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翘楚组第七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5-4-8 02:32
标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翘楚组第七讲作业帖
下面布置第七讲作业:
1.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用典情况
泪【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2.以“是非”为题拓展,成七律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
期待精彩!
作者:
五妹
时间:
2025-4-9 15:42
是非
金惜梅
即使江湖多是非,沽名钓誉总难违。
臣贤未必修成果,贼佞尚能私欲肥。
长乐宫中枭首异,商鞅车上马身绯。
何如醉卧白云里,哪管斜阳透幕帏。
作者:
归云腾骏
时间:
2025-4-11 08:23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第七讲翘楚组作业:
七律 浅谈是非
文/腾骏
世态纷繁论短长,人心叵测水难量。
怀仁始信消千虑,载德何愁达四方。
莫羡空谈平步稳,应怜实干断魂殃。
谁讥智者轻名利,我笑愚夫充霸王。
作者:
绮玉
时间:
2025-4-11 15:53
以“是非”为题拓展,成七律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
七律:是非
文/醉舞可乐
人间多事尽生非,名利场中几忘归。
舌剑唇枪争胜负,阴谋诡计斗心机。
贤愚自古同尘梦,善恶从来共日晖。
且向青山寻静谧,清风明月任相依。
作者:
归云腾骏
时间:
2025-4-11 20:20
第七讲作业
翘楚07-燕双飞
一、分析李商隐“泪”用典情况:
首联: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永巷:典出汉代宫廷,幽禁失宠妃嫔之地(《史记·吕后本纪》)。以宫怨之泪起笔,写深宫女子经年累月的哀愁。
风波:化用屈原《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意象,暗指漂泊离愁,强化离别之泪的动荡不安。
颔联: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湘江竹: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泪染竹成斑(《博物志》),喻悼亡之泪的永恒凄切。
岘首碑:晋代羊祜逝后,百姓感念其德政,见碑堕泪(《晋书·羊祜传》),写追思贤者的群体哀伤。
颈联: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紫台:杜甫《咏怀古迹》"一去紫台连朔漠"指王昭君出塞和亲,借红颜远嫁之泪,写家国命运的苍凉。
楚帐夜歌:项羽垓下闻楚歌而悲叹(《史记·项羽本纪》),以英雄末路之泪,衬历史兴亡的悲怆。
尾联: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灞桥:唐代送别之地(李白《灞陵行送别》),折柳赠泪成俗,代指寻常离别。
青袍玉珂:青袍为低级官吏服色(唐制八、九品),玉珂为高官马饰(《西京杂记》),暗喻寒士送别权贵的屈辱之泪。典出江淹《恨赋》"青袍蔽草"之寒士悲辛,李商隐自况幕僚身份,谓此泪远胜前典,将个人沉沦之痛推向高潮。
用典艺术特色:
1. 层叠渲染:六典故分写宫怨、离愁、悼亡、怀德、去国、兵败六种悲泪,铺陈如泪海翻涌。
2. 以古衬今:尾联陡转,以寒士屈辱之泪压倒前代名典,揭示晚唐寒士的深层精神创痛。
3. 隐喻寄托:"青袍玉珂"暗含党争倾轧中文人依附权贵的尴尬,泪中浸透士人尊严的撕裂感。
此诗密集用典,以典故为棱镜,折射出历史与个人、群体与个体的多重悲情,最终聚焦于寒士之泪的时代性悲剧。
二、七律·是非
七律·是非
翘楚·燕双飞
黄河九曲混清浊,亘古奔流辨者稀。
篆烬犹存同轨字,堑开终见定疆畿。
若无水殿龙舟事,应论千秋禹贡威。
莫向沧浪寻旧谶,青山兀自送斜晖。
作者:
@往事如烟
时间:
2025-4-13 06:33
下面布置第七讲作业:
翘楚19-往事如烟
一、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用典情况
李商隐的《泪》一诗通过密集用典,以 “泪” 为线索串联起不同历史场景的悲愁,最终归结于对寒士命运的深沉感慨。以下是对诗中用典情况的详细分析:
一、首联:深宫幽怨与离情别绪
1. “永巷长年怨绮罗”
典故:永巷为汉代幽禁宫女妃嫔的冷宫。
作用:以 “永巷”“绮罗” 象征深宫女子的青春虚掷与孤独哀怨,奠定 “泪” 的第一层悲剧底色。
2. “离情终日思风波”
非直接用典,而是化用意象:“风波” 喻指离人在外的风险与情感的动荡。
二、颔联:自然与历史中的悲情符号
3. “湘江竹上痕无限”
典故: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二妃娥皇、女英追至湘江,泪洒竹子成斑。
作用:以自然景物(竹上泪痕)具象化至深至永的哀痛,将个人情感升华为神话般的永恒悲情。
4.“岘首碑前洒几多”
典故:晋代羊祜镇守襄阳,有德政,死后百姓立碑于岘山。
作用:借 “堕泪碑” 的典故,将 “泪” 拓展到对贤才逝去的缅怀与人间遗憾,使情感超越个人,具有历史厚重感。
三、颈联:英雄美人的末路之悲
5. “人去紫台秋入塞”
典故:化用王昭君出塞事。
作用:以美人远嫁的孤独与家国离别的悲怆,勾勒出 “泪” 的另一重维度 —— 命运无常与身不由己的哀婉。
6.“兵残楚帐夜闻歌”
典故:项羽垓下之围。
作用:借英雄末路的悲壮场景,表现 “泪” 中蕴含的壮志难酬、生死离别的剧痛,情感烈度达到高峰。
四、 尾联:寒士之泪的终极超越
7.“朝来灞水桥边问”
意象化用:灞桥为唐代长安送别之地。
作用:以 “灞水桥边” 的日常送别收束前文典故,形成从历史到现实的过渡。
8.“未抵青袍送玉珂”
对比用典:“青袍” 代指低级官吏(唐代八、九品官服青),“玉珂” 为贵官马饰。
深层意蕴:前六句铺陈的各种 “泪”(宫怨、离情、神话、历史、英雄、美人之泪),皆不及寒士送别贵人时的辛酸 —— 这是对仕途失意、人生无奈的悲叹,超越具体场景,直指士人阶层的普遍痛苦。李商隐借此将个人身世之感。
总结:用典的艺术特色与情感逻辑
1.典故的层递与对比:
诗中典故涵盖神话(湘妃)、历史(羊祜、王昭君、项羽)、现实(灞桥、青袍玉珂),从个人幽怨到历史悲情,最终聚焦于寒士之痛,形成 “由浅入深、由博归约” 的情感结构。
2.以典写心,托古寓今:
李商隐善用典故的象征意义而非具体史实,如 “永巷”“紫台”“楚帐” 等意象,既保留历史原型的悲剧性,又被赋予诗人对人生、命运的独特感悟,最终在 “青袍送玉珂” 中完成对前文所有 “泪” 的超越,点明主旨 —— 最痛之泪,源于身份悬殊下的尊严失落与人生无奈。
3.用典的隐与显:
部分典故(如湘妃、堕泪碑)较直白,而 “青袍玉珂” 则需结合唐代官制与诗人经历方能深味,这种隐显结合的手法,既保证了诗意的含蓄,又通过典故的张力强化了情感的冲击力。
全诗以 “泪” 为眼,借典故编织出多维度的悲剧图景,最终落于对寒士命运的悲叹,堪称李商隐 “典丽精工” 诗风与 “深情绵邈” 抒情特质的典型体现。
二、以“是非”为题拓展,成七律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
七 律 · 是非人生感怀
文/往事如烟 <真韵>
俗眼纷纭辨未真,人间谁不是非身。
风波久历心犹定,毁誉频经性自淳。
休向迷途争黑白,且从静处养精神。
浮名过眼终成幻,独守初心始见真。
2025.04.12
作者:
漠雨江南
时间:
2025-4-13 08:53
七律·是非
文/漠雨江南
柳絮纷霏映晓晖,红尘处处是和非。
少时但遇烦无尽,暮岁相逢一笑挥。
黑白难分山失色,正邪明辨水忘机。
江湖夜雨风烟散,且学陶公采菊归。
作者:
@明月
时间:
2025-4-13 11:26
是非
翘楚~26明月
纷纷扰扰世间尘,对错难分假亦真。
利欲熏心多诡诈,虚名缚体少情纯。
舌如剑刃伤人易,心似迷宫辨路辛。
休论他人长短事,守吾本善自安身。
作者:
归云腾骏
时间:
2025-4-13 20:40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第七讲翘楚组作业:
七律 浅谈是非
文/桃花岛主
世事如棋辨未真,由来黑白总相邻。
周公吐哺惊流矢,王莽谦恭惑众臣。
月有盈虚潮有信,天无冷暖岁无痕。
千秋功过东流水,且向青山觅本根。
作者:
英姿
时间:
2025-4-14 08:56
诗十九高级班英姿
七律 是非
功过是非曾几何?凡尘纷扰岁蹉跎。
千秋屈子沉江水,十面伏兵吟楚歌。
宛转蛾眉妃影乱,缠绵粉黛怨声多。
黄河亘古有清浊,辨入青山出娑婆。
2024.04.14
作者:
清秋
时间:
2025-4-14 12:08
《七律·是非》
翘楚-清秋
日月昭昭辨未休,山河为鉴证恩雠。
沧浪水浊濯缨耻,悬镜台高辨伪羞。
敢唾董狐书谄语,羞从杨子泣歧丘。
青衿若许燃犀照,魍魉何须牛渚求。
作者:
彭春涛
时间:
2025-4-14 17:44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第七讲翘楚组作业:
七律 是非有感
文/02春天
优劣由来难却人,风云一任卷埃尘。
空心竹秉高佳节,峭壁青山更蕴神。
娇色虽无争逸艳,清操但有守恒真。
人生尝尽红尘味,曲直欣然度世轮。
此诗以泪为主题,专言人世悲伤洒泪之事,八句言七事,前六句分别言: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等典故,七八句写青袍寒士送玉珂贵胄。“未抵”二字乃全诗关键,意谓前六句所述古之伤心泪,皆不及青袍送玉珂之泪感伤深重。
作者:
清秋
时间:
2025-4-14 20:12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第七讲翘楚组作业:
七律 是非有感
文/02春天
优劣由来难却人,风云一任卷埃尘。
空心竹秉高佳节,峭壁青山更蕴神。
娇色虽无争逸艳,清操但有守恒真。
人生尝尽红尘味,曲直欣然度世轮。
此诗以泪为主题,专言人世悲伤洒泪之事,八句言七事,前六句分别言: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等典故,七八句写青袍寒士送玉珂贵胄。“未抵”二字乃全诗关键,意谓前六句所述古之伤心泪,皆不及青袍送玉珂之泪感伤深重。
作者:
查楚
时间:
2025-4-19 12:47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第七讲翘楚组作业:
七律 浅谈是非
文/查楚
在世为人需善良,光明正大不伪装。
阴谋诡计难相处,气稳心平走四方。
俭朴勤劳传家久,铺张浪费臭名扬。
兴邦实干中华梦,科技发展颂国强。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