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七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5-3-15 21:26
标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七讲作业帖
作业前先根据评阅老师的补评,印证补全上周的互评。
作业:
1.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洞仙歌》
题一:春景、春情
题二:郊游、踏青
题三:樱花
题四: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拟题意即可)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其一者视为旧作,评阅老师可拒评。
正格:洞仙歌(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中中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中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作者: 幽兰梦蝶 时间: 2025-3-16 08:32
风荷组:幽兰梦蝶第七讲作业贴
作业1.《洞仙歌》词牌解析——以苏轼《冰肌玉骨》为例
一、词牌渊源与正体定位
1.起源与演变
原为唐代教坊曲,用以歌咏洞府神仙《太平广记》载张守珪遇仙故事。
敦煌曲中已有此调,但宋人体制不同,后定型为两体:中调(83字)与长调(123字)。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被《钦定词谱》定为正体,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2. 格律核心特征
领字要求:第二句("自清凉无汗")、第七八句("但屈指""又不道")需用领字(去声字)。
顿逗句式:上片第四、五句("水殿风来暗香满"等)为上三下六结构;下片第六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为上三下四结构。
换头特色:过片句式与发端不同(上片四言+五言,下片五言+四言+七言),体现词调摇曳感。
二、苏轼词作分析
1. 文本结构与声情表达
段落 , 句式分解 , 声情特点
上片从“冰肌玉骨…欹枕钗横鬓乱" ,舒缓铺陈夏夜清凉,用“暗香”“明月”营造空灵意境
下片"起来携素手……暗中偷换通过疏星、河汉、西风意象,转入对时间流逝的哲思
2. 格律技法亮点
领字点睛:
"自"(领起清凉无汗的体感)
"但""又"(强化时间不可逆的喟叹)
用韵疏密:全词仅六仄韵,配合长句结构,形成骀宕摇曳的节奏(如"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的绵长感)。
三、《洞仙歌》变体与创作要点
1. 主要变体对比
变体类型 ,字数 ,韵脚分布 ,代表作品
正体(苏轼体) :83字 上片六字3仄韵,下片七句3仄韵 《冰肌玉骨》
李元膺体 84字 ,前4仄韵,后3仄韵 《廉纤细雨》
柳永长调体 | 123字 ,多韵交错 | 《嘉景》
2. 创作注意事项
禁忌:
后段第六句第六字必用仄声(如苏轼词"暗中偷换"的"偷"字为平声,实属特例,需慎仿)。
避免在非领字处添加虚词导致脱律(如张炎词多"陵"字、张翥词句读讹误)。
建议:
内容宜写清幽之境或时光感悟(参考辛弃疾《访泉于奇师村》的山水之思)。
可活用隔句对仗(如苏轼词上下片九言句的意象呼应)。
四、经典作品延伸
1. 辛弃疾《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以山水寄寓归隐之志,延续苏体疏宕风格。
2. 晁补之《泗州中秋作》:八十五字变体,借月夜抒怀,展现词牌兼容性。
3. 戴复古漂泊题材:如"卖花担上"词,以市井场景反衬羁旅愁思,拓展题材边界。
总结:苏轼《洞仙歌》以“清空骚雅”的意境与严谨而不失灵活的格律,确立了该词牌的典范地位。其声情在舒展中隐含惆怅,恰合宋代文人“以闲笔写深哀”的审美追求。
2.作业2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樱花》
文/幽兰梦蝶
艳红娇粉,正纤腰婀娜。余暇寻春仄径过。绛云开,瓣瓣嫩蕊晴光,东风里,玉面娇憨盈朵。
烟柳清河畔,冰魄东升,白鸟花洲自斜卧。试问人何处,游冶归时,淡匀墨,烛寒青琐。但西窗,美人已慵眠,却不道,相思意芳心可。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5-3-16 19:38
古典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风荷-新境界
一 分析词牌
洞仙歌(钦定词谱)以苏轼格为正格。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有三领字。
二 试填一首
洞仙歌 春日大雪有怀
仲春将晓,有雪随风漫。 还似燕山鲜常见。驾车行、一路辗转提防,拳紧握、手掌微微出汗。
疾冲加慢赶,应报平安,且上高楼抚心乱。转首又谁见,倏忽之间,阳光暖、阴沉烟散。更半日、水去地皮干,只疑那、方才尽皆为幻。
作者: 散步跑的新境界 时间: 2025-3-16 20:51
古典研四期风荷组第七讲作业
风荷组磐石
1分析词牌《洞仙歌》分析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洞仙歌》苏轼为正体,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第二句,第七 八句都需领字。上片第四第五为顿逗句式,是上三下六结构。下片第六句为上三下四结构。试用于清幽之境写景抒情或时光感悟等。
二、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樱花
春风拂槛,正樱花初绽。粉白轻红映眸灿。倚晴空、似雪如玉缤纷,香馥郁,蝶舞蜂飞眷恋。晓风晨露润,娇态盈盈,枝上芳菲韵无限。漫步径幽间、落瓣飘肩,心沉醉、此般清婉。莫负这、春光韵华年,且留住、樱花梦般煊烂。
作者: 山里红@ 时间: 2025-3-17 11:12
古典词研四第七次作业
风荷33-山里红
一、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令词,有慢词。令词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共三十五首。
2.慢词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共五首。
3.按张綖《诗馀图谱》,前段六句三韵,后段七句三韵,前后段第三句俱七字,第四句俱九字,前段结句六字,后段结句九字,此令词正体也,间有摊破、添字句、添韵者,皆从此出。
4.苏轼格为正格。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
5.这首词后边的长句子好难填。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春游
文/山里红
风和日丽,秀野寻春迹。紫燕叽啾宇穹碧。菜花黄、引得双蝶翻飞,戏彩蝶、田埂儿童走急。
日高堤畔立,静赏黄鹂,叶下悠然唱春律。拾翠百花丛,人面桃花,交相映、难分难识。歌一曲、借风送云端,云中客、馋涎世间春色。
作者: 竹林疏影 时间: 2025-3-17 14:59
本帖最后由 竹林疏影 于 2025-3-17 23:04 编辑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竹林疏影第七讲作业
一 分析词牌
洞仙歌(钦定词谱)以苏轼格为正格。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有三领字。
二 试填一首
洞仙歌☆春游
文/竹林疏影
香风和暖,浣溪流清浅。又是经年踏春岸。每回头、数载弹指挥间,不知晓,谁把娇颜偷换。
却将群芳眷,岁岁枯荣,花谢花开可重绚。恨不见当年、落雁沉鱼,抚霜鬓、一声长叹。忽听闻、黄鹂啭清幽,只惊得、愁于乱思中断。
作者: 小妮妮 时间: 2025-3-17 20:12
本帖最后由 小妮妮 于 2025-3-17 20:48 编辑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竹林疏影第七讲妮妮作业
一 分析词牌
洞仙歌(钦定词谱)以苏轼格为正格。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有三领字。
分析:
1. 格律:上下阕字数相同,上阕 38 字,下阕 34 字。整体句式长短交错,富有变化。
2. 押韵:韵脚较为密集,仄韵和平韵交替使用,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
3. 句式:既有四字句、五字句,也有七字句,长短结合,灵活多样。
分析结果:
1. 格律特点:上下阕格律相同,多为中平中仄或中仄平平的组合。
2. 押韵规律:平仄韵交替,且韵脚较密集。
3. 句式结构:长短句结合,节奏灵活。
《洞仙歌·春景》
文/妮妮
微风拂柳,正绿波微漾。粉杏夭桃竞开放。燕归来、漫舞翠陌芳郊,人陶醉、沉醉春光明畅。
踏青携素友,笑语欢声,时有啼莺啭林嶂。试问意如何,惬意难收,心欢畅、情丝轻荡。自感叹、芳菲几回长,屈指道、春光已然流淌。
作者: 真诚思风@ 时间: 2025-3-17 20:36
古典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风荷17-真诚思风
一 分析词牌
洞仙歌(钦定词谱)以苏轼格为正格。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有三领字。
二、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春思
春辉入户,透一帘幽梦 。风拂梨枝簇花动。忆前时、同赏春日繁花,携手处,漫嗅芬芳与共。
奈何欢意短,别后音沉,寂寞深闺意谁懂。望断碧云天,十里春风,都化作、相思情重。待君归、再温那时欢,莫教这,痴心付于残瓮。
作者: 风雨兼程 时间: 2025-3-18 11:31
本帖最后由 风雨兼程 于 2025-3-18 11:38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风荷-风雨兼程
一 、 分析词牌
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令词,有慢词。令词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共三十五首。 2.慢词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共五首。
3.苏轼格为正格。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
5.这首词后边的长句子好难填。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樱花
文/风雨兼程
锦苞初绽,恰东风催破。百叠云绡卷流火。
向瑶台、一晌冰雪轻裁,香暗度,偷染眉心襟左。
应怜春易老,寒雨频侵,愁看衰红冷千朵。
问缥缈仙踪、可记前盟?痴照影、清溪寒涴。
但目送、流光掷朱颜,叹竹外、横斜水边吹堕。
格依苏轼‘冰肌玉骨’。
作者: 清心雨 时间: 2025-3-18 13:45
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风荷组.22清心
一 、分析词牌
洞仙歌(钦定词谱)以苏轼格为正格。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有三领字。
1. 格律:上下阕字数相同,上阕 38 字,下阕 34 字。整体句式长短交错,富有变化。
2. 押韵:韵脚较为密集,仄韵和平韵交替使用,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
3. 句式:既有四字句、五字句,也有七字句,长短结合,灵活多样。
二、试填洞仙歌
洞仙歌.踏青
闲行闲看,正春光无限。老柳青青翠帘卷。李桃开、一众浅粉轻红,蜂蝶舞、更惹娇花烂漫 。
徜徉花海里,似忘时间。阵阵香风袭吾面。惬意涌心头,拍照频频。九宫格、友圈来炫。欲将这、芳华永珍藏。莫待到、韶华去时留恋。
作者: 闲得慌 时间: 2025-3-18 15:09
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风荷08-闲得慌
1. 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 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洞仙歌》
1.分析词牌《洞仙歌》
洞仙歌,词牌名。又名“洞仙歌令””羽中仙““洞仙词”“洞中仙”等。本意即为歌咏洞中仙人自在生活的歌曲。《乐章集》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以《东坡乐府》之《洞仙歌令》为准。音律舒缓柔和,带有超脱尘世的清冷意境。音节舒徐,骀宕摇曳,声调低沉迂回,契合超逸或感伤主题。
以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为正体。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四、五、六、七字句交错,节奏疏密有致。尾拍长句一韵三折,叹惋绵长。
洞仙歌
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小结:
1、句式:分为上下两片,前段六句,后段七句,上下不一致。上片四句,下片四、五、六、七句均为逗句式。依次为3579(36)36;5479(45)7(34)8(35)9(36)。
2、押韵:前后段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3、对仗:本调无对仗。
4、意境:舒缓柔和,带有超脱尘世的清冷意境。音节舒徐,骀宕摇曳,声调低沉迂回,契合超逸或感伤主题。
5、韵律:可根据词谱灵活调整,保持平仄相间,保证词的韵律感。
2.试填《洞仙歌》
洞仙歌•樱花
闲得慌
微寒复暖,更沉烟晞露。漫剪轻霞落英处。最堪怜、一径流白飘红,须晴晓,倚看芳思几树。
舞空初照日,起雪吹香,多事东风乱闺愫。独立画楼西、听燕闻莺,人间事、悲欣离聚。但留得、带月醉黄昏。便懒管、来朝断云残雨。
作者: 秋窗雨 时间: 2025-3-18 20:49
本帖最后由 秋窗雨 于 2025-3-19 21:26 编辑
风荷01~秋窗雨一、 分析词牌
洞仙歌(钦定词谱)以苏轼格为正格。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有三领字。
分析:
1. 格律:上下阕字数相同,上阕 38 字,下阕 34 字。整体句式长短交错,富有变化。
2. 押韵:韵脚较为密集,仄韵和平韵交替使用,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
3. 句式:既有四字句、五字句,也有七字句,长短结合,灵活多样。
分析结果:
1. 格律特点:上下阕格律相同,多为中平中仄或中仄平平的组合。
2. 押韵规律:平仄韵交替,且韵脚较密集。
3. 句式结构:长短句结合,节奏灵活。
二、
洞仙歌·踏青
风轻云淡,正溪泉流暖。柳色初匀曳长岸。
且聆听、婉转莺语成欢,沿仄径、桃蕊枝头浪漫。
几度逢山水,惬意悠然,日卷流云任高远。
兴作踏青客,访翠携红,方阅尽、清幽画卷。
终不枉、此番赴春行,皆可是、诗心已将填满。
作者: 小鼹鼠-薇儿 时间: 2025-3-18 23:56
古典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一 分析词牌
洞仙歌(钦定词谱)以苏轼格为正格。 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有三领字。
分析:
1. 格律:上下阕字数相同,上阕 38 字,下阕 34 字。整体句式长短交错,富有变化。
2. 押韵:韵脚较为密集,仄韵和平韵交替使用,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
3. 句式:既有四字句、五字句,也有七字句,长短结合,灵活多样。
分析结果:
1. 格律特点:上下阕格律相同,多为中平中仄或中仄平平的组合。
2. 押韵规律:平仄韵交替,且韵脚较密集。
3. 句式结构:长短句结合,节奏灵活。
风荷36-小鼹鼠
洞仙歌•春情
东君来缓,著点堤边柳。匀得鹅黄叶初透。倚栏看、渺渺兰棹飘过。云堆絮、风沼忽萦新皱。
杏花三两绽,隐约人家,水映山斜竹篱后。晓窗霞霭满,光影斑斓,春困也、狸奴左右。静谧中、竟忘却闲愁,这次第、唯期素心相守。
作者: 书香 时间: 2025-3-19 16:16
本帖最后由 书香 于 2025-3-19 16:23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第七讲作业:
风荷组16-书香
一、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一、词牌分析:
1、洞仙歌,词牌名。又名“洞仙歌令””羽中仙““洞仙词”“洞中仙”等。以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为正体。
2、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代表词作除作为正体的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之外,还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等。
3、调名本意即为歌咏洞中仙人自在生活的歌曲。敦煌曲中有此调,但与宋人所作此词体式不同。有中调和长调两体。
4、《乐章集》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句读亦参差不一。
5上片首句有领字,无叠韵,无对偶。句式长短不齐,韵字较稀。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樱花
书香
粉云千树,恰樱花娇妩。香雪盈盈弥归路。正风来、扑面几缕清馨,旋又起,零落尘间飞絮。
轻捧芳鲜瓣,怒指残枝,可记他年旧花语?说与呢喃燕、莫问垂丝,怕翠绿、暗随春去。但空对、飞红染斜阳,算只有,东君惜之如故。
作者: 独钓寒江雪 时间: 2025-3-19 20:55
第七讲作业:风荷27-独钓寒江雪
一、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令词,有慢词。令词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慢词暂且不表。苏轼格为正格。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
2.康与之词名《洞仙歌令》,潘牥词名《羽仙歌》,袁易词名《洞仙词》。《宋史·乐志》名《洞中仙》等。
3.
柳永《乐章集》“嘉景”词注“般涉调”,“乘兴閒泛兰舟”词注“仙吕调”,“佳景留心惯”词注“中吕调”。
4.填词时,注意句读间连惯顺畅一体,
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
阳春三月,适燕归时候。十里东风叠红袖。拂桃花、不许霜惹分豪,并纸伞、集得落花盈手。
当年春色暖,今有余香,仍见桃花笑依旧。梦后有人来、遮面轻纱,凭月色、无言沽酒。酒浓时、携步入桃林,偏被那、黄鹂一声啼走。
洞仙歌
阳春三月,适燕归时候。十里东风叠红袖。拂桃花、不许霜惹分豪,并纸伞、集得落花盈手。
当年春色暖,今有余香,仍见桃花笑依旧。梦后有人来、遮面轻纱,凭月色、无言沽酒。酒浓时、携步入桃林,偏被那、黄鹂一声啼走。
作者: 花妖 时间: 2025-3-20 19:03
本帖最后由 花妖 于 2025-3-20 19:04 编辑
一、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令词,有慢词。令词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慢词暂且不表。苏轼格为正格。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
2.康与之词名《洞仙歌令》,潘牥词名《羽仙歌》,袁易词名《洞仙词》。《宋史·乐志》名《洞中仙》等。
3.
柳永《乐章集》“嘉景”词注“般涉调”,“乘兴閒泛兰舟”词注“仙吕调”,“佳景留心惯”词注“中吕调”。
二、填词:
洞仙歌 又见樱花
文/花妖
吹弹欲破,若绡飞霞亸。枝上盈盈娇憨卧。雨来时、玉靥隐约痕添,风过处、粉泪依稀梦堕。
年年香如故,寞寞行来,且把幽怀暗中锁。犹记那年春,陌上青衫,轻为我、鬓簪一朵。惊回首、花事复循环,惟人事、终难续成因果。
作者: 往事随风 时间: 2025-3-20 21:23
洞仙歌
风荷02-往事随风
春风春雨,渐韶光迷眼。嫩绿方萌软红乱。折柔枝、无语轻嗅深深,便觉得,桃色匀开粉面。
细心寻旧迹,念念休休,那日曾教同心绾。试屈指年来,雁信无凭,轩窗下、年年空盼。强携酒、重翻旧时书,慰寂寞、闲看月明庭院。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被《钦定词谱》定为正体,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第二句("自清凉无汗")、第七八句("但屈指""又不道")需用领字。
作者: 蓦然云归 时间: 2025-3-20 22:02
古典词研四第七次作业
风荷15-蓦然云归
一、分析词牌《洞仙歌》
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令词,有慢词。
苏轼格正体,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第二句,第七 八句都需领字。上片第四第五为顿逗句式,是上三下六结构。下片第六句为上三下四结构。试用于清幽之境写景抒情或时光感悟等。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
洞仙歌·春景
东风送暖,正春光明媚。翠影摇波映天际。看繁花、似锦铺遍山川,黄莺语,婉转林梢声脆。
昔日芳径里,曾与卿游,暖语柔情惹人醉。碧水绕青山,缓缓归兮,遥相望、云闲风细。让思念、悠然向南飞,且同享、流年这般诗意。
作者: 兔狼。 时间: 2025-3-21 01:53
古典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风荷35-兔狼
1.词牌洞仙歌,唐代教坊曲,原为单调小令,至宋代演变为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五、六、七言句交替,本词牌有领字句。
2. 洞仙歌
新桃初破,正东风偷送,伫立苔阶月华重。记当时,小院桃花盈盈,花影碎,偏照窗扉微动。
寒夜侵人瘦,独倚栏干。寥落相思意频弄。问燕语梁间,可识前踪,叹镜里,鬘霜悄种。看远处,春山渐濛濛,却暗惜,归期尽消残梦。
作者: 人间天使 时间: 2025-3-21 04:38
词研四风荷组人间天使七讲作业
1.《洞仙歌》词牌解析——以苏轼《冰肌玉骨》为正格
一、词牌渊源与正体定位
原为唐代教坊曲,用以歌咏洞府神仙《太平广记》载张守珪遇仙故事。
敦煌曲中已有此调,但宋人体制不同,后定型为两体:中调(83字)与长调(123字)。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被《钦定词谱》定为正体,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2. 格律核心特征
领字要求:第二句("自清凉无汗")、第七八句("但屈指""又不道")需用领字(去声字)。
顿逗句式:上片第四、五句("水殿风来暗香满"等)为上三下六结构;下片第六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为上三下四结构。
换头特色:过片句式与发端不同(上片四言+五言,下片五言+四言+七言),体现词调摇曳感。
二、苏轼词作分析
1. 文本结构与声情表达
段落 , 句式分解 , 声情特点
上片从“冰肌玉骨…欹枕钗横鬓乱" ,舒缓铺陈夏夜清凉,用“暗香”“明月”营造空灵意境
下片"起来携素手……暗中偷换通过疏星、河汉、西风意象,转入对时间流逝的哲思
2. 格律技法亮点
领字点睛:
"自"(领起清凉无汗的体感)
"但""又"(强化时间不可逆的喟叹)
用韵疏密:全词仅六仄韵,配合长句结构,形成骀宕摇曳的节奏(如"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的绵长感)。
三、《洞仙歌》变体与创作要点
1. 主要变体对比
变体类型 ,字数 ,韵脚分布 ,代表作品
正体(苏轼体) :83字 上片六字3仄韵,下片七句3仄韵 《冰肌玉骨》
李元膺体 84字 ,前4仄韵,后3仄韵 《廉纤细雨》
柳永长调体 | 123字 ,多韵交错 | 《嘉景》
2. 创作注意事项
禁忌:
后段第六句第六字必用仄声(如苏轼词"暗中偷换"的"偷"字为平声,实属特例,需慎仿)。
避免在非领字处添加虚词导致脱律(如张炎词多"陵"字、张翥词句读讹误)。
建议:
内容宜写清幽之境或时光感悟(参考辛弃疾《访泉于奇师村》的山水之思)。
可活用隔句对仗(如苏轼词上下片九言句的意象呼应)。
四、经典作品延伸
1. 辛弃疾《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以山水寄寓归隐之志,延续苏体疏宕风格。
2. 晁补之《泗州中秋作》:八十五字变体,借月夜抒怀,展现词牌兼容性。
3. 戴复古漂泊题材:如"卖花担上"词,以市井场景反衬羁旅愁思,拓展题材边界。
总结:苏轼《洞仙歌》以“清空骚雅”的意境与严谨而不失灵活的格律,确立了该词牌的典范地位。其声情在舒展中隐含惆怅,恰合宋代文人“以闲笔写深哀”的审美追求。
2.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 春景 春情
文/人间天使
春风拂面,喜天光晴朗,又见清清碧波漾。燕归来,对对穿柳衔泥,新巢筑,时有几声欢唱。
杏粉桃鲜亮,遍野芳菲,蜂蝶翩翩逐希望。独坐花径旁,香满衣裳。沐美景 心花怒放。旧闲愁,应掷九霄云,春句里,还何故吟惆怅。
作者: 墨玄枫 时间: 2025-3-21 07:56
1.《洞仙歌》词牌分析
词牌起源:《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有多种变体,以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为正格。
句式:句式长短错落,全词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这种长短结合的句式使得节奏富有变化,既能有舒缓的抒情,又能通过短句增强语气或节奏。例如“冰肌玉骨”四字句起调平稳,而“人未寝”三字句则稍显急促,强调状态。
2.《洞仙歌·赏樱》
风荷13/墨玄枫
樱枝绽粉,似云霞铺岸。风拂繁英落如霰。漫林丘、点点娇蕊含情,春日里、摇曳仙姿千变。
踏香寻胜处,蝶舞翩跹,沉醉花间意难倦。试问梦何长,梦在芳菲,且留住、这春一片。怕转瞬、残红逐水流,叹美景、匆匆暗中偷换 。
作者: 水木生 时间: 2025-3-21 13:09
风荷水木生作业
分析词牌洞仙歌
1,词林正韵,仄韵,一韵到底,无重韵无换韵。
2,换头。
3,无对偶
洞仙歌
夜来香重,酒消人初醒。无梦之宵意难定。透孤灯、帘外又满桃花,心寂寂,月色朦胧微冷。
露凝枝叶坠,寒意丝丝,恰似离愁绪难整。念别后佳人,雁信皆无,身憔悴、衣宽怎胜。月渐落、悄然转西楼,幽静处、宵风拂过花影。
作者: 闲雲 时间: 2025-3-21 15:31
词研四第七讲风荷组作业
风荷-03祥雲
1.分析词牌《洞仙歌》特点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原用以咏洞府神仙。敦煌曲中有此调,但与宋人所作此词体式不同。有中调和长调两体。《乐章集》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句豆亦参差不一。常以《东坡乐府》之《洞仙歌令》为准。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阕增一、二衬字,句豆平仄略异者。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声字领下七言,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两句作结。
2,试填一首《洞仙歌》,任选一题意。
洞仙歌
文/闲雲
重游故地,正春风如意。隔岸芳春柳丝系。鹧鸪啼、枝上红杏妖娆,春雨细,堤下清波滴翠。
花约春风会,尽是温柔,尽是人间好滋味。多情多负累、劳燕分飞,尤未久、十年两地。念旧游、楼上月前愁,思往事、云端梦中迷醉。
作者: 阿杏 时间: 2025-3-21 18:22
古典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风荷-23-阿杏
一 洞仙歌词牌分析
一、词牌起源与特点
1. 起源:
《洞仙歌》最早见于唐代,宋代逐渐流行。其名“洞仙”意为“洞中仙人”,带有一种超脱尘世、幽深神秘的意味,因此词牌多用于描写仙逸之境或抒发幽微情感。
2. 特点:
- 句式灵活:词牌句式长短错落,既有短句的轻快,又有长句的悠长,适合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意境。
- 音律婉转:词牌音律婉转流畅,适合抒情或叙事,尤其是表达细腻、幽深的情感。
- 意境深远:多用于描写自然景物、抒发离愁别绪或表达隐逸之情。
---
二、词牌格律
《洞仙歌》有多种变体,最常见的为双调八十三字,上阕六句三仄韵,下阕七句三仄韵。以下是常见的格律格式(以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为例):
上阕: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下阕: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
三、经典作品分析
1.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这是《洞仙歌》的代表作之一,描写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的故事。词中“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一句,以清丽的语言刻画了花蕊夫人的超凡脱俗。全词意境幽深,情感细腻,展现了《洞仙歌》词牌的独特魅力。
2. 辛弃疾《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这首词以病中抒怀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词中“问何物、能令公喜”一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展现了《洞仙歌》词牌在叙事抒怀方面的优势。
---
四、创作要点
1. 意境营造:
《洞仙歌》适合营造幽深、婉转的意境,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或情感表达来体现。
2. 情感表达:
词牌适合表达复杂、细腻的情感,如相思、离别、隐逸等。情感层次要丰富,避免单一化。
3. 语言风格:
语言应清丽雅致,避免过于直白或俚俗。用词要精准,注重音律的和谐。
4. 结构安排:
上阕多用于写景或铺垫,下阕用于抒情或点题。注意上下阕的衔接与呼应。
二 学填洞仙歌一首
洞仙歌 春情
柳烟樱雪,恰春分晴昼。
正是芳尘扑衣袖。见夭桃,浓淡皆自纤柔,引蜂蝶,蕊畔殷情驻守。
问贪香蝴蝶,待到春归,可肯枝前逗厮否?
应不似伊人,撒粒相思,浑不晓,几年过亩。
劝红豆、莫要再生頻,此情味,安宜个人空有。
作者: 紫玉学词 时间: 2025-3-21 19:54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七讲作业
风荷组29号-紫玉
1.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洞仙歌(钦定词谱)以苏轼格为正格。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有三领字。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春景
风荷组29号-紫玉
东风有寄,大地披新绮。桥下初潮小溪水。绣帘开、柳眼初次窥人,人亦看,满目冷香疏蕊。
你我曾携手,共赏春光,阅遍新柔与红翠。试看又一年、燕子归来,廊檐下、梳翎理尾。但屈指、分别已多时,思念你,魂牵梦萦无计。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