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104|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二十二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3

帖子

123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0
楼主
发表于 2023-1-6 06: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词研一期第二十二讲作业
桃蹊20-风与雪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
宋,汤恢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注释: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
1苎萝衣:苎蔗藤罗制的衣,山野隐士所穿。
2冉冉:缓缓流动貌。
3红雪:指凋落的红花。
4霏霏:形容雨雪之密。
5秦筝:指宝筝。战国时流行秦国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⁶春词:男女之间的情词或咏春之词。
6孤山:在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宋林逋隐居于此。
7一瓢饮水:喻生活俭朴。
8销魂:魂魄消散,形容极度哀愁。
9啼鴂:杜鹃的叫声。
10荼麋:也作“酴醾”,春末夏初开花。  
赏析:
这首词表现的是南宋江湖词客的矛盾心态。他们是一群处于才与不才,仕与不仕之间的所谓的名流。在他们的性格中,有浪漫恬淡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无法割舍对功名、爱情等的渴望,这一切使他们经常会处于焦虑、惆怅之中。本词便是他们无奈的轻叹低语。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孤山多梅,故有“摘青梅”之说,同时梅也是隐士自比之物。“青梅荐酒”,既言生活的俭朴,又别有一种风味,但后面的犹怯、残寒,又传达出其并不闲适自得。
  “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这几句写景如画,色彩绚丽迷人,充满着红尘的欢乐和喧嚣。
  “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此二句写眼前的见闻,唤醒了词人记忆深处的繁华旧梦。
  “寄隐孤山之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这几句写词人性格中恬淡隐退的一面。“苔扉”化用唐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及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蕴,极写隐居处的清幽和主人的高雅。“孤山”、“白鹤”显然是参照隐居孤山、终生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和靖来说的,他是宋代隐士的楷模,其故事则被传为佳话。
  “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这几句又转而抒发心中的惆怅焦虑,这几句抒发词人的伤春之情。啼鴂是送春之鸟,荼麋是殿春之花,词人送春,更是在送走自己的一切青春和追求。他终非真正的隐士,简陋的生活方式、平淡的生活内容,常常使他觉得自己在虚耗青春,并因人生愿望得不到实现而心有不甘。这也正是其思想中矛盾的一面。
 全词既有孤高的情怀,又充满着对红尘的向往,更有深深的悲愁无奈,这三者交织在一起,把南宋江湖词客的复杂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艺术上,全词婉约而深沉,十分动人。
  前片写隐居者的举止行为,后片写隐居者的心灵世界;前片逐层衔接而下:因摘青梅佐酒而赏花,却见绿叶如云冉冉,飘动,红花如同飞雪纷纷凋谢,沉思静想中又隐约听到邻里歌妓唱词弹筝,唤醒了他记忆深处的繁华旧梦:后片的抒情全从上片饮酒、观花,听琴中来。他羡慕青山白鹤,惆怅年华消逝,弹泪送春,销魂仁立……末三句中,啼鴂是送春之鸟.荼麋是殿春之花,词人送春,象征着送走了自己的一切青春和追求。


二,互评:
蓦山溪 历冬
桃蹊19-品茶伊人
壬寅冬令,频次寒潮袭。疫讯劲风吹,绿窗前、明眸穿隙。大门不迈,唯恐扎羊堆,虑徒烦,行每畏,满目潇湘寂。
凭栏怅望,青鸟无踪迹。堪忆那长亭,别情柔、花零黯默。才重约起,却撞遇今遭,楼外竹,岭头梅,谁共游相惜。


注:羊,网络流行语,特指新冠阳性感染者。


风与雪简评:
伊人这首词写现实生活中,人们遭受疫情肆虐,闭门不出,亲朋好友不能团聚的孤独凄清情绪。
写作脉络:现实→回忆→现实。问题不大。
下面挑剔一下:
“频次寒潮袭″中的“频次″,意思为频率和次数。指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次数。频次越多,表示出现越频繁。这里前缀于“寒潮″,有点不妥。C日日亦或夜半“寒潮袭″)如何?
疫情的讯息不是风吹来的,网络发达,可以多种渠道获取。
“明眸"的意思是闪亮,妩媚的眼睛,与后面的虑、烦、畏相违。
疫情的讯息不是风吹来的,网络发达,可以多种渠道获取。
大门不迈与行每畏,意思重复了。
潇湘今多指湖南,诗词中潇湘也有相思、伤心之地的意思。
用满目来形容个人觉得有所不妥。
眼前人稀车少,可以用″长街"等目光所至范围之内来叙述“寂”。
下片回忆,长亭相别的情形。
″别情柔,花零黯默”,情绪(柔)与景物(零)有违和感。
“才重约起″1/2/1,这里语法结构应该斟酌一下。
这首词围绕疫情构思,上片起拍先写环境萧瑟凄冷,再叙因疫情严重,困守家中。
下片回忆昔日的美好,更心生万般惆怅与无奈。期冀疫情早日过去。
这首词贴近生活,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很不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4 05:00 , Processed in 0.9037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