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诗雨后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十九初级班望梅组升级考试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173

帖子

9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2
31#
发表于 2021-12-24 21:13:52 | 只看该作者


望梅组18一阿君
十九班升级考试卷

例词1.
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例词2.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例词3.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问题1、以上三首词各属于哪种词风,再举出两位具有相关风格的古代词人及其作品一。
答:
(例1)词风婉约
(例2)词风豪放
(例3)词风豪放
婉约派:秦观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r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豪放派: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问题2:例词1用的是哪种起结方式,简略说明这种方法的优点。
答:例词1是情起情结的起结方式。情起情结优点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词情一目了然。


问题3:例词3用的是哪种谋篇结构。
答:例词3谋篇结构用的是叙事起,情景交融做结。

问题4:例词2的韵部属于哪一部,这个韵部通常能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答:例词2用的是词林正韵第十部“佳”韵,这个韵部通常能表现舒展,舒缓,平和的情感。也可用于悲愁的宣泄。

问题5:从三首例词中找出领字,对仗。
答:例词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的“有”为领字。 对仗句有: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二,赏析题
答:例词1的情感表达特点是直率真挚很容易抓住人心引起共鸣。首拍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遣。“旧香”是往日与伊人欢乐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其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乐情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香”情思的活动,因为“旧香”是存留在“春衫”上的。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容易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次句乃因“惜旧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

问题2:例词2的写作风格。
答:例词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

问题3:例词3的风格特点。
答:例词3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三、写作题
   踏莎行   惜时
  丽日初开,秋光正好。庭前几处黄花绕。芦陵桥下画舟摇,倚栏共赏烟波渺。
移座谈心,敲诗斗巧。高吟一阙余音袅。且留欢笑待来年,茱萸遍插相逢早。

点评

得分高在于扣题紧,今后加强炼字,增加词汇量。25分。  发表于 2021-12-27 16:01
能够按照命题作文,有景有情,写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发表于 2021-12-27 16:0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4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6
32#
发表于 2021-12-25 13:5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点点 于 2021-12-26 06:32 编辑

十九班升级考试卷
望梅29-点点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例词1.
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例词2.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例词3.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问题1、以上三首词各属于哪种词风,再举出两位具有相关风格的古代词人及其作品一。

答:
第一首词,婉约风格
第二首词,豪放风格
第三首词,豪放风格

婉约派:欧阳修
玉楼春 樽前拟把归期说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豪放派: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宋代]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问题2、例词1用的是哪种起结方式,简略说明这种方法的优点。
情起,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情结,词意俱尽,更进一步突出主题。
首尾遥相呼应,回扣主题。

问题3、例词3用的是哪种谋篇结构。
起拍赋笔交代时间地点起因。接着家人鼻息已雷鸣,承上启下,歇拍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进一步点明此情此景之下,词人会不由自主的生出感慨。
过片直抒胸臆,继续点出题旨,接着一句风平浪静的双关描写,为推出结句做好伏笔,表达出希望归隐林泉的思想。

问题4、例词2的韵部属于哪一部,这个韵部通常能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词林正韵第十部韵,通常表达比较喜庆一点、快活一点的情感。

问题5、从三首例词中找出领字,对仗。

对仗句: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市列珠玑,户盈罗琦
怒涛卷霜雪,云树绕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领字:有


二、赏析题(50-200字,30分)
1.例词1的情感表达特点,分析首拍的用字。

首拍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接着通过秋草,夕阳,年年 日日,景物和时间状态的描写,突出了主题意境。接着继续宕开一笔,写云水茫茫,进一步加深了相见的遥不可及,结句用否定的语气,突出了相思无解的愁情,回扣主题。词风婉约。

醉拍 ,惜,旧香,赋笔描写,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惜别伤怀的情绪,对往昔情事的追忆,天   疏狂,表达了词人的那种无可奈何,那种不羁的性情。都进一步加深了主题。

2.例词2的写作风格。
先总后分,粗笔勾勒出轮廓。接着围绕一条主线,细细描写,视觉,听觉,动静相宜,以点带面,由近及远,字字珠玑,音律协美,对仗工稳,如行云流水,层层铺叙,杭州的美景,栩栩如生,不由令人心生向往。

3.例词3的风格特点。
上片叙事,下片议论抒情。
这首词的主旨,是向往林泉生活的。词中直抒胸臆,没有一点脂粉气,展现了苏轼的豪放旷达的胸襟。



三、写作题(30分)
填一阙踏莎行。主题惜。词林正韵,韵部不限。

踏莎行 惜
望梅29-点点

丝柳初长,莺声渐软。梨花如雪芳菲浅。东君何故不思怜,等闲吹的香零乱。
烟水无边,云山过眼。旧游似梦程何限。且凭杯酒足清欢,莫教老却空余叹。
写作题请评阅老师点评(中上20+,中下20-)。前两题主讲来看。所有答卷发论坛。

点评

转结都不错,23分  发表于 2021-12-27 12:11
个别处,丝柳初长,不确切,柳丝落叶后也会是长的,当酌字而落笔。  发表于 2021-12-27 12:10
整体破题成功。惜字体现在春华乃眨眼之功,旧游似梦若离弦之箭,当珍惜美好,莫使老来空叹。  发表于 2021-12-27 12:0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0

帖子

102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9
33#
发表于 2021-12-25 23:2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耘梦 于 2021-12-26 06:42 编辑

十九班升级考试卷
望梅10-耘梦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例词1.
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例词2.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例词3.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问题1、以上三首词各属于哪种词风,再举出两位具有相关风格的古代词人及其作品一。
答:例1属于婉约风格,例2、3属于豪放风格。
婉约派:李清照、柳永。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问题2、例词1用的是哪种起结方式,简略说明这种方法的优点。
答:例词1用的是情起议结的起结方式。
情起,加强情感渲染,直击读者心扉,引起共鸣。
议结,往往是议论中带抒情,是情感的升华,或是情感的依据,以此增强感染力。

问题3、例词3用的是哪种谋篇结构。
答:上阕叙事,下阕议论抒情。

问题4、例词2的韵部属于哪一部,这个韵部通常能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答:属于词林正韵第十部。情感欢快、闲适。



问题5、从三首例词中找出领字,对仗。
答:答:领字:《望海潮》中的“
”。
对仗: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二、赏析题(50-200字,30分)
1.例词1的情感表达特点,分析首拍的用字。

答:醉酒引发对往事的回忆,别后的孤独、思念、从期望到失望,抒发词人伤离的情怀。
“醉拍春衫”是离恨的发泄。“醉”引发了“拍”这个失态的动作。
惜旧香”是离恨的根源,“旧香”,指代旧情,表现出词人对心上人的爱慕,其实春衫上的“旧香”,经过“年年”、“月月”漫长的浸淫,
早已消失贻尽,只是词人的一种错觉、一种心灵感应。"惜"字则饱含词人对旧日恩爱的深切怀念和依恋。
醉拍春衫惜旧香”,首句抒情且情景交融,抒发情感较含蓄,而接下来的“天将离恨恼疏狂”,则直抒胸臆,“恨”、“恼”、“狂”,
则将情绪宣泄到极致,足以引起读者心灵的共振。

2.例词2的写作风格。

答: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大笔浓墨,饱蘸激情,用带有夸张的笔调,勾画出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意境开阔。上阕前三句点出了“形胜”与“繁 华”,下面九句,便紧紧围绕这几个字,做形象的铺写。下阕,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欢乐的游赏与劳动生活。
写法上着眼于“好景”二字,并描写于“好景”中出现的各阶层的人物。结尾则以赞美之语收束。从音律上分析,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

3.例词3的风格特点。
答:这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发出如雷鼾声,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

下阕就写酒醒后的思想活动。词人盖世才华,却受尽冤屈,落得个获罪流放的下场。但他豁达豪放,不为人生的挫折而颓废,而是离开名利场,
乘坐扁舟,归隐江湖,寄情诗词。
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畅达。描白,口语入词,如“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煞尾“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格调超脱飘逸,颇能体现苏词豪放之特色。

三、写作题(30分)
填一阙踏莎行。主题惜。词林正韵,韵部不限。
答:
踏莎行•惜前缘
风堕残红,波寒孤鹜,葭花落尽残阳暮。秋来莫上望江楼,一江狼藉流何处?
情寄梅花,诗留绢素,惜缘红豆千回数。清霜白了女儿头,几多离索于谁诉!










点评

文笔俊逸。25分  发表于 2021-12-27 12:2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0 10:04 , Processed in 0.1090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