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93

帖子

13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40
21#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洞仙歌  又见樱花
文/花妖

吹弹欲破,若绡飞霞亸。枝上盈盈娇憨卧。雨来时、玉靥隐约痕添,风过处、粉泪依稀梦堕。
年年香如故,寞寞行来,且把幽怀暗中锁。犹记那年春,陌上青衫,轻为我、鬓簪一朵。惊回首、花事复循环,惟人事、终难续成因果。
简评:娇 犹绿了
上结扇面对漂亮,下结有寄托。脉落清晰,整体不错。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李隆基〔唐代〕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赏析:上片着重描写美人体貌,下片劝说美人不要辜负好时光。

点评

通篇检测没见有出律的地方。随风诗友下次可以再详细一点,这次有应付的嫌疑了,写得好值得赞赏,评的好也一样令人敬佩,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才好  发表于 前天 15:26
梦堕, 堕也下的比较重,“因果”是一因一果,这里可以用果,但因是不是随意了?估计是为了平仄要求。  发表于 前天 15:25
若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几处韵字用的不是太稳妥。比如“亸”且不说生僻,本意是下垂,或者同躲。同霞连用意思不是很美好贴切。  发表于 前天 15:24
这首词上景下情,立意清晰,脉络顺畅,词味浓,笔法老练。  发表于 前天 15:23
问好两位大咖!小词写得很棒!作者非常聪明,我记得原来作业要求一项是“樱花”,可作者加了“又见”二字,使本来的咏物词变成了普通抒情词,所以变得驾轻就熟,文通意顺。  发表于 前天 15:2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3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0
22#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人间天使 于 2025-3-27 02:00 编辑

词研四第八讲风荷组人间天使作业
一  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翻译并简析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犹如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将尽未尽之处发现了她。

简析
上阕描写了元夕夜的一片热闹景象。下阕写人,结构上,此词也有其妙处。上阕末尾,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二  互评
洞仙歌
文/风荷35~兔狼
新桃初破,正东风偷送,伫立苔阶月华重。记当时,小院桃花盈盈,花影碎,偏照窗扉微动。
寒夜侵人瘦,独倚栏干。寥落相思意频弄。问燕语梁间,可识前踪,叹镜里,鬘霜悄种。看远处,春山渐濛濛,却暗惜,归期尽消残梦。

解读;
桃花刚刚绽放,春风正悄悄吹送,长时间站立在长满苔蓟的石阶上,望着浓浓的月华。忆起当时,小院桃花盈盈,细碎的花影映在窗前,随微风轻轻摇动。
夜晚的寒冷侵蚀身心,独自倚着栏杆,寂寞凄清的相思之意也频频涌动。试问那细细低语的梁间燕子,可还记得从前的事吗,叹镜中人不知何时,鬓间已生了白发。望远方,夜色中的春山也渐迷茫,却暗自珍惜,用归来的日期消除那些零零碎碎的梦吧

简评;
问好师友,俺是新人,水平有限,理解能力也有限,有不妥之处,请师友海涵。
本词上景下情,虽然没写题目,但上片以桃花 东风 交代了时间是春天,接着引出一个月华浓浓的夜晚,独自相思寂寞的情景。下片似乎跳跃性强了点,本人理解能力有限,感觉上片优于下片。个见哈
另外,格律 依钦谱检验,小院桃花的“花”字,平仄有误,请师友自检。

点评

准备过片不如设计个曾经在一起时的美好画面,这样下片相思才有落脚点。其他的都挺好了。  发表于 前天 14:43
有几处用词待斟酌,比如“苔阶”,一般夏天才会有“苔”,春天不如就用“长阶”。还有过片的“寒夜”,已经春天了,桃花都开了,残夜,凉夜如何?  发表于 前天 14:43
鸡蛋里挑骨头啦,上下片的两处领字,格式是对的,但不恰当,“正”换做似如何?“看远处”不如“望远处”更贴切。  发表于 前天 14:42
问候两位诗友!小词写的不错,情景交融,立意清晰。解读点评的也很认真,给两位老师点赞!  发表于 前天 14: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23#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八次作业
风荷01-秋窗雨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南宋·辛弃疾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译文:
人有贤愚之分,他们中间能差多少呢?不要小看了这个区别,可以说:差之毫釐,缪之千里之远。仔细地想想,义与利是舜与跖的分别。他们都鸡鸣即起,孳孳不倦地作事情。为善的就是舜的徒弟,为利的就是跖的徒弟。这两种人我们一定要分清楚。醴的味道甘甜,但它终久容易坏;水没有味道,它就能长久保持本色不变。我到了老年还知道一个道理:君子交朋友淡如水。吃一餐饭的时候,聚集一大批飞蚊,它们的响声如雷,现在想起来觉得,昨天错了,今天对了,我很羡慕在安乐窝里有沸水喝,即便是剧饮也不会错,但只打算喝个半醉就行。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樱花
闲得慌
微寒复暖,更沉烟晞露。漫剪轻霞落英处。最堪怜、一径流白飘红,须晴晓,倚看芳思几树。
舞空初照日,起雪吹香,多事东风乱闺愫。独立画楼西、听燕闻莺,人间事、悲欣离聚。但留得、带月醉黄昏。便懒管、来朝断云残雨。
简评:起拍微寒复暖,感觉应该是花开的时节,但二拍却是落英处了,沉烟二字是指沉重的烟雾,说明雾很浓重,晞露指日晒使露水蒸发,所以二词放一起有待斟酌,再就是准备过片芳思几树,没能理解,过片起雪吹香跟上片流白飘红有重复之意,下片最后两句,句子很婉约清丽,但未能解其意,但留得、带月醉黄昏这句没能理解,有凑笔之嫌,以上个人观点,因本人才疏学浅说错误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29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2
24#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赵长卿 点绛唇·春愁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解析

1. 上阕:开篇“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直白地描述睡醒后试图摆脱春愁的行为,展现其心情的低落。“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通过写白日漫长且无人陪伴,只能与黄鹂对话,将孤独寂寞的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2. 下阕:“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描绘出柳絮飘飞、浮萍飘香的画面,点明春天虽美,却无人欣赏。“移舟去”表明主人公试图排遣寂寞。“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以景结情,梨花飘落如雨,宛如愁绪纷纷,既呼应了春愁的主题,又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

翻译

午睡醒来,我卷起窗帘,想要将心中的春愁全部放走。白昼漫长,身边没有陪伴的人,我只能对着黄鹂鸟喃喃自语。
柳絮纷飞,浮萍散发着香气,原来在这无人的地方,春天依然悄悄绽放。我划着小船离去,想寻找灵感写下诗句,可思绪紊乱,一句也没能写成。砚台旁,梨花如细雨般飘落 。


洞仙歌
风荷02-往事随风
春风春雨,渐韶光迷眼。嫩绿方萌软红乱。折柔枝、无语轻嗅深深,便觉得,桃色匀开粉面。
细心寻旧迹,念念休休,那日曾教同心绾。试屈指年来,雁信无凭,轩窗下、年年空盼。强携酒、重翻旧时书,慰寂寞、闲看月明庭院。
点评:
意象营造出色:开篇“春风春雨,渐韶光迷眼。嫩绿方萌软红乱”,通过多感官描写,将春天万物萌动、色彩斑斓的景象生动呈现,奠定了全词生机勃勃又略带迷茫的基调。“风荷”“柔枝”“桃色粉面”等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且贴合春日氛围,勾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遐想。 情感表达细腻:从“细心寻旧迹,念念休休”中,可深切感受到作者对过往经历的执着怀念;“那日曾教同心绾”直白地交代往昔亲密关系,“雁信无凭,轩窗下、年年空盼”则将等待落空的落寞、惆怅刻画得入木三分,使情感的层次更加丰富。
动作与场景描写烘托氛围:“折柔枝、无语轻嗅深深”这一动作细节,细腻地展现出主人公沉浸在回忆中的神态;“强携酒、重翻旧时书,慰寂寞、闲看月明庭院”描绘出一幅孤独寂寥的画面,将作者排解思念、却又难以释怀的心境烘托得淋漓尽致 。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主题

461

帖子

151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18
25#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研四第八讲作业风荷19——磐石
洞仙歌   咏柳
宋 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
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然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丰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虽然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得日渐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着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简析:  
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正如宋初诗人幸夤逊《柳》诗听说:“既待和风始展眉。”这微茫的希望的霞光在何处,“又莫是”便是严峻而无情的回答。
全章用拟人法写柳,垂柳是词中的“主人公”。它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仪容秀雅。然而却寂寞无主,被禁锢在园林的一角。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至少可以说,作者是以婉曲的手法,饱和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位品格清淑呵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对之倾注了同情。


二互评


二 试填一首
洞仙歌   春日大雪有怀

仲春将晓,有雪随风漫。 还似燕山鲜常见。驾车行、一路辗转提防,拳紧握、手掌微微出汗。

疾冲加慢赶,应报平安,且上高楼抚心乱。转首又谁见,倏忽之间,阳光暖、阴沉烟散。更半日、水去地皮干,只疑那、方才尽皆为幻。

互评,问好老师!这首洞仙歌以景起描绘出作者仲春的一天黎明将至,雪花飘飘洒洒,这情景在燕山才能看到。紧接着准备过片作者承上一个意群又详细的描写了作者架车时的紧章心情。增强了画面感。
过片作者衔接上阙写雪化了是因为阳光的出现,雪融化的情感和联想给读着留下思考的空间。整首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表现出作者有一定的功底。唯有过片疾冲加慢赶,那个益群有些突兀,下一位个意群感觉没什么联系。只是个人愚见。具体我也不清楚,还请评阅老师扶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3-31 14:24 , Processed in 0.1347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