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13|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966

主题

1344

帖子

504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夏云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左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10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4
沙发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新境界
一  自选一首古人词并解析
山花子  刘辰翁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此时此地的心情,无法说清楚。期待着能相聚,却不知要到哪一年。章江早过了三十里了,离别的泪依然在流。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该尽早投宿,明日还有一半的路要赶。在这样一个随时会下雨的寒冷的暮春季节里,只有偶尔几处的桃花,让人觉得可爱。

二  互评
新境界评妮妮
附原玉
夏云峰·夏景
文/妮妮
夏林葱。池荷绽,轻拂细柳柔风。湖面画船漫荡,笑语声浓。藕花香溢,熏日暖、翠盖摇篷。闲坐久、观鱼戏藻,其乐无穷。

更闻远处啼蛩。正炎暑、偶来山雨从容。林下石边小卧,意静神融。酒盈佳酿,须畅饮、醉赏霞红。向晚际、蝉鸣渐悄,月挂苍穹 。

解读
夏日的树林一片葱翠。小池的荷花竞相开放,柔风轻轻拂过纤细的柳条。湖中精致的楼船在水中荡漾,时不时有爽朗的笑声传来。
藕花香气四溢,太阳暖熏熏的,有带着篷的小舟经过摇动了碧绿的荷叶。在这里长时间的闲坐,看鱼儿在水藻间嬉戏,心情分外美好。

更听见有小虫的啼叫。正是夏天,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雨丝毫不感觉意外。去树林子里的石头旁边一躺,浑然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拿出提前备好的美酒倒的将要溢出来,一杯接一杯,看着天边的红霞,整个人都醉了。快要天黑了的时候,蝉鸣声少了,一轮明月挂在天上。

境界学评
问好同学!通读全篇,小词格律无误。然造景过多略显杂乱,布局还须合理。具体有以下几处愿与同学探讨!
1林与柳  夏与葱  池与湖  荷与藕  熏日与暖  酒与佳酿多有重复。
2细柳柔风一般是春天意象。
3画船有些昵古,一般指大而精美的楼船,漫荡有些不太合适,分明是后面带篷的小舟更适合在荷塘穿梭。
4这么多这么长的画面都是闲坐中得来显然不如一路行来更适合些,是收获,闲坐有些不劳而获。
5啼蛩一般指蟋蟀,飞蛩一般指蝗虫。炎热的夏季白天怕是只听得到蝉鸣,何况是远处。不合情理。
6正炎暑有些浪费,雨也确实来的突兀。
7刚下了雨,就去石边小卧,哪怕不怕凉,不怕弄一身泥吗?石头上怎么也干净点吧?
8酒从哪里来,缺乏铺垫。
9结句有些敷衍,既不能收束全篇,亦与上阕缺乏呼应。
10虽然标题是夏景,但也不能没有了情,景语都是为情服务的!下阕基本上废了。
不符合同学一贯水准!
水平有限,胡言乱语!勿怪!具体以老师点评为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8
板凳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竹林疏影第22讲作业
一、古诗解析
夜游宫·长记劳君送远
【宋代】 毛滂
长记劳君送远,柳烟重、桃花波暖。花外溪城望不见,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
我有凌霄伴,在何处、山寒云乱。何不随君弄清浅,见伊时,话阳春,山数点。
格式: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翻译‌:
长久记得你送我远行时的情景,柳烟弥漫、桃花盛开,江水温暖。花丛外隐约可见溪城轮廓,古槐树下故人稀少,秋天的鬓发已斑白。
我有凌霄之志的伴侣,此刻却不知在何处,山间寒云缭乱。何不随你泛舟江上?相见时,共话阳春美景,看远山几点青翠。 ‌
二、互评:原玉
夏云峰.赏荷
/清心
伴斜阳。青玉盖、摇曳漫舞霓裳。红粉芰荷相间,步步生香。万千仙子,绰约弄、雅韵飞扬。临曲岸、悠悠静赏、宓女风光。
悄然久自徜徉。已沉醉、恍如身置潇湘。纷扰莫闻莫问,逸客安详。楚台风起,衣袂拂、但觉微凉。夜幕降、星灯数点,洒落荷塘。
整首词流畅自如,赏心悦目,好词。个人感觉爱中“宓女”所指稍感模糊。洛水女神宓妃?如果是与后面风光组句觉得不好理解。“恍如身置潇湘”句中的潇湘好像同赏荷关联不大。总体感觉两处用典不太恰当。
待老师细评和指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地板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里红@ 于 2025-7-7 15:40 编辑

古典词研第22次作业:
风荷33-山里红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曲玉管·陇首云飞
   宋·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译文
山岭之上,黄昏的云彩纷飞,晚上江边, 暮霭沉沉。眼前是一片烟波万里,我凭栏久久望去,只见山河是那么清冷萧条,清秋处处凄凉,让人心中不忍难受。在那遥远的神京,有一位盈盈的如仙佳人。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回想当初有多少相见的美好时光,谁知聚散不由人,当时的欢乐,反变成今日的无限愁怨。千里之外我们无从相见,只有彼此思念。每当我又见山水美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只好默默无语,独自下楼去。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夏云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夏云峰·初夏访隐儒不遇
文/风雨兼程
仰仙儒。携藜杖、初夏来访云居。苔径几经雨洗,露滴真珠。水连青霭,织锦帐、翠鸟欢娱。穿竹坞、琴音故迹,半是萧疏。
溪前入望旧庐。柳荫下、秤纹还讶模糊。篱院柴门未掩,寂寞苍梧。两畦花圃,蒿草绿、更待谁锄。惆怅处、一池翠盖,相拥红蕖。
互评
1.整篇读来,好似一幅优美的散文。访隐儒不见,似乎有点失落。可是作者笔锋一转,所见之景象,又让人感觉不枉此行。
2.秤纹,我想作者可能是写棋枰的纹路。秤纹和枰纹长相差不多。
3.锦帐这个词我认为有点不恰当。锦帐是指锦制的帷帐,亦泛指华美的帷帐。初夏时节,水霭交接处,翠鸟在嬉戏,大背景是以绿色为主的,应该谈不上华美。
4.细细读来,似乎有泥古的痕迹,但是,这并不妨碍这篇作品的精致。
5.小白初评,不当之处,多多包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5#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风雨兼程

一.阅读

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原玉

破阵子
李煜(南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2、译文

延续四十年历史的政权,延绵三千里地域的山河。宫殿高耸入云,宫廷内外各种名花奇树,烟聚萝绕。何曾见识过战争呢?
自从成为俘虏,就日渐消瘦,白发初生。最让人伤心的是那天匆匆忙忙地告别宗庙,教房里还为我演奏着别离的歌曲,我含泪对宫女告别。

3、赏析

起拍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拉开,场面阔大。二拍,细节深度刻画南唐宫中的豪华秾艳的景象。歇拍,转于一问。为过片作铺垫。采用的是大开手笔。
过片。一旦顺接上片。回到残酷的当下,化两典述之。五拍。转进最不堪的现实反差。自己钟爱的将永远失去。煞尾。深深的无奈。下片的残酷与上片的豪奢形成强烈的对比,下片,采用了大合手法。全文赋体行文,直抒胸臆,通过大开大合,前后对比,艺术上起到震撼人心的放果。


二、互评

夏云峰·夏夜遣怀
风荷31-花妖

晚风和。纤云散、庭前树影婆娑。风掠竹梢窸窣,轻叩椽柯。草萤飞度,清夜里、且伴星娥。邀月影,倾杯共把,底事消磨。
醉中遥忆青萝。月窗下,赌书敲字吟哦。年少不知世味,指点山河。光阴偷换,回首处、去日良多。幸尚有,情怀似旧,可镇心魔。

1、解读

问候花妖同学,本作品用韵和协,词脉流畅,感情真挚。惜,轻字出律。
作品营造了夏夜风和月下独酌的古雅意境,星月萤火与书斋旧忆相交织,孤寂之怀栩栩如生。作品采用上景下情的构思,时间上脉络清晰,从傍晚到深夜,穿插回忆。空间上也很简明,主线从外而内。总体来说,是一篇不错的作品,若在时间过渡,遣词择韵等方面加以细研,可入佳境。

2、评析

起拍。晚,点时间。风,媒介。纤云、树影,傍晚之景。二拍。风与起拍晚风意重,椽柯,略生僻。三拍。草萤。夏夜特色明显,题目扣紧了。清夜,是人主观感受孤独,而忽略了夏夜动物的嘈杂之声?歇拍。似乎有了回应,颇有谪仙的月下独酌的孤寂之感。
过片。青萝,或改青罗更好一点。为下文作铺垫。两处入典,主人的品味也暗含其中。六拍。有点自相矛盾,指点山河意气风发了,不知世味则懵懂无知。七拍,常人用墨,稍俗。煞尾。镇心魔现代词境与全文古雅格调稍显违和。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2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6
6#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第22次作业:
风荷17-真诚思风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曲玉管·陇首云飞
   宋·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译文
山岭之上,黄昏的云彩纷飞,晚上江边, 暮霭沉沉。眼前是一片烟波万里,我凭栏久久望去,只见山河是那么清冷萧条,清秋处处凄凉,让人心中不忍难受。在那遥远的神京,有一位盈盈的如仙佳人。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回想当初有多少相见的美好时光,谁知聚散不由人,当时的欢乐,反变成今日的无限愁怨。千里之外我们无从相见,只有彼此思念。每当我又见山水美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只好默默无语,独自下楼去。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夏云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夏云峰
文/山里红
三伏天。消溽暑、荷塘忙里偷闲。徒步柳林堤岸,顿觉欣然。晚风吹拂,香暗度、溢满河湾。鱼戏水、招摇叶盖,点点珠圆。
莫言山远地偏。地偏处、自有人世清欢。如若鬓衰隐去,必选荷田。两三诗友,茶半盏、泼墨开篇。从此便、名缰利锁,皆视云烟。
译文
三伏天里,想要驱散这闷热潮湿的暑气,便忙里偷闲来到荷塘边。沿着种满柳树的堤岸散步,顿时觉得满心欢喜。晚风吹来,淡淡的荷香悄悄弥漫,洒满了河湾。鱼儿在水里嬉戏,晃动着荷叶,叶上的水珠像珍珠般点点圆润。
别说这地方远离山林、地处偏僻。就算在这样偏远的角落,也自有属于人间的清净欢愉。如果有一天,我鬓发斑白、从俗世中隐退,一定会选这样的荷田居住。约上两三个诗友,泡上半盏清茶,挥笔泼墨写下诗篇。从那时起,那些束缚人的名利枷锁,都只当是过眼云烟了。
互评
问好山里红同学!格律无误,这首词以夏日闲情为引,融景、情、志于一体,笔墨清淡却意韵悠长,景语生动,消暑意趣跃然纸上,上阕紧扣“三伏天”“荷塘”“柳林堤岸”等夏日意象,用“香暗度”“鱼戏水”“珠圆”等细节,勾勒出一幅鲜活的消暑图景。“顿觉欣然”四字直白点出心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暑气消散后的轻松快意,景与情的交融自然无痕。由景入情,淡泊之志藏于闲语,下阕从“地偏处、自有人世清欢”起,将视角从眼前之景转向对生活的思考。“必选荷田”“两三诗友”“茶半盏、泼墨开篇”等场景,勾勒出理想中的归隐生活,平淡中透着对纯粹精神世界的追求。意境超脱,俗念尽抛显风骨,结尾“名缰利锁,皆视云烟”一句,收束有力,将前文的闲逸情怀推向高潮。不刻意喊口号,却以“荷田”“诗友”“清茶”等具体意象,托出对名利的淡泊,让这份归隐之愿显得真实可感,而非空洞的避世之谈。
整首词语言朴素如白话,却字字含韵,于日常景致中提炼出旷达心境,读来清爽又余味悠长。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9

帖子

11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4
7#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二十二讲作业
风荷22.清心
一  自选一首古人词并解析
千秋岁.咏夏景
谢逸〔宋代〕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译文:
蔌蔌楝花飘满台阶,传来阵阵清香。梅雨过后,是风初起之时。我的幽情如湘水一样悠长,江南水乡的景色亦常常入梦中。看书疲倦的时候,听着鹧鸪的叫声,不知不觉的就在南窗睡着了。
如此美意竟无人可以寄托,又有谁能解开我心中的幽愁呢?修竹边,稀疏的竹织帘里,歌罢用扇子拂去尘埃,舞罢微风掀起我的衣袖。人散后,只见碧天如水,一弯小月斜挂空中。


赏析:
  这是一首夏季避暑词。上片写夏日景色,下片写消夏生活。
  楝花纷纷下落;梅雨过后,水草邃起,点明时序风物。情随湘水,梦绕吴峰,屏风上所绘山水,使人遥想名胜景色。琴书倦、鹧鸪唤醒,南窗倦卧,写日常午睡之情。于是,耽情歌舞,玩月晚凉。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夏日图景,描绘出浓郁的生活情趣。
  这首词,写景抒情,用事运典,无不思致缜密。“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用程晓诗意:“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写伏暑天气,人们在家中歇息,很少来往。“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典用骆宾王《竞渡诗序》:“便娟舞袖,向绿水以全低,飘飏歌声,得清风而更远。”全词笔调纤灵,语句凝炼,对仗工整。是宋词艺苑中的一株奇葩。


二、互评
夏云峰·夏雨
文/幽兰梦蝶
午梦慵,风乍起,鸣蝉噪乱幽丛。池畔杨飚柳舞,过客匆匆。夏云翻墨,天似洗,电闪雷龙。望岸处,波光潋滟,荷影葱茏。
凉生翠盖千重,倚亭榭、断桥烟雨空濛。蛙鼓数声顿歇,雨剥残红。旧游如幻,青纸伞、一叶惊鸿。念此际,花颜碧树,独对芳踪。


译:午后梦醒,见突然刮起大风。鸣蝉急躁,杨柳飘飞,过客匆匆。墨云翻滚,电闪雷鸣。见远处水塘,波光潋滟,荷花茂盛。
凉意生起,荷叶层层叠叠。倚在小亭栏杆上,看烟雨蒙蒙。池蛙叫了几声又停,雨打在荷花上 。忽然忆起旧时游览的情景。你撑着油纸伞,轻盈的姿态,一见惊鸿。想着此刻,你如花的容颜,是否独自对着荷花的身影。
互评:问好学友,本词格律依柳永格的话,池畔杨飙柳舞,杨处应该是仄。上片写夏雨来前情景,下片描写雨中情景,意脉顺,用词优美,选韵合适。很美的一首词。觉得有几处用词可商榷一下。比如天似洗一般形容天空非常清澈干净,现在用在墨云后,感觉不太合适。还有波光潋滟,用在此处不太正确吧。还有荷影葱茏,葱茏是草木茂盛的意思,形容影不知可否。个见哈,不一定对,还是请老师指点吧。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2
8#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22讲作业:
幽兰梦蝶
1.阅读
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画堂春
宋    张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译文:
外湖的莲蓬(莲子)长得高低错落,参差不齐。雨后初晴,远山青翠的地方,白鸥在自由飞翔。水色与天光交融荡漾,彩绘的船儿缓缓前行,人影倒映在如明镜般清澈的湖水中,随着船儿移动。
(忽然传来)轻柔的歌声,唱着《桃叶》古曲,原来是两位姑娘在合唱。她们穿着杏红色的深色轻薄衣衫。她们采下小小的荷叶,举起来遮挡斜射的夕阳(避暑),归去时,仿佛分得了湖上的一片翠绿清凉,带回了家。

赏析:
这首《画堂春》是宋代词人张先描绘夏日湖上泛舟、邂逅歌女情景的小令,如同一幅明丽清新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充满了闲适、愉悦和青春的气息。
张先的这首《画堂春》以清丽的笔调、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描绘了夏日湖上泛舟偶遇歌女的情景。上片写湖光山色之开阔澄澈、船行悠悠之闲适,下片写少女歌声之婉转、衣着之明丽、动作之娇俏。尤其“人影鉴中移”的静美与“小荷障面避斜晖”的灵动相映成趣,而“分得翠阴归”更是神来之笔,将自然之美与青春之美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艺术想象力,展现了张先词风清丽婉约、含蓄隽永的特点。整首词宛如一幅有声有色的水彩小品,令人心旷神怡。

2.互评
夏云峰   
文/免狼
夏初临。荷钱小、倩影已簇湖心。风过碎萍开处,翠盖愔愔。锦鳞三五,时聚散、暗触琼簪。怎禁得、蜻蜓乍起,蛙鼓停音。
澄澜渐起素襟。记曾经、画桡停棹花阴。争忍旧情似梦,怕听瑶琴。唯将痴念,都付与、碧草鸣禽。伫望久、青山日暮,铁笛幽林。
1.解读
问好兔狼同学,本作品用韵自然贴切,感情真挚,词脉流畅。无出律处。没有直接引用典籍或成句。隐性化用:“怕听瑶琴”,此句暗含伯牙绝弦之典,瑶琴象征知音,表达情断难续之痛,此处典故使用含蓄自然。

作品上片描写了夏初荷塘薰风轻拂,蜻蜓立在荷叶上的一片清雅闲适的情景,下片追忆曾经与人划浆游赏荷花的往事,抒写了时光匆匆,情怀难再的感慨。
2.评析
上片起拍。“夏初临”三字点明了时间。接着写“荷钱小”,“湖心”,衔接自然。之后写了风起后荷塘荷叶翻卷,碎萍荡开水面之情景,极有画面感。继写“锦鳞”,“蜻蜓”,“蛙鼓”夏日荷塘暄闹优美的情景跃然纸上。
下片抒情,追忆往事,旧欢如梦,痴念仍存,“付与“碧草鸣禽”,更是运笔独特,蕴无限深情。结句“伫望久,青山日暮,铁笛幽林”,以广阔的画面感收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纵观全篇,画面感强烈,抒情真挚,是一篇优秀之作,点评不到之处,请多多海涵。

点评

4、梦蝶老师解析的非常仔细认真,点评之处也精彩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前天 22:11
3、下片“停棹花阴”后面再继续描写一下在一起时的情景,感觉故事会更丰满,抒发情感就更容易使读者共情。孤陋之谈,说错勿怪!  发表于 前天 22:10
2、若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几处用词待斟酌。比如“翠盖愔愔”和“荷钱小”有些意重,”怎禁得”转的有些无厘头,不如“又见得”如何?“澄澜”不如微澜,因为这里是形容心海里的,感觉上的更贴切些。  发表于 前天 22:09
1、问好两位诗友!兔狼老师的词文笔细腻,意脉流畅,主题清晰,单从这三方面已经看出功底深厚。点赞学习了!  发表于 前天 22:0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3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
9#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纳兰容若的经典词作《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是一首拟古之作,词人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词中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等意象,营造出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发了被抛弃的哀怨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爱情易变的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道尽了人们对美好初见的怀念与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二互评
夏云峰  听雨
水木生
云幕生,风叶起、又来敲碎闲庭。檐角滴珠成串,更冷伶仃。夜阑人静,无赖处、独望窗棂。谁可解、愁思暗涌,别绪难平。

遥追如梦曾经。踏幽径、共听深巷春声。料这世间有暖,总是卿卿。梦醒缘断,空对这、摇曳孤灯。算只有、芭蕉伴我,也到天明。

点评:问好水木生同学,这首词赋予雨以情感,勾勒出作者落寞惆怅的形象。“梦醒缘断”,可见往事带来的伤痛之深。最后“算只有、芭蕉伴我,也到天明”,营造出孤寂的氛围,将内心的思念推向极致。
第一拍,敲碎闲庭不妥。作业让以夏天为背景,后边更冷一词也需斟酌。下阙转回忆,结尾很好看。

点评

4、云归老师的点评虽然简洁,但精准到位,点赞学习了,但《听雨》确实是以夏天为背景的。  发表于 前天 23:43
3、副标题是《听雨》,但读起来听的内容感觉少一些,思念的内容多一些。结尾最好回扣一下主题,所以“也到天明”改为“幽咽天明”如何?  发表于 前天 23:42
2、两处用词待斟酌 ,比如“又来...”句主语不明,“更冷”不如“更觉”通畅些。这两处我和云归老师意见一致。  发表于 前天 23:41
1、问好两位诗友!木生老师的词语句流畅,层次清晰,主题明确。一看就是不同凡响,大神手笔,点赞学习了。  发表于 前天 23:4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9

帖子

220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02
10#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期第二十二讲作业
风荷组23-阿杏
一  解析古人优秀词作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宋代〕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赏析
词的上片写霸王别姬,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开头两句写项羽春风得意,言其当年在全国反抗暴秦的浪潮中乘机起事,犹如芳草应运而生,春风得意,枝繁叶茂,成为西楚霸王,天下无敌。这两句以芳草喻项羽,既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又贴近词题,颇为得体。“拔山”承上启下,写其由强变弱,由盛转衰,化用项羽的悲歌,浑化无痕,并巧妙地引出结尾二句。“饮罢”二句写霸王别姬。言帐饮之后,彼此分离,而虞姬何以对待项羽呢?言外之意是说她只有以死酬知己,相从于地下,这就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去。
词的下片咏虞美人草。“人间”二句言虞美人草为虞姬精诚所化,听到虞美人曲,就应拍而舞,千载之下,犹见其对项羽的精诚,世人不理解这一点,只是“贪看青青舞”,则辜负了虞美人的一片苦心。“暮然”句写虞美人草停止舞动。在这里,作者使用“敛袂”,写虞美人草静止不动,犹如美人整整衣袖,停止歌舞,既增加了意趣,又让人觉得格外生动。为什么虞美人停止舞动?“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引起虞姬怀旧情绪而不忍卒舞,用拟人笔法和心理描写的方式,推想虞美人草不舞的原因,赋予虞美人草以人的感情色彩,含蓄蕴藉,真挚动人。
总观全词,作者对虞美人草的遭遇是惋惜的,对虞美人草的品格是赞赏的。联系作者身世和南宋情况来看,作者是想借此词来讽刺和规劝南宋君臣不要沉溺于歌舞生活,招致亡国杀身之祸,而应发奋图强,收复失地,重振国威。同时,作者也是借此词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因此,这首词写得既豪放又婉约,是咏物词中的妙品。

二互评夏云峰、道情
文/闲云
晨闻鸡,暮披月、来去未见阳晖。屏上铢锱必较,汗湿工衣。案台凌乱,高一尺、故纸斜堆。坐久觉、青萝影二,银竹星稀。
当年灯下穷知,待它岁、未来云志尤期。无奈岁华逝水,空恨无时。人生浮世,能有几、堪破痴迷。终为了、金钱紫绶,殚尽心机。
问好闲云同学 这首词格律正确,主题明朗,语言稍嫌直白。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词运用了对比手法:上阕的现实劳苦与下阕的理想失落形成对比;语言风格上,采用了白描手法,如"汗湿工衣"、"故纸斜堆"等细节很生动。这首词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在物质追求与精神超脱之间的矛盾;时间流逝与理想未达的焦虑。
结构上,上下阕分明,从具体场景到人生感慨,符合词的传统结构。结尾"殚尽心机"点题,强化了无奈情绪。这首词是当下很多人的生活写照。稍有瑕疵,平铺直叙,词味 美感不足。个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1 14:58 , Processed in 0.1249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