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95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4
11#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痴心不改 于 2025-6-26 23:33 编辑

一.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诉衷情  小梅风韵最妖娆
宋代  晏几道
小梅风韵最妖娆。开处雪初消。南枝欲附春信,长恨陇人遥。
闲记忆,旧江皋。路迢迢。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几处溪桥。
译文:小梅的风姿最为迷人。当它绽放时,就像初融的雪。南边的枝头似乎想要传递春天的信息,却遗憾地距离远方的人太过遥远。 闲暇时回想起,旧日江边的高地。那条路是那么遥远漫长。隐隐的香气在空中浮动,稀疏的影子横斜交错,这些景致出现在多处溪流的桥边。
这首《诉衷情》以梅花寄怀,语言清雅含蓄,情感深婉绵长,深得小令韵味。上片以梅花起兴,下片转入追忆,结于景语留白,回味无穷。
二.互评
红情  荷韵/渡
莲舟轻渡。正露圆叶上,粉绡初舞。翠蔓临风,亸袅清姿韵无数。几处鸳鸯戏水,波影碎、暗香盈路。晚风凉、暗度横塘,夜斗映寒渚。
凝伫。意难诉。记昔时相逢,藕花深处。 旧游似雾。烟锁重湖渺何处。回首处,容易老,空怅望、天涯云暮。更漏永、人不寐,梦随棹去。
问好老师,好词学习了。此词以莲舟轻渡开篇,细腻描绘了夏日荷塘的清丽景致与幽静氛围,转而引出深沉的怀旧之情与天涯倦客的怅惘。上片写景精工,下片抒情婉转,语言清丽典雅,意境深远。不足之处:部分语句稍显直白:如“回首处,容易老,空怅望、天涯云暮”,直接点明岁月易逝、怅惘之情,相较于前文较为含蓄优美的表达,略显直白,韵味稍减。

点评

补评:能看到鸳鸯戏水,荷姿风韵时,应该还未生露水。其余点评到位,赞!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3

帖子

11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6
12#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讲作业:
雪烟26-御风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暗香》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暗香・旧时月色》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咏梅词。
原文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翻译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却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场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花又一片片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简析
全词不断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往复摇曳。营造出一种清虚骚雅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幽冷的美感。 词中蕴含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和恋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自身身世飘零、年华老去的感慨,以何逊自比,说自己 “渐老”“忘却春风词笔”,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全词达到了咏物与言情的高度统一。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暗香》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雪烟22-李纳兰

红情·夏夜
荷风乍起。正露凝翠盖,香浮清水。暗度藕花,悄引蜻蜓立红蕊。蛙鼓声声断续,惊散了、流萤轻坠。又渐觉、树杪蝉吟,幽韵透帘内。
无寐。倚栏际。望落星满河,夜色如醉。月华漫洗。凉透罗衣意难已。遥念天涯旧侣,曾共赏、这般清霁。叹别久、多少事,尽藏心底。

1.格律检索:经搜韵检索,整体格律基本符合《红情》词牌要求,未发现明显出律之处 。
2.生涩之词:词句流畅自然,无明显生涩词汇,表意清晰。
3.重复啰嗦:全文未出现明显重复啰嗦内容,各部分围绕夏夜景色与怀人之情展开,叙述简洁。
4.对偶对仗:该词牌无严格对偶对仗要求,文中未出现工整对偶或对仗,不过 “蛙鼓声声断续,惊散了、流萤轻坠。又渐觉、树杪蝉吟,幽韵透帘内” 在句式节奏上有一定呼应,虽不工整,但增添了韵律感。
5.立意:立意明确,上阕描绘夏夜荷塘美景,下阕触景生情,表达对天涯旧侣的思念,将景色与情感自然融合,立意较为常见但情感真挚。
6.逻辑问题:无不符合自然规律、违反伦理或基本逻辑之处,从夏夜景色描写到情感抒发,逻辑连贯。
7.意脉断裂:意脉连贯,从上阕的景色描写自然过渡到下阕的怀人之情,未出现断裂情况。
8.亮眼句子:“蛙鼓声声断续,惊散了、流萤轻坠” 一句生动形象,将夏夜的动态画面呈现出来,“蛙鼓” 的比喻新颖,富有画面感和趣味性 。
9.运用典故:文中未发现明显运用典故的情况。

点评

问好:御风点评细致到位。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6

帖子

7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2
13#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作业:
雪烟-小卒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宋代 吴文英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译文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皙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那温柔的芳香朦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我渴望在梦境中回到湖边,那湖水如镜,使人留连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径,不知处所。可怜吴地白霜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发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简析:《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是一首节日感怀、畅抒旅情之作。词的上片写除夕之夜“守岁”的欢乐,开头写立春日,姑娘们戴上花,显示出百花将开的消息,接着对于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发出喜悦的一笑;下片写对情人的思念,追忆旧日和情人共聚,抒写旧事如梦的怅恨。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鲜明,笔致婉曲,深情感人。
2互评:
红情・荷
御风
田田香色。正曲桥漫绕,藕花凝碧。袅袅仙姿,曼舞风前影相惜。想忆濂溪雅韵,留妙誉、古今传得。更难求、映日娇容,杳远入帘隙。​
闲立。画船侧。看粉樱落波,暗随潮汐。素心抱寂。幽梦独沉向谁觅。应念淤泥不染,凭自洁、千霜凌历。待月上、摇碎影,满池皓。
解译:(荷叶)层层叠叠,弥漫着清幽的香气与碧绿的色泽。正值曲曲折折的桥栏环绕池塘,荷花(“藕花”)凝聚着浓碧的色彩。(荷花)轻盈柔美的姿态如仙子般,在风中曼妙起舞,花影与倒影彼此怜惜相映。不禁想起周敦颐(濂溪)笔下咏莲的高雅韵致,(荷花)留下美好的声誉,从古至今广为传扬。
更难得的是,(荷花)映着日光的娇艳容颜,幽远地映入窗帘的缝隙中。
(我)闲适地伫立在画船之侧。只见粉色的樱花飘落水波,暗暗随着潮汐起伏流转(荷花)怀着素净的心,守着孤寂,幽深的梦独自沉沦,能向谁寻觅知音?(世人)应当感念它从淤泥中生长却不沾染污秽,凭借自身的洁净,历经千万次风霜的磨砺。待明月升起,(风吹荷影)摇曳破碎,满池皆是皎洁的(月光与花影)。
问好学友,“看粉樱落波”中,“粉樱”与“荷”的主题偏离,易让读者产生场景错乱感(荷花盛放时樱花已落,季节意象矛盾)。“应念淤泥不染,凭自洁、千霜凌历”直接引用周敦颐《爱莲说》的哲理,虽贴合主题,但缺乏具象化的诗意转化。满池皓的皓字个人认为不够精确。以上只个见还望老师补刀

点评

最后一句少一字,可能是复制时候丢了。小卒点评中肯。  发表于 4 天前
补评:“想忆”,想字别扭。上阕描写荷花的风姿,下阕转入荷老凋零见其风骨,但是中间衔接不足。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3

帖子

1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2
14#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讲作业:
雪烟01-梅欣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宋代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译文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皙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那温柔的芳香朦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我渴望在梦境中回到湖边,那湖水如镜,使人留连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径,不知处所。可怜吴地白霜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发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简析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是一首节日感怀、畅抒旅情之作。词的上片写除夕之夜“守岁”的欢乐,开头写立春日,姑娘们戴上花,显示出百花将开的消息,接着对于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发出喜悦的一笑;下片写对情人的思念,追忆旧日和情人共聚,抒写旧事如梦的怅恨。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鲜明,笔致婉曲,深情感人。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暗香》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红情·荷
雪烟19-小卒
莲塘晨对。正粉绡露浥,翠盘承水。淡影摇风,异馥浮烟绝尘世。玉蕊蜻蛉暗绕,更惹得、鲤窥储势。暮帘垂、月浸清池,碎玉漾波底。

曾记。采菱里。有曲生绿湾,笑拈红袂。梦魂断避,空忆旧游淡滋味。相思欲,无从寄,情懒懒、愁心千系。叹岁晚、零落尽,冷香怎会。


互评:这首词,上阕中“莲塘晨对”开门见山,随后对荷花、荷叶的描写细致入微,“粉绡露浥,翠盘承水”,用词精准且形象,将荷花的娇美与荷叶的清新展现得恰到好处。“淡影摇风,异馥浮烟绝尘世”更是营造出一种超凡出尘的氛围,仿佛这莲塘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玉蕊蜻蛉暗绕,更惹得、鲤窥储势”,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下阕“曾记”一词引出回忆,“采菱里。有曲生绿湾,笑拈红袂”,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画面,与上阕的景形成鲜明的情与景的呼应。“梦魂断避,空忆旧游淡滋味”,将那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如今的失落之感表达得细腻而深沉。“相思欲,无从寄,情懒懒、愁心千系”进一步深化了这份愁绪,而“叹岁晚、零落尽,冷香怎会”则给人一种时光易逝、美好难再的无奈与感慨。有情有景很好的作品,点赞学习!

点评

‘相思欲’,“思,欲”出律了。  发表于 4 天前
上阙起句“莲塘晨对”,后面“暮帘垂”,从早上到晚上,时间上有点刻意。下面有忆昔相思,“晨对”用“独对”感觉比较好点。  发表于 4 天前
上阙写景。下阕回忆往昔一起采莲的欢乐场景。上阕写今,下阕忆昔,脉络清晰。  发表于 4 天前
问好两位老师,好词好评。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9

帖子

44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54
15#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讲作业:
雪烟-慕容瑞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声声慢·秋声
蒋捷     宋代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译文
菊花黄黄的开放在那深深的小巷,枫叶红红的映照着低矮的门窗,凄凉一片都是那秋天的声音。豆子开花的时候却来了下雨的声音,那中间还夹带着风声。稀稀疏疏一夜二十五点也就到了五更,高高的谯楼大门,却锁不住那些声音。老朋友离我那么远,请问是哪一个摇晃着玉佩发出了声音,原来是那屋檐底下的风铃声?
系着彩绸的号角发出的声音一直吹到月亮落下了却还在那里慢腾腾,渐渐地那军营里的人马才接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可是四周却又扬起了胡笳的声音。邻居的灯光闪烁着,灯前还有那女人为军人在石砧上捣衣的声音。谁知她一边捣衣一边咕咕叨叨地诉说着愁苦一直诉说到天明,碎碎琐琐咕咕哝哝的,就像那数不清的蟋蟀声。她诉说得没完没了,还把一半分给那天空的大雁,让大雁代替她的怨声。

简析
此词开端写听者时间、地点环境,并点明题面,且以“凄凉”情愫惊笼罩贯注全章;以下依次写秋雨秋风声、更鼓声、檐铃声、画角声、胡笳声等等。通过不同秋声,渲染凄凉况味,传达词人感秋、愁夜、怀人、感伤兵灾、悯惜农家辛苦等复杂情思,末以愁蛩、夜雁收结,以“诉愁”总结。全词谋篇严谨,意象繁而不乱,词情传达层层递进,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暗香》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红情·咏荷
雪烟-凝思
明湖风日。正翠盘叠露,粉绡裁璧。骤雨新来,碎玉如珠乱琼席。绿盖遮藏暗度,香袅袅、蝶寻无迹。夜来时、月上波心,倒影弄寒碧。
幽寂。漫闲立。念素魂冷沾,旧欢难觅。岁华易掷。犹记半塘采莲客。随浪里、云照水,风过处、愁痕堆积。叹几度、秋又近,鬓边渐白。

解读:
明湖的风光晴好。翠绿荷叶如圆盘堆叠,沾满晶莹露珠;粉荷似绡缎裁成的玉璧,亭亭而立。骤雨突至,雨珠碎落,宛如碎玉乱琼撒满荷叶席面。碧叶参差遮掩,暗香袅袅浮动,蝴蝶寻香却难觅芳踪。夜幕降临时,明月升至湖心,倒影在寒波中摇曳,染就一池清碧。

天地一片幽寂。我独自漫步闲立,念及荷花素洁的魂魄沾染清冷,旧日欢景已难寻觅。年华匆匆易逝,仍记得当年半塘采莲的人啊——泛舟浪里,云影倒映水中;风过时,满池愁痕堆积。叹息间,几度春秋又近,鬓边渐生华发,徒留怅惘。


简评:
问好思思,小词格律无误。整体流畅,上景下情模式。词中描绘了明湖的多种景色,营造出清幽、静谧又略带惆怅的意境,为下片的情铺垫,打下基础。下片情感基调较为哀伤、惆怅,感叹岁华易逝。不错的一首小词,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8

帖子

10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6
16#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作业:
雪烟23-李纳兰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宋代 吴文英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译文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皙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那温柔的芳香朦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我渴望在梦境中回到湖边,那湖水如镜,使人留连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径,不知处所。可怜吴地白霜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发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简析:《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是一首节日感怀、畅抒旅情之作。词的上片写除夕之夜“守岁”的欢乐,开头写立春日,姑娘们戴上花,显示出百花将开的消息,接着对于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发出喜悦的一笑;下片写对情人的思念,追忆旧日和情人共聚,抒写旧事如梦的怅恨。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鲜明,笔致婉曲,深情感人。


二、填词
《红情·荷》
雪烟16-张青秀  
田田翠盖,正涉波弄影,粉腮凝黛。袅袅仙姿,舞破琉璃韵天籁。风拂红衣漫卷,香暗度、梦魂难再。念旧时、并蒂同欢,佳景怎堪待。  
悄待,画船外。叹素手采莲,别绪盈载。锦书未改,千里相思怎生解。烟水茫茫望断,空伫立、愁心难奈。怕月冷、花睡也,梦残泪洒。

解读:盛密的荷叶吹波动影,荷花粉白枝叶翠绿。如仙子般的倒影摇曳,划破水中琉璃般的天空。微风吹拂着我的衣服,荷花的香气阵阵袭来,我心中思念魂牵梦萦的人已经不在身边了。回忆起以往一起来看荷花的情景,更加不忍看到如此佳景。
她和我一起泛舟游玩,船外采莲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书信还字迹不改,相思确无处排解。水雾漫漫,是眼前雾还是水间雾呢?愁绪横生。希望寒夜不冷,诸花不谢,伴我残梦。

互评:问好学友!这首词格律无误。表面上是写花,其实是以花喻人。以荷花姿态引出心中的那份美好回忆。总的来说以点题,花喻人,回忆,愁思为主线。
优点:上下片布局合理,有起有伏不单调。以花喻人别出心裁!
缺点:遣词造句还需提高。如:“舞破琉璃韵天籁”“佳景怎堪待”“梦残泪洒”等、意指不明。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1

帖子

18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16
17#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讲作业:
雪烟09-碧波涟漪情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暗香》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暗香》

姜 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鉴赏 梅在骚人雅客的笔下,一直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自古以来咏梅的诗词很多,然而“诗之赋梅,唯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张炎《词源》卷下)。姜夔这两首词就得名于林逋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其清空的意境、洒落的情怀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张炎称为“绝唱”,并不夸张。

姜夔作词善于烘托氛围,这首词发端就创造了一个凄清冷幽的环境。词人并不急于描写梅之风情,而是迂回一笔,先将时间拉回到过去。往日不知多少次,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在梅边吹笛。“旧时月色”已非真实的月光,因其在词人脑海里反复酝酿,再吐出时,已然带上了朦胧虚幻的色彩。而“梅边吹笛”也变得模糊起来,以其缥缈,而显得遥远。首三句可谓“忆梅”。

忆之不足,故而采之。梅是美好的,所以采梅之人非“玉人”“美人”就无法与之匹配。贺铸有词“玉人和月摘梅花”(《浣溪沙》),将美人在月光下采摘梅花的景象描写得十分动人。“唤起玉人”两句化用了贺铸的词意,然而表达更加曲折委婉。仿佛在清冷的空气中,美人伸出纤纤玉指触落梅花。“不管清寒”足见爱梅心切。此章可谓“采梅”。

采之不足,故吟咏之。词人以老去的何逊自拟,实乃自谦。何逊的《咏春风》诗,咏物颇为工细,词人说自己“忘却春风词笔”,实际是说以自己的笔力难以道出梅花的神韵,这还是在写梅的高雅脱俗。“何逊”两句可谓“咏梅”。

咏之不足,故反复赏之。“瑶席”乃精美的座席,设下这样的座席,正与梅之清高相称。梅花没有“桃之夭夭”的奢华与繁盛,却拥有自己朴素的淡雅与高洁。花不过是疏疏落落的几枝,然而即使这不多的几枝花,也依然要绽放出美丽的容颜,倾吐出醉人的芬芳。梅生于雪中,长于雪中,故其香为冷香。在冬季晴冷的天气里,花前设座,梅边品笛,有秀色盈目、暗香扑鼻,实在是文人雅客的赏心乐事。“但怪得”两句谓之“赏梅”。

由忆至采,至咏,再至赏,层层渲染,梅之品格风貌立体地呈现出来,于下阕转入抒情。

梅唤起的是对心上人的思念,这思念化作信使手中那束红艳的花枝寄与远方的情人。然而路途太遥远了,这份情思终究难以传达,酒席间的绿色酒杯便承载了思念的泪水。下阕抒情并不直接,而是先宕开一笔,将读者的视野导入一个阔大的江南乡国的背景中,沉静、寂寥,这是客观的时空氛围,却也是词人主观感情的流露。在这种深沉的意境中,词人的情感得以升华,梅便成为传情达意的媒介。然而这种表达却也是含蓄的,“红萼无言”,道出的是真诚款曲的深情和至死不渝的爱恋。“翠尊”与“红萼”对举,色彩鲜明,为全词素淡的色调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光彩。

词人的思绪并没有就此收拢。梅花唤起的回忆,使他回到了曾经与情人携手共游的西湖边上的梅林。千株梅花,在寒冷碧绿的湖水的映衬下朵朵绽放,这幅图景成为见证他们的爱情的永恒记忆,有情人虽不能够在一起,但它被词人置入脑海,反复回想,“长记”一语透出的深意真可耐人寻味。

梅花,盛开时有无言的庄重,凋落时有寂寞的沉静,在瞬间绽放美丽的华彩,又在瞬间无声飘零。词人觉得它消逝得太快了,想要挽留,却终究无计可施。“片片吹尽”,吹落的不仅是花瓣,更是有情人无尽的相思。于是所有的感慨皆化作“几时见得”四个字,从胸臆中吐出。这声叹息,既包含了对梅的怜惜,又包含了对相忆之人难再相会的遭际的感伤,情深意浓,韵味悠长。

全篇句句不离梅花,在咏梅间处处融入怀人深情。画面干净,意境优美,张炎以“清真”“骚雅”(《词源》卷下《清空》)概括其艺术特色,可谓一语中的。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暗香》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红情·荷
雪烟02-倾城
清波流月。正伞花暗展,素绡层叠。半敛羞红,怯抱檀心诉冰骨。又记沧江旧约,携冷韵、锦机重撷。怎凭他、浦溆风多,吹散楚云阔。
伤绝。翠屏裂。任露匀粉腮,影摇琼玦。棹歌渐歇。三十六陂梦难接。休问曾经往事,都付与、闲鸥能说。剩几缕、香澹处,笛飘树末。

问好城师,上片“清波流月。正伞花暗展,素绡层叠。”描述了晚上荷花盛开的美景。“半敛羞红,怯抱檀心诉冰骨。”引发了后面的忆沧江旧约,紧接着叙述了当时的情景。
下片“伤绝。翠屏裂。”让人如身临其境,浓浓的悲伤之情跃然纸上。一句“休问……”又有多少难言之苦。煞尾景结,余韵悠长。
本人才疏学浅,有的地方读不懂。我就说这么多,静侯老师补刀,指点迷津。

点评

问好二位学友,碧波涟漪情同学点评我都赞同,在这里只补充一点:倾城老师的咏荷上片很精彩用典也恰到好处。下片稍微点有跑题了,特别是结尾那句“笛飘树末”有点匪夷所思。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9

帖子

44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54
18#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二十讲作业:
雪烟17-十七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宋代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坠叶 一作:堕叶)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译文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寒夜一片寂静,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而每年今日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酒还未喝,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残灯闪烁,枕头歪斜,尝尽了孤眠滋味。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简析
此词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声衬托词人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愁情;下片以抒情为主,通过写词人长期客居他乡,不免被如素练般的月光感发出阵阵思愁,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词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思”字,但字字句句都是“思”,有评词者称此词情景两到,堪称情景俱佳的名篇。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暗香》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红情:本意
雪烟17-十七
氛烟如织。任玉苞酿破,粉脂流溢。翠浪香薰,序序鸳波腻如漆。藉取南熏澹澹,传细语、数声轻习。弄琪芳、曳曳亭亭,素影俏相立。
花泣。露轻滴。似翠璃盏中,悄然浮白。菡塘寂寂。云锦不胜夜愁湿。长忆月、余恨水,浑未比、遥思澄碧。又岁岁、空负了,几番望极。


自评:上片从形色味描写荷花本物,辅以南风,鸳鸯,水浪,迂回萦绕走笔造境
下片物人结合,以花喻人,营造出心境氛围,加以深入演绎,结尾拓展时空和距离感,使词更加有深度。

点评

借物抒怀:从“氛烟如织”的朦胧开场,到“菡塘寂寂”的寂静荷塘,再到“又岁岁、空负了,几番望极”的孤独惆怅。算是一首成功的词作。  发表于 3 天前
问好学友,十七同学用词精准生动:“玉苞酿破”的“酿破”一词,将荷花绽放的过程赋予了一种酝酿、突破的动态感。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2 01:18 , Processed in 0.1422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