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 87
|
古典词二十七期初级班流风组第十一讲作业帖 |
| ||
| ||
点评
冷色调形成视觉冲击,暗示心中未熄的情感余温。
有一点缺憾:只有词牌,没有标题缺乏完整性。整体而言,这首词不失为一篇佳作。点赞学习了!
下阕"曾记"与"而今"构成强烈反差,昔日"戏蝶蹁跹"的动感欢愉,与当下"心绪锁眉"的静态愁苦形成强烈时空对照。结句特选"红笺"作结,既符合古典诗词通信传统(鱼雁、尺素类),又与全篇冷色调形成
荼蘼作为春季最晚开的花,其"渐瘦"既是实写花事将尽,又暗喻诗人形销骨立;子规(杜鹃)的典故强化了留春不住的绝望感;结拍以月光中珠泪坠裳的静默画面,突显孤寂。
问好同学,这首《临江仙》以暮春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对比,展现了深婉的伤春怀人之思。
上阕以"荼蘼花瘦""子规啼春""寒月侵院"三个层次递进式勾勒暮春图景。
| ||
点评
"荼蘼飘雪冷罗裙"一句意象稍显密集,若"飘雪"改为"飞雪"或可更流畅。
纵使""千次""今宵"等词形成时间上的回环,强化了困于执念的无力感。
3.炼字精当:"驻"字赋予梦境以实体感,仿佛温存犹在;"冷"字兼写衣衫单薄与心灰意冷,一语双关。
可商榷处:"荼蘼飘雪冷罗
层层递进展现回忆之态。
下片写醒:以"千次欢颜千次怅"总括梦与醒的轮回,"荼蘼飘雪"转折至现实孤冷,结句"空落泪"点破"怅情"题旨,余韵悠长。
2.时空处理:全词压缩了梦与醒的时空,"纵使"
问好同学,这首《临江仙·怅情》以朦胧的梦境与醒后的怅惘为主线,将梦境的温存与醒后的孤寂表现的得淋漓尽致,感情真挚动人。
1. 脉络清晰:
上片写梦:由"相逢一瞬"的短暂欢愉,到"凝眸""疑温"的恍
| ||
点评
建议:若能在意象衔接上更紧密些(如“雪影浮香”与前文“霜蝶”的关联),整体脉络会更清晰。
2. 情感层次分明,从“惆怅”到“感伤”,再到“任由”的豁达,展现了对春逝的复杂心绪。 结句“任由残照染罗衣”尤为出彩,以景结情,既有无奈,又有超脱,余味悠长。
建议:若能在意象衔接上更紧密些(如“雪...
“梧桐飘絮如霜蝶”比喻新颖,将飘絮比作霜色蝴蝶,既写出轻盈之态,又暗含凋零的冷寂感。
- “荼蘼”是春末之花,象征“花事终时”,典故化用自然。
问好同学,这首《临江仙》以暮春景象为背景,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感伤之情,整体意境清丽哀婉,语言流畅自然。
优点:1.词中意象丰富,如“梧桐飘絮”“霜蝶”“荼蘼”“残照”等,共同构建出暮春时节的典型画面。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0 11:22 , Processed in 0.1338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