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551|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四讲晴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766

主题

1143

帖子

43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8 17:2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四讲作业:
以“立夏”起意,七律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用上夸张。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8

帖子

11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0
沙发
发表于 2025-4-19 07:5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25-4-19 17:44 编辑

七律*立夏
晴02  小糊涂

荼蘼架下春魂瘦,蛙鼓池塘绿已肥。
柳絮扑帘晴雪乱,槐阴穿牖暖风微。
茶烟袅尽残莺啭,簟枕空留旧梦稀。
最是恼人双燕子,犹传私语掠檐飞。

点评

一路春风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25-4-25 10:19
四联:尾联又回到室外,犹传私语掠檐飞这是要给谁传信吗? 整体比较松散,无主题。要加油啦。  发表于 2025-4-25 10:19
三联:这联也室内,茶烟袅尽残莺啭,视觉+听觉前四后三断痕,旧梦稀来得没由头。  发表于 2025-4-25 10:18
二联:转室内了,扑帘的柳絮若晴雪乱,穿牖的槐阴?这得请太阳公公帮忙。这联视觉,实写。  发表于 2025-4-25 10:18
一联:花到荼蘼花事了,第一句没问题。第二句前四后三散发性思维,显涩。  发表于 2025-4-25 10:1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2
板凳
发表于 2025-4-21 05:34:20 | 只看该作者
晴09老周
初夏
梅雨霏霏滢似珠,南人自比辋川图。
枇杷压路金无价,蕉扇张天绿可娱。
恨有龙蛇争海陆,愧非鱼鸟泛江湖。
相思嵇吕酬千里,聊慰停云一日孤。

点评

一路春风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25-4-26 13:42
宋京镗《洞庭春色·次宇文总领韵》词:“命驾访嵇,泛舟思戴,此兴甚浓。”停云应该也是典,查了下,有思亲友的意思,只是前面没有铺垫,尾联突兀了。友友博学。  发表于 2025-4-26 13:41
尾联有典,先去查下 ,嵇吕命驾,原指三国时嵇康与吕安之间的友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后以此形容朋友间的思念寻访及深厚友谊。  发表于 2025-4-26 13:41
颈联入情,这么美的地方恨上了,让人觉得用力太猛,而且前两联较舒适,从这联开始有悲愤的感觉。恨压制了下联的愧。  发表于 2025-4-26 13:41
这是江南的初夏啊,梅雨季节,时间轻松拿捏。似辋川图的美景,总写 颌联分写具体美景,枇杷压路,蕉扇张天非常有气势,点赞。  发表于 2025-4-26 13:4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3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6
地板
发表于 2025-4-21 14:41:11 | 只看该作者
七律·初夏
晴11-猫眼石
薰风乍度透轻云,薄袂新裁著意勤。
烟起平堤莺语细,露凝芳架刺蔷欣。
粼粼池水清如许,淡淡荷香远自闻。
何事朝来迷野径,半缘浅夏半缘君。

点评

唯一我不成熟的看法就是:中二联和首联后分句有脱节的感觉,另外尾字君有些突兀。  发表于 2025-4-27 20:44
颈联继续写景,嗅觉与视觉的交错让人身临其境,尾联有抒情。  发表于 2025-4-27 20:40
问好诗友:律诗写得有板有眼,首联总起引出下文,颔联一动一静非常好。  发表于 2025-4-27 20:3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3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4
5#
发表于 2025-4-21 19:5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耀 于 2025-4-21 20:00 编辑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四讲作业
晴03一光耀
七律.田园初夏
文/光耀
薰风浅拂绿畴长,斗指东南麦浪黄。
紫燕呢喃穿柳巷,红鹃布谷闹峦冈。
青门老叟摘瓜笑,草径儿童捉蝶忙。
最是农家欢悦地,半瓯龙井度时光。
注:“青门”古称瓜地

点评

尾联“欢悦地”里喝龙井可以斟酌。另外麦浪用黄字不够稳。  发表于 2025-4-27 20:53
颔联能一动物一植物分开描写贵更好,颈联要转换到自己的所见所闻更能感染人。  发表于 2025-4-27 20:51
问好诗友:诗文格律正确,首联给出了大环境有利于下文的展开1很好,赞  发表于 2025-4-27 20:4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2

帖子

12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24
6#
发表于 2025-4-23 05:5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讲作业:晴17-兰兮
七律·立夏
熏风轻拂柳丝扬,日渐微炎翠草香。
麦绿田园争野老,蛙鸣池沼动他乡。
十年客路辛酸泪,一棹江波零落伤。
今又复归初夏季,叹看屋内燕归梁。

点评

3、“燕归梁”是春季物像。  发表于 2025-4-24 18:10
2、颔联看不懂想要表达什么;  发表于 2025-4-24 18:09
1、“翠草”“麦绿”意重;  发表于 2025-4-24 18:0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3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0
7#
发表于 2025-4-23 22:3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人 于 2025-4-24 10:57 编辑

立夏
文/凡人

遍地飞红春已逝,声声蛙鼓夏登台。
婆娑杨柳含羞笑,娇艳荷花待客来。
一缕清风迎面至,三千俗事任风裁。
消闲寻得阴凉处,与友敲棋亦乐哉。

点评

3、整首诗遣词造句离诗家语相去甚远。  发表于 2025-4-24 18:31
2、“迎”不如“抚”等字,选取感官动词会更好;  发表于 2025-4-24 18:29
1、“遍地”后接“飞”不妥,可考虑“落”“残”等字毕竟“春已逝”;  发表于 2025-4-24 18:2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2
8#
发表于 2025-4-24 00:3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随风☆ 于 2025-4-24 04:19 编辑

七律第四讲作业

七律·寒地逢立夏有感
晴组-随风
江南夏日自今朝,此处轻寒犹似潮。
细草才香门外路,垂杨初绿水中桥。
虽怜春事逢常晚,但喜暑天伤且遥。
好景不争先与后,桃花榴火各夭娆。

点评

1、问好诗友!七律格律无误。 2、首联切题,立夏到但天还寒。颔联写景,进一步写寒地的季候特征:立夏夏不至,春景依然。颈联转,写个人偏好,喜暑却犹寒。结联放松心情,放宽心态,美好景致,只是先后而已。  发表于 2025-4-28 15:58
3、写得很从容,正规中距。平中见奇,说出自然规律。中二联对仗工稳。赞! 4、未见有夸张手法,作业要求有提到,但这个不是缺点。 评点不到位之处请多包涵! (2025.4.17)  发表于 2025-4-28 15:5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

帖子

9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90
9#
发表于 2025-4-24 19:04:07 | 只看该作者
晴01/草原骏马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四讲作业:
以“立夏”起意,七律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用上夸张。
《立夏感怀》
立夏亦然暑气狂,热风似火入城乡。
天空烈日正悬挂,地上青苗无躲藏。
燕舞难寻纵队影,蝉鸣渐噪柳丝长。
可怜岁月催时节,独对炎光意未央。

点评

1、问好诗友!七律格律无误。 2、首联开门见山,用夸张手法写出立夏之狂热。颔联顺接,从天地两个维度写立夏之热。颈联写春夏交替的物候变化。尾联发出感慨,感叹炎光没有穷尽。  发表于 2025-4-28 15:57
3、采用夸张手法好,但要注意切合自然。春犹寒、秋酷热是自然规律,在非气候反常的年份,立夏即“暑气狂”要斟酌一下。 评点不到位之处请多包涵! (2025.4.18)  发表于 2025-4-28 15:5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10#
发表于 2025-4-24 21:32:2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四讲作业:晴20-凝月


立夏即事
炎风渐起逐闲身,节序如流又一轮。
野岸蛙鸣声过耳,高枝蝉噪韵侵尘。
田田荷叶连天碧,灼灼榴花映日新。
赖得欣荣同入镜,宛然已是画中人。





点评

简评:此律格律正确,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就是选取的物象,比如蛙鸣,蝉噪,荷叶,榴花,在有的地方已经有了,而有的地方还没有,比如河北就还没有,所以为了使作品更完善,可以在题目中加上地点,比如岭南立夏等....  发表于 2025-4-27 22:0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9 17:53 , Processed in 0.1162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