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029|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三高级班毕业考试萱苏组试卷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84

帖子

4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8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1:2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城道人 于 2021-4-15 09:49 编辑

诗十三毕业试卷
一. 【春夕】 赏析
萱苏02-山道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
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首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

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二. 七律   抗疫
萱苏02-山道
岁序论回赤县昌,翩跹黄鹤惹灾殃。
悬壶彰显回春术,妙手能当济世郎。
晋竖潜身淫四海,苍生坚壁堵千乡。
成城众志闻南竞,除痹青牛紫气扬。

三.七绝       题图   
萱苏02-山道
赤兔青龙偃月刀,
闯关温酒逞英豪。
那知义释华容道,
鼎立三分成就曹。

四.萱苏02-山城
五律    登岳阳楼
登高怀古看,忧患刻楼楹。
风軟水无浪,月明山远横。
人同烟雾醉,心与白云轻。
一棹悠然去,乾坤任史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0 14:10 , Processed in 0.0935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