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六期若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九第六课B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26#
发表于 2017-3-21 19:22: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题图  赏图忆山居
文/别梦寒
青草离离绿覆檐,
桃花弄影透珠帘。
画中小舍依然在,
每忆佳人笑语甜。
题图:赏图忆山居,自己理解一下,这个“忆”有必要么?
这首诗极有争议性,以下纯属个人观点,谬论之处别见怪!
启承句虚写以景物描写,勾勒出图景的轮廓,符合要求,“覆”用的比较好点,把绿色(也就是春的颜色)描绘的淋漓尽致!既然起步把色彩全括了,再写别的颜色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承句作者笔峰一转用桃花弄影来铺述,来引申,这个效果,这种手法可以说很纯属老练。

转句回到现实视线中,眼前的画图中幽幽雅舍依然还在,结句用笑语甜来结也可以,但是把转句的“依然”这个含义没有表达出来,只是怀念那个笑语人的甜,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在诗意也看不透,这个结句可以再重新构思一下!
欣赏了!谬误之言勿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25#
发表于 2017-3-21 19:21: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题图·七绝《桃花居》
文/窻儿
幽幽古境远嚣尘,
只与桃花做故邻。
遗落风中诗一首,
此生犹作武陵人。
桃花居,淡雅清幽之处,两耳不闻世间事的隐逸生活。
首句古境用词不太好,体现不了居的含义了!
幽幽寒舍远嚣尘,尘嚣颠倒读起来有点别扭。
承句用桃花点题铺垫(居所)的幽,雅之境。
转句意思虽然很好,但是与承结之意没有关联,有点突兀而来,含糊不清!结句引典不错。
结构上唯有转句间略差点,构思上,布局来说都很到位!诗意也清晰,抓住了主题!
韵律无误!基础知识掌握了!
赞一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7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24#
发表于 2017-3-21 18:46: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窻儿 于 2017-3-21 18:48 编辑

诗九六期作业:
B12蝴蝶飞舞时
1什么是孤平,和三尾平举例说明?答:两仄夹一平就算孤平。孤平只发生在一种句式里,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醉多适不愁  仄平仄仄平七言,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百岁老翁不种田   仄仄仄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个字和七言的第三字绝不能将平变为仄,变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叫孤平。平平仄仄平时会产生孤平,其它三种句式不产生孤平最多属于拗句。2什么是三平尾?答:顾名思义,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病句的出现,也只发生在一种标准格式中,即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3:以此图为题写一首七绝?
[图片]
山寻
桃花又放对空门,
何去南庄梦里人?
崔护当年曾悔过,
迟来恨不早折春。
窻儿:代交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2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23#
发表于 2017-3-21 17:07:56 | 只看该作者
诗九六期作业:
B-02-浅夏诗韵
1什么是孤平,和三尾平举例说明?答:孤平只发生在一种句式里,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个字和七言的第三字绝不能将平变为仄,变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叫孤平就是除了那个压韵平声外只胜下一个平声了。平平仄仄平时会产生孤平,其它三种句式不产生孤平最多属于拗句。2什么是三平尾?答:种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一种标准格式中。
2:以此图为题写一首七觉?
几间茅舍山林中,四面桃花笑颜红。相邀花下林中遇,无缘今生与君同。

栏杆拍遍望蓝天代交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2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22#
发表于 2017-3-21 11:5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栏杆拍遍望蓝天 于 2017-3-21 11:58 编辑

古典诗九期第六讲B组作业:
B组副一栏杆拍遍望蓝天


1、什么是孤平和三平尾?试举例说明?

答:孤平是除了押韵那个平声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孤平只发生在一种句式中,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和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而变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就叫"孤平"句。只要记住,平平仄仄平时,会产生孤平,其它三种句式不产生孤平,最多属于拗句。
例:
标准句式:(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
孤平句式:(五言)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仄平仄仄平。

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
例:
标准句式:(五言)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
孤平句式:(五言)仄仄平平平,(七言)平平仄仄平平平。

2、以此图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题图.闲居山中》
三月桃花烟雨柔,粉墙黛瓦锁香楼。
青苔石径映蒿草,静赏春芳独自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21#
发表于 2017-3-21 09:19:20 | 只看该作者
诗九第六讲B-36纵横四海作业
1)什么是孤平,和三尾平。举例说明。
答:所谓孤平是指除韵角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叫孤平。也就是两不夹一平。
标准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错误句式:
仄仄仄平仄庂平
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
标准句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错误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平
2)题图七绝
   世外桃源
花明柳暗鸡鸣处,
曲径通幽绿竹房。
人间仙境何处觅
愿效陶翁春日常。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20#
发表于 2017-3-21 06:18:30 | 只看该作者
B-44  一叶听风
1、        什么是孤平和三平尾?试举例说
明?
答:孤平,出现在五言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中,如果第一字为仄即孤平。出现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中,如果第三字为仄即孤平。在这两个种句式中,除韵字外只有一个平,我们称之为孤平;三平尾,指诗句的后三个字都为平声。
2.七绝
薄衣沾云笼寒春
误入迷津出世尘
一径青苔遮去路
三株红杏问来人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3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2
19#
发表于 2017-3-20 23:49:34 | 只看该作者
诗九第六讲B07芙蓉作业
1)什么是孤平,和三尾平。举例说明。
答:所谓孤平是指除韵角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叫孤平。也就是两不夹一平。
标准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错误句式:
仄仄仄平仄庂平
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
标准句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错误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平
2)题图七绝
幽居
树色葱茏掩小房,门前粉蕊暗流香。
闲来煮酒幽居处,花下吟诗沐暖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4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8
18#
发表于 2017-3-20 21:03:29 | 只看该作者
诗九第六讲作业:
B22——沉默≠放弃
1什么是孤平?什么是三平尾?举例说明。
答:1, 孤平只发生在一种句式中,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变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叫"孤平"句。也就是除了押韵那个平声外,只剩下一个平声了。只要记住,平平仄仄平时,会产生孤平,其他三种句式不产生孤平,最多属于拗句。
       三平尾这种病句的出现,也只发生在一种标准格式中,
即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当你用这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绝不可将仄声通融为平声,变成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2、    以此图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七绝
           画
姹紫装成一树高
轻烟翠绿轻风绕
风情自是在桃园
儒雅庭前吟春妙

B副组-啊噗~代交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4

帖子

300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03
17#
发表于 2017-3-20 13:23:06 | 只看该作者
B29-田园 第六讲作业:
1、什么是孤平和三平尾?试举例说明?
2、以此图为题写一首七绝,限平水韵。
答1、“孤平”是指五言诗“平平仄仄平”(相对七言诗指“仄仄平平仄仄平”)中,除了韵脚字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假如片面的用“135不论”,就容易造成“孤平”。
“三平尾”是指一句诗的后三个字都是平声。
“孤平”例句:
逃票失光彩,跃墙更不该。
贪婪丢薄命,谁给虎鸣哀?
第二句:跃墙更不该
              仄平仄仄平。就犯了“孤平”。
“三平尾”例句:
古诗中: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阿有谁?
首句“从军征”就犯了“三平尾”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7 17:44 , Processed in 0.1558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