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463|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十二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530

帖子

1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08:5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十二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高阳台》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5

帖子

14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0
沙发
发表于 2022-10-11 09:5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竹 于 2022-10-11 09:58 编辑

词研第十二讲作业
桃溪 12 文竹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阅读

雨霖铃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2、 译文
秋蝉的叫声是如此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心情畅饮,正是依依不舍之时,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蓝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又知道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诉说呢?
3、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二、互评:
高阳台 重阳有怀
文\追梦

薄雾环山,轻云散影,缓行是处秋凉。木叶萧疏,算来又是重阳。登高不见归乡路,疫魔封、千里情长。正神伤。断续鸣蛩,更惹愁肠。
犹思往昔家中聚,是欢声盈院,曲水流觞。挚友亲朋,赏吟菊朵成章。无心再忆温馨梦,插茱萸、鬓已凝霜。夕辉中,鸿雁凄凄,烟水茫茫。
1、读解:
解读词意:本首词共分为八个意群
第一意群:薄雾环山,轻云散影,缓行是处秋凉。景起 对仗工稳,点名时间秋天。
第二意群:木叶萧疏,算来又是重阳。落叶萧瑟,又近重阳时节。
第三意群:登高不见归乡路,疫魔封、千里情长。登高望远看不到回乡路程,因疫情不能回家,客居异地起思念之情。
第四意群:正神伤。断续鸣蛩,更惹愁肠。正在伤神时,闻断续蝉鸣声,更觉悲愁。
第五意群:犹思往昔家中聚,是欢声盈院,曲水流觞。思念起以往家中欢聚,举杯畅饮欢声笑语盈盈。
第六意群:挚友亲朋,赏吟菊朵成章。接着渲染,亲朋好友,赏菊吟诗。           
第七意群:无心再忆温馨梦,插茱萸、鬓已凝霜。不再回忆过往,插茱萸,引发感叹,鬓已凝霜。                                                                 
第八意群:夕辉中,鸿雁凄凄,烟水茫茫。景结。眼前斜阳西下,阵雁凄厉,烟水茫茫。
问好追梦师,文竹试评。不当之处,还望理解。
2、简评:
细品全文,意脉流畅,衔接也足见功底。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可知作者文化底蕴深厚。
   这是一首近重阳节登高怀远之作。 这首“高阳台”是作者因近重阳节登高怀念家乡所作。整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忆旧怀人、羁旅和时间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因前面铺述到位, 结尾“烟水茫茫”不觉突兀, 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家人 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换头“犹思”回忆过往,写昔时家人欢聚,波澜起伏,错落有致。作者回忆起与亲友一起时的“ 赏菊吟诗”,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作者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声情凄婉。欣赏学习了。
注意标点符号:正神伤。应是逗号。“,”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9

帖子

23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68
板凳
发表于 2022-10-12 12:46:13 | 只看该作者
研一桃蹊组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君雨墨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高阳台
王观(宋代)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翻译:
桃花开了,柳树绿了,这美好的春光已然破了三分。只是没有人到来,就连芳草好像都有了幽怨。平明时分貌似下雨了,应该是为了让花儿都尽快开放吧,半梦半醒之间仿佛听到了雨声。在这个时候忍不住慨叹,现在春天刚到,我怎么能无所事事荒废了光阴呢。
东郊应该是花团锦簇了吧,且来安排马匹,备好马鞍,我要趁着春光正好时节出去游赏一番。高官厚禄算起来只不过是虚名而已,更不要说那些闲愁了不过是伤春悲秋罢了。

简析:这应该是是一首遣怀词,作者通过对春天事物的感受,并付诸行动去赏春的表现,以及对功名利禄的不屑,表达了作者看淡浮华,惜取当下的通透情怀。手法细腻巧妙,拟人生动形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高阳台(刘镇体)
天空
空院寥寥,长宵耿耿,窗前瑟瑟酸心。帘月如钩,繁星明灭难寻。盆中渐卷枯黄叶,况奈何、莫道秋阴。夜沈沈,何日销魂,何日花深。
忆曾共把芙蓉渡,任兰舟轻发。懒散闲吟。水碧清香,菱歌曲和欢忱。旧游已去愁些许,暗灯昏,只影伤今。更凝神,谁遣新愁,漫撒西岑。

雨墨粗解:
长夜漫漫,无眠的人儿独立窗前,感受着窗外庭院的空寂倍感心酸。一弯小月如同帘钩一般安静地挂在天际,更显得繁星闪烁不定,不知道哪一颗是你眼睛里要追寻的目标。窗台上的盆栽也日渐失去了生机,要不得更别说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这夜色沉沉,心亦沉沉,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到那些美好的日子。
忆起曾经一起在荷塘泛舟的情景,你我自由自在惬意吟唱,当时伴着绿水,花香是多么的欢喜异常。如今旧游只剩孤灯回忆伤感至今,暗自思忖,旧愁未去谁又让这新的愁绪蔓延开去!

雨墨试评:天空老师这首《高阳台》格律韵字均没有问题。且语言流美文字功底很不一般。下面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老师共勉。
先看上片,天空老师从外到内,景中带情的描写,渲染了一个清冷落寞的感情氛围。手法没有问题,只是些许语言组织个人存在异议。比如首拍:“空院寥寥,长宵耿耿,窗前瑟瑟酸心。”几处叠字与各自组句均有重复拖沓之嫌,有些费墨了。第三拍“盆中渐卷枯黄叶,况奈何、莫道秋阴。”后面七言三四句式组句用词不准,让人很难理解其意。上结“夜沉沉”处似与首拍意重,且与接下来“何日销魂,何日花深”缺少联系,需要脑补的太多。不过个人觉得这句子确实太美了,喜欢!
再来看下片,天空老师承接上片“何日”句展开对曾经美好的回忆,首先“忆曾共把芙蓉渡,”一句遣词组句还需凝炼,“任兰舟轻发”很容易想到那句“兰舟催发”用词不准很容易造成歧义,“轻发”这里标点有误。下面“菱歌曲和欢忱。”句与上句“懒散闲吟”意有冲突,亦待斟酌。
后面依旧是意重地方偏多,比如“愁些许”“伤到今”“谁遣新愁”都没有脱离上片那句“瑟瑟酸心”,或许这也是险韵诗成的困难所在吧。“暗灯昏”很明显也费字了。“更凝神”用词不准。
总体来说天空老师这首词立意谋篇手法都没有问题,读起来也是韵美流畅的,但是由于有些句子表意模糊意重导致情感抒发并不是很立体,主要还是在炼字炼句方面多注意一下,雨墨这骨头挑得有点琐碎,还望天空老师不要介意,有待复评老师斧正,谢谢!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0

帖子

1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24
地板
发表于 2022-10-12 15:1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新 于 2022-10-12 15:17 编辑

古典词研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 安新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高阳台 除夜 宋 · 韩疁
 押侵韵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枝簇翠,燕股横金。勾引春风,也知芳意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翻译:
这首高阳台的题目是除夜,写的是除夕。除夕之夜,频频听着滴漏计时的声音,反复点起红色的蜡烛,感觉时光年年如此流逝让人惊心。送旧迎新,还还有多少光阴可让我消磨呢?年岁渐老已经不大习惯通宵宴饮了,可是想不睡觉守夜,又无法忍受冬夜的寒冷。幸好还有几枝早开的梅花陪我。邻居家的女子已是春妆打扮,头发上装点着鬟饰和金钗。这样的美使得春风也吹动起来,令人更加芳情难禁。可是谁能青春永驻呢?那就趁着好的年华,尽情游玩吧,随心去登高游玩,赏尽这带着残雪的楼台和夕阳下的园林吧。
简析:
这首词首一拍以两个动作来描绘迎接除夕之夜的复杂心情,第二拍,顺承第一拍再递进兴出光阴之叹。第三拍实写想守夜又不能通宵饮酒又怕寒冷相侵,歇拍用梅花伴我,侧面烘托作者的孤独。下阙一转,用邻娃明妆迎春和春风下的芳意作对比,顺势得出光阴不可留,不如尽情艳游赢取当下的结论。这首词写得跌宕起伏,上阙的从惊心到微吟,到下阙笔锋一转,以邻娃春妆振起,到勾引春风,最后到恣登临,从容转到了不如怜取眼前景,把握芳华的结论。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高阳台•有感
文/君雨墨
冷雨横窗,西风簌叶,闲庭难耐秋深。凌乱黄花,更堪几日能禁。一帘惆怅眉间驻,叹年来、流水光阴。谩教人,空忆芳菲,枉自沉吟。
悠悠十载浮云路,有尽山尽水,千里千寻。名利他乡,何曾为我知音。灯火逼得黄昏近,幸归来、尚有诗心。画屏开,一纸氤氲,渍动芳襟。

安新问好墨墨,试解读美词:

解读:
冷雨凄风小窗外落叶簌簌,冷寂的庭院已到了深秋。黄菊在风雨下显得凌乱不知还能开几日。我在帘内空叹这光阴流逝,不由得愁上眉间,这深秋季节我只能徒然回忆那已然过去的姹紫嫣红。十年羁旅在外,走过千山万水,异乡土地上见惯了为名利而来的人,却无觅知音。感叹至此,已是黄昏,灯火初上。我暗幸自己尚存有一片诗心和画心,在纸上走动笔墨,那山山水水最是引动我的心怀。

简析:
【冷雨横窗,西风簌叶,闲庭难耐秋深。】首拍景起,风雨、簌叶、窗、闲庭、秋,交待了季节和地点,景色描绘自成层次。【凌乱黄花,更堪几日能禁。】四字句上承秋深,六字句再进一层。【一帘惆怅眉间驻,叹年来、流水光阴。】七字句转入抒情,后面三字逗领四字句进一步说明。【谩教人,空忆芳菲,枉自沉吟。】歇拍和前句并列从另一角度深入抒情,用沉吟引起下阙内容。
【悠悠十载浮云路,有尽山尽水,千里千寻。】下阙首句应发振全篇,这里墨墨点出了羁旅之意。“尽山尽水,千里千寻”句子很美,形式上对仗。【名利他乡,何曾为我知音。】此处一转,说无觅知音之憾。【灯火逼得黄昏近,幸归来、尚有诗心。】用灯火黄昏转回现实,但不知墨墨是否有人到暮年之喻?【画屏开,一纸氤氲,渍动芳襟。】结句真的是很漂亮。

可讨论之处或者说是我不明白之处:
“谩教人,空忆芳菲,枉自沉吟。”此处,空忆芳菲的意义感觉不是特别大;
“尽山尽水,千里千寻”句子很美,形式上对仗,但感觉从情感上不是很分明。
“幸归来、尚有诗心。画屏开,一纸氤氲,渍动芳襟。”此段前句说得是诗心,但又马上转到了画屏,感觉略有些不一致。


墨墨的词一直灵动曼妙,这首长调亦如是。学习欣赏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1

帖子

13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0
5#
发表于 2022-10-12 15:24:55 | 只看该作者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厨 通:橱;销金兽 一作:消金兽)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2    互评
高阳台   有约未成行有感
词/云悠序:几十年未见学友们相邀,因疫情无法成行,遗憾记之
菊正新枝,香来旧院,秋光又换流年。远信相邀,怦然一动心弦。飞鸿别后千山路,剩几封、追忆长笺。草萋萋,漫过春坡,漫过秋峦。
   音书唤起儿时梦,料此番聚首,老鬓苍颜。趁意微醺,斜将醉眼轻翻。天公不解天涯恨,疫无消,怅失今缘。待从头,续约良辰,不作空言。

安然浅评:
云悠同学你好!此词写的是相邀未果的遗憾心情。情感真实,脉络清楚。起句不错,对仗工整,字平意明。读来顺畅。点明时间是秋天菊花开的时候,学友相邀,心情无比激动。然想想別后,相隔遥远,只剩下回忆的书笺,时光荏苒,春夏秋冬一年一年。
过片,连接自然,看着泛黄的书信,回想起儿时的情景。又想到,过去这么多年了,料定都苍老了不少。“趁意微醺,斜将醉眼轻翻。”这一拍,我感觉与前一拍和后一拍好像连接不好。喝酒醉来的突兀。是你想像相聚时的场景,还是你知道不能相聚时愁闷自己喝酒醉了?表达不明白。“天涯恨”是漂泊他乡之恨,不准确。“疫无消、怅失今缘”还是因为疫情,不能相聚,很惆怅。结句稍显直白无力。
如有不对的地方请见谅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0

帖子

1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24
6#
发表于 2022-10-12 17:28:08 | 只看该作者
词研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18芦江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阅读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2.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3.简析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于壮丽的秋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辉映。上片写观景,虽未点明登楼而登楼之意自明;下片于“依栏杆处”再点登楼,起到了首尾呼应作用。笔法之高妙,于此可见,作者不愧为慢词的奠基人。

作业二:
互评
2  填一首【高阳台】重阳感吟
安然
梦里摇波,指间漾月,重阳又透窗纱。金菊舒芳,香魂散味清嘉。柔丝长长千千缕,那一丝、绾得年华。最忧那、霜落枝头,各尽天涯。
浮生诸事随流水,看长天过雁,旷野蒹葭。白发青山,可怜相对残霞。梦里常有盈盈泪,忆双亲、心系乡家。怕回眸、老树寒楼,篱外黄花。

芦江学评:
本词起拍,“梦里摇波,指间漾月,重阳又透窗纱”两个四字对,对仗工整。是写梦里摇动着小舟在清波上游玩,指间荡漾着月亮的幽光。重阳季节的凉风透过窗纱。但我想这两句四字对,不是重阳节气的景语。因为梦里摇波,指间漾月。一年四季都行。后六字赋笔,重阳又透窗纱,此句不通。重阳是一个节日怎么能透过窗纱呢?于罗辑不合。还是蛩声又透窗纱合适些。
次拍“金菊舒芳,香魂散味清嘉”从字面上解释为,金菊舒展着芳容,香魂飘散,细闻味道很好。金菊舒芳甚好,切重阳之景,但香魂散味清嘉,香魂意味着花儿已谢了,化作芳魂在空气中散发清清香味。此句转得太快,重阳正是菊花斗艳之际,怎么突然就谢了?至少这拍第二句还宜继续喧染菊花美艳。为下拍柔条不绾年华作反衬。三拍“柔丝长长千千缕,那一缕、绾得年华”柔丝是指柳丝吧,又长又多的柔丝,那一缕能留住年华呢!上片结拍“最忧那霜落枝头、各尽天涯”最忧虑那天寒霜染枝头,各自落尽天涯。
換头,首拍“浮生诸事随流水,看长天过雁,旷野蒹葭”平生许多事情隨着流水过去了,看见长天飞过雁阵,旷野里的芦与荻,随着节气变换着。次拍“白发青山,可怜相对残霞。”感叹白发对着青山,看霞红霞残。三拍“梦里常有泪盈盈,忆双亲,心系乡家。”上阕首拍有梦里,这里又出现梦里重字了,忆双亲,心系乡家。乡即故乡,家即老家。意义同。保留一个家(韵)乡以其它字替代,可以扩大张力。结拍“怕回眸、老树寒楼,篱外黄花”以景结有回味,只惜上阕有金菊下阕又有黄花意思犯复了。必删其一。

简评:
这是一首重阳怀人之作。通过金菊,柔丝,雁阵,蒹葭,……等意象描述,表迖了青山不老,人生易老。柔丝难绾年华之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古今在外游子思乡之情。情何以堪!全词立意清楚。不足在取景时要选用合理意象,为已所用。建议,把下片中的雁,蒹葭等意群移到上片,把梦里摇波,指间漾月美好生活画面移入下片,以加深对故乡思念之情。也符合上景下情写作方法。使文脉更加清淅。个别无必要重字不用。在遣字造句上还有上升空间。我的点评仅供你参考!咱们在老师指导下,共同提高。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7

帖子

19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0
7#
发表于 2022-10-13 11:2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悠悠 于 2022-10-13 11:23 编辑

古典词研一期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28云悠
1.阅读一首词简析:
高阳台 寄题荪壁山房
宋 · 李彭老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尽萧闲,浴研临池,滴露研朱。
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冰弦玉麈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

李彭老 [lǐ péng lǎo]李彭老(约公元1258年前后在世)字商隐(词综作字周隐,此从绝妙好词),号筼房,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佑末前后在世。
赏析:像笋一样的石壁高耸入云,风声似篁管在傍晚吹奏。在绿林高处有一处幽居,白云似书签隐隐约约,仿佛一点人间的风尘一点也未沾染。杜鹃在绿色深掩的门外啼鸣,床上堆放着一些宝晋时期的书法作品。每日潇洒闲适,在池边临摹碑帖,用露水调朱墨。
以前曾经题写桃花扇,笔上都沾染着香霏色。满满都是西湖边的春意。松菊依然如旧,故地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住所。琴和玉拂尘仍是风流韵致,更有秋兰香熏染的衣服。窗外明亮,小字如珠,似乎重新见到了欧阳询,虞世南的书法真迹。  这首词先写荪壁山房坐落于山谷幽处,白云相伴,绿色沁人心脾,了无纤尘。然后外景移入内景。进而联想到每日潇洒闲适的生活。终日与松菊做伴,与琴书为友,是隐士的风流状态。这种状态是作者希望得到的,满满的羡慕。词句婉约清丽,情景相融,今昔对比,生活场景细细勾描。有对偶,句读,押平声韵,韵字疏淡,生情恬适。
2,互评

高阳台 四季歌
桃溪 12 文竹
千树桃红,万枝杏艳,林中翠鸟卿卿。春雨酥酥,纤纤小草轻盈。横塘十里清波荡,水芙蓉、玉立娉婷。夏阴浓,萤聚星光,蛙噪嚣声。
秋风阵阵芸香送,有蝉鸣高树,归雁人形。遍地红枫,感忽些许幽情。百花凋谢梅英绽,傲酷寒、玉洁冰清。待明朝,时序轮回,万象重生。


云悠评:春夏秋冬,四季均分。前面分述,尾拍总结。第二拍春雨,纤纤小草感觉应该和起拍换一下位置会更好。夏季取景还可以。芸香用作秋天的物象不明显,冬季梅作物象,也可以。整首物象过多,植物,动物,白天,夜晚,显得杂乱无章,词中连着几个叠词,紧密又无规律,反倒不美。通篇看来,直陈铺排,有点像流水账,感觉缺少韵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3

帖子

14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82
8#
发表于 2022-10-13 14:2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凝嫣 于 2022-10-13 14:25 编辑

第一题: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译文:菊花的在枝头透着清晓的寒意,人生不要轻易放下酒杯,要一醉方休。在雨中吹着笛子,在醉里反戴着帽子插上菊花。身体健康,好好吃饭。看着美女听着歌板享受欢乐。黄花映着白发,任凭旁人冷眼相观。

试评:
高阳台
文/心羽
篱菊初开,丛芜渐老,枫红次第山头。水掩沉香,不觉又已商秋。残霞摇曳金波转,纵凝望,念也难留。只年年,叶坠浔边,空落清愁。
从前十里怡然地,正寒烟撩掠,霜冷汀州。昔日情怀,万千美景皆休。此间纵有贞心在,奈青葱,早已如流。待风来,唯见飞英,唯剩离舟。
译文:菊花初开,杂草渐老,枫树在山头依次的也红了。水掩沉香,不觉又已经秋天。倒影的残霞在水中摇曳不停的流转,即使想让他停也停不下来。唯一年年,叶落水边,没有落清愁。
从前十里安闲地,现在正是寒烟缭绕,霜冷汀州。昨日的情怀,万千美景都没有了。里面即使有留恋的心在,无奈青葱没有了。等风来,只看见飞花,只剩下离去的小舟。

试评:试评:首拍六子句和前面意象没有变化,前面是视觉,后面或是听觉会更好看。下一句“掩”没懂,怎么掩?和后面已商秋,联系不紧密。下片从前和昔日意重,最后一拍回到现实,待风来是看不见飞花的,上片只提到菊花,菊花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冷风中。还有离舟是离去的小船,离去的小船是看不见。(离舟是作者自比吗?)
水平有限,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38

帖子

29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47
9#
发表于 2022-10-13 17:55:55 | 只看该作者
词研班第一期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组09—清风秋月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     荷花
刘光祖       宋代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译文:傍晚的清风消除暑热,小池塘里荷叶静静挺立。我从胡床上酒后醒来,在池塘边散步徘徊。微风吹来荷叶清香,水草晃动,看见荷叶下鱼儿游动。眼前荷秆空空地举着它的叶片,而那冰清玉洁的荷花已难睹其面。愁啊,荷花已经如此这般模样,怎堪化妆对镜去照容颜。夜深人静,月亮在充满凉意的空中穿行,犹如凄凉幽幻的梦境。这情景谁会理解,谁会同情?记得临江手扶栏杆眺望的情景,江南湖面千顷,全是荷花的一片浓红。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咏物词。上片写暑天晚凉酒醒,在池塘边所看到的凋谢之荷。作者是南宋中期立朝敢言、疾恶如仇的名臣,曾因作文讥讽权奸韩侂胄而被夺职谪居房州,直到韩氏败亡、党禁解除后才得起复。此词可能就是贬谪期间所作,它借败荷抒怀,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幽愤的情怀。本篇是刘光祖诗词的代表作,它体现了作者的个人风格和成就。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高阳台 集美财经毕业四十周年聚会有怀
桃蹊19-品茶伊人
十月榕城,天清气爽,金风玉露重逢。醉美西湖,骋怀尽展芳容。觥筹交错珠光闪,尽余杯、弭忘穷通。籍银缸,仔细端祥,恐梦游中。
八闽学子神仙会,忆财经岁月,手足情同。四十年来,浔江积愫醇浓。青春足迹堪回首,惜晚晴、淡荡心胸。向崦嵫,种菊南山,行止由衷。

赏读:秋高气爽的季节,同学们重聚在福州城。美丽的西湖,像当年一样景色秀美。见到老同学,大家都抛开这些年生活中的烦恼,尽情举杯,开怀畅饮。端着酒杯,面前的一切,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梦中吗?
想当年,同学们都来自省里各个地方,但我们情同手足。四十年过去,我们的感情越积越浓。走过的青春岁月都是美好,回忆过往珍惜当下,没有可以遗憾的。未来的日子,真向往陶渊明那样种菊南山的生活,干自己喜欢的事。

清风试评,个人理解,解读有误的地方品茶伊人老师包涵。
词作是首感怀词,描写同学聚会的现实题材,真的祝贺,赞一个。起拍景起,好天气好心情,乐境乐情。惜乎四字句未对仗,金风玉露同前面天清气爽意近,同后面重逢不搭,和谁重逢?继拍又是铺景,前面重逢突兀的出现,这里又回到景致,何不开始进入正题重要人物出场?三拍觥筹交错出现的突兀,前面缺铺垫。
下片的青春足迹这一拍,感觉前面跟后面的句读句断了,堪回首、惜晚晴、心胸之间意脉不顺畅。结拍的向崦嵫跟整首词格调不搭,日落总是会让人感觉低沉、颓废,
地名如果不是很有名或者通识最好能注释,比如西湖、浔江,福州有个西湖?看词意不可能是杭州那个吧?两广有个浔江,福州或者厦门有个浔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4

帖子

123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0
10#
发表于 2022-10-13 18:55:48 | 只看该作者
桃蹊组31~慧眼

一、声声慢·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
清 朱祖谋

鸣螀颓墄,吹蝶空枝,飘蓬人意相怜。/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
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棉。/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天阴洞庭波阔,夜沈沈、流恨湘弦。/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从词前小序可知,是作者见声声慢·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
清 朱祖谋

鸣螀颓墄,吹蝶空枝,飘蓬人意相怜。/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
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棉。/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天阴洞庭波阔,夜沈沈、流恨湘弦。/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从词前小序可知,是作者见洪汝冲落叶词感示之作。这首词作于1901年,珍妃死亡的第二年,作者时任礼部侍郎。以第三者的身份感慨光绪帝珍妃的悲剧,抒发出光绪帝心中郁结的哀伤。流露出光绪对推坠井下死去的珍妃蕴含无限的怜爱之情,是首深探心曲之辞。这首词用虚实相映合的写作手法,情景交融,把咏物和抒情完美结合。同时运用典故,丰富了词的容量。

第一意群:鸣蝉、颓墄、落叶、飘蓬。实景描写,环境渲染。寒蝉鸣叫于毁坏的宫殿台阶之中,悲声哀景,映衬出劫后宫苑的荒凉景象。树叶纷纷坠飞,有如蝴蝶飞舞,剩下满目空枝。蝴蝶本与春风为伴,而在使生命凋零的秋风中,只有萎落、飘亡。肃杀的气氛,美丽的形象,既切落叶词题,其中又隐现着珍妃的影子。
第二意群:虚笔描写,由落叶联想到珍妃如离魂。在光绪眼中,死去的珍妃有如一片离魂似的落叶,当年共处的往事昔情,历历难以忘怀,楼空人去,恍然如梦,在斜阳冉冉之中,如梦的往事旧情摇漾不已,隐约而又迷茫。
第三意群:运用红叶题诗的典故,实笔回忆当年与珍妃相爱情景,表达了光绪与珍妃两情眷好之情境。禁花,即宫禁中的花,代指珍妃,憔悴年年,暗示珍妃为西太后所忌,心境极为抑郁。
第四意群:借用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落叶寒蝉曲》,虚笔回扣第一意群的起拍,反映出光绪帝思念珍妃的凄凉心情。寒信,寒冷的信息,指秋风。神宫,指光绪所居的宫殿。三句写秋风劲急,落叶纷坠,簌簌有声,如同凄凉的音乐。
第五意群:用巢鸾虚笔来暗喻光绪帝和珍妃的爱情悲剧。委婉道出珍妃被推坠宫井事。光绪帝本想与珍妃相爱终老,却哪知无此缘分,原因在金井飞霜,隐约吐露了西太后的残酷无情,逼珍妃坠井的惨痛情事,从此被迫割断了与珍妃的缠绵情缘。
第六意群:实笔描写落叶在旋风中飘扬如同起舞,暗写光绪回忆与珍妃的歌吟生活,而这一切都成为永难返回的过去,追寻根源,不由感叹无端的恩怨造成了多少人间憾恨。
第七意群:借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意,切合秋深落叶题旨,同时更包含着《湘夫人》一诗中所抒写的人天悠隔的痛苦,那如梦、如云、如彩云、如落叶,如昙花的一现,那令人空惘、惆怅的幻灭之感,那浩茫难平的情思,正象那洞庭湖水一样。孟郊《湘弦怨》诗:“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这里作者把广阔的洞庭湖水、人天永隔的幽怨,与繁声促节的湘弦音声组合在一起,融化为一曲绵绵不尽的流恨,阴阴天宇,沉沉夜色,形象地染绘出一幅色彩阴暗的画面。
第八意群:借用宋玉《九辩》中草木摇落而变衰之意,表达出光绪帝对爱情的聚散和悲欢的深悲巨痛。摇落二字,总结全词,揭破题旨。刻骨铭心,时刻难忘,那哀伤就如空山杜鹃不停止地泣血哀啼,吐诉不尽内心郁结蕴藏于胸。

二、桃蹊08—风起的地方

雁影参差,虫声断续,金风醉了寒花。淡紫轻黄,篱边看取云斜,满城风雨重阳近,更几回、瘦损瑶葩。欲登高、水复山重,不见桑麻。

阶前愁杀延龄药,渐风摧木叶,数点昏鸦。撩乱情思,就中滋味堪嗟。霜凝素月关山冷,却这般、各自天涯。问蛮笺、解佩何人,为甚鸣笳。

赏析:问好学长!在雁影参差、秋虫断续中,金凤催开了菊花。淡紫轻黄的纤姿,在篱边看取斜云。满城风雨中逼近了重阳节,更几回,消瘦了菊花。欲登高,山长水复,不见家乡的桑麻。
在渐变的西风中,在渐稀疏的昏鸦声中,阶前的菊花的衰败使人忧愁,这情景扰乱了情思,滋味堪叹。素月凝霜关山冷,却这般,各自天涯。问蛮笺,何人解佩,为谁鸣笳。
这是一首托物抒发相思的不错的词作。主旨明晰,语言流畅清丽。
唯一值得商榷的是渐领数点昏鸦有点牵强。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2-22 00:42 , Processed in 0.2035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