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一讲秋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6

帖子

6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0
11#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七律
幽草黄鹂

晨光初照小河东,一抹新晴入眼瞳。
堤柳垂丝黄变绿,夭桃吐艳粉犹红。
潺潺流水声歌里,隐隐人家花影中。
欲问春归何处去,莺啼燕语画图同。

点评

作品描写的是记忆中的故乡。首联交代时间地点,落日余晖,村炊烟袅袅,充满烟火气。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1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0
12#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顺其自然 于 2025-3-30 11:00 编辑

秋21-顺其自然
                      故乡
余阳渐落海涯村,几户炊烟暮色昏。
旧巷柴扉风细细,新枝雀语韵温温。
沙堤漫步寻潮印,林径徐行护树痕。
远念故园情不尽,归心似箭梦常存。

点评

整首作品前三联与尾联脱节,诗脉不顺畅。且前三联前二都是偏正结构,疑似四平头,缺少变化,略显呆板。  发表于 4 天前
尾联一分句突兀,远念故园来得毫无来由,缺少铺垫,首联应该提及。  发表于 4 天前
颈联写亲身经历,重温旧梦。一分句潮印疑似生造词,二分句表意不明。个人觉得这一联凑字了。  发表于 4 天前
颔联写故乡的旧巷柴扉,起到一点带面的作用。  发表于 4 天前
问好诗友,共同学习哈。首先作品扣题,立意尚可。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562

帖子

574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41
13#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点评截止楼层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4

帖子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9
14#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七律•题图
秋05-清心
独步堤边步履匆,斜阳渐远影朦胧。
心期已是满园秀,谁料仍无半点红。
两岸寂寥侵过客,四围萧瑟染清风。
唯余几树老枯柳,不惧轻寒起舞中。
雷雨拙评:
纵然是晴天有太阳,但该图仍然色彩黯淡,空气中雾霾污染指数偏高,直接体现在照片的色相纯度及饱和度方面,远树根本看不出一点绿来。只能看到太阳及洒在水面的昏黄光亮。之所以写作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图片左下角的拍摄日期2025.03.06.17:12.从远处的房屋建筑来看是典型的北方建筑,从近景的水面来看基本排除冬天,除几株常绿乔木柏树外(由此可判断此地应在中原偏北地带)榆杨柳等落叶乔木并无叶子只有枝条,断然不是秋天,因为秋天也是有残叶在枝头可以零星延续至初冬的。所以符合春季特征。
审图完毕后开始进入正题,题图只是这种诗的体裁种类,自古就有题图题画这种诗,就如同给孩子起名一个道理,是儿子女儿没错,但不能以性别来作为他(她)的名字吧?太笼统宽泛了,题目要体现创作主旨,内容要切合主题,不是单纯的描摹图片内容。起句半切半出,发挥想象,根据水判定为堤边,但民居是不会盖在距离河堤如此近的地方的,一旦进入夏季洪汛期大堤水位上涨居民是政府要疏散的主要工作对象,所以根据房屋建筑这里的水面只是一条普通的小河而已,绝非大堤。首联应交待清地址(堤边)时间(斜阳渐远)事件(步履匆)或人物(通过独步可知有人的出现),二分句在此基础上作引向句,中二联要围绕引向来写。两个步字属不规则重字,颔联融入个人期盼情感,颈联半切半出,承无红而言春归脚步迟缓。这两联如果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应互换,先渲染场景再发出感慨仍无半点红,这样与七分句衔接更紧密,老枯二字沉冗重复,轻寒一词在此诗中有些异类,与整体盼春归格调不谐。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4

帖子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9
15#
发表于 前天 01:43 | 只看该作者
七律•仲春暮景
秋18-雷雨
落日穿霾入水滨,混同倒影漾微粼。
波中难觅初春绿,镜面却容苍树身。
黯淡悄听声已寂,迷茫一望色堪陈。
萧疏所见迎昏昧,定格之余谁问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2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6
16#
发表于 昨天 14:54 | 只看该作者

秋组第一讲作业

七律.题图
文/倾城雪
落日熔金醉晚风,余晖散绮意无穷。
寒枝瘦影摇波上,静水澄光入画中。
霭霭轻烟迷远岸,悠悠倦意伴归鸿。
横舟暂忘尘间事,独钓斜阳一老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4 02:15 , Processed in 0.1100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