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九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5-3-29 22:38
标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九讲作业帖
作业前先根据评阅老师的补评,印证补全上周的互评。
作业:
1.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正格: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仄中中、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作者:
御风
时间:
2025-3-31 11:11
1.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一、《八声甘州》词牌分析
分析过程:
词牌溯源:唐教坊曲名,因全词共八韵(一说八句)而得名,属慢词长调。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格律,奠定后世填词范式。
结构特征: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前片以 “对” 字领起,铺陈秋景;后片以 “不忍” 转折,直抒胸臆。
平仄与对仗:多用 “领字格”(如 “渐”“望”“叹”“想”),引领长句节奏。对仗工整(如 “霜风凄紧” 对 “关河冷落”),虚实结合。
押韵规律: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韵脚密集(柳永词用 “秋、楼、休、流、收、留、舟、愁”)。
情感脉络:上片景语:以 “暮雨”“霜风”“残照” 营造萧瑟意境。下片情语:通过 “登高临远”“归思难收”“佳人颙望” 层层递进,抒发羁旅愁思。
分析结果;
情感基调:悲秋怀远,羁旅之愁与闺怨相思的双重主题。
艺术手法:铺叙、白描、虚实结合,以景结情(“正恁凝愁”)。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雪烟26-御风
八声甘州・故园秋忆
望苍苍暮色染层峦,雁字掠云头。正西风萧瑟,丹枫坠叶,寒水凝眸。冷落庭前旧径,苔色上阶稠。惟有东篱菊,犹抱香丘。
忽忆故园归棹,载一蓑烟雨,半笠星流。叹萍踪无定,霜鬓已先秋。念双亲、倚门频望,算几回、新月照空楼。空回首、暮鸦声里,残照沧州。
作者:
摸鱼儿
时间:
2025-3-31 16:30
一、《八声甘州》词牌分析
1.格律特点: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一般上片多写景,下片多抒情。在押韵方面,平声韵脚有严格规定,韵律和谐。
2.情感表达:常用来抒发羁旅愁思。如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通过描写深秋的景色,烘托出羁旅之人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也可表达思古之情等复杂情感。词人可以借景抒情,将历史的沧桑感与当下的情绪相融合。
3.结构布局:上片起句往往点明时间、地点或者环境氛围,然后逐步展开景色描写。下片在情感上有所转折或者深化,从写景到抒情,情景交融,最后收束全词,余韵悠长。
二、试填《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春念
雪烟12-摸鱼儿
望平芜十里淡烟飞,处处尽春柔。正桃花香远,柳枝翠聚,燕剪云留。移步红阑桥侧,碧草满汀洲。唯有清清水,不舍长流。
忆昔少年绮梦,叹华年锦瑟,旧约难酬。念天涯人杳,无计遣闲愁。问斜阳、真情何在,对东风、千缕绕心头。谁同赏、这芳时景,独上高楼。
作者:
梅欣
时间:
2025-3-31 19:12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九讲作业:
雪烟01-梅欣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本调九十七字,十八句,双调。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九句,四平韵,字属长词。
本调的写作要求较宽,对仗不多,句法稳定,最适合初、中级作提、练之用。
上片首句第一字为领格字,亦有不用领格字者,以仄领式为宜,且必用去声。
上片第一、二句,原句法是上八下五,亦有上五下八者。
上片第三是五字句,句法是上一下四。仄领式,宜用去声。
上片第四、五两个四字句,宜对仗。
上片第六句,宜仄领式,与第七句成对仗句,但也可不从。
下片第二、四两个五字句,句法为上一下四。两句均用仄领式,宜用去声。
下片第四、五两个五字句,一定要对仗。
下片第六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下片第七是八字句,句法是上三下五,加逗。
此句的句法,也可上一下七的仄领式句,与下句成隔韵式对仗。
下片第八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回不去的故乡
雪烟01-梅欣
望流云漫卷越千山,故园梦魂悠。念田间蛙噪,村头犬吠,柳下纶钩。昔日温馨庭院,笑语绕梁留。无奈流光杳,岁月难休。
踏上归程寻旧,叹残垣断壁,蔓草荒丘。惜儿时良伴,分散异方州。念亲慈、阴阳永诀,抚碑铭、清泪浸双眸。情何托、唯将愁绪,付与箜篌。
作者:
张青秀
时间:
2025-3-31 20:32
本帖最后由 慕容瑞西 于 2025-4-1 10:29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九讲作业:
雪烟16-张青秀
1.《八声甘州》
(柳永)分析过程及结果:
- 内容情感:上片描写了暮秋时节的江天景色,通过“潇潇暮雨”“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等一系列萧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下片则由景及人,写词人登高临远,思念故乡和佳人,表达了羁旅漂泊的愁苦和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佳人思念自己的想象,情感细腻而深沉。
- 结构层次:上片以写景为主,层层推进,先写暮雨洒江天,再写霜风、关河、残照,最后聚焦到“红衰翠减”的具体景物,以长江水的东流作结,引出下片的抒情。下片以抒情为主,先直接抒发“归思难收”的情感,接着回忆自己的漂泊生涯,然后想象佳人的盼望,最后回到自身,以“凝愁”收束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 语言特色:用词精准,如“凄紧”“冷落”等词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肃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如“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简洁而有力地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同时,运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词语,如“争知我”“恁”等,使词更具生活气息和感染力。 - 格律特点:从格律上看,这首词符合《八声甘州》的正格。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韵脚为“秋”“楼”“休”“流”“收”“留”“舟”“愁”,均为平声韵。在平仄上,严格按照词谱的要求,通过平仄的变化,使词的节奏富有韵律美。
2.试填《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忆旧
雪烟16张青秀
对悠悠逝水绕青山,岁月染霜秋。渐林花飘谢,寒烟漠漠,古渡横舟。望处乡关梦远,往事总难休。唯有天边月,依旧如钩。
忆里欢颜笑语,叹别来几载,聚散无由。念当时携手,佳景共相酬。恨如今、天涯羁旅,夜无眠、独自倚危楼。凭谁问、寸心愁绪,可解吾忧?
作者:
明世之瞳
时间:
7 天前
本帖最后由 慕容瑞西 于 2025-4-2 19:17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九讲作业
雪烟05-明世之瞳
1,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一,分析过程:《八声甘州》(宋柳永)(钦定词谱)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诸领格字如“对”、“渐”、“叹”等并宜用去声。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张词之添声,刘过以下五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按此词后段第六句作上三下四句法,宋词俱照此填。(摘录“诗词吾爱”)平台。
二,内容分析:
上片:写景寓情,词开篇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描绘了一幅辽阔的秋江雨景,接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烘托出凄凉、萧索的气氛;随着“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两句,写出花落叶败,一片凋零的悲凉情景。用“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来暗喻韶华易逝的感叹。
下片:由景入情,词人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句,慨叹登高而不忍望乡的矛盾心怀,“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句,可见有家难归的悲哀。“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此联作者运虚于实,情感表达更易动人。结尾“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词人倚阑干的愁苦,化实为虚,文笔的变化,实为高明。
三,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秋景中带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缠绵中带有离情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融相映。
2,铺叙见长:词中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合一体,以铺叙见长。
3,语言通俗:柳圣擅长以白描手法,加上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情与景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深情的抒写与细腻的描绘及独具一格的魅力,成就了词坛的丰碑,赢得当代及后人的广泛赞誉与喜爱。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依柳永体)
雪烟05-明世之瞳
笑萍踪弄影少年游,客怀故山秋。念孤鸿千里,双鱼咫尺,情字悠悠。应叹东篱旧友,岁岁枉凝眸。何事佳期误,长系归舟。
望处花黄柳瘦,算几番相送,香葬芳丘。任韶光流逝,空对鬓华愁。最销魂、江湖风雨,更断肠、熏酒月帘钩。伊人处、负朝朝暮,几伫高楼。
作者:
小卒
时间:
7 天前
词研四第九讲作业
雪烟-小卒
一、《八声甘州》词牌分析
1.格律特点: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一般上片多写景,下片多抒情。在押韵方面,平声韵脚有严格规定,韵律和谐。
2.情感表达:常用来抒发羁旅愁思。如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通过描写深秋的景色,烘托出羁旅之人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也可表达思古之情等复杂情感。词人可以借景抒情,将历史的沧桑感与当下的情绪相融合。
3.结构布局:上片起句往往点明时间、地点或者环境氛围,然后逐步展开景色描写。下片在情感上有所转折或者深化,从写景到抒情,情景交融,最后收束全词,余韵悠长。
二、试填《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宁波行
望甬江浩渺水悠悠,云霭绕层楼。有灵桥横卧,龙骧海际,鸥鹭汀洲。里巷车驰客涌,劳作自奔流。恰到春晴日,花挤人稠。
相忆明州初顾,怯面生城邑,谋计方愁。幸同仁惠允,暖意释心忧。历流年、职途多舛,守梦田、焉惧雨风囚。期余岁,凭劳酬愿,乐满心头 。
作者:
那年今日
时间:
7 天前
词研四第九讲作业
雪烟28-那年今日
一、《八声甘州》词牌分析
1.格律特点: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一般上片多写景,下片多抒情。在押韵方面,平声韵脚有严格规定,韵律和谐。
2.情感表达:常用来抒发羁旅愁思。如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通过描写深秋的景色,烘托出羁旅之人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也可表达思古之情等复杂情感。词人可以借景抒情,将历史的沧桑感与当下的情绪相融合。
3.结构布局:上片起句往往点明时间、地点或者环境氛围,然后逐步展开景色描写。下片在情感上有所转折或者深化,从写景到抒情,情景交融,最后收束全词,余韵悠长。
二、试填《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感怀那些年
雪烟28-那年今日
又东风吹絮满天涯,飘零送春归。渐绿杨烟老,红梅雨过,芳草萋迷。记得当年故事,双燕戏香泥。别后音书绝,何处寻伊。
惆怅画桥南畔,对一帘疏影,独自低垂。想玉楼人去,空有梦相随。只韶华、多情易感,更那堪、此意与谁知。凭栏久、望云深远,目断斜晖。
作者:
三叔
时间:
7 天前
1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例词抒写了词人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而急切归家之情和思乡之意。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但文无定式,不拘一格。适合自己的思路去填才是硬道理。
2 八声甘州 雪烟29 三叔
问一轮明月一丛花,可携梦多长。怕东风吹彻,盈盈成缺,落落余香。最是阑干凭处,无语鬓边霜。且看惊鸿远,云渡南塘。
仿佛诗笺又至,著莲池亭榭,清影灯窗。 隔千山心念,每每苦凝望。夜深沈、入微佳境,十二楼、与我舞霓裳。 殊难料、今宵非昨,不尽思量。
作者:
楚云
时间:
6 天前
古典词研四作业
雪烟~楚云
一:分析八声甘州词牌特点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词牌多用于抒情感怀。
二:填词一首
八声甘州 浮生叹
楚云
叹半生风雨似微尘,一袭旧皮囊。看海棠垂泪,黄鹂啼歇,斜日依墙。谁扫一庭飞雪,已作鬓边霜。影与孤云瘦,阶草侵凉。
莫道残烟迷瘴,纵老鱼分浪,捉笔西江。与芭蕉叶底,舞罢半疏狂。这人间,蕉迷鹿梦,却无非,走马跃高粱。萧萧处,清风盈袖,淡月横窗。
作者:
雪泥鸿影
时间: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雪泥鸿影 于 2025-4-2 22:27 编辑
古典词语四第九讲作业
1 、分析词牌《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原为唐边塞曲,简称甘州,又名潇潇雨,宴瑶池,双调
九十七字,共八韵,格式以长短句为主,上片起句一字领七字结构,二分句一字领三个四分句,其中二句需用到对偶,下片二分句也是一字领四字结构,领字宜用去声,声情沉郁适宜抒发离愁别绪。
2、填词《八声甘州》春日感怀
叹霎时风雨过江城,作弄许多愁。渐桃花委地,青梅结子,水涨沙洲。何处又闻鶗鴂,切切总无休。唯恐春归去,啼断高楼。
可恨韶光易逝,把者般红紫,都付浮沤。剩多年幻梦,趁夜苦勾留。困槛内、难逃罗网,羡五湖、无那木兰舟。谁怜我、此身如寄,兀自沉浮。
作者:
@十七
时间: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十七 于 2025-4-7 23:08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9讲作业:
雪烟17-十七
1.分析词牌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另有变体六种。情感深沉,词味绵长。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清明回乡
又人间四月恣春时,塞北尽苍凉。遍颓黄山野,疏芜草木,寂寞村庄。任是东风不与,故里亦难忘。多少青葱事,叠旧时光。
昔日亲欢小院,已尘蒙乱壁,燕杳空梁。算年来归计,惟剩路长长。问邻老、可还识我?奈娇蛾、云鬓也飞霜。伤神处、正鸦声起,暮色微茫。
作者:
碧波涟漪情。
时间: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碧波涟漪情。 于 2025-4-3 18:45 编辑
词研四第九讲作业
雪烟09-碧波涟漪情
一、《八声甘州》词牌分析
1.词牌溯源:唐教坊曲名,因全词共八韵(一说八句)而得名,属慢词长调。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格律,奠定后世填词范式。
2.结构特征: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前片以 “对” 字领起,铺陈秋景;后片以 “不忍” 转折,直抒胸臆。
3.平仄与对仗:多用 “领字格”(如 “渐”“望”“叹”“想”),引领长句节奏。对仗工整(如 “霜风凄紧” 对 “关河冷落”),虚实结合。
4.押韵规律: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韵脚密集(柳永词用 “秋、楼、休、流、收、留、舟、愁”)。
5.情感脉络:上片景语:以 “暮雨”“霜风”“残照” 营造萧瑟意境。下片情语:通过 “登高临远”“归思难收”“佳人颙望” 层层递进,抒发羁旅愁思。
6.情感基调:悲秋怀远,羁旅之愁与闺怨相思的双重主题。
7.艺术手法:铺叙、白描、虚实结合,以景结情(“正恁凝愁”)
二、试填《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赏春有感
雪烟09-碧波涟漪情
望东山十里杏桃开,粉白尽盈眸。有黄莺轻唱,红裙翩舞,绿水长流。谁奏琴音婉转,雅韵诉清愁。不觉芳心乱,思绪悠悠。
犹记当年一诺,奈韶华易逝,好梦难留。叹有缘缘浅,空负两情柔。问斜阳、何时归故,月相陪、柳下系兰舟。携君手、赏家乡景,同上高楼。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5 天前
第九讲作业
雪烟风起的地方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本调九十七字,十八句,双调。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九句,四平韵,字属长词。
本调的写作要求较宽,对仗不多,句法稳定,最适合初、中级作提、练之用。
上片首句第一字为领格字,亦有不用领格字者,以仄领式为宜,且必用去声。
上片第一、二句,原句法是上八下五,亦有上五下八者。
上片第三是五字句,句法是上一下四。仄领式,宜用去声。
上片第四、五两个四字句,宜对仗。
上片第六句,宜仄领式,与第七句成对仗句,但也可不从。
下片第二、四两个五字句,句法为上一下四。两句均用仄领式,宜用去声。
下片第四、五两个五字句,一定要对仗。
下片第六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下片第七是八字句,句法是上三下五,加逗。
此句的句法,也可上一下七的仄领式句,与下句成隔韵式对仗。
下片第八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过古琴台
风起的地方
正轻风剪剪过前川,冉冉醉烟霞。看桃红灼灼,流波澹澹,自在飞花。信步知音亭畔,心绪乱如麻。风拂柳丝袅,枉费咨嗟。
遥想当年旧事,一曲弦音绝,便各天涯。叹千年不过,尘迹发幽遐。越今古、高山流水,也该应、余响共清嘉。朝还暮、遣离思处,语语堪赊。
作者:
深谷幽兰@
时间:
5 天前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九讲作业:
雪烟07-深谷幽兰
1,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一,分析过程:《八声甘州》(宋•柳永)(钦定词谱)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诸领格字如“对”、“渐”、“叹”等并宜用去声。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张词之添声,刘过以下五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按此词后段第六句作上三下四句法,宋词俱照此填。(摘录“诗词吾爱”)平台。
二,内容分析:
上片:写景寓情,词开篇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描绘了一幅辽阔的秋江雨景,接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烘托出凄凉、萧索的气氛;随着“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两句,写出花落叶败,一片凋零的悲凉情景。用“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来暗喻韶华易逝的感叹。
下片:由景入情,词人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句,慨叹登高而不忍望乡的矛盾心怀,“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句,可见有家难归的悲哀。“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此联作者运虚于实,情感表达更易动人。结尾“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词人倚阑干的愁苦,化实为虚,文笔的变化,实为高明。
三,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秋景中带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缠绵中带有离情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融相映。
2,铺叙见长:词中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合一体,以铺叙见长。
3,语言通俗:柳圣擅长以白描手法,加上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情与景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深情的抒写与细腻的描绘及独具一格的魅力,成就了词坛的丰碑,赢得当代及后人的广泛赞誉与喜爱。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暮春
雪烟07-深谷幽兰
又人间四月落花天,乱红满汀洲。渐东风吹散,丰神俊秀,掠过妆楼。忍看荼靡架下,雪萼替春愁。杜宇三更血,啼破空幽。
忽忆西园旧约,有兰襟醉墨,桂楫歌喉。叹云沉雁邈,烟雨暗孤舟。纵重来、苔封石径,怕鬓丝、难系少年游。凭栏久、对平湖晚,冷月如钩。
作者:
慕容瑞西
时间:
5 天前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九讲作业:
雪烟-慕容瑞西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本调九十七字,十八句,双调。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九句,四平韵,字属长词。
本调的写作要求较宽,对仗不多,句法稳定,最适合初、中级作提、练之用。
上片首句第一字为领格字,亦有不用领格字者,以仄领式为宜,且必用去声。
上片第一、二句,原句法是上八下五,亦有上五下八者。
上片第三是五字句,句法是上一下四。仄领式,宜用去声。
上片第四、五两个四字句,宜对仗。
上片第六句,宜仄领式,与第七句成对仗句,但也可不从。
下片第二、四两个五字句,句法为上一下四。两句均用仄领式,宜用去声。
下片第四、五两个五字句,一定要对仗。
下片第六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下片第七是八字句,句法是上三下五,加逗。
此句的句法,也可上一下七的仄领式句,与下句成隔韵式对仗。
下片第八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观运河花舟
看运河两岸柳依依,水上过花舟。有扬城古迹,北京名胜,数省巡游。一任晴光照水,远去目难收。十里长堤畔,不散人流。
已是千年历史,拜暴君隋帝,倾力兴修。想盐商盛世,几度下扬州。至今日、交通多样,叹运河、萧瑟也无由。闲闲望、因风细浪,只只翔鸥。
作者:
李纳兰
时间: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李纳兰 于 2025-4-4 08:59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九讲作业:
雪烟22-李纳兰
1.《八声甘州》
(柳永)分析过程及结果:
- 内容情感:上片描写了暮秋时节的江天景色,通过“潇潇暮雨”“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等一系列萧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下片则由景及人,写词人登高临远,思念故乡和佳人,表达了羁旅漂泊的愁苦和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佳人思念自己的想象,情感细腻而深沉。
- 结构层次:上片以写景为主,层层推进,先写暮雨洒江天,再写霜风、关河、残照,最后聚焦到“红衰翠减”的具体景物,以长江水的东流作结,引出下片的抒情。下片以抒情为主,先直接抒发“归思难收”的情感,接着回忆自己的漂泊生涯,然后想象佳人的盼望,最后回到自身,以“凝愁”收束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 语言特色:用词精准,如“凄紧”“冷落”等词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肃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如“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简洁而有力地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同时,运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词语,如“争知我”“恁”等,使词更具生活气息和感染力。 - 格律特点:从格律上看,这首词符合《八声甘州》的正格。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韵脚为“秋”“楼”“休”“流”“收”“留”“舟”“愁”,均为平声韵。在平仄上,严格按照词谱的要求,通过平仄的变化,使词的节奏富有韵律美。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数盈盈红翠挂枝头
雪烟22-李纳兰
数盈盈红翠挂枝头,隔岸索江舟。正微风拂袖,雀声叠浪,霞影成钩。昏镜照人清瘦,隐隐粉香流。久困营生事,欲说还休。
不想筹谋归路,点鳞光片片,发散闲愁。捧碧波春水,唇色对双眸。值此岁,芳华渐去,苦无由,惊梦枕荒丘。谁知我,情缘何解,心绪难收。
作者:
青岚
时间:
5 天前
一、分析八声甘州词牌特点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词牌多用于抒情感怀。
二:填词一首
《八声甘州》
望一川烟雨洗江城,气候正宜人。柳绿桃花岸,东风乍暖,淬草如新。许是多情误我,愁必每逢春。对此眼前景,无意沉沦。
或有所思难寄,几回流连处,别绪缠身。 恐情深缘浅,故此怕相闻。卷珠帘、任风来往,乱青丝、久坐渐出神。炊烟起、日斜窗外,独自黄昏。
作者:
痴心不改
时间: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痴心不改 于 2025-4-4 20:31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九讲作业
雪烟组18痴心不改
一.《八声甘州》分析结果。
本调九十七字,十八句,双调。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九句,四平韵,字属长词。 本调的写作要求较宽,对仗不多,句法稳定,最适合初、中级作提、练之用。
上片首句第一字为领格字,亦有不用领格字者,以仄领式为宜,且必用去声。
上片第一、二句,原句法是上八下五,亦有上五下八者。
上片第三是五字句,句法是上一下四。仄领式,宜用去声。
上片第四、五两个四字句,宜对仗。 上片第六句,宜仄领式,与第七句成对仗句,但也可不从。
下片第二、四两个五字句,句法为上一下四。两句均用仄领式,宜用去声。
下片第四、五两个五字句。
下片第六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下片第七是八字句,句法是上三下五,加逗。 此句的句法
下片第八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清明
看焚烟袅袅绕乡村,时节又清明。对陵园小道,荒山冷冢,思绪频生。几处鸦啼野树,风起纸灰轻。唯有纷纷雨,落下无声。
怎忍登高望远,叹天堂地府,亲者伶仃。纵春来春去,谁以说离情。任年年、冷衣寒食,酹一杯、浊酒祭英灵。长凝伫,唯松柏在,四季常青。
作者:
山水一壶
时间:
4 天前
古典词研第九讲作业
雪烟03-山水一壶
1.八声甘州的词牌分析。
起源与历史背景:
源于唐边塞曲:《八声甘州》起源于唐代的边塞曲,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
发展演变:到了宋代,文人填写曲词,渐不满足于结构简单、节奏轻快的短曲小令,转而开拓出委婉流转的长篇慢词。《八声甘州》就是在唐大曲《甘州》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单曲组合的成套乐曲。
结构特点:
《八声甘州》属于长调,全词共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
八韵八声: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其音节舒缓,适合表达深沉、复杂的情感。
情感基调豪放与婉约兼具:早期作为边塞曲,具有豪放、激昂的特点,如《西域记》中记载其音节慷慨悲壮。而经过柳永等人的创作,逐渐演变为以描写离愁别绪、表现婉约柔情的词牌。
表达离愁别绪: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思乡之情等,如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通过描绘雨后江天、霜风凄紧等景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凄凉心情。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善于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使景物描写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通过描绘雨后江天的清新景象,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
虚实结合:在表达情感时,常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词的意境更加深远。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通过想象佳人的行为,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
领字的运用:在词中,领字的使用较为常见,如“对”、“渐”、“叹”等,这些领字能够增强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词句更加流畅自然。
2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春暮
雪烟03-山水一壶
望烟花三月白云飞,照影绝尘娇。
渐水天一碧,俱归澄澈,真个空寥。
十里家山村晚,不见夕烟飘。
惟有小溪水,绪意迢迢。
梦里几番圆缺,怅山重水复,空负良宵。
对凉风只影,花落送归潮。
问年来、几多愁苦,为何人、华发已难搔。
伤春暮、一杯浊酒,明月相邀。
作者:
凝思
时间: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凝思 于 2025-4-5 19:41 编辑
第九讲作业
雪烟组~凝思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本调九十七字,十八句,双调。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九句,四平韵,字属长词。
本调的写作要求较宽,对仗不多,句法稳定,最适合初、中级作提、练之用。
上片首句第一字为领格字,亦有不用领格字者,以仄领式为宜,且必用去声。
上片第一、二句,原句法是上八下五,亦有上五下八者。
上片第三是五字句,句法是上一下四。仄领式,宜用去声。
上片第四、五两个四字句,宜对仗。
上片第六句,宜仄领式,与第七句成对仗句,但也可不从。
下片第二、四两个五字句,句法为上一下四。两句均用仄领式,宜用去声。
下片第四、五两个五字句,一定要对仗。
下片第六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下片第七是八字句,句法是上三下五,加逗。
此句的句法,也可上一下七的仄领式句,与下句成隔韵式对仗。
下片第八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清明》
值杏花微雨洗轻尘,雾霭笼寒烟。看新颜正换,晓风细细,霡霂绵绵。润了山前小杏,湿却柳眉弯。杜宇声寒透,绪满青川。
遥想故园旧事,忆堂前欢笑,膝下承欢。念温情如昨,思绪怎堪叹。念亲恩、幽幽隔世,化雨丝、缕缕梦魂牵。情深处、青山垂泪,绿水无言。(待修改)
作者:
轻风呢喃
时间: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轻风呢喃 于 2025-4-6 11:23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九讲作业:
雪烟06-轻风呢喃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另有变体六种。代表作品有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等。
以正体为例:
1、双调九十七字,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九句,四平韵,字属长词。
2、上片首句第一字为领格字,亦有少数不用领格字者,以仄领式为宜,且必用去声。上片第一、二句,原句法是上八下五,亦有上五下八者。
3、上片第三句是上一下四,仄领式,宜用去声,除了领字外与第四个四字句,宜对仗,第五句顺承三四句做结。
4、下片第二、四两个五字句,句法为上一下四。两句均用仄领式,宜用去声。
5、下片第六句是上三下四,逗顿七言句。第七句是是上三下五,逗顿八字句。第八句是上三下四,逗顿七字句。
6、适合表达羁旅愁思,伤春悲秋,怀人念旧等忧郁情感。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清明祭父
(题记:家父去世后第六个清明节。广西风俗习惯,有去世的人土葬埋骨三年后起骨另行安葬的习俗。)
是东方吹雨湿清明,望处绿沉凝。正低云愁绝,飞花零落,乌鹊悲声。入眼坟孤草乱,不禁泪双横。一炷香言父,可否能听。
抚骨轻轻擦拭,有前尘帧帧,纷沓来呈。想泉台索漠,无月更伶仃。剩女儿、这边空念,梦几回、老屋夜油灯。空山上、纸钱烟里,换我叮咛。
作者:
舞倾城
时间: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舞倾城 于 2025-4-4 19:07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02-倾城第九讲作业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词牌简介:
1、词牌之调:入仙吕调,以柳永体为正格。
2、词牌句数:双调97字,前后段各9句。
3、词牌韵脚:上下阙各四平韵,共八韵,故名八声。
4、词牌句式:855446554;654557874。
5、词牌字数:上阕46字,下阕51字,共97字。
6、词牌感情色彩:格调激楚苍凉,音节慷慨悲壮。
7、领字:上阕起句、第三句,下阕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
8、 对偶要点:注意第345句三个偶句连着的时候, 前两句对偶, 最后一句就不要对偶了。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清明
趁廉纤一夜洗风尘,扶杖踏啼痕。向青山深处,焚诗酹酒,拥梦销魂。又忆荷锄戴月,小院煮天真。抱凳翻书页,茶茗时温。
钱纸翩翩起舞,向林中杜宇,絮语三春。更梨云堕雪,扶日漫寻根。料泉台、应栽新柳,有清溪、涨绿润孤村。哀思满、望松间露,正滴黄昏。
作者:
不可耐
时间:
3 天前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九讲作业:
雪烟35-不可耐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本调九十七字,十八句,双调。前片九句,四平韵,后片九句,四平韵,字属长词。
本调的写作要求较宽,对仗不多,句法稳定,最适合初、中级作提、练之用。
上片首句第一字为领格字,亦有不用领格字者,以仄领式为宜,且必用去声。
上片第一、二句,原句法是上八下五,亦有上五下八者。
上片第三是五字句,句法是上一下四。仄领式,宜用去声。
上片第四、五两个四字句,宜对仗。
上片第六句,宜仄领式,与第七句成对仗句,但也可不从。
下片第二、四两个五字句,句法为上一下四。两句均用仄领式,宜用去声。
下片第四、五两个五字句,一定要对仗。
下片第六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下片第七是八字句,句法是上三下五,加逗。
此句的句法,也可上一下七的仄领式句,与下句成隔韵式对仗。
下片第八是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加逗。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清明踏青(步倾师)
雪烟35-不可耐
借清明长假出红尘,甩脱利名痕。看白云生处,一溪山水,又葬花魂。不问轮回数里,谁辨假和真。花死花还复,茗冷难温。
听得声声杜宇,带满腔哀怨,苦挽残春。笑挽春作甚,岁月本无根。趁今朝、沐此新晴,约芳踪、留影在烟村。恐他日、眉间忆起,已是黄昏。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3 天前
雪烟08-渡
一、《八声甘州》词牌分析
(一)词牌溯源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等。“八声”表明此词共八韵;“甘州”原是唐代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调。柳永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在慢词的发展过程中,极大地拓展了该词牌的表现力。
(二)格律特点
1. 平仄要求:全词共九十七字,上片四十六字,下片五十一字,各四平韵。格律较为严格,如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中 “对” 为仄声起句,“潇潇暮雨洒江天” 的平仄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在具体填词时,特定位置的平仄需严格遵循,虽有部分可平可仄之处,但仍需保持整体的韵律和谐。
2. 押韵规律:全词八处押韵,用上、下片分别四平韵。例如上片 “秋”“楼”“休”“流”,下片 “收”“留”“舟”“愁”,韵脚选用清晰,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与音乐性。
(三)篇章结构
1. 上片:开篇以 “对” 字领起,描绘出一幅秋雨洒江天的壮阔画面,奠定了凄凉的基调。接着 “渐” 字进一步描绘霜风、关河、残照等景象,渲染出冷落的氛围。随后由大景转向小景,描写 “红衰翠减” 的万物凋零之态,最后以长江水无语东流作结,引发时光流逝的感慨。
2. 下片:“不忍” 直抒胸臆,点明思乡之情。“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进一步深化思乡主题。“叹” 字引出对自身漂泊经历的感叹,“想佳人” 则从对面落笔,设想佳人盼归的情景,虚实结合。最后 “争知我” 回到自身,以倚栏凝愁收束全篇。
(四)艺术手法
1. 融情于景:上片的暮雨、霜风、残照等景物,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凄凉之感,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为下片抒情做铺垫。
2. 虚实相生:下片实写自己的思乡之情,虚写佳人妆楼颙望的情景,拓宽了词的意境,丰富了情感层次。
3. 细节描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通过对佳人动作与心理的细节刻画,生动地表现出她盼归的急切心情,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乡之苦。
二、试填《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叹春逝/渡
对绵绵细雨润芳林,万绿竞葱茏。渐桃英飘谢,梨云零乱,春去匆匆。处处莺啼声懒,蝶舞也迷踪。惟有溪边柳,依旧飘茸。
怅望天涯芳径,忆昔年携手,共赏春容。叹流光如矢,聚散太匆匆。念伊眸、盈盈浅笑,盼重逢、魂梦与君同。凭栏久、暮霞残照,思绪千重 。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