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竺子小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词十七初级班第一讲浣纱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769

帖子

24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70
51#
发表于 2020-9-21 19:25:55 | 只看该作者
词十七第一讲作业
浣纱09—四季如歌
一,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闺情 清·吴尚憙
凉。
扑面西风到小堂。
罗衣薄,对镜懒成妆。


解析:首句,凉,是天气凉,也是心凉。第二句实写凉的景象,是对首句的延申。第三,四句,衣服单薄都没有添加,更无心思装扮了,回扣首句,可见思妇心灰意冷了。


二,试填十六字令
愁。
病痛缠身又一秋。
千方剂,无奈付东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6
52#
发表于 2020-9-26 10:12:11 | 只看该作者


词17第一讲作业
浣纱组子涵

一.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十六字令(清·王时翔)
行。
红叶阶前响屧声。
无人见,凉月照残更。

行,以一个动作开篇,引起下句,承句直接承接了“行”“红叶”点出时令秋天,还透露出一个信息,红叶也是传情的媒介,“街前”点明地点,“响屧声”紧扣“行”,写出了一个女子在长满红叶的街前行走着,第三句,拓开一笔,不再直接写女子,而是用描述的语句“无人见”,说明除了女子,没有别人,从侧面衬托女子的孤独。最后一句,景语,“凉月”,清冷,“残更”,夜的最后一更,也是一天里最冷的时候。这一句突出了一个冷字,月冷,夜冷,那么人也是冷的,可想而知,心也是冷的。这就给读者无尽的想像,这么冷的夜,为什么女子还没有睡?而且是一个人走在长满红叶的街前?或许她也想摘一片红叶题一首相思的诗吧!


二.写作部分:试填一首十六字令,词林正韵,自选韵部,自选题目,
附十六字令词谱:
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韵〕。

十六字令
文/子涵

十六字令
秋,落叶萧萧风满楼,霜天冷,菊色为谁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8

帖子

9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89
53#
发表于 2020-10-6 18:4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逸兰 于 2020-10-6 22:30 编辑

第一讲作业   浣纱01-逸兰
一. 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苍梧谣·天》 宋代: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一字句 点出物象 破题,对明月引起的感怀并予以,意寄情。接着的七字句“休使圆蟾照客眠”,是承接一字句,表达出作者内心的主题内容。 三字句是转折并对前七字句内容的补充同时引出后面的五字句,
五字句 结句,对前面三字句的展开 升华和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写作部分
十六字令
逸兰
秋 。瑟瑟西风过小楼。归乡约,又是意难由。。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7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2
54#
发表于 2020-10-31 15:06: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浣纱17李纳兰  一.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十六字令 其二 情 清·吴绮 情。 不识他从何处生。 相逢处,但觉惹人疼。  词解析: 一字句:点题,直奔主题:情。 七字句:承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情的特点:不知道情从何起。 三字句:转折,虽然我不知道情从何处生,但是在相逢时刻却有它的存在,为后面五字句做了铺垫。 五字句:延续三字句,相逢的时候,我的情触动了,我的心刺痛了,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情的存在。十六字令-梦秦川      山,夜进秦潼梦晓川,环周眼,风景不同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9

帖子

24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70
55#
发表于 2020-11-13 21:14:22 | 只看该作者
如雪第一讲作业:
一.找一首前人十六字令例词加以分析。
毛主席十六字令一首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字为词胆,有稳若泰山之意,之厚重,之坚不可摧。体现于倒海翻江之势,鏖战以万马奔腾势不可阻,其革命的英雄气概尽现词中。

二、:试填一首十六字令,词林正韵,自选韵部,自选题目。

《十六字令 琴》

琴,敢惹子期入梦魂。
知遇少,情义颂如今。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3 07:4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