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1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思齐组第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79

主题

1157

帖子

440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8:5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燕于飞 于 2025-4-28 18:54 编辑

下面布置第十讲作业
一: 暮过山村  (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参照以上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仔细阅读讲义,写一首关于田园山水内容的七律,平水韵,韵部不限,期待精彩!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沙发
发表于 2025-5-1 08:2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月榴红 于 2025-5-1 22:24 编辑

七律·自遣
五月榴红

兴罢荒垄杂草锄,闲来窗下看诗书。
不求富贵青云步,自乐平安白屋居。
身上虽非穿彩缎,餐中总是有鲜蔬。
今年最爱娇孙弄,时忘斜辉街巷涂。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0

帖子

8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0
板凳
发表于 2025-5-1 21:31:2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研修班第十讲思齐组作业
思齐29-怀谷

一: 暮过山村  (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参照以上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贾岛《暮过山村》
(1)首联“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的表现内容
首联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对比,集中表现山村的荒凉寂静与孤寂氛围:
听觉意象:“数里闻寒水”以流水声的细微反衬山区的空旷,暗示人烟稀少、环境冷清(数里外方能清晰听见水声)。
视觉意象:“山家少四邻”直接点明村落稀疏,仅有零星人家,强化了“少四邻”的孤寂感。
整体意境:两句共同勾勒出萧瑟冷清的远景,为后文“怪禽啼旷野”的阴森场景作铺垫,奠定全诗“幽奇寒僻”的基调。
(2)尾联“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的心境与作用
心境变化:从惶恐到温暖。诗人历经荒野怪禽、落日孤影的惊惧后,忽见桑柘树旁升起的炊烟,感受到人间的烟火气息,内心由孤寂转为安宁与亲切。
全诗作用:
结构上:收束全诗,形成“寒水(冷)—烟火(暖)”的对比,完成由“寒”到“亲”的情感转折。
主题上:以“烟火”象征田园生活的生机,呼应首联的“寒水”,体现诗人对宁静乡村的向往。
情感升华:尾联的“渐相亲”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温情结合,赋予羁旅诗以归隐的慰藉感。
二、田园山水七律创作(附解析)
七律·村居即事
竹篱半掩野花依,墟落炊烟隐翠微。
犁影破云耕晓雾,莺声隔岸唤人归。
老翁轻唱梨园醉,童子垂迷杏苑肥。
最是田家闲趣处,粗茶碗酒对斜晖。

创作解析
1. 意象选择与意境营造
自然与人文交融:
“竹篱”“野花”勾勒乡村静谧轮廓,呼应“轻唱梨园曲”悠闲的质朴感。
“犁影破云”“莺声唤人”:化用“动静结合”手法,以农耕动态(犁田)与自然声景(莺啼)交织,赋予画面生机。
2. 结构布局与技法
移步换景:
首联远望村居(竹篱、炊烟),颔联聚焦农耕(犁田、莺声),颈联转写人物(老翁、童子),尾联回归闲适心境,仿效孟浩然《过故人庄》的叙事逻辑。
对仗工巧:
“犁影破云”对“莺声隔岸”:视觉(犁痕)与听觉(鸟鸣)呼应,继承王维“月出惊山鸟”的感官联动。
唱梨园醉,迷杏苑肥”:人物形态与果实状态对比,体现季节特征,类似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细节捕捉。
3. 情感表达与哲思
归隐之趣:
“闲趣处”“对斜晖”:以“粗茶碗酒”收尾,化用陶渊明“欢言酌春酒”的悠然,传递田园生活的自足。
生命哲思:
“老翁轻唱”“童子垂迷”通过代际互动,暗含对自然循环与生命力的礼赞,呼应储光羲“禽雀知我闲”的隐逸情怀。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62

帖子

33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33
地板
发表于 2025-5-4 15:5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焕然一新2018 于 2025-5-4 15:55 编辑

诗十九第十讲作业
思齐13—焕然一新
暮过山村《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首联两句用听觉和视觉突出刻画了山村静寂偏僻和人烟稀少。
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在世道不安的黄昏时分路过一个荒僻山村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山村虽然偏僻,见到人烟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起到收束全诗的作用。
七律.春野行
春时到处好风光,锦绣山川百卉香。
气暖千林桃李笑,花新四野蝶蜂忙。
耕田似画邀宾客,种木如茵富稻粮。
面对连村清丽景,不由思向旧家乡。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9

帖子

31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4
5#
发表于 2025-5-5 15:03: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人淡如菊 于 2025-5-5 23:22 编辑

第十讲作业
思齐22-闲居
一: 暮过山村  (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参照以上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首联重在表现人烟稀少的清冷景象。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看到有烟火人家后心里感到的温暖。
二:仔细阅读讲义,写一首关于田园山水内容的七律,平水韵,韵部不限,期待精彩!
田园山水
思齐22~闲居
山清水秀晨风暖,犬吠鸟鸣和管弦。
阡陌如丝画经纬,野花匍匐织诗编
园前青菜招鸡食,屋后玫瑰写景篇。
对月呼朋憨饮酒,桑麻闲话笑流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帖子

7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0
6#
发表于 2025-5-5 15:3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追梦 于 2025-5-5 15:38 编辑

第十讲作业:
思齐-爱追梦
一、
暮过山村  ( 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参照以上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1.首联“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通过听觉(寒水声)与视觉(人烟稀少)的相互衬托,渲染出山村的萧索冷寂氛围,反映出诗人行旅初期的孤寂与不安。

2.尾联“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是关键转折:烟火象征人间温暖,‌“亲”字‌精准传递诗人从恐惧到亲切的心理变化,最终在炊烟中寻得慰藉与归属感。
尾联通过"烟火渐相亲"的温暖意象,完成由惧转喜的情感转折,以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收束全诗,形成与前文萧瑟景象的对比闭环。

二、七律
暮归田园
竹篱斜护小园幽,布谷声中雨乍收。
新绿漫盈田埂路,轻红落满小河沟。
荷锄且趁墒情好,戴笠欣看麦浪悠。
日暮归来斟二两,桑麻闲话晚风柔。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9

帖子

31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4
7#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七律   咏家乡的温泉
深山峡谷隐灵泉,通络温汤地脉牵。
雾绕岩崖腾紫气,波摇石上暖寒天。
清心不问尘中事,养性偏生世外缘。
莫叹穷乡无艳色,此君能醉月宫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9

帖子

31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4
8#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七律  榴月绽芬芳     
思齐23-上官崔
南风巧手绣新妆,漫步田园意未央。
麦浪翻金萦律韵,荷花吐蕊溢清香。
睛柔碧水翩跹柳,雨润长堤耸峙杨。
景色宜人书画卷,缤纷榴月绽芬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85

帖子

20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79
9#
发表于 前天 08: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研修班第十讲思副组—竹轩小筑作业
一: 暮过山村  (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参照以上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贾岛《暮过山村》
(1)首联“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的表现内容
首联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对比,集中表现山村的荒凉寂静与孤寂氛围:
听觉意象:“数里闻寒水”以流水声的细微反衬山区的空旷,暗示人烟稀少、环境冷清(数里外方能清晰听见水声)。
视觉意象:“山家少四邻”直接点明村落稀疏,仅有零星人家,强化了“少四邻”的孤寂感。
整体意境:两句共同勾勒出萧瑟冷清的远景,为后文“怪禽啼旷野”的阴森场景作铺垫,奠定全诗“幽奇寒僻”的基调。
(2)尾联“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的心境与作用
心境变化:从惶恐到温暖。诗人历经荒野怪禽、落日孤影的惊惧后,忽见桑柘树旁升起的炊烟,感受到人间的烟火气息,内心由孤寂转为安宁与亲切。
全诗作用:
结构上:收束全诗,形成“寒水(冷)—烟火(暖)”的对比,完成由“寒”到“亲”的情感转折。
主题上:以“烟火”象征田园生活的生机,呼应首联的“寒水”,体现诗人对宁静乡村的向往。
情感升华:尾联的“渐相亲”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温情结合,赋予羁旅诗以归隐的慰藉感。

七律·游淀
文/竹轩小筑
谁御春风去访亲,一船俱是自家人。
蒹葭浅处鸭雏隐,河道清时绿榨新。
掌舵四哥皆问候,坐船小妹亦相询。
灰墙欲近江南色,许久不来茶更醇。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0

帖子

7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4
10#
发表于 前天 11:36 | 只看该作者
一: 暮过山村  (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参照以上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首联通过听觉与视觉描写荒凉寂静,人烟稀少的山村。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作者看到烟火气息后心境的变化,从慌恐孤寂到温暖亲切。情感升华,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温情结合。

二:仔细阅读讲义,写一首关于田园山水内容的七律,平水韵,韵部不限,期待精彩!

七律          山村
作者:喜上眉梢
草木阴阴北岭偏,初通道路入村边。
幽深老井杨槐下,零散农家竹径前。
白日时时听鸟语,黄昏袅袅起炊烟。
但闻铃响知归牧,小犬亲迎共尽欢。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4 01:08 , Processed in 0.1123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