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 97
|
古典词25创作班第二讲缃帙组作业处 |
| ||
| ||
点评
古今伤秋的作品居多,而这阙《清秋有怀》,不同凡响,一改前人
在一个深秋星疏月淡的凌晨,鸡鸣声是这样的惬意,作者醒来了,随着放亮的晨光,观赏菊沿篱笆开放,仰望纤云闲逸,心情舒畅。
上阙抒写的是美好的晨光,惬意的心情,但【菊花冷、残荷老】,有一种:我爱你,如秋风打落叶一般的感觉。这两个意象与歇片【满眼风光好】相佐,问题是一个【冷】与【老】用得欠妥,都是冷色调,而抒发的情感是暖色调
你可试着以欣赏的心情去表述,如【菊花艳,寒荷美】,【却见朱嬴篱上笑】,【却见】更【又见】,可能意蕴的流露大不一样了。
欣赏着美好的晨光,不由自主地散起步来,溪水潺潺如歌,日照垂柳似诗,心情激荡不可收,犹恐吟哦迟。
但是【心思草草】,却打扰了整阙词的和谐和优雅,草草的心思,怎会有诗情画意的情怀与冲动?故此遣词造句应斟酌,以免造成,本来可成佳作的硬伤。
上阙饱满一些,下阙稍空泛,整体情感的倾诉较虚。
| ||
点评
这是一阙伤秋之作。落木萧萧,花草凋残,孤鸿南归,冷云残卷,思伊人,登楼望断来时路,而危楼恰好诠释了心态的沉重。
上阙景起,情融于景,铺述相当有范。唯一存在的问题,是首句【秋风瑟瑟催黄灿】,【催黄灿】,似通而非通,似妥而非妥,这里指草木凋零的颜色,形容词名词化,黄灿灿的缩写。
由远眺而思而想,几度倚楼情难遣,月下叹惋,梦里依稀。下阙的情承巧妙,是一个实的动作到一个虚的动作的延续与转变,衔接无痕。
而【锦书难寄】,这稍带古意的词汇,用到现代,略欠妥贴,尽管词意不全是路遥难寄,亦或情感无处寄托,如单相思。
如是双方相思,而如今交通网络如此发达,加之如此开放的时代,少有这种含蓄。应是【锦书常寄】,归期无限。整体品读,感觉不错。
| ||
| ||
| ||
| ||
| ||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6 19:21 , Processed in 0.1404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