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627

帖子

149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92
11#
发表于 昨天 11:08 | 只看该作者
水木生作业
夏云峰  雨霁
阿杏
柳如梳。骤雨过、芦丛游出双凫。风过掠翻翠盖,碎了珍珠。暮云初散,汀渚处、白鹭徐趋。向晚立、残霞映水,半染菰蒲。
远峰叠嶂如涂。更何人、漫调峰上琼壶。频送半陂芰气,香溢澄湖。水天星动,星火坠、波漾金弧。且静对,心中块垒,一瞬全无。
问好阿杏诗友,根据作业所给例词,下片香溢澄湖。香字平仄不对。
柳如梳。起拍小了。
上片层次有点乱。
下片转感受,煞尾且静对这里是读,意脉连绵,诗友这里如另起,显得连接不畅。
重复使用物象显粘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12#
发表于 昨天 11:30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二十二讲作业
风荷/闲雲
一  自选一首古人词并解析
千秋岁.咏夏景
谢逸〔宋代〕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译文:
蔌蔌楝花飘满台阶,传来阵阵清香。梅雨过后,是风初起之时。我的幽情如湘水一样悠长,江南水乡的景色亦常常入梦中。看书疲倦的时候,听着鹧鸪的叫声,不知不觉的就在南窗睡着了。
如此美意竟无人可以寄托,又有谁能解开我心中的幽愁呢?修竹边,稀疏的竹织帘里,歌罢用扇子拂去尘埃,舞罢微风掀起我的衣袖。人散后,只见碧天如水,一弯小月斜挂空中。


二、互评
夏云峰•夏
文/竹林疏影
并蒂莲。熏风里、携手笑傲塘间。由任浪推波涌,共舞翩翩。岸边双燕,穿碧柳、细语绵绵。凭泪眼、情丝望断,不息心澜。
同君相守千般。只能是、世间一段良缘。估却毕生不忘,梦里频翻。入双成对,何忍看,背影依栏。更叹得、新愁似海,旧事如烟。

互评:开篇点名主题,上片以景喻情接入道情。
个人感觉情景语接入有点急没有很好的过度,个别字句用的不稳,词句略显稚嫩。
通篇读来顺畅,对句中规中矩,算是比较不错的作品,学习了,初学不会评望担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2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8
13#
发表于 昨天 11:52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二十二讲作业:
风荷组16-书香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鹧鸪天,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翻译:秋日里阴冷的阳光笼罩在刻有花纹的窗子上, 梧桐的叶子都落尽了,它一定憎恨夜里的寒霜吧!喝完酒更喜欢团茶的清苦味道 ,梦醒后缺偏爱瑞脑的香气。秋天已经过完了,白昼却还是很漫长,比仲宣写下的《登楼赋》还凄凉。不如就顺其自然,借酒沉醉吧,只是不要辜负了东篱边盛开的菊花。


赏析:本词首拍用拟人手法描写了当时的自然景观,寒日,琐窗,梧桐,霜,接着又用对偶的形式交代了词人当时的近况,这些都为下片抒情埋下伏笔。下片借景抒情,又借用王桀的典进一步深化作者孤独寂寞,无可奈何的晚年生活 。尾拍词人把这份愁绪寄托在菊花上,表达了高洁无畏的情怀。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夏云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文/风荷01~秋窗雨
夏云峰   夏日即事
暮云轻,荷田碧,烟波十里香凝。圆叶倚风微曳,叠叠层层。已然花色,施粉黛、慢舞娉婷。皆好似、飞琼出浴,淡雅清馨。
悠然水榭徐行,且聆听、一曲蛙鼓蝉鸣。闲览此番美景,如醉如醒。几经回望,撩兴起、画就诗成。若待至,芳菲老去,以此为凭。
简评:楼上的老师好!
老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荷塘幽静美景。清雅,意境深远。
格律无误,上景下情。画面生动,转换自然。很喜欢。
鸡蛋里挑骨头:“一曲蛙鼓蝉鸣”中的一曲稍显刻意。以及“芳菲老去”再精炼一点,若能与前文的“飞琼”呼应一下就更好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10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8
14#
发表于 昨天 14:1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二十二讲作业
风荷31-花妖

一.阅读

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翻译:

雾气弥漫,楼台隐匿不见,月色朦胧,渡口也迷失在茫茫之中,那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我望眼欲穿也无处寻觅。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孤馆,听着杜鹃声声哀啼,看着那夕阳缓缓西下,暮色沉沉。

远方友人通过驿站寄来梅花,又托鱼传信,送来问候的书信,然而这些却堆砌成我心中数不尽的离愁别恨。郴江啊,你本来就围绕着郴山静静流淌,究竟是为了谁,要离开郴山,流向那潇湘而去呢?

内容赏析

上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描绘出一个夜雾弥漫、月色朦胧的凄迷世界,楼台消失、渡口难觅,理想中的桃源也无处可寻,营造出一种迷茫、失落的氛围,暗示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现实中理想的破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正面实写词人在孤馆中忍受着春寒,听着杜鹃的哀鸣,看着夕阳西下,通过“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典型意象,将词人的孤独、凄凉与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运用典故,写友人寄来书信和礼物,本应是温暖的关怀,却反而堆砌成了词人心中无数的离愁别恨,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哀怨之情。“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表面上是在问郴江为何要离开郴山流向潇湘,实则是词人借郴江之水,抒发自己无端被卷入政治漩涡、远离家乡的悲愤与无奈,将身世之感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质问中,意蕴深长。

整首词秦观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如“砌成此恨无重数”,把无形的“恨”比作可以堆砌的物体,生动地表现出愁恨之多、之重。


二、互评

夏云峰   夏日逍遥游
风荷新境界

逍遥游。将破晓、湖畔欲雨方休。杨柳岸边数里,夏韵犹稠。满堤葱翠,直欲滴、湿润风流。凝望处、清波片片、水藓沉浮。
不知更有何求。但归隐、此处当为余留。还许藕花十亩,一叶轻舟。穿行其内,多尽兴,不记春秋。更未必、谁人作伴,美酒相酬。

花妖点评:
1.该词词牌名与题目书写格式标准,上下两片词也分段处理。
2.该词通过搜韵检测,格律正确无误。
3.全篇词句流畅,没有生涩难懂之词。
4.前后没有重复啰嗦的地方。
5.该词牌要求的领字句完成度很高,该词牌并没有固定要求的对仗句。
6.该词起手第一句点名主题逍遥游,全词都在围绕这个主题进行。
7.全词逻辑通顺,叙事合理。
8.词脉通顺,意气贯通。
9.还许藕花十亩,一叶轻舟句让我眼前一亮,文词优美有余味。
10.没有看出明显用典故的地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5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2
15#
发表于 8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兔狼。 于 2025-7-10 15:16 编辑

古典词研4第22讲作业风荷35-兔狼
1.《夏云峰·守株林》元·王哲
守株林。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石枕草衣偃仰,寂寂玄阴。南陵北阜,北阜、峻极远遥嵚崟。白云洞,闲往闲来,登临渐渐吴岑。
因看山侗胜境,灭尽我人心。幸遇风仙,他说些修持话,按他剑法沉沉。将尸骸,一时剖判,得通玄妙,琼浆玉液,收得盈襟。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

原词译文∴隐居山林间,不为俗务所扰,独卧高山空寂处。头枕石、身披草,仰卧修行,静默中体悟玄奥阴阳。南有丘陵北有山,峰峦险峻连绵不绝。白云洞中自在来去,登临山巅,心境渐如吴地青山般澄明。因见这山野灵境,涤尽凡心杂念。幸遇得道仙长,听他讲授修真之法,按其剑诀沉心修炼。
将这副肉身凡胎彻底剖析,终悟玄妙真谛——
体内琼浆玉液(内丹精华)充盈,
身心莹澈,与清风明月永结为伴,共证大道。

‌2.夏云峰·夏思
风荷17-真成思风
日初彰,蝉渐歇,风过绿簟生凉。荷沼碎红零乱,暗递清香。竹摇疏影,穿牖隙、拂动琴床。更惹起、前尘片段,萦系柔肠。
凭栏久立彷徨,念千里、故人应隔潇湘。空把锦书重托,雁字难将。鬓丝偷改,经几度、暑往寒伤。怎奈是、相思未了,又近秋光。

兔狼点评:这首词以夏日转秋为背景,细腻刻画了主人公触景生情、怀人思远的缠绵心绪。上阕以清新自然的意象铺陈夏景,下阕转入深沉的情感抒发,整体结构严谨,意脉流畅,语言婉约含蓄,具有浓厚的韵味。这首词虽整体工稳雅致,但在艺术表达和情感深度上仍有可斟酌之处,意象稍显陈熟,创新不足‌,词中“荷沼碎红”“竹摇疏影”“雁字难将”“锦书重托”化用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但未翻出新意,易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若能融入更具现代感的意象,下段‌抒情稍显直露,“念千里、故人应隔潇湘”“空把锦书重托”等句,情感表达较为直白。本人水平有限,详细点评以老师点评为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

帖子

6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0
16#
发表于 6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鼹鼠-薇儿 于 2025-7-10 17:34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二讲作业:

风荷36~小鼹鼠
一、  自选一首古人词并解析
唐多令
宋.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译文:
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
昔日豪华之地今天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又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
作者邓剡,是南宋末年诗人,与文天祥是同乡蒹朋友。这首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雨后彩霞,大浪淘沙,声声落叶,绘就一幅凄凉的秋江彩霞图。西风吹过四季,也吹得作者流落天涯。斜阳映照着曾经的繁华,乌衣巷诉说着今日的衰败,燕落新家,不过是朝代更迭的感伤与无奈。唯有明月下的南雁,和着明月宿落芦花丛中。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诉说着家国的兴衰。

二、互评:
夏云峰·夏景
风荷15-蓦然云归
骄阳炎,薰风暖,芙蕖并蒂盈塘。蛙鼓乱鸣柳岸,菡萏流芳。欲书佳景,难着墨、意乱心忙。还记取、西湖六月,映日红妆。
绮情总惹愁肠。叹尘世、聚散皆费思量。休问岁华怎负,且醉壶觞。漫行幽径,蝉韵里、翠影悠长。看不尽、山川胜境,乐在吾乡。

简评:开篇以夏日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对景物以及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人生聚散的感慨。上景下情的布局,上片虚实结合,上片的景色描写小处略显拥挤。难着墨,意乱心忙有些没来由。下片抒情顺畅,咏叹调,不足之处是煞尾之乐略有违和之感。骄阳炎,炎不在同韵部吧?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0 23:52 , Processed in 0.1092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