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924|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李径组第十四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480

帖子

1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3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8: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李径组33-左岸第十四讲作业
一、阅读简析古诗文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浅析: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 、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词 ,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 ,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二、互评



满江红·游圆明园有感
清秋
触景伤怀,凭栏处、西风萧瑟。抬眼望、枯荷败柳,断垣残壁。玉宇琼楼徒梦幻,瑶台水榭无踪迹。恨列强、划地掠金银,争蚕食。
烧杀抢,家危岌;民疾苦,群情激。志士揭竿起,英勇还击。驱走联军迎旭日,推翻封建中华立。临此地、对满目疮痍,犹悲泣。


左岸浅读:
我站在圆明园遗址前面触景伤怀在所难免。抬眼望去,一派枯荷败柳,满目残垣断壁。过去关于圆明园的那些美好的影像终究成为历史的回忆。那些真正的玉宇琼楼瑶台水榭般的建筑已经变成眼前的衰败之景。恨只恨国之贫穷民之软弱,给了列强之强盗争夺蚕食的机会。他们烧杀掳抢强取豪夺,终于激起国人的满腔怒火,有志之士揭竿而起驱逐强盗,但是大好的河山被他们践踏,国宝级的建筑被他们损毁,变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这是国之奇耻大辱,我辈应当感到愤慨。每当临近此地,对这一地狼藉,我们怎么会不顿感悲伤而想痛哭流涕呢?
左岸浅析:
虚笔起拍,凭栏远眺,目光所及大境铺设衰景。第二拍继续由泛写到具体的枯荷败柳残垣断壁。第三拍继续虚笔感慨,过往美景皆为虚设,意在列强的侵略导致原本的美好化为乌有。上片歇拍实笔坐实列强的罪恶行径。下片换头四个三字句,其一例举其一对偶造势。下片第二拍承接换头之铺排,点明民族英雄英勇还击,用生命捍卫国土与尊严。下片第三拍写到国人抗争的结果是驱逐列强推翻旧的制度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让中华民族真正的屹立。下片歇拍作者感慨万分,面对这历史的屈辱和面目的疮痍,真想放声痛哭一场。
整体感觉画面描述虽然偏虚,大情怀还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全词声情跌宕,读来民族之正义感满满。弱在大情怀与小情绪的过渡措辞词味淡了一些。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1-11 03:42 , Processed in 0.1159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