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文学院七期中级班第十四讲画组作业贴 [打印本页]

作者: 释然    时间: 2017-2-14 21:40
标题: 古典文学院七期中级班第十四讲画组作业贴
诗七中班第十四讲作业:
        大家根据今晚的讲解,写一首符合“形象与情义”的诗吧。绝句,律诗都可以。,同学们加油。


                                                                                                           2017年2月14日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15 13:06
本帖最后由 红红 于 2017-2-23 13:02 编辑

诗七十四讲作业
画09~深山
《初春》
晨光微化林边雪,
夜雨淋开江上冰。
和煦东风摧大地,
千家祈福挂财灯。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16 06:29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18~秋涵

     《初春》
            
柳眼初开逢丽日,
软风拂过草生新。
莺啼小筑声声慢,
帘外知音有几人?

作者: 文轩居士    时间: 2017-2-17 22:39
本帖最后由 文轩居士 于 2017-2-23 19:49 编辑

画03-文轩第14讲作业

七绝·黄河早春
冰水黄河各半流,鲤鱼试探岸边游。
随风飞落归来雁,欢叫声声滩尽头。

作者: 香山红叶    时间: 2017-2-18 07:43
诗七十四讲作业
七绝《初春》香山红叶

正午阳光浴身颊,暖柔惊见草新芽。
东风细柳千枝嫩,冻地醒来万朵花。
作者: 小袖盈香    时间: 2017-2-18 10:11
诗七十四讲作业画组16-小袖盈香
《七绝*冬思》
文:小袖盈香
簌簌瑶华满眼银,梨花满地不开春。
寻梅红袖徘徊久,不见当年有约人。

作者: 闲坐门前    时间: 2017-2-18 16:53
诗七、十四讲作业画组07-闲坐门前

正月下旬午间独坐山石

小路如肠数十弯,
枯枝败叶掩容颜。
春风未到芽先语,
残雪犹存鸟觅菅。
抛却俗尘峰去远,
偷来寂寞树迎闲。
寒风一缕凡心淡,
静看幽幽野草山。

作者: 一晌贪欢    时间: 2017-2-18 18:20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组20-木子

         五律 * 云
帝乡呈五色,漠漠下尘寰。
风起横千里,气蒸浮万山。
渔人停棹望,樵客荷肩还。
但得卷舒意,逍遥天地间。
作者: 晓桥流水    时间: 2017-2-18 21:19
画22-晓桥流水
【初春】
春草露尖苔,坡前梅已开。
欲将棉袄脱,还恐朔风来。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21 14:14
本帖最后由 红红 于 2017-2-22 06:43 编辑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12~紫藤梦影

      惜春
江边嫩草才含翠,
室内禾仙早满香。
一载好时君切记,
新生万物寸阴藏。

此诗读来太淡,读不出什么感情。起承两句说明味道太浓。且起承取景写春不恰当,重点跑到室内禾仙上去了。既写惜春就应抓住春景去吟咏,室内禾仙代替不春景。而到了转合,更是喊口号了,读来毫无味道。写情惜春,惜春的什么?怎么去惜?这两句不应只喊口号,而应该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去写,去惜。另外,合句的语句有问题,万物寸阴藏?不通吧?总的讲此诗不成功。

云烟老师点评!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21 16:10
本帖最后由 红红 于 2017-3-1 17:11 编辑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组长~红红

   七律.春晨
黎明悦耳一声鸡,
唤醒阳春绿柳堤。
阵阵清风迎面爽,
徐徐红日与天齐。
黄莺唱暖岸边树,
紫燕衔空屋后泥。
大好晨光当发奋,
频催我辈自扬蹄。

起句平稳,紧扣主题,一个鸡字即道出了一天之计在于晨,又涵盖了一年的起始。

颔联的迎面爽和与天齐用的太随意了,少了些许诗味。

颈联为下联的发奋做好了铺垫,用黄莺和紫燕的忙碌从而推及到了我辈应趁大好时光有一番作为。

只是结尾接近口号化了,没升华上去,没接住颈联,落了俗。

加油红红!

一起学习。

一笑老师点评!

作者: 来自蜀乡    时间: 2017-2-21 22:17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13 来自蜀乡

春雪
昨日晴空今雪扬,
洛城一夜换银装。
西风料峭春何处?
雪压梅枝藏冷香。
作者: 小袖盈香    时间: 2017-2-22 15:52
古典七期第十四讲作业
画组28-采莲南塘秋
《无题》五律
饮尽一壶春,难为独醒人。
敛眉心落恨,垂首泪沾巾。
故里爷娘老,寒天屋舍贫。
何当轻驭马,颐养百年亲。

作者: 别角晚水    时间: 2017-2-24 18:47
古典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11--别角晚水

家住城南杨柳屯,
一河清水绕山根。
年时记得开轩坐,
粉蝶黄花直入门。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25 16:41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02-天涯刀客

    《春风》
柳色青青映画堂,
平桥一笛放牛羊。
儿时竹马今何在,
燕子回门费思量。

作者: 静水流深    时间: 2017-2-25 17:36
本帖最后由 静水流深 于 2017-2-25 17:45 编辑

古典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19-静水流深
五律   春风
     文/静水流深
行藏皆不定,到处泰和生。
过野描新绿,穿林唤燕莺。
逍遥微雨伴,澹荡百花迎。
夙有慈悲意,因襄天下荣。


作者: 杏雨    时间: 2017-2-26 12:56
本帖最后由 杏雨 于 2017-2-28 22:23 编辑

喜春
文/【画】26-杏雨
庭院山茶翠映红,翩翩彩蝶舞东风
朝阳缕缕春装织,别样心情醉梦中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27 15:19
古典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19-静水流深

五律   春风
   
行藏皆不定,到处泰和生。
过野描新绿,穿林唤燕莺。
逍遥微雨伴,澹荡百花迎。
夙有慈悲意,因襄天下荣。

问好静水流深!五律的起句行藏皆不定道出了风的特性,下分句泰和生感觉有点生硬了,承句流畅清新,转句没荡开来,和承句还在一个水平线上。结句跑远了,看不出春风的痕迹了,再斟酌一下。

一笑老师点评!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28 08:16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组20-木子

       五律 * 云
帝乡呈五色,漠漠下尘寰。
风起横千里,气蒸浮万山。
渔人停棹望,樵客荷肩还。
但得卷舒意,逍遥天地间。


评语
问好木子,这首诗格律正确,立意很好,脉络不清。
首联,写云的状态,前分句,作者的本意是省略了主语云,可这句帝乡就变成了主语,一看,是帝乡呈五色的,写云呈五色,也不够准确,云,绝大多数都是白色的,只是偶尔呈现彩色,这句建议改一改,后分句,云下人间了吗,它本身就是天空中的。
颔联,有气势,横字不够准确,再炼炼,
颈联,此联与云没啥关系,凑了。
尾联,借物抒情,挺好,但前面铺垫的不够。在中二联,看不出云逍遥天地间,
以上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百川老师点评!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28 08:18
诗七、十四讲作业

画组07-闲坐门前

正月下旬午间独坐山石

小路如肠数十弯,
枯枝败叶掩容颜。
春风未到芽先语,
残雪犹存鸟觅菅。
抛却俗尘峰去远,
偷来寂寞树迎闲。
寒风一缕凡心淡,
静看幽幽野草山。


评语
问好闲坐门前,这首诗格律正确,在声韵上,白脚处,三个字,两个字的韵母是an音,影响音律美,这个要注意,再说说诗句的排版,不是一句一行,是两句一行。
首联,写看到的景象,在感情基调上看,是冷色调的,弯的小路上,一片荒凉,但这两句,不够精炼,如肠和数十弯意思一样,残枝和败叶差不多,容和颜也一个意思,
颔联,写春天还没到呢,就有草芽破土了,鸟也出来了,这联单看句子,前分句可以。后分句凑了,不通顺,残雪犹存和鸟觅菅没啥联系,本联,写春天刚到时,大自然透露出的生机,有一种喜悦感,和首联不在一个基调上,
颈联,又写自己,远离世俗,和前二联,联系的不够,前面没有铺垫,后分句,偷来寂寞,不好,都偷闲,偷寂寞干啥,寂寞,说明你不喜欢抛却尘俗。和后三字树迎闲无联系,矛盾。
尾联,意可以。
整体看,这首诗乱,散。
说的不一定对哈,仅供参考。

百川老师点评!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28 08:19


画22-晓桥流水
【初春】
春草露尖苔,坡前梅已开。
欲将棉袄脱,还恐朔风来。


评语
问好小桥流水,这是一首五绝,五绝是最不好写的,因为字少,不好表达。看这首诗,格律正确,起承两句,用了两个早春物像点题,挺好,但第一句的苔字,不好,苔本是一种隐花植物,或菜类植物结籽的部分,用在这里,就不通顺了,建议第一句再改改。转结句,直白,转的俗了,如能在转结上,把立意再上升一个高度,会更好。
说的都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百川老师点评!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17-2-28 14:12
春思,刀客作业
柳絮孤蓬行渐远,平桥一笛断愁肠。
眼前两两双飞燕,难托音书到故乡。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2-28 15:30


古典七期第十四讲作业
画组28-采莲南塘秋
《无题》五律
饮尽一壶春,难为独醒人。
敛眉心落恨,垂首泪沾巾。
故里爷娘老,寒天屋舍贫。
何当轻驭马,颐养百年亲。
起句借酒浇愁,从而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承句继起句的情绪一路展开把烦乱的心绪淋漓的表达出来,转句进一步深化,结句转合一步到位。纵观全诗脉络清晰,语言精练,很好的把握住了主题。学习了。

一笑老师点评!
作者: 午夜幽兰    时间: 2017-2-28 21:39
来自蜀乡 发表于 2017-2-21 22:17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13 来自蜀乡


画13 来自蜀乡

春雪
昨日晴空今雪扬,
洛城一夜换银装。
西风料峭春何处?
雪压梅枝藏冷香。
首句也就是起句,时间过度这样表达不行,

成句一夜,多余,前面昨日了,绝句28个字,每个字都要用的恰到好处。这首除了起承两句。需要改动,转句,合句雪压梅枝藏冷香,像冬天的场景。雪在这首诗里重字,不但是重字,那前面的银装本来也是雪。相信你能改的更好。
作者: 午夜幽兰    时间: 2017-2-28 21:44
别角晚水 发表于 2017-2-24 18:47
古典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11--别角晚水



家住城南杨柳屯,
一河清水绕山根。
年时记得开轩坐,
粉蝶黄花直入门。
这首有意思,不错,首句说清住哪,说你这句成句,在诗里用处不大,因为前后看起来要它没用,因为什么,你的粉蝶黄花和清水没关系,如果改,建议在一河春水上多考虑,怎么能让我们看到春天,回忆美好的过去
作者: 午夜幽兰    时间: 2017-2-28 21:53
天涯刀客 发表于 2017-2-28 14:12
春思,刀客作业
柳絮孤蓬行渐远,平桥一笛断愁肠。
眼前两两双飞燕,难托音书到故乡。

柳絮孤蓬挨不上,还不如一叶孤舟行渐远呢,两两,双飞,选一就行。结句好,你是表达春天看到双飞燕,思念家乡,思念家里的人,很赞赏你的这首诗。
作者: 午夜幽兰    时间: 2017-2-28 22:00
红红 发表于 2017-2-25 16:41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02-天涯刀客


    《春风》
柳色青青映画堂,
平桥一笛放牛羊。
儿时竹马今何在,
燕子回门费思量。
起承。扭转太快。画堂,平桥桥上放牛羊?为啥春天费思量,没写出,需要改动的是平桥,和画堂,方位拿准。要不然牛羊没地方搁。不过写的很流畅,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3-1 07:11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26-杏雨

《喜春》
庭院山茶翠映红,翩翩彩蝶舞东风。
朝阳缕缕春装织,别样心情醉梦中。

此绝取景有点多了,起承写景象,到转句这句再纯写景就有点多余了。

换句话说,没转好,到结句时就是要连接好了。

起承转只写了景象,合句就做梦了,太突然了。

所以,我认为转句没起到多大铺垫作用,应重点改转句,在写景时融入抒情成份给合句作铺垫,合句也把做梦换成别的才好。

起承转都写所见景象,而合句却做梦肯定有点远了。

云烟老师点评!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3-1 13:29
  画-16小袖盈香
《早春有寄》
未褪沧桑孱弱身,残冬肆虐去还巡。
寒光千里又飘雪,满地梨花不见春。
最怕嫩芽摧落去,空留魂梦探看频。
常思去岁蓬莱事,微雨杏花心上人。

首句,沧桑,孱弱,是两个不同的意象,合在一起描述的主体是什么?亦不得而知。
肆虐,是破坏力极强的意思。残冬,春初,不至于用到肆虐这样的程度。

寒光,是一般月下的反光。千里雪飘,不是早春的意象。
满地梨花,仍然是雪,上下句重复。

嫩芽摧落,说法不合适摧落,是春末落花,或深秋黄叶,嫩芽要是摧落,成了特大自然灾害了。

蓬莱,于此处缺乏前文意象联系
微雨杏花,与前面描绘的景物相隔了。

总体归纳,景物选取不够合理,需要确定想要展现的意象中心,选择合理的承载物。

小楼老师点评!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3-1 13:32

画组-28采莲南塘秋
《立春日》
人日东君到万家,寒天欲尽换年华。
桃林岭上仍苍色,老柳门前未绿芽。
唯怨红梅捎信晚,难邀紫燕藉风斜。
今时只道春无觅,忽见溪头野菜花。

东君,花神或春神或太阳神到人间,到大地,都可以。到万家,稍微有点不合适。

前两句太拖沓,表达不够精炼,
颔联没有写出与立意有关的表达效果,且与首联表达略微矛盾
既然说,春神已经到了万家,寒冷过去了,为什么又说山上仍然一片萧条,柳树没发芽呢,这有点矛盾了。

红梅是固定不动的植物,不适合把红梅作为捎信的主体。而且红梅冬天就开花了,怎么会说捎信晚呢?

只有说燕子或大雁回来晚的
紫燕籍风斜,是拼凑说法。没有任何特殊意义,也不够自然。
尾联,继续出现了与起笔的矛盾
起笔说东君到万家,寒冷过去了,换了年华了。尾联又说春无觅,矛盾。

无处觅,也不适合缩写成无觅。
结句单独看,有点意思。

令我想起忽见陌头杨柳色,忽如一夜春风来。

整体来说,写景,要避免逻辑矛盾,还要注意艺术表达效果。
诗歌需要展现出艺术性,才有可看性。

艺术表达,要么呈现语言美感,要么要有特殊内涵。
否则读来乏味了。

小楼老师点评!
作者: 红红    时间: 2017-3-7 13:13
诗七第十四讲作业
画25-沙漠中的骆驼

《静夜相思》
夜静灯孤月更寒,相思入酒怕凭栏。
飞花落尽人何处,痴对瑶琴不忍弹。


看得出骆驼的基础很好,客套话就不说了,直入正题。

这首大毛病没有,我觉得主要有两处可以注意一下。

一是二句的相思直点出就不太好了,首句已铺陈出了孤夜凄寒的背景,二句可以直接用人的一个状态,把人点出来就可。

怕凭栏和后面的飞花落尽人何处,已经很明显的是相思了,我个人感觉相思处不用明显点出,用一状态就可以了。

还有结句瑶琴少了点代表性,如果是能代表悲伤之音的琴,或是双宿双飞之琴曲,就更好了。

这里适合用典,只可惜我才疏学浅,想不到合适的典。鸡蛋里挑点骨头,算是完成任务。

鱼鱼老师点评!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a.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