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中国古典文学院诗班五期初级班第二十九讲A组作业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龙儿    时间: 2015-10-5 21:13
标题: 中国古典文学院诗班五期初级班第二十九讲A组作业贴
中国古典文学院诗班五期初级班第二十九讲A组作业贴
七律一首
1,题图


2,以“礼金”起意,可以讽刺,也可以叙事议论结合。

作者: 冰是沉睡的雪    时间: 2015-10-10 11:37
本帖最后由 冰是沉睡的雪 于 2015-10-10 19:22 编辑

留守儿童

        
篱边倚犬望苍穹,唯盼云儿托信中。        
晨起厨前忙早点,晚间墙角数星空。
吃穿冷暖虽无虑,孤独茫然湿眼朦。
暑往秋来鸿又过,何时旋里与孩融。
作者: 小龙儿    时间: 2015-10-10 11:40
《七律·随礼感怀》--小龙儿
接来请柬乱心房,几月工资又泡汤。
颜面攸关丢不起,人情至上有担当。
如今社会皆攀比,纵是亲朋论短长。
何日才能除陋习,莫将仁义用钱量。

作者: 红尘一笑/林子    时间: 2015-10-10 13:07
本帖最后由 红尘一笑/林子 于 2015-10-10 20:17 编辑

   窗前诉月
何故窗前清泪流?近身明月问缘由。
打工父母千山外,剩我家乡每日愁。
冷暖饥寒谁挂虑,油盐柴米自相谋。
无边思念凭书寄,雁去已然多少秋?

作者: 冰是沉睡的雪    时间: 2015-10-10 21:18
红尘一笑/林子 发表于 2015-10-10 13:07
窗前诉月
何故窗前清泪流?近身明月问缘由。
打工父母千山外,剩我家乡每日愁。

霜儿老师点评;
林子的诗,是采用问答的形式,由留守儿童自己说出留守的心酸。我不能说这种形式不好,但问者问完就不再出现了,儿童的话回答完就结束了,让人觉得意犹未尽。要么儿童的话达到高潮,直接揭示诗的主旨,一问一答,可以相得益彰。要么,问者引出问题,也该由他来总结来感慨一下呀。
明月这个形象,像人一样成了旁观者,作用明显不如作为月本身营造的氛围足。个人浅见,与林子参考。

作者: 冰是沉睡的雪    时间: 2015-10-10 21:41
冰是沉睡的雪 发表于 2015-10-10 11:37
留守儿童

        

霜儿老师点评;
雪的作业,首联儿童的形象直接出来,站在篱边,与犬相伴,遥望远方,一下子就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孤寂和思念。頷联承接得稍稍不足,若是说明盼望的原因,也就是父母在外打工的事情,会更顺畅一点。这样,上下联先说父母再说孩子在家的孤苦,也能形成因果。颈联,吃穿啊孤独啊,跟頷联的“早点”“墙角数星星”是不是意思相同?用景物描写来进一步渲染烘托行吗?尾联直抒胸臆是不错的。还有个问题,就是韵有点凑。呵呵,说的直白了,也说的太细了,雪就姑妄听之吧,不妥之处,可以忽略。
作者: 冰是沉睡的雪    时间: 2015-10-10 21:59
小龙儿 发表于 2015-10-10 11:40
《七律·随礼感怀》--小龙儿
接来请柬乱心房,几月工资又泡汤。
颜面攸关丢不起,人情至上有担当。

霜儿老师点评;
小龙儿的诗,喜欢第一联,交待的清楚简洁,不费笔墨,引起感怀。也喜欢第三联,议论的透彻,“纵是亲朋论短长”,人情就是如此。最后一联,呼吁社会,渴盼真情,不以物质第一。没有喜欢第二联,因为,全诗首联叙事,后面的“感”全部是议论,,缺少了生动的描写。诗是抒情的,借景借物借事抒情,都好,是不是可以由第二联负起这个伟大的责任呢??拙见,谨作交流。


作者: 空谷幽兰儿    时间: 2015-10-14 13:35
题图……七律*空守   寒来暑往春光短,叶落枝枯风露凉。鸿雁南飞归故土,民工北上别山乡。家徒四壁无人顾,儿念双亲暗自伤。望断云山空落泪,堪空相思梦添霜 。
作者: 冰是沉睡的雪    时间: 2015-10-14 20:31
A30风飘万点

留守儿童何日笑语盈

风啸茺村蛩乱鸣,谁家午夜又悲声?
月游四壁爹娘远,泪挂双腮被褥轻。
奶奶戚戚多病体,老爷踽踽侍农耕 。
为何良策频频现?不见贫儿笑语盈。

作者: 冰是沉睡的雪    时间: 2015-10-15 21:01
空谷幽兰儿 发表于 2015-10-14 13:35
题图……七律*空守   寒来暑往春光短,叶落枝枯风露凉。鸿雁南飞归故土,民工北上别山乡。家徒四壁无人顾, ...

你好老师点评;

兰儿这首注意谋篇布局。写的有些过了,没那么惨,再说叶落了,枝未必枯,用在这不合适,
二联还可以,三联前分句家徒四壁,现在没那么穷的人了吧?儿思念父母用望断云山个人感觉不妥,
结句也别扭,孩子思念父母用相思不妥当吧。

作者: 冰是沉睡的雪    时间: 2015-10-15 21:03
本帖最后由 冰是沉睡的雪 于 2015-10-15 21:11 编辑
冰是沉睡的雪 发表于 2015-10-14 20:31
A30风飘万点

留守儿童何日笑语盈

你好老师点评;
风飘这首起句用在写孩子的事情有些过了,相思这样写行,二句悲声过了,午夜大放悲声,又不是亲人去世
用不着这样。二联游字不行,被褥轻因为泪挂腮才轻吗?三联有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情况不会这么惨的。
踽踽用的不妥,村里还有其他留守的人也在农耕,踽踽是孤零零的意思吧,不贴切。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