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66

帖子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21#
发表于 昨天 0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幽兰梦蝶 于 2025-8-29 08:12 编辑

梁庄迪老师点评书香词作:
附原作:
瑞鹤仙影·扩东坡定风波
风荷组16-书香
琮琤穿杪。谁人顾、当年绝世才调。芒鞋竹杖,几曾却步,一肩吟啸。徐行且笑。任风雨平明淡扫。向苍茫、云卷雾掠, 烟壑一蓑抱。
酒醒春衫薄,料峭东坡,冷沾黄帽。忽翻霁色,伴斜阳、白云飘袅。半妩青峰,似无雨无晴正好。共回眸、柔风满袖,月正皎。

庄迪点评:
隐括前人作品,如诗词,说易却难。易在主题与意境是原作的重现,难在扩充或缩减、不影响原作的精神内涵。如注入作者新的见解,却又不偏离原作主旨,则是上品。隐括之前,读懂理解原作的创作背景,及所抒发的情感是必要的。此创作,作者以第二人称的手法,隐括了北宋大词家,苏轼的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阙隐括词创作,以精妙的笔法,重构了苏轼原作的豁达意境,并赋予了新的艺术张力。原词上片"竹杖芒鞋”、“烟雨平生“意象被巧妙转化。而“琮琤穿杪“以流水声穿透树梢的通感描写,暗合"穿林打叶声"的听觉意象,更具空间纵深感。“烟壑一蓑抱将"一蓑烟雨“具象化为人与烟壑的相拥强化了人与自然的交融。

下片“酒醒春衫薄"承接"料峭春风吹酒醒”,而“冷沾黄帽“则通过"黄帽”这一细节(船夫装束)拓展了画面的叙事性,暗示苏东坡雨中独行的孤高身影。
全词以“徐行且笑”,奠定从容基调,“任风雨平明淡扫”展现对风雨的蔑视。至“忽翻霁色”处,骤雨初歇的豁然开朗与”山头斜照”形成呼应。
而“半妩青峰“更以拟人手法,将山色的明暗变幻升华为“无雨无晴”的哲学顿悟。结尾"柔风满袖,月正皎"以澄澈月光收束,将原词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推向物我两忘的空灵之境。
此作融入了个人创造:
如冷沾黄帽”的细节补充,“青峰半妩”的视觉重构,均为原作所无。

但个别地方稍显雕琢,如“酒醒春衫薄”与"冷沾黄帽”的衔接稍显刻意,不及原词“回首向来萧瑟处”的浑然天成。
此外,原作中谁怕""归去"等直抒胸臆的表达被弱化,虽增强了词境的含蓄性,却也可能减损东坡特有的狂狷之气。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8-30 06:29 , Processed in 0.1247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