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48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八初级班B组第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3: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八第四讲作业
B08--初雪

一学习总结:
通过前四讲的学习,让我了解了诗的基础知识。
1写诗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独特见解。
2入声字表和韵部等需要平时的慢慢积累,至到运用自如。
3音节的划分,能够尽快理解诗的内容。
4题图诗的写作技巧,由远及近,由静及动,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才能使诗具有灵动性。
5牢记绝句的标准格式,在写作时不会出现上下句失粘、本句失替。

二、题图诗
《夏韵》
湖光潋滟柳丝柔,紫燕穿梭倩影留。
粉面芙蓉频试镜,引来白羽醉凝眸。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沙发
发表于 2016-7-30 04: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八第四讲作业:
B10-春夏秋冬
        第1题:  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第一讲到第四讲的内容。
        答: 一,诗是有韵的文体作品的统称。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我们学近体诗,即唐以后的诗,有绝句,律诗,长诗等。 学写诗词要达到真情实感,词汇典雅,格律正确。格律主要有平仄,押韵,对仗这三项。近体诗要押平水韵,须辨四声,掌握好入声字。
        二,诗的基本格式      
        三,平仄配置三条基本原则:
       1,句中音节平仄相间,否则就叫失替;
       2,联中音节平仄相对,否则就叫失对;
       3,联间音节平仄相黏,否则就叫失粘。
       四、诗的句、联的名称,诗的音节构成。
     
        第2题: 题图,七绝一首,韵部不限,要求平仄格律、韵部正确。
两岸柳丝垂太湖。青莲花露又连珠。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白鹅浮水清波荡。紫燕双飞共育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板凳
发表于 2016-7-30 04: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八第四讲作业
B组-09春雪
        第1题:  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第一讲到第四讲的内容。
        答: 一,诗是有韵的文体作品的统称。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我们学近体诗,即唐以后的诗,有绝句,律诗,长诗等。
        学写诗词要达到真情实感,词汇典雅,格律正确。格律主要有平仄,押韵,对仗这三项。近体诗要押平水韵,须辨四声,掌握好入声字。
        二,诗的基本格式有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仄收,仄起平收。
        三,平仄配置三条基本原则:
       1,句中音节平仄相间,否则就叫失替;
       2,联中音节平仄相对,否则就叫失对;
       3,联间音节平仄相黏,否则就叫失粘。
     
        第2题: 题图,七绝一首,韵部不限,要求平仄格律、韵部正确。
            
                  题目:    池韵
白羽绿波潋水华,且留旖旎慰红花。
舣舟若载春光去,玄鸟穿枝唤彩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地板
发表于 2016-7-30 04: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八第四讲作业:
B23-飞儿
        第1题:  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第一讲到第四讲的内容。
        答: 一,诗是有韵的文体作品的统称。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我们学近体诗,即唐以后的诗,有绝句,律诗,长诗等。
        学写诗词要达到真情实感,词汇典雅,格律正确。格律主要有平仄,押韵,对仗这三项。近体诗要押平水韵,须辨四声,掌握好入声字。
        二,诗的基本格式有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仄收,仄起平收。
        三,平仄配置三条基本原则:
       1,句中音节平仄相间,否则就叫失替;
       2,联中音节平仄相对,否则就叫失对;
       3,联间音节平仄相黏,否则就叫失粘。
     
        第2题: 题图,七绝一首,韵部不限,要求平仄格律、韵部正确。
碧水
柳钓斜阳燕剪风,舟行碧水棹拨云。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思摘绿叶遮阴伞,不忍荷花痛断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5#
发表于 2016-7-30 04: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俗题图

湖光潋滟无穷迹,
弱柳丝绦别样青。
菡萏怡香鹅戏水。
呢燕啄食点浮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6#
发表于 2016-7-30 04: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八第四讲作业:
B组副-笔墨
        第1题:  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第一讲到第四讲的内容。
        答: 一,诗是有韵的文体作品的统称。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我们学近体诗,即唐以后的诗,有绝句,律诗,长诗等。 学写诗词要达到真情实感,词汇典雅,格律正确。格律主要有平仄,押韵,对仗这三项。近体诗要押平水韵,须辨四声,掌握好入声字。
        二,诗的基本格式
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三,平仄配置三条基本原则:
       1,句中音节平仄相间,否则就叫失替;
       2,联中音节平仄相对,否则就叫失对;
       3,联间音节平仄相黏,否则就叫失粘。
       四、诗的句、联的名称,诗的音节构成。

学写题图诗。
     
第2题: 题图,七绝一首,韵部不限,要求平仄格律、韵部正确。

《七绝题图*夏日荷塘》:
翠柳婆娑嬉紫燕,荷花倒影掩扁舟。
鹅儿不识怜香意,争啄残红逐水游。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7#
发表于 2016-7-30 04: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典文学院诗八期第四讲作业
B01-雨柔
1、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第一讲到第四讲的内容。
第一讲老师主要讲的是什么叫诗和写诗要用真实情感,还有诗的格律知识。
第二讲老师主要讲的是复习第一讲的知识和继续巩固格律新知识(入声字),还有就是分享一种题画诗的写法:巧妙勾勒,化静为动。
第三讲老师主要讲的是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还介绍了一种题图诗的写法,据实虚构,发挥想像。
第四讲老师主要讲的是平仄配置三条基本规则以及什么是失粘、失替、失对,还介绍了一种题画诗的写法,睹画生感,赞美丹青。

2、题图,七绝
《夏日池塘》
垂柳阴阴夏日长,轻歌短棹入池塘。
碧波荡漾微风起,暗送荷花淡淡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8#
发表于 2016-7-30 06: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B25-四叶草
《夏日荷塘》
绿柳和风送暖阳,
游鸭锦鲤戏荷塘。
心随紫燕云中过,
又见蝶蜂嗅蕊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9#
发表于 2016-7-31 12: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影 于 2016-8-1 18:21 编辑

B组长-枫影一学习总结:
通过前四讲的学习,让我了解了诗的基础知识。
1写诗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独特见解。
2入声字表和韵部等需要平时的慢慢积累,至到运用自如。
3音节的划分,能够尽快理解诗的内容。
4题图诗的写作技巧,由远及近,由静及动,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才能使诗具有灵动性。
5牢记绝句的标准格式,在写作时不会出现上下句失粘、本句失替。

题图
荷风细细柳丝长,
紫燕呢喃笑脸扬。
且看白鹅轻戏水,
谁言此际不春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10#
发表于 2016-8-1 2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B05-静民飞翔
第四讲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第一讲到第四讲的内容。
第一讲:让我们认识诗:什么是诗,学诗词怎样才算及格。还有就是诗八学的是近体诗。什么叫入声字,怎样区别四声,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掌握入声字  
第二讲,入声字的记忆,入声字不可没有,不可多用,形成诗的方法
第三讲:律诗律绝起句式,标准句式
第四讲:失替,失对,失粘的概念
题图
初夏图
湖光柳色郁葱葱,白鸭悠哉荡碧蓬。
朵朵红莲盈盛夏,双双紫燕戏长空。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1 07:50 , Processed in 0.1402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