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风轻云淡y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七第一讲E组作业贴 评阅---雨潇

[复制链接]

0

主题

29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08: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E组长-紫墨清风作业:
一、        简要回答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学体裁,最初称为“长短句”,“乐府”,“诗余”,等。但随着词的发展和繁盛,成为了和律诗、曲及唐以前的乐府、古体诗、楚辞、诗三百等,在分类上是处于同一个层面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裁。
二、        在宋词中选出一首豪放词、一首婉约词,一首清新自然的词,并简要说明你的依据。
(不得选用讲义中的例词)
第一片婉约:
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简述:借助此时的景,对往事的回忆,由远即近的填法,借景抒情。
第二首豪放: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325人评分) 8.4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简述: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第三片清晰自然的词牌:
鹊桥仙·纤云弄巧
(3327人评分) 8.9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简述:主题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沙发
发表于 2016-3-16 17: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墨清风 于 2016-3-16 19:00 编辑

古典文学词七第一讲作业E13-墨妍
一、        简要回答什么是词?
答,词最先来源于民间的“曲子词。”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词作为古诗词的一种体裁最初以“长短句”“乐府”“诗余”等。
二、        在宋词中选出一首豪放词、一首婉约词,一首清新自然的词,并简要说明你的依据。
(不得选用讲义中的例词)
1.豪放词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回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搓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动词,连,接,转,舞,来描写海天一色的辽阔壮丽画图。虚实相结合,结句,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更是气势磅礴,豪情,境界都不输陆游,辛弃疾。
2.婉约词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柳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中借荷花,雁,月,锦书,物像来抒发心中的惆怅和寂寞,结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愁肠百结,无处可消。
3清新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行鸥鹭
词中,沉醉,兴尽,说出了作者心中的愉悦和开朗活泼的性格,再,不小心闯入藕花深处同鸥鹭嬉戏,短短几字勾勒出一幅唯美画卷,全词语言清新,秀丽。是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作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板凳
发表于 2016-3-17 0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词七初级一讲作业:
E组副-蓝色
一、        简要回答什么是词?
什么是词?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此外还有乐章、歌词、歌曲、琴趣、笛谱、倚声等等称谓。它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二、        在宋词中选出一首豪放词、
豪放派:
水调歌头·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一首婉约词,
婉约派:
《一剪梅》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该牌之词  内容多写于儿女情长  离别愁绪  隐喻曲折  寄情委婉  本词把人带入惆怅的情绪和相思的痛楚之中。
一首清新自然的词,
清新淡雅派:
蝶恋花·春暮
朝代:宋代
作者:李冠
原文: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清新自然这一类词  语言以平易清新为主,内容多以反映社会生活、个人情怀、自然风景为要。追求自然、清新、淡远、闲适的风格。

本词写的是作者在夜间出外散步时的所见所闻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
时节已过清明,桃杏芳香依然。小雨之后,淡月朦胧。信步亭皋,忽闻秋千架上,笑语轻盈,勾起了心中的万缕相。
并简要说明你的依据。(不得选用讲义中的例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地板
发表于 2016-3-20 17: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E副组-忆锁秋池作业:
一、        简要回答什么是词?

答: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二、        在宋词中选出一首豪放词、一首婉约词,一首清新自然的词,并简要说明你的依据。
(不得选用讲义中的例词)

答:豪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婉约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清新自然

浣溪沙
(李 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5#
发表于 2016-3-20 19: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E06-梅亭观雪作业:
一、        简要回答什么是词?
答: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学体裁,最初称为“长短句”,“乐府”,“诗余”,等。但随着词的发展和繁盛,成为了和律诗、曲及唐以前的乐府、古体诗、楚辞、诗三百等,在分类上是处于同一个层面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裁。
二、        在宋词中选出一首豪放词、一首婉约词,一首清新自然的词,并简要说明你的依据。
(不得选用讲义中的例词)
一  豪放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二 婉约词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 清新自然词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用词可谓清新典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5 08:10 , Processed in 0.1246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