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清扬组第十二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5-8-27 21:17
标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清扬组第十二讲作业帖
本帖最后由 燕燕于飞 于 2025-8-27 21:32 编辑

作业:填《水调歌头》一阕,要求隐括(可明括、暗括、神括、全括、半括)上一讲作业《满庭芳》需附原玉并根据所学点评步骤自我点评点评完由评阅老师复评,韵限词林正韵。不符合作业要求的评阅老师有权拒评。
作者: 小落    时间: 2025-8-29 10:05
本帖最后由 小落 于 2025-9-11 07:47 编辑

大群点评作业

1.水调歌头  
清扬06往事随风
烈日烧如火,蝉语唱无休。暑烦难奈,盈腮香汗几时休。遥望街边华屋,闪烁霓虹似昼,一刹亮清眸。漫把粉杯握,无意觅珍馐。
椰果脆,珍珠软,雪沫浮。三分些许甜意。风味怎堪留。深嗅悄沾奶屑,轻破琼肌细品,唇齿冷飕飕。何盼凉风至,杯里正清秋。

原玉《满庭芳》
清扬06往事随风
暑气难消,蝉声不歇,竹床辗转难眠。凉飔何处,怎得解忧烦。独爱街边华屋,常唤起、逸兴无边。便时把、芳心勾引,向此总留连。
一杯终在握,清幽凉爽,特的悠闲。半杯尽、珍珠似玉团团。如雪玉肌初破,轻流入、甘冽清泉。漫捎带、丝丝凉意,云沫满唇边。
自评:通过夏日里对一杯冷饮的体验,表达了在燥热环境中寻得简单清凉的惬意与满足,以及于日常小物中感知美好、安于当下的恬淡心境,传递出对平凡生活里“小确幸”的珍视。

2.水调歌头.故乡情深
隐括《满庭芳.故乡情深》
清扬09~浅墨
绿水映山翠,柔柳拂桥廊。 风光如画,宁静祥和掩农庄。难忘田中耕种,梦里童年游玩,笑语荡身旁。无奈为生计,四海奔波忙。
忆往昔,亲友聚,笑声扬。如今路远,世事难料尽沧桑。愿故乡人安好,他日重逢欢聚,把酒话家常。故里心相系,只盼早还乡。

自评:
1.故事情节基本符合原作,用词组句个别地方有待斟酌,还得炼字;整体语感上读来比较通顺,对偶不是很工整。
2.格律上基本符合本词牌的要求。
3.上阙景起,依“山,水,柳,桥”等物象的美好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抒发离愁别绪与无奈。
下阙主要以回忆与祝福为主。直抒胸臆,但由于水平有限,所表达情感力度有所欠缺,读来不是很顺。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与改进。
4.整首的行文脉络基本清晰,但重复字较多。对于作业来说,勉强还凑合。但自我认为已经尽力了,就只能如此了。
5.此首应该称为隐括,整体构架上还是能一眼看出来。其余不足之处,待专业老师点评、指导为准。

附原作:
满庭芳.故乡情深
绿树青山,小桥流水,农房沐浴朝霞。风光如画,十里种桑麻。玩伴欢声笑语,犹在耳、最美年华。为生计,离乡背井,独自闯天涯。
回望创业路,沧桑历尽,汗泪交加。愿故乡,亲人安好皆佳。他日重逢欢聚,再叙旧、把酒情划。心相系,日思夜想,只盼早还家。

作者: 小落    时间: 2025-8-29 10:05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送命题》
清扬16-罗长礼
卿卿先放笔,对妾道分明:“问君词为谁作?春意为谁萌?春梦为谁颠倒?春絮为谁飞舞?春酒为谁酲?为谁题笺纸,满纸是春情?春日宴,梁上燕,为谁鸣?春琴又为谁抚?春曲共谁听?此处春天字句,谁是樱桃一树,谁又是春藤?”
“你你全都你,宝宝莫嘤嘤……”


原作:满庭芳·送命题
郎笔先停,速回我话,莫装哑不吱声:“词为谁赋,春意为谁生?谁个春心暗度?与谁共醉里春笙?满篇的春光字字,春誓为谁盟?”
哎呀,听我说:“春因卿暖,燕为卿鸣。更莺儿,为卿唱彻千程。一树樱桃似火,皆因你,占尽春情。须知我,心头眼底,字字只卿卿。”


自评:
罗长礼同学从来不会使读者失望。这首词堪称“旧词牌装新情”的典范,从情、韵、笔三端细品,处处是令人拍案的巧思与惊艳,足见匠心与灵气。
先说情感之妙,妙在“真”与“活” 。上阕以“问君词为谁作”起笔,连缀“春意萌”“春絮飞舞”“春酒酲”一串“为谁”的叩问,不是故作缠绵的虚笔,而是把情侣间娇憨的醋意、软萌的追问写得入木三分——仿佛能看见问者执笺凝眸、语带嗔娇的模样,满纸都是烟火气里的甜。下阕“你你全都你”一句,直白得不讲章法,却偏是这份“不讲章法”最见真心,再接“宝宝莫嘤嘤”的软语安抚,瞬间把“被追问者”的无奈又宠溺的神态托出来,情侣间打打闹闹的亲昵感扑面而来,比千句“相思”“爱慕”更动人,这份从生活里捞出来的真情,正是最难得的词魂!
再论韵律之工,工在“守”与“活” 。既严守词林正韵第十一部,又绝不被韵脚缚住手脚,或取平声之婉,或用通押之活,读来朗朗上口,无一丝拗口滞涩。可见选词炼字时,是把“韵”与“意”揉碎了再捏合,才得这般“守韵不僵,传情不隔”的妙境!
最后赞笔意之活,活在“破俗”与“贴境” 。传统《水调歌头》多写家国、怀古、哲理,这首却敢拿词牌装情侣日常打情骂俏,偏又装得恰到好处。通篇掉尽了书袋,从《上行杯》到《执壶春字诗》再到《长命女》甚至《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化用了不知多少名句,却无一句掉书袋的硬词,既存词牌的雅致骨相,又裹着生活的软嫩血肉,真正做到了“以俗入雅而不俗,以雅衬俗更显真”!
总而言之,这首词最难得的,是把情侣间的小情趣写进了千年词牌里,既没丢古人的韵律风骨,又揣着现代人的真情实感,读来既见笔墨之雅,又闻生活之甜——这般有灵气、有温度、有巧思的佳作,说是“旧调新声里的妙品”,绝不为过!


作者: 小落    时间: 2025-8-29 10:06
水调歌头 隐括《满庭芳》
清扬12~月光倾城  
幽院藏佳处,翠影映晴光。果蔬盈野呈瑞,藤蔓绕篱长。豆角柔萦细架,嫩韭凝烟似玉,红辣映晨妆。番茄串珠缀,灿若火流芳。  
步杏畔,金丸坠,馥盈裳。繁花竞绽,燕子悄语绕雕梁。每日闲游此境,俗念皆随云散,沉醉梦魂乡。慢咏清词曲,岁月韵悠长。  
原作:
满庭芳  小院逸趣  
幽院幽隅,小园凝翠,果蔬次第呈祥。翠藤柔袅,豆角绕篱长。嫩韭含烟凝玉,红椒缀、艳若娇妆。番茄处,珠玑串串,似火映晨光。   
陶然,临杏树,金丸坠露,清馥盈裳。看繁花竞妍,燕语雕梁。每日徐行此境,心沉醉、俗念皆忘。逍遥里,清词慢咏,岁月韵悠长。
自我评诗:
直接化用原词中的意象和描述, 对“果蔬”的描摹,基本延续原作的意象,但用词更凝练,更显动态感,画面更鲜亮。
在整体意境和情感表达上,继承了原词对小院闲适生活的喜爱与陶醉之情。传达出在幽园中忘却俗事、享受岁月的悠然心境。
隐括并非简单的字句替换,而是在“隐括”的核心要求下,既忠实于原作的“小院逸趣、闲适忘俗”之魂,又充分利用《水调歌头》的词牌特点,通过意象的凝练、节奏的调整,让画面更鲜活、情感更流动。既“得原作之神”,又“显新词之韵”的再创作。


作者: 小落    时间: 2025-8-29 10:07
本帖最后由 小落 于 2025-8-30 18:50 编辑

水调歌头 隐括《满庭芳*听【秭归鸟】感吟》
清扬01痴心不改
弥棹西陵峡,碧水映流光。屈魂牵处,沉歌犹在水中央。橘颂离骚吟咏,千载忠魂袅绕,若楚雨情长。琴弦指间动,热泪又盈眶。
清音在,古今望,有罗裳。华灯闪耀,夜幕醉里看宜昌。四海歌迷同聚,一曲秭归唱响,尽夏韵飞扬。月下丹心寄,万众忆沅湘。
原玉:满庭芳  听《秭归鸟》感吟
痴心不改
夷水沉歌,峡江弭棹,屈原故里飞觞。秭归有寄,宛在水中央。橘颂离骚吟咏,叹千载,楚雨情长。琴弦动,忠魂袅绕,热泪又盈眶。
古今遥对望,清音唱响,舞动霓裳。夜幕下,华灯闪耀宜昌。四海歌迷同聚,激情在,夏韵悠扬。欢呼里,丹心向月,一曲忆沅湘。

自我点评:本词以屈原文化为内核,通过时空交错的笔法将楚辞意象与现代场景相融合,展现出对历史精神的追忆与当代传承。上阙根据《秭归鸟》歌词内容,起笔“弥棹西陵峡”以动态镜头切入,接“碧水映流光”之静景,通过虚实景象形成时空张力。下阕突转现代场景,“华灯闪耀”与上阕古意形成强烈对比,展现文化记忆的当代延续,结句转到屈原投江地收束全篇,部分词句可能略显直白,确也是真情流露。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8-29 13:03
楚楚老师好!我交十二讲作业:
清杨28_曹应安
原作:满庭芳•秋荷意韵


残叶扶疏,娃声悄歇,满池萧瑟秋妆。孤茎独立,犹带旧时香。莲籽漂零何处,空回首、脉脉斜阳,清波里、鱼游浅底,幽梦绕方塘。
思量。曾几度,红衣照水,翠盖盈光。引彩蝶翩跹,花弄蜂忙。怎奈霜天寒彻,繁华尽。期来岁,池泥孕玉,风里吻芬芳。
根据作业要求,我用“明括”。
水调歌头_秋荷凋零后
秋荷凋零后,残叶伴新凉。孤茎池畔,依旧还带往时香。莲籽漂流何处?鱼影浅游幽梦,脉脉对斜阳。清波映池冷,钩月近寒窗。
忆往昔,红衣艳,翠盖张。翩翩彩蝶,蜂闹花间竞芬芳。怎奈霜天寒彻,繁蕊落空云散,空叹好时光。待岁来春色,池泥孕新妆。
自评:1.、经校验,这関《水调歌头》完全符合格律、押韵要求。2、意境自认尚可,还请评阅老师指导。3、意象方面,个别地方略显重复,如“残叶伴新凉”和“依旧还带往时香”,两处都表达了“秋荷残败的冷清感”,但一时又想不出更凝练的语句表达。4、对仗还可更工整,如“红衣艳,翠盖张”,“翩翩彩蝶,蜂闹花间”等,稍显日常,缺少更精妙的打磨。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8-29 13:04
古典词27创作班第十二讲作业
清扬组长-楚楚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春暮》
雨歇暮云敛,柳色锁轻烟。绿稀红瘦,春深风露怯衣单。砌下落花空卷,叶底莺声渐远,别绪蹙眉山。旧事重寻处,携手忆前欢。
人初定,灯欲烬,夜将阑。此情欲诉,独倚危槛更凄然。谩把相思铺展,写尽平生缱绻,密字满云笺。此恨无时已,怅望碧天寒。

自评:上阕以“雨歇暮云”“绿稀红瘦”铺陈春暮之景,借落花、莺声融情入景,引出“别绪”与“前欢”的忆念。下阕转至“人定”“灯烬”的深夜场景,由景及情再到“铺展相思”的具体动作,将离愁别恨推向“怅望碧天寒”的收尾。
​情感表达,全词以“别绪”“相思”为核心,上阕忆旧欢反衬今愁,下阕直抒“情欲诉”“恨无时已”的。

附原词
满庭芳•春暮
楚楚
雨歇云舒,绿浓红淡,暮曛丝柳含烟。薄衫浸露,清冷若秋寒。风拂残英簌簌,空零乱、深院阶前。莺声老,声声凄语,引别绪连连。
昔春携手事,昨宵蝶梦,记得依然。到如今,一窗瘦影谁怜。心事又同谁诉,怎堪对、帘外婵娟。思量遍,此情何尽,小字叠青笺。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8-30 11:06
古典词27创作班第十二讲作业
清扬11-月奁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秋思》
风掠桐柯瘦,露缀菊花黄。柴门轻掩,小月疏影落檐廊。阶下虫声渐寂,庭外暮烟初漫,星淡映寒塘。独倚栏干久,凉意透衣裳。
思旧岁,同览胜,共寻芳。而今离别,各逐萍迹在他方。欲托西风传语,怎奈关山千叠,长路阻衡阳。灯暗芸窗冷,愁绪满潇湘。


自评:隐括贴合度,采用“明括景+暗括情”的全括方式,上阕桐、菊、小月、虫声、寒塘等意象,均明取自原词上片。下阕“同览胜”“各逐萍踪”“西风传语”“灯暗芸窗”,则暗括原词下片情事,未直接引用原句却“无一字无来处”。“衡阳”“潇湘”化用古典寄愁意象。


原词
满庭芳·秋思
清扬11-月奁
风扫桐柯,露凝菊蕊,晚来天气初凉。柴门静掩,新月挂檐梁。阶下虫鸣渐歇,空庭里、夜色茫茫。凭栏久,疏星几点,遥映水中央。
难忘年少日,同游胜处,共赏秋光。念如今,飘蓬各在他乡。欲托西风寄信,关山隔、路远天长。灯儿暗,一帘寒气,愁思入芸窗。


作者: 心中有爱    时间: 2025-8-31 08:52
古典词27创作班第十二讲作业
心中有爱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教师节有感〉

粉笔分昏晓,讲案立春秋。
卅年听雨,灯下霜雪渐盈头。
未惜蚕丝吐尽,犹织千重锦绣,苗圃绿云稠。
笑指新萌处,雏凤正啁啾。

浮名淡,得失忘,志方遒。
最欣桃李,天下英茂遍神州。
待得李浓桃艳,自可鹏抟鲲运,岁月任悠悠。
却看庭前木,早已荫山丘。
自评:
1. 隐括精准:紧扣原词“卅年执教”“春蚕桃李”核心,从“粉笔霜头”到“庭前木荫”,脉络清晰,神形兼备。
2. 意境新添:以“雏凤啁啾”“鹏抟鲲运”让画面更生动,比原词多了份豪迈感。
3. 格律合规:上下阕承转自然,押韵工整,贴合《水调歌头》词牌节奏。

原词:

满庭芳•有感教师节
文/心中有爱
粉笔生涯,讲台岁月,卅年窗雨帘风。  春蚕丝尽,犹织梦千重。  几度青苗破土,凝眸处、新绿葱茏。  沉吟久,晨霜鬓角,一笑付孩童。  

从容当此际,浮名懒问,得失皆空。  最难忘、三千桃李春风。待到满庭芳遍,天涯路、各有云鸿。  归来日,门前小树,竟已荫苍穹。
作者: 花月正春风    时间: 2025-8-31 10:01
本帖最后由 花月正春风 于 2025-8-31 10:14 编辑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疏雨荷塘清扬18--梨花

翠盖摇风露,玉魄濯清涟。亭亭犹带珠泪,烟雨自娟娟。欲语还颦深处,忽有银弦溅雪,碎佩响泠然。跳雨鱼波乱,泻影镜天圆。
斟玉露,漱寒石,向云边。驹光过隙谁记,翠钿坠芳年。漫道浮槎归晚,且驻空明一色,荷气满衣寒。月下凌波去,浑做镜中仙。


自评:
1. 格律:正确,平仄、句式交错、韵脚词林正韵第七部平声。无重字,领字“欲”“忽”“且”运用恰当。
2. 用韵:选用清亮平声韵,契合原词空灵意境,与荷塘雨景的泠然声韵相谐。
3. 词牌把握:《水调歌头》长调容量适宜铺展原词时空转换,过片三字句节奏变化暗合“漫理冰弦”之乐感,整体保持疏朗清空之气。
4. 主题表达:隐括手法兼取神括、暗括,聚焦荷塘雨声与人生倏逝之思,主题统一。结句意境升华。
5. 脉络结构:上片雨景从视觉到听觉、下片情怀从动作到哲思。“跳雨”“泻影”承上启下,“月下”回扣开篇“玉魄”。
6. 意境风格:延续原作风雅清冷,意象:翠盖、银弦、浮槎等构建出空明流转之境,疏逸词风。

原作:
满庭芳•疏雨荷塘

摇曳迎风,卷舒有致,青荷兀自蹁跹。粉妆珠缀,恰似有余潸。 临水照花不语,隐逸在、水际轻烟。 纤茎引,玉盘珠落,疏雨滴清泉。 幽怀当此际,闲斟玉露,漫理冰弦。只听得,风过雨细声圆。 一霎驹光过隙,且留取、翠盖红钿。 归来处,泠泠月下,独对影婵娟。



作者: 翘楚柳柳音    时间: 2025-9-1 08:17

古典词27期清扬组第12讲36柳柳音

水调歌头·隐括前作《满庭芳》

斜照染庭树,风送落花香。旧年曾记携手,蝉语绕回廊。那日琴书相伴,又有清尊浅酌,笑语透疏窗。别后音书少,残梦总难忘。

凭栏久,云影散,月横江。人间聚散如叶,何必叹无常。且把闲愁抛却,再续新词酬酒,心事付词章。惟愿春长在,岁岁赏风光。

自我点评(按“扣题隐括—格律韵脚—意境脉络”三步点评)

1. 扣题隐括:全词暗括原《满庭芳》核心内容,上阕“斜照染庭树”对应原词“夏木阴浓”“斜阳里”,“琴书相伴”“清尊浅酌”明括原词“共理琴丝三叠,还同酌、浅酒盈觞”,“别后音书少”呼应原词“别离经数载,鱼鸿渐少”;下阕“聚散如叶”“闲愁抛却”承原词“悲欢总似潮扬”的感慨,“新词酬酒”呼应原词“寄新词一曲”,实现“神括”原词“聚散叹惋、寄情词酒”的主旨,无核心内容遗漏。

2. 格律韵脚:依《水调歌头》正体(以苏轼“明月几时有”为范),上下阕各十句,句式、平仄(如“风送落花香”“月横江”等句平仄合规)无明显失范;韵限《词林正韵》第二部平声韵(香、廊、窗、忘、江、常、章、光),一韵到底,无换韵、出韵问题。

3. 意境脉络:上阕以“景—事—情”铺陈,从庭中景物忆旧游,再转别后怅惘,脉络与原词“乐景—乐事—离愁”一致;下阕“凭栏望”转景起兴,以“聚散无常”解愁,终以“春长在、赏风光”收束,较原词“月色微凉”的轻愁更添旷达,既保留原词情感底色,又有新的意脉延伸,脉络连贯自然。
作者: 情梦心宇    时间: 2025-9-1 18:03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遥忆海龙屯》  (毛滂体)
清扬21-情梦心宇
疏云随落日,旧影伴秋光。昔年遗史,播州风雨断肝肠。弑母杀妻掳掠,民怨硝烟骤起,功业早消亡。荣辱成追忆,岁月迭沧桑。
残垣破,行营毁,古城荒。而今中外,底蕴深厚更悠长。一片苍茫暮色,几度春秋魂梦,杨氏饮悲凉。寂夜空山里,贯耳暗蛩伤。
自评:
1.声情基本符合原玉,组词个别地方有待斟酌,还得炼字;整体上语感上读来比较通顺,对偶不是很工;
2.字的选择上较贴合本词牌的风格,此首较为更沉重抑郁一些;
3.上阙景起,然后抒发情绪,直至结句。下阙有景有情,融情于景,煞尾以景结留白,只是“伤”韵字的选择读来不是很顺。还有待于改进。
4.整首的行文脉络基本清晰,但还更以更好。对于作业来说,勉强还凑合。如果要称为作品,还有更大的改动空间,或许得推翻重来。但自我认为已经尽力了,改动了很久的时间了,就只能如此了。
5.此首应该称为明括,整体构架上还是能一眼看出来。其余不足之处,待专业老师指导为准。
附原玉:
满庭芳·遥忆海龙屯
(词林正韵,晏几道体)
落日疏云,秋光旧影,曾经风雨兼程。昔年血史,如梦意难平。弑母杀妻掳掠,民怨积、基业危倾。硝烟起,播州之役,战火毁行营。
而今观遗迹,残垣断壁,仄径荒城。誉中外,悠长底蕴牵情。一片苍茫暮色,天际远、岁月无声。空山里,先人已去,吟蛩又悲鸣。
作者: 彭雪梅    时间: 2025-9-3 16:04
本帖最后由 彭雪梅 于 2025-9-3 17:10 编辑

古典词27期清扬组第12讲作业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蜀道廉音


清扬03-非也
秦巴浮翠霭,蜀道越千年。石苔深蚀古迹,蹄响忆从前。驿路曾经霜夜,风雨炼真傲骨,坚质胜金磐。清风拂重地,众志向廉泉。
金牛道,米仓径,义声传。嘉陵潮起,骇浪涤尽瘴云寒。更见旌旗高举,正气丰饶川蜀,新象入吟笺。箫鼓歌玉宇,光照覆千山。
自评:
1. 格律
正格校验:依毛滂体(九十五字)检测,合律。
重字:无不规律重字。
领字:下阕“更见”为领字,正确引领“旌旗高举”以下三句,契合词牌要求。
2. 用韵
词押《词林正韵》第七部平声韵(年、前、磐、泉、传、寒、笺、山),韵脚均匀,声气贯通。
3. 词牌把握
《水调歌头》宜舒放豪迈,此作以地理开篇(秦巴蜀道),以时空收束(光照覆千山),中间铺陈历史与现实,跌宕有致。上下阕今昔对比、虚实相生,深得词牌精髓。
4. 主题表达
成功隐括原玉“蜀道”“廉音”双线主题:“石苔蹄印”“驿路风雨”承历史厚重,“清风廉泉”“嘉陵骇浪”彰清廉之气,“旌旗正气”“箫鼓玉宇”喻时代新风,主题集中且升华自然。
5. 脉络结构
上阕:从空间(秦巴)、时间(千年)切入,以“石苔”“蹄响”具象化历史,经“驿路风雨”过渡至“清风廉泉”,完成从景到人的转换。
下阕:以典故(金牛道、米仓径)延续历史脉络,“嘉陵潮涌”转折到当下,“旌旗正气”点明主题,终以“箫鼓。光照”作结,脉络清晰,层层递进。
6. 意境风格
融合苍古(深蚀古迹、骇浪瘴云)与清朗(清风廉泉、光照千山),形成沉郁与高华交织的独特风格。“箫鼓歌玉宇”可视为象征手法。象征廉政。
原玉:
满庭芳·蜀道廉音
清扬03-非也
秦岭横云,巴山叠翠,尽知蜀道千年。石痕深嵌,蹄印记良贤。曾照驿灯明灭,风霜里、傲骨如磐。清风起,剑门含笑,谁不向廉泉。
广元凭此路,金牛载义,米径成全。看潮涌嘉陵,涤净贪泉。喜见旌旗招展,新风树、正气盈川。笙箫和,廉音百里,春色满人间。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9-5 12:03
水调歌头•古风
清扬13-游心


萧瑟月昏夜,宿鸟骤惊鸣。
玉追挥汗如雨,传令似流星。
旦握权为卿相,指点江山浩荡,天地海隅平。殿上紫微曜,言必九洲清。
战何起。犹借问。楚征兵。
渡泸五月,卒怯悲泣路难行。
鲸猛穷鱼难挡,困兽资饵虎狼。但愿政修明,奏请干戚舞,敌附远人宁。


原玉:
古风(其三十四)
唐-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荅言楚徵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9-5 12:06
本帖最后由 楚楚 于 2025-9-5 12:38 编辑

水调歌头·秋台羁思
清扬23-萌猪
秋肃临夔府,客子独登台。峡江风卷残照,萧叶落荒垓。万里羁愁怎解,百感沉疴难遣,霜发苦相挨。天际孤云远,千载意悲哉。
念长安,思旧事,泪满腮。壮怀未已,空负一腹振邦才。遥想寒窗立志,长羡鲲鹏展翼,浩渺赴蓬莱。且尽杯中物,高卧待春来。

自评:
①开篇“秋肃临夔府”以“肃”字点出秋之凛冽,“峡江风卷残照”“萧叶落荒垓”勾勒夔府登台所见的苍凉之景,将“客子”的孤独感融入风、照、落叶之中。“天际孤云远”更以孤云喻自身漂泊,景与情互衬。
②​情脉方面:上阕以“万里羁愁”“百感沉疴”“霜发苦挨”直抒羁旅之苦与岁月磋磨的悲戚,“千载意悲哉”将个人愁绪升华为跨越时空的苍凉感。下阕“念长安”“思旧事”转入对故都与往事的追忆,“壮怀未已”“空负振邦才”流露壮志难酬的愤懑,而“遥想寒窗立志”“长羡鲲鹏展翼”又藏初心未泯,最终以“且尽杯中物,高卧待春来”收束,在悲苦中透出隐忍的期许。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9-5 12:25
本帖最后由 楚楚 于 2025-9-5 12:42 编辑

水调歌头·西藏观湖即兴
清扬19-一生何求
天绽晚空霭,镜水映穹苍。远峦如黛横卧,云影曳波光。十里澄波摇漾,一带遥岑守望,风拂送微凉。此景豁心眼,吾与湖相望。
探芳躅,摅逸兴,意悠长。俗尘尽散,胸次无碍任翱翔。将伴闲云舒卷,长共清莲澹荡,岁月慢倾觞。胜境言情处,余润绕吟廊。


自评:由景入情,上阕“此景豁心眼,吾与湖相望”直抒观景时的开阔之感,人与湖的对视让景有了灵韵。下阕“俗尘尽散,胸次无碍任翱翔”转向内心,借“岁月慢倾觞”深化超然心境,末句“余润绕吟廊”以余韵收束。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9-5 12:30
水调歌头
文/扬州慢
残照冷山石,落影接南荒。路遥愁满烟浦,云岭共天长。乱飐芙蓉风水,密雨斜侵薜荔。孤自上楼望。极目海平远,思绪正茫茫。
眺临处,江曲似,九回肠。岭南万里,山树遮目各凄凉。天自无情无恼。我自多情人老。独我暗神伤。百嶂家书绝,何处寄吾乡?


自评:上阕以“孤自上楼望”起情,从烟浦、云岭的视觉之愁,过渡到“思绪正茫茫”的心境之愁。下阕“江曲似九回肠”以喻写愁肠百结,再到“天自无情”与“我自多情”的对比,深化人老漂泊的无奈,最终落于“百嶂家书绝”的思乡之痛,情感从泛化的孤愁,聚焦到具体的怀乡之切。


作者: 蔻蔻    时间: 2025-9-6 11:19
水调歌头.鱼玄机
蔻蔻
豆蔻动京阙。叹绝牡丹才。罗衣轻掩,何人金榜欠安排。赋柳江边诗爱,一眼兰襟堪惜,唱和两相裁。苦搜相思句,寄语阮郎猜。
乍昙花,折碧柳,擘玉钗。双栖误读。痴念从此葬尘埃。裙换黄絁香褪,笑付玄观情淡,孤倚冷青阶。花陨香销早,谁问杜鹃哀。
​附:
​满庭芳.鱼玄机
蔻蔻
美甚难亲,价高不问,牡丹堪惜才情。烟波柳赋,恰恰识君卿。几度朱丝唱和,漫赢得、瘦月残灯。别来久,西窗竹影,误是故人迎。
良缘曾暗许,昙花一现,粉泪千行。只拚了、黄絁衣掩娉婷。此恨谁堪共语,终付与、笺上倾城。平常见,香魂玉陨,一样杜鹃鸣。
附:词牌自检无误!全词以诗人一生为线索。以时间作简单串联。从豆蔻才名到玉陨香销。咨嗟一生绚烂又短暂。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9-7 05:48
水调歌头
清扬07-射天狼
莲池开并蒂,知鸟唱双腔。黄昏鸳影轻舟,撞柳水波光。坐看愁云聚散,把酒盼秋早立,两鬓也微凉。酷暑人难顶,夜晚上高墙。
蹉跎尽,平生恨,泪成伤。琴弦一曲,问也无月独彷徨。别后无言小道,红烛帐香迷乱,迟日几时忙?摇曳千秋草,君可忆兰房。


自评:上片通过“坐看愁云聚散”“两鬓也微凉”等句,含蓄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下片“蹉跎尽,平生恨,泪成伤”“问也无月独彷徨”则直抒胸臆,倾吐了人生的失意、思念的苦楚及内心的孤寂。结尾“摇曳千秋草,君可忆兰房”以问作结,余韵悠长,加深了思念之情。“庸低俗气”用词稍显直白。“心事几多寄”“不知千古情思”表述稍显抽象。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9-8 09:54
水调歌头•秋实
文/笑盈
天朗月清澈,风爽日辉明。经春风雨,于夏劳作赋勤耕。旷野沉沉硕果,锦穗莘莘籽粒,在望写丰登。仓溢满秋实,乡荡遍歌声。
顺天时,应地利,靠人行。为舟以德,凭己任搏击鹏程。智慧为帆破浪,厚积才能薄发,世路更峥嵘。少壮读书苦,老大得安宁。


自评:此首《水调歌头•秋实》,用平实的手法,抒发了对秋实的热爱,对秋实的追求,对秋实的向往以及对秋实,创造秋实的伟大意义。
用词朴实,娓娓道来,在看官面前展现了一位曾经播种,耕耘,最后获得一分收获的喜悦和满足。
但也有不足;因水平有限,可能有用词不准确,用字不恰当等问题,须再加把劲儿,夯实基础,有待提高。


作者: 拾月    时间: 2025-9-8 18:43
     水调歌头   改写(雨)                  文/拾月 萧瑟一庭雨,淅沥落芭蕉。风铃声脆,窗台枯坐恁无寥。入夜寒深彻骨,更有无穷况味,翻动一心潮。记得别时候,瘦却楚宫腰。 秋风老,鸿雁杳,恨难浇。深盟密约,憔损霜鬓误华韶。雨霁方回浅月,不似当年团壁,独对可怜宵。惟借巫云梦,踏破海山遥。  自评:此词用以景入情的写作手法,用芭蕉鸿雁秋风等意象,写出来秋风的萧瑟,同时从侧面写出了闺房里的女子的无聊,和对离人的挂念之情。
作者: 慕容瑞西    时间: 2025-9-8 20:56
词27创作班清扬组第十二讲作业:
清扬-慕容瑞西
水调歌头     隐括《满庭芳  故乡抒怀》
岸边摇柳叶,坡上绽桃花。瘦西湖北,黄莺轻啭日斜斜。画舫半帘春色,曲径通幽翠竹,舒展看云霞。扬州甲天下,游客赞清嘉。
青砖瓦,古街巷,小酒家。笛声谁弄,软语一曲浣溪沙。缱绻乡思休诉,梦里倾心旧友,谈笑设香茶。羁客愁将老,寥落任天涯。

自评:
1. 格律:格律无误。
2. 用韵:选用第十韵部,明丽清亮。
3. 对仗:起拍两句对仗,三字句一处对仗。
4. 主题表达:隐括手法采取明括,基本符合原词书写,上景下情模式。
5. 脉络结构:脉络清晰,上片故乡的景物描写,下片结合抒情。
6. 意境风格:延续原作书写,部分语句还可再凝练。

原词:
满庭芳     故乡抒怀
柳叶斜飞,桃花初绽,燕儿檐下穿行。花园曲径,碧树啭黄莺。人迹石边流水,三竿日、云淡风轻。西湖瘦,天南游客,观景下扬城。
芳菲多悦目,长堤十里,不觉销凝。伴南音,柔情一曲谁听。缱绻乡思休诉,藏梦里、相会亲朋。年光去,闲愁心老,枕畔悟浮生。



作者: 小路    时间: 2025-9-9 09:49
词27创作班清扬组第十二讲作业:
清扬05-小路

《水调歌头·夏夜幽思》
玉鉴浮云隙,素影舞回风。流萤数点深径,明灭隐芳丛。碎影摇莲欲语,骤雨跳珠惊鲤,喧寂两朦胧。独倚阑干处,茶雾袅千重。
驹光逝,欢筵散,转头空。记曾联袂分韵,踏月采芙蓉。谁料孤云分野,空对星槎横汉,清梦与君同。烛泪凝更冷,清露湿梧桐。

原作:
满庭芳·夏夜幽思
清扬05-小路
满庭芳·夏夜幽思
月漫中庭,花垂静院,夏风轻拂帘栊。流萤几点,幽径舞低空。莲动池波碎影,蛙声起、喧闹池东。凭栏处,茶香袅袅,思绪暗千重。
匆匆。尘世路,欢颜渐少,琐事无穷。念往昔时光,诗意盈胸。携手同游郊野,如今是、独对苍穹。星河转,佳期如梦,烛烬夜难融。


作者: 衣香    时间: 2025-9-10 00:17
本帖最后由 衣香 于 2025-9-10 10:44 编辑

水调歌头
清扬-衣香

淼淼烟波远,婉婉玉溪长。悠悠吾思,未知何日入心房。拥岸蒹葭湿露,怅望伊人杳渺,宛在水中央。闲愁结眉淡,蘋末起风凉。
欲溯洄,更沉醉,远山苍。梦魂无束,乍见便别最仓皇。欲问情缘何物,还教灵犀一点,的的应来方。迢递花浪去,依旧诉柔肠。

满庭芳  听歌《水岸》

澧澧烟波,莹莹卵石,平溪宛约流长。青青子佩,何日入心房。拥岸蒹葭湿露,伊人也,在水中央。怅然望,闲身不觉,蘋末起风凉。
溯洄,知底处,远山遥忆,断梦余芳。漫赢得,云端无限思量。欲问缘份何物,教犀角,响应来方。浮沉事,浪花依旧,迢递写柔肠。
自评:格律正确。上片兴起,学习《诗经》手法,明括《蒹葭》一诗,点出所思之人。下片回忆点滴往事。

作者: 书晗    时间: 2025-9-10 00:36
水调歌头   隐括满庭芳.春日堤畔行
   文/玉瑶
信步游堤畔,生气一重重。迎春芳草,芽尖萌自旧衰丛。嫩柳如烟摇曳,漪涣银光点点,碧水映晴空。闻得呼声起,稚子觅春踪。
拨枯叶,掀木石,笑语浓。你追我赶,轻软风拂颊腮红。何必娥眉颦蹙,且自放飞烦绪,对景绽欣容。君看南归燕,两两庆相逢。



自评:此词格律无误,对仗手法欠缺(硬伤啊)。本词属明括原词,写景较原词更灵动一些,情感表达方面也更明朗一些。


原文:
满庭芳   春日堤畔行
   文/玉瑶
小草初萌,迎春绽蕊,如烟杨柳重重。清波漾漾,碧水映晴空。几处娇声软语,寻声看、三五孩童。惊呼起,频传雀跃,觅得叶芽踪。
微风轻拂面,一怀自得,双颊飞红。最可贵,绿轻香淡情浓。此景只须眉展,笑颜付、欣对清容。呢喃处,南归紫燕,两两庆相逢。
作者: 新亚舟    时间: 2025-9-10 00:52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夏日原野》
新亚舟  清扬20
葵靥曳金影,碧野展新晴。青纱罗阵如兵,丝蔓系红缨。溪畔蛙声叠鼓,叶底蝉琴流响,风送藕香清。蝶舞戏蜓影,云墨倏然倾。
雷裂宇,电穿雾,雨珠惊。跳珠乱打荷盖,顷刻化虹明。群鼓喧哗愈兴,虹彩弯环犹绚,霞染万山青。戴笠农夫笑,谈踏返村程。

原玉: 《满庭芳·夏日原野》 葵盖摇金,青纱列阵,茵茵碧野新晴。豆爬篱架,柔蔓系红缨。溪畔蛙声叠鼓,蝉鸣处、绿树荫盈。熏风过,荷香暗送,蝶舞戏蜻蜓。 忽来!云际墨,雷霆裂宇,电闪龙惊。看珠跳玉盘,雨打莲声。顷刻虹桥飞架,群蛙鼓、更比前兴。霞燃岭,农夫戴笠,谈笑踏归程。

自我点评:

1. 隐括方式:本次采用“半括”与“神括”结合之法。上片保留“葵金”“青纱”“蛙鼓”“蝉琴”“荷香”等核心意象,但重构为《水调歌头》的五言、六言节奏;下片浓缩骤雨至霁的过程,以“跳珠”“虹明”“群鼓”等勾连原玉情节,结句直接化用“戴笠农夫笑”收束,力求神韵相通。
2. 结构处理:按《水调歌头》上景下事之常格,上片铺陈晴野生机,下片聚焦雨霁人归。将原玉中“雷霆裂宇”三句压缩为三字句“雷裂宇,电穿雾”,符合词牌跌宕感;“霞燃岭”转为“霞染万山青”,以青衬霞,更合长调收束之境。
3. 声韵考量:选用“清”“晴”“倾”“明”等明亮韵字,既暗合夏日明朗基调,又通过“惊”“兴”等仄韵制造雨势骤急之势,延续原玉声情对比之妙。
4. 不足:原玉“柔蔓系红缨”之细腻、“雨打莲声”之通感,在隐括中未充分展现,以后进一步锤炼字句以传其味。
作者: 金珠一枚    时间: 2025-9-10 07:18
古典词27期创作班第十二讲作业:填《水调歌头》一阕
清扬31-金珠一枚


水调歌头·水灾有感(隐括《满庭芳》)
文/金珠一枚
溽暑仍似昨,水患却尤多。连天阴雨,村庄庭院已成河。百姓呼天不应,幸有官兵救急,谱写战之歌。往事心伤绝,今日泪婆娑。
青丝白,光阴负,尽消磨。历经劫后,不让岁月任蹉跎。整理风中情绪,寻觅明朝自我,梦逐白天鹅。秋后红尘路,自在逐清波。


附:第十讲作业
满庭芳·暴雨成灾
溽暑将消,乌云漫长,中华大地泱泱。泥流时有,百姓转他乡。南北灾情频报,银屏览,泪目军章。三更醒,寻鞋无处,却见水侵床。
平时多有怨,岁华空付,俗事难扛。始醒得,风轻鸟语花香。幸有余年不短,珍惜住、往后时光。
闲情日,诗词畅咏,任他
雨多狂。


自评水调歌头:
本词格律正确,用韵无误。布局采用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表达作者经过灾后心境自我重塑的过程,主题突出。声情较激烈。上片开头句,歇拍两句采用对偶句式;五六句流水句。下片一二句,六七句对偶,结拍两句流水。全篇语言跌荡起伏,有节奏感。
不足之处,语言较直白,词味欠浓。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9-10 09:35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感怀》
清扬10-浮生若梦
西风凋碧树,芦雪满汀洲。倚栏之处,不尽江水向东流。数载天涯孤旅,叹我此身何似,天地一沙鸥。清霜染双鬓,绮岁去难留。
将浊酒,解胸臆,释闲愁。半生已过,终究还是志难酬。遥想少年意气,曾也壮怀激烈,不为稻粱谋。多少难平意,尽付酒千瓯。


原词:
满庭芳•感怀
清扬10-浮生若梦
萧瑟西风,飘零黄叶,荻花飞雪汀洲。断鸿声里,寂寂倚江楼。怅望水天尽处,斜阳外、几点归舟。俱随那,滔滔江水,滚滚向东流。
韶华留不住,半生羁旅,数载沉浮。只换得,风霜两鬓浓稠。多少离情别绪,都尽付、浊酒千瓯。长嗟叹,此身何似,飘渺一沙鸥。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9-10 09:50
水调歌头*九三大阅兵
清扬27-待月西窗
千载京都地,九月好秋光。天安门外,锦团花簇阅兵场。坦克飞机大炮,更有高超导弹,华夏国威扬。三军敌寒胆,数万勇儿郎。
十四载,九三日,贼寇降。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救危亡。烧掠大江南北,屠戮长城内外,世代莫能忘。再有恶狼犯,迎击手中枪。


自评:搜肠索肚,凑足字数。词能达意,格律无误。


原词:
满庭芳*写在九-三大阅兵前夕
清扬27-待月西窗
云淡天高,风清气爽,京都辉洒秋光。天安门外,胜利阅兵场。大炮飞机坦克,雄纠纠,士气昂扬。九三日,八年抗战,鬼子跪求降。
不忘家国恨,山河破碎,民族存亡。救危难,英雄血写华章。亡我之心不死,今日又,欧美猖狂。狼来了,中华儿女,迎接手中枪。


作者: 剑卿歌    时间: 2025-9-10 11:20
清扬02-剑卿歌

水调歌头·秋
暮色吞山影,雁字剪寒光。西风漫卷云树,梧叶坠新霜。野渡芦花吹雪,玉砌苔痕承露,倚槛看苍茫。青芜随烟逝,何事锁眉长?
蛩声碎,月华冷,墨池香。半帘秋色跌进,菊盏对昏黄。莫问莼鲈归计,无那客心半卷,寂寂立疏窗。千载清辉在,风骨自昂藏。

上作:
满庭芳·秋
红叶敲寒,暮云追影,远岑淡抹微茫。芦花酿雪,征雁破新霜。闲倚玉阶朱槛,远眺处、野水新凉。西风紧,青芜谢尽,尤是费思量。
流光。空自转,客心半卷,菊盏斟黄。题笺抱恨长,翰墨流香。莫问莼鲈故事,蛩声碎、月叩疏窗。休言寂寂,清秋亦有,风骨自昂藏。
作者: 楚楚    时间: 2025-9-10 20:53
水调歌头.霜重叶心红
清扬组35-幽梦心语
露冷草颜老,霜重叶心红。
满山枫韵燃梦,万里两情同。
入耳长空嘹哩,追忆多年寂寞,心事寄天鸿。
小月窥凉枕,多想那朦胧。
酒相伴,伊难共,几时逢。
俗尘时短,痴念多压背如弓。
心害相思何断,笔驻缠绵难拥,往事逐秋风。
岁月难熬梦,向往好成空。


自评:缺少暗括,神括……


意境虽凄美,情深两不通。
上言秋景好,下诉晚心红。
纯属东西凑,愧于囊腹穷。
仙师需体谅,愚子不天聪。


作者: 无题    时间: 2025-9-14 17:51
本帖最后由 无题 于 2025-9-14 17:53 编辑

水调歌头·感怀

麦陇翻金浪,风染翠痕深。
蝉声轻透幽篁,晴色覆芳林。
遥望田畴交错,漫数人间尘事,谁予问初心。
前事随烟逝,歧路阻云岑。

躬耕久,衣沾汗,意沉沉。
到头空对,一枕清响伴孤衾。
恰似竹篮汲水,徒叹梦魂无迹,踪影费追寻。
道是因名误,何处觅知音。



满庭芳

麦浪翻金,风梳翠色,蝉声暗度芳林。
凭栏遥望,阡陌织晴阴。
谁遣人间尘事,算来是、难得闲心。
前尘断,回头怅惘,歧路阻千寻。

躬耕经几载,汗沾衣袂,意倦神愔。
到头来、徒留一枕清砧。
恰似竹篮汲水,空嗟叹、梦影难寻。
浮生里,虚名误我,何处觅知音。
作者: 雨曦姐姐    时间: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雨曦姐姐 于 2025-10-13 10:13 编辑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往事如风)
文/清扬26-雨曦姐姐
利驱牛马转,誉惑子孙忙。
朝朝身乏,夜夜难寐烙寒床。
懊恼皆缘贪欲,乱绪扰心谁慰,纠结惹彷徨。
痴怀莫嗔责,执念更刚强。
红尘路,三千劫,一身伤。
颠鸾倒凤,春雨懒润寂寥肠。
无泪悲辞挚爱,生怨愁逢最痛,犹恐负红妆。
自别参商隔,云雨忆巫阳。
原玉:
满庭芳•往事如风
文/清扬26-雨曦姐姐
宦海追名,商场逐利,世人唯有奔忙。
匆匆劳碌,何以惹痴狂。
懊恼皆缘欲望,惘然里、谁慰愁肠。
失眠夜,万千乱绪,执念更刚强。
途艰心愈韧,冲开险阻,打碎彷徨。
纵然是,曾经遍体鳞伤。
直面平生最痛,悲无泪、怅别红妆。
卿虽在,参商两别,云雨忆巫阳。
自评:
一 格律正确性
平仄格式:经搜韵校验,逐字对照钦谱毛滂体《水调歌头》正格,全词平仄完全契合,仅结句"云雨忆巫阳"中"云"字,谱中标注为"中"(可平可仄),此处用平声"云"字符合格律规范,无任何平仄偏差,严谨度达标。
句式节奏:各句式节奏划分符合要求,四言"利驱/牛马转"、六言"朝朝/身乏,夜夜/难寐"、七言"无泪/悲辞/挚爱"均遵循"XX/XX""XX/XX/XX""XX/XX/XXX"的节奏规律,无肩头句,诵读流畅。
语言用典:语言凝练无生涩感,"参商隔""云雨忆巫阳"两处用典恰当,前者喻分离,后者表思念,贴合主题且无僻典,未出现词不达意或堆叠典故的问题。
对偶情况:开篇"利驱牛马转,誉惑子孙忙"为工对,"利驱"对"誉惑"、"牛马转"对"子孙忙",语义相关但词性对品;下片"三千劫,一身伤"为对偶句,符合《水调歌头》无强制对偶的词牌特点,无重复物象。
领字运用:全词无明显领字,无需额外考量领字平仄与功能,符合词牌常见创作方式。
仄声协调:全词仄声字选用精准且分布均衡,核心仄声字如"转(去声)、恼(上声)、扰(上声)、结(入声)、执(入声)、劫(入声)、恐(上声)、别(入声)"等,覆盖上、去、入三声。诵读时,"恼(上声)—恐(上声)—别(入声)"的声调交替,搭配"转(去声)—结(入声)—劫(入声)"的错落排布,既避免了同一声调的单调重复,又无拗口滞涩之感,平声韵脚与仄声字形成强弱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词牌的韵律节奏感,符合《水调歌头》声情流畅的创作要求。
重字情况:全词无不规则重字。
二 用韵合适性
选韵适配:全词选用《词林正韵》第二部"江阳韵"(忙、床、徨、强、伤、肠、妆、阳),韵部统一无换韵。其一,贴合《水调歌头》"宜选洪亮韵部"的词牌特点;其二,"江阳韵"开阔绵长,与词中"追名逐利的怅惘""离别思念的深沉"主题适配,能传递沉郁又不失开阔的情绪。
叠韵重韵:无叠韵、重韵情况,符合词牌创作规范,韵脚排布均匀,上下片收尾"强""阳"均为平声韵,收束有力。
三 词牌特点把握
格律与用韵特点:已遵循《水调歌头》"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的格律框架,用韵贴合词牌对"洪亮韵部"的适配性,无偏离词牌核心格律的问题。
情绪特点:《水调歌头》多适用于抒发深沉感慨或绵长情思,本词通过"身乏""难寐""悲辞挚爱"等句,传递追名逐利后的怅惘与离别之痛,情绪基调与词牌适配,无"用闲适词牌表悲苦"的错位问题。
四 主题感情表达
词牌相容性:主题"往事中的追名逐利与离别之痛",与《水调歌头》"宜抒怀"的特点高度契合,无"题材与词牌不匹配"的问题。
主题统一性:全词围绕"往事如风"核心,上片写"追名逐利的烦恼",下片写"离别思念的苦楚",场景(寒床、红尘路)、物象(参商、巫阳)均服务于主题,无拖泥带水的无关内容。
主题完整性:上片铺垫"贪欲"带来的彷徨,下片以"离别之痛"深化情感,过片"红尘路,三千劫,一身伤"衔接自然,结尾"自别参商隔,云雨忆巫阳"点明思念主旨,前后照应,无"有起无结"的问题。
五 脉络清晰度
全词脉络符合"意圆"标准,属中乘连接。上片"利驱 —身乏 —懊恼 —执念"形成"追名逐利的困境"线索,下片"红尘劫 —离别痛 —忆巫阳"承接为"往事中的离别"线索,两处关键连接自然:一是"执念更刚强"(上片尾)与"一身伤"(下片起),以"执念"勾连"困境"与"劫难";二是"悲辞挚爱"与"参商隔",以"离别"串联"痛"与"忆",无突兀断裂之处。
六 意境与风格境界
意境营造:通过"寒床""寂寥肠""参商隔"等意象,营造出"沉郁苍凉"的意境,既体现追名逐利后的空虚,又传递离别后的绵长思念,境界统一且有层次感。
风格与品味:词风偏婉约,情感表达细腻,无豪放词的激昂,贴合"往事追忆"的主题;品味上,无低俗或浮华表述,以"痴怀莫嗔责""犹恐负红妆"传递克制的深情,境界清雅,符合古典词的审美要求。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