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064|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一期七律第五讲冬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435

主题

1920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4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22:4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诗十一期七律第五讲作业:

初夏为意,七律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0

帖子

42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28
27#
发表于 2019-6-6 22:42: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一期七律第五讲冬组签到表

组长-子夜茉莉
副组-心雨
冬01-那时那月
冬05-清梅
冬06-梦之蓝
冬08-流云赏月
冬10-野渡无人
冬11-焕然一新
冬12-名破天
冬16-爱籁客
冬18-婳兮紫若
冬23-清风摇月弦
冬29-天涯散淡客
冬30-守拙依旧
冬33-文墨
实际人数15人
请假人
未签到人
签到人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0

帖子

42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28
26#
发表于 2019-6-4 07:40: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作业
七律·初夏
冬06一梦之蓝
又是家山六月天,玩童嬉水浪围圈。
荷池阵阵花香荡,树上声声鸟语传。
正是清风拂袖起,依然碧盏客舟牵。
凉亭一曲高歌舞,墨点诗心几缕弦。

宅雨轩老师点评
问好梦之蓝
起句開門見山,時間地點都交待了哈,很好,但下句的“浪围圈”表达的不是很好(尽管意思我能明白)。
    颌联还是很美,只是荡字感觉有点不适。
     颈联,首先拂袖起三仄尾了,许是水平有限,但我还是没读明白,与客舟牵有何瓜葛。总之呢我认为作者对起承转合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以后要多加强哈,一孔之见,言语不当处多包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4
25#
发表于 2019-5-30 17:27:4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词十一期冬组29~天涯散淡客作业
初夏
繁花渐隐叶浓深,潋滟水波如缎衾。
蛙鼓鱼跳声可得,苇摇荷露韵难禁。
葛巾移渚高山曲,灌叟攲栏梁甫吟。
再向黄轳询旧迹,路长风正满胸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9

帖子

24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70
24#
发表于 2019-5-29 11:19:59 | 只看该作者
初夏
文/婳兮紫若
落尽杨花老却春,青荫渐重夏风巡。
榴红一树火般艳,栀白千团雪样纯。
最喜桃林初结子,亦怜荷叶渐盈身。
谁言已是繁华谢,万物欣欣更可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0

帖子

42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28
23#
发表于 2019-5-26 12:07: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冬8-第五讲课业
初夏寄情
流云赏月
初夏随时闻鸟鸣,汤王岭上放心情。
林间小径伏根脉,石下清泉隐咽声。
偶见花开多素色,寻常蝶舞总轻盈。
条山胜败无关远,坐看残垣草木横。

牧童点评:
问好流云赏月诗友,你这首作品主要是以初夏登上汤王岭所见,凭吊前辈中条山战斗,你应是山西人吧。
但诗中色调不一,加上下字组词不美观,章法还符合。
看题目,初夏寄怀,就是初夏抒情寄怀,看首联,这里有二处问题点,一是上分句过于平淡,鸟鸣,说明欢喜色调,下分句放心情,一是入情过早,二是直接告诉人,诗贵含蓄,不是改下暮云平,宿云平个见哈
颔联接得不错,林间小径伏根脉,这句一个伏字岀现问题,与下隐,一样道理,不美观哈,下分句咽声声音能用隐吗,不如带,出,动
颈联我个人认为应入情进去,写大气些,意思明白,花为烈士而失色,蜂蝶不知照常追逐,但没表达好。寻常与偶见不对仗
尾联突然转折点明中条山战斗,事过境迁,唯有残坦留与世人,尾联上分句后三让人不明白,关远是什么,不如用硝烟散。下分句坐看也不美观,不如唯有
这首望再斟酌下,颈联适当提高,与颔联适当错开,评得不对勿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13

帖子

51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84
22#
发表于 2019-5-25 11:58:0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心雨,首联上分句“喜”字不太好,下分句前四后三不搭。颔联下分句可以,上分句安石小花,没太明白,感觉凑对仗了,颈联写的有点儿小了,还停留在睡莲上呢,尾联下分句再想想,烦?你前边写的不烦!一家之言哈!未必正确!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13

帖子

51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84
21#
发表于 2019-5-25 09:52:18 | 只看该作者
暮春雨中游历山
流云赏月
沐雨驱车向历山,糜天云雾透衣寒。
森林盖地依山起,溪水流声傍壑弯。
野鸟争鸣歌两侧,游人惬意乐窗边。
风光无限云烟下,待得清风慢慢翻。

穿山甲老师点评
问好流云赏月,首联点明地点,下分句糜天是不是错字了,弥天?并且云雾和透衣寒联系也有点儿牵强,这一句改为一个远望的视角可能好一些吧,和颔联的联系也紧凑些。颔联写的不错,“声”字再想想,颈联写声音,并且下分句提到了游人,尾联再想想吧,接着游人往下写,把情抒发出来。整体来看还是很不错的,个别字再斟酌,云,风,山,都重字了,一家之言哈,未必正确!

冬33文墨
《初夏》
秀美池塘碧绿荷,春红已去夏花多。
东风无力涓涓水,南渡随流淼淼波。
谢却海棠炎日闹,飞来柳絮鸟欢歌。
游船不觉夕阳远,两岸青山映上河。

穿山甲老师点评
问好文墨,首联点明季节初夏,“碧”字再想想,换一个动词可能好一些吧!初夏就碧绿,感觉早了点儿,出,你想想这个字行不。颔联上下分句近了,都在写水,和首联的联系也不紧凑。颈联后三对仗欠工整,炎日/闹,鸟/欢歌,尤其下分句,飞来柳絮和鸟欢歌没联系。尾联上分句可以,隐约见游人了,下分句凑了,夕阳远,和青山映河没关系。一家之言哈!未必正确!


古典诗十一七律第五讲作业
                 初夏
冬30-守拙如旧
已亥之年真诡异,无常天气似疯癫。
雪花仍在初春舞,棉袄居然立夏穿。·
庄稼亟需炎日照,岁丰年稔笑声欢。
可怜却又倾盆雨,耕者不由泪潸然。

穿山甲老师点评
问好守拙如旧,从前两联看,你怨气不小哈!一句玩笑话哈!前两联联系挺紧凑的,就是啰嗦了,单看这两联,看不出是初夏来,颔联的立夏不过是在和初春对仗而已,破题不是很明显,两联并一联,颔联再细写一下初夏特有的景。颈联写到庄稼需日照,再到岁丰欢声笑语,有点儿快了,尾联再写到下雨,和颈联也不是很搭配,且下分句孤平了,潸,平仄通用,此处应该是仄音吧!。整体来看,有点儿凑了,主题表现不突出,腹稿没打好。一家之言哈!未必正确!

第五讲作业
七律·初夏
冬06一梦之蓝
又是家山六月天,玩童嬉水浪围圈。
荷池阵阵花香荡,树上声声鸟语传。
正是清风拂袖起,依然碧盏客舟牵。
凉亭一曲高歌舞,墨点诗心几缕弦。

穿山甲老师点评
问好梦之蓝,首联六月不妥,诗词中出现月份,都是以阴历为准,初夏是四月,六月就盛夏了,下分句再想想,写的有点儿小了,笼统写一个大的环境可能好一些吧。颔联细写不错,颈联再想想,正是,依然,这两个词感觉不是很恰当,客,和首联的家山矛盾了。尾联可以,点,这个字再斟酌,和弦搭配不好。一家之言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13

帖子

51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84
20#
发表于 2019-5-25 09:50:4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十一期七律第五讲作业
冬-野渡无人

小荷初饰粉红腮,未识春风独自开。
蛙鼓池塘惊碎雨,草生玉黛醉瑶台。
桃花扇底何须问,燕子楼中不必猜。
许是庭深幽梦里,朱帘飞絮自徘徊。

穿山甲老师点评
问好野渡无人,这首就不多说了,两个问题,第一,没有题目,第二,首联下分句未识春风独自开,不像是初夏,更像是初春,颔联蛙鼓池塘可以,惊碎雨再想想,和首联的荷联系一下。颈联用典了,李香君,关盼盼,尾联飞絮徘徊,一股幽怨尽在不言中,一首好作品,拜读学习了!

冬23-清风摇月弦
初夏病愈登高
岁去留痕二发毛,愈初心静试登高。
参差野木轻荫盛,涓涌山溪音量嘈。
蝶眼人来闲不觉,花须蜂捋味难捞。
青春此刻没年限,放出心情吼一遭。

穿山甲老师点评
问好清风摇月弦,首联二发毛是双鬓苍苍的意思吗?这个我没看明白,愈初,结合题目能理解是病初愈了,这两个词都有自造词的嫌疑,这一联只见登高没见初夏。颔联承接的不错,登高所见所闻,颈联细写,下分句味难捞表述的不是很好,上分句感觉凑对仗了,尾联是说不管自己年纪大了,应该不应该吼,先吼一声再说,是这个意思吧?思路挺清晰的,个别字词再想想,也是一首好作品,拜读学习了!

第五讲作业:心雨
初夏:
一川新绿喜初晴,潋滟湖光树色明。
安石小花持炬火,睡莲碧叶送波清。
不随春去葳蕤献,好待暑来青涩成。

穿山甲老师点评
问好心雨,首联上分句“喜”字不太好,下分句前四后三不搭。颔联下分句可以,上分句安石小花,没太明白,感觉凑对仗了,颈联写的有点儿小了,还停留在睡莲上呢,尾联下分句再想想,烦?你前边写的不烦!一家之言哈!未必正确!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13

帖子

51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84
19#
发表于 2019-5-25 09:42:4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作业:心雨
初夏:
一川新绿喜初晴,潋滟湖光树色明。
安石小花持炬火,睡莲碧叶送波清。
不随春去葳蕤献,好待暑来青涩成。
物候正循规律事,此时何必惹烦生。

牧童点评:首联:首联上分句与下分句矛盾,初夏说新绿不合时宜, 如果当绿叶讲也模糊,前四后三衔接也不好,新绿,通常描写初春比较合适,下分句树色明,与上分句新绿,晴矛盾,晴,明同作韵脚就斟酌。

颔联:颔联上分句写石榴花吧?安石啥意思?但是五月才是石榴花开季节

安石//小花//持//炬火,睡莲/碧叶/送/波/清。安石榴能叫安石吗?

不能分开,既然不能分开,那就是败笔,长安街,你非要说长安,意思能一样不?上分句想用此喻描绘石榴花外形特征,问题不是很大,但过于平淡,

再说了,碧叶怎能送清波呢?漾清波倒还说的过去。睡莲后面搭配碧叶不好看,有强说词之嫌。波清,只能说清波,这个为了韵强制倒换,但是,颠倒过来,词组结构就不一样了,对仗不稳了

颈联:谁不随春去?让人不明白。后三用葳蕤献,不通,表意不清楚。颈联与起承有断裂之嫌,下分句虚写,青涩成,说果子成熟。

尾联:尾联是想说春去夏来季节轮回,叫人不要怨言,但尾联上分句真接告诉人,无诗味,且平铺直叙,过于浅白,下分句突然来个入情结尾,不明白谁烦生,立意还要斟酌!


初夏雨后
冬01-那时那月
楼外景光如染青,凉风轻拂柳俜停。
云边忽见虹霓影,窗外飘来草木馨。
雏燕学飞檐角处,黄莺语啭雨晴亭。
榴花次第醉人眼,淡看残红满小庭。

牧童点评:起句有问题点,景光怎能染青呢,景光要用指实物代替,这里呢。一,题目初夏雨后,初夏,代表一个时段并不是某一天某一刻,但柳俜停,啥意思?而初夏期间雨后的状态并不是一致的,所以说这个题目不咋好。取题有点笼统了。而单从首联上分句看的话,指的是单句哦,这个句子倒不是多大问题至于景光,估计意思就是表达目前的景色一种景况或者说,把阳光此时的色彩比作一片青,总之呢,措辞不算理想。颈联上分句与题目不符合,不应景下分句黄莺岀现也不美观,败笔。雨晴亭什么亭都可以,为何加上雨晴二字?檐角处,雨晴亭,如果雨晴亭一个地名还差不多颈联这一联意味淡了,没起到作用。尾联写雨后石榴花惹人怜爱,但尾联没写好,下分句更是偏题,落花应在春暮,如果上分句用假设句还差不多,纵观整首,头重脚轻,未抓住初夏雨后景观。写诗,和做事一样,都有其目的性,无论因景而发,还是由情而感。都要有其重心,也就是落脚处,这首诗呢,开笔,基调已经定型,室内,而室内凭窗而望,望出的物太多了,有点视觉疲劳,天空染青为一望,柳为二望辅,霓虹三望,雏燕黄莺为四五望,榴花残红六七望,小庭为八望。仅仅草木馨香夹带了个嗅觉.一首诗,出现这八望,这不是诗了,是论述题,诗的魅力在于触景生乎情,情占主要,借用的景其实就是情的小妾,为情而服务,植入这么多的视觉,表达意象非常朦胧,也就是说究竟想表达啥?解释一下雨后看到的景象?那还不如写个论述文更好更细致,所以呢,这首诗,最大的不足点(愚意以为),是视觉审美疲劳。没有形成近体诗的特点,就像是一种单纯的解释。草木馨应开始转。至于其他词性结构啊对仗工整与否啊物象近乎合掌与否啊,已算是末事,表达面过于广泛。能体会到不少同学想写好一首诗的心情,但,还是努力不够。


七律 初夏

冬05-清梅
新霁风馨日渐长,小园花草尚余香。
径边柳絮犹随水,架上青藤正过墙。
又响蛙声依旧曲,还添荷盖覆清塘。
荼蘼虽落明春复,但看满枝都郁苍。

牧童点评:清梅这首写得还见功力,不错,可惜第七句未写好,前三联中规中矩,但题目是否过于简单了,应初夏雨霁合理。首联有点问题,不能说新霁,后有一个日渐长,日渐长是冬至后可以说,在初夏岀现不美观。下分句没什么问题,不过小园岀现影响空间,应写大环境,颔联上分句用了犹字,问题不大,但这个径有问题,应用岸,陪水的地方。下分句没什么问题,但正过,在声律上读起来不顺口,漫过,怎样?

颈联物象是可以,在表达上不美观,组词上。又响,不如直接用地点搭配,依旧曲,这个依旧下得不好。下分句还添也不行,虚词应用一定要搭配好衔接上,依不如歌。喜看荷盖覆清塘,尾联一般是合句,触景生情,抒怀达意,而你再写荼蘼花不妥,明白你意思,但不能应样写,下分句还是写得不错,郁郁苍吧,花稀何至生惆怅,到处枝枝郁郁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8 06:39 , Processed in 0.1256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