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487|回复: 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421

主题

773

帖子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20:0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论坛评阅安排
乐淘评阅-山谷幽兰(8-10)
乐淘评阅-潇湘雨((11-13)
乐淘评阅-晒月亮(14-16)
乐淘评阅-去疾(17-19)
乐淘评阅-雨蒙蒙(20-22)
乐淘评阅-云儿依旧(23-以后)
乐淘评阅-君雨墨(轮休)
乐淘评阅-梅朵儿(轮休)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沙发
发表于 2024-9-7 21:3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有梦梅雪 于 2024-9-8 12:08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28-有梦梅雪一,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北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赏析: 
         这首词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


  这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的特征,使梦境显得更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上片后两句是说,梦境里黯然销魂何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在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层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晏几道词喜用这种句法。


  上片写梦中无法找到离人,下片改变念头,想到写信。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下片前三句是说,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寄出。


  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末两句是说,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由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只用“缓弦”、“移柱”来表达难写的幽怀,行动的描写比言辞的表白更为鲜明有力。


  这首词语言清疏明畅,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更有一股郁积、盘旋的力量。
二,
满江红. 忆柳宗元
乐陶12-风若兮
古郡零陵,经多少,凄风冷雨。长街望,寺园仍在,斯人已去。半世飘零形影只,一生澹泊书鸿句。叹穷乡,天上降英才,谁无慕?
南蛮地,民生苦,苛捐税,凶于虎。纵位卑权失,撰文陈诉。贬谪生涯成底事,万千孤独清樽付。看今朝,河柳尚依依,东山路。

试翻译:

这古老的零陵郡,经历了多少凄风冷雨的洗礼。站在长街上望去,寺庙和园林依旧在那里,但那位伟大的人物已经离我们而去。他半生飘零,形影孤单,一生淡泊名利,只留下一行行鸿文佳句。感叹在这穷乡僻壤,天降英才,谁不仰慕呢?


在这南方的边远之地,百姓生活困苦,沉重的苛捐杂税比猛虎还要凶残。尽管他地位卑微,权力丧失,仍撰文为民陈情。被贬谪的生活成就了什么?无数孤独的夜晚,只能将忧愁寄托于酒杯。看看如今,河边的柳树依然枝丫柔美,在东山路这里。


试点评,全文围绕题目层层展开,语言流畅,主题分明。各种手法运用纯熟,很赞的一篇词作。好的文字可说的不多。
有两点探讨,1,忆柳宗元,应该有忆有“我”,不然就流于叙述。
2,煞尾意思跟第二拍重复,显意弱。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8
板凳
发表于 2024-9-8 09:08:23 | 只看该作者
乐淘组01——乐川

满江红·贺毕业四十年视频同学会
乐淘15——碧云天外月
    时至初秋,逢三伏,炎蒸似火。幽径里,花间徐步,枝头堆果。朗朗书声听老院,依依笔影临新课。重回首,情景若同窗,谁和我。
    心中盼,屏前坐。传笑语,看群播。许凝眸细认,发丝霜裹。泛海无涯曾展翅,裁笺有梦留佳作。百岁时,践约校园中,齐声贺!

凡川学评词:时至初秋,逢三伏,炎蒸似火。时间
幽径里,花间徐步,枝头堆果。转入时间与人事,入题。0K
朗朗书声听老院,依依笔影临新课。重回首,情景若同窗,谁和我。回忆美好过往。
    心中盼,屏前坐。过拍转回现在
传笑语,看群播。许凝眸细认,发丝霜裹。视频场面描述。
泛海无涯曾展翅,裁笺有梦留佳作。回忆美好过去。
百岁时,践约校园中,齐声贺!相约未来作结。
总评:格律自检(出门在外没电脑不方便)。整体脉络清晰,现在一过去一现在一过去一未来。
感情真挚,好词欣赏学习,问好诗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6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0
地板
发表于 2024-9-8 16:1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鱼儿 于 2024-9-8 16:20 编辑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组20-鱼儿
一、古诗词赏析
落梅风·斜阳外
李致远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赏这首小令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致远曾滞留在楚地寄居在僧寺里,离乡多年,又是一位失意的文人,而古人在古典诗词常常通过春愁秋恨写离情别绪,思归念远。李致远也不例外,正值春天,诗人思念远人,于是写下这首小令排遣春愁。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小令。此曲,句依定格,首句不押韵。后四句押“鱼模”韵,其中“足”以入声作上声,“玉”以入声作去声。“苦”为上声,“去”为去声。北曲无入声,而上去声通押,故也无不合律全曲五句,前三句写外景,后二句由外入内,写画楼中的人。小令借景抒情,描写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表达企盼离人早归的殷切之意。小令用语含蓄,使相思的凄苦表达得更为深沉。

开始两句写外景。从闺中人眼光望去,此时只见斜阳西下,由于春日雨多,水平堤岸。第三句继上文写景而又暗融抒情,句中“寒玉”一词是对清凉晶莹的溪水的一种比拟。如李群玉《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曲中“寒玉”就是她见到的溪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虽也在写景,但它仿佛一面在比喻离别前生活的平静,一面在描写因离别而内心掀起的波澜。离愁别恨似乎经风吹起了,写来情景交融,不露痕迹。第四句写闺中人,但它把楼上人的一切外部表象都略去了,而是在有限的文字内集中表达她为离别而痛苦的感情。“画楼”这个不定人物更能引起想象,通过她而反映了所有闺中人对离人的共同情绪。末句表达了她最后的一点希望。楼中人与离人正天各一方,而“催归”鸟的啼声更易引起她对远方人的思念。所以她要杜宇“莫啼归去”然而,从她对“催归”鸟声的敏感,正反衬其心中盼望离人归来的殷切之意。结尾情意惨切,而用语含蓄,仔细体味,必将引起内心强烈的震动。


二、试点评学友作业
满江红·缅北遗恨
乐淘13-静思  原玉
南眺高天,金秋爱、乡山硕果。浮想是、毗邻缅北,又燃烽火。恨不须眉巾帼换,金戈铁马东风破。洒热血、出塞斩戗徒,消灾祸。
悲无计,霜侵鬌。伤尤怨,蛇交和。豆与萁相煎,家慈疼裹。仓廪恐遭虫鼠齿,堤坚尤怕昆蜉坷。莫忘记、环伺有群狼,奸心裸。

试解读:向南方眺望高天,金色的秋天最喜欢的就是家山的累累硕果。可是也想到了南国毗邻的缅北,又燃起了战火。恨不得自己是个男儿,拿起刀枪跨上战马去打一场胜仗。(像古代英雄一样)出塞斩杀罪犯,消除灾祸。
悲哀的是没有办法呀,头发已经白了。伤感又怨恨的是蛇蝎一样的人集合在一起。豆与萁相煎,母亲(的心)被痛苦包裹了。盛稻谷的仓库怕的是虫鼠咬,坚实的河堤也怕蚂蚁(打洞)【这里有点凑韵哈亲】。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周边有一群狼在伺机而动,他们的奸邪之心是赤裸裸的。
静思这首词,大气豪放,把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寄托与词中。作业帖强调了不能竟说好听的,挑一些毛病呢就是这首词用词方面还需要学友斟酌,比如  疼裹,奸心裸等等。
由于初学点评,这么深奥的词,只能说这么多了,还请评阅老师指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3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8
5#
发表于 2024-9-8 21:22:38 | 只看该作者
乐淘组26冷若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译: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
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满江红·小住京华》作于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瑾十八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光绪二十四年(1898)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光绪二十九年,秋瑾与王廷钧矛盾激化,写了这首总结婚后及北京生活的词。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词的上片写与王廷均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作者平日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紧接着表明她是一个“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的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偏遇着这么一个庸夫俗子的丈夫,因她穿着男装独自去看了一次戏,竟遭丈夫的辱打,不由她不发出“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样的浩叹。

满江红 八一颂歌
有梦梅雪

兵起南昌,枪声震、军旗猎猎。思往昔、国危民难,九州喋血。万里长征书壮志,八年抗战驱倭孽。有今朝、华夏展新颜,东方崛。
神舟舞,天筑阙。航母弋,歼空阅。有诸多神器,护瓯无缺。谁敢侵凌吾领土,必将直捣其巢穴。此应是、先辈梦圆时,繁华叠。

冷若试评:本首词写的挺好,就是下片写的像喊口号一样。

译:的时候在南昌。枪声震耳,军旗烈烈,思往日那时候国家危难民苦。九州都喋血。万里长征书壮志。八年抗战倭寇的时候,有今朝,华夏展新颜,东方崛起了。

神舟舞,天筑阙,航母飞,歼空阅,有很多的神器,护殴无缺,谁敢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必将直接倒到他的巢穴。此因是先辈圆梦的时候,繁华叠。

1,万里长征书壮志。个人觉得可以改一下更好。

立意明确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

帖子

10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94
6#
发表于 2024-9-8 21:2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小鱼 于 2024-9-9 11:09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乐淘06-江小鱼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
鹿虔(qián)扆(yǐ )〔五代〕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赏读:黄铜锁挂在大门上,寂静的宫苑里草木荒芜,华美的窗子对着秋空,笼着一段愁绪。碧叶凋零,繁花落尽,美好的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玉楼里的歌声与管弦声,也随风而散了。
         明月似乎不知人事更改,夜深时犹自照着深宫。藕花立在野塘里,暗自为亡国伤感,那花瓣上的露珠像拭不尽的眼泪。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作者原玉:满江红 ·咏竹
文/潇湘妃子
        不喜闲花,心仪那、淇园修竹。清风过、千枝一韵,盈眸幽绿。雨洗娟娟千叶净,风吹细细竿竿馥。美姿态、高节与虚心,温如玉。
        东坡寓,何须肉,板桥画,长青竺。看文人墨客,将君追逐。坐荫抚琴尘不染,清心吟啸情尤笃。傲霜雪、百折不弯腰,凌云矗。
赏读:不喜欢那些普普通通的花,只心仪淇园的竹子。微风吹过,绿意盈眸,意韵清新。细雨娟娟,一片一片的叶子干干净净,风吹过,发出细碎的声响,空气中有竹子特有的香味。它的姿态是那样的美,它高节与虚心的品质,与温润如玉的君子一样。
   东坡先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板桥先生爱竹更甚,他画里的竹子千姿百态。文人雅士都是爱竹子的呀,坐在竹林下抚琴或是吟啸,是一件多么快意的事情。我爱竹子,更爱它傲霜雪、不折不挠的精神,更爱它凌云之志。

试评:1.格律上,板桥的板应为“平”。
2、文字与主题吻合,立意鲜明。
3、声情慷慨而激昂,与词牌的声情相谐。
4、上片,首拍点题,写一种偏爱。第二拍写其韵,携清风尤其雅致。第三拍写其形态。第四拍写其品质。层层递进,安排合理。
 下片,由景转到情,写东坡和板桥这些文人墨客对竹子的喜爱。在下片的第三拍,将喜爱的情形具象化,既高雅又出尘。结拍写了竹子的精神内核——傲霜凌云。   5、挑刺环节:下片第一拍和第二拍之间的层次没有拉开,稍稍意重。结拍中的“百折不弯腰”这一句有些牵强,竹子也会弯腰的,弯腰是为了卸下负重,不至于折断。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8
7#
发表于 2024-9-9 00:41:5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乐淘组——宛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读: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简析:《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   中秋感怀
乐淘21-红叶
独自登楼,看天放、一轮皓月。光如水、洗秋容净,十分清绝。幻似广寒凉世界,堪怜
桂影秋时节。念嫦娥、可有乱愁生,心千结。
杯斟满,休停歇。襟袖薄,虫声咽。叹浮生羁旅,些许凉热。但愿长圆如此夜,人间不在伤离别。待归来、把些许情怀,从头说。
试解析:独自登上高楼,看天气初放晴、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月光如水、秋雨洗净了秋天的容颜,在月光的陪衬下十分清丽亮绝。如梦似幻好像冰凉的广寒宫阙,堪堪爱怜桂花影魄这秋天的时节。想念嫦娥仙子、不知她可有忧愁乱生,心絮千千结。
酒杯斟满,休要停歇。衣衫凉薄,虫声呜咽。可叹浮生多被旅途羁绊,些许人情的凉热。但愿月儿长圆像今天夜晚,人间再没有悲伤的离别。等待归来,就把这些许的热烈情怀,从头来说。
试点评:格律无误,此文行文流畅,一气呵成,写出了中秋月圆之夜也希望人团圆的美好憧憬。上片独自登上高楼,一轮明月而生发,问嫦娥一个人孤单在广寒宫,可有思念家人的忧愁而点开下片。下片,浊酒一杯,秋虫声声,来感叹人生在旅途,些许凉热,感觉有点断片,没有把感叹宕开。接着写愿望人生不再有离别,尾拍情结,在把情怀拔高,做个总结。此文一唱三叹,引人陶醉,像同学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9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7
8#
发表于 2024-9-9 11:03: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阅读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萨都剌  元代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译文: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中书省,常与朋友们宴请酬唱,秉烛促谈,弹和推盏。沉香已经燃尽,香气飘洒了,深院乡帘垂,清消永夜,无穷趣,无穷意。
今年的这个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在江南这月下之夜,心情几个能知?杨柳青青,习习柔风,细细的柳条在清柔的风下,徐徐的摇曳。淡淡月光下海棠花儿清香扑鼻,孤独地倚于阑干。

二,互评
文/乐淘组08一翠花
气爽秋高,与驴友、武功登极。丛林掩、蜿蜓苔径,依稀禽迹。泉漱险崖飞瀑急,鸟鸣深壑回音褶。策杖行、栈道绕危岩,桥悬壁。
群峰小,金顶立。云中甸,青如碧。丹台存遗址,仙境谁忆。闪烁繁星纤手摘,玲珑蓬帐祥云入。晨雾破、冉冉日东升,惊心魄。
译文:
秋风习习,邀友登山,好不惬意。丛林掩映下的蜿蜒小径,能辨认出好多鸟迹。瀑飞悬崖,鸟鸣深谷,景色宜人。栈道绕岩,横桥绝壁。
站在霞光道道的峰顶,一览众山小,碧绿的草甸与白云相连。丹台上还留着遗址,曾经的仙境谁还记得。到了夜晚满天星辰,举手可摘。云雾萦绕着帐篷,好似人间仙境。东放渐晓,旭日在仙雾中冉冉升起,堪称奇观。

简评:问好友友!这属于游记之作吧,脉络清晰,画面感很强,让人亲临其境的感觉。铺排有序,框架稳妥,景多而不乱。

不足之处:
①“晨雾破”这一句中的“破”字可在换一字,与后面的韵字“魄”离得太近,读起来感觉不美。
②若多带些个人感情进去就更好了,我这水平挑不出大毛病,等老师补刀吧!
评的不对的地方请谅解!

点评

第四拍闪烁繁星纤手摘,玲珑蓬帐祥云入。还是在写景,感怀一下好;结句晨雾破、冉冉日东升,惊心魄。整首词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9-12 10:11
第二拍云中甸,青如碧。秋天用青如碧不妥,个见;第三拍丹台存遗址,仙境谁忆。前面没铺垫忆字突兀了;你可以渲染一下当年的鼎盛时期的事在过渡到谁忆。  发表于 2024-9-12 10:11
第四拍策杖行、栈道绕危岩,桥悬壁。这一句应该是上片的小结为下片做铺垫,感觉还是在写景。下片,第一拍群峰小,金顶立。将武功山的气势表达出来不错,  发表于 2024-9-12 10:11
第二拍丛林掩、蜿蜓苔径,依稀禽迹。丛林对应依稀禽迹有点矛盾,且与登山没有多大关系;;第三拍泉漱险崖飞瀑急,鸟鸣深壑回音褶。飞瀑急应该声音挺大的,用鸟鸣感觉不妥;  发表于 2024-9-12 10:10
问候两位诗友,第一拍 气爽秋高,与驴友、武功登极,登极宜再商榷,似与下片的金顶立有重复之嫌。  发表于 2024-9-12 10:0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8
9#
发表于 2024-9-9 12:48:22 | 只看该作者
乐淘16~静姝
一、自选词一首赏析
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宋 贺铸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这首小令是一幅初春夕照图,并以轻淡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傍晚到入夜时的生活片断。全词以写景为主,把美人和月摘梅也作为月夜美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气,美丽迷人,体现出潇洒脱尘的风致。

  开头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用“初”就是说那一缕霞光,眼看着正在消失,从时间说有个变化的进程,但它是那样快。不过人却是看得见,感觉得出来的。总之,这一句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它给人以动感。“淡黄杨柳暗栖鸦”。杨柳淡黄,知是初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看尽鹅黄嫩绿”(姜夔),指的都是初春。在淡黄杨柳之中,有乌鸦栖息其中。这里用了一“暗”字,就更给人以景物清幽之感。但下句境地更美:玉人,本来是美的;月下玉人,更美;月下的梅花,那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吧。正是“以境衬人”,则月美。花美,人更美了。上阕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澹雅的图画,有超尘绝俗之感。

  下阕紧承人在月下摘花,轻轻启开她的心扉。“笑捻粉香归洞户”,她要回到房间里去了,手里捻着梅花,脸上笑盈盈的。作品像密封的罐头,未透出一点味儿,没有说明这个“笑”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令人高兴而笑,还是想起了旁的什么事情来。

  她回到闺房以后,只做了一件事:“更垂帘幕护窗纱”。放下帘幕,使它挡住纱窗,因为东风吹来,比入夜时又冷了一些,为的是使屋子里暖和点。这“寒”的程度的加深,她在室外时就已感觉到,所以才归户,垂帘。这缘故移到末句点明,是《浣溪沙》作法上的需要。此调下片首两句大都用对偶句,末句单承作结,极不易写好。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举擅于此道的词人中就有贺铸。贺词小令的结尾确是不凡,其手法是多样的。这里“东风寒似夜来些”一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带上片从霞消到月上这段时间历程,可称妙笔。

  全词意境清幽淡雅,朦胧优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楼上原玉:满江红    秋伤
宛儿
荻草含愁,长亭外、鬓丝如雪。凭远眺、蒹葭影瘦,霜风残月。鸿雁成双人独个,离歌一遍词三阙。更堪怜、恰是落花时,清秋节。
书故事,来化蝶。蛛丝网,千千结。消尽杯中酒,与君长绝。问夜赊情终是恨,凭窗织梦偏成缺。就抹却、昨日这伤痕,轻翻页。
    1、解读:(秋天来了),芦花一季心事,全写在脸上。长亭外、鬓丝如雪。此句没读懂。远远望去,蒹葭落寞在霜风残月里。鸿雁成双结对,而我却孤苦伶仃,只好吟歌赋词(来排遣清冷和孤寂)。偏又赶上这寂寥的清秋节。就象梁祝一样,故事凄美,也象(檐角)的蜘蛛网,终究是化不开的千千结。喝了这杯酒,你我就此别过吧。漫漫的长夜,都给了恨。清梦难成,唉,算了吧,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翻过这篇,收拾收拾心情,去迎接一个崭新的黎明!
    2、赏析:问好美组!
1)词作格律无误。上片眼里的景,下片心里的情,上景下情,立体,情感细腻饱满,布局收放自如。
2)上片以荻草、蒹葭、霜风残月、鸿雁双飞为背景,渲染了一个清冷孤寂的秋天,奠定了感情基调。起拍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荻草人的愁绪。为什么愁呢,下一拍给了交待,鬓丝如雪,大好青春已走远了。蒹葭瘦影,实则写人香消玉损。第3拍对比手法,把鸿雁成双结队与孤身孑影作对比,衬托出孤独落寞的心绪。
3)过片用典无痕,借梁祝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忠贞不渝的愛情的向往。但回到现实,却象蜘蛛结网一样,心有千千结。三拍借酒说。事。四拍“向夜赊情”一个赊字,炼字见功底。既然赊不来,梦也不成,那就释怀放下吧。结拍水到渠成。全篇一气呵成。学习了。
4)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
①上片“长亭外,鬓丝如雪”是远景,接下来凭远眺,也是远景,这里可以再商榷。
②鬓丝如雪的主语模糊。
③在“霜风残月”下,可以看见“鸿雁成双”吗?时间逻辑稍有不足。个见,评错勿怪。

点评

第四拍问夜赊情终是恨,凭窗织梦偏成缺。脉络有点乱了。下片结句就抹却、昨日这伤痕,轻翻页。结句与前面的思路断开了。整首词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9-12 10:17
下片书故事,来化蝶。蛛丝网,千千结。又化蝶、千千结,皆为情深之喻而非情薄之说,故后接“长绝”可再斟酌。第三拍消尽杯中酒,与君长绝。这拍要是回忆感觉,没铺垫,不是回忆杯中酒突兀了,  发表于 2024-9-12 10:16
第三拍鸿雁成双人独个,离歌一遍词三阙,残月鸿雁双如评阅说的不合适;第四拍更堪怜、恰是落花时,清秋节。落花一般是春天比喻落花用在秋不合适。  发表于 2024-9-12 10:16
问候两位诗友,静姝诗友评阅认真,赞一个。第一拍荻草含愁,长亭外、鬓丝如雪。以狄草点明季节秋。第二拍凭远眺、蒹葭影瘦,霜风残月,残月欠妥。通常指天将晓未晓之时。  发表于 2024-9-12 10:1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9

帖子

19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54
10#
发表于 2024-9-9 15:56:5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讲作业
乐淘组08一翠花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东风第一枝 . 咏春雪
杨焕亭
逐梦君来,飘然玉甲,前庭巧点素桠。长安道上难留,只缘早春檐下。消溶润土,却道是,轻催苗稼。问故园,父老扶楹,笑看舍前鸿爪。
临案忆,几回梅室。思欲放,吟盈艺苑。翰丹纷绽纸上,且忘鬓头雪发。蓦然回首,但放下流光嗟讶。举目望,远步归来,一川渭流潇洒。

译文:
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雪花在碧瓦上很快融化,我知道昏暮时的寒意还很浅。桥面上行走,像漫步白云浮天。池沼澄净如明镜一般,雪花把万物打扮得轻柔细软。我想故乡必是落雪天寒,那里的层层帘幕四垂未卷,阻误了初归的双燕。
杨柳才染上青色,初生的柳叶都变成千万只白眼,刚开的杏花也由红脸变成粉妆素面。当年的王徽之雪夜间去访旧友,到门口却又不见而返,因他根本不在乎见与不见。雪路难行,司马相如迟赴了兔园的高宴。深闺中又把熏炉点燃,赶制春衫的针线也开始放慢。只怕那穿凤纹绣鞋的佳人挑菜回来时,在灞上再与你相见。

词句注释
东风第一枝:词牌名。据传为唐人吕谓老所首创,原为咏梅而作。又名《琼林第一枝》。用“黄钟商”。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五十字。仄韵格。一般为前段九句押四仄韵,后段八句押五仄韵;亦有前段十句﹑后段八句者。用韵亦略有别。共有四体。
甲:草木萌芽的外皮。
碧瓦:青绿色的琉璃瓦。
信知:深知,确知
行天入境:唐韩愈《春雪》“入镜鸾窥诏,行天马度桥”,以镜和天来喻地面、桥面积雪的明净。
重帘:一层层帘幕。
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然美颜。

“旧游”句:晋王子猷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安道,至其门,未人即返,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
“后盟”句:司马相如参加梁王兔园之宴,因下雪而迟到。上苑即兔园。
挑菜:挖菜。多指挖野菜。
灞桥:桥名。本作霸桥 。据《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到南宋时,咏物词已进入成熟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美。史达祖的这首咏物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此词大概作于词人独处异乡时的某年初春。
词的开头便紧扣节令,写春雪沁入兰心,沾上草叶,用兰吐花、草萌芽来照应“新暖”。春风怡怡,花香草绿,但不期而至的春雪却伴来春寒,“东风”、“新暖”一齐被挡住了。“巧沁”、“偷粘”,写的是在无风状况下静态的雪景。“谩凝”二句引申前意。春雪落在碧瓦之上,只是留下了薄薄的一层,“难留”二字更进而写出薄薄的积雪也顷刻消融,由此透出了春意。唐代祖咏《终南望馀雪》诗曾云:“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傍晚,又值下雪,理当寒冷,而暮寒“较浅”,更可见出确乎是春天即将要来临了。“行天入镜”二句,是全词中唯独正面描写春雪的。韩愈《春雪》诗云:“入镜鸾窥沼,行天马渡桥。”意谓雪后,鸾窥沼则如入镜,马度桥则如行天。以镜与天,喻池面、桥面积雪之明净,这里即借以写雪。“轻轻纤软”四字,写出了春雪之柔软细腻。天气并不严寒,又无风,雪花不易凝为大朵。因此,它才能沁入兰心,粘上草甲。
前结两句,宕开一笔,以“料”字领起,展开想象。史达祖生于高宗绍兴末年,其祖籍是汴京,无缘省视家乡。此处“故园”当指他在临安西湖边的家。其《贺新郎·西湖月下》词有“同住西山下”之句,西山即灵隐山。这里用双燕传书抒发念故园、思亲人之意。重帘不卷乃“春雪”、“暮寒”所致,春社已过,已是春燕来归的季节,而重帘将阻住传书之燕。睹物伤情,异乡沦落之感溢于言表。
过片续写春雪中的景物。柳眼方青,蒙雪而白;杏花本红,以雪见素,状物拟人,笔意精细。接着笔意一转,连用两典写人。“旧游忆着山阴”,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至门而返的典故:“后盟遂妨上苑”,用司马相如雪天赴梁王兔园之宴迟到的故事。梅溪颇具浪漫气质,面对一派雪景,不由想起古之文人雅士踏雪清游的情景,不禁心向往之。“熏炉”二句,上承“障新暖”及“暮寒较浅”之意。春天已来临,春雪却意外降临,使闲置不用的“熏炉”重又点起;春雪推迟了季节,冬装还得穿些时候,做春衫的针线且可放慢。
后结二句补足前两句。“凤鞋”系妇人饰以凤纹之鞋。“挑菜”指挑菜节。唐代风俗,二月初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游观其间,谓之挑菜节。宋代沿袭了这种风俗。“灞桥”句又用一雪典。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郑綮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这里扩展开来说,暗示即使到了挑菜节,仍是寒气未褪,人心倦出的因素仍在,暗示出词人心境在这大地复苏时节的凄凉仍旧。江浙一带有民谚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挑菜节下雪不足为怪。
这首咏雪词立意上虽无特别令人称道之处,却给人以美感,而成为梅溪咏物词中又一名篇,其妙处全在于其精工刻划。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着“雪”字,但又无一字不在写雪。且全词始终紧扣春雪纤细的特点来写,“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之春雪,决不同于“战罢玉龙三百万,败残鳞甲满天飞”之冬雪,“碧瓦难留”、“轻松纤软”均准确把握了春雪的特征。
这首词咏物又不滞于物,前结及下片“旧游”以下六句,均不乏想象与议论。虚笔传神,极有韵味。梅溪精于锻句炼字,如“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这一联,以柳芽被雪掩而泛白称之“白眼”,又以杏花沾雪若女子涂上铅粉,而谓之“素面”。在不经意中用了拟人手法。“青未了”、“红欲断”,准确地把握了分寸,笔致细腻,空灵而不质实。后结二句,《花庵词选》谓其“尤为姜尧章拈出”,陆辅之《词旨》也将其录为警句,其长处也在于含蓄蕴藉。“凤鞋”借指红妆仕女,“挑菜”点明节令,“灞桥”隐含风雪。用一“恐”字领起,显得情致婉约,清空脱俗。姜夔评梅溪词“奇透清逸”,此词可为代表。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

满江红-春去秋来愁痕满
文/鱼儿
一水天涯,斜阳暮、江帆渐远。又风起,芦花曼舞,云烟舒卷。三两渔船横柳下,稀疏灯火斜桥畔。念离人、那日燕归时,春衫挽。
潇潇雨,油纸伞。双影并,青丝绾。坐秋千架上,闲看飞瓣。记忆懒翻题锦字,偏偏花事迷人眼。诸多事、都不似从前,秋痕满。

解读:
碧水连天,斜阳下,船帆渐渐远去。起风了,只见芦花飞舞,云烟舒卷。三两只渔船横泊在柳荫下。几点灯火映照着桥岸。思念离别的人,等待哪天燕子归来时,再挽手同行。
雨潇潇地打在油纸伞上,双影并肩徐行,绾起秀发。坐在秋千架下,闲看花瓣飞扬,回首往事,无聊地翻看情书,偏偏花事迷住了双眼。很多的事,都不像从前了,己是满目秋瑟的痕迹。

简评:问好鱼儿学友,经检测,格律正确,意脉流畅,主旨清晰,学习了。提出点个人的观点,供学友参考。
1.第二拍,又风起,芦花曼舞,云烟舒卷。既然是风起,就不存在云烟舒卷,此处还应推敲。
2.记忆懒翻题锦字,偏偏花事迷人眼,似乎逻辑上有点不通。
3.下片是婉约的写法。
个人水平有限,评得不对,见谅。

点评

第三拍坐秋千架上,闲看飞瓣。前面潇潇雨坐秋千;第四拍记忆懒翻题锦字,偏偏花事迷人眼,有点断了;下片结句诸多事、都不似从前,秋痕满。秋与春都没看出你怎样的愁,哪来的秋恨满。整首词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9-12 10:19
上片结句念离人、那日燕归时,春衫挽。回忆离人春天相遇的情景,为过片做准备。下片第一二拍潇潇雨,油纸伞。双影并,青丝绾。不错;  发表于 2024-9-12 10:18
第二拍又风起,芦花曼舞,云烟舒卷。近景写,但是感觉心情很好的,与题目格调有点远;第三拍三两渔船横柳下,稀疏灯火斜桥畔。像是在散步挺随意的看景;  发表于 2024-9-12 10:18
问候两位诗友,翠花诗友评阅认真赞一个,第一拍一水天涯,斜阳暮、江帆渐远。看这拍应该是离别时刻,渐远自然是没问题,但这渐字似乎放在风起前更好些。  发表于 2024-9-12 10:1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3 07:4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