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典词二十期创作班沐雪组第十一讲作业贴 | 
| 
 | ||
| 
 | ||
| 
 点评
转换的还算流畅,不过个人觉得,上阕以秦淮河和花来入笔,下阕应该是秦淮河上的人冷眼看王朝兴废,而不是把这个废了的王侯本人作为中心,结句很有特色,虽然不太符合词的语言风格,但很有特点,值得表扬。 
 
3,后面几句,也基本是仿写,痕迹太重,不过句子和用词很美,思路也很顺畅,写得不错。注意白苹洲的苹,错别字,繁体有个草头。
4,下阕转到江山变换王朝更迭,转换的还 
 
2,起句,秦淮河畔雨初收,我们虽然是初级班,但已经学了几乎所有的创作手法,我们创作的时候,可以模仿,但是不要这么简单的套用,皎然有三偷之说,可以参考下,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才是最好的收获。 
 
只是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对作品做出独立的分析,不求完全正确,只求自己的分析有理有据,说出来大家参考,如此而已。会评词的不一定会着词,会写词的一定会评词,因为不知道怎么写更优秀,怎么写呢。 
 
1,格律正确语言通顺,不过点评的同学就这么一句话,显得过于简单,其实所谓点评,并不真的是让你做出什么评价,包括我们这些所谓的评阅老师,也并没有评价别人优劣的水平,只是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对作 
 
素心兰点评,一气呵成。词非常不错。学习了 
 | ||
| 
 点评
连笔,兔子什么鬼,多了两个字 
 
5,后面写蒲草,也是没断开,感觉像是蒲草香宛而不是荷花? 
 
4,下阕的思路是顺的,但是要理清楚几个意群之间的从属关系,有些地方有点和兔子连笔,比如上一句写泥藏柔肠,下一句接着写莲子如何如何,似乎感觉莲子是泥里面的,
5,后面写蒲草,也是没断开,感觉像是蒲草香宛..  
 
柳拂应该是水啊,花啊,叶啊,不要是墙,墙的出现,就让注意力由一朵花扩展到整个外界处所,而后面并没有出现类似的东西。
3,还有,上一句写荷花立水塘,立就是不动,下面却又随风摆动甚至花叶凋残,这就矛盾了。 
 
1,点评同学很认真,评得非常棒,赞一个,不过,格律上,搜韵自检有很多飘红,这个应该指出。
2,在构建场景的时候,次要的物象要围绕主题,不要太杂,比如上阕写下雨时柳树,既然是雨荷,柳拂应该是水啊,花啊,..  
 
上片优于下片。转拍头三句看似断了。我水平有限,錯评错的莫怪, 
 
问好素心兰学友。这作品写还是好的,结构合理,语句通畅,,特别是结句,余味悠长,雨中的荷带着一份清凉,留下一抹余香,搅动一下心房。翠裙摇摆,如梦如幻,伊人宛在水中央
但有多处平仄未遵词谱。 
 | ||
| 
 | ||
| 
 | ||
| 
 点评
问好组座,那一年两位诗友。首先那一年学友点评的很到位。我再补充一些。个人觉得这首词的情感基调不协。听风寒,忆当年。一个寒字奠定了整阙词的感情基调,凄凉忧愁。情感是向下的。 
 
窗畔虫鸣,陋室独幽然。情感是怡然自得,舒展向上的。而望月卷帷空长叹,情感又是向下的。这样回环往复的手法,大多数用于长调, 
 
在中调和小令中,由于篇幅有限,如果没有一定的笔力,容易形成情隔或景隔。另一点:整阙词景铺排的太过紧凑,显得局促。如:西楼梦醒夜中天。楼,夜,梦,天。假如是:西楼梦醒又中天。 
 
随便举个例子的哈。用虚词代替夜,是不是就悠然几许。还有动词的运用跟情感基调息息相关,动词多用,一般大多情绪向上。例如:望月卷帷空长叹,是不是太忙了,而悲伤的情绪就冲散了几分。以上个人观点,说错勿怪。 
 
问好组座,佳作拜读了,咋写恁好哩,学习了。美中不足之处是,文意多处重复,有那么一点点累赘。瑕不掩瑜,不失一篇佳作。 
 |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1-1 07:16 , Processed in 0.43640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