翁琴趣外编》。此调又名‘品字令’‘思越人’‘海月谣’。”等。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品令》
品令·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风荷组29号~紫玉
东风有寄。小桥外、清溪水。帘垂绿柳,芳花妆树,斜阳影里。多少风流,都在冷香寒蕊。
乡村邻里。问燕子、何时至。往年归去,今朝哪里,谁同一起。且自凭阑,我在风中等你。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