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016|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66

主题

1034

帖子

39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22: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蓦山溪》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蓦山溪》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下一楼评上一楼的点评基本要求: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不主动分行。)
02.格律检索:按搜韵,有无出律之处。
03.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有无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有无对偶或者对仗的要求,做的如何。
06.能不能看出明确的立意?立意如何?
07.有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或者违反伦理或者基本逻辑的?
08.有没有意脉断裂?断在何处。
09.有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有没有运用典故。(不要求一定能看出。)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温馨提示:作业截止周五晚八点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沙发
发表于 2025-2-23 10:26: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竹林疏影 于 2025-2-23 14:04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06竹林疏影第四讲作业
词牌【蓦山溪】解析
1)、词牌之调:双调重头曲(吕调)入“大石调”,本意咏骑马跨越溪涧。
2)、词牌句数:前后段各九句。
3)、词牌韵脚:前后段各三仄韵。
4)、词牌句式:455745335;455745335。
5)、词牌字数:上下阕各41字,共82字。
6)、词牌内容及感情色彩:仄声韵疏,声韵低沉,音节散缓。适应之题材广泛,可用于抒情、写景、咏物、祝颂。
7)、上下第四句为三四顿读,前三自以“仄平平”为佳。
8)、上下第六句可用平韵,亦可不用。第五、第六两句,又可合为“上四下五”结构的九字句,语气须连贯,无须用韵。
9)、上下第七、八句两个三字句以对仗为美,且常与尾句三连韵,一气呵成。
阅读古人词原玉:
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宋·黄庭坚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
翻译:
鸳鸯翡翠,虽是小小的禽鸟,也知道去相互珍爱,互相怜惜。你的黛眉之下敛聚一汪秋水,那眉如远山之明,眼若秋水之秀,无人能比。你的身段柔软娇美,恰似十几岁的少女,韶华似锦。陈湘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体态轻柔,腰肢苗条,但对男女风情还不太了解。想当时,乘船载酒与你约会,又怎肯落后于他人。
只是怕我远游从他乡归来之后,你已另属他人,恰似那杨梅树已绿叶成阴,子实满枝了。我内心深处的期望却每每与我所得不尽相同,不能尽如我愿。你我在十里长亭相别,亭边杨柳依依,牵拂柳线,你知道吗?我不管走多远都会想念你。
简析:
作者先是详尽描绘了佳人的美丽姿容以及少女怀春的情怀,但词人并未将这些进行直白陈述,而是把女子的美貌与自然景色相连,将少女的情怀与鸟禽相关,以写景写物之笔法突出人物的心理及特点。鸳鸯、翡翠这类动物都是两两存在的,一雄一雌,在大自然中相依相伴、相亲相爱。
词上片写陈湘的天生丽质,豆蔻年华,而又柔情脉脉,春愁恹恹,使人魂飞心醉,我见犹怜。下片写词人载酒寻芳,临别伤怀,后约无期的怅惘心情。全词运用铺叙的手法,层次分明,语淡而情深,意浓而韵远。
互评:
蓦山溪·春归人未归
文/妮妮
桃花开落,又是春归好。柳絮漫天涯,却不见、君颜来早。画桥烟水,依旧绿波摇,心悄悄。念难消,寂寞无人晓。
残香盈袖,独对东风渺。燕子舞晴空,怎解得、相思苦了。旧盟虽在,音信总茫茫,情未老。泪难收,望断归来道。

同学的这首词写得真不错。句子流畅脉络清晰,情景交融。上阕写出了春归人都不在的寂寞心情。下阕继而写出了相思中的无奈之苦。总体把春归人未归的主题以伤感情绪描写很明确。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

帖子

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4
板凳
发表于 2025-2-23 19:28:5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四讲作业
风荷-新境界
1自选一首古人词阅读并简析

蓦山溪  题钱氏溪月   姜夔   宋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与鸥一样为客,四处奔飞,绿野留下过吟诗的脚迹。那园池中两行暗柳垂荫,当是钱良臣仙翁亲手所栽的。一亭寂寞,柳烟之外带着愁绪横立眼前,还是亭边水池中荷花冉冉升起展着凉云有几分生气,似是彩虹呈现。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现在年岁大了,才华已尽,你钱氏不要想我有多少好句子。园池万般皆美正迷人,但我有如那向秀思友的山阳夜笛,长久心事,只怕只有那玉栏干知道。吟诗兴未尽,又得匆匆乘船而归去。月夜留下空空的相忆情结。
上阕记游,下阕抒情,词味浓郁!
2互评
附原玉
蓦山溪·春归人未归
文/紫玉
东风有寄,千里披新绮。帘垂绿丝绦,小桥下、春潮初起。芳花满树,灿烂色如燃,有蜜蜂,正穿梭,飞过花丛里。
去年今日,亦在春风里。随手摘山花,尽与他、插于鬓髻。相逢一笑,抵万语千言。花儿艳,草儿香,人可知哪里。
境界学评:问好紫玉同学!
解读:东风送来了纯的消息,千里一片春意盎然。垂柳如绿丝绦般洒落下来,小桥下,水面泛起片片涟漪。

满树繁花如火燃烧般艳丽,更有蜜蜂来来往往在花丛中穿梭。

记得去年今天,也是在这里,沐浴着春风。随手摘下山花插进他的鬓发间。

遇见抿嘴一笑,甜蜜的滋味胜过千言万语。花儿明媚,草儿芬芳,人去了哪里呢?

浅评:格律无误。惟有以下几处愿与同学探讨
a  标题春归人未归明确了感情基调应是淡淡的忧伤,似乎跑偏了。
b全文咱们分4片分析
第一片  南方春早,很美,用典绿丝绦。
第二片情景转换有些过急了。

c第三片起两句不错,三四句没有宕开,再说男子插花鬓髻有些拟古。
d四片相逢二字不妥。结句过于敷衍,有些无中生有。
e 花字重复太多,有些啰嗦。
水平有限!胡言乱语,同学勿怪!具体以老师点评为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11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6
地板
发表于 2025-2-23 19:59: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四次作业:
风荷组33-山里红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桂枝香
宋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简析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桂枝香慢”。以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一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一百零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双调一百零一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等变体。代表作有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等
翻译
我站在城楼上,眺望着金陵的深秋景色,感受到天气的清新。江水清澈,宛如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峦如同箭头般林立。帆船在夕阳下穿梭,西风吹过,酒旗在小巷中斜斜飘扬。彩色的船只在淡云中浮动,白鹭在星河中翩翩起舞,这样的美景,即使是画家也难以描绘出来。
回想起过去,六朝的繁华竞相追逐,门外楼头的欢愉和悲伤不断重复。自古以来,在这里登高的人,只是徒然地感叹着荣辱。六朝的往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只留下寒烟和枯草。直到现在,商女们仍然时不时地唱着《桂枝香》这首古老的曲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蓦山溪》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蓦山溪☆春归人未归
文/竹林疏影
微风和暖,缱绻莺啼乐。细柳荡青波,羡双燕、喃呢鸥阁。欲穿望眼,未见影归还,天蓝蓝,水漫漫,难把鱼书托。
策舟梦海,往事心中泊。相伴踏芳丛,缠绵意、依稀似昨。春声依旧,独步岸堤边,情切切,泪涟涟,愁看桃花落。
点评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点赞。
02.格律检索:按搜韵,无出律之处。
03.通读全篇,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没有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三字句对仗非常好,尤其是叠字的运用。
06.全篇围绕主题,立意非常好。
07.全篇意脉清晰,点赞。
08.没有运用典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5

帖子

135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6
5#
发表于 2025-2-23 22:26:0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四讲作业
风荷02-往事随风
蓦山溪  湖平春水  周邦彦  宋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本词上景下情。上片用细笔描述了泛舟的所见。表现出一种惬意的心情。
下片写游玩的感受。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蓦山溪*陌上人如玉  相逢正当时
文/山里红
风轻云淡,穿柳双飞燕。燕过百花香,花香处,火红天畔。约来旧友,拾翠杏林间,赋春词,绘春景,人笑花枝颤。
依稀梦境,倩影娉婷现。粉面似桃花,娥眉秀,云鬟高绾。邀游谈笑,终恨晚相逢,日西坠,不知归,愁似春江满。
简评:上片写春景及春游,几处虫子用的漂亮。喜欢。
下描述了一次偶遇,相见甚欢,以至于难舍难分了愁似春江满。这用了个夸张手法。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4
6#
发表于 2025-2-24 20:4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妖 于 2025-2-24 20:56 编辑

风荷组31-花妖第四讲作业

1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2、互评第三讲楼上作业:

蓦山溪·春归人未归
风荷组16-书香
风清日暖,杨柳垂丝处。燕又剪春波,却不见、佳人共舞。远山含黛,横笛望归舟,花满经,香盈树,飘渺无穷路。
云笺小字,怎把离情诉。犹记去年游,兰亭边,醉依日暮。月明两地,久伫望星空,心已许,梦难留,唯信风如故。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点赞。
02.格律检索:按词格检测结果,无出律之处。
03.通读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没有啰嗦,通畅明析。
05.三字句对仗好,但是满经是不是满径之笔误?
06.全篇围绕主题,立意非常好。
07.全篇意脉清晰,点赞。
08.没有运用典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8
7#
发表于 2025-2-25 10:1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香 于 2025-2-25 11:41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四讲作业
风荷16-书香
1自选一首古人词阅读并简析;
蓦山溪·梅
曹组(宋)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译: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一枝疏梅斜出竹外,有如佳人绝代,天寒日暮独倚修竹。黄昏院落,幽芳都无人赏,风细细,雪垂垂。更冷落了江头梅树芬香。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译:月下疏影多么清雅,梦中却禁不住心神惆怅,待到梅子欲黄时节,又该是阴雨连绵令人断肠。梅花一世孤芳自赏,让有情人愁闷悲伤,可知道为了你,我像沈约般瘦损异常?


分析;曹组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此词写于词人一直无人赏识,内心愁闷悲伤恰好看到白雪茫茫中的梅花之时。

  这是一首咏物词,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梅的孤傲独立,暗喻作者高风亮节的自我人格。

  上片咏梅,写梅的姿态妖娆和高傲独立。“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写梅的天然本色,不用胭脂花粉来装扮,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写梅的姿态,运用了拟人的方式,梅花从翠竹中斜伸出一枝来,就像一位幽独的佳人在天寒日暮时分,倚靠在修竹旁边。接下来“黄昏院落”五句承上句,写黄昏时分,无论是在院落里,还是寒风吹过白雪茫茫的江边之上,孤芳自赏的寒梅,始终发出阵阵的清香。这是对梅高洁品性的进一步赞美,也暗含了对仁人志士高尚品质的歌颂。

  下片写由梅而抒情。从月下梅花做梦说起, “月边疏影”二句化用林逋咏梅的名句“疏影横斜”、 “月黄昏”来写在月光下,梅影稀疏,凄清无比,如同美人正进入那叫人销魂的梦境一般。“结子欲黄时”四句是写花落结成梅子,将要变黄时,又要下连绵不绝的细雨了。尽管梅不停地遭受雪和雨的摧残,但她依然独立绽放着花朵,清高绝俗,让人产生敬佩之情。结句“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词人自比东阳,已经日渐消瘦了,还戏问花儿,尤显得超尘脱俗,潇洒飘逸。

  全词以清丽委婉的笔墨,细腻的笔触,咏叹了梅花的清芳傲骨,表达了作者对高洁的梅花的赞赏之情,也带有一种期待被人赏识重用的渴望。


二评楼上的作品
附上原玉;
蓦山溪   春归人未归
风荷新境界
湖南十里,尝有东风寄。垂柳舞柔条,画桥下,耍嬉鸭几。小舟三五,荡漾水云中,长相思,长相忆,长看波光丽。

流年往事,最是浑无计。遍倚那栏杆,可还曾、一朝出戏 。旧游难忘,更怎解幽怀,盼春归,怕春归,试问人归未?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点赞。
02.格律检索:按词格检测结果,无出律之处。
03.通读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没有啰嗦,通畅明析。
05.三字句对仗好。点赞。
06.全篇围绕主题,立意好。
07.全篇意脉清晰,点赞。
08.没有运用典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6

帖子

21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26
8#
发表于 2025-2-25 15:59:0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23阿杏第四讲作业
词牌【蓦山溪】解析
1)、词牌之调:双调重头曲(吕调)入“大石调”,本意咏骑马跨越溪涧。
2)、词牌句数:前后段各九句。
3)、词牌韵脚:前后段各三仄韵。
4)、词牌句式:455745335;455745335。
5)、词牌字数:上下阕各41字,共82字。
6)、词牌内容及感情色彩:仄声韵疏,声韵低沉,音节散缓。适应之题材广泛,可用于抒情、写景、咏物、祝颂。
7)、上下第四句为三四顿读,前三自以“仄平平”为佳。
8)、上下第六句可用平韵,亦可不用。第五、第六两句,又可合为“上四下五”结构的九字句,语气须连贯,无须用韵。
9)、上下第七、八句两个三字句以对仗为美,且常与尾句三连韵,一气呵成。
阅读古人词原玉:
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宋代〕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述志词。该词的上片主要描述词人居处,从中流露心境情怀;下片言处世的随和与闲吟的自在,表达了词人恬淡旷达的出世情怀和万事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全词语句信手拈来、不务雕琢,清淡中自含不尽韵味。
蓦山溪 春归人未归
风荷18--春衫
倚门白发,心绪谁
能会。古道失轻寒,有新绿、垂丝摇曳。一如去日,挥手向天涯。风脉脉,雨潇潇,说尽无穷意。
忆中曾许,三载归来矣。空剩一年年,凭眺断,乱云山外。黄昏背影,合与暮鸦飞,镌刻在,舍门边,一道残阳里。

学习点评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
02.格律检索:按词格检测结果,无出律之处。
03.通读没有明显生涩之词。感觉起拍 倚门白发 跟后面的关联不是很紧密。
04.语言流畅,但个别字用得不是很精准。比如上片的古道失轻寒 失字需斟酌。下片的乱云山外 外字有不合逻辑之嫌,应该望不到云外山外。
05.全篇围绕主题,主题明朗,上下片感情基调一致。
06过渡自然。感情真挚,

点评

写的不错!  发表于 2025-3-3 11:53
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和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写倚门之人的形象、眼前的景色以及回忆与期盼,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将离别之苦、思念之深和等待之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发表于 2025-3-3 11:52
黄昏背影,合与暮鸦飞,镌刻在,舍门边,一道残阳里:在黄昏时分,孤独的背影与暮鸦一起飞翔,在舍门边的残阳映照下,构成了一幅极其凄凉的画面,以景结情,将思念与等待的痛苦融入到这黄昏残阳的景象之中,给人...  发表于 2025-3-3 11:51
目光穿过乱云,望向山外,盼望着归人, “空剩”二字写出了等待的无奈与失落, “乱云”象征着内心的纷乱和迷茫。  发表于 2025-3-3 11:50
下片 忆中曾许,三载归来矣:回忆起曾经许下的承诺,说三年后就归来,为下文的落空做铺垫。 空剩一年年,凭眺断,乱云山外:然而,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归来的承诺未能实现,只能一次次地凭栏远眺,目光穿过乱.   发表于 2025-3-3 11:48
,“风脉脉,雨潇潇”运用叠词,增强了词的韵律感,也生动地烘托出了惆怅、不舍的情绪。  发表于 2025-3-3 11:47
一如去日,挥手向天涯。风脉脉,雨潇潇,说尽无穷意:“一如去日,挥手向天涯”,回忆起过去离别时挥手向远方的情景,如今思念之情如同那脉脉的风和潇潇的雨,绵绵无尽  发表于 2025-3-3 11:46
与倚门白发之人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  发表于 2025-3-3 11:4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9#
发表于 2025-2-26 14:4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妮妮 于 2025-2-26 14:50 编辑

第四讲风荷组妮妮作业宋代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

译文:
鸳鸯和翡翠,小小的心思珍爱着对方。你的眉毛像秋天的水波,整个湖南地区,山清水秀。姿态美好,正接近十三岁多,春天还未完全到来。花枝瘦弱。正是忧愁的时候。
寻花买酒,不肯落在他人之后。只是担心远行归来,绿树成荫,青梅像豆子般大小。心中期待能够实现,常常身不由己,长亭边的柳树。你知道吗?相隔千里依然回头遥望。

这首词上阕描绘了陈湘的美貌和忧愁,下阕则抒发了作者对她的眷恋和期待。格律方面,您可以通过搜韵等工具进行检索。整体用词自然流畅,无明显生涩之词。立意清晰,表达了对陈湘的爱慕和相思之情。词中无明显的逻辑错误和意脉断裂之处。“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等句颇有意蕴。
解析:
上阕: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以鸳鸯翡翠起兴,暗示陈湘渴望真挚的爱情。“小小”表现出她的年轻和纯真。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描绘陈湘美丽的眉眼,犹如秋波流转,同时通过“尽湖南、山明水秀”的环境描写,衬托出她的出众。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细致地刻画了陈湘的姿态婀娜,年龄正值青春,然而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展现,她如瘦弱的花枝,正处于忧愁之中。这里的忧愁或许是对爱情的憧憬和不安。

下阕: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表达了作者在寻欢作乐方面不甘人后的心态,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积极追求。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担心远行归来时,时光已逝,美好的景象不再,有一种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忧虑。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抒发了内心对爱情的期待难以自主,就像长亭边的柳树,纵然相隔千里,依然回首眷恋。强调了情感的深沉和执着。
比喻:如以“鸳鸯翡翠”象征爱情,以“花枝瘦”比喻陈湘的柔弱和忧愁。
将人物的美貌、姿态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烘托出情感氛围。
生动地展现了陈湘的青春愁绪以及作者对她的复杂情感,既有爱慕,又有对未来的担忧。

立意:这首词主要通过对衡阳妓陈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她的爱慕与怜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爱情的感慨和思考。


互评
蓦山溪· 春行
文/花妖
东风几度,吹醒缤纷色。信步踏春来,看郊原、青茵如织。暖阳初透,粉靥满新枝,花万朵,柳千条,都是春消息。
阅山读水,芳意怡然得。拾级小桥边,依稀见、那时踪迹。光阴成药,愈合女儿心。君去后,我归来,已是逍遥客。

01. 格式:符合双调分行的要求。
02. 格律检索:建议您通过搜韵等格律检测工具进行检测,方能确定有无出律之处。
03. 没有明显生涩之词,用词自然流畅,通俗易懂。
04. 没有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 上阕“花万朵,柳千条”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06. 立意明确,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时光流转中情感的变化,从相思之苦到如今的释然逍遥。立意积极向上,富有生活感悟。
07. 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违反伦理或基本逻辑的地方。
08. 意脉连贯,没有明显的断裂之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过渡自然。
09. “光阴成药,愈合女儿心”一句令人眼前一亮,将抽象的时光比作治愈心灵的良药,形象生动。
10. 没有明显运用典故。

补刀:
① 没有曲解原意、张冠李戴的情况。
② 没有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的情况。
③ 没有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的情况。
④ 没有无中生有、横生枝节的表述。
⑤ 没有以偏概全、故意反说的情况。

总体来说,这首词语言优美,立意清晰,结构合理,是一首不错的作品。

点评

整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春日美景和自身的经历、心境变化,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以及从过去的情感中走出、获得心灵自由的情感。  发表于 2025-3-3 11:40
“君去后,我归来,已是逍遥客”则点明了词人曾经经历过离别,如今归来时已不再被过去的情感所束缚,成为了自由自在、逍遥洒脱的人,体现了一种自我成长和心灵的解脱。  发表于 2025-3-3 11:39
温婉老师补评:光阴成药,愈合女儿心。君去后,我归来,已是逍遥客:“光阴成药,愈合女儿心”是词的情感升华,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伤痛逐渐被治愈。“君去后,我归来,已是逍遥客”则点明了词人曾经经历过离   发表于 2025-3-3 11:38
- 拾级小桥边,依稀见、那时踪迹:“拾级”描绘了词人沿着台阶缓缓而行,在小桥边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踪迹,这里的“那时踪迹”引发了词人对过往的回忆,为下文的情感转变埋下伏笔。  发表于 2025-3-3 10:10
下片:阅山读水,芳意怡然得:“阅山读水”表明词人在春日里欣赏山水景色,“芳意怡然得”则传达出词人从美好的春景中获得了愉悦和满足的心情,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悠然自得。  发表于 2025-3-3 10:10
点明这些都是春天的气息和象征。  发表于 2025-3-3 10:09
“粉靥满新枝”用拟人手法,将花朵比作女子的笑脸,生动地写出了枝头繁花盛开的景象。“花万朵,柳千条”运用夸张和对仗,强调了春天繁花似锦、柳树成荫的繁茂,“都是春消息”则总结了上片,  发表于 2025-3-3 10:08
暖阳初透,粉靥满新枝,花万朵,柳千条,都是春消息:“暖阳初透”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温暖的天气,阳光刚刚穿透云层洒下。  发表于 2025-3-3 10:0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

帖子

10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2
10#
发表于 2025-2-26 20:13:1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讲作业
风荷.清心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行香子·其一·福州作】
南宋·辛弃疾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后,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译文
好雨知时节,恰逢此时心生归耕之意。已是清明时节,春光正好,万物复苏。静坐于小窗之下,倾听那檐外细雨淅淅沥沥,只恨那夜来之风,吹散了心中的宁静;夜来之月,虽明却添了几分孤寂;夜来之云,遮蔽了星辰,也遮蔽了心中的期盼。
花絮随风飘零,莺啼燕语,声声叮咛。怕它们妨碍了我在湖上闲行,那是一片属于我的静谧天地,我不愿被任何事物打扰。然而,天心难测,世事无常。即便我费尽心情,也无法预知下一刻的天气。放眼望去,只见霎时之阴,云层厚重,霎时之雨,如珠如线,洗尽了尘世的喧嚣;霎时之晴,阳光洒落,照亮了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这变幻莫测的天气,正如人生之路,起伏不定,无法预知。
简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辛弃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不顺的无奈与不满。他以天气的阴晴不定来比喻政治形势的变幻莫测。

试评
暮山溪 .杏园游
水木生
寻花共暖,素手轻轻挽。不猜小青梅,相对间、欢颜璀璨。吹风落瓣,双蝶逐云鬟,春水外,杏林中,心蕊徐徐绽。
故园重览,帧帧相思展。不见那时人,空有这、花繁香满。一枝又捻,还得与谁簪,徘徊处,念成渊,已染光阴遍。
简评:
春日时节,青梅竹马的小情侣,手挽手共同踏青寻芳,笑容灿烂。清风吹拂,彩蝶飞舞,心花似春花盛开。
故地重游,些些往事重现。虽然又是繁花满地,却是不见了当年那个人。不由心生感慨,折花在手,簪与何人呢。独自徘徊思念。
此词格律正确,立意是春归人未归之意。上片写往日情景,下片写现在情形,忆往昔思现在,从而生发感慨。脉络分明,有情有景,写的挺好的,用词也挺美。就是有些地方的词可否斟酌一下,比如寻花共暖,不猜小青梅,不太明白。个见,不一定对哈。

点评

其次,清心学友对于水木生学友的暮山溪从立意、写作手法上解读都很到位,另外,对于“徘徊处,念成渊,已染光阴遍。”这个结句的表达,个人觉得还需斟酌。  发表于 2025-3-3 10:22
首先,清心学友对于辛弃疾这首行香子从主题立意上解析到位,如果从写作手法上进一步细解就更好了。 其次,清心学友对于水木生学友的暮山溪从立意、写作手法上解读都很到位,另外,对于“徘徊处,念成渊,已染光..   发表于 2025-3-3 10:2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6 17:12 , Processed in 0.1431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