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3 天前
标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帖
本讲作业:以盛夏为背景填小重山一阕,要求标出词眼(是否有警句),并分析炼字过程。
作者:
小落
时间:
前天 07:37
大群点评作业
作者:
小落
时间:
前天 07:37
小重山:盛夏/花誓妙雪
烈日高悬暑气蒸。蝉鸣枝上闹,韵难停。荷擎翠盖立蜻蜓。风乍起,湖面碎银凝。
午后困思萦。竹床摇扇卧,梦魂轻。忽闻雷雨送凉声。珠帘卷,凉意满空庭。
词眼:“闹”“凝”“满”。
炼字过程分析:
炼字过程中,闹~最初考虑“鸣”字,虽能表现蝉叫,却过于直白、静态 ,缺乏感染力。“闹”字化静为动,不仅写出蝉声的繁多、喧闹,还营造出盛夏时节生机勃勃又略显聒噪的氛围,使画面充满动态感和活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蝉声鼎沸的夏日之中。
“凝”:描绘湖面波光,若用“闪”“亮”等字,只能简单描述光亮状态。而“凝”字别出心裁,将瞬间的波光粼粼以一种相对静态的方式呈现,仿佛让动态的湖面光影定格,赋予其质感,同时暗含水面波动后又渐渐平稳的过程,与前文“风乍起”相呼应,展现出独特的画面美感。
“满”:写凉意充斥庭院,若用“入”“来”等字,无法凸显凉意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感觉。
警句:“荷擎翠盖立蜻蜓”。此句化用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意,“擎”字赋予荷叶人的动作,生动展现荷叶舒展向上、用力托举的姿态,与小巧的蜻蜓形成动静结合、大小相映的画面,极具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将盛夏荷塘的灵动之美凝练于一句之中 。
作者:
梅边
时间:
前天 10:32
本帖最后由 梅边 于 2025-7-3 10:42 编辑
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
流风25-梅边吹笛
日晒柔云酷几分。碧纱窗外看、少行人。远山依旧渺无痕。更禁得、蝉躁乱桐茵。
独坐对空尘。凉茶难畅饮、冷心门。花笺记取旧年春。红袖老、霜鬓已黄昏。
词眼:少行人,冷心门。
炼字:
酷:和柔相对,打破了柔,欺凌了柔。
渺:看不真切,没有希望。
作者:
庭若
时间:
前天 12:44
本帖最后由 庭若 于 2025-7-3 14:09 编辑
古典词27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暑夏
流风组组长庭若
时至今时高热升。百花皆自许、日晴晴。农家小妹恐温庭。衣衫褪、坐卧想凉亭。
事起此时醒。汗珠盈满面、不消停。空调之下把凉乘。待去暑、
一赋小山行。
词眼:今时、日晴晴炼字:待
作者:
小西
时间:
前天 12:58
小重山·盛夏酷暑之怀闷
流风27-牛肉干
烈日高悬暑意汹。苍穹凝热浪,似炉烘。街衢炽热少人踪。蝉声苦,嘶噪绿荫中。
室内困樊笼。空调虽送冷,绪难融。遥思泉水沐清风。酣畅梦,醒后一场空。
词眼,汹,凝,苦,噪,困
炼字过程(简单描述)
1. “汹”字:
原表述是浓,但是浓字缺乏动态和冲击力。
2. “凝”字:
原表述是聚,但是聚字仅能体现聚集,比较平淡,凝有凝结凝固之意。
3. “苦”字:
原表述是叫,但是叫字无法表达蝉声蕴含的情感。
4. “噪”字:
采用噪字突出了蝉声的嘈杂,喧闹,衬托人的烦躁之感。
5. “困”字:
困字可以传达人的心理上的束缚感。
作者:
刘竹风
时间:
前天 14:09
交作业
小重山 小暑南风十八朝
乙已年逢寻不常,淫威连撒野,日凶狂,农田龟裂草蔫黄,花萎悴,蜂蝶匿形藏。
泵站运行房,良畴渠水灌,日流忙。龙王侧隐望恩商,施澍雨,解暑送清凉。
作者:
正在回家
时间:
前天 15:12
本帖最后由 正在回家 于 2025-7-3 15:20 编辑
小重山
流风09-正在回家
烈日悬空炙地红。蝉嘶危叶颤,老梧桐。莲裳轻拂碧池风。波心皱,纹浪叠千重。
竟日小窗东。懒窥飞鹊镜,倦妆容。星河皎月怎相逢。深庭悄,盏冷玉壶空。词眼:老,皱
炼字:
1.天→满→裂→炙
2.高树→青叶→危叶
3.噪→老
4.不→难→怎
5.静→寂→悄
6.数→几→叠
7.啼→鸣→嘶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昨天 19:19
小重山 初夏未夏
流风组——宛儿
浣柳池中点点红。罗裙悄出水,露华浓。轻愁剪剪画楼东。朦胧月,种在梦深丛。
故事植其中。柔情耕不动,已随风。相思和泪俱存封。灯花瘦,小字与谁同?
作者:
晓渔民
时间:
14 分钟前
本帖最后由 晓渔民 于 2025-7-5 15:57 编辑
古典词27创作班第4讲作业
流风17-晓渔民
小重山.漫步有怀
月映荷塘蛙鼓声。小村前慢步、热难平。何来笛韵载幽情。天河远、举目暗愁生。
忽忆那曾经。依依浓絮语、曲双听。哪料人去棹闲横。几相问、何日解舟绳。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