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593|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七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57

主题

1020

帖子

39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21:2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前先根据评阅老师的补评,印证补全上周的互评。
作业:
1.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洞仙歌》
题一:春景、春情
题二:郊游、踏青
题三:樱花
题四: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拟题意即可)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其一者视为旧作,评阅老师可拒评。


正格:洞仙歌(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中中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中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沙发
发表于 2025-3-15 22:30:48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雪烟~08~渡

分析词牌《洞仙歌》

1. 分析过程

字数与句数:明确《洞仙歌》为双调,全词八十三字。前段七句,后段十一句 。

平仄与押韵:通过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作为范例进行分析。平仄上,遵循“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韵”等规则 ,其中“中”表示可平可仄。押韵方面,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例如“汗”“满”“乱”为前段韵脚,“汉”“转”“换”为后段韵脚。
句式特点: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多种句式交错。如“冰肌玉骨”为四字句,“水殿风来暗香满”为七字句,句式长短结合,富有变化,使得节奏错落有致。


2. 分析结果

总体特点:《洞仙歌》格律规整又不失灵活,平仄相间,韵律和谐。长短句结合的句式使其既有整齐的美感,又有灵动的变化,适合表达细腻且丰富的情感。


适合题材:由于其节奏舒缓、韵律优美,适合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如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对时光流逝、人生感慨等情感的表达。

试填《洞仙歌》(以“春景、春情”为例)

洞仙歌:春景春情/渡

桃腮杏靥,正东风轻暖。翠柳摇丝燕声软。小园开、几树芳蕊争妍,蜂蝶舞、嬉闹春光无限。
倚栏寻旧忆,思绪悠悠,恰似春云漫空卷。念昔日欢游,笑语盈怀,都付与、流光渐远。望天际、青山映斜阳,叹又是、相思梦中难断 。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2
板凳
发表于 2025-3-16 09:4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慕容瑞西 于 2025-3-16 21:57 编辑

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雪烟16张青秀  
一、《洞仙歌》词牌分析
1.起源与发展:《洞仙歌》词牌有多种变体, 最初可能源自民间,后经文人加工创作逐渐定型。苏轼、晁补之等诸多词人都有佳作,使这个词牌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   
2.句式与格律:以常见的正体为例,句式长短不一,错落有致。一般为上下阕,字数在八十三字到九十三字之间。上阕通常是七句,下阕是八句。格律上,平仄要求较为严格,且有多处对仗或对偶要求。押韵方式多样,有的押平声韵,有的押仄声韵。例如,上阕首句往往为仄起平收,第二句为平起仄收等。   
3.风格特点:整体风格较为舒缓,适合表达细腻的情感、描绘优美的景致。由于句式的变化,既有悠长的抒情语句,又有紧凑的节奏变化,能够灵活地传达出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洞仙歌·春景》
雪烟16-张青秀
东风乍起,正柳丝轻舞。陌上桃枝绽金缕。看青山、翠影摇曳生姿,芳草漫,遥接天边碧雾。
燕归寻旧垒,细语呢喃,唤起春情意难住。漫步小园西,蝶戏花丛,芬芳绕、惹人凝伫。念往昔、欢游共良辰,却怎奈、如今独尝春苦 。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地板
发表于 2025-3-17 16:32:15 | 只看该作者
雪烟10~了心

作业前先根据评阅老师的补评,印证补全上周的互评。
作业:
1.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洞仙歌,词牌名。又名“洞仙歌令””羽中仙““洞仙词”“洞中仙”等。以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为正体。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代表词作除作为正体的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之外,还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等。

洞仙歌,格律格式长短不一,但不失灵活,平仄相间,韵律和谐。长短句结合的句式使其既有整齐的美感,又有灵动的变化,适合表达细腻且丰富的情感。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洞仙歌》
题一:春景、春情
题二:郊游、踏青
题三:樱花
题四: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拟题意即可)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其一者视为旧作,评阅老师可拒评。


正格:洞仙歌(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中中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中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洞仙歌   踏春
追红逐绿,自烟村湖畔。一棹清风碧波暖。柳帘开、紫燕双影翻飞,桃含笑、楚楚惹人留恋。

拾翠餐香罢,依水横舟,慢煮清茶夕阳晚。不做伤春客,春亦柔情,宛如梦、丹青画卷。身居此、莫负醉今朝,虚名事、凭他任谁争灿。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5#
发表于 2025-3-18 08:25:55 | 只看该作者
洞仙歌
雪烟28~那年今日
香风过后,正嫩芽青碧。唤起莺声与横笛。倩谁人、花树共影湖光,绯红面、来比胭脂颜色。
笑遮腮鬓雪,又替新衣,却有情心是如客。几只归燕子,围绕喧喧,寻多少、去年踪迹。全不知、世事已非非,应留取、回时一枝相拾。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6
6#
发表于 2025-3-18 09:18: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摸鱼儿 于 2025-3-19 10:50 编辑

一、分析词牌《洞仙歌》
分析过程
1.起源发展:《洞仙歌》源自唐代教坊曲,最初用于宫廷音乐,后演变为词牌,以其灵活的格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宋代文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
2.格律分析:字数通常为双调,有多种变体,正体一般为八十三字,也有八十七字、九十三字等变体 。其句式长短错落,节奏富于变化。
3.内容分析:内容广泛,涵盖了咏物、写景、抒怀、记游等诸多方面。情感基调也较为多样,多描写爱情、离别、自然景物等,情感细腻。
分析结果
1.词牌特点:源自唐代教坊曲,不断发展变化,形成多种变体。正体八十三字,上阕五句,下阕六句。句式长短不一,平仄有特定规律,押韵和谐。具有独特音乐性,适合表达各种复杂情感
2.代表作品: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描写女子美貌与爱情,情感细腻。辛弃疾《洞仙歌·雪云散尽》:描写自然景物与离别之情,意境深远。

二、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春景(题一)
雪烟12-摸鱼儿
    东风吹暖,正绿杨千缕。燕入低檐又飞去。暂回眸,碧草遮遍天涯,芳陌上,蝶影成双轻舞。
    恰是春色好,河水清清,一色波痕淡云渡。欲问春几许?春已三分,莺声里,杏花如雨。趁年少,携手踏芳尘,切莫把,流光等闲相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6
7#
发表于 2025-3-19 09:48: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雪烟03-山水一壶
一、《洞仙歌》词牌分析

洞仙歌,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有中调和长调两体。
特点:
词牌名名称由来:原用以咏洞府神仙,敦煌曲中有此调,但与宋人所作此词体式不同。别名:又名《羽仙歌》《洞仙词》《洞中仙》等。
字数与句式字数:令词有83至90字不等,慢词自118至126字各异。
句式:句读参差不一,有三、四、五、六、七、八、九字句,适合抒发情感。
押韵韵脚位置:前后片各三仄韵。
韵脚字数:令词如《洞仙歌·冰肌玉骨》为双调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
节奏音律节奏舒缓: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
句法变化: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声字领下七言,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两句作结。
音乐性:最初是配合特定曲调演唱的,其节奏和韵律能够体现出一种舒缓、优雅的音乐美感,适合表达细腻、委婉的情感。

情感基调:多用来表达清幽、闲适、伤春悲秋、感怀身世等情感,具有一种清逸、空灵的气质。如苏轼此词通过描写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夏夜纳凉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幽、怅惘的氛围。
二、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    柳
雪烟03-山水一壶
长堤望处,见柳垂金缕。
翠影娉婷弄朝露。舞轻柔,
恰似纤手罗衣,风拂处,摇曳千般媚妩。
依稀堤上别,折取长条,
欲系山云与卿驻。奈意总难如,
去雁无踪,空留下、相思满路。
叹岁岁、荣枯自循环,
任春去,平添几多情愫。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8#
发表于 2025-3-20 15:05:0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七讲作业:
雪烟35-不可耐
一、分析词牌《洞仙歌》
分析过程
1.起源发展:《洞仙歌》源自唐代教坊曲,最初用于宫廷音乐,后演变为词牌,以其灵活的格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宋代文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
2.格律分析:字数通常为双调,有多种变体,正体一般为八十三字,也有八十七字、九十三字等变体 。其句式长短错落,节奏富于变化。
3.内容分析:内容广泛,涵盖了咏物、写景、抒怀、记游等诸多方面。情感基调也较为多样,多描写爱情、离别、自然景物等,情感细腻。
分析结果
1.词牌特点:源自唐代教坊曲,不断发展变化,形成多种变体。正体八十三字,上阕五句,下阕六句。句式长短不一,平仄有特定规律,押韵和谐。具有独特音乐性,适合表达各种复杂情感
2.代表作品: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描写女子美貌与爱情,情感细腻。辛弃疾《洞仙歌·雪云散尽》:描写自然景物与离别之情,意境深远。


二、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登黑糜峰过糜峰寺
雪烟35-不可耐
东风不语,拽住盈盈袖。引入糜峰众香口。望奇峰,极目石险云深。寻级上,处有李桃缠斗。
几欲相劝阻,可笑山人,自尚无时不堪垢。拜佛又何如?佛也争香,金炉内,只差伸手。问弥陀,谁个是清流,掐指算,风云或能将就。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80

帖子

578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86
9#
发表于 2025-3-20 15:48:15 | 只看该作者
作业前先根据评阅老师的补评,印证补全上周的互评。
雪烟-风起的地方
作业:
1.分析词牌《洞仙歌》,(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分析过程
1.起源发展:《洞仙歌》源自唐代教坊曲,最初用于宫廷音乐,后演变为词牌,以其灵活的格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宋代文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
2.格律分析:字数通常为双调,有多种变体,正体一般为八十三字,也有八十七字、九十三字等变体 。其句式长短错落,节奏富于变化。
3.内容分析:内容广泛,涵盖了咏物、写景、抒怀、记游等诸多方面。情感基调也较为多样,多描写爱情、离别、自然景物等,情感细腻。
分析结果
1.词牌特点:源自唐代教坊曲,不断发展变化,形成多种变体。正体八十三字,上阕五句,下阕六句。句式长短不一,平仄有特定规律,押韵和谐。具有独特音乐性,适合表达各种复杂情感
2.代表作品: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描写女子美貌与爱情,情感细腻。辛弃疾《洞仙歌·雪云散尽》:描写自然景物与离别之情,意境深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 春情
风起的地方

夭桃秾李,被东风呼起。夹岸杨丝翠如洗。望平湖、蛱蝶莺燕迎人,春乍泄、满眼花明柳媚。
时光闲拾取,堤畔林间,总有新痕绕苔砌。又折竹为竿,欲钓鱼儿,波心荡、野凫戏水。者景色、年年自相宜,试约度、期期不教分袂。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2

帖子

8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96
10#
发表于 2025-3-20 16:09:5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七讲作业:
雪烟01-梅欣
一、分析词牌《洞仙歌》
分析过程
1.起源发展:《洞仙歌》源自唐代教坊曲,最初用于宫廷音乐,后演变为词牌,以其灵活的格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宋代文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
2.格律分析:字数通常为双调,有多种变体,正体一般为八十三字,也有八十七字、九十三字等变体 。其句式长短错落,节奏富于变化。
3.内容分析:内容广泛,涵盖了咏物、写景、抒怀、记游等诸多方面。情感基调也较为多样,多描写爱情、离别、自然景物等,情感细腻。
分析结果
1.词牌特点:源自唐代教坊曲,不断发展变化,形成多种变体。正体八十三字,上阕五句,下阕六句。句式长短不一,平仄有特定规律,押韵和谐。具有独特音乐性,适合表达各种复杂情感
2.代表作品: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描写女子美貌与爱情,情感细腻。辛弃疾《洞仙歌·雪云散尽》:描写自然景物与离别之情,意境深远。


二、试填一首《洞仙歌》
洞仙歌·樱花
雪烟01-梅欣
春风骀荡,逗樱花欢舞。粉袂飘飘影无数。似灵仙、长袖舒展轻盈,旋复转,醉了行人脚步。
远看犹似雪,洒落人间,装点山河换新缕。纵时光流转,美景难留,心也愿、常随春住。便许身,融入这框图,任思绪、飘飞畅然无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2 07:49 , Processed in 0.1110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