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讲作业:
雨竹30-星光有时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的分析。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 丁未九日
清末-民国/朱祖谋
无名秋病,已三年止酒,但买萸囊作重九。亦知非吾土。强约登楼,闲坐到、淡淡斜阳时候。
浮云千万态,回指长安,却是江湖钓竿手。衰鬓侧西风,故国霜多,怕明日、黄花开瘦。问畅好
秋光落谁家?有独客徘徊,凭高双袖。
简译:
由于说不出的秋病,已止酒三年,重九日只能买系萸囊渡此佳节了。虽然此地风景很美但不是家乡,勉强按习俗登楼,没有人相伴,闲坐到夕阳快要下山时候。
浮云千姿万态,遮蔽了都城的方向,而我却已经成了守着江湖钓竿的老者,在西风中落帽,想象不久以后都城寒霜,我像蝴蝶一样发愁最后的黄花也开败了。不知道此时还大好的秋光最后落到谁家?
我就这么一个人徘徊在高楼,凭栏远望,双袖龙钟泪已干。
简析:
此词作于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重阳节。作者朱祖谋由广州去官北归已二年多,托言秋病,实际是为国事而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前出师表》)。“知非吾土”用汉末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之意,时作者寓居苏州。“浮云千万态,回指长安”用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江湖钓竿手”用杜牧:“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意。“衰鬓侧西风”,东晋孟嘉重阳登高风吹落帽事。“怕明日,黄花开瘦"。一句词,兼用了苏轼诗“明日黄花蝶也愁”及李清照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两个典。“畅好” ,元曲中常用语,真好之意。后三句包含对家国大好河山有落入外敌之手的忧患之情。而自已只能登临袖手,不由双袖搵泪。此词工则工矣,按王国维观点,此词病在典故和现成语太多,失古人天然神妙处。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 踏青
雨竹组27古典雨婷
春郊信步,正繁花含笑。风拂柔枝沐晨晓。近丛林、几处鸟语声娇,幽径处,似有松烟袅袅。
闲来寻胜景,与友同行,满是清新意难了。静对小桃枝、花蕊深红,更陶醉、暖阳相照。待日暮、归来晚风中,念所遇清芬、梦中环绕。
读解:清晨来到春郊信步踏青,正繁花含笑,近丛林、几处鸟语声娇,幽径处,似有松烟袅袅。我是与朋友相伴来寻胜景的,看到这满是清新使我们意犹未尽。更陶醉于花蕊深红的小桃枝,静对暖阳相照。日落风晚归去,怀念白天所遇清芬,还在梦中环绕。
01.格式无误。
02.格律无误。
03.无生涩词。
04.““信步”和“闲来寻胜景”表达稍赘;清新”、“清芬”的“清”字作为形容词重复太多,“待日暮、归来晚风中”,好像表达也过于松散。
05.“春郊信步,正繁花含笑”可以看做对仗。
06. 该词作顺序描写了一次和友人的踏青活动,立意就是突出郊外美景,友人只是摆设。
07.“松烟袅袅”的形象不知道和其他景象有何关联?
08.准备过片的“松烟袅袅”和下片开头“闲来寻胜景”看不出关联。
09.“春郊信步,正繁花含笑。风拂柔枝沐晨晓。”首三句清新简洁,一举交代了很多信息。
10.没有看出典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