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回雪组第五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4 天前
标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回雪组第五讲作业帖
作业:选做题限交一阕:
(一)
一位闻名遐迩的琴道宗师晚年时常常独自静坐,面前放着一张没有琴弦的古琴。
有位慕名而来的年轻琴师见此情景大惑不解,问道:“大师,琴无弦,何以奏乐?何以传情?”
老琴师微微一笑,手指在无弦的琴面上轻轻拂过,仿佛在弹奏一首无声的乐章。他缓缓说道:“琴之妙,不在丝弦震动,而在心弦共鸣。昔日抚琴,指下有弦,心中亦有弦——弦弦是得失,是技巧,是他人评判,是自我期许。琴声一起,心已随之摇曳,喜则狂,忧则戚,何尝真正‘听’过琴音?”
“如今,弦去心空,如镜澄澈。鸟鸣涧响,风过松涛,人来人往,悲欢离合…万象皆入此心,如影投镜,来则映之,去则不留。无弦,故无滞;无滞,故无扰。此心应万物之声,即是最上妙音。胜于丝弦百倍,何伤之有?” 说完,他闭目静坐,神态安详,仿佛天地间的韵律已在他心中流淌。

以这段文字所反应的思想“至人用心若镜”为参照,填《唐多令》一阕,不用复刻故事意象,可根据其思想重新构思布局,亦可反驳。

(二)
年轻花匠看到春天百花争艳,兴奋不已;看到夏日暴雨打落花瓣,惋惜叹气;看到秋日草木凋零,倍感凄凉;看到冬日园中萧瑟,觉得了无生趣。他情绪起伏很大,常常焦虑于花朵的盛开与凋零。
老园丁总是气定神闲。他教导年轻人:“年轻人,莫要只盯着眼前一朵花的开落。你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他指着枯萎的荷塘:“残荷入泥,看似凄凉,实则是为来年新芽积蓄力量。”
他指着光秃的梅枝:“寒冬肃杀,看似死寂,但梅花已在酝酿,只待时令一到,破寒而出。”
他平静地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荣枯盛衰,皆是天道循环。你只执着于当下的生长变化,却看不见那恒古不变的循环往复。心随花动,怎能安宁?守得虚静,方见真章。”

或以这段文字反应的思想“观复”为参照,填《唐多令》一阕,不用复刻故事意象,可根据其思想重新构思布局,亦可反驳

作者: 小落    时间: 4 天前
大群点评作业

作者: 云渡    时间: 4 天前
唐多令:至人用心若镜”为参照/渡

心似古潭空,风来不起容。任浮云、聚散西东。
鸟过波痕随逝水,留不住,影匆匆。

何必问弦桐,声消意自融。看阶前、苔色犹浓。
万象过眸皆入镜,来即照,去无踪。
作者: 茉莉长春    时间: 3 天前
回雪03~茉莉
唐多令·读琴师故事有感
心镜本澄明,何须拭更清。趁风来、有鸟鸣嘤。万壑松涛含旧曲,无一句、是今声。
花落亦多情,去留自在行。笑从前、著意逢迎。指拨无弦君莫问,最妙处、静中听。
作者: 庐州夜    时间: 3 天前
唐多令 . 来则映之,去则不留
回雪28-庐州夜

花影印琉璃。指痕拂却迟。莫添加、一点闲诗。或问人间清几许,不知岁、是何期。
高枕柳堤儿,偶来松下思,任阶前,零落莺啼。化作冰轮难自已,笑来去、空空衣。

作者: 况天佑    时间: 3 天前
词廿七期
古典词27期创作班回雪组第五讲作业
唐多令·一念春去,一念夏来
回雪21-况天佑
花瓣掠疏窗。柳绵过浅墙。弹指间、春已残阳。杜宇啼归终有尽,应节序、莫悲伤。
十里碧徜徉。移舟撷藕香。共清风、揉入词章。佳日高吟须畅饮,谁不羡、少年狂。
作者: 摸鱼儿    时间: 3 天前
唐多令·观复
回雪18-摸鱼儿
    风软杏花红,蝉鸣翠色浓。看晴波、依旧西东。雁字裁云秋去也,寒蕊孕、待春融。
    荣谢本无终,轮回未有穷。任流光、碾作尘踪。每向静中观物华,心若水、月悬空。
作者: 古典俗人    时间: 前天 17:22
本帖最后由 古典俗人 于 2025-7-11 17:26 编辑

第五讲作业
唐多令·读“观复”故事有感
回雪23-俗人

风过卷残红,霜凝锁翠峰。任荣枯、流转匆匆。昨日繁花今寂寂,春去也,又秋浓。

天道自穷通,人心莫逐踪。守静虚、目送归鸿。阅尽沧桑皆幻梦,凭栏处,月明中。

作者: 闲雲    时间: 昨天 05:10
本帖最后由 闲雲 于 2025-7-12 05:27 编辑

古典词班作业
唐多令  无弦胜有弦
文/闲雲
春到鸟知欢。花开露更圆。倚高阶、独坐花前。锦瑟清尘浑忘我,调燕柱、在无弦。
浮世岂三千。无调胜有言。自心间、信手来弹。和寡曲高常问道,斩因果、向蓬山。

作者: 淡泊宁静    时间: 昨天 12:06
唐多令
回雪17-淡泊宁静
花草饰天然,荣枯镜里看。任东风、吹绿吹残。若把流光分四季,春正扰、夏犹烦。
拄杖踏青山,听风忆旧颜。笑浮生、枉自悲欢。岁月悠悠常往返,观天地、亦心安。

作者: 浅秋@    时间: 昨天 21:08
本帖最后由 浅秋@ 于 2025-7-12 21:17 编辑

古典词27创作班第五次作业
回雪01-浅秋
唐多令
文/浅秋
溪水石间流。鸟鸣涧更幽。沐清风、愁绪皆休。也学山人耕垄亩,云生处,是心留。
曾也竞方遒。半生志未酬。觅桃源、逆水行舟。寻得宜居清净地,茶半盏,少烦忧。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