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625|回复: 9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四期基础第四讲夏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74

帖子

4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6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1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生补作业


古典诗十四基础第一讲作业

1、什么是诗?
答  历史上,把有韵的文体作品,统称为诗。诗是一种最早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近体诗就是唐以后的诗,按字数有五言、七言两种,按句数有绝(四句--五绝与七绝)、律(八句--五律与七律)、长(十句以上--五言排律与七言排律)三种。
我们古典诗十四期学的是哪一种体裁的诗?
答 近体诗
2、学诗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及格?
答 :学诗做到以下三条就算及格

第一条,有真情实感。
品评诗词有所谓"三真",一是真情实感,二是真积力久,三是真知灼见。
第二条,表达真情实感不是用政治口号、时髦名词(词中可以适当用些),而是尽量用形象的、典雅的诗词语汇。
第三条,格律必须达标。
3、课后复习入声字,写出常用的入声字,至少十个以上。
答  :出,独,菊,黑,白,竹,只,织,泊,郭,昨,昔,北,直,植
4、看图写五个单句,五言、七言均可,要求2、4、6位置必须符合马蹄律,尾字平仄不限。

一夜春风开画卷
近岸桃花羞照水
碧波水暖戏鸳鸯
初开柳眼弄春柔
不知紫燕去谁家



古典诗十四期基础第二讲作业:

1、从古诗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七绝),标出平仄和入声字。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片孤城万仞山。
仄仄平平仄仄平。

羌笛何须怨杨柳,
平仄平平仄平仄,

春风不度玉门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白,一,万,笛,玉,



2、悟透课堂讲义后,看下图写出五个句子,五言、七言均可,平收、仄收不限,最好力求格律正确,有画面立体感。
(温馨提示:作业截取下周三晚上12点,逾期不予点评)

晓雾氤氲山隐约
钟声迢递碧云外
一篙欸乃向空濛
层峦影下近人家
参差山影破渔棹



古典诗十四基础第三讲作业:
•        从古诗中各选一首仄起平收和平起平收的七绝,并分别标上平仄和入声字。

仄起平收:

雨过山村
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一,竹,浴

平齐平收

七绝•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平平平仄仄平平
江上秋风动客情。
平仄平平仄仄平
知有儿童挑促织,
平仄平平仄仄仄
夜深篱落一灯明。
仄平平仄仄平平
入声字:叶,客,促,织,落,一


•        看下图写出四个句子,要求分别按照七言诗的四种标准格式来写,力求格律正确,结合讲义据实虚构,发挥想象,动静结合,有画面立体感。


江村月上近渔家(平起平收)
烟江树晚初回棹(平起仄收)
灯上江村渔棹闲(仄起平收)
高树门前秋水卧  (仄起仄收)


古典诗十四期基础第四讲作业:
第一讲,诗者共享论诗共享,什么是诗,诗词的标准是什么,
格律的基础知识,入声字辨别
第二讲,入声字的作用,平仄两读,平仄异义,特殊入声字
第三讲,近体诗的分类,诗句联的名称,诗句的音节及平水韵,
五言七言诗的基本格式,题图诗写法
第四讲,近体诗平仄配置三原则,什么是失替失对失粘,题图诗写法

2、题图,七绝一首,题目自拟,平收入韵,平水韵,韵部不限,要求平仄格律、韵部正确。最好能回顾讲义,模仿题画作品来写。
另外,注意诗作一定要有题目,题目不能写题图,切记!
绝句的格式要求:
七绝    荷
文/侯卡
身出污泥尘不染,红腮青叶展新姿。
古今高洁任评说,除却荷君更是谁。

点评

问好侯卡,第一题归纳得认真细致,第二题用词不够简洁,如“新姿”、“高洁”,首句“身出污泥尘不染”已使人联想到“荷花”,但结句再次提到“荷君”,有重复之感,个见啊。  发表于 2020-6-5 19:5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帖子

4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6
沙发
发表于 2020-6-11 10: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辛苦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2 06: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