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 120
|
古典诗创作实验班第3讲探骊组作业 |
| ||
点评
【总辅导老师无憾点评】所以尾联必须再斟酌提升一下,尤其是立意上
总得来说布局上前面写物,后面抒情安排合理。作者本身也是有很好基础的,细节上再多打磨就好。
尾联下分句和上分句衔接不够,嫉妒什么呢?嫉妒孤高吗?总是有点牵强。总体看对菊花直面西风,凌霜而开描写不够,内涵挖掘不足。逻辑和凝炼上也有所欠缺。
所以妒。菊花就不一样了。生存环境恶劣,妖艳不及桃花,富贵不及牡丹,清纯不及梨花,所以没有可以羡慕的。菊花倚顽强和坚韧是在逆境中磨练出来的。借用这句不合适。
且三联意上和二三句抵触。前面说少知音,后面又说世人对菊花的喜欢,矛盾。尾联抒情,一任群芳妒一句借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群芳嫉妒梅花是因为梅花开的比春花早。
咏物,句句不离物才好,五六句借用典故和故事来衬托世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菊花的品质。但是一个忆一个怜,属于主观词。这样就把作者的情绪代入了,就不太像咏了,更像赏时的一种感叹。
古往今来爱菊之人不胜枚举。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三句和二句意重,浪费了笔墨。无人解还是缺少知音。四句有点跑偏,缺少了菊花的影子。
如果从色彩上讲,菊花颜色五彩缤纷,含羞描写不贴切。如果从环境来讲生于静处而害羞,又把菊花当做了一个小姑娘一般害羞。这样就使得菊花失去了凌然的气势。少知音更说不过去了。
| ||
点评
【流年老师评】
流年斗胆,尝试修改一下,仅供参考:
咏菊花
探骊35/玄樗
一身玉骨自天成,笑对青娥谄媚声。
五柳心仪篱下客,半山理辩句中情。
霜浓不见失颜色,风疾未曾飞落英。
独占深秋此时景,世间隐者慕其名。
尾联问题不大,回扣主题,展现菊花的品质。总体来说,整首诗脉络清晰,章法有道,可见笔者功底深厚,但个别字词的凝练还需努力
中间两联,过于虚写,尤其颈联最好采用实笔景语去抒发自己对于菊花的本性刻画
“傲”字不稳,换“自”好些。
“不与东君谄媚声”,菊本秋之物像,与东君无关联,咏物诗并不适用反衬的手法来描写菊
流年老师评:问好玄樗学友,流年才疏学浅,点评时如有不到之处,还请海涵。
咱们先看首联,首联比起,“凌风瘦骨傲天成,不与东君谄媚声。”,“凌风凌风瘦骨”把菊的形象刻画的弱了,字词还需斟酌
期待老师点评,加油!
| ||
点评
【总辅导老师无憾点评】总体看作品立意不是太稳,起的高结的低也使得作品虎头蛇尾。字词的凝炼也还需刻苦努力,就说这些吧,下一个哈
【总辅导老师无憾点评】所以尾联必须再斟酌提升一下,尤其是立意上
【总辅导老师无憾点评】尾联力尽,不羡百花之句多余,后分句但凭全力扮清秋之句更是立不住脚,感觉把菊花的孤傲写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完全没有表达出来菊花的本质来。
【总辅导老师无憾点评】颈联招来蜂宝之句写的过于随意不严谨,从气势上也明显的继续下滑,后分句从其功效入手,思路也还可以。
【总辅导老师无憾点评】颔联继续从细节处描写来做铺垫,点点金黄妆大地这句气势十足,衔接的也好。后分句熨心头似乎还跟得上,但纤纤香味就有点气势下滑了。且用纤纤来形容香味也不太合适,此处可再斟酌修改一下
【总辅导老师无憾点评】后分句却把精华尘世投这句虽刻意造势,但感觉有点过头了。还是那句话,须知起的太高后边是很不容易衔接好的。
【总辅导老师无憾点评】首联起句直接点明地点生于野径。不名流之词则贬义多了点,可再斟酌凝炼,如:生于野径不娇柔啥的
期待老师点评,加油!
| ||
| ||
| ||
| ||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3-31 12:51 , Processed in 0.16072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