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二十三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6 天前
标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二十三讲作业帖
作业前先根据评阅老师的补评,印证补全上周的互评。
作业:
1.分析词牌《木兰花慢》,(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木兰花慢》,
题一:团扇、蒲扇
题二:消夏、纳凉
题三:疏帘小簟清如水,正是南窗梦觉时。(拟意)
题四: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拟意)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题意者,评阅老师可拒评。

木兰花慢 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 柳永
坼桐花烂漫 乍疏雨 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 缃桃绣野 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赏 骤雕鞍绀幰出郊坰 
仄平平中仄句中中仄读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韵平平韵仄平中仄句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风暖繁弦脆管 万家竞奏新声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 递逢迎 向路旁 往往遗簪堕珥 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 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平平韵中仄中平韵平仄仄读仄平平韵仄仄平读仄仄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韵平平韵仄平中仄句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拌却明朝永日 画堂一枕春酲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

作者: 云渡    时间: 6 天前
《木兰花慢》词牌分析

1. 字数与分段:《木兰花慢》为双调,全词共一百一字 。分为上下两片,前段(上片)十句,后段(下片)十句。

2. 押韵规律: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 。押韵使得词作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感。

3. 句式特点:句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上片首句“坼桐花烂漫”为五字句,接着“乍疏雨,洗清明”是三字短句组合,之后又有七字句等。这种长短句结合的方式,便于词人灵活地表达情感,既有悠长的抒情,又有紧凑的节奏变化。


木兰花慢:团扇蒲扇/渡

叹团扇素韵,似明月、手中持。念汉女情绵,班姬怨寄,纨素凝思。蒲葵。亦含古意,扇风摇处暑气皆辞。轻拂炎氛渐散,宛如幽梦清时。

遐思。岁月如驰。多少事、付风丝。忆昔贤、执扇雍容气度,韵绕书帏。今期。愿同扇舞,共清凉几缕赋新诗。漫观人间炎燠,且留幽意于斯。
作者: 李纳兰    时间: 昨天 09:27
雪烟22-李纳兰

1.分析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作者: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分析:
1. 情感基调:离别中的复杂心绪
2. 意象与场景:以景衬情,虚实结合。上阕“中秋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送归船”,以中秋圆月、流水西风等意象,反衬离别后的不圆满,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强化“无情”与“人有情”的对比。
3. 下阕:从送别到自抒怀抱,后半“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以“愁肠殢酒”直白写出自身苦闷,结句“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用“空弦落雁”的典故(源自《战国策》更羸射雁),既写酒后恍惚的壮志,又叹“空弦”的无力——满腔报国志,终成虚射。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消夏
文/雪烟22-李纳兰
正炎天暑气,蝉声里、晚晴光。看老柳垂枝,新荷叠翠,风起微凉。藤床。竹帘半卷,任飘花几点入轩窗。闲把蒲葵轻动,一杯清茗初尝。
何妨。世事暂相忘。枕簟自清凉。听晚蝉渐歇,疏星渐上,月过东墙。寻常。此般滋味,恰人间至乐是寻常。
更有流萤伴我,一宵好梦悠扬。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昨天 15:28
古典词研四第23次作业
雪烟-风起的地方
一,分析词牌《木兰花慢》,(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木兰花慢是源自唐代教坊曲的词牌名,以北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代表作包括辛弃疾、周密等人的名篇。
2.木兰花慢存在多种变体,如张惠言《杨花》上片十一句五十字,下片十二句五十一字。
3.木兰花慢以铺叙手法见长,语言婉约与豪放并存,如柳永的细腻写景与辛弃疾的壮阔意境。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拟意“疏帘小簟清如水,正是南窗梦觉时”
风起的地方
望繁星明灭,玉绳转,晚风轻。郭外柳丝斜,蜩蝉犹沸,叶底藏莺。蒸蒸,暑云垂野,且流连小簟梦曾经。最忆阿妈蒲扇,风随玉手萦萦。

无声,亦是关情。长夜里,苦支撑。五十年、往事常存眼底,孺慕相仍。温馨,竹帘筛月,月华如水永驻萱庭。梦觉南窗小坐,闲将旧事书成。
作者: 小卒    时间: 昨天 16:10
古曲词研二十三作业
雪烟-小卒
一《木兰花慢》词牌分析

1. 字数与分段:《木兰花慢》为双调,全词共一百一字 。分为上下两片,前段(上片)十句,后段(下片)十句。

2. 押韵规律: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 。押韵使得词作节奏明快,富有音乐感。
3. 句式特点:句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五字句七字句皆有领字。

二,试填
《 木兰花慢》纳凉
文/小卒
趁残阳未敛,携蒲扇、就幽廊。恰竹院回风,荷池香散,爽递心房。凉凉。渐凝暮色,有流萤几点逗寻常。谁弄冰丝玉管,共融蛙鼓池塘。

徜徉。素魄东墙。消溽暑、裹襟裳。且撤茶,绿醑轻斟慢品,待醉黄梁。无妨。夜深未倦,好瞻天明日卜骄阳。莫羡银河星灿,焉如俗世人双。
作者: @十七    时间: 昨天 16:23
古典词研四第23讲作业:
雪烟17-十七

1.分析词牌《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以北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为正格。‌变体较多,题材也多样‌,有送别、咏物抒情等。‌‌‌艺术特色‌:以铺叙手法见长,语言婉约与豪放并存,如柳永的细腻写景与辛弃疾的壮阔意境。‌‌‌

2.木兰花慢  一柄荷花团扇
又时逢朱夏,深院静、晚风轻。对冉冉红蕖,田田碧叶,绢里蜻蜓。无声。素罗摇曳,任幽思澹月倚凉生。秀骨一身优雅,芳心几度消凝。
曾经。宴罢宫廷。乘夜色、扑流萤。更那堪、怨起秋飙怯怯,挼尽多情。牵萦。指间流转,独锦奁香坠记衰荣。多少烟云往事,空留宝箑倾城。
作者: 摸鱼儿    时间: 昨天 16:55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二十三讲作业
雪烟12-摸鱼儿
一、分析词牌《木兰花慢》
1. 木兰花慢,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林钟商调”,《乐章集》注“高平调”。 以北宋柳永《木兰花慢·坼桐花烂漫》为正体。
2.  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领字4个,对仗一,后段十句七平韵,有领字3个。
3. 该词牌以铺叙手法见长,语言婉约与豪放并存
二、试填一首《木兰花慢》
选题:疏帘小簟清如水,正是南窗梦觉时。(拟意)
木兰花慢·南窗梦觉
雪烟12-摸鱼儿
    正南窗梦觉,疏帘卷、簟纹平。渐日影移檐,槐风荐爽,蝉响初停。闲行。小栏西畔,看方池碧水卧浮萍。更有荷花半展,叶间三两蜻蜓。
    忘形。心与天澄。云自敛、意轻盈。任岁华、暗换朱颜绿鬓,何必言惊。幽情。对遥山晚,向石阶独坐月痕清。不问尘中纷事,静听草际虫鸣。

作者: 慕容瑞西    时间: 昨天 17:33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三讲作业:
雪烟-凝思
1.分析词牌《木兰花慢》,(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如下:
1. 木兰花慢,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林钟商调”,《乐章集》注“高平调”。 以北宋柳永《木兰花慢·坼桐花烂漫》为正体。
2.  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领字4个,对仗一,后段十句七平韵,有领字3个。
3. 该词牌以铺叙手法见长,语言婉约与豪放并存。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木兰花慢》,
题一:团扇、蒲扇
题二:消夏、纳凉
题三:疏帘小簟清如水,正是南窗梦觉时。(拟意)
题四: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拟意)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题意者,评阅老师可拒评。
木兰花慢·纳凉寄怀
雪烟-凝思
正蝉鸣渐歇,晚风过、扫残阳。看竹影扶疏,流萤点院,新月初黄。藤床。漫摇蒲扇,任荷香一缕入衣裳。忽忆年时同坐,笑言犹绕回廊。

心伤。别后他乡。人世路、雨侵窗。岁月移,几度轮番雁过,鬓角添霜。清光。照人无寐,问归期何日总茫茫。且把闲愁暂寄,夜阑聊对流觞。
作者: 慕容瑞西    时间: 昨天 17:34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三讲作业:
雪烟-慕容瑞西
1.分析词牌《木兰花慢》,(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如下:
1. 木兰花慢,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林钟商调”,《乐章集》注“高平调”。 以北宋柳永《木兰花慢·坼桐花烂漫》为正体。
2.  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领字4个,对仗一,后段十句七平韵,有领字3个。
3. 该词牌以铺叙手法见长,语言婉约与豪放并存。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木兰花慢》,
题一:团扇、蒲扇
题二:消夏、纳凉
题三:疏帘小簟清如水,正是南窗梦觉时。(拟意)
题四: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拟意)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题意者,评阅老师可拒评。
木兰花慢·寄怀(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为意)
雪烟-慕容瑞西
又孤灯瘦影,看俗世、意难平。把心事愁眉,瑶琴一弄,且诉今生。泠泠。指尖流憾,叹弦丝断了有谁听。独伴秋蛩细语,隔墙残夜寒声。
凄清。无寐三更。漂泊命、怕逢迎。失业风、振起江湖大浪,休论才能。消凝。几番苦旅,任鬓霜催老皱纹横。欲付幽怀寄与,窗前淡月疏星。
作者: 慕容瑞西    时间: 昨天 19:46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三讲作业:
雪烟16-张青秀
1.分析词牌《木兰花慢》,(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木兰花慢》词牌分析如下:
1. 句数与字数:双调,共一百一字。前段十句,后段也是十句。
2. 押韵规律: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在柳永的词例中,韵脚分布较为规则,如“明、屏、城、声” 为前段韵脚,“盈、迎、横、倾、酲” 为后段韵脚,体现了平韵押韵的特点。
3. 句式特点:句式长短错落,富有变化。既有三字句,如 “乍疏雨”“人艳冶”;四字句,如 “芳景如屏”“珠翠纵横”;五字句,如 “坼桐花烂漫”“拌却明朝永日” 等。不同句式相间排列,使节奏富有韵律感。
4. 平仄规则:整体平仄有严格要求,每个句子的平仄安排较为固定。以首句 “坼桐花烂漫” 为例,格式为 “仄平平中仄”,其中 “中” 表示此处可平可仄,这种平仄的交错安排有助于形成抑扬顿挫的音韵效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木兰花慢》,
题一:团扇、蒲扇
题二:消夏、纳凉
题三:疏帘小簟清如水,正是南窗梦觉时。(拟意)
题四: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拟意)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题意者,评阅老师可拒评。
《木兰花慢·团扇》
雪烟16-张青秀
念轻罗素扇,曾记否、旧风情。正翠柳垂丝,红莲映水,暑气初盈。闲庭。执纨信步,惹流萤、点点绕身行。遥想当年俊侣,并肩共赏流莺。

聆听。细语轻轻。摇素影、意难停。叹岁月匆匆,朱颜渐改,团扇飘零。愁凝。对残烛影,忆前欢、梦里总难醒。独倚高楼望断,故园千里云横。
作者: 山水一壶    时间: 昨天 21:37
作业:
1.分析词牌《木兰花慢》,(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木兰花慢》是宋代流行的长调词牌,由小令《木兰花》衍化而来,属慢词体。
一、词牌格律特点
1. 双调长调:  
   全词通常 101字(上片50字,下片51字,各家略有差异),属长调慢词。
■    押韵灵活:多押 平韵,但亦有 仄韵体(如柳永“拆桐花烂漫”)。平韵体常用 “词林正韵”第七部(寒删先)或第十一部(庚青蒸),韵脚疏密交错。
2. 句式灵活多变:  
   以 五、七言句为主,穿插三、四、六言句,节奏跌宕。  
   典型句式:  
     上片首句多用 “仄平平仄仄”(如辛弃疾“老来情味减”),  
     下片首句常见 “平平仄平仄”(如柳永“盈盈,斗草踏青”)。  
   多用 领字(如“正”“渐”“叹”)和 “逗读句”(如“怅客里、光阴虚掷”),增强顿挫感。
3. 对仗与扇面对:  
   部分位置隐含对仗,如柳永体下片“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为六言对句。  
   扇面对(隔句对)亦常见,如蒋捷“傍池阑倚遍,问山影、是谁偷”。
二、音乐与声情
1. 源于唐教坊曲:  
   本为唐代酒令短调,宋代衍为慢词,曲调舒缓,适合铺叙。  
   柳永《乐章集》注“仙吕调”,音律偏 “清新高远”,后多用于 “写景抒怀”或 “感时伤逝”。
2. 声情兼容性:  
   既可表达 “豪放旷达”  
    亦可抒 “婉约缠绵”。
三、经典词例与技法
1. 柳永体(拆桐花烂漫):  
   以铺陈见长,写清明踏青之景,句式参差,善用领字(“正”“渐”)。  
2. 辛弃疾体(老来情味减):  
   融入散文句法,如“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突破传统对仗。  
3. 吴文英体(润寒梅细雨):  
   密丽质实,多用典与意象跳跃,如“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四、写作要点
1. 谋篇布局:  
   上片多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如辛弃疾由“送归舰”转入“莼鲈之思”)。  
2. 活用虚字:  
   如“正”“奈”“更”等领字勾连意脉。  
3. 意象选择:  
   适合融入 “自然时序”(如秋声、斜阳)或 “历史时空”(如故国、离亭)以拓展意境。
总结:《木兰花慢》以长短句交错、平仄韵流转为特色,兼具铺叙之舒放与声情之抑扬,堪称宋人慢词中“疏密相济”的典范。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木兰花慢》,
题一:团扇、蒲扇
题二:消夏、纳凉
题三:疏帘小簟清如水,正是南窗梦觉时。(拟意)
题四: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拟意)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题意者,评阅老师可拒评。

木兰花慢    消夏
雪烟03-山水一壶
  竹溪消溽暑,筛清影、沐轻舟。正蝉噪初停,夕阴四合,斜照方收。幽幽,绿漪涨碧,渐风生野岸洗烦愁。几处烟光明灭,半帘飞絮疏流。
  休休,倦卧云丘。心亦懒、复何求?但汲泉煮茗,分瓜乘兴,且忘沉浮。悠悠,藕花风满,任空明水色尽盈眸。一片白云自在,何妨共此清柔。

作者: 轩辕剑谱    时间: 昨天 21:56
木兰花慢·寻琴 文/轩辕剑谱  倚高栏虚槛,歇岩雨,澣梅屏。渐赤蜃低垂,白霓潜退,滴翠新晴。空明。欲绵还断,有鲲弦凤律出轩层。风送齑音细韵,云牵婉曲缠声。 泠泠。鞙佩迂行。穿竹养,近穹庭。锦石前,漫客轻勾缓抹,鹤膝琴横。栖情。梦萦清籁,对金徽玉轸绿桐鸣。几阕今愁古恨,胜于檀口牙笙。
作者: 痴心不改    时间: 昨天 22:43
一,分析词牌《木兰花慢》,(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木兰花慢是源自唐代教坊曲的词牌名,以北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代表作包括辛弃疾、周密等人的名篇。
2.句式特点:句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三字句为顿句。五字句七字句皆有领字引领后面对偶句。3.木兰花慢以铺叙手法见长,语言婉约与豪放并存,如柳永的细腻写景与辛弃疾的壮阔意境等。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消夏
雪烟18痴心不改
恰炎蒸三伏,觅幽境、暂栖身。向竹坞分凉,荷亭避暑,柳岸寻春。销魂。水风送爽,有蝉鸣翠树鸟成群。闲数游鱼戏浪,静看飞鹭穿云。  
黄昏。小酌芳樽。新月上、照烟村。渐夜浓、又是星垂野阔,灯映篱门。怡神。此间意趣,任流光过眼不须论。  且枕清宵一梦,由他世路纷纭。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