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清扬组第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77

帖子

5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
31#
发表于 2025-8-27 14:50:31 | 只看该作者
清扬02-剑卿歌

满庭芳·秋
红叶敲寒,暮云追影,远岑淡抹微茫。芦花酿雪,征雁破新霜。闲倚玉阶朱槛,远眺处、野水新凉。西风紧,青芜谢尽,尤是费思量。
流光。空自转,客心半卷,菊盏斟黄。题笺抱恨长,翰墨流香。莫问莼鲈故事,蛩声碎、月叩疏窗。休言寂寂,清秋亦有,风骨自昂藏。

点评

“题笺抱恨长,翰墨流香”又添几分文雅,整体情感丰富且层次分明,笔调细腻婉转。  发表于 2025-9-4 15:59
下片由景及情,“流光。空自转,客心半卷,菊盏斟黄”,将时光流逝之感与客居情怀融合,  发表于 2025-9-4 15:59
起句“红叶敲寒,暮云追影”,用词精妙,动静结合,绘出一幅清冷的秋景图。“芦花酿雪,征雁破新霜”,进一步渲染秋意。  发表于 2025-9-4 15:5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1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0
32#
发表于 2025-9-14 17:21:02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

麦浪翻金,风梳翠色,蝉声暗度芳林。
凭栏遥望,阡陌织晴阴。
谁遣人间尘事,算来是、难得闲心。
前尘断,回头怅惘,歧路阻千寻。

躬耕经几载,汗沾衣袂,意倦神愔。
到头来、徒留一枕清砧。
恰似竹篮汲水,空嗟叹、梦影难寻。
浮生里,虚名误我,何处觅知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33#
发表于 2025-10-8 13:10:45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往事如风
文/清扬26-雨曦姐姐
宦海追名,商场逐利,世人唯有奔忙。
匆匆劳碌,何以惹痴狂。
懊恼皆缘欲望,惘然里、谁慰愁肠。
失眠夜,万千乱绪,执念更刚强。

途艰心愈韧,冲开险阻,打碎彷徨。
纵然是,曾经遍体鳞伤。
直面平生最痛,悲无泪、怅别红妆。
卿虽在,参商两别,云雨忆巫阳。


白话释义
人在宦海之途他追逐的是浮名。而在商业领域,那他追逐的就是商业利益。世人在这浮世的规律下,只剩下为此奔波忙碌了。劳碌一生的人在成熟以后回看当初是那么的匆忙,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痴迷疯狂?因为每次失败所产生的懊恼皆来源于一个人内心的欲望。当人深陷迷茫之中,却又有谁来安慰他愁苦的心情?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所有的愁绪纵然积压心头,但一个人却凭着自己心中的执念,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信念。

回看这一生所经之路固然举步维坚,但初心不改。誓要冲破一切困难束缚,要有当即立断果断作出决定的勇气(把忧柔寡断砸得粉碎)。哪怕是曾经所历让人遍体鳞伤。也要直面这辈子对我伤害最大的你,心纵然隐隐作痛,但我不想流泪。可真到了分别的时刻,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忍着泪转身。你虽然仍在,但我们却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了,只是在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想起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立意
①对"世俗困局"的清醒审视
②对"抗争与创伤"的坦然接纳
③对"往事与回忆"的温柔和解
从"看清世俗的迷",到"接纳抗争的痛",再到"温柔对待回忆的痕",整个立意像一条弧线:起点是"向外看世界",中点是"向内看自己",终点是"与过往握手言和"。
所谓"往事如风",最终指向的不是"风过无痕" 的虚无,而是"风过留痕却不困于痕" 的通透 —— 承认人生有欲望、有挣扎、有伤痛、有遗憾,但正是这些"不完美",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往事",而回望的意义,就是在这些"不完美" 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勇气与温柔。

布局
"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典范,从"世相描摹"到"个人剖白",从"欲望挣扎"到"创伤追忆",层层递进,形成闭环,具体可分为"三层六步":
①铺展"世俗群像"—— 以普遍现象为引(上阕前四句)
a起笔破题,点出世俗常态。b设问反思,引出核心矛盾。
②聚焦"个人挣扎"—— 从群体到个体的收缩(上阕后四句 + 下阕前四句)
a揭示根源,连接世相与个人。b深化矛盾,凸显执念强度。
c转折蓄力,展现抗争姿态。d承认代价,让抗争落地。
③落脚"往事核心"—— 从抗争到追忆的收束(下阕后四句)
a直击痛点,聚焦最深创伤。b收束于念,呼应"往事如风"。
布局核心:“广角 — 特写 — 聚焦"的镜头感。
开篇用广角镜头拍"世人奔忙"的全景;
中段切换到中景,拍"个人在欲望中挣扎、在困境中抗争"的过程;
结尾用特写镜头,定格在"最痛的离别"与"最深的思念"上。
从"外"到"内",从"群"到"己",从"行"到"情",层层收缩,最终让"往事"从模糊的"风",变成具体可感的"痛与念",结构严谨又余韵悠长。

脉络
从"外"到"内",从"群"到"己",从"痛"到"念"
全词像一条河流:
源头是"世人奔忙"的宽阔河面(群体共性);
中游收窄,变成"个人欲望挣扎"的湍急水流(内心矛盾);
下游遇到礁石,激起"抗争与创伤"的浪花(行动与代价);
最终汇入"离别追忆"的深潭(情感归宿)。
每一段都与前一段紧密相连,又层层深入,让"往事"从模糊的"风",变成可触可感的"痛"与"念",脉络清晰且余味悠长。


途艰心愈韧,冲开险阻,打碎彷徨。
纵然是,曾经遍体鳞伤。
直面平生最痛,悲无泪、怅别红妆。
卿虽在,参商两别,云雨忆巫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0-16 10:40 , Processed in 0.1091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