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二十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08

帖子

28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52
21#
发表于 昨天 11:1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二讲作业
雨竹组长-秦风
夏云峰·夏夜纳凉
雨竹-小西
小池宽。薰风细、柔皱半亩清涟。萤火水光互映,缀满遥天。竹摇凉影,荷露坠、碎玉田田。幽坐处、蛙声阵阵,惊破荷烟。
忽闻邻曲清绵。韵流转、恍如珠落冰弦。闲把俗尘尽忘,漫品茶鲜。兴来濡墨,书雅句、意惬情牵。愿久伴、这般逸趣,不问流年。


秦风互评:
上片:小池宽。定下了全篇的基调,在池塘边乘凉。薰风柔皱半亩清涟,间接点明了月夜。月色下,风吹过见到波光粼粼的景象。接着进一步用萤火水光相映渲染夜色。然后用竹影,荷露说明天气的凉快。接着用蛙声阵阵引出过片的邻曲清绵。
下片:由景入情,托物言志。希望能忘却尘俗的纷扰,闲品时光漫品茶。在书香雅韵中流连忘返,不计流年。全词词脉流畅,意境悠美,点赞。
再说说个人觉得疑惑的地方,如下:
1、柔皱,应该是揉皱吧。但结合前面的薰风细,又感觉力度不够,揉不皱。
2、蛙声阵阵,惊破荷烟。此处荷烟有点费解。是朦胧荷影的意思还是水雾升腾,笼罩在荷叶间,就像烟雾一样?如若是后者,用惊破就有点不太恰当,蛙声能穿透荷烟,若能惊破那就是音波功了,蛙声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威力吧。
3、萤火水光互映,缀满遥天。夏夜的萤火虫应该没那么多吧,要缀满遥天那得是多少萤火虫啊。估计是作者使用了夸张的手法。
4、书雅句、意惬情牵。此处情牵来得有点突兀,纵观全词,似乎没有可牵之情,只有闲情逸致。此处牵字似可斟酌。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

帖子

9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6
22#
发表于 昨天 1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梨雪 于 2025-7-10 14:18 编辑

词研四第二十二讲作业
雨竹32-阑亭雪

古词翻译简析:
夜游宫      毛滂〔宋代〕

长记劳君送远。柳烟重、桃花波暖。花外溪城望不见。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
我有凌霄伴。在何处、山寒云乱。何不随君弄清浅。见伊时,话阳春,山数点。
翻译:
我常常记得你不辞辛苦,远道而来为我送行。现在柳烟重重、桃花正开水波温和。花外的溪水旁的城池再也望不见。古槐树边,故人逐渐减少,白发就像秋天一样变多。
我有凌云壮志的朋友,他们都在哪里、高山寒冷飞云凌乱。为什么不随你那么清浅。等我见到你时,说着阳春白雪,看着点点的远山。
简析:
这首词是写怀念往事,从故人的送行,当时的眼前景,再生感慨。下片转折写情,写作者现在感慨和情怀。
整首诗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友情凋零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夏云峰·夏日寻凉(柳永体)
雨竹31~扬风万里
日当空。威如火、天地翻作蒸笼。穿涧觅凉坞舍,袅绕清风。鸟鸣深树,流水急、漱石声隆。曲径侧、横斜竹影,筛碎云峰。
坐听松韵千重。涤尘襟、此身疑在瑶宫。遥对白云万壑,溽暑无踪。悠悠如许,浑忘我、醉拄虬筇。应悟得、斜阳影里,一任从容。

翻译:
烈日当空。和火烤一般、天地热的就像蒸笼一样般。我穿过山涧寻觅清凉的小屋。清风袅袅吹绕着。小鸟在高高的树上鸣叫着,流水湍急、拍打着石头隆隆作响。弯弯的小径一侧、竹影横斜,把照射下来的阳光筛碎,就像高耸入云的山峰被筛碎了。
坐着听松树不停的发出美妙的音韵。洗涤着俗世的衣襟、此时就像身在瑶宫一样。我对着遥远的白云连绵的山壑,夏天的闷热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样的几许悠热,浑然忘了我自己、沉醉的拄着竹杖。应该能领悟到、夕阳的影子里,心是那么的从容。


简评:师兄好
全文格律正确,用韵无误,通篇语感较好,用字典雅词味浓浓。行文用字流畅自然,娓娓道来,每拍的衔接都紧密,所以脉络上比较清晰,扣题也挺好的。
手法上是,上景下情,上片首拍交代了季节,以它为线索,层层铺开,从作者的一路寻凉,所见所听展开,这里扣题比较好。
下片也是情写,把作者的所看所听的感觉代入情绪里,所以脉络很稳,加上作者手法娴熟,通篇读着不错。

个别处略有瑕疵,如上片的第三句第四句,袅绕句和鸟鸣句,袅和鸟同音,而且是接连的二句句首,读来让人口感不好。
再有下片煞尾句,也是收束全文引申的的情句,一任从容和题目夏日清凉略欠合拍,其他尚好,好词学习了。

另外全篇的顿逗句处理的很好:

上下片,各有三个顿逗句:

第二句的九字句,是上三下六句式。
第六句、第七句,的七字句,是上三下四句式。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9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0
23#
发表于 昨天 14:5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雨竹25-幻玉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

宋.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1、翻译:
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

2、简析
昔日豪华之地今天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又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

作者邓剡,是南宋末年诗人,与文天祥是同乡蒹朋友。这首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雨后彩霞,大浪淘沙,声声落叶,绘就一幅凄凉的秋江彩霞图。西风吹过四季,也吹得作者流落天涯。斜阳映照着曾经的繁华,乌衣巷诉说着今日的衰败,燕落新家,不过是朝代更迭的感伤与无奈。唯有明月下的南雁,和着明月宿落芦花丛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诉说着家国的兴衰。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夏云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1、原玉:

夏云峰•夏云游

文/星光有时
夏云游。天如水,想望天际浮舟。霜兔锦鲸左右,逐莫夷犹。碧池风快,湘瑟切、帝子回眸。魂九逝、卿云变幻,晴海浮沤。
何如坐夏静修。偶逡巡、绿衣红盏和羞。丛雾缓歌间发,宛立舟头。倩人幽赏,须化作、矫翼轻鸥。摇曳在、羽屏翠树,无欲无谋。

2、解读:
夏日里,天清如水,彩云漫游。引起遐思,忆小舟渐远,陪者高贵,风快回眸。世事多变幻。比不上坐夏静修。畅然一暼,绿衣红盏好不惬意!愿化轻鸥,自由自在,并无他求。

3、简评:
⑴、格律正确
⑵、用韵得当
⑶、情景杂糅,铺排合理。
⑷、似乎主题不明。
⑸、尽显诗家语,值得学习!
不会评阅!说错勿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6
24#
发表于 昨天 15:1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第22次作业:
雨竹29-蓁蓁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剪梅·蒋捷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连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翻译:归家心切,船摇,酒旗招手。过了桥,风雨交加,何时才能回家?银笙作调,香末为形。时光不等人,红绿时又怎。
赏析:怱怱

2互评
夏云峰  夏日观云
踏翠微。循幽径、蝉鸣深树相随。炎气漫蒸林壑,汗透宽衣。倚松凝眺,千嶂外、聚散云帷。乍涌起、银涛雪浪,玉嶂琼崖。

须臾墨泼天帏。听惊雷、裂空龙啸声威。翻作疾风骤雨,万壑珠飞。霁光初透,霓练坠、虹跨清溪。对此景、心随野鹤,共忘机时。

问好学友,一拍踏青。二拍探幽。三拍汗湿衣透。四拍云聚散不由。五拍忽然。六拍乌云。七拍雷电。八拍风雨交加。九拍天晴。十拍鸥鹭。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25#
发表于 昨天 16:3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雨竹组21-安若渔

原玉
夏云峰·盛夏
秦风
暑气蒸。高柳上,烦听蝉噪声声。将欲逐凉溪畔,热浪腾腾。一番寻觅,路转处、隐约池亭。枯坐久、微风拂过,稍许凉生。
斯时若得鹡鸰,唤来些、玉沙飘落青冥。驱扫赫炎片刻,旦夕泠泠。慰余祈愿,消褪去、几许颓形。当此际、神清气爽,表里澄明。
注:鹡鸰,鸟名。《国语辞典》注解,因其鸣则天降雪,且性喜食雪,故也称为“雪姑”

安若渔浅评
问好诗友!这阕词从实到虚,以“热”起,以“凉”终,情感真挚,且“鹡鸰”典故的运用自然贴切,既符合盛夏盼凉的心境,又让这份期盼多了几分古典的雅致,将普通人面对暑热的日常感受写得富有韵味。商榷之处在于:诗词应该有立意,这阕词里看不出立意在哪里。如有误评请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8
26#
发表于 昨天 20:11 | 只看该作者

互评作业:

词研四第二十一讲作业
雨竹32-阑亭雪
夏云峰   夏

晓阳临,庭除外、高木翠鸟难禁。呼伴二三齐悦,振羽穿林。赤阑风漫,香四浥、粉黛千寻。看碧水、揺弦拂珮,翠盖波心。
亭亭玉貌兰襟,拟佳人、凌波雅韵轻吟。犹见短舟棹影,笑语沉沉。榭台堪醉,望岸柳、谁在横琴。叹此处、仙山圣地,料是如今。

予安浅评:

1.读来是一幅夏日园林图,通过多种意象组合呈现清雅闲适的意境,
上景下情,主题稍显泛泛。
2.上片由鸟鸣(听觉)到花香(嗅觉)再到碧水(视觉),层次分明过度流畅。  
3.下片"拟佳人"处衔接显生硬。“望岸柳、谁在横琴”,这“岸柳”二字,如何横琴?
4. 结句处逻辑断层,"叹此处、仙山圣地,料是如今"的抒情缺乏前文的情感积累,"叹"字略显突兀,“料是如今”,不解其意。
5.遣词造句和逻辑上略微调整一下,是一首好词。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5

帖子

129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94
27#
发表于 昨天 2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淡月疏影 于 2025-7-10 21:55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二十二讲作业雨竹02-依若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宋  周邦彦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简析:《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是一首抒写伤春之情的词篇,上片写妙龄女子尝杏怕酸,细腻工致地透过残杏写少女的天真无邪娇态;下片写女子所目睹的环境,为结三句渲染烘托,暗示其伤春情绪,使其伤春心事都表现在结尾“眉间”二字上。这首词既写景又言情,闲中着色,传神写照,惟妙惟肖。
夏云峰·夏夜泛舟
文/迦南
暮江天。风初定、云开碧落星悬。千顷琉璃澄澈,倒映银湍。棹分苍霭,乘逸兴、直下重渊。看浩荡、山河影动,月向杯圆。


中流击楫声喧。任清飙、卷衣飞上层峦。遥见数峰泼黛,半入松烟。水龙吟处,疑有蜃、暗吐珠璇。更醉也、蓬窗独卧,枕浪酣眠。


依若试评:问好迦南学友!
此词从暮色初临写到醉卧蓬窗,依循时间与游踪脉络,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上阕侧重勾勒江上夜色的澄澈壮阔,下阕转入泛舟中的动态与闲情。笔致洒脱,豪迈。欣赏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4
28#
发表于 昨天 2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剑卿歌 于 2025-7-10 23:46 编辑

词研四第二十二讲作业:
雨竹12—剑卿歌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鹧鸪天,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翻译:秋日里阴冷的阳光笼罩在刻有花纹的窗子上, 梧桐的叶子都落尽了,它一定憎恨夜里的寒霜吧!喝完酒更喜欢团茶的清苦味道 ,梦醒后缺偏爱瑞脑的香气。秋天已经过完了,白昼却还是很漫长,比仲宣写下的《登楼赋》还凄凉。不如就顺其自然,借酒沉醉吧,只是不要辜负了东篱边盛开的菊花。
赏析:本词首拍用拟人手法描写了当时的自然景观,寒日,琐窗,梧桐,霜,接着又用对偶的形式交代了词人当时的近况,这些都为下片抒情埋下伏笔。下片借景抒情,又借用王桀的典进一步深化作者孤独寂寞,无可奈何的晚年生活 。尾拍词人把这份愁绪寄托在菊花上,表达了高洁无畏的情怀。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夏云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夏云峰·盛夏 荷月
炎光盈,风暂止、庭树倦鸟喑喑。冰簟半卷残暑,汗透纱衾。藕花深处,有翠盖、暗护鱼阴。向晚看、疏星数点,淡月一痕。  
浮生哪得闲心?且消受、蒲葵小扇斜临。漫把旧愁新怨,付与蝉吟。夜阑人静,萤火起、明灭空林。更听取、蛙声一片,与水浮沉。
  
问好师友,剑卿歌试评:整首词融情于景,将夏日的烦躁忧心到自我的调整通过蒲葵小扇、蝉吟、蛙声等物象表现出来,极好的写作手法,学习了。另一点不同看法向老师探讨学习:
1、经检测,格律多有错误,且押韵也有不当之处,还请以后自检;
2、整首词选取物象过多,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利于主题的表达;
3、可能是个人水平问题,理解有误,感觉物象和词句的表达有矛盾之处,如上片一二句与第三句所呈现的内容有出入;
4、庭院——池塘——天空——庭院?——林子——池塘,空间的安排与处理或者可以再注意一下;
5、一些词句的表达或可再准确一些,如“小扇斜临”,临字有凑韵之嫌;“萤火起”,前边已经交代是晚上了,起字不够贴切;
6、注意行文的意脉连接问题,比如一二句写了倦鸟和人,第三句写藕花深处,衔接不够流畅;
7、一些常识性问题需要注意下,题目盛夏,那么“半卷残暑”有待探讨,如果说时令,肯定不是残暑,如果按时间来理解,倦鸟是傍晚,起句“炎光盈”,这又是矛盾的;晚上一般来说是没有蝉鸣的,偶尔是有短暂零星的鸣叫,但跟这里句子表达有冲突。
以上个见,水平属实有限,有理解偏差或谬误之处尚请海涵,欢迎师友讨论指正,一起加油学习。等评阅老师复评学习,谢谢!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5

帖子

10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0
29#
发表于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雨竹18~荷月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曲玉管·陇首云飞
   宋·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译文
山岭之上,黄昏的云彩纷飞,晚上江边, 暮霭沉沉。眼前是一片烟波万里,我凭栏久久望去,只见山河是那么清冷萧条,清秋处处凄凉,让人心中不忍难受。在那遥远的神京,有一位盈盈的如仙佳人。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回想当初有多少相见的美好时光,谁知聚散不由人,当时的欢乐,反变成今日的无限愁怨。千里之外我们无从相见,只有彼此思念。每当我又见山水美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只好默默无语,独自下楼去。

  夏云峰.夏夜
  文/淡云疏影
  沐斜阳,寻幽径、微风轻过池塘。摇动碧荷千顷,暗送馨香。远畴翻浪,蛙鼓起、十里声扬。更几点、流萤穿叶,疑似星光。
  闲行堤岸悠长,任襟袖、沾来珠露清凉。抛却俗尘活计,换此疏狂。月华如练,匀染就、半亩诗行。惬意处、花丛浅卧,慢入山乡。

  翻译:夕阳西下时,我漫步在幽静的小路上,微风轻轻拂过池塘。水波摇动着无边无际的碧绿荷叶,空气中暗暗浮动荷花的清香。远处田野里稻浪翻涌,蛙声阵阵此起彼伏,仿佛在十里外都能听见。更有几只流萤穿梭叶间,点点荧光恍若天上的星光。
  我悠闲地走在长长的堤岸上,任凭露珠沾湿衣袖带来清凉。暂时抛开世俗的琐碎生计,享受此刻无拘无束的疏放时光。月光如洁白的丝绢,温柔地笼罩着这片田园,仿佛为我铺就半亩写诗的灵感土壤。最惬意的莫过于随意躺在花丛间,让身心慢慢融入这静谧的山野乡趣。
  
简评:上阕以"沐斜阳"开篇,构建从黄昏到夜晚的时间线:斜阳微风中的荷塘(视觉、触觉)、远畴蛙鼓(听觉)、流萤穿叶(动态光影),形成多维度的夏夜画卷。"碧荷千顷""十里声扬"以夸张手法展现空间开阔,而"疑似星光"的比喻又将微观(萤火)与宏观(星空)巧妙勾连,虚实相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30#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深时见鹿 于 2025-7-11 16:05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二讲作业:
雨竹10--见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夏云峰  伤春
北宋  仲殊
白话译文
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都几日阴沈,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译文:
天阔云高,溪水横流,远方水天相连。傍晚的太阳生出些许寒意,泛着淡淡的光晕。空荡的台阶很安静,杨花渐渐少了,红漆大门关着,黄莺的叫声还带着几分稚嫩。后悔匆匆忙忙过了清明,转眼之间剩下的花儿,已让人生出深藏的遗憾。接连几日都是阴沉的天气,整夜里懒得动弹、昏昏欲睡。起身时,美好的春光已经完全消逝。怨意在双眉间萦绕,不知不觉中总微微蹙着。忽然体会到这份心境,对待事物竟变得这般近乎消沉。那深沉的姿态,无非是自我怜惜;那无精打采的样子,终究羞于被人问起。怎会知道,梦中的仙境里,正要忘了残留的花香,却又时时传来消息。纵然能留住黄莺和花朵,可东风不停吹送,眼前也还是一片愁闷。
简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心绪刻画,展现出一种怅惘幽微的情思,全词以春景渐逝为线索,将景物变化与内心的悔、怨、愁层层交织,语淡情深,尽显婉约词风。
上片起笔绘景,以落日寒意添凄清,景中已暗藏怅意。写庭院寂静,杨花将尽,暗示春暮,以掩门、嫩莺声,反衬人去院空的寂寥。引出核心情绪——懊悔错过清明春光,即便抓住春末残景,也只剩满心遗憾。借接着写连日阴沉、倦怠,最终以“韶华尽”收束上阕,将春逝的失落推向深致。
下片以情态写怨情,刻画人物状态以及复杂心态——既暗自矜持,又因落寞羞于言说。以梦境、余香、音信的的虚幻,反衬现实的落空,愈显怅惘。煞尾道尽即便留住莺花,东风催逝,春去难留,终究只剩眼前愁绪,将春逝之憾与个人情思融为一体,余味悠长。

二:互评:


夏云峰 . 夏塘幽景
雨竹15-浅酌璃兮

柳荫凉。新蝉起、无端惹戏鸳鸯。荷叶卷舒凝露,日暖生香。蝶衣微颤,催玉蕊、参差争芳。清寂处、莲舟荡漾,慵卧裙裳。
不知梦入何方。一池水、可曾濡湿潇湘。堤上几多笑闹,碎了斜阳。唤声还止,应自省、惊扰红妆。且向晚、挽衣倚坐,再赏霞光。

见鹿简评:
小词起笔关题。第二三均拍皆为首拍的画面延伸。新蝉/荷叶夏塘之景,暖日生香,蝶衣微颤温馨温婉。上片的歇拍融情归于裙裳,画面主人公亮相。
下片换头以梦拓开思路,有情不知所起的感觉,可曾二字含蓄延展词脉向深度进发。过往种种皆为回忆,索引回忆皆是美好。煞尾收回思绪归于眼前景,作者或者说女主依然慢条斯理不慌不忙的享受霞光漫照。

小词构思层次感画面感皆有设计,措辞表达更是温婉含蓄,细腻处见心思。如果要挑刺,那就是词脉的流畅度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1 16:55 , Processed in 0.1405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